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之肥水不流外人田1-95-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看看这些租客,哪一个不是一脸崇拜的看着他啊?那他现在就达到了第四层啦,既然已经到了第四层,想必离第五层不远啦,恩,就算达不到第五层也没关系,一共才五层,他一个目不识丁只知道土里刨食的老农民能达到第四层难道不算高么?反正老虎说了,第五层太玄,一般人是达不到的,所以他达不到其实也没啥,总之,他现在是不一般的人,是第四层的人了。

薛寅松交代小秀才保存好契书,再转回前院,见老爹还在讲不禁皱了皱眉头,他家的经验那都是一点一点积累下来的,讲点给大家长长信心就行了:“爹,你的事都做完了么?”
薛老爹一回神想起锅里的热水,忙转过头道:“你们快些回去取种子来,我已经烧好热水了,明天一早来拿就是,晚上记得定木盒子啊!”
送走那几个租客,薛老爹满意的砸砸嘴,原来被人崇拜是那么身心舒爽的一件事,怪不得儿子说的那个马老头吃饱了没事干愿意搞研究,看来研究也不是坏事嘛。
“爹,以后他们再要问,你可别多说了,你看这种田全靠经验,他们学得越多,需要咱们就越少,这样我们怎么能指望着赚大钱呢?”
“可你不是说崇拜是那个马老头的第四层么,我现在刚达到第四层,你不能让爹再退回到第三层吧?”薛老爹瞪着眼睛。
“不是,我的意思是说,以后你指导他们种地就不要分析为什么了,比如该浇水,咱就直接吩咐他们浇水就行,至于为什么要浇水,什么样的情况要浇水就不用告诉他们了,这样的话,咱们只要一手有土地,一手有契约,他们就得一直依靠我们,否则大家都学会了,都自己搞自己的地去了,谁来种那20亩地?那得累死我俩。”
薛老爹叽咕道:“他们不都是租客嘛,又没有地的。”
“他们现在没有地,保不齐以后也没有地啊,再说了,我那一盘大七里面,不止包括他们呢,我想要全村人都来参加咱家的金元宝合作社,那样的话,这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可就更不能泄密了。”
薛老爹明白了,想了想问道:“就是说以后他们怎么问,我都不说是吧?可万一人家死命追着问呢?”
“你就说那契约书上写得明白:不能泄密,你知道得越多,就越容易泄密啊,万一哪天不小心说梦话说出去了,那可是要被没收土地的,所以,不说是为了保护他们,说多了反而是害他们,反正他们好好干就行了,只要大家合作得好,咱家是不会收回土地的,以后坚决的带着大家一起奔小康。”
“哦,”薛老爹点点头,这小康也不知道是个啥糠,大概……不是米糠,反正就是个好糠,奔小康就是好事,是坚决要支持的。 

薛寅松走进灶房搭着凳子从房梁上取下一小包粉末递给薛老爹:“拿着,这是砒霜,一会把这点撒在水里浸种。”
薛老爹烫手般丢回去,瞪着眼睛问道:“你想干啥?这砒霜吃了会毒死人的。”
薛寅松笑着塞给他,解释道:“你刚才没听那人说?今年天气不冷,怕开春会闹虫害,这地面上的虫害还可以喷些烟叶水,那地下根本管不住,你浸好种用砒霜泡一会捞起来冲洗干净,就能防止地下的虫害。”
薛老爹见儿子说得头头是道,不由得不信:“儿啊,不是我不信你,只是这砒霜真的是大毒物,万一……”
“你就放一百个心吧,”在现代农药浸种是很普遍的事,可他又不能明说,只得敷衍道:“我去年在一本神农氏种植大全里看到的,你想想神农氏是谁?那可是咱们庄稼人的老祖先,他写的书你能不信?”
薛老爹被唬得一愣愣的,又有些疑惑:“神农氏我倒知道……不过这真的是毒药……”“保证没问题,”薛寅松打断他的话催促道:“赶紧收好,一会人就来了。”

