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忠义之三国英烈传奇-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因为灵帝这不该有的感情,使得十常侍继续为祸!当然,灵帝毕竟在深宫之中,无法对十常侍的恶行有真正的了解。这也间接导致了士人与党人的离心。他们无法依靠灵帝扳倒十常侍,那么唯有支持何进,靠何进来扳倒十常侍。

    当灵帝明白这些时,似乎有些晚了。所以,灵帝有些自暴自弃,在从小就是被十常侍用酒色迷惑的脆弱心灵中,灵帝愈发沉迷,得过且过!可是,当他看到自己心爱的女人死去,看到自己宠爱的儿子渐渐长大!他突然又有了要努力的**!他没有作为帝王的担当,没有作为雄主的野心,但是爱人的惨死,爱子的长大,唤醒了他一个男人基本的责任,一个父亲原始的爱!他想为心爱的女人报仇,他想他最爱的儿子,他与爱人生下的孩子,做这天下之主!他坚信儿子会做的比他好,比他优秀!会成为如孝武皇帝一般的雄主!这也许是每一个父亲最原始的心愿与爱!

    所以,灵帝一直在等待机会反击,他如今更加需要依靠十常侍来对抗日益强大的大将军何进!

    终于,让灵帝等到这个久违的机会!望着眼前的杨彪与何进的争执,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也许不能让士人接受十常侍。最起码让士人离开何进,为他灵帝所用!

    所以,灵帝难得的温言对杨彪道:“杨爱卿。老太尉乃是朕的太傅,是朕的恩人!朕与爱卿也算同门,爱卿有什么尽管说,朕一定满足!”

    灵帝这一变化太大,太奇怪了,张让听后连连皱眉,何进听后脸色愈发难看。

    杨彪虽然不知道灵帝为何突然如此。但是这也不能阻止杨彪心中的想法!其实,这个不光是杨彪的想法,这个是杨彪马日磾等众多汉室老臣共同的心愿!甚至这其中还有荀爽等人的功劳。那就是为汉室找一位擎天之柱!在袁绍曹操袁术等众多青年才俊中,他们挑选了中了窦辅!而他们从荀爽口中得知,这也是当年陈番与李膺的心思。窦辅这名字中的辅就是李膺所起!就是希望以后能辅佐大汉新君,再次中兴大汉!之前。一直不说。一来是要等窦辅成长,二来也是要等一个合适的机会。如今机会来了,所以,杨彪是无论如何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听到灵帝的话护,杨彪上前说道:“陛下,窦辅此次立下这盖世奇功!不大赏不足以彰显陛下天恩!但是,窦辅确实太年轻了,骤然升至高位。恐怕对他而言,有害无益!所以老臣方才出言劝阻。只是。若如大将军所言那般,也太过儿戏了!”

    灵帝见杨彪如此说,心中暗暗高兴,也愈发好奇,不知道不升官,如何彰显自己对窦辅的重视与嘉奖呢?

    于是,开口问道:“那么依爱卿之见,又当如何呢?”

    杨彪望了何进与张让一眼后,说道:“陛下,老臣斗胆建议,陛下有一公主,可将公主下嫁窦辅!这即不会让窦辅骤然升至高位,又显示陛下天恩,让天下人知道陛下爱才重才!”

    此言一出,许多人目露深思之色,杨彪此举何意?莫非要拉拢窦辅?也有些忠于汉室的老臣面现喜色。觉得杨彪老成持重,不愧是老太傅杨赐之子!而何进与张让则面如死灰,惊慌失措,何进最大的依仗便是国舅,如果窦辅娶了公主那也成了皇亲啊!想想历史上的先例,卫青,不就是因为能征善战,武帝拉拢他,让他娶了长公主,最终卫青成为了大将军!

    如今的窦辅与卫青何其之像啊!何进见杨彪如此进言,恨不能活剐了杨彪。张让亦是深深恐惧,毕竟他与窦辅的仇恨无法消除啊!

