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富爸爸 年轻退休-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部分 怎样致富并提早退休(1)
下面就是我和太太金以及最要好的朋友拉里,怎样从开始时的一文不名到非常富有,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退休的经历。讲述这个故事主要是为了鼓励那些怀疑自己或者缺乏自信的朋友振作起来,开始行动。当我和金开始我们致富之路的时候,我们几乎身无分文,而且缺乏自信,疑虑重重,只是我们最终战胜了这些怀疑和恐惧。

  开始旅程

  1984年12月我和金以及最要好的朋友拉里·克拉克,在位于加拿大温哥华地区的惠斯勒山滑雪。积雪很厚,我们滑的路程很远,尽管有些冷,我们的整个滑雪活动还是充满了乐趣。晚上,我们三人围坐在一个小木屋中,木屋周围环绕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屋顶上覆盖了厚厚的积雪,从远处看几乎很难发现。

  围坐在壁炉旁的时候天色已晚,我们想讨论一下关于未来的计划。我们一无所有,但是豪气冲天。我和金的积蓄已经快用完了,拉里也正在建立另外一家企业。讨论结束时已经很晚很晚,我们谈论着最近刚刚读过的书,刚刚看过的电影。我们仔细听着随身携带的培训录音带,开始深入讨论其中讲述的内容。

  新年那天,我们同过去一样确立了来年的新目标。惟一不同的是,拉里希望我们除了例行确立新年目标以外还要做些别的事情,他想让我们通过改变现状,来确立改变我们生活的目标。他说:“我们为什么不能制定一个实现财务自由的详细计划呢?”

  我听着他的话,记住了他的观点,但我很难将他所说的与自己的现实联系起来。我曾经谈论过、也梦想过,明白或许有一天我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但是,实现财务自由仅仅是一个未来的理想,而不是现在的理想,这个理想对当时的我来说好像并不合适。“实现财务自由?”我吃惊地问道。那一刻我听到了自己的声音,知道自己当时有多么怯懦,因为我的声音微弱得就像做错了事的孩子。

  拉里说:“我们已经就那些问题讨论了好多次,我认为现在已经到了停止讨论、停止幻想、准备开始行动的时候了。让我们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明白自己必须做的事情,才会在这个旅程中相互支持。”

  那时我们的钱快要用完了,我和金相互看了看。借着火光,我们可以看到对方脸上的疑虑和担心。我说:“那的确是个好主意,但我还是愿意更多地考虑一下明年的谋生计划。”我刚刚离开了生产尼龙和维可牢拉链钱包的公司,在经历1979年的困境之后,我试图用整整五年的时间重新改造它,然后再离开。但是,我还是不得不提早离开,因为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应付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再在美国进行生产,而是把工厂搬到了中国大陆、中国的台湾省以及韩国。我最终离开了这个公司,因为无法接受通过血汗工厂、童工劳力来为自己赚钱。这样的公司或许会给我带来金钱,但是却让我的灵魂不安。我也无法同合伙人继续合作,因为我们已经分手,不再面对面交流。我几乎没有带什么钱就离开了,我不愿继续在这种折磨自己精神、也无法同合伙人交流的公司工作。我并不对自己的离开感到骄傲,但是我觉得的确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我在那家公司一直待了八年,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懂得了怎样建立一个公司,怎样破坏一个公司,以及怎样改造一个公司。尽管离开时我没有得到多少金钱,但是这种教育和经验本身就是一笔无与伦比的财富。

  “继续干,”拉里说,“你现在很脆弱,不要再简单制定下一年的目标,让我们一起制定一个长远的规划,让我们最终实现财务自由。”

  “但我没有多少钱,”我瞟了一眼金,她的脸上也流露出同样的顾虑。“你知道我们刚刚重新开始做事,我们所有的希望就是在未来半年或者一年内能够生存下来。当我们还在为生存焦虑的时候,如何考虑财务自由?”我再一次被自己的怯懦所震惊,我的自信和力量已经丧失殆尽。

  “往好处想,把这次当做新的开始。”拉里还是那样说,他不想就此打住。

  “但是没有钱我们怎么提早退休?”我打断了他。我似乎感到自己更加怯懦、内心空虚,不想做任何事情。我只想在短时期内生存下来,而不想考虑更远的未来。

  “我并不是说,我们打算下一年就退休,”拉里显然被我的怯懦激怒了,他大声说:“我说的是现在我们制定一个退休计划,制定我们的目标和详细的规划,然后集中精力去实施。大多数人从不考虑退休的事情,以至于为时过晚,或者他们到了65岁退休时才考虑自己的退休计划。我不想那么做,我想有一个更好的计划,我不想整日工作就是为了应付各种账单,我还想好好生活,我想过富裕的生活,我想在我还能够享受的时候周游世界!”

