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明-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思宜羞愧不已,向李多义抱了抱拳,一声不响地坐了下来。

李多义得意地看了看王大俊,索性站起身来,大声道:“我看,这事就这么定了,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唯有主动出击,方能争取一线生机!”

说完,李多义的目光落在一直不说话的范成义身上。范成义微微一笑,站起身来,拱手道:“我们范家紧随诸位脚步,并无异议。只是有一条,此事如何着手?如何以最低的代价赢得最大的胜利?”

此言一出,豪商们无不凝神细听。毕竟,大方向定了,具体从哪方面着手涉及到一众豪商的切身利益。

李多义胸有成竹地说道:“自古破敌,无不以己之强,攻敌之弱!林小三看似强大,实质上有一致命的软肋,那就是票据!”

第278章 五管齐下

王大俊一听,脸色红一阵白一阵,心里五味杂陈。实质上,他并不反对与林纯鸿开战,并且也准备选择票据作为着手点。哪想到,李多义抢了他的风头,让他诸多谋划、定计憋在心里说不出。

王大俊咬了咬牙,硬生生地咽下了这口气,打定主意先容忍李多义,伺机在这次大规模商战中发挥自己关键性的作用,顺便将李多义挤走。想到此处,他反而神定气闲起来,毕竟,他有李多义无法比拟的优势,他与东林党、复社联系紧密,像这样大规模的商战,哪能离得开东林党和复社的协助?

王大俊看着纷扰的会场,忽然觉得有一种梦幻般的不真实感。当初,粮商们也信心十足,畅言如何凭借终端市场击垮邦泰,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最终成了惨痛的回忆。这次,林纯鸿会不会突然冒出一些奇思妙计,将所有江南豪商一网打尽?

想到江南豪商,王大俊又情不自禁地看向了范成义,范成义的身份如此奇特,让他不得不多看一眼。

范成义正在慷慨陈词:“据我家主人估计,林小三发行票据以来,硬生生地从诸位手中收刮的白银不下一亿俩!至于他手头有没有足够的本金,谁见过来着?”

范成义义愤填膺:“诸位再想想,这些年来;经营票据的人也不少,为何个个损失惨重?我家主人在山西也办过票据,结果不出半年,假票据就如雨后的春笋一般冒出来,票据再也办不下去。我家主人令人一查,幕后的操纵者不是别人,就是邦泰的钱庄!”

“林小三丧尽天良,天理难容,诸位再不反击,必定被他吃得连骨头渣都不剩!”

……

豪商们被范成义所感染,群情激奋,发誓要掀起一股挤兑潮,将邦泰的票据一举击垮,纷纷慷慨陈辞,迅速形成了方案,由李多义记录在案。

李多义拿着方案,笑眯眯地对王大俊说道:“方略在此,会长有何不同意见?”

王大俊看着得意非凡的李多义,微微笑道:“这下算是掐准了林小三的咽喉,在商言商,并无不妥。只是,林小三树大根深,手头拥众三百多万,更是有几万精锐战兵,要是他弄出别的手段,如何是好?”

包括李多义在内,一众豪商无不变色。对啊,林纯鸿要是不守规矩,将战火蔓延至商战之外,这该如何应对?

王大俊的神色忽然变得严肃,大声道:“诸位!可曾记得牧斋先生上过的一篇奏章?奏章建言朝廷禁止票据流通!我看……”

王大俊说到此处,故意停顿片刻,只把豪商们的心里挠得痒痒的。

“我看不如与东林诸公联动,共同应对此战。一旦朝廷禁止票据流通,咱们就算不战而胜!”

“朝廷……这个……咱们如何能让朝廷禁止票据流通?”豪商们不无疑虑,质疑道。

王大俊笑道:“李兄抵达扬州后,我的任务轻松了不少,正适合再去常熟走一趟,这事好歹要落在东林诸公身上!”

顿了顿,王大俊迟疑道:“只是……这银子问题……”

一豪商马上接口道:“会长放心,些许小钱,我们还是拿得出的,我先出五百两……”

豪商们无不把希望寄托在王大俊身上,纷纷慷慨献银。

李多义看着瞬间急转直下的局势,脸色淫沉似水,皱着眉头一言不发。

王大俊此时却不肯放过他,拱手问道:“李兄出多少?”

