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营销状元-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走了,已经五点了,开车去怕中途塞车。”朱江提醒她。
“好了,走吧。”夏燕精心打扮后终于出来了。妈妈上下打量了一遍,女儿做了个时兴的凤凰头,脸上擦了一层香粉,描了眉,还涂了淡淡的口红。
她知道女儿要见的是政府领导,不是前卫女性,所以,应该端庄大方。
妈妈看女儿是越看越漂亮,口中不觉称赞了一声:“好!”
听到母亲的称赞,夏燕笑着回头冲母亲眨了眨眼。
他们出发了。从东环进了园区后,道路没那么拥挤了。他们轻车熟路来到了管委会后面的荷塘月色饭店。停车的太多,车位难找,最后在引导员指点下,总算在饭店西北角上找到了一个空车位,他们停好车进了门。
“我们前天订了‘藕池’包厢。”
引导小姐查了一下订座本子,上面注有夏燕的名字,夏燕点点头。小姐把他们带上了二楼包厢。进包厢前穿过一个大厅,整个天幕和墙壁布满了荷花和荷叶的装饰,俨然一副月中荷塘之景象。灯光下,天幕上一轮皓月正慢慢向上爬,让人仿佛置身于荷塘月色之中,构思巧妙,尽现江南文人的才气。画与景融合在一起,与吃玩相映成趣,这就是江南独具匠心的饮食文化。 。 想看书来
寻求支撑点(14)
他们进了包厢。包厢内与大厅相映成趣,也是荷塘布景。天幕上月色沉沉,两盏宫灯给这个环境增添了无限诗意。
桌上的纯银餐具擦得晶亮,桌布洁白耀眼。两位招待小姐都穿着旗袍,浅蓝的底,恰到好处地点缀了几朵白色的荷花,这又增添了另一种情趣。
夏燕点了一瓶糯米黄酒,并嘱咐小姐要热一下,还点了碧螺虾仁、大闸蟹、松鼠鳜鱼和素什锦,都是清淡而有名气的菜。茶是自带的三万昌的*碧螺春。
朱江的手机响了,是赵小兰打来的。
“朱江,在哪里啊?我们已到了门口了。”
“好,我下来接你,我们在二楼的‘藕池’包厢。”朱江边应声,边很快地站起来向外走。
“我去接他们。”他出门前对着夏燕说了一句。
朱江刚一下楼,就看到张行长和赵小兰进了大厅。
“你来得早啊!”赵小兰笑着与朱江打招呼。
“我才到不过几分钟。”朱江让赵小兰和张行长先走。
“还是你引路吧。”张行长笑着客气。
“你是这里熟客,还是你先走。”
“在‘藕池’包厢。”朱江说了地方。
“噢,今晚我们都进了藕池啊?”张行长调侃了一句。
赵小兰一边走,一边欣赏着大厅的布置,环顾四周,荷塘月色的景象甚是宜人。
“真不愧是出才子的地方,连这吃饭的地方都这么诗情画意!”赵小兰对饭店的设计赞不绝口。
这时,大厅的餐桌上已坐了不少人了。
“生意看来十分红火。”赵小兰说。
张行长接话道:“苏州是有着独特饮食文化的地方。近年来经济发展快,饮食行业也随着风生水起了。”
赵小兰今天穿了一套浅红色裙装,手拿一只浅红色提包,优雅、高贵。
在二楼走廊上,他们与陈瑶和她的一个客户擦肩而过。陈瑶忍不住回头张望,心想:张行长和朱江旁边的贵妇人是何人?
朱江也看到了陈瑶,但彼此都没有打招呼。
他们走到包厢时,夏燕已站在门口等候了,朱江紧走两步向赵小兰介绍:“这就是夏燕。”
赵小兰一边打量,一边与夏燕握手。
“我叫赵小兰,是朱江的高中同学。在南京我就听朱江介绍你了,今天相见,果然名不虚传。”
夏燕的脸上泛起一片红晕,她说:“谢谢,你过奖了。请进。”言行举止十分端庄,她侧身让进赵小兰和张行长。
“张行长,这是我女友夏燕,在苏州海关工作。”朱江待落座后又向张行长介绍。
“我早听说海关夏燕的大名了,就是没有见到她,在厦门缉私立功的美女关员就是她吧!”张行长一边拿湿巾擦手,一边向夏燕调侃,说得夏燕脸上绯红。
赵小兰听张行长一说,兴致上来了,她说:“朱江怎么没有告诉我呢?张行长,你给介绍介绍。”说完白了朱江一眼。
朱江坐在那里嘿嘿笑了一声。
就在小姐斟茶时,张行长将夏燕在厦门海关协同缉私破获了不少走私案件的事述说了一遍。
“真看不出啊,你是我们的缉私英雄啊!”赵小兰十分欣赏面前这位苏州美女。
“过奖了。那都是前两年的事了。”夏燕淡淡地把话挡了过去。
朱江将点的菜牌趁机递到了赵小兰面前,说:“请你过目,吃得惯吗?”