果然一会就来了个半大的小子,手里提了各色的布袋:“薛大叔,我把种子提来了,你浸种要我帮忙不?”
薛老爹记起儿子说的什么核心技术,立刻摆手道:“你丢在这石桌子上就是,我忙完就来。”
那小子不肯走:“薛大叔,你就交我两招呗,让我也学学。”薛老爹虎着脸:“这核心……技术是我老薛家的祖传秘方,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快走、走、走。”说着把那小子轰出去。
从早上端下热水来,往里面兑了些凉水,老爹用手搅和试试,又加了点凉水,然后把麦种浸进去,一边倒一边搅拌,过一会又试试水温,再加点热水。
这浸种最最关键是温度要保持不变,高了低了都不成,薛老爹一边搅拌,一边又烧热水,这要整整泡小半个时辰才行,而且还要不停的加热水。

早晨鸡叫三遍,薛寅松就被老爹弄起来:“老虎,快些来吃饭,咱家今天要翻地呢。”
薛寅松勉强爬起来,刨了几口饭问:“我跟秀才说让他中午把饭送地里去,争取天黑前把地都翻完,我可不想连着翻两天。”
薛老爹道:“那我跟冰环说一声,让她早点做饭就是,快些吃了,我们赶紧的走。”
两父子用了早饭抗了锄头去地里,薛寅松用力刨了几锄头骂道:“这地可真硬,爹,你有什么办法把土改良改良?”
薛老爹摇头:“这工程大了,庄稼能长多高,地下的根就能多深,你要改造得向下挖个三尺,那得累死人。就好好的埋基肥就行,底肥打得足,庄稼也能长得好,只要后期管理能跟上,一样能种出好庄稼。”
薛寅松想了想道:“如今我们两个人可以拉犁,这样翻的比现在快,不若我去跟英子家借犁使一使?”
老爹摇头:“这地拉犁得费大力气,除非用牛,否则你的肩膀得脱层皮,还是用锄头吧。你说夏末的时候你埋了一坑肥,在哪里?”
薛寅松指着远处一个插着木棒的地方道:“就是那木棒下面,一会翻好地再去挖。”
“那不是耽误时间么,”薛老爹道:“现在把肥坑起出来,我们一边锄地一边等臭气散尽,否则一会臭得人靠不近。”
薛寅松应了一声,两人走过去拔了木棒就开始挖,一直挖了三尺深也没见着一星半点的粪肥,薛老爹奇怪了:“老虎,你是不是记错了地方?”
薛寅松肯定的答道:“绝对没有,你看这木棒,有一头烧焦了的,是我当时随手抽的一根木柴插在这的。”薛老爹摇头:“肯定是村里那些娃子闲得没事把你做的记号移了位置,这可怎么找啊?”
“大概就在这附近的,”薛寅松皱眉,“我还有点印象,实在不行只能把这附近都挖出来看看。”
薛老爹翻白眼,说起来轻巧做起来难,肥坑一般都要密闭条件才能发酵,为了确保不漏气都至少得挖三尺深,要是力气都花在这挖坑上,今天根本都完不成深翻的任务,今天翻不完明天就种不下去,明天种不下去那……那些租客们岂非不是又对他们信任打折扣了?
所以说,必须要尽快找到肥坑!
薛老爹难得果断一回,一指旁边道:“我挖那边,你挖这边,速度快点。”
说完老爹就开始奋力挖坑,薛寅松却站在原地还仔细观察,努力回想自己当时挖坑时的参照物,开玩笑这么傻挖能挖一宿,还是想想当初是怎么埋的吧!
薛老爹奋力挖了两尺多,一锄头下去差点把手腕反震断,还好锄头结实,但也蹦了一个小豁口。
薛老爹有些奇怪,弯下腰用手刨开浮土,只见地下露出一方青黑的东西,用手摸摸,冰凉凉的,像是石头。
“老虎,快来,我挖到宝贝啦!”


