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忠义之三国英烈传奇-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张奂啊!难怪如此了得!”

    窦辅听闻灵帝的话,心都凉了,没想到灵帝如此关注他。只是不知是现如今才去探查的,还是一直都不曾放松对自己的监视。若是后者,可真的不太妙啊!

    其实,窦辅有些多虑了,灵帝再如何也不会派人一直跟踪窦辅,这也不太现实。而且,灵帝在之前也不觉得十多岁的少年能对朝廷和自己有什么危害。直到这次窦辅威震塞北后,灵帝才开始重视其窦辅,才命人去探查窦辅过往。而因为窦辅祖父窦武之事,灵帝并未将此事交由十常侍办理。

    正当窦辅在胡思乱想之时,灵帝开口问道:“朕听闻爱卿到雒阳后,曾当街杀人,有此事?”

    窦辅见灵帝终于问了,忙答道:“回禀陛下,确有此事!”

    灵帝追问道:“爱卿为何于长街杀人?汝可知被杀者乃何人?”

    窦辅答道:“陛下,臣并不认识对方乃何人也,只是知道被杀者乃一群江洋大盗,当时对方正挟持一名女子。臣出于义愤将贼人当场格杀。而对方亦是勇悍之辈,虽然贼人被臣全数斩杀,臣亦因此而重伤!托陛下鸿福,才捡回一条命来!”

    灵帝听完后,沉默许久说道:“爱卿可知所杀为首之人乃是中常侍赵忠的族侄赵睿!如赵忠每日在朕面前啼哭!爱卿以为当如何?”

    窦辅不明灵帝之言乃何意,便答道:“陛下,臣不知对方为何人,但是对方确实乃是十恶不赦之辈!臣闻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何况只是常侍子侄!当时情况紧急,臣不得不如此!还请陛下明鉴!”

    灵帝没有说话,仿佛像是没有刚才这番问话一般,继续问道:“那么爱卿以为十常侍是忠是奸呢?”

    窦辅大惊,他不知道灵帝怎么突然会问这个问题。窦辅本心非常想告诉灵帝十常侍自然是奸的!百姓恨不能生食其血肉!只是,这么说灵帝未必信,即便信了也未必肯听!多少忠臣重臣向灵帝进言,他都不曾采纳,自己说了又有何用!记得,入宫前,杨彪再三嘱咐自己,不要过多论及朝政,更加不要肆意告发十常侍,这是没有用的!同时告诉窦辅,如今第一要旨就是自保,想方设法保全自己,至于其他,可以从长计议的。不要冲动,不要做无谓的牺牲。

    虽然,杨彪说这一番话,窦辅不是十分明白。也有很多想不通之处,但是,却知道杨彪无害他之心,甚至可以说是在极力维护保全他!虽然个中原因窦辅不是很明白,但是还是选择相信杨彪。

    于是,窦辅深吸一口气,说道:“陛下,臣初到京师,并不知十常侍是忠是奸!只是听闻声名不佳,但是,如今是陛下垂询,臣不敢妄言,臣确实不知!再者臣是武将,对这些不懂,自然不敢过问。一切以陛下马首是瞻!愿为陛下手中利剑,终于陛下,护卫大汉!陛下指向哪里,臣便杀向哪里!”

    听闻窦辅这话,灵帝十分高兴,连连夸奖道:“爱卿真乃忠臣,句句肺腑!没有欺瞒朕,这很好!不想旁人那般人云亦云,既不赴会大将军等重臣,也不攀附张让等人。爱卿乃是朕之忠臣,朝廷纯臣!爱卿放心,会有爱卿建功立业的时候!”

    窦辅这话,实在是太对灵帝胃口了,灵帝听的很舒服。他也听闻十常侍口碑极差,也知群臣十分厌恶十常侍。但是,这些人却护佑他长大,是他的亲人!自要灵帝不到百姓中去听去看,在这深宫之中,他永远不会相信对他如此亲爱的十常侍,在对待百姓时会如此残忍!或者说,没有想到十常侍在他面前演戏演的如此投入而精彩!

