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忠义之三国英烈传奇-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妻亦在一旁却说道:“且让孩子把话讲完,再训斥也不迟!”
窦辅谢过母亲,道:“父亲母亲!孩儿原不做此想!现见得母亲有喜。孩儿,才有此打算!孟子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现父亲有后,辅来rì定当改回窦姓,认祖归宗!延续窦氏血脉,此为其一。若母亲诞下女孩,父亲岂非依旧无后。若辅娶之,即为婿,便是半子,亦可服侍二老百年,此为其二。辅儿认祖归宗后,便不是血亲,娶之,则无妨,亦可照看其一生!此为其三。而待婚后产子,便以一子随父亲姓,让其入胡氏宗庙。这样,亦可使父亲不至无后!”
胡腾夫妇听到此处,激动的站立起来,道:“辅儿,汝所言当真!”
“父亲!辅儿句句皆自肺腑!亦是经过深思熟虑!唯有如此,方可报父母天恩于万一!”窦辅极为诚挚道:“有此四利!父亲当不会反对吧!”
“好!好!父亲要多谢汝啊!吾儿孝顺,有儿如此,夫复何求!为父答应了!”胡腾兴高采烈对其妻道:“爱妻以为如何!”
“一切听从夫君之意!妾无异议!”胡妻道。
于是,一家皆大欢喜,窦辅向胡腾夫妇道:“父亲!夜深了,还是让母亲早些安歇!父亲劳累一rì,亦要保重!若父亲无吩咐,辅儿告退!”
“汝亦早些安歇!莫要太过劳累,明rì汝还需随慈明读书汉升习武!去吧!“胡腾关切道。
退出胡腾夫妇,窦辅方才常常舒了一口气!至此,心中内疚方才减轻些,一些问题亦得到解决!至于说,有没有爱情,在这个时代,是不做指望的。如此安排,还让父亲高兴,何乐不为呢。
只是窦辅不知道,世事往往出人意料。在不久将来,他命中注定的女子出现时,却是使君有妇。而当他鼓起勇气面对时,却是罗敷亦有夫!造化弄人,可怜胡妻腹中孩子还未出世,便被注定了一生将要与这个此时一心报恩的男子纠缠!而窦辅不知道的是,他为报恩,反倒害了她一生,辜负了一位痴心的女子!苦苦等待,只愿君心似妾心!
三人苦恋纠缠半生,到头来。。。。。。
谁的错,谁都没有错,错生在这个乱世!若说有错,那便是在其降临在窦辅身上的那一刻,便已开始!命运之轮已缓缓滚动,谁也无法左右自身的命运,只得苦苦挣扎。。。
窦辅之决定是否正确,还会否有变数。yù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注:1。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赵岐注:“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简单说:一。便是顺从父母,不忤逆父母,陷父母于不义!关键是不要陷父母于不义!并不是指事事无原则盲从,对的才听。且是指为成家生子前。二.家中贫穷父母年迈,不出去工作,不拿俸禄赡养双亲。三。大家都懂,逢年过节,回家探望父母,祭祀先祖。若是断后,谁来供奉!故此,中国人的重男轻女,由此发端!这是红尘自我理解的!其中,无后为大,另一层意思,是指到你生子后,便是dú ;lìchéng ;rén,非父母之责!孟子亚圣啊,说的太有道理!但是后世,宋明,程朱理学!就歪曲理解,搞得乌烟瘴气,变成惟父母命是从,之后变成现在啃老一族!父母还乐此不疲!亚圣老人家气的呜呼哀哉啊!反正,读书要自己理解,看书要看宋明之前,最好汉唐前!慢慢自己理解,理解不了没事,就怕歪曲理解!
2。断发立誓!在古代很严重,不像现在没事去理发了!古时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损!被人知道无故断发如同现在人肉后来个某某门一样!当然古人要脸,有骨气,那样的后果多半自刎谢罪!不会想我们现在没事人一样,还有人拿来炒作!世风rì下!如何严重呢,如:曹cāo割发代首(不细讲后会说到),可以代替看脑袋!又如:徐世绩(李绩)因攻赐姓李,讳李世民的世,故称李绩!就是起兵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他爹,也是隋唐中徐茂公的原形!他病重,要以龙须为药引,结果李世民把胡须割了入药给李绩吃!李绩感动的叩头流血!所以大家不要轻视,观念不一样,且越尊贵的人,那头发越值钱!呵呵!效果越好,但是心理负担也很重的!古人迷信,别小看这个,打个比方!说你剃头就不能考公务员,还不能贷款。结果我病了,要你割,你肯吗!就这么严重,可能更重!所以曹cāo,李世民是英雄!了不起,主人公也是,呵呵!
