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明-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保持压力,把贼寇往西南方向的宜阳、洛宁逼迫。”

“末将接令!”

……

任务分派已定,林纯鸿挥手令道:“诸位马上回营准备,两个时辰后,立即拔营!”

“诺!”

大战将临,将领们的应声混在一起,几欲将中军帐掀翻……

第362章 东南突袭

中原地区,局势紧张,大战一触即发。在东南方向的大别山区,却早已是刀光剑影、鼓角争鸣。

崇祯十年三月初一,田楚云率领雄威、霹雳、神机三军,突然在枞阳县登陆。登陆之后,马不停蹄,立即往东北方向急行军,仅用两日一夜功夫,抵达庐江县,将盘踞在庐江县城的蔺养成包了饺子,歼敌五千余人,俘虏贼寇万余。

此举犹如炸弹一般,惊得南京方面目瞪口呆。

反应最快的,要算安庐巡抚史可法。

史可法,字宪之,师从左光斗,乃东林党当仁不让的中坚之一。崇祯元年时,始任西安府推官,崇祯七年,追随卢象升剿灭贼寇。崇祯九年初,史可法在大别山区的潜山县建立天宁寨,以应付张献忠和革左五营的进攻。时间仅仅过了六个月,史可法费尽心机建立的天宁寨,被马守应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

原本,史可法会受到朱由检的严厉处置,但史可法背靠大树好乘凉,因祸得福:东林党人张国维倡立安庐巡抚,并举荐史可法为都御使,就任安庐巡抚,驻地在安庆。

田楚云率领两万余荆州军,出其不意地在枞阳登陆,还轻松地斩下了蔺养成的头颅,这一切都在史可法的眼皮底下进行,他却被蒙在鼓里,茫然不知,这如何不让史可法惊疑万分?

史可法一刻也不停留,立即修书三封,一封飞往禹州,向熊文灿询问调兵事宜;一封飞往南京,向南京兵部汇报荆州军异动一事;还有一封,则飞往庐江,令田楚云就地屯兵,待接到安庐巡抚进兵的命令后,再继续进兵。

待田楚云接到史可法的命令时,田楚云已经将俘虏扔给了李蒙申,率领着雄威、神机、霹雳三军正往舒县开拨。

庐江与舒县坐落于大别山东南,俯视着巢湖,地理位置十分紧要。东南行营出其不意,占据庐江后,相当于打开了皖中的门户,将东南方向的剿匪动作推向了高氵朝。

在有利的形势之下,田楚云当然不会停下脚步,直接瞄准了盘踞在舒县的改世王刘希尧,试图一举将刘希尧荡平。

田楚云顺手拆开了史可法的行文,看着看着,突然转过脸来,对着刘梦雄戏谑地笑道:“奶奶的,这年头,想当大爷的人还真多,只可惜,本帅只认一个大爷!”

说完,田楚云双手微微用力,将史可法的行文撕得粉碎,纸片犹如花蝴蝶一般,在和煦春风的吹拂下,飘得到处都是。

刘梦雄吃了一惊,他完全没想到,田楚云会如此干脆果断地拒绝史可法,狐疑道:“大帅此举,会不会给都督惹来麻烦?”

田楚云哈哈大笑,猛地踢了一下马肚子,枣红色的大食马窜出了一大截,将刘梦雄落在了后面。

刘梦雄紧拍马屁,赶上了田楚云,且听田楚云回身道:“本帅只认打仗,只负责将武昌府交到都督手中,其他的事,让都督去头痛吧。”

“这……”刘梦雄的眉头簇成了一团,轻声道:“大帅,都督宰相肚里能撑船,自然无妨,就担心……”

刘梦雄说到此处,小心地往四周张望一番,见侍卫相距甚远,方大胆地说道:“就担心有心人在背后兴风作浪。”

刘梦雄的担心,田楚云哪能不明白?刘梦雄,还有田楚信,均为降将,能在率领两军之师,临阵决机,已经引得众人侧目了,这次田楚云更是担任东南行营大帅,要说背后没有人嫉妒、觊觎,田楚云说什么也不会相信。

田楚云冷笑道:“这些几把卵子的事,本帅管不了这么多。本帅只知道,都督不是个糊涂人,也不是耳根子软的人。”

“话虽这么说,凡事还是小心为上。”刘梦雄见田楚云不听劝,凭空产生了一丝忧虑。

田楚云将嘴巴凑近刘梦雄的耳朵边,低声道:“你知道都督这次为什么任命我为帅?”