看作者有话说很难受的,字小而且没排版,我建议你们换火狐浏览器,另外刷新,多刷新几遍就能出来,我就是这么显示的。




68

68、兔崽子 。。。 
 
 
  薛寅松当然不信这农田里会有宝,宝贝不都是深埋十万大山有巫术阴魂看守么?这么一锄头就能挖着宝,想必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薛老爹忙在周围又刨了两锄头,发现这是一块长条的石头,表面凿得溜光,好像还有字,看样子不是天然形成的。
  薛寅松第一反应便是有古墓,一想到这里,果断说道:“挖了!若是能挖出点金银啥的,那就发大财啦。”
  薛老爹摇头:“我朝虽然对盗墓管得不严,但是这万一是陈家村人的祖坟就麻烦了,盗挖祖坟是要受死刑的。”
  “要不把这字碑挖出来看看?如果不是陈家村的祖坟,那就挖了。”
  两人都是无法无天的角色,一阵商量见四下无人,忙奋力挖开,碑不过两尺宽,却有两丈长,薛寅松倒了些水把表面冲洗干净,却傻了眼。
  这上面的字是古体,他看了半天一个都不认得,只得对老爹道:“这咋整?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啊。”
  薛老爹想了会又动摇了:“我年轻时也挖过一两个墓,里面除了骨头还是骨头,只有几个墓砖还能用。再说了,就算有陪葬,死人的东西如何能卖钱,人家一听死人用过的,碰都不会碰,还会骂晦气呢。”
  恩,说得也是,一般人都是忌讳这个的,除非能挖出金银来,可根据薛寅松有限的历史知识,就现在这耕种技术恐怕还处在封建社会的初期,这要再倒回去几百年,可能就是奴隶社会了。
  奴隶社会讲究的是牲口和活人陪葬,别看殉葬的一大堆,都是不值钱的烂骨头而已,偶尔有个把玉器也是质地粗糙卖不了什么大钱,要说值钱大约要等到汉朝的时候才会喜欢陪葬金银珠宝。
  
  一想到这里,薛寅松发了愁,但到嘴的骨头断是不能放弃的,踌躇片刻道:“要不待会让秀才来看看,那读书人不是喜欢研究字体么,说不定他认得?”
  薛老爹也觉得是个法子,两人用浮土掩了碑,继续在旁边找肥坑。
  刚才也算是休息了会,这会子再不努力进度要落后了,父子俩卯了劲挖坑,终于在第四处坑冒出一股臭气,薛寅松被熏得退了一步,倒在地上嚷嚷:“娘的,快累死了,以后谁再敢拔我的记号老子要剥他的皮!”
  
  此时已快近正午,两个人也累得胳膊酸,坐在田坎边的大树下休息。小秀才提着竹篮慢慢走来,一边走还一边笑道:“环姨给薛伯伯打了一壶酒。”
  薛老爹一听眼睛都笑眯了,连连说好,两人摆出菜饭,只是从家里走来菜饭都不甚热了,只得将就着吃。
  薛老爹抿了口酒,满足得眼睛也闭上:“每天二两酒,小日子真是滋润啊。”
  薛寅松刨了口饭突然问:“秀才,你赶考是多久?这已经开春了吧。”
  小秀才道:“我正想和你说呢,大约就是这几天了。”薛寅松点头:“我这里给你备下五两银,可能有些不够,路上只能吃些干粮,我让环姨给你烙些大饼,再卤几块牛肉。”
  小秀才想了想道:“那倒不打紧,只要有吃的就行,那我回家去收拾收拾,后天就出发。”
  薛寅松有些不放心:“要不要我送你?”
  小秀才摇头:“又不远,送什么送,再说我本来就从秦川城来,这次回去也算是熟门熟路。”
  薛寅松道:“那好,到时我送你去富春县,安排好了再回来。”
  小秀才点头,“这一来一去大概要两个月,长辉还要麻烦你们了。”
  薛老爹笑眯眯的答道:“说哪里话,长辉就像我亲孙子一样,你放心去考吧,孩子我会帮你带好的。”
  薛寅松几口刨完饭,引着秀才去大坑边。秀才蹲下研究了好半天才道:“这是个衣冠冢,埋的人叫茽公卿,年轻时去了外地,死在异乡。因为天气热尸首无法运回故里,因此立了空坟,让子孙祭祀凭吊。”
  薛寅松大觉晦气,衣冠冢还用说么,里面就是些衣服,挖出来有个毛用!
  薛老爹却激动了,左右看看无人,指着那石条压低了声音:“秀才啊,这人是多久的啊?”
  秀才又仔细看看,辨认一番道:“死了有一百多年了。”
  薛老爹眼睛一亮:“一百多年传下来至少有四、五代人,乡下人也没啥族谱,说不定早不记得这人。虽然是空墓,但是墓砖却是顶顶的好东西,可以拿回家修院墙垒猪圈。”
  小秀才一想起那死人用的东西环绕自己身边,只觉得头皮发麻,忙拒绝道:“不行,这衣冠冢怎么也是坟,这故主人的灵魂说不定就在里面,千万不能打扰死者的安息。”
  薛寅松对墓砖不感兴趣,只觉得空欢喜一场。
  薛老爹见两人都不支持,有些遗憾的看看地下:“真是可惜,这墓砖可真是好东西,咱家田坝村的老房子啊,地上铺的都是墓砖,冬暖夏凉啊。”
  “什么?!”薛寅松这才知道原来自己不是第一次和死人的东西打交道,想了想后背都发凉:“我说那夏天的怎么屋里凉丝丝的浸人呢。”
  