    灵帝听完杨彪之言,没有马上决断!在灵帝心中也有自己的打算。其实,杨彪刚说出来之时,灵帝很动心。他自然知道武帝与卫青之事,他也坚信窦辅会成为如同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名将!即便自己不能用了, ;将来留给儿子也是好的!只是,他的祖父与家人毕竟是自己下诏杀害的!当年虽然说自己还年幼,也是受了曹节王甫等蒙蔽!可是,毕竟诏书是自己下的,后来更是险些杀了他。若不是窦太后留下的遗诏,恐怕窦辅如今早已经成了亡魂!对于这一切,窦辅他又知道多少?窦辅又能不记仇吗?虽然说今日若答应了就是给了他天大的恩赐,可是如果他不忘旧仇的话,又如何呢?这毕竟是杨彪与自己的一厢情愿啊!虽然说这是个对付何进的好办法,也是自己拉拢缓解与士人党人关系的好机会!可是,这一切似乎还要等见过窦辅之后才好决定。

    想明白后,灵帝开口道:“爱卿之言,深得朕心!但是,朕只有这一个爱女,才被册封为万年公主!若贸然下嫁,朕心不舍啊!不若这样,待窦辅回京后,速速召进宫中,让朕瞧上一瞧,也让公主见上一见,那时,朕再赐婚,爱卿以为如何?”

    杨彪虽然不知道灵帝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何要拖上一段时间,但是有灵帝这句话,杨彪很满足了,忙说道:“陛下圣明!此乃天下幸甚,大汉幸甚!”

    灵帝见耿直的杨彪难得夸奖自己,心中高兴得意,更对自己的决定万份满意!

    而一直在等待灵帝做决定的张让何进,听到此话后,如坠冰窟,遍体生寒啊!

    正在此时,有一个声音从堂外传来,“不行!那窦辅不等娶万年公主!”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杨彪双眉紧锁,目视来人。而何进与张让却兴奋异常。

    至于灵帝,看到此人后,面色异常难看!怒火一触即发!

    这说话的是什么人?窦辅为何不能娶公主?而灵帝又为何如此震怒?杨彪又将如何化解这一切呢?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ps: ; ;第一更到!求支持,推荐,订阅!谢谢
第一二一回 灵帝有女初长成 待字闺中盼春风
    上回说到灵帝要重赏窦辅而群臣反对,可是却目的不同,杨彪出于善意考虑,而何进与张让则没有安好心。在双方的反复争辩中,杨彪提出要灵帝招窦辅为婿,将灵帝女儿万年公主嫁给窦辅!

    此意一处,群臣反应各不相同,有算计谋划自身的,有为大汉感到欣慰的,有惶恐害怕的!

    而灵帝对此却由衷的喜悦。他非常同意杨彪这一决定。为了大汉,也为了自己,他很希望窦辅也能答应!可是,灵帝同时深深忧虑,毕竟自己与窦辅有家仇,毕竟当年虽然不是自己有心,可是窦辅祖父及家人都惨死!只怕窦辅自己难以忘怀,那样就不好办了!

    于是灵帝决定亲自召见窦辅,待见过窦辅后再做决定。

    而就在这个时候,从朝堂之外,传来一声:“不行!那窦辅不等娶万年公主!”

    群臣大惊,这是何人,敢在此时,在朝堂之外咆哮,而且是质疑灵帝决策!

    但站在灵帝的张让与虽然背对说话之人的何进,却面现喜色!因为他们看到了那人,听出了那声音。只要经常出没于皇宫之人,便知道那是谁了!

    而灵帝在看到那人后,却愤怒了!快要到爆发的边缘了!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汉灵帝唯一的女儿,也是他十分宠爱的女儿,万年公主!从她的封号就知道灵帝对她的喜爱!

    要不是如此,也不敢如此猖狂。如此肆无忌惮的在朝堂之外咆哮。灵帝面对她,无法再顾忌什么君王的脸面了,对着张让道:“快。将她轰出去!锁在宫中!”

    灵帝的愿望是好的,本想趁着群臣不敢回头张望的关头,让张让将她带走,为皇家留下一丝颜面,也为自己留下一丝颜面!