    所以,群臣越是说十常侍的坏话,灵帝越是不信。说的越严重,灵帝越反感群臣。这是没有办法的,灵帝生长的环境就是如此。而窦辅方才说的就与灵帝心中想的一样,自然对窦辅刮目相看。在不知不觉中,对窦辅愈加信任。在灵帝即将做决定的一刻,灵帝强忍着内心的冲动,再次试探窦辅道:“爱卿,此次立下大功!朕要重重奖赏爱卿!爱卿是愿意在朝为官呢?还是出镇一方,守牧一方呢?”

    面对灵帝的试探,窦辅会如何作答呢?面对这样一个两难的局面,窦辅又能否让灵帝满意呢?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ps: ; ;第一更到!求支持!有个小推,希望朋友们支持啊!谢谢
第一三三 千秋功业君恩重 情断义绝美人痛
    上回说到窦辅才回雒阳酒杯灵帝传召入宫面圣,使得原本准备有所行动的各方人马,一时间只得偃旗息鼓等待窦辅面圣的结果。

    而窦辅因为来自后世的经历,对历史的敬畏。所以,阴差阳错下使得灵帝对他的映象非常不错。之后,灵帝详细询问了窦辅的一些具体情况,包括了窦辅的身世。

    窦辅虽然不知灵帝心意,但总算随机应变都应付了过去。而当灵帝因赵睿之死,而问窦辅十常侍是忠是奸时,窦辅在遵从杨彪告诫,力求自保的情况下,与灵帝玩起了假痴不癫的把戏。可就是这样一番模棱两可的回答,令灵帝十分满意。在灵帝决心重用窦辅之际,再次问出了一个十分为难的问题,对窦辅做最后的考验。

    灵帝问道:“爱卿,此次立下大功!朕要重重奖赏爱卿!爱卿是愿意在朝为官呢?还是出镇一方,守牧一方呢?”

    窦辅明知灵帝这个问题很为难,却也不得不回答。只是如何回答很有技巧。灵帝又希望他干嘛呢?是要他留在朝中?要自己这样一员武将留在朝中干嘛,若真如此,便是灵帝起了猜忌之心,恐怕是离死不远了!可若说自己想守牧一方,不是更显自己野心吗?恐怕那样灵帝也不会容他。那么到底该如何?灵帝想要他如何?或者说这个问题根本不是为了窦辅做决定的!?

    想到此处,窦辅豁然开朗。对灵帝说道:“陛下!臣没有要求!一切都遵从陛下吩咐!陛下要臣在朝,臣便在朝。陛下要臣守牧,臣便去守牧。若陛下要臣冲锋死战。臣绝不生还!”

    这回答绝了!一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一颗红心一个准备!灵帝对窦辅的回答简直太满意了。已经是喜形于色,不住点头。

    开始了今天的重头戏,也是灵帝这么急着召唤窦辅来的,最主要的目的之一。灵帝有些急迫的问道:“爱卿,朕有一要事,想听听爱卿意见!”

    窦辅不知灵帝又要出什么难题,但是到了此时此刻。便是明知是死路,也要往前闯了。于是说道:“陛下请问,臣必定竭尽所能。为陛下分忧!”

    灵帝都不太在意窦辅说什么,似乎下了很大决心。但是在面上却愈发冷峻,丝毫看不出其内心的紧张,灵帝问道:“爱卿以为朕之两位皇子。何人可为君?”

    这话一出。直接把窦辅吓得跪倒,匍匐在地,根本不敢抬头,颤声道:“陛下,此时乃陛下之事,臣万万不敢说,亦不能说!还请陛下恕罪!”

    灵帝见窦辅如此轻轻出了一口气,接着道:“爱卿只管言。朕今日恕爱卿无罪!”

    窦辅还是一个劲摇头,开玩笑。这事是自己可以说的,这会说完,恐怕马上会人头落地。再者说了,就算灵帝不砍了自己的头,恐怕何进与十常侍也不会放过自己。不论说谁都会得罪一方。当然这最可怕的还是得罪灵帝。因为根本不知道他属意哪一位,说对了无功,所错了那就是死罪!