李多义不耐烦地回道:“我出两千两!”

王大俊竖起大拇指,赞道:“李兄高义,小弟佩服!小弟这段时间前往常熟,扬州一众事务,还请李兄多担当点……”

李多义恨不得一脚踢翻王大俊,憋了良久,方才生硬地回道:“王兄放心!”

……

粮食大战中,东林诸老竭尽全力维护自己的根基,结果反被林纯鸿利用,将粮商们一网打尽,彻底控制了江南粮食市场。这让钱谦益、瞿式耜羞愧不已,日日痛骂林纯鸿,寻思报复之策。

正在此时,王大俊再次来到了常熟,拿出了四万两白银的政治献金,还建议东林诸公牵头,共同狙击邦泰商号的票据。

瞿式耜与钱谦益略一商议,一致认为,朝廷禁止票据流通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瞿式耜愤愤道:“温育仁年前大摇大摆地跑到了荆州,不问可知,双方勾结无疑!两大狗贼同流合污,为祸不小,温体仁势必使尽浑身解数,阻止此策!”

钱谦益皱眉道:“年初以来,林小三不遗余力,拼死抹黑咱东林一系。为师觉得,所谓的粮食大战,压根就是冲着咱们来的。要是这次在票据之争上,咱们再不有所作为,人心就散了啊!人心一散,我等还能有什么作为?”

瞿式耜悚然一惊,眼皮不停地跳动。钱谦益的话说到他心坎里,的确,东林一系各大佬,要不本身就是豪商,要不就与豪商有千丝万缕的牵连,每年接受大量的政治献金。万一这次票据之争再失败,一众豪商对东林一系失去了信心,势必寻找另外的代言人。

下一个代言人是谁?林纯鸿?这不是不可能的事!

瞿式耜思索片刻,对钱谦益说道:“先生!圣上为温体仁所蒙蔽,一时不察也是有的。不如我们这里先动,先把禁止流通票据的风声炒起来,待见到了效果,温体仁就是有通天的本事,又如何能阻止?届时,我们只需一纸奏章,就可以陷温体仁于万劫不复!”

钱谦益手抚着额头,不停地踱来踱去,一直持续了将近一刻钟,方才在案台边站定,抬头对瞿式耜说道:“别忘了,最大的障碍依然是温体仁,林小三……”

钱谦益哼了一声,轻蔑地说道:“林小三不过是垫脚石而已!控制江南的粮食市场又如何?无非一跳梁小丑而已!”

“先生,这个……林小三羽翼丰满,恐怕……”

钱谦益挥手打断瞿式耜的话,断然道:“对付温体仁,仅仅让圣上看到政绩还远远不够,需要双管齐下!”

“双管齐下?”

“对!温体仁奸猾无比,摆出一股孤臣的架势,又表现得比谁都清正廉洁,圣上受其蒙蔽,对其信任无比,这才是最难的地方。只要圣上信任温体仁,无论做出什么政绩,咱们也没有一丝机会!”

顿了顿,钱谦益继续说道:“所以,咱们得把重心放在搞臭温体仁上!”

瞿式耜犹如醍醐灌顶一般,躬身拜道:“听先生一言,胜读十年书!”

钱谦益微微笑道:“至于怎么对付温体仁,这事还得靠你!”

瞿式耜点头不止,道:“先生放心。只是如何应对林小三,还得合计合计,我们东林一脉,根基在江南,要是被林小三端了老窝,天下之大,恐怕没有我们东林的容身之地。”

“是这个道理,你有什么计划?”钱谦益问道。

瞿式耜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脱口道:“搞垮票据,不如四管齐下,其一朝廷、其二江南、其三福建、其四荆湖!”

“哦?”

瞿式耜眼睛里闪耀着奇怪的色泽,冷声道:“朝廷那边,冯尔彛涣χ髦黄谕⒘⒓聪铝罱蛊本萘魍ǎ恍枰鹗ド献⒁猓勖蔷涂梢岳帽ㄖ酱笞鑫恼拢 

“江南这边,官绅恨死了林小三,无须我们点火,他们自己就已经堆满了柴火,浇上了油,门外的那一个位,不还在等着我们拿主意?”

