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不放下武器投降,下场跟曹休一样。



  曹军将士有近九千人,仗着人多势众,最初不愿意投降,还想试着拼杀一番,看看能否冲出重围。



  但是,太史慈已经占据了关城内的一切有利位置,曹军一从山洞里出来,迎头便是一阵箭矢,死伤一千多人后,其余的都不敢再冲出来,全部龟缩在山洞当中。



  太史慈也不进攻,只是在外面等着。



  这时,副将戴雄带着大军抵达了北门,太史慈派人将戴雄迎入关内,然后合兵一处,轮番守卫要冲。



  山洞里虽然暖和,但是没有吃的,曹军在和太史慈僵持了近一天后。军心逐渐涣散。有的愿意投降。有的要坚守,意见不统一,而诸将又都相互不服气,竟然闹起了内讧。幸好被人劝住,没能发生流血事件。



  但这样耗下去,也不是办法,只能是挨饿,而且柴火也烧完了。之前的温度已经没有了,又冷又饿,实在难以忍受。



  恰好,这时,郝昭去而复返,感念太史慈的恩情,投降给了太史慈,太史慈便命他去劝降那些曹军。



  郝昭武艺过人,好勇斗狠,在军中很有名望。他独自一人进入山洞,将太史慈的条件告知给了那些曹军。那些曹军这才纷纷表示愿意放下武器,向太史慈投降。



  于是,七千六百多曹军,跟随着郝昭一起走出了山洞,交出了武器,向太史慈投降。



  太史慈也信守承诺,首先让他们吃了一顿饱饭,然后又让人落实到每一个士兵,愿意留在他手下当兵的,他一视同仁,不愿意的,他也不加害,不仅放他们离开,还给路费。



  这些士兵,都是并州当地征召入伍的,其中不少人都是晋阳人,入伍也无非是为了混口饭吃,就算回去了,也还是种地,一旦遇到不好的天气,入不敷出,还要挨饿,倒不如继续当兵,赚取军饷,至少在军营里管吃管住,还有钱拿,可以寄给家里,养活一家人。



  于是,这些七千六百多人,无一人愿意离开,都表示愿意留下给太史慈当兵。



  太史慈便让郝昭当校尉,负责统领这七千六百多人。郝昭一阵感动,对太史慈更是感激不尽。



  当天,河东太守贾逵带着两千降兵来到了箕关,与太史慈合兵一处,并且经过一番谋划,准备展开反攻。



  太史慈只在这里短暂的休息了一夜,然后留下沈豹和五百人守关,带着大军,一路向东,准备收复河内失地,而他更是将屯兵在怀城的夏侯惇,当成了首要的目标!



  除此之外,他更是派遣郝昭带领这批降军封锁河岸,收集船只,为他的下一步计划做好准备。



  ……



  兖州,离狐。



  张彦带着天子,在句阳赶上了虎贲将军许褚,却暗中派遣屯驻在范县的虎威将军赵云,偃旗息鼓,秘密从苍亭北渡。



  袁绍起大军三十五万来争夺中原,而另外五万兵马则分布在幽州、并州的边界,由袁绍的第二个儿子袁熙掌管,防止匈奴、鲜卑、乌桓乘虚而入。这样一来,袁绍的老巢冀州必然空虚。