    可是,张让最好将此事搅合了,难得万年公主如此配合的来大闹。自己怎么会让灵帝如愿呢?

    就在张让慢吞吞的走过去时,万年公主已经跨入朝堂,门口守卫的羽林卫根本不敢对公主怎么样!万年公主踏进朝堂后。就大喊道:“父皇!万年不嫁!万年不愿嫁给一个武夫!”

    群臣惊呆了!公主居然出现在朝堂,还抗旨!

    灵帝愤怒了,对着张让骂道:“狗奴才,还不快将公主带出去!”

    张让见自己要的效果达到。群臣已经知道此事。也不愿过分激怒灵帝,便快步上前,同时对门口伺候的宦官使眼色,一起把万年公主带出去。

    而万年公主一边出去,一边对着灵帝大喊:“父皇,那窦辅已经娶亲,如何再娶万年啊!”

    灵帝一愣,但是此时万年已经被带出去了。

    来到殿外。张让见到躲在一旁的赵忠!才明白这一切都是赵忠所为,暗暗对他竖起大拇指!赞道:佩服!厉害!

    原来。在杨彪说出将万年公主嫁给窦辅时,他就感到不妙,只是此时谁又能对灵帝的决断说什么话呢?突然想到了,只有公主本人可以,而且以灵帝对公主的喜爱,即便公主大闹一通,灵帝也不会过于责罚公主的,于是,赵忠趁着空,赶紧将此事告诉公主,还将窦辅说的十恶不赦,是叛贼的儿子,而且还结了婚!只是因为立了大功,群臣便要皇上将公主嫁给他!

    这下公主怒了,在赵忠的挑拨下,公主才有了大闹朝廷的举动。

    其实公主正是青春年少,自然也是少女怀春的季节。原本,听闻朝中发生大事,有一位少年英雄建立了霍去病那样的功勋,便让赵忠去打探下,只是满足下少女的想象。毕竟哪个女子不爱慕英雄。结果,当赵忠知道是窦辅后,又知灵帝要将万年公主下嫁窦辅,这可急坏了赵忠,而此时张让又在灵帝身旁,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但是,赵忠知道,绝对不能让窦辅娶了公主,否则自己等人的死期俱不远了!于是,灵机一动,就编了一段谎话,才有了以上那出戏。

    而此刻朝廷之上,虽然已经将公主带走,可是,群臣再也没有人敢提及此事!万一,灵帝爱惜公主,说这个时候说,不是找死吗?

    即便是杨彪也暗暗可惜,却不敢再提此事。见此,何进与张让都心照不宣的笑了笑。

    而就在此时,马日磾上前说道:“陛下,此次幽州,并州大胜!这许多有功将士等着陛下封赏啊!”

    马日磾一说,杨彪暗道自己糊涂,怎么忘了这事!是啊,窦辅不能大动,可以给他手下升职啊!这到不是杨彪糊涂,马日磾清醒,而是马日磾有一位族侄马鸣跟随窦辅,此刻就在云中,而在此次大战中,他也是立功的!

    当然最感谢马日磾的人,则是灵帝。灵帝正不知道该如何化解眼前的尴尬,如今马日磾这一说,灵帝借机说道:“爱卿言之有理,此次并州幽州大胜,确实应该重重封赏!此事便有诸位爱卿回去与大将军拟定方案,再报上来,朕无有不准!”说完,灵帝起身道:“朕乏了!今日就到这里吧!”说完,起身离去。群臣恭送灵帝。

    而正当群臣退走时,内侍传话,让杨彪进宫见驾。杨彪不知此行是福是祸,唯有严阵以待。

    而灵帝此刻在内殿休息,确实很疲乏,对于灵帝此刻的身体,杨彪也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心中甚为忧虑!

    灵帝见杨彪来了,和颜悦色道:“爱卿随意,朕实在是乏了。原本要休息了,只是,心中还有一事不解,故而召爱卿来此!”

    杨彪见灵帝和颜,可自己若真的放肆,恐怕就是自找死路了。于是,拱手垂立道:“陛下,只管吩咐,臣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灵帝点点头,问道:“爱卿,方才为何会提出让朕将万年公主嫁于窦辅?爱卿可知窦辅已经成婚?”