刘梦雄不知田楚云为何突然提出这个问题,迟疑道:“大帅就任后勤司总管时,兢兢业业,将后勤办得井井有条……”

田楚云摇了摇头,道:“再想想。”

刘梦雄突然脸色大变,道:“难道都督把大帅当成了千金买骨的马骨?”

田楚云哭笑不得,拍了拍刘梦雄的肩,道:“都督有你说得那么不堪么?告诉你,大帅之所以将东南行营交给我,只是因为我在长江水师的手下吃过大亏,知道如何发挥水师的作用!”

刘梦雄目瞪口呆,睁大双眼,直愣愣地瞅着田楚云,一句话也说不出。

田楚云笑道:“所以,吃亏就是福,我在水师底下吃过亏,现在就能指挥水师做事,吃一堑长一智啊!”

刘梦雄恍然大悟,拍着脑袋道:“我说呢,大帅的目标在于进入武昌府,却跑到枞阳来登陆,原来大帅早就谋算好了一切啊!”

田楚云得意地笑道:“不是我谋算好了一切,而是都督早就想好了这招。荆州军内部,猛将如云,诸如林纯义、狄威、盛坤山,皆有任方面之帅的能力。都督选中我,就说明,都督准备运用水师大范围地进行机动,打贼寇一个措手不及。”

刘梦雄琢磨不透这些弯弯道道,问道:“既然都督想用水师进行大范围机动,为何又不明确命令大帅?”

田楚云沉吟片刻,回道:“如果我估计得不差,都督现在应该在选择方面之帅。狄威应该是第一个让都督满意的方面之帅,盛坤山率领三军任行营主帅,虽兢兢业业,却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应该差不多淡出了都督的视野。所以,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如果东南行营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或者说我事事上报,不愿意承担责任,前景很可能与盛坤山差不多。”

刘梦雄听得直摇脑袋,垂头丧气道:“这些门道,我如何看得出来?看来,这辈子我也当不上方面之帅了!”

田楚云笑道:“那可说不准,你要是站在我的位置上,自然会琢磨这些事。你啊,凡事多琢磨琢磨,多想想大明的局势及都督的应对之策,为将者,不得不懂大势!”

第363章 兄弟倪墙

田楚云干净利落地斩下了蔺养成的脑袋,并挂在了庐江县城的城门口,消息迅速传到了刘希尧的耳中。

刘希尧造反将近十载,保命的唯一法宝就是谨慎,当他听到蔺养成兵败后,第一反应是不信。蔺养成兵力将近两万人,并且依托着城墙,怎么着也应该坚持个三两天,不至于一见面就全军覆没。

当溃兵逃到舒县,刘希尧立即将溃兵叫来,仔细询问。

溃兵显然被吓坏了,回答得语无伦次:

“官兵比兔子还灵活,六七尺高的墙,一跃而过……他们都没穿甲,手里抱着鸟铳……”

刘希尧的脸拉得老长,狠狠地盯着溃兵,喝道:“胡说八道!怎么可能不穿甲!”

溃兵直接被吓得瘫软在地,地上出现了一摊水渍,还传来一阵骚味。

刘希尧厌恶地皱了皱眉,喝道:“拉下去,换一个!”

下一个溃兵胆气略壮,颤抖着说道:“官兵炮火非常猛烈,不到一刻钟,城墙就被轰塌,他们还排成阵列,弹丸非常密集,弓箭根本无法压制,兄弟们坚持不过两刻钟,就开始溃逃……”

……

刘希尧越听越心惊,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三个字:荆州军!

这些年,荆州军战功赫赫,几乎成了贼寇的梦魇,要说刘希尧不惧怕荆州军,那绝对不可能。荆州军行动迅速,经常利用卓越的行军能力四处穿插,将贼寇打得溃不成军。

如果仅仅是行军迅速,这点贼寇倒也不惧,贼寇不携带补给,行军也非常迅速。但是荆州军的装备强悍,炮火、弩箭、弹丸的密度皆非贼寇所能比,一旦对阵,除了溃逃,别无其他可能。

现在,刘希尧估计攻破庐江县的就是荆州军,如何不惧?