赵小兰将它推给了张行长:“你看呢?”
张行长知道今天赵小兰是主客,他是陪客,就客气地说:“夏小姐点的一定是佳肴。”
“是啊!”赵小兰说,“夏小姐是苏州人,对苏式菜肴肯定比我了解。就按她点的上吧,她点的肯定都是好菜!”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寻求支撑点(15)
赵小兰端起茶杯品了一下。
“啊,真香!我在北京可喝不到这么好的茶。”赵小兰发现茶不错。
张行长喝了一口,也感到口齿留香,忙问夏燕这是什么茶。
夏燕抿嘴款款细说:“这是产自洞庭东山的*碧螺春,是三万昌园地里的珍茶,年产不过百把斤。”
“难怪这么好,张行长喝过吗?”赵小兰问。
“我在苏州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喝到这种好茶,你怎么弄来的?”张行长问夏燕。
“他父亲是苏大教授,因为与三万昌高级农艺师相熟,所以每年可以弄上半斤。”朱江帮夏燕解释道。
“你回北京时,给你带一罐回去喝。”夏燕见赵小兰喜欢,当时就承诺送她一罐。
“谢谢了,可是我怎么能夺你父亲所爱呢?”赵小兰有些不好意思。
“我父亲喜欢喝龙井的,花茶他一般不喝的。”夏燕急忙解释。
赵小兰听后,微笑着说:“既然这样,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
张行长悄声问朱江:“市场上有没有卖?”
朱江说:“这要问三万昌才知道,估计不走门路很难买到。”
张行长心中有了数,这是*茶。
菜送上来了,盛菜的盘子是*,其中的菜肴更是*,相映成趣,诱发了大家的食欲。
“赵部长,请!”张行长用银匙舀了几只碧螺虾仁放到赵小兰碗中。
虾仁里还夹杂着一根根细长的茶叶,赵小兰轻轻夹出一根放进嘴里,细细咀嚼,满嘴茶香,沁人心脾:“不错,真的不错,比北京王府饭店的厨师做的还地道,江南水乡出好菜啊!”
“你不也是南方人吗?”张行长知道她是长沙人,有意一问。
“是啊!我是湖南人,湖南人重口味,有一句俚语‘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吃湘菜离不开一个‘辣’字。”赵小兰很高兴地提到了家乡菜。
“朱江,你是不怕辣的人,到苏州后还吃辣的菜么?”
夏燕听了赵小兰的问话在那窃笑着。
“入乡随俗,慢慢习惯了。”朱江望了一眼夏燕,回答了一句。
“是要入乡随俗,你父亲是苏州人,你虽在湖南长大,但回到家乡,又找了家乡的红粉佳人,挣不脱的苏州情呀!”赵小兰风趣地将了朱江一军,望着他们两人笑,连张行长都被感染了,跟着笑了起来,霎时包厢内气氛热闹起来了。
席间,张行长问起朱江业务开展的情况,朱江按赵小兰在南京时和他谈的口径,向张行长诉苦:“我们眼看着业务蒸蒸日上,开展起来却不尽如人意。倒不是我们产品不对路和服务不到位,而是按揭问题,张行长一定要支持我们呀。我正在准备开展‘按揭+回购’营销模式,目前已试行了一两台了,银行和客户都觉得可以接受。”
“什么新方法?按揭我知道,但‘回购’是什么意思?”张行长对这陌生的名词有了兴趣。
朱江详细讲解了回购的思想和形式,以期银企合作将业务做得更大一些,同时也讲出了双方要共同承担的风险。
张行长仔细琢磨了一下:当信贷企业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信用危机时,及时采用打折回购办法让银行风险降到最低程度,显然这是一个高招。
张行长非常感兴趣,对朱江说:“你可以在几个县的范围内试行一下,我支持你。”他转身问赵小兰,“赵部长,这恐怕是全国首创的银企合作模式,你看怎样?”
