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明-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杨嗣昌是打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主意!
堵胤锡立即从床上爬起来,给史可法写了一封信,建议江南方面全力配合朝廷经陆路将物质转运至高邮,借此来反击林纯鸿的要挟!
一夜无眠,第二日清晨,堵胤锡看着快马冲出住处,方才上床安歇。看着快马冲出的,并不只堵胤锡一人,杨嗣昌得知堵胤锡心急火燎地与江南联系后,也长舒了一口气。
在他的设想中,要破林纯鸿的封锁,江南的配合至关重要。
当杨嗣昌和堵胤锡满心希望,朝廷与江南方面密切协作时,江南的大佬们却面临着比大明银行主导权严重十倍的问题,早已没有精力关注北京的谈判。
湖州塘甸雄威军团统帅部。
军团统帅田楚信在这里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发号施令,无人不从。然而,今日的统帅部有点奇怪,白虎堂内,田楚信只能居于末座,听从一帮大佬发号施令。
这帮大佬不是别人,乃郭铭彦、田楚云、覃虞三人。
郭铭彦和田楚云自不必说,一个身为荆州方面阁幕使,身居江南总督要职,权势显赫;一个乃东南军统帅,战功赫赫,下辖六七万虎狼之师,乃田楚信的直接上司。就是覃虞,掌管都督府弓兵司,权势、级别虽不及田楚云,也非田楚信所能及。
三位大佬齐聚湖州,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弓兵入驻湖州乡村,已经势在必行。
郭铭彦老气横秋,随口问道:“覃总管,控制江南,自湖州始,容不得半点闪失,入驻乡村的弓兵队长可曾准备妥当?”
覃虞慨然道:“郭幕使请放心。雄威军团田指挥自入驻湖州始,便开始在湖州招募士兵,最终合格的士兵共有一千两百四十三名,皆对荆州军忠心耿耿。属下三个月前来到湖州后,从中优中选优,共择出适宜的弓兵队长四百六十二名。”
“湖州六县一州,共计八县,四百六十二名,还是有点少啊!”郭铭彦有点不满地说道。
“郭幕使……”覃虞似乎早有准备,信心十足地说道:“属下也担心弓兵队长过少,从湖广抽调了五百名经验丰富的弓兵队长。”
“这……”郭铭彦沉吟片刻,接着说道:“按照弓兵司历年来的经验,弓兵队长使用本地人,不仅熟悉民情,还可大幅度降低阻力,用湖广人,有点不妥。”
“属下是这样安排的,按照村庄人口多少,一般在三到四个村庄内设置一名弓兵队长,这名弓兵队长,自然是湖州本地人,同时,属下还为弓兵队长安排了一名副手,这名副手来自湖广。”
“哦?”郭铭彦大喜,“如此安排甚好,辛苦了!”
覃虞正准备谦虚几句,哪想到郭铭彦并未给他这个机会,紧接着说道:“覃总管,当初陕西乱成一锅粥,弓兵入驻乡村时,都督舍不得派遣你到陕西去。现在,仅仅一个湖州,就点名让你过来,其中缘由,你可曾知道?”
覃虞道:“江南远比陕西重要!”
“不是江南比陕西重要,而是江南远比陕西复杂!”郭铭彦笑着驳道,接着,他的语气突然变得严肃起来:“接下来的几个月,你可得盯紧了,要是出了乱子,影响你个人前途事小,影响了荆州控制江南的既定计划,你就万死莫赎了!”
覃虞行了个军礼,吼道:“属下明白!”
郭铭彦相当满意,不停地点头,说道:“好!钱粮的事,你不用操心,本幕使尽心尽力地为你当好后勤大队长!”
说完,郭铭彦又转头对田楚云和田楚信说道:“湖州的安稳,就交给两位了。”
田楚云和田楚信轻松地回道:“保证完成任务!”
郭铭彦挥了挥手,吩咐道:“趁着要过年了,先让弓兵队长们和乡亲们多乐呵乐呵!”
郭铭彦的命令,得到了三人有力的回应:“诺!”