    灵帝见窦辅如此,叹了口气,喃喃道:“难道自美人弃朕而去后,这满朝文武,这偌大后宫,竟没有一个人敢与朕说句真话!”

    窦辅从没有想到高高在上的皇帝会说出如此落寞之言,在窦辅看来,这天下都是他的,又有什么可忧愁的。至于说寂寞更加不可能,灵帝后宫那可是佳丽无数啊!可是,此刻却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灵帝的落寞。窦辅无论如何,毕竟身体内有一个千年后的灵魂。听了灵帝之言,一时脑子热血,上前问道:“陛下!臣愿为陛下分忧!只是,臣若说的不对,还请陛下恕臣之罪!”

    灵帝面现喜色,连道:“爱卿请讲,无论说什么,朕都恕爱卿无罪!”

    其实,关于立谁做太子,窦辅不是没有想过。灵帝虽然后宫无数,也努力耕耘,奈何成年的只有两个皇子,大皇子刘辩乃是何后所生。小皇子刘协乃王美人所生。生母生了刘协后,便被何后毒死!至于其他的,都没有成年或者还没有成形就被扼杀了。至于怎么死的,想来又是一部甄嬛传啊!

    所以,刘辩与刘协出生后,也没有养在宫中。大皇子刘辩寄养在道士子眇的家里,不敢叫他的刘辩本名,称他为“史侯”。因为史道人有道术,何氏想凭借他的道术保护皇子辩。

    很多人不解,何后已经贵为皇后,又何须如此呢?其实,论出身刘辩与刘协没有多少区别,何氏生刘辩时,只是一宫女,只是因为姿色好,又母以子贵,才被封为贵人!后宋皇后被废,何氏才借机上位,成为了皇后。所以,在她刚生完孩子时,是无力保全孩子的,而灵帝之前的孩子全部夭折了!

    至于小皇子刘协,也就是未来的汉献帝,出生后生母便被何后毒杀,灵帝怕刘协再遭不测,便将刘协交由自己的生母董太后照料,所以称之为董侯!

    其实,若不按照历史来说,因为所谓的刘辩蠢笨,刘协聪慧,实在不能说什么!刘协最后做了二十几年皇帝,可谓名正言顺,自然会被说的很好!无论是扶持他上位的董卓,或者是后来挟持他的曹操,都不会承认之前的少帝刘辩。被抹黑和糟蹋是肯定的了!何况支持刘辩的何进以及后来的袁绍,都没有好下场,还有谁会为他翻案呢?

    当然,刘辩有生母保护,又有大将军舅舅何进扶持,自然生性会软弱些,一个强势的母亲和舅舅,孩子自然不会强大,这是家庭环境造就的!看看之前的吕后的儿子惠帝,之后的李世民的儿子高宗李治!不就是因为有强势的母亲和强势的舅舅吗?再后来满清康熙朝的九子夺嫡,看看皇二子废太子胤礽。长子(大阿哥)胤禔,不就是有强大的母家吗,所以造就他们性格的软弱。

    而刘协从小失去了母亲。寄人篱下,自然更需要自强,更能察言观色,如何独立存活,如同九子夺嫡中那位皇四子(四阿哥)胤禛。童年的不幸与艰辛,以及没有强大父母家人的孩子,未尝不是老天给的一份恩赐!正所谓有得必有失!