  当静静倾听拉里解释提早确立计划好处的时候,我听到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在轻轻责问我:“为什么我认为财务自由和提早退休的目标是不现实的?”这个声音甚至不可思议的越来越大。

  拉里的谈话还在继续,他似乎没有注意到金和我是否在倾听。我不再注意他讲什么,独自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轻轻地自言自语:“及早确立退休目标是一个好主意,我为什么还要反对呢?拒绝好主意可不是我一贯的风格。” 

  在我沉默的一瞬间,我似乎听到富爸爸在说:“你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对自己的怀疑和懒惰,正是它们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想改变自己,首先要改掉的就是这两点。自我怀疑和懒惰让你只能成为一个小人物,让你无法得到自己向往的生活。”我能听到富爸爸在继续讲他过去的观点:“除了你自己和自我怀疑之外,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前进。固守城池、一成不变当然很容易,很多人就选择了一辈子不作任何改变。如果向自我怀疑和懒惰宣战,你就会很快找到自己的财务自由之路。”

  在我即将离开夏威夷开始新的旅程之前,富爸爸又同我进行了一次谈话。他明白或许我会永远离开夏威夷,离开自己舒适的家,开始在没有任何安全保证的情况下应对各种挑战。在我结束了与富爸爸谈话的一个多月后,我又置身于冰雪覆盖的惠斯勒山上,感到疲惫虚弱,不堪一击,而我最好的朋友又在讲述同样的道理。我明白现在是奋起一搏或者打道回府的时候了,我感到这是登山以来自己最虚弱的一次。我必须再次作出抉择,可以让怀疑和懒惰占据上风,也可以设法改变自己。总之,到了荣辱进退的转折点了。

  回顾拉里关于财务自由的谈话,我感觉到他还没有真正谈到财务自由。那时,我意识到克服自我怀疑和懒惰是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我不能克服这些,我的生活就会走回头路。

  “好,让我们动手做吧,”我说,“让我们来确立财务自由的目标。”

  这是1985年新年那天发生的事情,到了1994年我和金实现了财务自由。拉里也在继续创立自己的公司,那家公司被商业杂志评为1996年成长最快的公司之一。1998年拉里卖掉了公司,在他46岁的时候退休,然后开始了长达一年的休假。

  你是怎样做的

  不论什么时候提起这段往事,马上就会有人问:“你是怎样做的?”

  “那不是怎样做的问题,是我和金为什么要做的问题。”我接着说,“没有这个‘为什么’,‘怎样’就会变得根本不可能。”

  我本来可以继续告诉你,金、拉里和我是如何做的,但我不想这样。我们如何去做并不重要。如果真要说我们怎样去做,那我要说的只有一点:从1985年到1994年,我们一直按照富爸爸获取财富的三条途径去做。这三条途径分别是:

  1。提高企业经营技巧

  2。提高资金管理技巧

  3。提高投资技巧

  已经有不少书本探讨过上述三种途径的具体操作方法,如果我再来谈,就没有多少意义了。我觉得比“怎样去做”更为重要的是“为什么要做”,这是因为我决定向自我怀疑、懒惰和过去挑战。正是这个“为什么要做”给了我们“怎样去做”的力量。

  富爸爸常说:“很多人问我‘怎样去做事情’,以前我会告诉他们。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即使我告诉他们怎么去做以后,他们也往往不会去做。我意识到,对于一个人来说,‘为什么要做’比‘怎样去做’更为重要。”

  他接着说:“许多人不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因为他们没有足够强烈的‘为什么要做’的想法。只有找到了这个‘为什么’,就会很容易发现自己‘怎样’的致富之路。很多人不是从内心深处探寻‘为什么’要致富,而是四处寻找致富捷径,其实所谓的致富捷径常常只会走进死胡同。”