第609章 中计
自雄威军团突然入驻湖州后,江南的老爷们睡觉时都用一只眼睛盯着他们。
这可是被他们视为洪水猛兽的荆州军,容不得他们有丝毫轻忽。
雄威军团在江南老爷们的密切监视下,陆续建设了长兴县新塘军营、德清县禹越军营,并将第二军、第三军陆续派遣至两地驻扎。
江南的老爷们,绝不愿意看到雄威军团扩大驻地范围,尤其是禹越军营,距离杭州仅仅只有五十里,这如何能容忍?
他们千方百计地反对,然而,任何反对措施,在雄威军团强大的武力面前,显得如此地苍白无力。
无奈之下,江南的老爷们只好默认了这一事实,并且自己安慰自己:雄威军团兵力过两万,总不能指望他们全部挤在狭窄的塘甸军营。
此事告一段落。
紧接着,田楚信开始在湖州招募兵员。
湖州人多地少,闲散人员一抓一大把,此举,倒未遭到湖州豪强的反对,只是冷眼旁观。不过,招募兵员引起的轰动,多多少少让他们心里有点不舒服。
雄威军团将士的月军饷至少有三个大圆,可以买到三百多斤粮食,也就是说,一人当兵,足以让一家十口人温饱,这显然是高工钱。于是,招兵得到湖州贫民的热烈追捧,也在情理之中。
湖州并不是一个招兵的好地方,田楚信费了老大劲,方才从万余报名者中选取了千把多人。
于是,雄威军团中多了千把多名湖州子弟兵,湖州人看雄威军团的感觉,开始起了变化。
刚开始,由于老爷们的口口相传,将雄威军团说成了荆州蛮子,还说荆州人辖制了湖州人。老百姓对雄威军团的感觉并不好。
然而,现在雄威军团内也出现了湖州人,老百姓渐渐地将雄威军团看成了湖州人的军?
?,开始为雄威军团的战绩、军威感到自豪。
这算意外之喜,田楚信并未意识到这点,倒是郭铭彦在湖州设置的货栈总管敏锐地察觉了这点,将此情汇报给郭铭彦。
郭铭彦立即知会都督府后勤司总管程舒,并建议程舒在湖州就近采购粮食、蔬菜等生活必需品。
程舒觉得有理,遂言听计从,将雄威军团除军械外的绝大部分物质采购放在了湖州。
雄威军团足足有两万多人,每日消耗的粮食,就足足有两百多石,更别谈肉类、蔬菜类的生活必需品了。再加上将士们的军饷高,购买力十足,这一切,为湖州的商家带来了绝佳的机会。
数月之间,围绕着雄威军团,居然形成了一些小集镇,专门针对雄威军团的将士。集镇内的商家、伙计,无不视雄威军团为衣食父母。
慢慢地,湖州人逐渐接受了雄威军团的存在。
不过,当塘甸军营派出将近千名弓兵队长分散至乡村后,江南的老爷们一下子蹦了起来,大呼:绝不能让一名弓兵进入乡村!
难怪这帮老爷们反应这么激烈,因为他们对林纯鸿控制各地的节奏太熟悉了。
弓兵进入乡村后要干什么,这帮老爷比谁都熟悉。首先,弓兵们会在乡村组织武装,这股武装,绝非老爷们的家丁所能比,这意味着,老爷们想在乡村里作威作福,首先得问问弓兵们是否答应;其次,弓兵们会抢夺老爷们的司法权,代替老爷调解百姓纠纷;紧接着,弓兵们会抢夺老爷们的征税权,本来,乡村里的税收皆由老爷们代收,然后上缴至县衙,老爷们可以趁机从中揩油,要是被弓兵抢夺了代缴税权,他们去哪里揩油?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弓兵们会胁迫老爷们降低田租,或者干脆胁迫他们出售土地,将他们的土地购买成为荆州的私产!
这点最为可惧,当初,林續林纯鸿在枝江,可不就是这么干的?
无论从哪点出发,老爷们都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弓兵大摇大摆地进入乡村!