避其锋芒!

出于本能,刘希尧选择了逃跑一途,并给其逃跑的行为换了一种文雅的称呼。

刘希尧正待下令麾下转移,结果中军帐中滚进来一个探马,惊慌万分,几乎用尽全身力气嘶吼道:“荆州军,万余人,城外十里处……”

刘希尧猛地一阵哆嗦,好不容易缓过神来,歇斯底里地狂吼道:“立即传令,向六安方向撤退!”

晚了,晚了,当刘希尧披挂完毕,率着亲兵出北门时,几乎已经听见了荆州军震天的呐喊声……

刘希尧犹如丧家之犬,一路不敢停歇,直直往六安而去,心中后悔无比:明知道荆州军行动迅速,还浪费时间询问溃兵,失策失策!这下完了,多年积累,毁于一旦……

刘希尧又庆幸万分,幸亏自己跑得快,否则,脑袋已经挂在了舒县县城上……

没有任何悬念,田楚云率领两万余大军,一直撵在刘希尧的屁股后面,追袭了五十余里,方才安营扎寨。

相比较荆州军的轻松与惬意,刘希尧则凄惨万分:几万部众在逃跑中烟消云散,七千余人被俘,粮草辎重丢弃一空,刘希尧几乎成了光杆司令。

当刘希尧在六安见到马守应、贺一龙、贺锦时,痛哭流涕,差点晕倒在地。

贺一龙本与刘希尧不和,这时见刘希尧成了光杆司令,心里也有点兔死狐悲,愤然道:“兄弟,咱们已经摸到荆州军的底了,攻击舒县的荆州军不到两万,统帅是田楚云,容美深山的一个土蛮子而已!兄弟为你报仇!”

贺一龙本是好意,一口的粗话说得词不达意,听起来分外别扭。再加上刘希尧心里先入为主,认定贺一龙在嘲笑他,当即冷冷道:“贺大哥的好意,兄弟心领了!只是兄弟奉劝贺大哥一句,以后见了荆州军,能退多远就退多远吧,好歹还能保持一份元气。要不然,能不能保全性命还得两说!”

贺一龙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还被冷嘲热讽,依他的火爆脾气,如何受得了,他马上大声咆哮道:“几万人,丢得一干二净,你好意思来惹老子!给老子舔屁股,老子还嫌你舌头粗!”

刘希尧本来烦闷万分,被贺一龙一阵羞辱,一张老脸涨成了猪肝色,唰的一声,拔出了腰刀,高举在头前,大喝道:“贺蛮子,老子今天和你拼了!”

说完,大刀一挥,奋力向贺一龙砍去。大刀寒光闪闪,去势甚急,显然,刘希尧在气急之下,要置贺一龙于死地。

贺一龙岂是好惹的主,见刘希尧拔出了腰刀,也顺手抽出了腰刀,挡住了刘希尧的必杀一刀。

两人虎口一震,同时后跃一步,怒发冲冠,眼睛瞪得如铜铃一般。

马守应和贺锦大惊,同时拔出腰刀,贺锦拔刀挡住刘希尧刀锋,刘希尧毫不退让,刀锋一转,将贺锦的腰刀拨到一边,顺手向贺一龙砍去。正在此时,马守应挡住了贺一龙的刀锋,顺势将贺一龙拉在身后,回首一看,刘希尧的大刀离他的左臂不过毫厘。

“啊……”

在贺锦和贺一龙的惊呼声中,马守应避之不及,一下子被刘希尧砍中,鲜血狂喷而出,瞬间将马守应染成了血人!

幸亏刘希尧见砍错了对象,及时收刀,否则马守应的一条胳膊算是废掉了。

“快叫郎中,快……”屋子里响起了贺锦和贺一龙惊惶的声音。

刘希尧后悔万分,哐当一声丢掉手里的腰刀,跪倒在地,膝行至马守应面前,左手拉住马守应受伤的胳膊,右手不停地扇自己的脸,哭喊道:“马大哥!你砍我一刀,兄弟我错了,我对不起你,快,你也砍我一刀!”