    所以。在骤然失去所有依靠时,刘协的表现自然胜过刘辩,因为刘协从未有过什么依靠。这样的孩子早慧!过于溺爱的孩子,则通常成就有限!就是俗称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道理是一样的。

    所以,即便没有历史,窦辅也觉得刘协继位比刘辩强!当然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刘辩继位意味着何进的权势会愈发不可收拾。如此强势的外戚,实在不是汉室之福!想来这也是汉灵帝忧虑之处!外戚干政是整个东汉朝的隐痛。作为这事件的受益者,灵帝自然不能不防。所以,窦辅有理由相信灵帝希望立的是刘协。再者,窦辅从灵帝的言谈中,似乎感受到他对王美人的思念。有的时候,得不到的与已经失去的是最为美好的!从这点说,王美人是幸运的。总算没有活着等到被灵帝厌弃!看看那被汉武帝抛弃的陈阿娇,那个可是当年被武帝金屋藏娇的爱人啊!结局如何?那个夺了陈阿娇恩宠的卫子夫又如何?最终不过是另一个陈阿娇罢了!连儿子都没保住!可是。最终让儿子登上帝位的钩弋夫人又如何?武帝为了江山永固,为了大汉不被外戚左右,居然杀母立子!不知那位被武帝宠幸的钩弋夫人听到这两个消息之时,又是何感想?

    所以,想到这些后,真的不知道谁该笑,谁该哭!谁有事无辜,谁又是活该呢?只见新人笑,哪旧人哭!这样看来王美人何其幸运。因为她的早逝,让汉灵帝这个酷爱美色的君主,念了一辈子!历史记载灵帝一生留下的辞赋不多,却有两篇是怀念王美人的!

    而一心想着如何让儿子做帝王的何后,不惜杀了丈夫的母亲,也就是灵帝的生母董太后,结局如何?兄长被杀,满门被诛,自己丢了性命不说,不光儿子的地位没有保住,连儿子的命也没有保住!若是,她早知结局如此,又是否会为自己的当初后悔?不由想到红楼梦中那位二奶奶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到头来,反误了卿卿性命!

    而此时的窦辅正为自己方才一时的冲动而后悔,自己虽然不清楚具体的历史,但是大致还是知道的。可如今自己又该如何回复灵帝呢?说支持谁,其实都不会有好结果。

    窦辅一咬牙,说道:“陛下,臣确实不知该立何人!但是,臣向陛下保证!无论陛下立何人,臣一定誓死保卫太子!”

    虽然,窦辅的回答不能让灵帝十分满意,但是也总算是个安慰。灵帝没有急于答复窦辅,因为灵帝在权衡,在判断窦辅说的话,有几分真,几分假。他之前所问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一刻。朝廷中的人,已经大半早何进手中,而何进是一定会立自己的外甥刘辩的!

    而灵帝自己一向不喜欢刘辩,无论于公于私,都不喜欢!更喜欢刘协,不光因为他长得像自己,也因为这是王美人的孩子,是自己母亲董太后亲自抚养的,更因为刘协没有如此强势的母家!这才是汉灵帝最为看重的!

    如今,自己一切都准备好了,可是却不知如何让刘协顺利继位,且保住帝位。所以,灵帝可以暂时忘却窦辅的家世,忘记一切不愉快。因为灵帝身体真的不太好了。这一切他自己清楚!

    原本想慢慢的来,等刘协再长大点!可是,如今看来等不及了!所以,灵帝开始布局,开始铤而走险!

    灵帝思虑许久后,问窦辅:“爱卿之言,朕相信!只是,爱卿又如何保住能护佑朕的太子?”

    灵帝没有说自己要传位给谁,但是窦辅从灵帝话中听出来了!这绝对不是要传位给刘辩,否则何须自己来保证什么!有大将军何进在啊!灵帝需要自己保证,只能说明,他心目中的储君是刘协!

    原来历史没有改变!或者说,真实的历史真的是如此的?窦辅不知道,只是自己已经被倦了进来,想逃也逃不掉!要不功成名就,要不粉身碎骨!

    窦辅会如何回答灵帝呢?窦辅又将如何站队呢?灵帝会如何处置窦辅呢?这一切真的会如原本历史一样吗?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ps: ; ;第二更到!精彩的深宫大戏开播了!虽然没有九子夺嫡的复杂,却依旧有着双龙会的精彩绝伦!各方势力粉墨登场,一切阴谋阳谋,帝王心术,战术权谋,连横合纵!所有忠臣,权臣,佞臣,馋臣,奸臣,将一一登场!