老爷们蹦得比谁都高,自然引起了瞿式耜、张溥、史可法诸多大佬的注意。大佬们可比这帮老爷敏锐多了,他们立即意识到,江南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若不能阻止林纯鸿派遣弓兵入驻乡村,他们在江南的根基将被连根拔起!
瞿式耜焦躁不安,一连闯入红豆山庄数次,求钱谦益出来主持大局。钱谦益却醉心于修明史,两耳不闻窗外事。就在瞿式耜一筹莫展时,忽然接到拜帖,史可法、张溥联袂至常熟。
瞿式耜见史可法亲至常熟,颇为惊讶,张溥无官一身轻,到哪里都不奇怪,史可法可是有官在身,擅自离开职守,于风评不利。
不过,转念一想,江南的根基都快没了,史可法当然不用顾忌虚无缥缈的风评。
果然,史可法初一见到瞿式耜,立即叫道:“先是湖州,接下来估计是扬州、安庆、松江,如此一步又一步,林纯鸿会把我们吃得连渣都不剩!”
史可法说的四处,分别是雄威军团、神机军团、霹雳军团及龙虎军团的驻地,可谓一针见血地指出:林纯鸿之所以敢于把他们的根基连根拔起,所依仗的,就是武力!
瞿式耜和张溥都是人精,自然明白史可法的意思。
瞿式耜对史可法的看法表示赞同,皱眉道:“武夫就是武夫,能干出什么好事?只可怜咱们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张溥沉吟片刻,摇头道:“若林纯鸿真是一介武夫,倒好应付。据某观察,林纯鸿早在崇祯四年时,对占据江南就有了非常清晰的思路!其谋划之深远,诚为可惧!只怪我们都瞎了眼,愣是没有看出来!”
瞿式耜和史可法愕然,异口同声地惊问道:“崇祯四年?”
张溥点头道:“的确是崇祯四年。两位可曾记得,崇祯四年时,林纯鸿至扬州,与王大俊达成协议,由王大俊协助他建立扬州货栈?扬州货栈,便是江南噩梦之始!依托扬州货栈,手中又有足够的粮食,林纯鸿率先打击江南的粮商,彻底控制了江南的粮食市场。紧接着,林纯鸿又仗着湖广棉花产量丰富,又打击江南的棉布商人。林纯鸿把触手伸往江南的每个角落,并依托强大的舰队,控制了江南与海外的联系渠道。现在,江南除了瓷器、丝绸及茶叶,还有什么能与荆州方面竞争?”
张溥显然说的是实情,让史可法和瞿式耜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尤其是瞿式耜,甚至想起了在荆江中得林纯鸿所救之往事。
张溥滔滔不绝,接着说道:“打击江南的商人,仅仅只是第一步,有了遍布江南各地的据点,林纯鸿又借助报纸大肆妖言惑众,尤其是上次的讲学,直接将两成以上的士子拉向了荆州!”
“相比较经济渗透和引领思想,武力仅仅排在最末。这些,难道都是武夫所为?”
史可法默然半晌,嗫嚅道:“的确是蓄谋已久!的确非武夫所为!难道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林纯鸿步步为营,将江南窃为己有?”
张溥决然道:“当然不能!由于我们的疏忽,致使林纯鸿得意至今,时至今日,即便已经有两成以上的士子向着荆州,我们也要奋力反击,人心,还在我们这里!各地的士子、官绅目前是敢怒不敢言,百姓们也不会容忍荆州方面肆意妄为!”
张溥的话,让瞿式耜频频点头,亦说道:“正是奋起反击之时!”
张溥和瞿式耜很少操作实务,经验非常欠缺,或者说根本意识不到反击的难度。而史可法一直担任地方官,知道处理实务的难处。
就拿反击林纯鸿的弓兵入驻而言,该采取什么办法?是武力驱逐,还是发动百姓反对,与或是通过朝廷来阻止林纯鸿?
这些,都需要相当强的组织能力。
史可法担忧地说道:“时至今日,恐怕我们想反击,也找不到发力点!”