钱谦益的眼睛往外瞟了瞟,“接着说……”

“至于福建那边,学生亲自走一趟,学生就不相信,一旦江南动起来,郑芝龙能忍得住不出手?”

钱谦益点了点头,道:“是这个理,郑芝龙与林小三明争暗斗,这不是秘密。荆湖就难了,那里可是林小三的老巢。”

瞿式耜回道:“先生,票据无非就是一个信心,一旦江南、福建开始挤兑,荆湖地区岂能置身事外?即使林小三强力镇压,也会弄得天怒人怨,加速败亡。”

钱谦益笑了笑:“你这么说,我倒还有个主意,不如把王大俊献上的四万两银子拿来办一份报纸。上次公开辩难、粮食大战,咱们都是吃了没有报纸的亏,这次无论如何不能重蹈覆辙了!”

瞿式耜大喜,道:“那就不是四管其下了,是五管齐下了!”

“五管齐下就五管齐下,说不得,这次一定要搞垮票据。这样吧,福建那边,为师亲自走一趟,这办报纸、居中策应一事,别人无法胜任,还是你坐镇常熟吧!”

瞿式耜大惊,拜道:“先生,学生如何敢当?”

“没事,你就多担当点。为师信任你……”

瞿式耜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师徒俩商议已定,立即命人将王大俊叫进来,三人密议半日后,立即紧密锣鼓地开始排兵布阵,交战的一方为东林党为首的江南地方势力,另一方为温林联盟……

第279章 几件怪事

自崇祯九年正月以来,大明朝怪事可谓不断。

先是林纯鸿以广东总兵之衔,悍然跑到河南,与高迎祥大战不断。这还不算太奇怪,毕竟林纯鸿早就听调不听宣,官僚士绅早已习以为常,除了吠几声外,一丝波澜也未兴起。

紧接着,林纯鸿以四万不到的兵力,三两下就砍下了高迎祥的脑袋,大明官绅无不觉得惊奇万分。相比较林纯鸿的战绩而言,难道以往的大明军队都是土鸡瓦狗?

令人大吃一惊的是,大明上下居然冒出了一种说法,说陕西的大明军队根本就是在“打活仗”!每遇战,贼寇“抛牲口、弃辎重”,而官兵“即纵之去”!

官僚士绅无不信之无疑,毕竟,大明现在闹事的贼首、乱民,大多都是关中人,而剿匪的官兵也大多是关中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出现纵敌一事,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于是,弹章纷纷冒出,矛头均指向在陕西的洪承畴和孙传庭,让两人郁闷不已。尤其是孙传庭,立即加快了剿匪的节奏,将境内的贼寇赶得四处乱飞,颓势越来越明显。

紧接着,江南地区热闹非凡,你方唱罢我登场,林纯鸿与东林党在江南闹腾个不休。从沈一贯扯到魏大公公,又从魏大公公扯到死人尸体。

扯到死人尸体后,忽然剖腹取婴又成了热门话题,让一些大腹便便的少妇放心不少,整日介催促死鬼老公去寻找会剖腹取婴的郎中,以备不测。

老百姓们回头一想,不免觉得奇怪不已,怎么就从死人尸体扯到了生儿育女上了呢?

老百姓还未彻底想明白怎么回事,紧接着又遇到了起伏不休的粮价,一下子进入长达三个月的过山车之旅,狠狠地过了一把瘾。

……

江南闹腾,京师附近也不甘示弱,大街上莫名其妙地冒出一句顺口溜:“内阁翻成妓馆,乌龟、王八、篾片,总是造瘟!”自出现之始,就以风一般的速度传遍大明上下,目标直指温体仁无疑。

要说,中国的文字还真是博大精深,谐音、隐喻、代指等等手法层出不穷,气得温体仁几欲吐血。

顺口溜还不是什么大事,毕竟没有传到朱由检耳中。但更为奇怪的是,在京师大街上,居然出现了公然攻击首辅一事!