赵小兰其实早已听朱江讲过,她表示支持。对她来说,支持地方几个亿简直是小儿科。她在张行长面前故意装聋作哑,是想让支持的话从基层的人嘴里说出来而已,这是为官之道。 。。
寻求支撑点(16)
“我还是头一次听到这样的想法。朱江,这是你的创意吧?”赵小兰轻描淡写地表了态,后两句实际上是肯定了朱江的做法。
张行长何等精明,从赵小兰言词中已听出了她是支持朱江的,这次可要大力支持朱江,如此的话,以后向中央追补贷款额度肯定没有问题。
张行长在嘻嘻哈哈中答应了朱江。
张行长和朱江都心知肚明,在长三角,如果能把几个县的业务量做上来,几个亿是没问题的。
“夏燕,你上北京来,一定要到我家里去坐坐啊,我的手机号和家里的电话都已给了朱江。好歹我和朱江是同学,读书比你早几年,也算是你师姐啊。”赵小兰真能讲,一而再再而三地把夏燕说得不好意思。
赵小兰拉了夏燕一并上洗手间时,悄悄问夏燕结婚后打算什么时候生小孩。夏燕红着脸回答:“一定很快。”
赵小兰在她额头一点:“两年内要生,还要生质量好的,可不要做高龄产妇啊。”
夏燕点点头,“嗯”了一声。
两个人拉着手回到包厢时,张行长正在和朱江说话。张行长对朱江说:“赵部长是红人,各个省都在关注她,要抢她去,今天因你的关系,我和她,还有你们又走近了一步,下一步就祝我们合作愉快。”朱江笑着和张行长手对手拍了一下。
饭后,夜幕下,她们款步走出荷塘月色。园区的夜景也非常宜人,一排排枝形路灯和地脚灯相映成辉,向前延伸;夜色中的树,也被灯光映照得十分悦眼。
赵小兰住在香格里拉酒店,由张行长来送。
临出门时,夏燕拿出一个紫红色长方形木盒,上面用红丝带打上了蝴蝶结,送到赵小兰手上。
“这是什么?”赵小兰一惊,忙问夏燕。
“没有什么,是我们女人用的檀香扇,送给你,表示我和你相遇有缘。”夏燕说话滴水不漏,说得赵小兰都不好拒绝。
她点头放进了包里。
“张行长,明天早晨,我上班时把茶叶带过去给你,麻烦你派人给赵姐送去。”夏燕对张行长说。
张行长说:“赵部长是十二点的飞机,我十点就送她,你十点前来吧。”
“我不到九点就能到你那里。赵姐,明天我和朱江就不送你了,到时我们去北京再来看你。”夏燕向赵小兰告别。
赵小兰十分动情,她十分欣赏这位未过门的弟媳妇,同时也为朱江能找到这样如花似玉的巾帼英雄而高兴。
夜色中,朱江驾车向阳光城疾驰而去。
车上,朱江问夏燕:“你送她扇子怎么不告诉我,我帮你去买,还可以报销呢。”他直视前方,轻轻地埋怨她不会做事。
哪知夏燕问了一句:“你知道是什么扇子?”
“香木扇呗,喷上一点香就成了檀香扇。”
“胡说!那可是我家里珍藏的清代状元洪钧的夫人赛金花用过的檀香扇,又称沉香扇,你买得到?”
朱江一听吓了一跳,顿时“嘎”的一声刹住了车,惊得瞪大了眼睛。
“你说,他们这些人看的东西多了,一般的东西能打动她?她今后对你有用着呢!我这叫感情投资,傻瓜。”夏燕教育了他一番。
在荷塘月色走廊上擦肩而过后,陈瑶的客户对陈瑶说:“那是市里银行的张行长,看他陪的那个女人肯定大有来头。”陈瑶是有心人,第二天就找了市里银行的熟人,问了张行长昨晚接待的事,得到的答案让她大吃一惊。当得知昨晚不是银行宴请她,而是朱江和夏燕私人宴请后,她陷入了沉思之中。
编辑絮语
从各个大公司生意运作的情况来看,银行对公司意义重大。拿不到银行的按揭,业务是做不大的,而要得到银行的支持,就得寻求政府上层的庇护和银行高层的支持,两者缺一不可。
财神出道(1)
方行长到苏州来了。朱江和余处长把省行的方行长安置在雅都宾馆后,相约等他休息好后再活动。方行长在这方面并不担心,知道老同学余处长和朱江会有很好的安排。因此,他挥挥手:“你们先去吧,我休息一下,打几个电话。”
下午,他们将方行长接到了郊区的碧海蓝天洗浴场。
方行长在车上笑着说:“你们要我犯错误?”