    杨彪冷汗直冒,双股颤栗,实在不知如何回答。

    灵帝见此,长叹一声,说道:“爱卿不必拘谨!无论怎样,朕赦爱卿无罪!当年朕每每有过失,老太傅总是会直言训斥!朕希望爱卿亦如老太傅一般!”

    杨彪见灵帝如此,猛的跪下,咬牙道:“臣不及父亲之能,但是却有父亲忠心!臣出此言,绝无私心,乃是为了陛下,为了大汉!窦辅确曾娶亲,那又如何?臣只知若是陛下召窦辅为婿,对大汉有利无害,如此而已!”

    灵帝听后,久久无语,叹道:“许久没有人对朕说过这样的话了!爱卿确实是忠臣!爱卿觉得那窦辅会答应吗?”

    杨彪听灵帝此言,心中灵帝对此已经不反对了!忙保证道:“陛下,臣敢担保,窦辅心中存有忠义之心,一心为大汉!若知陛下恩德,必定以死相报!”

    灵帝听了杨彪的话,点点头,没有说什么。心中已经有数。

    灵帝与杨彪彼此都没有再提窦辅娶妻之事,毕竟对他们而言,那个是小事!只要窦辅能与公主完婚,别的都可以商量,都可以处理!毕竟,灵帝与杨彪相信窦辅会识时务的。他们心中装的都是天下,是大汉。对于这种小事,根本没有在意,他们不相信有人会如此愚蠢!灵帝但有的也是窦辅若是心中还有仇恨怎么办,从未担心娶妻这种小事!

    只是,这真的是小事吗?窦辅真的会答应吗?

    杨彪静静垂立,不敢出声,他不知道灵帝在想什么。他也不敢告诉灵帝,自己会去努力说服窦辅的,如果这样说,灵帝的脸面放哪里,难道皇家嫁女儿给你,你还要推辞?那不是**裸的打脸吗?所以,杨彪不敢说,也不能说,他只希望尽快回去,让窦辅回来,然后一起尽力说服窦辅!

    而就在杨彪出神之际,灵帝开口道:“大将军是越来越放肆了啊!”

    听到灵帝这句没头没脑的话,杨彪一愣,随即明白这其中的深意,遂大喜。忙答道:“陛下!臣等虽老迈,但尚有一片丹心,一腔热血!只要陛下吩咐,臣等为陛下,为大汉,万死不辞!”

    灵帝见杨彪表忠心,笑道:“朕知爱卿忠心,朕不要爱卿的热血,只要丹心!去封家书,让窦辅回来吧!朕想见他!”

    杨彪领命而去。而灵帝在杨彪离去后,下诏书,加急送去辽东,命窦辅旨到即可回京面圣!

    这些杨彪自然不知道,灵帝一面让杨彪以私人书信将窦辅唤回,一边又让朝廷下诏书命窦辅回来!这其中的深意,自然不是一般人可以领会的!这就是势,帝王心术!

    而此刻回到府中的何进则大为恼火,忙去召袁绍曹操。可是,想了一下,又觉得不妥,忙将下人唤回。思索片刻后,让人去召袁术前来。在关键时刻,何进还是有些信不过袁绍曹操!毕竟二人与窦辅的关系太好了!

    而对于,同样仇恨窦辅的袁术,则放心多了!这就是所谓的同仇敌忾吧!

    那么,窦辅此刻在干嘛呢?对于杨彪的书信与灵帝的诏书,他又会作何决断呢?何进召袁术,又会密谋什么呢?窦辅又是否会娶公主呢?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ps: ; ;第二更到!期待大家的支持!谢谢!在这里祝大家周末愉快!
第一二二回 一十二道诏书急 三十一日数归期
    上回说到杨彪请求灵帝将公主下嫁窦辅,而当灵帝意动之时,公主却意外闯入,并高呼不愿嫁给窦辅。令灵帝颜面无光。而这背后却是因为十常侍之一的赵忠,怕窦辅与皇家联姻,所以故意颠倒黑白,瞒骗公主,令公主误会窦辅。而在朝会结束后,灵帝单独见了杨彪,嘱咐其速召窦辅回来。而与此同时,灵帝亦发诏书,命窦辅速归面圣!