一中年妇人,在大街上连续等候多日,终于等到了温体仁的官轿。妇人上前就乱骂,并用砖头、石块乱扔,一下子轰动了京师,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爆炸性新闻。

中年妇女虽未击中温体仁,却把温体仁搞得灰头土脸,最终没头没脸。

这还不算完,仅仅在中年妇女袭击首辅之后的三日,南京一世袭千户,抬着一具棺材跑到了京师。抬到京师还不算,这个家伙居然胆大包天,把棺材一直抬到了紫荆城的门口,说什么要誓死弹劾温体仁。

一些文人骚客无不闻风而动,纷纷发挥口舌生花的本事,将一篇篇文章贴在了棺材之上,大肆痛骂温体仁,其文采之风流、骂语之尖刻,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朱由检接报后,大怒,直接就把这个千户下了诏狱。

朱由检心里明镜似的,不仅给温体仁加派了护卫,还将弹劾温体仁的千户杖责八十,发配至辽西。不过,朱由检心里不免怀疑,难道温体仁真的是天怒人怨?

无论是顺口溜,还是中年妇女,与或是更为火爆的抬棺弹劾,无不让无聊的老百姓兴奋万分,四处传播温体仁秘事,搞得整个京师满城风雨。

温体仁用脚趾头也能想明白,东林党人出招了,心里那个恨啊,直把牙齿咬得蹦蹦响。

林纯鸿接报后,不免觉得好笑。

东林党人的伎俩实在是太低级了。在资讯高度发达的社会里,高官做了何事,老百姓尚且云里雾里看不清,更别谈现在的大明了。老百姓怎么可能会对温体仁恨之入骨?

不过,伎俩虽低级,但非常有效,深居紫禁城的朱由检就对温体仁产生了怀疑!

林纯鸿对张杰夫说道:“这次温体仁有难了,咱们得尽尽盟友的责任……你立即将杨一仁从荆州唤来,我有事吩咐。”

“还有,你把郑天成叫来,一些事情需要吩咐……”

张杰夫应声而出。

在林纯鸿下达命令后的第三天,常熟县内爆发了更为奇怪之事。

今年江南稻谷大熟,谷贱伤农,粮价一泻千里,这个时候,本应该是邦泰大收粮食的时候,但是令人奇怪的是,邦泰不仅不在常熟收购粮食,还运送大量的粮食至常熟县销售,常熟县的粮价明显比其他地方低一大截。

老百姓痛不欲生,常熟乡老纷纷至县衙请愿,请求县尊大人想办法救救一县百姓。

然而,县尊大人能有什么办法?他非常敏锐地觉察到,东林党与邦泰又开始斗法了。虽然县尊大人乃东林一脉,但大难临头各自飞,他深恐波及到自己,立即将官帽、官印留在衙内,一声不响地辞官而去!

温体仁接报后,大喜,立即派来自己的心腹担任常熟县知县。心腹上任后,啥事也不干,只管盯着瞿式耜、钱谦益,暗暗地收集各类证据!

说来也奇怪,原任县官一辞官,粮店马上停止了反常的举动,不仅敞开收购粮食,还运走了当初耗费大量人力运入的粮食。

这些都还不算大,最让大明上下惊诧的是,在炎炎烈日如火烧的六月,女真胡虏居然以阿济格为帅,派遣十万余众,从长城喜峰口进入大明,纵师劫掠京师一带!

这实在是太奇怪了!

一般而言,南人畏寒、北人畏热,如果朝廷想进攻北方的胡虏,大多选择在夏季,趁着此时的胡虏浑身乏力、昏昏欲睡,大占便宜。反之,胡虏如果想劫掠中原朝廷,大多选择在冬季,这个时候胡虏不仅缺衣少粮,而且倍儿带劲,就如北极熊一般!

于是,大出意外的大明被阿济格揍得找不着北,昌平等十余州县被一攻而下,京师内一夕数惊,乱成一团。

此事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奇怪无比,但对林纯鸿、卢象升等人来说,却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高迎祥覆灭,各地贼寇活动陷入低潮,皇太极当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大明消除内乱,借此机会来一次与贼寇之间的战略互动,希望大明永远陷于内耗之中。只不过大明朝廷、贼寇懵然不知而已!