  虎威将军赵云所率领的是侍卫亲军,这一支兵马是张彦部下精锐中的精锐,而且在袁绍南下之前,就做出了布防,让其屯兵在范县。



  但张彦也留了一个心眼,没有大摇大摆的让侍卫亲军去范县,而是让他们化妆成百姓的样子,押运辎重抵达范县,然后低调的就地为民,对县令只说是迁徙过来的屯田民兵。



  所以,虎威将军赵云的这一支兵马,除了只有少数人知道他们所在的位置之外,外人都无从知道。那么,袁绍更加不知道还有赵云这一支兵马存在于范县了。



  如果袁绍知道的话,恐怕早已经做出了防范。



  张彦曾经答应过赵云,一旦和袁绍的战争爆发,便让他做先锋,并且亲手杀了袁绍。



  他始终没有忘记,赵云更没有忘记。



  在袁绍来袭之初,赵云便向张彦请缨出战,要去白马攻击袁绍。



  但张彦根据当时的形势,认为袁绍军锋芒正盛,不是正面交锋的时候,应该保存实力,所以勒令各部,坚守不战,但凡袁绍所攻击的郡县,只要没有兵马防守的,一律让他们假意投降,以免给各州、郡、县的百姓带来祸端。



  所以,赵云耐着性子,愣是在范县留了下来,只待张彦一声令下,便带着大军,火速冲入袁军的军营,斩杀袁绍。



  不过,赵云没有等来当先锋与袁绍正面交锋的命令,却等来了让他率军秘密北渡,然后奔袭邺城的命令,更是给赵云派来了一个监军,怕赵云因为仇恨蒙蔽了心迹,不愿意服从这个命令。



  事实上,赵云还是比较听话的,他是天生的军人,是军人,就要服从命令,而他这一点也做的非常好。既然张彦这样安排了,就一定有他的道理。而且赵云也并非弱智,他很快就猜出了奔袭邺城一旦成功,会给袁绍带来什么样的震撼。



  监军司马,对于赵云来说是多余的,但却也有着好处,至少可以有人进行商量了,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多一个脑袋,多一个想法。担任监军司马的沛国国相陈珪,后将军陈登的老爹,也是张彦执掌徐州的忠实支持者。



  陈珪年纪虽大,但身体却很健康,一来到范县,便向赵云说出了张彦的战略构思,赵云二话不说,便带着兵马与陈珪一道,秘密来到了苍亭,然后收集船只,开始北渡。



  而张彦,则带着当今天子,在两千侍卫亲军的骑兵和虎贲将军许褚的护卫下,一路上虚张声势,大摇大摆的从句阳向北,来到离狐时,便停住了脚步,派使者带着圣旨,去濮阳城外的袁绍军的大营兴师问罪!(未完待续。。)
283先锋颜良
  濮阳城外,袁绍军的大营里,一张地图摊开在了袁绍的面前,他正在密切关注着张彦军的动向。



  这时,一名亲兵从外面走了进来,抱拳道:“主公,斥候抓住了一名使者,说是天子派来的,还带着圣旨。”



  &带进来!”



  过了没有多久,使者便被带进了袁绍的大营里,袁绍见了,也不参拜,而是趾高气扬的问道:“把圣旨拿来我看!”



  使者是天子身边的内侍,在进入袁绍军营时,早已经战战兢兢了,这次见了袁绍本人如此的傲慢,也是不敢吭声,生怕得罪了袁绍,万一被杀了,那就一命呜呼了。



  于是,使者很顺从的递上了圣旨,亲兵将圣旨又转交给袁绍。



  袁绍接过圣旨,打开之后,匆匆看了一番,顿时皱起了眉头。



  圣旨中净是责备袁绍的意思,更是说袁绍发布矫诏,此种行径,与乱臣贼子无疑,气的袁绍当众把圣旨给撕毁了,一怒之下,立刻下令道:“把使者拉出去砍了!”



  使者听到这一声命令,立刻吓得魂不附体,急忙跪在地上,向着袁绍求饶,而他的双腿中间,也涌出一片洪流,竟然被吓的尿了裤子。



  亲兵托着使者便向外走,此时刚好遇到了从外面走进来的田丰,田丰看了一眼地上被撕成两半的圣旨,以及满脸盛怒的袁绍,立刻明白了什么,对亲兵说道:“且慢!”



  &师,此人不杀。难以泄我心头之恨!”袁绍在一旁说道。



  田丰道:“此人毕竟是天使。而且许多人都看见天使带着圣旨进了军营。若主公把他杀了,恐怕会引起将士们的猜忌。再说,两军交战,还尚且不杀来使呢,况且这还是是一位天使?”