    而何进在回府后,心中烦乱恐慌,原本想召袁绍曹操来此参议,可是却还是有所怀疑。所以,最后他并没有找袁绍曹操,而是叫了袁术前来。

    袁术在接到何进的召唤,很快便到了。因为他听到一个传闻说窦辅率联军大破高句丽,收复故玄菟郡全境!

    袁术亦大惊失色!忙向何进询问具体情况。何进也没有隐瞒,将朝堂所发生之事,全部告诉了袁术。

    袁术皱眉思索很久后,说道:“大将军,当务之急乃是先招窦辅回朝!此人善于领兵,若任其在辽东自行其是,恐怕还会建功!若其再立大功,可就真的无法制止了!只有将其先圈回雒阳,让其与手下兵将分开,如此方能再思计策对付他!”

    袁术之言,令何进茅塞顿开,忙去安排此事。可在安排途中,何进才知晓原来灵帝亦亲自下诏召窦辅回朝。

    而这一情况,令何进倍感紧张,忙问计于袁术。

    袁术劝何进镇定,灵帝下诏召窦辅回朝。并不足以说明什么问题,眼前要紧之事,还是让窦辅火速回朝。不可再统兵滞留于外了!至于,逼得事,等窦辅回来之后,再做计较。

    何进见袁术没有什么主意,待袁术告辞离去后。何进匆忙进宫,向何皇后讨问计策。那何皇后,又能有什么计策。最终还是要去请教十常侍。

    而十常侍也不希望窦辅能够成功娶万年公主。于是,在张让与赵忠等人的联合算计下,一条毒计终于诞生了。

    赵忠向万年公主。谎称陛下已经决定要将她嫁给窦辅,而在万年公主心目中,窦辅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父亲灵帝是逼于无奈。才将公主嫁给他的!然后。在公主无计可施的情况下,赵忠却无意透露出可以出宫避祸的方法!

    果然,万年公主在赵忠的诱导下,想到了独自出宫逃婚,这样就不会被逼着嫁给窦辅!而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万年公主带着两个贴身侍女悄悄出宫了。

    当然在正常情况下,万年公主即便有天大的本事也是出不了宫了。只是,这次是十常侍主动诱导。巴不得公主出宫去!所以,在暗中悄悄的放水。让公主有惊无险的逃了出去。

    这些当然是公主不知晓的情况下进行的。待张让接报说公主已经安然出宫了。便下令派人跟踪,绝对不能跟丢了!一来是保护公主安全,毕竟他们只是想要窦辅无法娶公主为妻。也不是真的要害死公主。当然,张让也关照过了,如果最后公主被发现,要带回京城,或者她与窦辅的婚事确定的话,就将公主杀了,让窦辅永远娶不成公主!当然,这只是最后的逼不得已的方法!

    宫内宫外一切针对着窦辅的阴谋都在展开,而他本人此刻又在哪里呢?又在干什么呢?他又是如何攻陷高句丽王都的呢?

    原来,当初窦辅到达王都附近后,见高句丽的王城还是当年汉人修建的,异常坚固,恐怕强攻肯定是不行的!于是,他就在离城十里处纵火,一场大火,火势冲天。这一情况被王都周边小部落发现,其中有不少部落率部来查看,都被窦辅设计剿杀,而又故意放部分人逃离。这部分离开的人,第一时间向出征辽东玄菟郡的大军去报信。而大军在得知王都危险后,急忙退兵。而黄忠却没有放过他们,一路在后面袭扰。各种手段层出不穷!高句丽大军若是防备吧,便会使得大军退军速度极其缓慢!若是不防备吧,对方又不断偷袭。总之是不厌其烦。而王都看到城外的大火后,也派人前去查看。小队全数被窦辅劫杀,城中见久久没有回报,便感到蹊跷,再派兵去,一样有来无回。但是若就此不闻不问。也担心是敌方的诡计,最好是探查明白。所以,第三次派出去一批人,这次人数有近两百,可是在窦辅的伏击下,再一次全军覆没,只活捉了领队之人!窦辅命士兵穿上此次与上两次缴获的高句丽人的士兵服饰后,前去诈城。而关键就是那名领队之人,在窦辅的威逼利诱下,无奈答应。果然,用此计,高句丽人完全没有防备,直接放窦辅进城了。于是,窦辅等人在进城后,轻易占领了王宫。俘获了包括王后在内的许多高句丽臣工!随后,窦辅并没有在王城停留,将俘虏带走,并且一把火烧了高句丽的王城,随后埋伏在大军回援的必经之路。