而且,今年四月十一,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正式称帝,改元崇德,以今年为崇德元年。登上帝位的皇太极当然要耀武扬威一把,举着拳头狠狠地揍了大明一拳,恶狠狠地说道:“以后不要把老子当小弟了,从今天开始,老子与你同起同坐!”

至于劫掠人口、财货,反在其次,至少皇太极不太关注。

卢象升自接到军报后,就矛盾万分,不知该如何做。

卢象升是一名标准的儒士,自小以天下苍生为己念、以了却君王天下事为最高理想,现在君父有难,做臣子的理所当然地赴汤蹈火,为君父分忧。

况且,卢象升战阵多年,绝对算得上一个强硬派,他的心志异常坚定,无论是贼寇、还是胡虏,他的字典里无非只有一个字:打!

不过,从理智上讲,他一眼看出,此次女真人入侵不会太久,会马上撤兵。如果他挥师勤王,很有可能连胡虏的影子都看不见,而且,好不容易取得的剿匪战果,很有可能烟消云散。

卢象升万分纠结,倍受煎熬。在煎熬了六天后,兵部命令抵达洛阳,命令卢象升率兵北上勤王!

卢象升长叹一口气,道:“事不谐矣!林纯鸿料事何其准也!”

卢象升绝无违抗兵部命令的道理,立即率领天雄军、关辽铁骑往京师紧赶。

不出所料,待卢象升赶到京师附近时,阿济格业已退兵,还将抢来的汉族民间美女浓妆艳抹置在车上,奏着盛乐,高举“各官免送”的木板,借此来羞辱大明上下。

朱由检大怒,任命卢象升为宣大总督,令其组织三边防线,防止女真人再次入关。

卢象升请求面圣,结果朱由检不知出于什么考虑,拒绝召见卢象升。

卢象升不得已,只好前往宣大就任。就任后,他苦闷无比,愁绪无法排遣,在给其舅的信中言道:“……海内竟无一人同心应手者,多为虚谈横议之徒,坐啸画诺之辈,望恩修怨,挟忿忌功,胸鲜隙明,喙长三尺,动辄含沙而射,不杀不休……唯荆州林纯鸿,文韬武略,皆为上上之选,奈何私心甚重,恐成尾大不掉之势……”

不过,卢象升毕竟乃心志坚如磐石之辈,就任宣大总督后,几乎走遍了宣大一线,结合边境的实际情况,厉兵秣马,实施大规模军屯。在卢象升的苦心经营下,大明的宣大防线不再形同虚设,好歹有了点样子……

第280章 虚假银库

当京师附近的汉家儿女在胡虏铁骑下痛苦呻吟时,大江南北一刻也不消停。

崇祯九年六月初三,东林党人借助手头的报纸,大造舆论,大幅刊载钱谦益当初的奏章,声称朝廷即将取消票据。

各大豪商闻风而动,组建超级豪华阵容,前往扬州兑换手头的票据,惟恐世人不知票据面临的风险。

一旦豪商在路上遇到了熟人,便拉至一边,神秘兮兮地劝道:“听说啊,朝廷马上要禁止票据流通!你手头有没有票据啊?”

“啊?四千多两啊?赶紧去扬州兑换吧,你想想,朝廷禁了票据,邦泰还会承认兑换?赖账简直是一定的!赶紧啊,再不兑换,捏在手里就是一堆废纸!”