  我自己内心的争论

  那天晚上,坐在寒冷的山区小木屋中,听着拉里的讲话,我感觉内心一直在默默地同他争论。每次当他说到:“让我们确立目标,把它写下来,制定出详细的计划。”我就会感到自己心中一直有一个声音,述说着诸如此类的事情:

  1。“但是我没有钱。”

  2。“我不知道如何去做。”

  3。“明年再考虑吧,或者等到我和金的生活稳定下来以后。”

  4。“你不理解我们目前的处境。”

  5。“我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考虑。”

  多年以来,富爸爸曾经给了我许多教诲。其中一条就是:“如果你发现自己为一个好主意而争论,那么我建议你马上停止这种争论。”

  那天晚上,当拉里没完没了地谈到获取财富、提早退休时,我又一次想起了富爸爸对我的警告。富爸爸解释说:“不论什么时候,如果有人说出诸如‘我买不起’或‘我干不了’自己向往的事情,那他们自身一定有大问题了。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还有人说‘我买不起’或‘我干不了’自己向往的事情呢?为什么有人主动拒绝自己向往的事情呢?这真是不可思议。”

  壁炉中的火苗明暗闪烁着,我意识到自己正在拒绝内心向往的东西。“为什么不年轻富有地退休?那又有什么不好?”我在问自己。我的想法慢慢明晰起来,暗暗对自己说:“为什么不同意这个主意?为什么要拒绝自己向往的东西?拉里讲得很好,多年来我一直也在这么讲。我曾经希望自己能在35岁退休,而现在我已经快37岁了,还是看不到退休的希望。事实上,我现在已经身无分文,我为什么还要同拉里争论?为什么不能接受他的观点?”

  当我这样自言自语时,我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不愿接受拉里的好主意。在我25岁那年,我就计划着要快速致富,并且在30岁到35岁的时候退休,那是我的梦想。但当我失去尼龙和维可牢拉链钱包公司后,第一次感到精神萎靡,对自己失去了信心。那天晚上坐在壁炉旁,我意识到正是由于缺乏自信导致了我们的争论,实质上我是在反对自己曾经梦想的生活。我不能接受拉里的观点,仅仅是因为我害怕自己再次失败,不愿遭受梦想失败后所带来的伤害。我曾经梦想过,也曾经失败过,那天晚上我意识到自己之所以争论只是不愿再次失败,并不是自己不愿再次梦想。

  我轻轻地对拉里说:“好吧,让我们确立一个大目标。”我最终接受了这个好主意。那场争论结束了,我不会让它影响自己今后的生活。毕竟,那是我自己内心的斗争,而不是同别人争论。也是自己内心中的“小人物”与渴望成长的“巨人”之间的争论。

  拉里说:“很好,现在正是你振作起来的时候,我一直在为你担忧。”

  我决心去做的动力就是找到了“为什么要做”,并且明白了将来“为什么要做”。尽管当时我心里并不清楚“怎样去做”。 

  为什么我决定提早退休

  究竟有多少人曾经说过“我对自己目前的生活已经厌倦不堪,信心全无”?在那个新年夜,我和金、拉里围坐在壁炉旁,我对自己的过去确实感到不满,而且打算改变。这当然不仅仅是精神的变化,而是发自内心的深刻变化。那是实现大转机的时候,因为我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改变,所以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改变。下面就是我要改变自己的原因,也就是说我为什么要年轻富有地退休:

  1。我已经受够了一文不名、整日为钱奔忙的滋味。虽然在我经营钱包公司时曾经一度拥有财富,但随着公司破产,我很快又回到勉强养家糊口的境地。富爸爸给了我好多教诲,至今仍然铭记在心,但没有落实在行动上。我还没有致富,现在到了我设法致富的时候了。

  2。我已经厌倦了平庸的生活。从学校开始,老师就说:“罗伯特是个聪明孩子,但是他不会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他们还说:“他的确是个聪明孩子,但是他不像天才孩子那样智慧,仅仅是比一般人稍强一些。”那天晚上坐在高山之上,我对自己的平庸感到难以接受,是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