  听人劝吃饱饭,袁绍听田丰这么一说,也不再多说什么了,只是朝亲兵摆摆手。将使者给放了,然后对亲兵说道:“送使者出营!”



  &



  亲兵离开后,田丰顺手将地上的圣旨给捡了起来,将两半凑在一起看了看,圣旨中全部都是责备袁绍的词语,而且骂人还不带脏字,看着这苍劲有力的字体,以及这字里行间所表达出的意思,田丰不得不佩服写这封圣旨的人。



  &此大才之人,却在张彦手下。真是可惜了!”田丰看完这份圣旨后,啧啧的惋惜道。



  这圣旨是张彦的行军书记阮瑀所写。阮瑀才华出众,在历史上,是建安七子之一。



  阮瑀年轻的时候,曾经拜蔡邕为师,从蔡邕那里学习到了不少知识,而他,也因为才华出众,被蔡邕称为“奇才”。



  在正史上,阮瑀生活在曹魏,更被曹操聘为功曹掾,当时的军国书檄,大多都是阮瑀和陈琳所拟写。



  田丰目光独具,一眼便看出写这封圣旨的人不不是简单人物,却也难得。



  袁绍倒是对这些都没有兴趣,他见田丰说话有些跑题了,便清了一下嗓子,问道:“军师,你怎么来了?”



  田丰实事求是的说道:“我见天使到来,这才跟了过来。既然这道圣旨是责备主公的,也就是说明张彦并没有对主公有一丝的惧意。而张彦已经带着大军抵达了离狐,距离濮阳不过才数十里而已,而张彦的兵少,甚至连陛下都带出来了,若想把张彦等人引入濮阳城,肯定会不太现实。主公不若集中优势兵力,前去和张彦决一死战,只要张彦一死,大军群龙无首,我军便可将分散在各地的张彦的部下逐个消灭。”



  袁绍听后,觉得田丰说的很有道理,于是便开始和田丰一起商议着,如何进攻离狐。



  最后经过一番商量和考虑,袁绍决定留下七万兵马来包围濮阳城,让审配负责统领全军,右军师沮授也一并留下,辅佐审配。



  而袁绍则带着田丰、颜良、文丑、张郃、高览等四员强将,带着八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朝着离狐城扑了过去。



  一直在濮阳城下养精蓄锐的袁军将士,得到出征的命令后,都是无比的兴奋,这边命令一经下达,那边将士们便整装待发,在袁绍的带领下,向南而去。



  濮阳城的城楼上,右将军于禁看到外面的袁军差不多有一半人离开了,不知道往何处而去。



  一向聪明的于禁,立刻便猜到了是援军来了,而袁绍带着大军离开,很有可能是去对付援军了。



  濮阳城外虽然是层层包围,而且敌军的人数也远比城中的多,但好在有坚固的城墙可以进行遮挡,挡住了敌军入城的步伐。但是援军就不一样了,他们行走在平坦的道路上,没有什么可以进行遮挡的,而且袁军人多势众,援军是否可以躲过这一劫,就很难说了。



  于禁虽然猜测到了袁绍是去对付援军的,但也是爱莫能助,因为在濮阳城外,还屯着七万大军呢,如果他现在带兵出去,就等于正中敌军的下怀。



  所以,于禁只能坚守不战,也只能在心里为到来的援军默默的祈祷,祈祷他们能够平安无事。



  ……



  离狐城的县衙里,锦衣卫迅速从外面走了进来,向张彦禀告道:“袁绍率军大军八万,正在朝离狐这里行进,预计申时前部先锋便会抵达这里。袁军的前部先锋共有五千人,且都是骑兵,由袁绍帐下大将颜良率领。”