“你放一百二十个心,我怎么会让你犯低级错误呢!这里不光能洗澡、喝茶,还能钓鱼。”
方行长来了兴致:“钓鱼?钓什么鱼?”他是钓鱼迷,一个月要到郊外钓几次鱼。
老余知道他理解错了:“放心吧,不是美人鱼,这个洗浴场正宗得很,不是*场所,上次我太太还来过呢!”
“噢!”方行长笑了一下,把头靠在车枕上。
三个人泡过了澡,又要了两个包房做泰式按摩。之后,他们换上了一次性浴衣进了包房,小姐给他们上了西瓜汁,接着问他们要不要茶。但被余处长挡了回去:“拿两瓶矿泉水来。”
朱江早已得到老余的暗示,独自在另外一个包房内等候。老余和方行长在一个包房内,也就心无旁骛,把话拉开了。
“最近,银行人事上会有变动吗?”老余因为听说老方可能会再上一级当正行长,所以如此问。
“还没有,但是省委组织部倒是来考察过班子。银行是直线管理,虽然人事是省里管,但主要还得听北京的。”
“你们那一位空降兵会连任吗?”老余侧身望着他。他正用一根棉签在掏耳朵。
“听说他自己想回北京去,毕竟他的老婆和小孩都在北京,最近去了两次北京,估计是在活动关系。”
老方继续说:“朝中有人好做官。没有靠山,他就是调回北京,最多也就在总行当一个副部长,管理行政福利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贷款、权力等就无缘了。这有什么意思呢?但他不管那么多,可能就是图个安宁吧。”
“你和省里的宁部长、人大张副主任关系不错,让他们推荐推荐,现在资历、本事不如关系靠得住。”老余对他的仕途深感忧虑。毕竟省里的头头有实权的与他有一段距离,搭得上线的又已下台或没有实权。他记得有一个人大副主任,是他原来的直属上级,现在退休了,他几次上门看他,次次都听他抱怨说:“人一走,茶就凉,现在鬼都不上门了。真是世态炎凉啊!”
老余和老方在昏暗的按摩房里大谈人间沧桑。
“哎!我想起来了,什么时候和朱江到北京去一次,见见赵部长和她的先生,毕竟她是总行办公厅副主任啊!听说她的公公原来在国务院,地位十分显赫,至今仍有不少门生故旧登门造访,可见他在政坛上是有影响力的人物。”
老余想起了这件事,翻过身爬起来对着老方说。
老方是那种敏于事而讷于言的人。他听到这里,就对两位按摩小姐挥挥手:“你们先出去休息,我们要聊聊天。”
两位小姐知道他们要商量重大事情,知趣地爬下床,退了出去。
老方与老余在昏黄的灯光下对望了一下:“现在的人很现实,生活目的也很明确,概括来说就是:仕途上‘升官发财’,生活上‘男欢女爱’。尽管电视上、广播里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树立正面典型,可紧接着又一批批地报道贪污*,今天陈希同,明天*,级别越来越高。这给老百姓一种什么感觉?贪官污吏无处不在。这似乎也应了一句古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财神出道(2)
“从我们官场上讲,不走关系仕途不畅,不送金钱美女,更是白搭。单凭埋头做事,人家会说你是十八世纪的人,不谙世事,是个白痴。所以,光靠我们哥儿俩要抵制社会上这股风那是螳臂挡车,不过我们也不要在潮流中以卵击石啊!”
老方点点头:“说得是。我看老兄你与朱江的关系很铁,否则也不会不遗余力地为朱江牵线搭桥。我们是老同学,这个我还是看得清楚的。不过我希望他去北京帮我们牵个线,进门后,戏就由我们唱了。”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啊!”老余接着补上一句俗话,两个人会心地笑了起来。
“朱江推行的‘按揭+回购’正在试行,基层银行对他这个设想也感兴趣,这两个单如果成功了,就不光是一种创新之举,而且还抓住了长三角推广商品混凝土和配套使用的泵车业务,你怎么看?”老余切入正题了。
“这个好办。明天例行公事,由市里带我们去视察,朱江也去。只要市里表示支持,我这个顺水人情怎么会不做呢?当官的有官场上的一套,上面对我有利,下面又有人肯扛责任,我何乐而不为呢?”这是方行长内心的想法。
“他如果想搞大,可要几千万额度,你肯给吗?”老余又在问。
“几千万额度又不是给到他手里,即使贷下来,也只到基层银行。老余,你不要忘了,单位要用还得向基层银行申请。我给的这几千万,对他来说是帮他解决‘按揭+回购’过程中得推行贷款额度的问题,能助他业务上升,是件大好事;而这对我来说毫毛不损一根,是件双赢的好事。况且我一年进出几十个亿,还在乎这几千万?何况这几千万我给他可是有条件的,与中央总行的实权人物搭上了线,他无形中助了我一把,我不但把现在这把交椅坐稳了,而且每年还可以多拿几个亿的贷款额度,这可是一本万利啊!”