第廿一回 总角情兄友弟恭 英杰现气贯长虹
() 上回说道,窦辅与母嫌隙尽释,并立誓将来照顾其子一生一世。胡腾夫妇倍感欣慰。
从那以后,窦辅晨起与荀爽读书,午后随黄忠习武练箭。rì子甚是充实。
不久后,何颙告辞,原来是其见党锢风波渐渐平息,心中挂念妻儿,yù偷偷潜回家中。众人皆是不舍,却很是理解,何颙当时便言道:在胡妻生产之rì必定赶回庆贺。
送别了何颙。仿佛一切又回到了正常轨迹,只是窦辅每rì皆会去向父亲母亲请安,顺带看望还未出世的孩子。心中常想:不知道是弟弟还是妹妹,如果是妹妹!那么将来母亲腹中子便是自己的妻子了。心中很是感慨,有一种说不出的情绪,弥漫心间。是期待,是迷茫?窦辅,自己也不知道。
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大汉灵帝建宁四年公元171年秋九月,离母亲生产之期不足一月。
而窦辅屁股之后亦开始多了一个小尾巴,黄忠之子---黄叙,黄叙已经3岁{公元169年出生,170年周岁,现2周岁,3虚岁},到了开蒙之期,便开始跟随窦辅来荀爽处听课,荀爽每rì皆分出一个时辰为黄叙授课。渐渐教导黄叙的责任由窦辅监督了。而黄忠的教授亦不曾因其年幼或是其子,而有所宽松。相反,比之窦辅更加严厉。在此等情况下,窦辅亦是发奋,不敢懈怠。黄忠见之,亦不阻止,反倒在一旁,开怀大笑。
每rì里,窦辅与黄叙同桌吃饭,同床睡觉,感情一rì比一rì亲厚!但凡有好吃好玩之物,窦辅皆让与黄叙,道:“吾是兄长,凡是当先给予弟弟”。而这时,黄叙却总是谦让道:“吾是幼弟,哥哥是叙儿兄长,应该先给哥哥。”
见此情景,黄忠夫妇老怀欣慰,皆庆幸当rì之决定。而胡腾夫妇更是安慰。从此,不论将来如何艰险,皆能兄弟俩共同承担!而最最高兴的莫过于荀爽,两人皆是其弟子,如此兄友弟恭,不正说明其教导有方!
随着,胡妻生产之rì渐渐临近,众人皆是无心旁事,为其做好准备,如临大敌。
一rì,窦辅正与黄叙一起随黄忠习武,突然内堂来报,夫人即将临盆。众人一阵手忙脚乱后,被稳婆全部赶了出来。
一群爷们在厅堂等候,一会胡腾望望荀爽,荀爽被其望的心惊,道:“莫要看老夫!老夫又非女子,如何通晓此事!”
一会又望望黄忠,黄忠忙道:“子升莫急!贱内已入内去帮忙,稍安勿躁!”
实在没办法,胡腾又望向窦辅,结果自己都笑了,心道:真是乱了心神,似此小儿又如何懂的。
窦辅看胡腾看着他在傻笑,担心道:“父亲!莫急啊,母亲定会平安度过!”
从酉时等到了子时,胡腾心急如焚!而这时,就连荀爽亦感到坐不住时,忽然,里屋一声婴孩啼哭传出,“生了”黄忠激动道。
众人正要恭喜胡腾,却发现胡腾一人独自愣神,久久不语。黄忠正要上前,却被一旁的荀爽制止,示意其不要出声,然后拉着黄忠出去了。
来到院中,黄忠疑惑道:“防才为何制止某,先生何意?”
荀爽叹息道:“此次失而复得,子升那是激动啊!汉升年轻,如何明白其中心情,且让其一家独处片刻。吾等若在其中,岂非大煞风景!”
黄忠似有所悟,随荀爽回屋休息。
此刻,在房中,胡腾坐在床沿,胡妻斜躺着,靠在胡腾膝上,怀中抱着婴孩,窦辅则默默的侍立一旁,静静的望着那婴孩。
此时无声胜有声,各人心中皆有所思。只是谁也不曾先开口。
过了许久,还是窦辅当先开口道:“父亲,母亲,不知是弟弟?还是妹妹?”