  3。在我八岁那年,有一次回家后发现妈妈正在厨房餐桌上哭泣,因为我们家快要被铺天盖地的账单淹没了。虽然爸爸正在竭尽全力赚钱,但是作为一名教师,他在财务上其实很难有什么作为。他常说:“别担心,我会处理的。”但实际上,他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爸爸解决的办法只有一条,那就是回到学校后拼命工作,希望能得到加薪。然而,家里的账单还是越来越多,妈妈感到日益孤单无助,也无人可以诉说。爸爸不喜欢讨论钱的问题,即使提起来,也常常只有发怒生气。

  从那一天开始,我就打算寻找帮助妈妈的办法。直到那晚坐在惠斯勒山上,我才意识到经过好多年摸索之后,自己终于找到了答案,现在到了将它们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的时候了。

  4。最让我感到痛苦的是自己现在遇到了生命中最美丽善良的女性——金,我们彼此都把对方当做自己心灵上的另一半。因为深深爱着我,现在她也同样陷入了财务危机。那晚在山上,我意识到我应该承担起家庭责任,为金做些什么事情,就像我的爸爸对妈妈那样。那一刻,我找到了内心真正“为什么要做”的原因。

  5。上面都是我要做的原因,我将它们写下来并偷偷保存起来。如果你读过“富爸爸”系列丛书第二本《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你或许会记得我们下山以后的遭遇。我在那本书开头已经说到,我和金在所有钱用完之后,不得不在一辆汽车里住了三个多星期。可以说,我们确立了年轻退休又富有的目标后,情况并没有马上好起来,但是上述“为什么要做”再次坚定了我们的决心。

  下山以后,拉里的情形也是这样。他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再次遭受了财务危机。不过“为什么要做”的信心让他顽强地挺了过来。

  正如富爸爸所做的那样,我同样也不会告诉任何人怎样去致富。我首先问人们的是他们为什么渴望有朝一日能够过上富裕生活?如果没有一个强烈的“为什么要做”的理由,最容易做到的“怎样去做”也会变得艰难无比。致富之路千万条,个人致富的原因却往往屈指可数。找到你“为什么要做”,然后就会发现你“怎样去做”。俗语说的好“有志者事竟成”,我认为首先要找到自己的目标理想,然后才能找到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建议:

  多年以前,我就知道热情是爱与恨的混合物。除非对某件事情具有热情,否则人们都会一事无成。富爸爸常常说:“如果你渴望得到什么,你就会对它充满热情。热情给你的生活注入了活力和能量。如果你渴望得到自己没有的东西,就要先弄明白你为什么喜欢拥有它,以及为什么痛恨失去它。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你就找到了马上行动实现理想的动力。”

  你可以列表对比自己喜爱和痛恨的原因,比如下表:(略)

  静静寻找你的所爱和所恨,接着写清理由。然后写下你的梦想和目标,以及实现财务自由、尽早退休的计划。只要你写出了这一切,就有可能让朋友或帮助你实现梦想的人看到。定期看看这张纸片上你的梦想、目标和计划,经常谈论这个话题,并积极寻求帮助,主动继续学习。在你意识到之前,或许奇迹就已经发生了。

  另外,我听到很多人说:“金钱并不能给你带来幸福。”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但是我认为,金钱最大的好处是为我们带来了更多自由,为我们带来了做自己喜欢事情的时间。因为可以让别人来代替你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

第一部分 为什么要提早退休(1)
1994年,在经过了近10年的努力工作之后,我终于获得了财务自由,那年我47岁。我的朋友奈尔提醒我:“一定要在出售公司后休整一年。”

  “一年?”我有点不以为然,“我打算退休,而且再也不想重新回来工作。”

  “不,你不会的。”奈尔好像满有把握。奈尔曾经是一个商业团队的成员,那个团队80年代初建立了好几个公司。音乐电视(MTV)和乡村音乐电视(CMT)就是其中的两个。在建立和出售了一些企业后,41岁的他就毅然退休了。我们后来成为很好的朋友,现在他将自己关于退休的体会不断向我传授,“不到三个月,你就会感到无聊透顶,然后乖乖回来在另外一个公司工作。对你来说,最艰难的事情莫过于无所事事。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一直鼓动你,在另起炉灶之前至少要好好休整一年。”

  我禁不住放声大笑,觉得他显然低估了我不再工作的决心。我向他保证,我是打算永远不回来工作了。我说:“我无意再涉足商业活动,我既然退休了,就没有重新回来工作的打算。下次看到我的时候,你肯定难以辨认。我再也不想身穿制服,理着短发,像上班的时候那样。我希望自己成为海滩上的常客。”