老方把这本账算得很精,老余不由得佩服他这个游弋在银行人事中的红人。
“酒色财气,都是人生中要经历的事,老兄想不想领略一番?”老余问他。
老方说:“当然,两袖清风毕竟只能算是历史书上的故事而已。不过其中的色事,我认为最难弄了,没层次的人是要女人,有层次的人是品女人,历史上那些值得一品的女人倾倒过多少文人墨客啊。”老方越说越来劲。
老余摇摇头:“我至今还没有真正碰上一个红颜知己。不过如有上品我一定给你物色一个。”
两个人喜形于色,越说越离谱了。
铃声响了,老余接了电话。
“朱江打来的,问什么时候去吃饭,他想请你去荷塘月色饭店。”
两个人整理了一番,赶到休息厅时,朱江正靠在椅子上休息。看到二位出来了,他忙站起来打招呼。
“已买单了,走吧!”朱江对老余说。
他们的车经过市区后进入园区,园区夜色朦胧,在绚丽的灯光下略显迷离。汽车在淡淡的雾中直驶向荷塘月色饭店。
方行长第一次来这里,显然被这里的优雅布置和万种风情打动了,他抬头左看右看,边走边欣赏独具匠心的布置。
朱江引他们上楼,竟见陈瑶倚在包厢门口的栏杆上与旁边的两位男士窃窃私语。
朱江与她过去虽有一面之交,但毕竟是对手,规避为上。于是,朱江领着两人径自向前面的包厢中走去。但是陈瑶这个千面女人,竟与几乎要擦肩而过的余处长打了一个招呼。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财神出道(3)
“余处长,最近很少看到你啊!”
余处长对她不太熟悉,只是认识她,知道她是亚力公司的人,只好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陈瑶也看见了朱江,知道他是三一重工的一员猛将,于是也与他打了一个招呼:“嗨!”
朱江点点头,笑了笑。
朱江领着二位走进了前面的包厢。
陈瑶的客户请她进了包厢。坐在包厢里,她想到,这位余处长带来的人可能是有用的人,虽然目前没有搭上线,但凭她的直觉,今后一定会有需要这个人的时候。
三位进了包厢,方行长在朱江与小姐看菜谱时,悄声问老余:“刚才那小姐是谁啊,挺有气质的。”他似乎有些意犹未尽。
“她是美国亚力公司在中国华东区的经理,人长得好,事干得精,你真有眼力。怎么样,想品她?”
老余打趣他。
“再说吧。这事讲究缘分,不是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嘛!”两人相视一笑。
随即,老余说了一个用酒来形容女人的段子:“处女是洋酒,男人总想尝一口;少妇是红酒,喝了一口想两口;情人是啤酒,爽心又爽口;老婆是白酒,难喝也要喝一口。对可口的女人,是可以把她当成红酒或啤酒的。你是不是想喝她一口?”
方行长说:“什么是一见钟情,什么是一锤定音?与人交往第一印象太重要了,她的一句话,一个回眸,一颦一笑,不经意间就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朱江回过头来,见他们两个说得热火朝天,问两位领导有什么新鲜事。
老余脑子转得快,马上说:“我们讨论官场上的潜规则,有了一些心得。过去光知道撅着屁股干活,其实是在走弯路,现在这个社会,不仅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做人不要由着性子,而是要夹着尾巴,必须忘了自己的才华与个性。换一种说法,你只有先把自己当做平庸之辈,放弃以往的远大的理想,如此你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他问朱江,“是不是这个道理?”