胡妻笑道:“汝便如此等不及!”抬头见胡腾亦是望着她,便道:“夫君,是个女孩”然后,便看向窦辅。
此时,胡腾亦看着窦辅,窦辅一时被看的面红耳赤,但却知父母之意。于是跪下道:“望父母成全!”胡腾夫妇欣慰的望着窦辅。胡腾开口道:“不急!待过几年,汝年长些不迟!”对此,窦辅自然无异议。
自从有了幼女,胡腾脸上笑容愈发灿烂。
历史的车轮缓缓前行,公元171年汉灵帝建宁4年完结。在公元172年汉灵帝改元熹平,当年为熹平元年
不觉到了,胡腾爱女周岁之rì,众人正在庆贺,胡腾对着荀爽道:“慈明兄,当世大才,还请为小女取名!”
荀爽推脱不过,略作沉思,道:“既如此,便取名华。因其出生,正是菊花盛放之时。取自《礼记?月令》“仲秋之月,菊有黄华”。子升以为如何!”
“妙!兄大才!子升谢过!”胡腾道:“待到辅儿大些,便定下这门亲事!辅儿家遭变故,慈明兄便是辅儿唯一长辈,到时可不得推脱啊!”
“如此良缘!不可错失!此事老夫当仁不让!”荀爽道。
“是啊!转眼以至深秋,不知伯求怎样!”荀爽叹息道。
“不错!与伯求相约之期已过,莫非有变故!”胡腾担忧道。
而就在此时,门外一阵笑声传来:“伯求晚到!还请恕罪!”说完,径直走来,正是何颙。
“伯求先生晚到!当罚!”黄忠笑道。
“却是颙之罪!愿领责罚!”言罢,何颙将酒饮尽。
“此行是否顺利!可是有变故!”荀爽问道。
“不错!确实途中发生变故!”何颙道:“慈明如何得知!”
“伯求重信守诺,若无事,怎会晚到!”荀爽笑道。
众人皆yù知其所行到底有何变故。
何颙道:“去岁归家,一路所过,心中悲戚,此次大疫,波及甚广!南阳一地,户户有人亡啊!及至家中,所幸家中安好,恐疫复来,便举家暂避。当时不及通知,还请见谅!后将家眷安置在汝南。便急忙赶回!”
“原来如此!”荀爽道,众人这才明白。
这时何颙又道:“此次汝南之行,听闻数位少年英豪,皆不在那曹cāo之下!”
“哦!还有此等英雄人物!伯求,还请告知!”荀爽道。
一旁窦辅听到此处,也竖起耳朵。
“好,这第一位,便是汝南袁氏之子,名袁绍,虽是庶出,却英伟豪气,来rì必成大器!第二位,亦是袁氏之子,名袁术,乃嫡子。少年游侠,胆气十足,此人必将成就一番事业。这第三人,乃是江东吴郡孙氏之子,名孙坚。传闻为孙武后人,其出身吴郡吴县(今苏州),其母生孙坚时,梦肠子从腹中拖出,环绕吴地昌门(今苏州阊门)。去岁,其随其父一乘船去钱塘,途中,遇海盗抢掠商人财物,正在分脏。商旅行人,见此情景,皆止步不前,过往船只,亦不敢向前。孙坚见状,对其父道:“此贼可击,请讨之。”父道:“非尔所图也。”孙坚提刀,大步奔向岸边,一边走,边用手向东西做指挥状,似正分派部署人众对海盗包抄围捕。海盗远望见这情形,错以为官兵来此缉捕,惊慌失措,扔掉财货,四散奔逃。孙坚不肯罢休,追杀一海盗而回,其父亲大惊。孙坚因此声名大振,郡府召其代理校尉之职。哦!去岁,其年十七!”
“不想尽有如此人物!”胡腾感慨道。
“传言不足信!未必如是!似梦境之事,岂可当真!”荀爽言道。
而此时的窦辅却不曾言语,因为他知道,此梦如何传出,不得而知!但是知孙氏却在江东立足,开创吴国!难道,历史真的不可更改吗?那我又将何去何从!历史上的我到底如何,为什么我一点映象也没有。
而此时,荀爽发现窦辅异常,正yù开口相问。
突然,门外奔来一人,白衣白帽,哭倒在地……
此何人也,到底发生何事!yù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注:1。孙坚字文台,书中言之皆有出处,可看《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孙氏以吴郡(今苏州)为统治中心从,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孙策攻克吴郡郡城吴县(苏州),将其作为政权的统治中心。此后一直到212年,苏州一直是江东孙氏政权的首都。之后孙权建石头城(今南京)为首都,建吴国!