  奈尔听了我的谈话,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希望我听从和理解他的劝告。对他来说,我能否理解他自己的观点似乎很重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谈话之后,他开始说动我了。最后他说:“只有极少数人拥有你这样的机会,没有多少人可以不工作经济上还能得到支持,没有多少人到了中年就可以真正退休,那应该是你工作赚钱的重要年龄段。大多数人无法承受停止工作后的生活压力,他们不得不终生工作,即便内心也想退休,或者讨厌自己的工作。因此,不要轻视提早退休这个珍贵礼物,得到这个礼物的人少之又少。因此要珍惜这个机会,离开工作岗位后好好休整一年。”

  奈尔接着解释说,许多企业主卖掉自己的公司后,往往过不了多久就又开始经营另外一个。他说:“我习惯于创建一个公司,然后出售,接着又创建另外一个。我在35岁之前已经倒手了三个公司。我拥有很多金钱,但却无法停止工作,我不知道停止工作的滋味。如果停止工作,我会感到自己已经无用,是在浪费时间,因此我工作越来越勤奋,这也剥夺了我同家人在一起的许多时间。后来,我意识到其中的问题,决定做一些与过去不同的事情。等到我卖掉自己最后一个公司时,银行存款已经超过了数百万美元,我打算停止工作一年,将那整整一年的时间交给家人和我自己。这是我迄今为止一生中最伟大的决定。那段时间我独自一人,无所事事,感觉真是太妙了!我们从五岁开始上学,毕业后就开始工作,你是否也感到其中辛劳?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拥有至少一年的休闲时间,独自坐下来静静思考。”

  他告诉我,国内的生意一处理完,他就和家人来到了遥远的斐济海滩。他说:“一连好几个月,我常常静坐在海滩上,注视着湛蓝湛蓝的大海,看着孩子们嘻闹,享受着向往已久的生活。”充分享受了斐济的阳光和海滩之后,他们又赶到意大利住了好几个月。“在我重新成为一个健康人之前,那的确是我度过的非常充实的一年,”他说,“我发现,不让自己早早起床,不去考虑做任何事情,比如不去参加会议、赶班机、赚钱支付账单等,原来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整整过了一年,我才去掉了自己身体中的兴奋因子,慢慢放松下来。我感到自己再次成为身心健全的人。现在我41岁了,其中有36年我整日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驱使着,现在我终于找到了归宿。”

  我必须面对的最困难的事情

  奈尔说对了,退休之后最难应对的事情就是无事可做。经过了多年辛劳的上学、考试、会议、航班以及应付各种事务的最后期限之后,我已经完全习惯了起身跑步去处理事情的生活。退休前,我还记得自己曾经抨击面临的各种工作压力和担忧,“再过六个月我就要完全自由了,我将要退休,不用再做任何事情。一旦公司出手我就会马上离开,我要告别这种疯狂忙乱的生活。”

  1994年9月,我完成了公司转让手续,将赚到的一部分钱存入银行,投资了一些公寓和商场,然后正式宣布退休。那时我47岁,金37岁,我们已经完全获得了财务自由,剩下的时间可以充分享受生活了。正如奈尔所警告的,在刚刚出售了公司的几周内,我常常心神不安。我依旧每天很早就醒过来,然后意识到其实那天没有任何工作安排。没有人找我,我也没有人可找。我无处可去,孤独地待在屋里。不久我变得焦躁不安,脾气暴躁,感到自己成了一个多余的人。我感到光阴被虚度,非常希望能做点什么,但事实上却没有事情可做。奈尔说的对,对我们来讲,无事可做是最难的。 

  金还有业务,她投资和管理着自己的不动产组合项目。金享受着工作的快乐,并且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处理这些工作。她看到我在厨房敲敲打打,制造出很大的声音,却没有干什么活,就赶过来问我:“你是否正在找事情做?”

  “不,”我回答说,“我正在寻找无事可做的方法。”

  “好吧,当你找到时告诉我一声,我们一块去做。”金粲然一笑,“为什么不去找你的朋友一块儿做些什么?”