马守应脸色苍白,右手按在受伤胳膊上,紧咬着牙根,拼命忍住疼痛,好不容易挤出了一句话:“有……有这口力气,老子……老子要去砍官兵,不会砍自家兄弟!”

刘希尧还在扇自己的脸,一张脸被扇成了猪头,贺锦踢了他一脚,怒道:“马大哥说了,有本事就去扇官兵的脸,拿自己出气算什么本事!”

贺一龙心里也羞愧,低着头对马守应道:“马大哥,兄弟刚才错了。兄弟发誓,以后再与刘兄弟斗一句口,就让万箭穿心!”

马守应苍白的脸上浮起了一丝笑容,长舒了一口气:“老子被砍了这一刀,值了,兄弟同心,其义断金!”

第364章 进入大别山

马守应挨了刘希尧一刀,反而劝和了贺一龙和刘希尧,算是没有白受伤。

不过,兄弟倪墙最终和好,这只能算一个小插曲,毕竟田楚云的大军就驻扎在六十里外蓄精养锐,随时都会冲上来将兄弟四人变成死难兄弟,应付田楚云的威胁方是当务之急。

四人商议良久,也没理出个所以然,贺一龙气急,忍不住发了脾气:“奶奶的,不就是两万荆州军吗?老子们手下还有将近十万儿郎,冲上去,打他个落花流水!”

贺一龙说的是气话,马守应和贺锦当然不会理会,就连刘希尧也低下了头,紧咬着嘴唇,不置一言。

贺锦皱着眉头,伸出两根手指头,道:“这田楚云突然跑到皖中,处处透露着诡异,处处是疑点,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贺一龙见不得贺锦藏头露尾,急道:“有屁快放,有你这样憋死人的么?”

贺锦瞪了贺一龙一眼,也不理会他,不紧不慢地说道:“按说,林小三的地盘在湖广,他连武昌府都不要,反而会看中皖中这块鸟不拉屎的地方?这个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马守应点了点头,示意贺锦继续往下说。

贺锦接着说道:“张献忠与林小三扎扎实实地干过几仗,又派刘文秀与林小三接触过,咱们这些人中,没有人比张献忠更了解林小三。按照张献忠的说法,林小三做事的目的性非常强,而且和一条狗一般,习惯于撒尿圈地。这次他亲自率兵北上与张献忠对仗,估计是看上了河南那块地盘。如此说来,他派田楚云进攻皖中,一定是看中了哪块地盘,但绝不是皖中!”

马守应默然半晌,突然说道:“你的意思是说,咱们应该暂避锋芒,待田楚云过境后,再回来?”

贺锦点了点头,答道:“皖中是块好地方,进,可以在庐州、寿州筹集粮草,壮大声势,退,则可以避入大别山区,足以保全性命。现在看不出那块地方比皖中更适合咱们。”

马守应皱着眉头,满脸忧色:“贺老弟说的没错,只是咱们现在往哪里避?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如果避入大别山中,十多万兄弟食不果腹,很可能不等田楚云离开,咱们就饿死了!”

贺锦笑道:“咱们武器不如荆州军,训练也不如荆州军,要说有优势,就是能吃苦,在山里穿上个把月,兄弟们依然生龙活虎!不如咱们穿过大别山,去攻打罗田、浠水!”

刘希尧、贺一龙吃了一惊,这种大范围地转移,调动敌军的谋划,还不是他们所能想象的。

倒是马守应豁然开朗,猛地站起身来,大笑道:“贺老弟好谋划,如此一来,不仅避过了田楚云的锋芒,还能筹集粮草,如果运气好,甚至还能调动田楚云,把荆州军拖成疲军!堪称一举三得!”