    不一样的三国,真实的权谋!

    期待您的支持!谢谢大家!
第一三四回 为储君灵帝妥协 欲复仇宦官作孽
    上回说到窦辅入宫面圣,而因为窦辅的的机智回答,灵帝对窦辅颇为满意。但是帝王心思却不是窦辅可以猜测的,灵帝接二连三的提问,让窦辅疲于应付,才送了一口气。灵帝又问窦辅关于立储之事。此言一出将窦辅吓得一身冷汗,这事可不是现在窦辅可以关心和过问的。何况窦辅也不明白灵帝问自己到底是什么意思,又出于什么目地,故而并不准备说什么。

    但是灵帝对此似乎很坚持,并且隐约透露出希望传位给幼子刘协。窦辅虽然知道历史上刘协最终确实做了皇帝,也就是汉献帝,但是并不知道是如何做的。

    如今见灵帝已经表露了这一含义,窦辅当然要表忠心,表示坚决拥护灵帝决策,也一定会支持刘协。

    可对于窦辅如此的表态,灵帝似乎并不满意。接着询问窦辅又将如何具体支持刘协,如何面对大将军何进。

    窦辅见灵帝如此,心知如果今日不能给灵帝一个满意答复,恐怕不会轻易让自己离开。可是这其中的风险却不可谓不大。杨彪再三要自己不要多说话,特别是涉及皇家之事。只是如今这局面,自己已经避无可避。

    于是,窦辅开口说道:“陛下,臣以为若要太子地位稳固,首先陛下需为太子准备一批心腹之人!”

    灵帝点点头,又问道:“那依爱卿之见,何人可以倚为心腹?”

    窦辅实在不知道说什么了,只得硬着头皮说道:“那要看陛下准备立何人为太子了!若是立大殿下辩皇子的话。陛下则无须担心,有大将军在此,又有何人可与大将军对抗!”

    窦辅这话。可是想了很久才说的。因为灵帝并没有明说准备立刘协为太子。窦辅自然不能说,且不说灵帝是否乐意,会不会怪罪自己妄自揣测帝心,只是此事传入大将军耳中,就将引起轩然大波。自己也将被何进嫉恨。

    而如今自己怎么说就免去很多麻烦。即便何进知道也不能说什么。而在灵帝听来,却会感受到另一层意思。如果想要让刘协继位,那么何进就是最大的阻力。而且告诉灵帝如果想要立刘协。则需要为刘协准备一支心腹力量来对抗何进。同时,灵帝肯定也明白,因为刘辩与何进的关系。何进必定会有想法,想要将刘辩立为太子。而外戚专权,这是灵帝绝对不能允许的。特别是如此强权的一位外戚,若由刘辩上位。恐怕这何进又将是一位梁冀。而灵帝对梁冀可是非常熟悉。毕竟这是桓帝朝之事!因为以上种种,灵帝断然不会让何进势力继续膨胀下去,所以也绝对不能,也不应该让刘辩继位!

    当然,窦辅这话也可以理解为,自己以为灵帝想要立刘辩。在为刘辩说话。对于窦辅这么圆滑的说法,灵帝不但没有生气,相反似乎很赞许。

    对于灵帝来说。他想立刘协为帝。但是却不能和别人说,更加不能和窦辅说。但是却不妨碍他想拉拢窦辅,希望能为刘协留下一位可以重用的臣子。同时,灵帝不希望窦辅倒向何进,虽然他知道窦辅和何进等人走的比较近,与张让等有很深的仇恨。但是,作为皇帝,灵帝能给予窦辅更多!因为灵帝已经知道了何进的想法,也知道何进的野心。灵帝于公于私,都不希望何进的愿望实现。

    所以当窦辅说完这话后,灵帝根本不计较窦辅在其中耍的小小手段。灵帝不动声色说道:“爱卿,所言甚是!确实需要为太子找一些帮手!”