  “我已经找过了,”我有气无力地说,“他们都忙于工作,没有空闲时间。”

  这样度过了几个月,金和我决定去斐济度假。奈尔曾经想在那里度过退休后的第一年。我很乐意出门,即便仅仅是为了打发时光。

  作出度假决定后不到三周,我们乘坐水上飞机抵达了斐济。戴着花环、捧着热带饮料的斐济人满面笑容地欢迎我们。当金和我穿过湛蓝海水旁的长长码头时,我感觉好像置身于魔幻岛一般,矮小、胖乎乎的小孩子在一边喊着:“老板,飞机!飞机……”

  斐济岛比奈尔描述的还要美丽,简直让人不敢相信。由于我出生在夏威夷,心中禁不住暗暗对自己说:“夏威夷过去曾经是这样,现在也应该是这样。”然而,这座令人惊叹的神秘小岛的生活节奏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缓慢了。我不相信那个天堂般的环境会让我焦躁难耐,起床后用完健康水果早餐,慢步跑一段,接着就在海滩上打发整整一天的时间。一个多小时后,我的心头又升起了一种冲动。虽然岛上的海滩美丽无比,我还是准备回美国重新开始创办自己的公司,我不明白当初自己为什么向奈尔许诺会远离工作一年以上。我在那个天堂般的小岛上待了整整两个星期,金依然意犹未尽,我却想回到亚利桑那。回国的原因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不过最后我们还是离开斐济回到了美国。

  闲坐在家里的情形并没有比呆在海滩上好多少,但至少我现在有自己的汽车,有自己熟悉的地方,这对平息我的烦躁很有好处。有一天,一个新来的邻居跑过来自我介绍。他也刚刚退休,不过比我大了二十多岁,已经68岁了。他曾经是一家《财富》500强企业的高级经理。每天,他都跑过来谈论新闻、天气和一些体育话题。他是个很有意思的老头,但是与他坐在一起无所事事,却是我所经历的最为糟糕的事情。他想做的就是在家里的后院工作或者打高尔夫,对他来说退休纯粹就是来到天堂。他并没有完全脱离外面公司的活动,只是喜欢休闲和无事可做。我感到如果自己长期同他待在一起,肯定也会变成那样。当他鼓动我参加他们的乡村俱乐部时,我意识到为了不做事,我必须另外找些其他事情做。

  最后,我终于待不下去了。一天,我对金说:“我打算去比斯彼,我需要到一个忙碌却不做事情的地方。”不久,我搬到了金和我拥有的小农场。这是个美丽但却封闭的土地,坐落在一个山谷下,到处都是高大的橡树林,一条小溪蜿蜒穿过,有很多鹿,偶尔还能见到凶猛的美洲狮。整个农场位于墨西哥、新墨西哥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的高山上。我终于找到了可以打发一年时间的去处了,一个忙着不做任何事情的地方。在没有电视、收音机的木屋里待了几天后,我终于平静下来,慢慢习惯了离开工作的生活。我的呼吸减缓,整个生活节奏也慢下来了。平和宁静成为我每天生活的重要组成,各种会议和最后时限的压力已经不复存在;我远离工作的生活正式开始了。正如奈尔所说,“这的确是极少数人才能够享用的礼物,一定要珍惜。”这个过程整整用去了近六个月的时间。

  新生活重新开始

  独自坐在山中木屋,我有了反省自己生活的时间。我回想起年轻时做过的许多鲁莽冲动的事情,想起过去的许多选择和每次作出选择时的情形,即便那不是明智的选择,却对我最终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我有了机会回忆中学时光,回忆一起成长的朋友们,他们中不少人现在都很难见到了。我还回忆起大学时代的朋友,猜想他们现在都在干什么。可以说,这段独处给了我反思年轻时代的朋友影响自己人格形成的机会。

  坐在小木屋中,好多次我内心升起一种冲动,真希望自己能够有机会与童年的小伙伴在一起。我只想有笑声,只希望自己还能够再次年轻,但现在我只拥有珍贵的回忆。真希望自己当初能多拍些照片,多写些信,多联系一些,但我们都整日为生活劳碌,最终各自走上了不同的生活道路。静坐在高高的山上,面对熊熊燃烧的炉火,追忆年轻岁月,感觉比看电影还好。这种远离尘世的生活给了我时间和空间仔细回味过去记忆中的细节。有趣的是,即使是过去一些不愉快的回忆,现在也给我带来了快乐。我开始欣赏自己的人生,欣赏我生命中遇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