  秀才走后,两人继续深翻,过得两天等地里翻好,薛寅松便送秀才去县城,他先找了家车马行雇车,仔细嘱咐车夫一番才放人离开。
  下午赶回家,老爹正在移栽麦苗。
  估摸着看到薛家的奇怪举动,不少人远远的站在田坎上看热闹,还指指点点。
  薛老爹已经麻木了,从家里修鸡窝开始,他也习惯了被注视,反正乡下十天半月的出不了啥事,这鸡毛蒜皮的小事总能被喜欢闲磕牙的村民翻来覆去念叨很久。
  薛寅松脸皮厚惯了,对此完全没有感觉,走过去帮着老爹一起种麦苗,种完再浇一道水就成,剩下的就是等着秋收了。
  既然秀才走了,薛寅松立刻把脑子转到裴长辉身上,决心在这两月里把儿子培养着单独睡西屋。
  他先是去村里的木匠处定了张小床,然后又请环姨给缝了床小花被子和布老虎的枕头,尽管小床、小枕头和小被子对长辉的诱惑极大,但他犹豫了会还是拒绝了。
  薛寅松开始还想民主的解决此事,后来发现怎么威逼利诱人民群众都不答应,于是翻了脸来硬的,裴长辉当然更不愿意了,拿出他一哭二闹的架势,一开始哭时就往地上滚。
  薛寅松终于破功,啪啪啪打了一顿屁股,拎着被子和人进了西屋,当然他自己也抱了被子陪睡。
  虽然挨了顿屁股,裴长辉这个记吃不记打的东西没过两天就忘了,只要能听故事,他还是很乐意睡小屋的。
  多睡了几天慢慢他也就习惯了,到后面先讲个故事,只要等他迷迷糊糊时人就可以离开。
  
  人是睡进去了,西屋里的白菜却不能老这么堆着,薛寅松想了想和老爹商量:“咱家得挖个地窖吧?否则这冬天收了菜放什么地方?总不能还放西屋吧?”
  薛老爹点点头,“今年还可以种点别的菜,如果有菜窖能放的时间长点。这一开春天气暖得太快了,咱家那些白菜有点放不住。”
  可昨天刚把麦苗全部种好,这腰酸背痛的劲还没过呢,又来一个大工程实在吃不消,两个人你看我我看你异口同声道:“后天。”
  “爹,咱家的兔子下崽了!”薛寅松转头突然看到兔栏里的兔子,揉了揉眼睛才确定。薛老爹闻言忙过来:“早前就看见有两只兔子大肚子哩,果然生了,1、2、3、……生了10只崽。”
  薛寅松没有一点欣喜,现在他每天有一半的精力都花在打草上面,现在家里再添10口,对他来说绝对是坏消息:“我一个人打草可不干了,天天上山都累死人,你也得一起去。”
  每天上山下山得要两个多时辰,薛老爹两手一摊:“我走了谁做饭?长辉又怎么办?”
  薛寅松头更痛了,蹲在兔栏前看那几个小崽子抢奶吃,好半天道:“既然都养到这份上了,干脆扩大一倍,雇两个人天天打草。”
  薛老爹摇头:“请人打草得要钱,每天几文,一个月下来也要一百多钱。”
  薛寅松算给老爹听:“这十个兔子不用一个月就能长大,现在家里有18只兔子6只鸡28只鸭2只鹅4只猪,不用一个月就得吃翻倍的草,你不会让我日夜不休的打草吧?”
  薛老爹搔搔脑袋,勉强同意道:“那便请一个人吧,哎,一个月又得多用不少钱哩!”
  薛寅松翻了个白眼:“两筐草才5文,一个月也就150文草钱,我随便脑子一转想个赚钱办法也值几两的,让我去打草不是浪费劳动力么!”
  薛老爹道:“你准备叫谁去打草?”
  薛寅松想起去年秋天那两小子不错,于是笑道:“叫陈长林还是什么的,我忘了,那两小子还行,打的草足实,而且听话。”
  薛老爹摆摆手让他自己去安排,自己抱了堆干草准备给兔子垫上,虽然开了春但是夜里还是冷,小兔子还得好好伺候几天。 