与此同时,《扬州时报》等诸多报纸大力揭露东林党之淫谋,声称钱谦益的奏章被圣上所否决,所谓禁止票据流通绝无此事。

此外,这些报纸大力宣传票据的好处,声称为朝廷带来了大量的商业税收,朝廷绝无可能取消。

然而,这些宣传哪里抵得过豪商、官绅的有意推动?于是,短短几日之内,前往扬州兑换真金白银的商家不计其数,都快把扬州货栈内的钱庄给挤垮。

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

在这一片狂风暴雨中,贾思宜本想先看看再说,哪想到,那帮豪商深恐内部出现不协调的音符,不停地派人游说他,让他烦不甚烦。最终,他带着全部的家丁,赶着四轮马车,来到了扬州货栈内的邦泰钱庄。

离钱庄还有老远,贾思宜就发现,钱庄门口人喧马嘶,好不热闹。一路上,贾思宜不停地碰到熟人,不停地下马打招呼,直说得口干舌燥,嗓门冒烟。

离钱庄还有里许,前面已经接踵摩肩,无论如何也无法通过,贾思宜略一挥手,令道:“回头,咱们先找客栈住下!”

孔武有力的家丁和车夫无不兴高采烈,纷纷将马车掉头。这一下,十二辆马车同时掉头,引起了严重的交通阻塞,四周一片痛骂之声。

贾思宜赔尽了小心,半个时辰之后,终于挤出了人群,寻着了一客栈,暂时安歇下来。

贾思宜一边狂灌着酸梅汤,一边痛骂着李多义:“娘的,斗什么斗么!和气生财不好么?没有了票据,老子拉着银子到处跑啊?娘的,老子诅咒你银子被劫!”

正骂得高兴,忽然一伙计不经通报,就跑了进来,边跑还边喊:“老爷……老爷,大事不好!”

贾思宜大怒,骂道:“有没有规矩?谁让你滚进来的?滚出去!”

伙计并未滚出去,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惊惶地回道:“老爷,李大老爷的七万两银子被土匪劫了!”

贾思宜大吃一惊,道:“李多义的银子被劫了?”

贾思宜全身一抖,六月天里不禁打了个冷战,老子的诅咒这么灵?

贾思宜说不清什么感觉,谈不上高兴,也谈不上难过。不用说,肯定是李多义从邦泰商号里兑换了银子,然后被李蒙申劫了财。

这他娘的也太欺负人了!有这么玩的么?还有没有天理国法!

想着想着,贾思宜突然愤怒起来,和这样的商家打交道,一点保障都没有,全无信誉和规矩!

“不行,我得马上把银子兑换出来!邦泰没有规矩,我不放心!”

贾思宜下定了决心,立即高喊道:“贾铭,老爷要去钱庄取钱,准备!”

刚喊完,忽然客栈的天井里传来一阵骂声:“狗日的,谁这么缺德,说我家老爷被劫了七万两银子?”

“娘的,活得不耐烦了?我家老爷一两银子都没少,全运到了绩溪!”

“有种的就站出来!躲在背后暗箭伤人算什么本事,狗日的……”

……

贾思宜一听,暗暗地松了口气,心道:“原来是谣传,吓了我一大跳!我说呢,邦泰家大业大,怎么会做此等傻事!”

“贾铭!回来!老爷要静卧休息!”

……

贾思宜打定主意,先在扬州货栈住几日再说,反正现在急着兑换银子的商家多如牛毛,任何人都无法指责自己偷奸耍滑。

然而,老天爷似乎存心与贾思宜过意不去一般,他刚躺着闭目养神,结果收到了一封邀请帖,顾秀林邀请他到金锦楼一叙。

贾思宜大惊,从竹制躺椅上一跃而起,大喊道:“贾铭!老爷要去金锦楼!”

贾铭腹诽不已,今日老爷怎么了?一会儿要出门,一会儿要静卧,一会儿又要出门!难道中暑后晕了头?

不多时,主仆二人盯着炎炎烈日,望金锦楼而去。

金锦楼乃扬州货栈的标志性建筑,整个货栈的管理层就在此楼中办公。贾思宜还未进门,就感到丝丝的凉气从门中冒出来,贾思宜大呼痛快,心情一下子变得畅快无比。

顾秀林迎至门口,拱手道:“贾兄至此,未曾远迎,还请恕罪。”

贾思宜大笑道:“顾老弟会享受,整栋楼清凉无比,相比之下,我老贾就像一个土包子,一个暴发户!”

顾秀林笑道:“贾兄过谦了,如果贾兄是土包子,天下就没有儒商了!”