  张彦听后,面无表情的坐在那里,朝着锦衣卫摆摆手,示意他离开。



  袁绍率军来战,完全在他的预测当中,而先锋大将,他也猜的**不离十,不是颜良,就是文丑。这两个勇冠三军的人,是袁绍的心腹,更是袁绍军中的中流砥柱,作战勇猛无匹,是不折不扣的万人莫敌,更是手上沾满鲜血的屠夫。尤其是颜良,此人嗜杀如命,且非常喜欢屠城,所过之处鸡犬不留。



  张彦曾经和颜良在青州有过几面之缘,更亲眼看见过颜良在战场上冲锋的样子,对其有很深的印象。



  不过,在张彦的眼里,颜良只不过是一个有勇无谋的匹夫,只要略施小计,一战便可将颜良擒杀!



  而张彦,也早已经布置好了一切,只等颜良到来。



  &禀主公,虎贲将军已经准备好了一切,派下官来请主公前去勘察!”一个斥候来到大厅里,向着张彦拜道。



  张彦点了点头,径直出了大厅,跨上自己的乌云踏雪马,在和斥候一起,来到了离狐城北五里处的落马坡后,他勒住了马匹,举目望去,四野都是一片白茫茫的,北风呼啸,寒冷刺骨,道路两旁的树林里,一根根没有树叶的枝干高耸入云,密密麻麻的交错在一起,人能从缝隙里看到这里面有没有埋伏,视线开阔的一览无余。



  就是这么个地方,却埋伏着许褚所部的八千精锐步兵。



  可是,当你用肉眼望去的时候,却发现这里除了白茫茫的雪,再也看不到任何东西,连鸟兽都没有一只。



  张彦看完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嘴角上浮现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说道:“隐藏的不错。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们是我大汉的精锐之师,这次面临袁绍的叛乱,你们有信心以少胜多,将袁绍的军队彻底击败吗?”



  &心百倍!”旷野中,登时响起了震天彻地的喊声,那声音震耳欲聋,直冲云霄。



  这时,一名骑士从远处快速奔驰了过来,马背上的那个人虎背熊腰,体格健壮的像是一头牛,头顶上戴着一顶银盔,身上披着一件银甲,手中提着一口银光闪闪的大刀,正是虎贲将军许褚。



  在张彦的军队里五虎将军几乎都是银盔、银甲,就连手中的武器,也被镀上了一层银,所以看起来银光闪闪的。



  但是,在五虎将军之中,太史慈、张辽、徐晃、赵云四人戴上银盔,披上银甲,都显得格外耀眼和英俊潇洒,但唯独许褚穿戴上这身行头后显得不伦不类的。不是因为他长得丑,而是因为他的身材太雄壮了。



  其实,五虎将军的装备并非是全银的,而是在装备上镀了一层银,内里还是经过百炼钢的质地。



  金、银、铜、铁四种金属当中,铁的硬度最高,所以一般武器和战甲,都采用铁质的。



  但在张彦的军中,铁质的武器和战甲已经全部被淘汰了,经过几年的日积月累,全军早已经换上了硬度更加高的百炼钢。



  许褚逐渐靠近了张彦,然后勒住马匹,没有下马,就在马背上冲张彦拱手道:“主公,所有的将士,都按照主公的指示,已经全部埋伏在此,任谁都无法看出他们的藏身之处,而且,全军将士都已经做好了伏击准备,只要主公一声令下,他们就会纷纷开始发起进攻!”



  张彦笑道:“很好,这次你做的不错。不过,这次来的先锋大将是颜良,他可是袁绍军中的一员悍将,有万夫不当之勇,你可有信心把他斩杀了吗?”



  许褚面无表情的,冷冷的道:“管他来的是谁呢,我的这口大刀,已经好几年没有见过血了,到时候,我把颜良的人头献到主公面前就是了。”



  &呵,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不过,颜良并非等闲之辈,你千万不要轻敌了。”



  &未完待续。。)
284天子受冻
  五千精骑,皆披着清一色的玄甲,在大将颜良的带领下,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



  沉闷而又杂乱的马蹄声在身边响起,冲在最前面的颜良时不时的回头张望,看到骑兵稀稀松松的迤逦而进,颜良紧皱着的眉头更加深了。



  &娘养的天气!”