史可法如此悲观,张溥和瞿式耜正待反驳,却忽然收到了堵胤锡从北京传来的密信。
三人一观之下,不由得面面相觑。
良久,史可法叹道:“林纯鸿左右开弓,朝廷有麻烦。这次我们帮不上朝廷,朝廷也帮不上我们了!”
张溥亦说道:“相比较湖州弓兵入驻乡村,江南在大明银行能否说得上话,已经变得不重要了。根基都没了,即便有说话的权力,也是为荆州说话。”
瞿式耜忽然猛拍额头,大声叫苦。史可法和张溥不解,忙问何故。
瞿式耜道:“我们中了林纯鸿的算计了!林纯鸿故意抛出设置大明银行的诱饵,让我们看到介入货币发行的希望,从而随着他的节奏对朝廷施压。他却暗地里釜底抽薪,将整个江南变成他的势力范围,让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成了泡影!”
张溥和史可法细细思来,觉得果然如此,一时皆脸色大变,说不出话来。
最终,史可法颓然道:“立即将堵胤锡叫回来吧,大明银行已经与我们无关了。我们还是先考虑如何阻止弓兵入驻乡村吧!”
张溥和瞿式耜皆以为然,赞同史可法的提议。
三人殚思竭虑,开始苦苦思索反击之策。
第610章 大明银行
崇祯十一年腊月二十,长江水师在扬州附近水面的演练正式开始,李蒙申下令:所有船只不得靠近扬州段运河。
长江以南与北方的联系,就此中断,偶有通过陆路跨越扬州,将货物运至高邮的数量少得可怜,与平日完全不能相比。
商家的反应,最为敏锐,听闻扬州运河中断后,仗着手头有存货,不是涨价,就是囤积,北方的市场,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这里面,最惨的要算北京。
别的城市,要么人口很少,要么大部分货物能自给,扬州运河中断后,影响还不算大。而北京人口将近百万,每日消耗的粮食和货物足以堆成一座山,几乎有一半以上来源于江南。扬州运河中断,整个北京一下子陷入恐慌之中。
去年,鞑子入侵,运河中断数月,好歹还有天津海路救急,然而,现在抵达天津码头的船只完全看不到踪影。
甚至,市面上还冒出传言,海舟在进入渤海时,被周林佬舰队所阻,压根不能靠近天津半步!
物价飞涨、人心惶惶、市面萧条,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这就是过年时的北京。
杨嗣昌并未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除了希望江南货物从陆路跨越扬州外,还准备了一些应急措施。其中,范永斗在其中就扮演了关键角色。
杨嗣昌令范永斗提前准备了大量的人力,从山西、山东及北直隶其他地方紧急往北京调运物质。范永斗拿出了十二分的干劲做这事,毕竟,物价飞涨的情况下,能运入物质,所赚取的就是平日数倍的利润。
除了范永斗外,各地的商家也纷纷行动起来,使出浑身解数往北京输运物质。
然而,这对北京来说,只是杯水车薪。而且,山东、山西及北直隶的物质本身就不丰裕,骤然运出物质后,物价也急剧上涨。
北京的混乱,逐步波及至周边,呈逐步扩大之势。
到了最后,包括范永斗在内,所有的商家发现,已经找不到可运之物!
饥荒,终于降临在北京头上。
北京无粮,百姓会自动疏散至乡村,减轻粮食压力。可是,边关要是无粮,后果可是灾难性的,谁能保证那帮兵老爷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会做出什么事来?
杨嗣昌每日对着南方翘首企盼,希望江南豪强认清形势,通过陆路,繆力将物质转运至高邮。同时,他又心惊胆战地期盼,林纯鸿不要铤而走险,撕破脸皮。
经过数日的煎熬之后,杨嗣昌终于等来了堵胤锡,却也等到了他绝不愿意听到的坏消息:林纯鸿在湖州派遣弓兵入驻乡村,江南的老爷们如临大敌,严阵以待,伺机反击,压根就没有精力搞什么陆路转运!