朱江说:“是的,张扬个性与领导意图背道而驰是会吃亏的,只有顺着领导指引的道路走,按领导说的意图办事,才会一帆风顺,顺风顺水,借用《红高粱》中的一句歌词就是:‘妹妹你大胆地向前走啊!向前走,不回头。’”
三个人在包厢中大谈酒色财气,似乎忘记了第二天的正事。不过虽然纵情笑谈,但在大家站起来准备离席时,朱江望着老方和老余说:“明天早晨,市行张经理也会来,早餐后我们一起去木渎。”
老余站起来握住老方的手,临走时不忘调侃他:“晚上要注意,来了陌生电话千万别接。”接着又哼了邓丽君的歌《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老方笑了一笑,在电梯口重重拍了一下老余。夜色中,朱江送他们回到各自的住处。
朱江的“按揭+回购”方式提出来后要正式操作还得经总部的同意,不过如果突破了这个瓶颈,朱江就会迎来销售的春天。所以,与几个伙伴商量后,朱江决定先向上海分公司征求意见。
他先用电话向上海的张总作了汇报,张总对这个新事物也不敢拍板,要他跟总部营销部的老总先通个电话,不过他们也难于拍板,于是要朱江回总部汇报。
他和张总一起飞回总部,但在总部遇到了阻力。
汇报会上,总部营销部几个巨头都在场。朱江的汇报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在会上议论纷纷。
他们提出了几个问题:
一是,如果一年中买方出现财务状况不佳的情况,怎么办?退不退货?
财神出道(4)
二是,万一一百台机械中有一两台出现质量问题,退还是不退?毕竟不是100%的保险;如果设备组装中的外协方配件出现质量问题,谁来承担责任?
三是,出现问题后,原来按揭银行承担的风险现在转嫁给企业一方承担了,这显然不合理。
这么多矛盾,总部会议上意见统一不起来。
上海的张总说:“我提一个方案大家看行不行?我们可以让朱江在苏州地区试行一下,先选两个信誉好、业务开展得不错的客户合作,如果成功了,我们就等于开辟了一条新路……”
“如果失败了呢?”有人提出了疑问。
朱江年轻气盛,有一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架式。
他站起来,说道:“各位领导,我与许多客户交谈了,也了解了不少客户的业务情况,长三角此时是发展我们业务的鼎盛时期,商品混凝土在那里供不应求,而且那里的经济状况非常好。所以我觉得我们业务中途夭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大可能出现一年或半年交不出按揭的情况,这一点得到了很多银行私下的肯定。凡事不去试,怎么会知道好坏呢?因此,我要求总部考虑和批准我去试一试。如果在试行过程中有损失,由我来赔,你们也可以在我业务提成中扣除,并且我愿意接受公司的处罚。”
听到朱江立军令状般的一番述说,全体哗然,营销过程中全公司至今还没有过如此先例。
很快会上炸锅了,意见褒贬纷呈。总的来说,赞扬盖过了谴责声。
最后,周总站起来拍板了:“我们认为风险是有的,但风险与机会往往是共存的。如果新事物不去试,你怎么会知道成败。朱江勇气可嘉。我代表公司总部同意他在长三角试一下‘按揭+回购’这个模式,先试两台,看看反响如何。如果反响很好,我们在长三角的市场就有了生机,泵车业务就比别人高出一筹。毕竟我们的品牌在长三角还不为人们所认识,如果成功了,我们就以万马奔腾之势占领长三角市场。”
他讲完这番话,几位总裁和副总裁以及公司高层管理人员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朱江的提议通过了。
“会后我们会发一个批示给朱江备案,证明我们支持他作一个试点。朱江呢,你要一步一个脚印,摸着石头过河。记住你可是立了军令状的啊!”周总又补充了两句。
这个批示无疑给朱江注入了一针兴奋剂。他回去和团队的同事们商量后,确定在木渎小丁处开始试点。
第二天朱江起得比较早,和史经理交换了意见。他安排几位业务员分头跑昆山、张家巷和吴江,落实几个泵站的进货动态,史经理去新区,有一个房产项目建筑公司有意进货,要抓住这个时机赶紧去商谈。
朱江安排妥当,就开着他新买的蓝鸟向木渎进发了。市银行张经理则接了方行长、余处长同行。
木渎是苏州西面的一个风景区,临近洞庭东山,依山傍水,风景十分优美。著名的凤凰山就在附近。
这个时候已是夏天,路边树木茂盛,绿树成荫。渐往木渎方向,绿树更加茂盛。苏州本来是个园林城市,现在,政府要建设东西两个工业园区,但在大搞经济建设时仍更加注意苏州城市的保护和建设。
苏州这个古城,自伍子胥建城以来,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孕育了多少灿烂文化,所以,苏州人引以自豪的是这个城市的吴越文化。正因为受这种文化的浸润,这块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