2。袁绍子本初,其父亲袁逢,乃是长子。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将,早逝无后。袁绍庶出,过继于袁成一房。故此,其本与袁术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后变为袁术从兄,即堂兄。
3。袁术字公路,其父亲亦是袁逢,乃是嫡子。所谓嫡子就是袁术母亲是正妻,俗称大老婆,有证的。袁绍他妈是小老婆,就是小妾,小三,没证的。所以,袁术常骂袁绍下贱!看不起袁绍,因为出身低。袁术少年曾是游侠,胆大包天,也是,胆子不大,敢造反做皇帝吗?那个年代可是很传统的!
4。书中言何颙到期未归,众人担忧,是真实的。古人守信重诺,那时没有通信设备,全凭口同承诺或是一纸书信。约定rì期,必然感到。如不到,必是有重大变故。如我再běi ;jīng和你约明年4月在南京见,说好了!不能改,也无法改,要不然,你在南京可能会等我一年!会出人命的!不想现在,约好了,一个电话,明明在南京,却说,我再běi ;jīng啊,你们先吃,别等我了!所以现在人是无法理解很多古人的言行!现代科技越来越高了,人的品德却是越来越低了。
5。总角之交是指:在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借指童年时期;幼年。总角是仈jiǔ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指童年时期就结交的朋友。意同总角之宴。这样的交情基本是很铁的,如历史上,孙策与周瑜便是总角之交,故孙策死后会托孤与周瑜,而周瑜一代英豪愿意俯首称臣yù年方18的孙权,便是顾念与孙策的总角之情。很铁吧。
6。这人叫许昌,不是曹cāo的都城许昌!史有明记。
7。今rì还有两更,说话算话!连这章共三章,不睡也补齐!保证三章内,窦辅出发去雒阳,后汉大幕正式拉开!这三章过度,好累!还正好要补上的,怎么快的出来!昨晚查了8个小时的资料,对照人物年代,年龄,故事情节,史实!放心,下两章快了,都对好了!
8。何颙道:我是劳碌命啊,就没停过,马上又要跑了,有木有给点票票,报销啊!
窦辅道:终于轮到我上场了,哈哈!出场费,出场费!
刘备哀怨道:曹cāo,孙坚,袁绍,袁术,都出场了,我呢!我和他们一个辈分啊!没人点你,没小费,你再等等!
刘备喊道:投票,投票,我要上架!
第廿二回 闻噩耗星夜奔丧 谋诏书临终密商
() 上回说到何颙从汝南归来,正与荀爽胡腾窦辅谈及一路见闻。正在这时一人白衣白帽来到院中,对着下拜胡腾哭道:“小侄张恭,特从南阳赶来报信,家叔病逝!”
胡腾闻言大惊倒地,道:“吾兄竟先去了!”言罢,泣不成声。
一旁荀爽见此,问道:“汝叔何时病逝!”
张恭回禀道:“叔父于三rì前子时。。。。“说着又哭出声了,许久止住哭声又道:“叔父去时,念念不忘提到诸位叔伯!”
胡腾哽咽道:“兄长啊!兄长!不想上次分别,竟至永诀!痛煞弟也!”
窦辅,听闻张敞病逝,亦心下悲痛,道:“世兄!吾等离开之时,叔父明明好转,怎的突然便去了!”
张恭答道:“叔父经张神医诊治,去岁开chūn原是大好。不想一场大疫,叔父旧疾尚未痊愈,不幸又感染瘟疫。以至于痼疾重犯,请神医前来诊治。神医道:纵是扁鹊复生,亦无能矣!时也,命也!”
听到此处,胡腾已是泪流满面。
这时,窦辅开口道:“父亲!此时,尚不是悲伤之时!吾等应尽快赶去南阳,送叔父一程!”
胡腾惊醒道:“不错!为父初闻兄长辞世,悲痛难耐,神思昏乱!若非吾儿提醒,险些误了大事!”
张恭亦道:“正是!吾连夜兼程赶来,且一人双马,才能在三rì赶到!算算时rì,三rì后便是叔父下葬之期!”
“如此!即刻备马,吾便星夜启程!”胡腾急道。
“父亲!孩儿与父亲同去!”窦辅道。胡腾方要制止。
窦辅连忙道:“父亲,叔父与吾有大恩!今叔父离世,孩儿定要亲往。如若不然,此生难安!”言罢,竟跪地恳求!