通报了这条消息后,堵胤锡奉史可法之命,向杨嗣昌辞行,彻底退出了大明银行的谈判。
杨嗣昌头晕目眩,差点栽倒在地。他甚至希望,自己就这么栽倒在地,再也不要爬起来。
然而,他还不能逃避:就在这个时候,朱由检召他进宫。
杨嗣昌心里明白,他将面临着朱由检滔天的怒火。只是,事已至此,杨嗣昌也顾不了这么多,强撑着进了宫。
当朱由检问起林纯鸿为何突然截断扬州段运河时,杨嗣昌将大明银行谈判事宜一一向朱由检汇报。
这些事情,杨嗣昌一直瞒着朱由检,这也是杨嗣昌准备承受朱由检雷霆之怒的主要原因。杨嗣昌之所以瞒着朱由检,主要是担心朱由检这个外行插手大明银行的谈判,将大明银行这事搅黄,最终引来林纯鸿的报复。
哪想到,朱由检并未插手,最终还是引来了林纯鸿的报复,把京师搅得鸡飞狗跳。
朱由检听了大明银行谈判的过程后,一时哑口无言,沉默下来。
朱由检沉默,杨嗣昌可不能沉默,长拜于地,泣道:“臣驽钝,有负皇上所托,臣欲归老,还请皇上恩准。”
杨嗣昌想到这些年来,朱由检对他信任有加,言听计从,任他施为,哪想到,大明的局势丝毫不见好转,却越来越险恶,他心里悲苦,禁不住老泪纵横。
朱由检安慰道:“不是你驽钝,是林纯鸿太狡猾啊!”
杨嗣昌心情激荡,竟口不能言:“臣……臣……”
朱由检长叹了口气,说道:“朝廷能任命管委会主席,还不算太坏,就依钱秉镫所说的办吧。不过,要加入一条,大明银行隶属于户部,调整本金率、发行多少华夏币此类大事,需走正常奏章程序。另外,管委会成员由朝廷赐予官身,发放俸禄。”
朱由检的意思,杨嗣昌一听就明白:朱由检希望,大明银行名誉上属于朝廷,乃朝廷所设,与林纯鸿扯不上半点干系。至于走平常奏章之流程,也仅仅只是形式而已,其作用仅仅在于向外界宣示,大明皇帝还掌管着帝国的一切。
杨嗣昌涕泪齐流地说道:“臣奉旨。”
……
朱由检定了基调,范永斗与钱秉镫的谈判加快了进程。
钱秉镫将朱由检的条件传回荆州后,林纯鸿二话不说,直接传令给钱秉镫:“可行!”
下完命令后,林纯鸿召集张道涵、郑天成及菲利斯至星拱楼,商讨大明银行事宜。
“钱秉镫与范永斗的谈判,最多还有一个月就会结束,不出意外,相当长时间内,大明银行将控在我们手中,从此以后,无论是发行货币、还是调整本金,与或是改变大明金融政策,我们都有了中央的名誉。”
林纯鸿面带笑容,向荆州或者说整个大明的财政精英通报了这一好消息。
张道涵连忙恭贺道:“都督英明,若非都督考虑深远,我们跨不出这一步。”
一记马屁拍过去,林纯鸿相当受用,笑道:“往后,事情还多着呢。首先第一件事,就是统一货币的事。金票、银票,往后都要兑换成华夏币,天成,华夏币制版可曾完成?”
郑天成回道:“早已准备妥善。面额分为一圆、一角、五分、两分、一分五种。”
面额的设置听起来怪怪的,让林纯鸿哑然失笑。这个圆,显然为了与银元对应,方才硬凑成这样。按照一圆一两银子的算法,一圆的购买力几乎相当于后世的一千多元,而一分也有十多元。
显然,郑天成考虑到铜钱在零钱支付上的作用,未曾设计厘这个面额。
“善!”林纯鸿无意改变这种怪怪的感觉,夸奖了一句,接着说道:“安全线防伪技术也应用其中?”
郑天成兴奋地说道:“那是当然。安全线采用磁性薄钢,放置在华夏币固定的位置,对着阳光时,清晰可见。同时,工程院专门设计了一套防伪鉴别仪,只要将纸币放在固定的位置上,根据磁力的大小,就可以轻易地知道真假。”
林纯鸿也兴奋起来,笑道:“看来,工程院又找到了一门赚钱的好门路,生产伪币鉴别仪必然是暴利!”