  颜良抬头望着阴霾的天空,心中暗暗的骂了一声老天。



  这五千骑兵,都是颜良部下的精锐,是颜良一手训练出来的,战斗时,个个都如同饥饿的野狼,呲牙咧嘴般的扑向敌人,只要命令一经下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而且还会不择手段,是战场上的一伙不折不扣的狂暴战士,更是一伙儿嗜杀如命的屠夫!



  若搁在平时,从濮阳到离狐这几十里的距离,半个时辰就能抵达,可是因为路面上有积雪,遮盖住了官道,以至于来的途中,颜良等人没少跑冤枉路,而马匹在这种恶劣天气下,也无法正常前进,行程慢,且又费时费力,都半个时辰了,却才走了二十里路而已。



  照着这种情形,颜良估计着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抵达离狐。于是,他派出一百名骑兵,去充当斥候,先在前面探路,而他则带着大军就这么慢悠悠的走着。



  在颜良的身后,是文丑率领的骑兵部队,也是五千人,不过,却和颜良保持着很长的一段距离。



  袁绍率领田丰、张郃、高览等人以及七万马步军,紧紧跟随在文丑的后面,八万大军。从濮阳出发。迤逦而进。绵延出十多里地,旌旗密布,遮天蔽日,浩浩荡荡的,好不壮观。



  雪天路滑,颜良、文丑等人率领的都是骑兵,在前面跑得比较快,但袁绍的军队里却已步兵居多。



  这次为了消灭张彦。袁绍动用了八万大军,其中骑兵两万,步兵六万,都是袁绍的精锐部队,更是袁绍的嫡系。这八万大军,是袁绍在当冀州牧时招募的,因军队中人十有七八都是冀州人,所以,又被称为冀州军。



  袁绍的嫡系部队共有十万,这次南征。袁绍动用了三十五万大军,冀州军动用了八万人。剩下的两万冀州军,一万留在邺城驻守,一万被袁绍调给了长子袁谭,负责保护袁谭。



  毕竟,袁谭挂帅,袁绍还是不太放心,所以特意让许攸、郭图、逄纪三人前去辅佐,并且率领大将朱灵、蒋义渠、张南等好几员将领,让袁谭领军十万,攻略青州。



  这次南征,袁绍雄心壮志,意气风发,放眼天下,能够动员那么多人来参加战斗的,还真是屈指可数。



  天雪路滑,袁绍等人走的很慢,一路上,时不时会有人滑倒,也是见怪不怪了。



  &良距离离狐还有多远?”袁绍心中焦急,便对身边的人问道。



  &才斥候回报,颜良将军距离离狐城大约还有二十里。”



  &这种天气下,这样的速度,也不算慢了。派人去告诉颜良,但凡遇到敌人,一律格杀勿论,凡是拿到张彦的首级的,赏千金!”袁绍道。



  &



  ……



  张彦独自一人静静的矗立在前往离狐城的必经之路上,而他距离许褚等人的埋伏地点,尚有一里之遥。



  他望着前方被积雪覆盖的笔直道路,多么的希望地平线上有人到来。



  可是,他却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了,等了那么久,别说一个人影了,连鸟兽都没有出现过。



  不仅如此,就连他派去接天子刘协的车驾,似乎也在和他做对,始终未曾在他背后出现。



  又等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张彦的背后传来了声音,他回头望了过去,但见一辆马车从官道上缓缓驶来,负责驾车的竟然是贾诩。



  贾诩一手拽着马缰,一手握着马鞭,一人、一马、一车,就这样慢悠悠的朝张彦走了过来。



  &师,你怎么来了?”张彦忙问道。



  贾诩笑道:“护送陛下到此,别人我可不放心,所以便亲自赶着马车过来了。”



  马车驶到张彦的身边,贾诩从马车上跳了下来,然后掀开了马车的卷帘,毕恭毕敬的对马车里面的刘协说道:“陛下,我们到了,请陛下下车!”