胡腾闻窦辅此言,亦觉欣慰,便道:“如此,吾儿便与为父同乘一骑!只是纵马急行,昼夜不停,汝可受得了!”
“父亲!孩儿受得了!比起叔父对吾救命之恩,爱护之情!实算不得甚!”窦辅坚定道。
“好!即刻出发!”胡腾道:“汉升,需再借汝马,换乘之用!”
黄忠道:“无妨!子升兄只管去取!”
不一刻,众人准备妥当,便急匆匆启程!
在胡腾窦辅星夜兼程赶往南阳奔丧之时。此刻,雒阳南宫中窦太后亦卧病。原来前些rì子,流放比景的窦武之妻,也就是窦太后之母病逝。窦太后rì夜忧思,竟至病倒,且病势沉重,恐难还转。
这一rì,窦太后对宫人道:“速去禀报:哀家不久于世,yù见陛下一面!”
灵帝闻之窦太后得病,原不想来,后听闻窦太后果真病势沉重,急忙赶来。见太后面容枯槁,知其将亡,便道:“母后怎病的如此厉害!快再请太医!”
“不必了!”窦太后道:“陛下,哀家闻母亡逝,心中悲痛,恐不久于世。只是有一事相求,望陛下恩准!”
灵帝见其神情哀伤,言辞恳切,亦动容道:“母后请讲!朕定当为母后办到!”
“陛下!哀家近rì常梦见吾父吾母来此喊冤!当年之事,哀家亦不敢再追究,陛下rì渐长大!定然会明白哀家母家冤情!请陛下恩赐一道诏书,赦免哀家母家罪责!待哀家去后,让哀家陪葬,如此亦有面目见九泉下之双亲!”
灵帝叹息道:“母后!此等大事,朕一时无法答应!”
窦太后见此,泣道:“陛下,难道连哀家最后一个遗愿也不能答应,要哀家死不瞑目吗?何况,哀家只是将其带到地下,有颜面见父母”
灵帝见此情景,又联想到当年若非太后及窦武等,如何轮到自己来做皇帝。又想到:窦家早已败落,直系亲眷皆已不存世间,况且还是太后遗愿,只是陪葬!便应了她吧。
灵帝开口道:“如此,朕便应允母后!望母后擅自珍重,勿再劳神,好生将养!朕先回宫,诏书晚些送到!”
待到诏书送到窦太后手中后,急忙使心腹之人出宫请曹腾进宫。曹腾原是大长秋负责**,现辞官告老,却还留住雒阳。闻听太后秘传,便打通关节,前去相见。
“爱卿!汝忠于先帝!前得汝告知,哀家内侄尚在人间!对否!”窦太后问道。
“不错!奴婢不敢欺瞒太后!吾孙曹cāo在南阳亲见!为故大将军弟子胡腾救走!”曹腾赶紧回道。
“如此,不枉哀家费心苦求皇帝!总算有颜面去见九泉下的双亲!”太后悲伤道:“爱卿!哀家要汝在此发誓,为哀家保住此子!”
“太后,恐奴婢有心无力啊!”曹腾急道。
“哀家自有办法!只需汝发誓保管一物!”太后沉声道。
曹腾虽心中疑惑,却也不敢不应,否则恐当下就无法离开南宫!见曹腾誓言真诚,太后送了一口气道:“非是哀家胁迫!实是哀家无人可信,皆不敢托付!唯知爱卿忠义,拜托了!“言罢,竟要下拜。
曹腾如何敢受,慌忙扶起太后道:“奴婢定当拼死保住公子,以报先帝及太后恩情!“
窦太后取出灵帝诏书,交于曹腾。
曹腾看毕诏书,心头大惊:看来当rì谋划果然不错,不枉费心!只是这太后好生厉害,已被困在这深宫之中,尚有如此手段。真不知是如何得到这诏书呢。当然,曹腾,不会问,太后也不会说。
看着曹腾慢慢离去,窦太后边上近侍道:“小青!哀家待汝如何!”
小青道:“太后待小青极好!当年若非太后,小青早已不在人世!”
“很好!待哀家去后,汝便好好盯着曹家!待将来有机会见到哀家侄儿,告知其在原先窦府书房下有密室!其中有祖传宝物,让其自用!这是钥匙,定要转交其手!”太后冷声道。
“小青明白!请太后放心!只是,太后为何要将诏书交与曹腾,何不让小青保存!”小青疑惑道。
“非是信不过汝!如若哀家不信汝,便不会将母家祖传之物交于汝手!”窦太后缓缓道:“这**看似宁静,实则是这世间最凶险之处!汝以为,这诏书在汝手中,带的出南宫吗!这诏书汝是保不住的,他曹腾却是有能耐带的出去!否则这辈子算是白活了!还如何能屹立四朝不倒啊!”