贺锦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心里却想着:辛思忠这家伙真不错,回去后好好奖赏他一番。

要说,除去已经掉脑袋的蔺养成外,马守应四人还真是绝配,马守应老成持重、又能忍辱负重,刘希尧谨慎、贺一龙作战勇猛,贺锦机灵,如果不是摊上李自成这样的主,说不准四人会干出更大的事业。

闲话少说,且说马守应等人确定了应对之策,立即行动起来,将驻地附近抢掠一空,放了一把火,将六安烧得一干二净,然后携裹着百姓,浩浩荡荡地钻进了大别山区。

此时,田楚云正率领着雄威、神机、霹雳三军在舒县睡大觉,待听闻十万余贼寇主动撤入了大别山,田楚云大笑道:“兄弟们累了十余日,没有睡一个囫囵觉,这番功夫好歹没有白费。”

凌肃最早追随林纯鸿,又是荆州军炮兵之父,向来自视甚高,不把田楚云这帮降将看在眼里,这次奉林纯鸿之命,接受田楚云的指挥,心里怨气十足。

不过,这段时间,他见田楚云判断精准,调度有方,心里的那点儿怨气,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

他问道:“要说,一战围剿蔺养成,再战驱逐刘希尧,并未伤及革左五营的根本,大帅何以如此肯定贼寇要逃入大别山?”

田楚云笑了笑,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与贼寇作战,首先得充分了解贼寇的心思。本帅曾琢磨过一些战例,发现贼寇并无死守一地的习惯,不到万不得已,也不愿意与官兵硬拼。现在六安附近,往北,凤阳驻扎有重兵,往东、往南,皆有长江阻隔,唯有往西一途。因此,贼寇的动向,不难判断。”

凌肃追问道:“末将曾闻,未虑胜先虑败,万一贼寇不按常理出牌,大帅会如何应对?”

田楚云道:“那就只好辛苦你们了,不断蚕食贼寇,总有一天,贼寇会受不了,往大别山区撤退的。不过,仗打到那个份上,也算失策,只能说明前些天咱们用兵还不够狠,还没有把贼寇的胆子吓破!”

众将赞道:“大帅运筹帷幄,我等不及远矣!”

“皆赖诸位用力。”田楚云大笑,从一参军手中拿过功劳簿,扬了扬,大声道:“诸位的功劳,都在上面记着呢,本帅每日只是睡觉吃饭,何功之有?”

正说着,田楚云突然收敛了笑容,郑重地说道:“常言道,行百里者半九十,现在只是刚起步,容不得我等懈怠。”

“田楚信!”田楚云厉声喝道。

“末将在!”

“限两个时辰内动身,率雄威军至霍山县黑石渡驻守。一路务必小心,提防贼寇杀回马枪。驻守之后,派探哨将贼寇盯紧了,三个时辰一报!”

“诺!”

紧接着,田楚云挥了挥手,道:“都散了吧。”

凌肃和刘梦雄大奇,问道:“我等需要做什么?”

田楚云笑道:“你们的任务就是养精蓄锐,等着坐船!”

“坐船?到哪里?”

“武昌府,别忘了,咱们的目标在武昌府!”

第365章 搅动时局

禹州城。

熊文灿见林纯鸿欣然听令,挥师西向,并筹划在郧阳围剿张献忠、罗汝才,一时之间,倒有点踌躇满志,大有天下大局,尽在他一手掌握中之势。

熊文灿在福建、广东呆了将近十年,要是还看不清楚林纯鸿背后的实力,那只能算作白痴。熊文灿万万想不到,曾经的乡巴佬在广东一顿折腾,不仅捣鼓出定点贸易处这个新鲜玩意,还慢慢将广东沿海纳入控制之中,更是将触角伸向了安南和吕宋岛。

按说,熊文灿辜负了皇恩,没有为皇帝陛下守护住这方土地,但是,他又有什么办法?

林纯鸿的宝剑可不是一般的锋利,万一惹恼了他,那是伏尸百万的结局。伏尸百万倒也罢了,他熊文灿的小命能不能保住,还是个大问题。

熊文灿一想到拥众十万的海军舰队,就觉得胆寒。他觉得,整个大明沿海,根本就没有他的一合之敌。也就是说,林纯鸿想攻击大明沿海的任何地方,只是一句话的事,郑芝龙也避免不了灰飞烟灭的结局,更别谈大明其他地方孱弱的水师。

海军舰队只是其一,在熊文灿离开广东时,龙虎军、龙卫军的扩编正进行得如火如荼。那可是两个军团,总兵力超过四万多,再加上驻扎在惠州的骁卫军,林纯鸿在广东的总兵力超过五万。