三人皆笑道:“可不是?”
笑毕,林纯鸿接着说道:“华夏币投入市场后,以前的银票、金票就要逐步回收,兑换的比率,自然是一圆银票兑换一圆华夏币,面额为黄金一两的金票,兑换十圆两角,这个不必再议。接下来的重点是,以后邦泰钱庄就没有发行货币和铸币的权力了,与源丰钱庄无异,这点,诸位可曾有异议?”
货币发行权从邦泰钱庄剥离,也是应有之意,否则设立大明中央银行就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从今往后,荆州方面就无法独享发行货币所带来的暴利,此暴利,必然由全国分享。
菲利斯遗憾地说道:“以后想靠调整本金率来解决财政困难,基本不可能了。”
“荆州有统领全国之心,自然不能独享此等好处。此条就这么定了,大家从今往后要有包容天下之心,否则,我们只配偏居一隅,无法引领全国。”林纯鸿豪气满怀地说道。
话已说到这个份上,张道涵三人,自然不会反对。
林纯鸿接着说道:“大明银行以下,已经有两家钱庄,禁止其他人办钱庄的禁令算是取消了。以后,谁要是想办钱庄,只要有足够的金银,上缴一定量的准备金,就可以发放执照。只是,大明银行对各大钱庄的监管是个难题啊,大明银行任重而道远……”
这是大明银行设立之后的事情,暂时不必急着议出个子丑寅卯来,所以,林纯鸿适可而止,止住了话头。
郑天成接着问道:“十名管委会成员,选派谁合适呢?”
林纯鸿想了想,道:“就按照方案严格实施吧,我们不要破了规矩。菲利斯,彭新那边,你多多协助,《大明银行法》也该出台了,要是晚了,以后必然乱套。比如,提出选派谁一事,就有破坏规矩之嫌。”
郑天成受到了林纯鸿的批评,觉得颇为委屈,辩解道:“属下是担心按程序产生的管委会成员会反水,或者不受我们控制。”
林纯鸿道:“有了大明银行法,管委会成员也不敢肆意妄为。即便这帮管委会成员都是朝廷指派的,只要他遵守大明银行法,就不会伤及我们半分。一旦他触犯大明银行法,对荆州不利,安防司照样可以将其抓捕受审!”
“规矩是我们立的,我们应该有这份自信!”
第611章 一日千里
设置大明银行,大局已定,林纯鸿得以把注意力投往别处。
首先受招进入星拱楼的,是回荆州述职的王两全。
“……工程的进展比预定方案要快,从方城至叶县,地基已经筑毕,目前进展至铺设路轨阶段。若能保证钢轨的供应,最多三个月,就可以全线通车。”
王两全单单只提钢轨的供应,不提枕木,这在林纯鸿的意料之中。
林纯鸿皱了皱眉,道:“每年的钢铁产量,还是太小啊!”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王两全双手摊开,无奈地说道:“现在造水车、造纺织机械、造马车,哪一项不用到钢铁?事实上,我们在修钢轨路之前,荆州的钢铁就有不小的缺口,修筑钢轨路后,这个缺口变得更大!据闻,钢铁价格上涨了百分之三十多!想想从叶县至汝州,从汝州至洛阳等等规划好,已经在筑路基的钢轨路,就发愁!”
钢铁价格急剧上涨,林纯鸿早已知悉,他不仅不担心,反而安慰王两全道:“目前的大型铁矿山,也就琼州府和大冶两处。大明这么大,铁矿山多得很,一旦钢铁价格继续上扬,恐怕很多人就要忍不住到处找寻矿山了!”
林纯鸿一点也不担心,王两全显然没有这个信心,脸色灰败地说道:“究竟能不能满足数千里钢轨路的需求,这个得问康总管!”
林纯鸿笑了笑,转移话题,问道:“除了方城至叶县,其他规划中的路基进展如何?”