“太后英明!只是,太后如何知晓其愿意为您所用呢!”小青不明白道。
“当然愿意!他亦是为了其家族后辈!何况,若其不愿意,当初便不会巴巴来宫中告知哀家侄儿之消息!”太后惨笑道:“难道天下就他曹腾一人会算计!只恨当年少不更事,轻信阉人,害全族惨死,悔恨终生!从那以后,便一心想复仇,原本已不做指望,不想苍天见怜,侄儿竟还在人世,哀家自当为其谋划!”
小青似懂非懂看着窦太后,太后怜惜的望着她道:“哀家命不久矣!汝不谐世事,似此,若留在宫中,恐难以自保!正好趁此良机,汝出宫去!为哀家办好此事!”
这一纸诏书,数年后确实救得窦辅一命。只是,也因为这诏书,窦辅感念曹cāo之恩,做了一个重大决定!而这个决定,让窦辅失去了三位至亲{亲情,友情,爱情!悲催!我太残忍了}而悔恨终生。最终,一心想早rì天下一统的窦辅直接导致天下三分的格局!当然,此时此刻所有人皆是志得意满的。历史有其必然xìng,可在这必然xìng中又充满了偶然xìng。很多决定当时当刻是正确的,但结果却是你无法沉受的。但是,让人重新选择的话,你会发现,你还是必须做原先的选择!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每个人都将为自己的一言一行付出相应的代价。而历史的方向终将因窦辅所作所为渐渐改变。
数rì后,窦太后崩于雒阳南宫云台,而宦官们深恨窦武,归怨于窦太后,打算草草了事,将其安置在城南市舍之中。中常侍曹节、王甫向灵帝奏道,yù用贵人礼殡窦太后。
听闻此言,阶下一人出班道:“万万不可!”
不知此人是何人?而这次与宦官对抗,又将产生什么后果呢。yù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注:1。历史上张温有子,但名不可考。故红尘自己编了。找了两天,实在找不到啊。有知道朋友可以告知红尘。
2。古代丧制:《礼记》中的“丧服四制”:“始死,三rì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忧,恩之杀也。……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此丧之中庸也,王者之所常行也。”简单说呢就是三rì是不食,只饮清水,三个月是不洗澡!因为悲痛嘛。应该三年守孝。这守孝三年呢,也称之丁忧。丁忧一词,最早见于《宋史·礼志》。古代的“丁”和“忧”与现代的“丁”和“忧”字义不同。据《尔雅·释诂》:“丁,当也。”是遭逢、遇到的意思。据《尚书·说命上》:“忧,居丧也。”故此,古时“丁忧”,就是遭逢居丧的意思。期间,儿女们会忧伤,会居丧,会遵循一定的民俗和规定“守制”。丁忧期限三年,期间要吃、住、睡在父母坟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并停止一切娱乐活动。当然这在现代史不合时宜了,但是这种jīng神确实让后人汗颜。时下,阅读古书,研究历史的人越来越少,对古代文化寻根究底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其实很多东西不是要复制,只是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我们应当了解。为何被世界认为我们是礼仪之邦!rì本,韩国到现在还是沿用很多中华文明!在此后,都会一一点明,让大家知道,很多东西都是中国的!不光光是个钓鱼岛!我们丢掉的远不是一个岛可以比拟的。信仰缺失,文明遗弃,传承断裂。唉,不多说了,慢慢看吧。
3。还差两章!继续加班!又是一宿,实在是很难快,稍有不妥,便是查书,一查就是将几个回合出现的人物一生事迹编排,串联。这三rì赶稿,不下定好了30多个主要人物!实在是累!不好意思!红尘原本两rì一更,到今rì还差承诺过的两更!一定补上!
第廿三回 谏灵帝陈球尽忠 哭张敞胡腾义重
() 上回说到窦太后崩于雒阳南宫云台,宦官曹节王甫等不yù按太后仪制,而是用贵人仪制为其殡殓。
这时,阶下一人出班道:“万万不可!”
视之乃廷尉陈球,只见陈球面现怒sè,对着曹节道:“陈窦{陈蕃窦武}已经受冤,皇太后无故幽闭,今太后崩逝,怎可用贵人仪制!臣痛心,天下亦无不愤叹;今rì为国直言,即便朝廷怪罪臣,臣亦甘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