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亡新论-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篇历史小说《大秦悲歌》第一章
长篇历史小说《大秦悲歌》第一章

  致 读 者

  本长篇历史小说(全书共46章,约130万字),由公子异人初识吕不韦起,至项羽进入咸阳、杀灭赢氏子孙,火焚咸阳宫室止。内容函盖了自异人的兴起至胡亥的败亡,在长达四十余年中所发生的一切大事。

  对于这些大事,您可能认为自己早已“熟知”,而不需要再耗费时光!但我们还是要坦率地告诉您:据以往的视角看秦朝兴亡的观点,许多都是不可靠的!比如对秦亡的原因,过去的观点都认为是秦始皇推行“暴政”的必然结果。 而最新的研究成果则表明:“汉袭秦制……”的汉朝,其刑法的“繁与酷并不逊色于秦……在一些时期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们从探索秦、汉两朝,在政策大体相同,秦始皇的政治素质和人格魅力,还远高手刘邦的条件下,秦国因何早亡?而汉朝则享国久远?这一历史事实的原因出发,终于发现了汉代史官司马迁,贾谊等人对秦亡的论述,许多都是不可靠的。比如对流传极广,影响特大的“焚书坑儒”的事实真像却是“焚书”确有其事;“坑儒”则属子虚乌有,而这一恰恰是用以诅咒赢政推行暴政的“铁证”,原来却是假的!!又比如秦始皇推行的政策,如果不比六国的宽厚,他还能动员并统领秦国的人力、物力去征服六国吗?荡平六国后,秦始皇更以他的睿智和激情,对华夏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于这样的一位伟人,我们过去显然是愧待他了!

  尽管现代生活的节奏极快,但我们深信:只要您静下心来,看上一、两章既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又具有较强可读性的《大秦悲歌》,您将会在完全不同于传统观念的阐述中,恍然大悟——历史原来是这样的!而感到迴肠荡气,余味无穷。

  《大秦悲歌》以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将您带入到赢政生活的哪个年代的“实景”中,去把握事件的因果,从而使您爱不释手,不虚一读!

  楔  子

  战国末年,经过一百多年的蚕食吞并,战国七雄中真正的强者,只剩下被中原各国称之为“戎狄之邦”,地处我国西部的秦国。

  尽管六国之间也征战不断,但在大敌当前的严峻形势下,他们不得不采取让苏秦挂六国相印,组织八十五万大军合纵抗秦的大计,誓师共击秦国……

  在强大压力下,秦国被迫采取退让土地,收买敌国内奸、谋杀合纵军主帅苏秦的战略,终于使合纵抗秦的六国联盟不攻自破……

  九年后,秦军开始反攻,秦昭王命白起为帅发兵攻打对秦国威胁最大的楚国。为防止列国出兵援楚,秦昭王按战前制定的计划,除对弱小的韩、魏等国屯兵威胁外,对实力较强的赵国则采取拉拢的方略,与赵惠王结盟立誓,互为兄弟,永不相攻。为“取信”于赵国,秦昭王还派出自己的继位人——太子安国君赢柱到赵国为人质。在伐楚战争中适逢赵惠王病逝于邯郸,葬礼结束后,在秦国伐楚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基础上。秦国以秦昭王年事已高为由,迎回了太子安国君。赵国新君赵孝成王登基后,秦昭王又派出年方一十四岁的王孙异人,代父安国君到赵国为人质。

  异人刚到赵国时,正值秦赵交好,他被待若上宾,随着因秦国背盟而引发的秦赵交恶,特别是秦将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卒之后,他便一下陷入到了衣食无着,几乎被愤怒的赵国军民处死的窘境。

  正当异人遭受赵国军民唾弃,致使他一日三餐都难以为继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结识了可随意往来七国的“国际”商人吕不韦。正是由于吕不韦的出现,从而引发了战国历史上的漫天风云……