放眼整个广东,有什么威胁能让林纯鸿将兵力扩充至五万?林纯鸿又不是钱多了烧着玩,那五万人可都是要拿军饷的,一年耗费的银子至少在一百五十万两以上。

闲暇时,熊文灿为林纯鸿算了一笔账:驻扎在湖广、南阳等地的荆州军超过六万,长江水师超过两万,广东、吕宋岛驻扎的军队超过五万,总共就是十三万,再加上三十余万弓兵,一年的军饷至少得八九百万两银子,这还仅仅只是军饷,如果加上军械及日常开支,一千五百万两银子很可能打不住。

再算上十万海军,那可是一个无底洞,别说一千五百万两,恐怕两千万两都打不住。那巨无霸式的定远舰,几乎全身用白银铸就。

一年的军费开支都在三千万两以上,比朝廷整年的开支都要多得多。这三千万两,仅凭荆州等地的收入,绝对无法供养。也就是说,林纯鸿从海洋定点贸易处和海外劫掠上得到了巨量的利润!

熊文灿相信,林纯鸿有着更大的图谋,最为关键的是,他有实力实现更大的图谋。因此,在离开广东之前,熊文灿与林纯鸿密聊,达成了密切合作的意向,林纯鸿率兵剿匪,他则为林纯鸿顺利占据湖广和四川提供方便。

现在,林纯鸿同意在郧阳围剿贼寇,这已经大大超出了熊文灿的预计,他搞不明白林纯鸿有什么打算,只能坐观其变。在他的心目中,只要林纯鸿能顺利将张献忠、罗汝才围剿,他少不了一个运筹帷幄之功。

至于这个运筹帷幄之功有什么用,他暂时也顾不上,好歹要先渡过此劫再说。

熊文灿隐隐约约觉得自己的前程就是一个死局,林纯鸿打了败仗,他吃不了兜着走,林纯鸿打了胜仗,必然将四川和湖广彻底吞入肚中,朝廷在恼羞成怒的情况下,又会如何处置他?

要不,就投奔林纯鸿算了?二十余万精锐海军和陆军,三十余万遍布江汉的弓兵,总能遮护自己的安全吧?

熊文灿突然觉得一阵羞愧,自己是什么人!是堂堂的正二品兵部尚书、六省总督,怎么会想着投奔一介武夫?

羞愧归羞愧,熊文灿想来想去,觉得要做长远打算,要不先将族人从贵州迁移至荆州?

这个想法一经产生,就无法遏制,如毒蛇一般,缠绕在他的心头。

正当熊文灿纠结无比时,忽然接到了史可法的行文。

熊文灿撕开火漆,大略一看,只惊得目瞪口呆,就连行文飘到了地上,也没有反应过来。

南阳哪里有两万多荆州军,压根就是画饼,林纯鸿早已将南阳的荆州军调到了皖中!

熊文灿好不容易缓过神来,大声叫苦:“完了,完了,天下恐怕要乱了,这下如何是好……”

对这条消息,熊文灿不敢隐瞒,马上令人唤来了李绍翼,将田楚云出兵皖中打击革左五营一事告之李绍翼。

李绍翼比熊文灿的表现好不了多少,只吓得两眼翻白,差点一口气缓不过来,就此晕了过去。

李绍翼用颤抖着的双手抓住行文,好久才骂出了一句话:“贼子敢尔!吾誓与林贼周旋到底!”

熊文灿已经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细细琢磨下,觉得林纯鸿擅自出兵皖中,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他见李绍翼彻底乱了方寸,心里也不无鄙视之意,试探道:“李大人,大事不妙,林纯鸿要是反了,天下何人制得住他?”

李绍翼跳起来嘶吼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天下忠贞之士,数不胜数,就是吐唾沫,也要淹死林贼!”

熊文灿见李绍翼还未从震惊中恢复,只好皱眉缓缓道:“照本督看来,林纯鸿真要造反,直接发兵即可,为何还要借着剿匪的名头?而且,贼寇祸乱中原大地,更是他的助力,他为何一根筋地出兵打击贼寇?”