  刘协身穿龙袍,头戴皇冠,此时的他,正用疑惑的眼神望着外面,但见白茫茫的旷野中,只有张彦一个人,北风呼啸,从外面吹来,吹动了他皇冠前面垂着的珠帘,随风摆动,发出一连串粼粼的脆响。



  &卿,为何要朕来到此地?”刘协没有下车,而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他要问个明白。



  张彦没有下马,骑在马背上趾高气扬的,用一种极其傲慢的表情望着刘协,犀利的眼神中更是透着一股子杀意,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绍造反,我写信劝他,他不听从,得知陛下在离狐之后,便亲自带着大军杀了过来。袁绍以矫诏的名义诏告天下,说是要清君侧。臣让陛下过来,是想当着袁绍以及他部下的面拆穿袁绍的谎言,告知他们,谁才是乱臣贼子!”张彦冷冰冰的道,“陛下既然来了,就请下车吧!”



  刘协对张彦很是畏惧,自从董承、伏完被剪除之后,刘协就形同傀儡,加上张彦也曾为刘协选送美女,刘协一直在后宫过着自己的性福生活,左拥右抱,十几个女人,一个都不放过,尽情的享受着快乐。



  基本上,军国大事,都取决于张彦。以前的时候,张彦怕落个奸臣的名声,事事请教刘协,如履薄冰。



  但自从上次董承、伏完被诛杀后,张彦便不再顾忌那么多了。在他看来,自己再怎么顾忌,在别人的眼里。依旧是权臣、奸臣。始终无法改变他的身份。



  索性。张彦也不在乎那么多了,杀董承、诛伏完,然后又幽禁刘协,一人掌控着天下大权,自任摄政王,除了没有皇帝这个称号,其余都跟皇帝差不多。



  这两年来,有不少投机之人劝张彦毒死刘协。然后僭越称帝。但都被张彦给拒绝了,在他看来,称帝是早晚的事情,但是怎么称帝,什么时候称帝,却必须要慎重再慎重。



  刘协乖乖的从马车上下来了,没有一句怨言,但刚下马车的他,却被寒风吹的直哆嗦。



  这两年,刘协纵情声色。沉迷酒色,纵欲过度。外表看似强壮,但实际上身体早已经被掏空了,根本经受不起折腾。



  而就在去年,刘协的公孙婕妤为刘协诞下了一位龙嗣,自龙嗣出生之后,张彦的心里都已经在秘密谋划着一件事,那就是想法除掉刘协,立刘协的还未满一岁的儿子为帝,自己仍然以摄政王的身份管理国家大事,这样一来,他的统治便可长久,也可以逐渐削弱皇帝对群臣乃至全天下的影响。



  只是,刘协要是死在彭城里,他自然脱不了干系,而且在河北未平的情况下杀死刘协,无疑会使得天下动荡。而且,张彦也没有杀死刘协的很好理由,这件事就一直被搁置了。



  虽然被搁置,但张彦时不时就会想一想。这次,张彦带领刘协御驾亲征,他仿佛看到了一个机会,想借用袁绍的手,来杀掉当今的天子。



  &下,麻烦你就站在这里陪微臣一起等候袁军的到来。”



  话音一落,张彦又扭脸对贾诩说道:“我让你带的牌子带来了吗?”



  贾诩点了点头,说道:“带来了。”



  他走到马车的后面,拿出了几块竖长的木牌子,牌子上还写着“小心此地有埋伏”七个醒目的大字。



  张彦看了一眼后,心里很满意,便让贾诩在路边插上几块牌子。



  又过了很久,刘协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嘴唇都冻得发青了,蜷缩着身子,全身上下没有一点温暖。



  张彦看到刘协被冻成了这个样子,只是一阵冷笑,心里却暗想道:“一直以来你都是养尊处优的,这次老子也让你尝尝受冻的滋味!”