  第 一 章

  伐邯郸异人遭罪  吕不韦奇货可居

  又一次击退秦军猛如决堤洪水的进攻后,赵国都城邯郸再一次处在全国欢庆胜利,老幼笑逐颜开,一派群情振奋的氛围之中。

  睿智诸君从小子开篇所用“又”、“再”二字中不难看出,秦国对赵国的入侵已不是第一次,而赵国军民同仇敌忾打败秦国入侵也已经是多次了!秦国何以屡犯赵国?这还得让小子慢慢道来。

  据史料,距今约三千年前秦、赵本是一家,其先祖造父乃系为周缪王赶车的驭手。在镇压徐偃王的反叛中,造父充分发挥其赶车特长,一天飞驰一千余里,使周缪王能赶回都城,及时平定了徐偃王的叛乱。这就是成语“造父赶车”的来由。由于造父的这一功劳,周缪王便把位于现今山西省洪洞县附近的赵城封赏给他。于是造父的后人便在赵城定居下来,并以赵城得姓为“赵”。

  又过了数百年后,赵氏的后人中有一位叫非子的因善于养马,被周缪王的后人周孝王安排到渭水一带叫“秦”的地方养马,并赐其姓氏为“嬴”,以作鼓励。由于非子的封地位于现今的甘肃省天水附近,秦赵两块封地的中间还隔着不少小国,他们之间本来是谁也挨不上谁的。

  但是,经过春秋数百年的兼并,众多小国因不断被蚕食而消亡,大国有的虽因不断兼并小国而壮大;有的却因君王昏庸无能而被掘起的小国瓜分。当时的赵国虽为晋国的属国,但在晋国内部的争权斗争中,却乘机得到了较大发展。由于赵氏的掘起威胁到晋国贵族的利益,晋景公三年,晋国大夫屠岸贾率兵杀灭赵氏满门,多亏公孙杵臼牺牲自己的儿子,保住了赵塑的遗腹子赵武,才使赵氏没有绝后。这就是著名的“赵氏孤儿”的故事。又过了一百多年,赵氏的后裔赵襄子与晋国的另外两家贵族瓜分了晋国的土地,建立了赵、魏、韩三个国家。从此中国的历史便进入到了燕、赵、韩、魏、齐、楚、秦七国争霸的战国时代。

  就在晋国内乱不止,纷争不断的岁月中,地处我国西部的秦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并国十二,逐霸西戎”的大国地位,并因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而成为名符其实的西方强国。至此,秦、赵两国的边境才开始搭界。

  远在春秋时代,秦国的东面是晋国。秦、晋两国既互相争夺,又互相利用。有时打得乌烟瘴气,有时又好得结为姻亲、和如家人。秦穆公的夫人是晋献公的女儿,而秦穆公的女儿,又是晋文公的夫人,成语以“秦晋之好”来形容姻亲关系,即由此而生。

  秦、晋两国虽然时打时好,但战略目标却大不相同。秦与晋交好,是因为秦国的封地当时正处于戎族的包围之中,为能打破戎族的包围,并从戎族手中夺取岐丰一带的土地,秦国的几位先王不仅在实力上,更在策略上进行了充分准备。终于在秦文公时打败犬戎,占据了以岐丰为中心的渭水流域,为后来秦穆公称霸西戎,奠定了基础;而晋国却因内乱不止,国力不仅未增,反而弱了许多。

  稳固了秦在渭水流域的势力后,秦国的几位先王便将目光对准在东征六国、继续扩大秦国领土的战略目标上。为此,秦德公首先将秦都由岐丰东迁至雍城(今陕西省风翔县);之后,秦孝公更将都城迁到了咸阳。从这两次迁都不难看出,历代秦王中尽管也有平庸之辈,但不断进取却是其实力得以不断壮大的根本原因。

  为进一步增强实力,秦孝公继位后,向全国公布了他的“变法求贤令”,公孙鞅(商鞅)因此而由魏入秦;秦惠王更是重用张仪、公孙衍、司马错、陈珍等一批客卿为将相发动对外战争,并屡获大胜。使秦国的领土逐步扩大到了中原地区和广汉地区,著名的天下粮仓——川西平原即是那时从楚国手中夺来的!至秦昭王即位时,兼并六国的战争就已经悄悄地开始了。

  在战国七雄中,能与秦一较长短的,只有赵、楚、燕、齐四国。出于战略原因,秦昭王一直把与秦国边境线最长,严重威胁秦国东征后院的赵国,看作是阻秦扩张的最大障碍,并设想通过灭赵来动摇其他国家的抗秦决心,因而多次发兵攻赵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抗秦斗争中,赵军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县)失利,被秦将白起坑杀四十万降卒后,赵王一边率军民死守都城邯郸,一边派使臣前往魏、楚等国求救。此次抗秦大胜,就是由魏公子无忌窃符成功,才得以率领魏军增援,使赵国又一次战胜秦国!