作者有话要说:前面两天没更,主要是家里的猫尿结石了,拉了一盆的血尿,真不是偷懒。

薛寅松当然不信这农田里会有宝,宝贝不都是深埋十万大山有巫术阴魂看守么?这么一锄头就能挖着宝,想必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薛老爹忙在周围又刨了两锄头,发现这是一块长条的石头,表面凿得溜光,好像还有字,看样子不是天然形成的。
薛寅松第一反应便是有古墓,一想到这里,果断说道:“挖了!若是能挖出点金银啥的,那就发大财啦。”
薛老爹摇头:“我朝虽然对盗墓管得不严,但是这万一是陈家村人的祖坟就麻烦了,盗挖祖坟是要受死刑的。”
“要不把这字碑挖出来看看?如果不是陈家村的祖坟,那就挖了。”
两人都是无法无天的角色,一阵商量见四下无人,忙奋力挖开,碑不过两尺宽,却有两丈长,薛寅松倒了些水把表面冲洗干净,却傻了眼。
这上面的字是古体,他看了半天一个都不认得,只得对老爹道:“这咋整?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啊。”
薛老爹想了会又动摇了:“我年轻时也挖过一两个墓,里面除了骨头还是骨头,只有几个墓砖还能用。再说了,就算有陪葬,死人的东西如何能卖钱,人家一听死人用过的,碰都不会碰,还会骂晦气呢。”
恩,说得也是,一般人都是忌讳这个的,除非能挖出金银来,可根据薛寅松有限的历史知识,就现在这耕种技术恐怕还处在封建社会的初期,这要再倒回去几百年,可能就是奴隶社会了。
奴隶社会讲究的是牲口和活人陪葬,别看殉葬的一大堆,都是不值钱的烂骨头而已,偶尔有个把玉器也是质地粗糙卖不了什么大钱,要说值钱大约要等到汉朝的时候才会喜欢陪葬金银珠宝。

一想到这里,薛寅松发了愁,但到嘴的骨头断是不能放弃的,踌躇片刻道:“要不待会让秀才来看看,那读书人不是喜欢研究字体么,说不定他认得?”
薛老爹也觉得是个法子,两人用浮土掩了碑,继续在旁边找肥坑。
刚才也算是休息了会,这会子再不努力进度要落后了,父子俩卯了劲挖坑,终于在第四处坑冒出一股臭气,薛寅松被熏得退了一步,倒在地上嚷嚷:“娘的,快累死了,以后谁再敢拔我的记号老子要剥他的皮!”

此时已快近正午,两个人也累得胳膊酸,坐在田坎边的大树下休息。小秀才提着竹篮慢慢走来,一边走还一边笑道:“环姨给薛伯伯打了一壶酒。”
薛老爹一听眼睛都笑眯了,连连说好,两人摆出菜饭,只是从家里走来菜饭都不甚热了,只得将就着吃。
薛老爹抿了口酒,满足得眼睛也闭上:“每天二两酒,小日子真是滋润啊。”
薛寅松刨了口饭突然问:“秀才,你赶考是多久?这已经开春了吧。”
小秀才道:“我正想和你说呢,大约就是这几天了。”薛寅松点头:“我这里给你备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