    窦辅听完后,恭谨回道:“陛下圣明!”说完后,窦辅便垂立在阶下静待灵帝吩咐。窦辅此时已经不急了,因为从灵帝的话语中,窦辅已经确定了灵帝要立刘协的强烈意愿,也明白了灵帝想要削弱何进势力的心意。

    而灵帝见窦辅一言不发,心中暗叹,此子来日不可限量,如此沉得住气!说心里话,灵帝不太愿意重用窦辅,但是,形势如此,他不得不如此。即便是帝王,也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甚至说,帝王更加没有自由,更加受到限制。

    所以,灵帝即便心中再不愿意,却也要用窦辅,甚至说要重用窦辅。因为此时的窦辅,已经代表了一群人的利益,也能分化一部分何进的势力。想到此处,灵帝开口道:“爱卿所言,朕心甚慰!此次封赏不日会送至府上,而关于爱卿当街斩杀赵睿之事,便算了!爱卿不必放在心上!”

    窦辅见此,连忙谢过灵帝,再三叩首。而随后,灵帝似乎很疲乏,便挥挥手,让窦辅退下了。

    窦辅见灵帝如此,便缓缓退出殿去。在退出后,窦辅觉得浑身无力,似乎用尽了所有力气。而此时背后则已经湿透!

    当然,窦辅不知道自己才离开后,灵帝亦无力坐在那高高在上的宝座之上!此时的灵帝,看着窦辅缓缓退出去,心中亦感慨万千:自己的身体真的不行了!确实需要加快为协儿铺路!而何进似乎也确实太过危险了。已经尖尖脱离了自己的掌控,若再不加以遏制,待自己拜年后,朝中绝对无人可以压制!在这个时候,窦辅与十常侍则显得非常重要!虽然窦辅与十常侍彼此不能合作,甚至是有很深的仇恨,但是若用得好,则能给何进很大的牵制作用。更何况,窦辅与十常侍如此险恶的关系,对协儿而言,还是非常有利的!不过窦辅说的一句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要遏制何进,确实需要有一支绝对的忠于朕,忠于协儿的军队!如今的南军与北军已经在数次叛乱中,随时殆尽了,且即便剩下的部曲也不再是原本终于朕的中央精锐了。

    自己确实需要再次组建一部属于自己的精锐部曲!可以用自己这些年聚敛的钱财,在西园组建一部终于朕的嫡系部队。将来也可以为协儿所用,对抗何进,也可以对抗一切胆敢违抗朕的人。

    窦辅当然不知道,自己匆匆数言,居然影响了历史,灵帝因为这番话,决定要设立西园校尉。原本历史的走势已经有所变化,天下各地的叛乱,出了西北以外,大部都被平定,或者有所收敛。按照原本历史,灵帝因为天下纷乱,所以才要设立西园校尉,可是如今形势大好。照理说灵帝不会再有要设立西园校尉的想法。可是,因为窦辅的这一番话,再次影响了灵帝。所以,原本可能要消失的西园校尉,又一次因为一个意外,再次出现了!看似历史没有改变,其实,却是在兜了一个圈后,再次回到了原点。不得不让人感叹历史的强大惯性。窦辅出现后的历史拐点越来越多,而窦辅到底能否改变历史呢?

    此时的窦辅刚刚回到府中,而关于灵帝与窦辅的谈话已经传遍各方势力。可是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首先,何进知道窦辅的言谈后,先是一喜,随后有些疑惑。心中无法确定,便让下人赶紧去传袁术。但是再一想后,便又让人去召袁绍与曹操等人。

    而与此同时,在皇宫之中的张让等人则脸色阴沉的聚在一起,其中特别是赵忠的脸色,简直阴沉的可以滴出水来了!

    可赵忠还没有开口,张让便开口说道:“真的是出乎意料!实在没有想到陛下居然会放过窦辅这竖子!”

    赵忠恨恨道:“是啊!杂家绝对不会放过小贼!若这次算了,以后还如何在京城立足啊!”

    张让听赵忠之言,眉头微微皱起,开口道:“都不可轻举妄动!此事事关重大!难道诸位没有想过陛下为何会如此?这其中没有蹊跷吗?若不明白陛下心意,恐怕后果不是尔等可以承受的!”