  睿智诸君不免要问“‘窃’不是偷么?既然救赵是为了助弱抗暴,公子无忌何必行此不义之举?”诸君此问有理,但其中尚有种种隐情……

  原来这窃符的主使并非他人,乃当今魏王的胞弟公子无忌。自秦兵攻打赵国始,魏、楚两国都从唇亡齿寒的道理中,既意识到援赵抗秦对自己大有好处,但又怕引火烧身,激怒秦国给自己惹来麻烦。正是在这种两难心理的主使下,他们都采取了一个自以为是上策的“稻草人驱鸟”的办法——一面作出坚决援赵的姿态,浩浩荡荡地派大军向赵国推进,另外却犹豫地观察着秦军的动态。结果兵至边境见秦兵仍然攻赵不止,最后都尴尬地把大军停在边界上,谁也不敢再前进了!对于楚国来说,屯兵边境可解释为:“作好准备,防止秦国入侵”;而对魏国来说,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因为魏王的同父异母兄弟,被尊称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公子无忌的姐姐,是平原君赵胜的夫人,此时正被秦军围在邯郸城中。为救姐姐脱险,公子无忌想了许多办法劝说魏王,希望他下令魏军越境作战,以实际行动援赵抗秦,结果都未能奏效!最后才终于想出请魏王的宠妃茹姬夫人帮忙,要她在魏王醉酒时,‘窃’取兵符,让公子无忌持兵符去前线主持军务,出兵援赵。茹姬夫人深明大义,果然依计而行,灌醉魏王后,大胆地窃取了兵符。公子无忌得到兵符后,立即亲率家将数人,日夜兼程赶到前线,持兵符向统军元帅晋鄙,“下达”了魏王让他立即发兵援赵的命令。不料晋鄙却以魏王给他的命令是“驻防边境”,他是全军主帅,岂能不知会他就发来越境作战的命令?他不但不发兵援赵,反而还下令逮捕公子无忌,并要带回都城找魏王对质!

  无奈之下,公子无忌只好示意家将朱亥,按已定下的第二方案行事。勇士朱亥见公子无忌发出信号,心领神会地趁晋鄙不备,猛然以藏于袖中的铁锤,将晋鄙击毙于军帐中,公子无忌趁机夺下兵权,才得以亲率大军前去救赵。久困邯郸的赵王见救兵到来,便下令开城出击,里应外合,终于打败了凶残的秦军。

  秦军退去后,公子无忌将魏军全部遣回魏国,自己因犯窃符之罪不便回国,就留在赵国,同时给魏王写了一封信,坦率承认窃符有罪,但事出有因,请魏王谅解!赵王则除对援赵魏军重赏外,也写信保证将来如果魏国有难,赵国决不袖手旁观!

  道完以上公子无忌窃符救赵的背景经过,小子将言归正传,为睿智诸君,铺述本书的正文了。

  话说秦军退去之后,邯郸又恢复了往日作为王都的繁荣喧闹。各大酒楼更是门前灯笼高挂,肆内高朋满座。众酒客见面无不拱手相贺,开口就是互道“恭喜”,笑容满面地祝贺赵国又一次战胜了秦国!