王两全道:“叶县至汝州,已经筑毕,汝州至洛阳,已经完成了八成,洛阳至西安,已经动工。至于洛阳至晋城,现在还在规划路线。这条路线要翻越太行山,还有很多技术问题要解决,快不起来。”
林纯鸿吃了一惊,问道:“这么快?”
“熊巡抚在陕西足足招募了三十多万壮丁,全部投入至筑路中,速度当然快。”王两全撇嘴道。
这下,林纯鸿更吃惊了:“三十万壮丁?熊文灿岂不是将百多万陕西人挪到了河南?”
“可不是!河南之地,到处充斥着秦腔,都让人弄不明白那里到底是河南河南,还是陕西了!”
林纯鸿没有接口,皱着眉头,显然在思索。
王两全不敢打扰林纯鸿的思路,垂手侍立,等待林纯鸿醒转。
良久,林纯鸿令人叫来张杰夫,下令道:“立即发文至陕西,询问熊文灿,为何预定转移七十万人口,现在却多出了几十万。”
“另外,传令张道涵,令其调查常平仓粮食余量!”
张杰夫接令而出。
林纯鸿接着对王两全说道:“罗永浩那边,按照规格已经生产了四节样车,方城至叶县之路轨,铺设一段后,就马上试车,看车和路轨有没有问题,这样有利于尽快调整,降低成本。”
王两全应了声“诺!”
“我已经派宣武军团遍布筑路一线,保持精戒。你在河南也得精惕点,发现不稳定苗头,立即上报,不得拖延!几十万壮丁,一旦乱起来,足以动摇我们的根基,你可得小心了!”
王两全悚然而惊,忙不迭答应。
……
王两全离开后,黄渤进入了星拱楼。
对于黄渤和盛坤山近期的工作,林纯鸿相当满意,甚至有点意外之喜的感觉。原本,按照林纯鸿的计划,准备在大明银行尘埃落定后,亲自前往朔州,伺机主导宣大防线,将王继谟彻底架空,跨出融合大明官军的第一步。
哪想到,黄渤与盛坤山的动作相当快,已经初有成效。
刚一见到黄渤,林纯鸿就夸赞道:“黄总管,做得真不错,三总兵都亲自参加参军联席署的会议了!”
得到林纯鸿的夸赞,黄渤喜不自胜,面上却谦虚道:“要不是都督下令,属下和盛将军哪里想得出此等妙计?再说,军事上,盛将军一力主之,属下哪里敢居功?”
林纯鸿呵呵笑道:“你的功劳,我心里清楚着呢。盛坤山打仗在行,说到运筹,要是没有黄总管在一旁指点,进展不会这么快!说,这次专程回到荆州,所为何事?”
黄渤的心脏跳得厉害,深吸了口气,头脑变得稍稍冷静了点,说道:“数月之前,属下提出勘测黄河是否能通航,现在工程院的结果已经出来:不能通航。”
林纯鸿哦了一声,并不觉得有多遗憾。林纯鸿模模糊糊记得,自唐代以后,西北就变得异常干旱,黄河水量减小,在宋代时就已经不能通航。现在的气候,甚至比宋代更为恶劣,不能通航,也在预料之中。
“单为这事,黄总管应该不会专程回到荆州。难道黄总管又有了奇思妙想?”
黄渤笑道:“哪有什么奇思妙想啊!属下这些时日一直在琢磨,阿济格回到辽东后,估计不用太久,鄂尔多斯部和土默特部就会向我们靠拢,淫山以南,鞑子已经无力再来了。另外,龙武军兵驻秦州,繆力向贺兰山和河西走廊拓展,大漠之西,鞑子也是鞭长莫及。现在唯有淫山以东、辽地以西、宣府以北的蒙古诸部及岭北蒙古,尚在鞑子的控制之中。”
“你说的,主要是兀良哈部?莫非你把目标瞄准了他们?”林纯鸿问道。
黄渤道:“正是兀良哈部。如科尔沁、乌齐叶特部、札剌亦儿部等等部落,距离鞑子太近,又对鞑子忠心耿耿,暂时无法下手。而兀良哈部就在蓟辽、宣大的眼皮底下,不采取点动作,有点可惜。”
林纯鸿心知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