    赵忠原本要开口,可最终却忍住了,问道:“那如今吾等又该如何?难道就此作罢?”

    张让冷笑道:“这自然不会!其实,这关键在于陛下是如何想的!若不能摸准陛下心意,所做的一切都将是徒劳,而且会惹得陛下不喜!”

    听张让这么说,赵忠等人纷纷点头。随后都看着张让,静待下文。

    张让见众人望着自己后,便缓缓说道:“如今陛下要让窦辅娶万年公主!若是让陛下得知万年公主已死!而且是因为窦辅而死的!那么诸位以为陛下还会放过窦辅吗?”

    众人听完后,皆不解。赵忠问道:“但是万年公主并没有死啊?而且又如何能让陛下确信是窦辅害死了公主呢?毕竟是赵睿去追杀公主啊!”

    张让笑道:“到目前为止陛下知道窦辅救得是公主吗?诸位觉得窦辅会告诉陛下吗?而那窦辅又是否知道公主身份?”

    到底张让要用何等毒计来陷害窦辅?窦辅又如何面对这一切呢?是否能识破,破解张让毒计?灵帝对此又会如何呢?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ps: ; ;第一更到!今日一更,明日补!第二更!
第一三五回 将军府二袁争功 张让计赵忠跟从
    上回说到窦辅从灵帝言语中揣测出其欲立王子协为太子,以便将来继承大统。但是灵帝却没有明说,窦辅自然不敢去揣度圣意。何况这还是吃力不讨好之时,先不说自己如此做灵帝是否记情,首先却是把何进给得罪了。如此得不偿失之事,窦辅自然不会做!

    故而窦辅在面对灵帝的提问时,只得旁敲侧击的提醒灵帝需要为刘协留牢靠的班底心腹,同时要削弱何进势力。

    这倒不是窦辅忘恩负义,而是何进原本对窦辅也不是全然真心,彼此也有算计。而更重要的是汉末大乱的根源虽然很多,也不能全怪何进,但是雒阳之乱的导火索,却不得不说乃是何进所赐!若不是他召四方之兵如雒阳逼迫何后诛杀十常侍,便也没有后来董卓的祸乱京师。没有董卓的祸乱京师,便不会有诸侯讨董,更不会有后来的各方混战,终至三分天下,五胡乱华!

    所以,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窦辅,对何进有一种属于本能的憎恨与厌弃。在有机会之时,自然希望灵帝对他多加遏制,甚至是能将其势力打垮,不要让皇子辩登基,直接让皇子协登基!窦辅天真的认为若是刘协直接登基,便不会发生董卓祸乱京师之事了!其实,窦辅并不知道,何进之所以会如此,并不全是何进的意思。对于何进来说只是要保住富贵,并无其他想法。但是,这许多党人。士子与十常侍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如果是窦辅与十常侍是私怨的话,那么世家士子与十常侍则完全是利益之争!

    所以,即便是灵帝想要立刘协。群臣也会反对。因为在这三方博弈中,想要重用宦官的只有皇帝,而无其他人,宦官的出现分了原本就不大的蛋糕。而要打破这局面,则需要有强势的外戚势力,遏制宦官,甚至是彻底灭绝宦官势力。所以。群臣一定会尽力支持何进,也就是皇子辩!因为他们知道刘协上台就意味着必须再次重用宦官势力!因为刘协无强大的母家势力!

    所以没有人会希望刘协上台,除了十常侍与灵帝!而且刘协即便上台。何进也不会束手待毙。说不定依旧会召四方诸侯进京,夺取皇位!所以说,这其中的矛盾不可调和。党人与宦官水火不容,彼此仇怨太深!而灵帝立谁都可能导致十常侍与党人士人的火拼。双方都忍不可忍了。如今只是因为灵帝还活着,有他支持宦官,势力是平衡的!他一死,新君还未长成,双方势必会大打出手。这其中,何进只是一把枪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