  太华酒家是邯郸城南较大的一家尽显古朴的酒楼。掌柜老许于秦军退去后,重新打整店堂,首日开张便以八折酬宾,共祝胜利。没想到大红喜报贴出不到半天,楼上雅座便全部订出,“吓”得许掌柜立时揭下喜报,以免有客人包揽楼下,使他无法应对往来常客。同时,他还从包订楼上雅座的气势中,看出楼下不订,生意也会不错,心里还是美滋滋的。这不,今日正式开张,楼上从早到晚全是人满为患,楼下更是走了一拨又来一拨,把个大堂拥挤得水泄不通,全是座无虚席。

  与万古不变的酒楼遗风相应,太华酒家雅座间的食客,一般都比楼下那种来去匆匆,坐下即食,吃完就走,或邀朋携友,以随意为惬的食客相比,不仅身价较高,所谈之事也多有不愿让外人听到的“机密”,因而总是低声细语,很少有人扯开嗓子,放声叫嚷。哪怕今日全城上下所议主题,皆为公子无忌窃符救赵的故事,情况也是这样。相对于楼上雅座间的推杯换盏,喜笑颜开,共祝胜利的气氛相比,楼下大堂内侧是另一番热闹景象。食客们或袒胸露怀,或撸袖瞪眼,全都面红声粗,旁若无人地发表着关于公子无忌窃符救赵,大败秦军的种种道听途说。此时,只见身粗体壮,面如关羽,虬髯如针的赵三起身嚷道“诸位静一静,静一静!”

  厅堂内正各抒已见,面红耳热的众多酒客,见有人起身首倡,不知又有何奇闻轶事,刹那间都停止了议论,不约而同地转颈举首,把目光对准了赵三。

  赵三见大厅已安静下来,肃然地朗声说道:“这次打败暴秦,实在是多亏公子无忌窃符救赵,否则咱赵国就完啦!”说罢伸手举起了酒杯:“来,让咱们共同举杯,为公子无忌救赵成功干杯!”。窃符救赵成功本来就是今天的主议话题,经他这么一提,完全道出了大家的心意,大堂里立即又是一派兴高采烈的人头躜动。众酒客俱起身举杯,以粗细不同的嗓音,放声吼叫着:“对!为祝贺公子无忌窃符救赵成功,干杯!”一阵激昂如火山崩发的渲泄过后,赵三见众人均已归座,再次拱手环施一礼道:“各位仁兄,今日小子有缘;能与各位在此相互共祝公子无忌窃符救赵成功!可你们有谁知道兵符是怎样窃取的吗,啊?”他矜持地巡视着满店酒客,见众酒客皆面面相觑,无人能答此问,便极得意地比划着朗声再道:“是公子无忌出谋划策,让魏王宠爱的茹姬夫人将魏王灌醉后,下手窃取的!……这茹姬夫人虽系女流之辈,却比咱在座的大老爷们还要深明大义。此次公子无忌救赵成功,茹姬夫人当立首功!没有她的支持,公子无忌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没法施展……你们说对吗,啊!”话至此处戛然而止,巧妙地将所问扔给了听众。

  众酒客正听得有味,有的还随其所言,深情地竖起大拇指,点头称赞茹姬夫人;更多的则是急于听到窃符后的下文。于是有人高声嚷叫道:“窃符之后又怎么样?三哥你快说吧!”

  赵三再次神气地扫视着大堂中的酒客,不急不徐地比划着:“窃取兵符之后,公子无忌率家将数人,日夜兼程赶到前线,按既定方略,假传魏王旨意,让前军主帅晋鄙将军交出兵权,由他率兵救赵……”其绘声绘色,一似身临其境的猛侃神聊,使众食客都听得十分有味。

  “晋鄙将军交权了吗?”一酒客担心地问。

  不待赵三回答,一年岁较长,性格沉稳的酒客不解地迟疑着道:“晋鄙将军身经百战,可不是省油的灯,他怎么会轻易地把兵权交出来呢?”

  “晋鄙要是交出兵权,那就好啦!”赵三鄙夷地盯着他道。

  “晋鄙不交出兵权,公子又怎么办呢?”