  又过了一会儿,贾诩走到张彦的身边,问道:“主公,陛下穿的单薄,再这样下去,万一被冻死了,那就糟糕了。不如让陛下到马车上暂避风寒?”



  张彦看了一眼一脸铁青的刘协,便点了点头。



  贾诩这才扶着刘协上了马车,马车上有一条孺子,刘协瑟瑟发抖的将孺子裹在了身上,开始取暖,而他的心里,却早已经将张彦骂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这时,贾诩又走到张彦的身边,小声问道:“主公让陛下过来,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拆穿袁绍的谎言那么简单吧?”



  张彦斜视了一眼贾诩,冷笑道:“军师,你不妨猜猜我想干什么?”



  贾诩见张彦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狡黠,便只用他们两个人才能听见的声音说道:“难不成,主公想借刀杀人?”



  张彦只是笑了笑,没有否认。



  贾诩也不在追问,转身朝马车走了过去,抽出怀中藏着的一柄短刃,然后将拉着马车的马匹缰绳割断了。



  张彦在后面看的清清楚楚,见贾诩如此做法,霎时间明白了一切,嘴角边也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二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一切尽在不言中。



  一刻钟后,张彦、贾诩,包括坐在马车里的刘协,都听到了一阵杂乱的马蹄声,以及皮鞭的抽动声,还有人的吆喝声,声音由远及近。



  果然,片刻之后,地平线上驶出了一股黑色的洪流,冲在最前面的那个人张彦认识,正是袁绍的心腹爱将颜良。



  &的正好,一会儿就可以上演一场好戏了!”张彦自言自语的道。(未完待续。。)
285小心埋伏
  颜良正在疾行中,忽然看见前方有一名骑士和一辆马车挡在了路上,但见马背上的骑士非常的耀眼,他骑着一匹乌黑亮丽的战马,头戴金盔,身披金甲,一双阴鹜的眼睛正紧紧的盯着他,那金盔下面的面容,是那么的熟悉。



  是张彦!



  颜良的目光立刻向四周扫视了一圈,四周都是白茫茫的空旷雪地,有没有人,一目了然。



  &有埋伏?”颜良有些狐疑,而且之前派出去的斥候也都没有发现有敌军存在。



  可是,在没有任何人的保护下,做为敌军的首领,这次清君侧的首要目标,张彦居然会独自一人出现在这里,他想要干什么?



  颜良不敢向前冲的太快,当即让大军停止了前进,又仔细的看了看,再次确认四周并没有埋伏,这才大着胆子,向前走了一段路。



  张彦一直在注视着前方的一举一动,这个时候,他已经让贾诩把刘协叫下了马车,而他则朗声冲对面的颜良问道:“来人可是颜良?”



  颜良已经向张彦走的很近了,但始终还是保持着一段距离,而这个时候,他恰好看清了立在道路旁边的木牌,他识字不多,但这几个字,他还是认识的,好像是“小心此地有埋伏”。



  看到这七个醒目的大字,颜良脑袋里的马达就开始迅速的转动了起来,暗暗的想道:“若是此地真的有埋伏的话,张彦怎么会这么提示自己?可如果没有,他却挂着这样的牌子。难道是在虚张声势?”



  颜良搞不清楚张彦为何独自一人站在这里。所以一直按兵不动。便搭话道:“我便是颜良,你待怎地?”



  &绍没来吗?”张彦开门见山的道。



  颜良道:“我家主公奉陛下密旨,要清君侧,怎会不来?我便是主公任命的先锋大将,专门奉命来捉拿你的。既然你出现在这里,那我就不用再辛辛苦苦的去彭城了,识相的话,你乖乖的走过来让我绑了。我在主公面前,也好为你求个全尸!”



  张彦冷笑了一声,便闪开了身子,身后的刘协登时出现在颜良的面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