两人大笑,相携着走进二堂,一路上,贾思宜盘算不定:原以为这么多人挤兑,顾秀林当焦头烂额才对,可现在这顾秀林神定气闲的,还有时间陪贾某人吹牛打屁,此事甚为怪异!

两人分宾主坐定后,顾秀林问道:“贾兄可是来兑换银子的?这段日子兑换银子的商家挤满了整个货栈,贾兄可要等几日了!”

贾思宜尴尬不已,讪笑道:“顾老弟还是这么快人快语!”

顾秀林笑道:“贾兄若是要兑换银子,超过三千两,需提前三日预约,超过万两的,需提前六日,超过十万两的,需提前十日,不知贾兄准备兑换多少?”

贾思宜微觉恼怒,娘的,邀请老子过来,就是为了一口咬定老子要来兑换银子?

他不由得冷声道:“顾老弟好大的口气,就不用在我老贾面前装了。钱庄现在遇到了什么困难,只要长着一双眼睛,都能看得见!说说看,短短三日内,钱庄流出了多少真金白银?”

顾秀林伸出一个手指头,然后又伸出了整个右掌,道:“不瞒贾兄,一百五十多万两!”

贾思宜大吃一惊,从椅子上站起身来,问道:“一百五十万两!你们真的有本金?还撑得住么?”

顾秀林也站起来,将贾思宜按在了椅子上,道:“我都说过多少次了,邦泰发行多少票据,就留了八成的本金,诸位总是不信我的话!一百五十万两算什么?就算邦泰将所有的票据都收回,也一点问题都没有!”

说完,顾秀林指着窗外的某处说道:“贾兄请看!”

贾思宜好奇不已,连忙站起身来,顺着顾秀林的指头一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那个地方整整驻扎了千余精锐士卒,个个挺枪持刀,顶着烈日站得笔直笔直的。

这还不算吓人,士卒背后,整整有三十余门巨炮,伸着长长的炮管,露出黑洞洞的炮口,指着四周。

顾秀林道:“这段日子要求兑换银子的人太多,不得已,我们邦泰从荆州运来了大量的银子,全部放在地下的银库中,由兵丁镇守。另外,长江上游弋着二十多艘蜈蚣船,防止歹人生了觊觎之心!”

贾思宜似乎被吓坏了,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只是嗫嚅道:“这……这……”

顾秀林笑道:“这不算什么。在荆州……”

顾秀林将嘴凑近贾思宜的耳朵,神秘兮兮地低声道:“我去过荆州的银库,我的天啊,里面不是金光闪闪就是白如霜雪,一眼望不到尽头,全是真金实银!贾兄猜猜,总共有多少兵力镇守?整整一个军啊!”

“估计贾兄也听说过荆州军,前不久,两军一营,对抗高贼的十万人马,还斩下了高贼的脑袋!有一个军镇守银库,可谓固若金汤,万无一失!”

贾思宜被眼前的精锐之师吓破了胆,不停地点头道:“是……是……固若金汤……”

顾秀林忽然冷笑道:“东林党能是什么好东西!去年底,为一己之利挑拨左贼妄动刀兵,幸亏我邦泰应对及时,砍下了左贼的脑袋!东林党人却不知收手,今年居然挑拨邦泰与众商家的关系,说什么朝廷要取消票据,一派胡言!退一万步讲,即使朝廷禁止票据流通,我邦泰也绝不奉命!”

顾秀林越说越气愤,鼻子里似乎都喷出了怒气:“咱们天南海北地跑商,无非就求一个安全、方便,没有了票据,谁他娘的敢揣着几十万两银子到处乱跑?”

“所以说,祸国殃民者,以东林党人为最!”

顾秀林痛骂东林党,贾思宜岂能接口,只是默默地听着,不发一词,只是在心里不停地问自己:这次徽商对阵邦泰,恐怕赢的希望无比渺茫……

第281章 信用等级

顾秀林将贾思宜拉回座位,不停地邀请贾思宜品尝容美绿茶。他自己也端起茶杯,不停地吹着茶杯里站立的茶叶,小心地组织着思路。

看来军门说的不错,仅仅靠一个虚假银库,无法让这帮豪商彻底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