  “晋鄙不但不交兵权,反而下令逮捕公子无忌,还要亲自去见魏王核对虚实!晋鄙说魏王给他的命令是驻防边境,他是前军主帅岂能不知会他,就发来越境作战,支援赵国的命令!”三哥肃然地比划着,将问题的严重性表演得淋漓尽致。

  “对啊!魏王不愿得罪秦国,惟恐引火烧身,并非今日方始,晋鄙说的对……”食客中有人瞪大双眼,点头着道。

  话音未落,只见三哥不屑地“呸!”了一声,瞪眼嚷道:“按晋鄙之意,你我今天还能在此喝酒吗?早就到阎王殿报到去啦!”三哥吵架似地倾身吼叫,立时引得众酒客发出一阵会心的大笑。

  一酒客站起身来,大嚷道:“三哥别理他,你快说吧,后来呢?”

  赵三权威地比划着瞪眼答道:“就在此时,公子无忌急忙示意身边的家将朱亥,要他按商定的第二方案行事。何为第二方案?在坐诸位有谁知道的请站出来说话,三哥我也该喘口气了。”话到关键之处,三哥又得意地卖了一个“关子”,更吊起了众酒客欲知后事的胃口。

  又一酒客站起身来,焦急地挥手嚷道:“不行!我们还是要听三哥讲……”更有人吼道:“三哥今日的酒钱算在小弟帐上,你快讲吧。”

  在酒客们的恳求声中,赵三就近端起一只大杯,仰头喝干杯中之酒后,随手抿了抿嘴唇道:“既然诸位看得起赵三,就听我慢慢道来……”话未说完,大堂内的吼叫声立时又响了起来:“不行,你得讲快点!待会儿三嫂来揪你的耳朵,你喝不上酒是小事,讲不完故事让我们今晚睡不好觉,那才是大事。”更有人叫嚷道:“讲不完故事,你还让我们活吗?”一句话再次引得满堂酒客轰然大笑。笑声中有人带头鼓掌喊:“好!”,大堂内随即又响起一阵喊“好”声和暴风雨般的鼓掌声。

  赵三待掌声和笑声过后,轻咳一声比划着道:“这第二方案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这就是‘强行夺权’,怎么个强行法呢?原来公子无忌的家将朱亥早在随公子进帐前,就在袖中暗藏了一把铁锤。此时见公子无忌发出信号,便心领神会地瞪圆了双目,大喝一声:‘晋鄙大胆!’可怜晋鄙将军还未回过神来,就被朱亥一锤打死在帐内……公子无忌趁势夺下兵权,这才率领大军前来救咱赵国……”赵三神情专注地连比带划,众酒客听得如醉如痴,直到讲完才都“哦”了一声,点头着把提到嗓子眼的心放了下去。

  与众酒客大谈公子无忌窃符救赵的惊险和专注相比,坐在靠墙一张酒桌边,穿着光鲜的长者和中年人却是另一番冷眼旁观,浅酌慢饮,悠闲自在的神情。他们也在听酒客们讲的故事,但关心的程度却大不一样。

  正当酒客们沉浸在对公子无忌智勇双全;窃符救赵的动人故事中;仔细把玩品味之际;一个略带感伤的声音从曲尺形的柜台边传了过来 :“店家沽酒来。” 

  听到这个似乎众食客都熟悉的声音,又像听到一条爆炸新闻似地,全都转脸向站立在柜台前,提着一只酒葫芦的青年后生望去。

  刚回归座位的赵三,板凳还没坐热,立时又讪笑着起身迎了上去:“嘿!我道是谁?原来是公子异人驾到。怎么着?今天是付现钱,还是又来赊帐?”三哥的话音刚落,大堂里立时响起一阵轰然大笑。不少食客也起身走了过去,将唤作“公子异人”的青年团团围住。

  一位食客愤然地指点着道:“前几天秦军攻城,老子挖地三尺也未能将你找到,现在秦军败去,你小子又从哪个旮旯里钻出来了?”另一位食客更是火冒三丈地吼叫着:“我大哥当年在长平被白起活埋了,三弟也战死啦!你别以为老子现在不想杀你。你等着吧,下次秦军再来,老子第一个要杀的就是你!”