李绍翼大喝道:“自古乱臣贼子,无不沽名钓誉……”

说到此处,李绍翼觉得无法自圆其说,声音越来越低,最终湮灭至听不见。他一下子瘫倒在椅子上,不停地用手揉着额头。

良久,李绍翼长叹了一口气,道:“总督大人说得对,林贼不至于公开与朝廷翻脸,林贼费尽心机,自有他不可告人的目的。本官驽钝,虽看不透林贼的打算,但也会舍此残躯,与此贼周旋到底。”

李绍翼的话,让熊文灿一下子收起了轻视之意,他问道:“事已至此,如何应对?”

李绍翼将颓态收敛,突然大笑起来,笑着笑着,眼泪鼻涕流了出来,直把熊文灿吓了一大跳:这李绍翼,不会被气疯了吧?

仿佛从笑声中获取了力气,李绍翼突然跳了起来,状若厉鬼,嘶吼道:“林贼想要讨价还价,得拿出讨价还价的本钱来!”

第366章 纷乱战前

李绍翼狂言要林纯鸿拿出讨价还价的本钱来,直把熊文灿吓了一大跳,心里连声叫苦:早知如此,还不如让李绍翼疯掉!

“李大人,还请明鉴:林纯鸿在湖广拥兵六万余,下辖骠骑、虎啸、天武、天策、神卫、宣武、雄威、霹雳、神机九军,借助两万余长江水师,牢牢控制着长江。这些倒也罢了,林纯鸿还在湖广大力组织弓兵,兵员超过三十余万!只要林纯鸿愿意,马上就可以拥有四十余万能战之师。这四十余万,可不是贼寇,而是武装到牙齿的精锐之师!”

熊文灿额头上冒出了冷汗,不惜将林纯鸿的底透给李绍翼,惟恐李绍翼背后的朝廷一时头脑发热,与林纯鸿发生冲突,那将是大明建国以来,最为严峻的灾祸。

他在陈列林纯鸿实力时,有意避开了广东的军队和海军舰队。毕竟,他刚从两广总督的位置上卸任,一旦如实说出,他也逃不过昏庸失察的罪过。

他本以为李绍翼会被林纯鸿的实力所吓倒,哪想到,李绍翼除了脸色愈发铁青以外,没有任何异状。

李绍翼咬着牙齿,恨恨道:“现今之事,非我等所能谋。本官将立即上书朝廷,请圣上决断。”

熊文灿暗地里松了一口气。只要李绍翼不发疯,待朝廷决议正式下达,估计林纯鸿早已经把四川吞到了肚子里。以后怎么样,以后再说吧,先渡过眼前的难关再说。

伊川张献忠大营。

张献忠与李自成同年生,仅比林纯鸿大三岁,时年不过三十二岁。但是,仅从外表观之,张献忠却比林纯鸿老得多,历时十年的造反生涯,时时处于生死边缘,几乎透支了他的精力和生命。

现在,命运之神又一次让张献忠和林纯鸿碰到了一起。对这次碰撞,张献忠虽万分不情愿,却又不得不面对。

在泌阳,虽然双方兵力都不多,远远赶不上盛坤山与张献忠交锋的规模,但泌阳之战乃两人生死之搏,给林纯鸿和张献忠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泌阳之战后,张献忠就一直在琢磨应付荆州军的办法,但让张献忠沮丧万分的是,对方的装备优势太过明显,即便在战术上能占得便宜,却最终逃脱不了失败的结局。

张献忠不得不承认,荆州军相对于贼寇,其优势是全方位的,非一时所能弥补。

现在,林纯鸿又逼上门,不得不让张献忠头痛万分。

“……自林纯鸿率兵抵达禹州后,二十里范围内,探马根本无法靠近,现在只知道林纯鸿率领骠骑、虎啸、宣武、天策、神卫五军,总兵力达到三万三千。刚刚接到消息,林纯鸿已经率兵抵达登封县东苏沟,具体动向不明。”

“除了林纯鸿外,黄得功率领京营四千两百多人马,尾随在荆州军之后,相距不过二十里。”

刘文秀的话,底气有点不足,显然对没有掌握确切的情报而感到羞愧。

张献忠似乎对刘文秀的工作并无不满,眼睛盯着舆图,随口问了一句;“东苏沟在哪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