  面对众多责难,只见公子异人不卑不亢地回应道:“王祖背盟伐赵,异人万般无奈。贵国军民誓死抗秦,令我敬佩万分。倘若异人为王,我将永不犯赵……”

  赵三未等异人说完,蔑视地“呸”了一声道:“你小子还想成为秦王!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你也像为秦王的人吗,啊?”赵三的奚落,立即又引来了一阵轰然大笑。

  笑声过后,赵三得意地抬头巡视着围住异人的众多酒客,轻蔑地用手指点着问道:“你们说,这小无赖也配为秦王吗?啊?”

  “这小子是在做白日梦!他现在连饭都没得吃,还想当秦王!”

  “谁不知道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你小子两头不搭边,母亲又失宠早亡,居中的儿子多的是,谁会请你去当秦王!”

  “谁不知道昭王以虎狼之心,欲兼并赵国。派你为人质,早就不将你这个龟孙子当回事了,你还奢望着当秦王!”这位酒客把“龟孙子”三个字说得很重,又引发一阵更大的笑声。

  异人面对围攻、漫骂和嘲笑,毫不气馁地以一双黑嗔嗔的瞳仁精明地扫视着众人,待笑声过后,朗声答道:“众多弟兄惟异人为质来到贵国,四年来既受到赵王亲切接见,王公贵胄热情相邀,也受尽赵王和王公贵胄的冷遇;既得到众位的关照,也受尽了众位的唾骂。此种经历国内诸多兄弟均无缘感受。异人若有出头之日,必当重谢各位对异人的磨砺!”抱拳环施一礼,态度极其真诚。

  异人临危不惧地慷慨陈述,实出众酒客意料之外。敬佩之余,无不受到强烈震憾,一时间场面静得似乎钢针坠地,也能闻到其声。

  倏然间,几响单人击掌的“啪、啪”声后,一个舒朗的声音,从围观人群的外边传了过来:“好,讲得好!”。众人回首,看清击掌者乃是在墙边饮酒的中年人,都怀着敬佩的目光,不自觉地挪动脚步,让其来到异人身边。

  中年人恭敬地抱拳一揖,对异人道:“在下吕不韦听了公子高论深感敬佩!”摆手邀请道:“若公子不嫌鄙人乃一介布衣,请屈尊共饮,开怀畅叙,以志今日相识之情!”

  异人一怔,吕不韦的大名,早先虽也听人说过,知道他是一位极精明的商人,因事不关已,从未往心里去过。此时偶然面遇,诧然之余,不得不多看了他两眼。但见吕不韦中等身材,穿着讲究,年岁因保养较好难以估计,但也当在人生最为难得的三十稍过。其面色红润,目光炯炯,唇上短髭如墨,精神极其饱满。仅此一看,异人立即对吕不韦产生了好感,虔诚地抱拳回礼道:“多谢先生美意,在下府中尚有二仆未曾用餐,改日相聚再叨扰先生。”转身将葫芦递给店主:“今日再赊酒一斤,酱肉半斤……”

  许掌柜推开葫芦,精明地讪笑道:“前日公子所欠尚未付清,今日公子又买酒又买肉,钱怎么办?”异人气馁地一顿,轻声道:“烦劳店主记在帐上,改日赵王发下俸禄,一并加倍奉还……”

  不料许掌柜却讥诮地“嘿”了一声,冷脸盯着异人:“大王发不发俸禄关我屁事,我要的是现钱!若无现钱,请公子别家走走……”一派盛气逐客的不屑之态,哪里还把“公子”放在眼里!

  自到赵国以来,公子异人虽也有过扬眉舒畅的日子,但大多时间都处在饱经苦难的环境中。不幸的遭遇使他懂得了“人在屋檐下,岂敢不低头”的无奈,也懂得了“一分钱可以逼死英雄汉”的惨酷,但却从未经历过类似今日的欺凌!他强忍泪水,踌躇了一会,解下随身玉佩,递给许掌柜道:“掌柜如若不信,此玉佩可作抵押。”

  许掌柜轻贱地瞥了一眼玉佩,讪笑着奚落道:“你就是最俏的抵押!可你现今分文不值,这玉佩难道不会有假,啊!”他风趣地—“啊!”立时引来了一阵轰然大笑……

  笑声中,许掌柜傲慢地再次伸出手来:“我要的是现钱,你有吗?”

  异人昂然地争辩道:“此玉佩乃王祖亲手所赠,当属无价之宝……”

  许掌柜不屑地瞥了他一眼,盛气地挥手吼道:“管它是宝不是宝,我只认识钱,钱才是真的,你有钱吗?”数酒客也趁机起哄:“许掌柜要的是钱,你有钱吗,没钱就快滚吧。滚!”

  在众酒客的嘲笑声中,异人愤恨地盯着店主:“异人他年如若得志,必报今日之辱!”酒客们纷纷吼道:“他年得志,你这穷酸样还能得志吗,快滚吧!滚!”

  就在异人转身欲走之际,吕不韦挤上前去扬手喊了一声:“公子留步!”。转脸对许掌柜道:“公子前后所欠银两都记在我的帐上,少时一并结清,”抛出一块银饼:“这十两银子先作公子日后的用度、不够的鄙人再补,行吗?”

  许掌柜立即奉上笑脸:“哪还有何不可,谁不知道你吕先生在邯郸的鼎鼎大名。”夺过异人手中的葫芦:“有吕先生的这句话,别说你只买一葫芦酒,你就是连人带店一齐买,我也全卖给你!”

  这万万没有想到的大逆转,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突兀,异人惊诧地一愣,立即抱拳对吕不韦一揖道:“萍水相逢,难得先生如此仗义!异人改日定当过府去拜望先生,以谢今日相助深情。”

  吕不韦豁达地一笑,拱手回应道:“不韦乃布衣小民,岂敢有劳公子前往探视。”异人愧疚地坚持道:“先生如此大恩,异人岂能不谢!”

  吕不韦淡然笑道:“区区小事,公子如此言谢,岂不折杀不韦……”思忖着再道:“这样吧,三日后不韦定当前往府上拜谒公子。”说话间,许掌柜将一葫芦酒及用荷叶包好的酱肉递了过来。

  异人接过酒肉,对吕不韦道:“三日后我在寒舍恭侯先生光临,先生务必早来。”言毕告辞,转身穿过围观人群,离店而去。

  赵三目送异人离去,恭维地竖起大拇指对吕不韦笑道:“嘿!这小子不知是哪辈子修来的福份,今日能在此幸遇吕先生……”不待赵三说完,吕不韦陪笑着眯眼问道:“三哥的意思是……”

  赵三见吕不韦对自己所言极其关切,得意地趋身道:“这小子今日幸得先生仗义相助,不然的话他今晚就只有喝西北风了!”

  吕不韦大度地一笑:“三哥言重了……”不待赵三应答,一食客趋身道:“三哥说的对,今日若非吕先生大义相助,这小无赖真的要喝西北风了。”又一中年食客挤至吕不韦身边蔑视地笑道:“三日后这小子在‘府’中候您,您去看看吧,他现在的那个‘府’啊,比我的马厩好不到哪里去!”

  吕不韦不解地盯着他问道:“人质乃秦国属官,人质府不也很大吗?”

  不待中年食客应答,赵三蔑视地抢先答道:“秦国的人质府早被烧啦!也是这小无赖聪明,战乱一起就躲得远远的,不然的话早到阎王殿报到去啦!”

  又一酒客接住话茬:“在秦国他是王孙公子,在咱赵国他什么也不是,大王没下令、他就已经是厚待他了。”

  吕不韦终于明白似地“哦!”了一声,点头着拱手环施一礼:“公子异人已经回去,诸位请继续饮酒吧。”言毕转身向自己原座的席案走去。

  众围观酒客见吕不韦离去,知道此处已再无新鲜事儿,便都各归本座。一时间各席桌前又都响起了旁若无人的嘈杂和喧闹。

  一直端坐席案前的长者,见吕不韦返身入座,不屑地瞥了他一眼,教训着说道:“挣钱犹如针挑土,来之不易;花钱犹如水决堤,一泻千里。非亲非故多破钱财,实在不值。”

  “此人奇货可居,将来必有大利!”吕不韦趋身过去,对老者诡谲地一笑。

  “‘奇货可居’?不就一破落公子吗!他‘奇’在何处?”老者讥诮地淡然一笑。

  “此人‘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