    这时,所有的高句丽大军都想着快点回去,实在是很难想像窦辅会在半道埋伏。当他们一路赶回,人困马乏之时,见王都方向大火熊熊燃烧,更是不敢停歇,拚尽全力救援王都。而就在此时,窦辅率领养精蓄锐的各部盟联军,杀了出来。高句丽在强弩之末下,又是毫无准备下,被打的打败,高句丽王,带着残余的部队往东北而去,扶余等部,皆率兵追杀。

    而此刻的窦辅,也率部继续追杀高句丽王,他一面快马朝廷报捷,同时让黄忠父子押送着俘虏与缴获的辎重,先行回去。因为各部盟在见识窦辅的强悍,已经汉军的武勇后,为了讨好汉军,将许多战利品都交给了汉军。而窦辅太史慈典韦赵云黄忠,更是被扶余等部盟,称之为大汉五虎!说这几人勇不可挡!

    窦辅在安排好所有事情后,正带领典韦太史慈赵云等率部与联军一起杀到了原玄菟郡的边境之地。至此窦辅光复了从汉武帝时期打下的玄菟郡全部领土。随即窦辅率部回身往乐浪郡急驰。窦辅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诺言,要亲手抓住张举。

    而就在此时,窦辅接到了灵帝的第一道诏书。要他接到诏书之日起,即可回程。

    可此时的窦辅却丝毫不以为意,说了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于是,继续南下攻入乐浪郡。

    而朝廷此时却出了更大的事情,一直平稳的凉州羌人再次动乱起来。此次,韩遂率领的叛军,没有攻略三辅,而是南下准备攻入益州!这让汉灵帝大为震惊,若是其南下真的攻占了益州,就是在按照汉高祖刘邦的思路,倒是,韩遂随时可以出兵攻略三秦。对朝廷的打击会更为沉重。

    于是,灵帝再次下诏召窦辅火速回京,前后居然一共下了十二道诏书!到最后已经是言辞强烈,责令窦辅一月之内必须回到雒阳,否则严惩不贷!这当然出了灵帝真的很急着见到窦辅,也有十常侍与何进的功劳,他们实在不敢再让窦辅在外领兵了!没此都是为了陷害窦辅,欲置其于死地!可结果,往往出人意料,窦辅总能逢凶化吉,并且再建功勋。所以,他们只想窦辅快些回朝,而不希望他再滞留在外!

    窦辅无奈,知道这次若再不回去,恐怕真的会出现无可挽回的局面。因为他收到了杨彪的第二封信,当初收到第一封时,窦辅并未太过放在心上,只是如今却不得不重视了!

    窦辅一时之间也无计可施,只得与田畴商议。

    田畴告诉窦辅,按照时间窦辅还是可以前往霅县,再火速回去,正好能赶上灵帝的期限!

    窦辅自己算过,除非自己马上回城,否则绝对赶不上回去!他不知道田畴如何可以做到让自己继续南下,待处置了张举再回去,居然不超出灵帝期限!

    田畴告诉窦辅,这霅县原本是真番郡的郡治所在!而它就在今天的韩国首尔。待窦辅处置完张举后,可以赶到原本属于乐浪郡的南部都尉府昭明县!从那里可以有渡口出海,直通青州东莱郡!田畴告诉窦辅,此时赶到霅县只须三日,而再赶到昭明去渡口,需要两日,渡海需要十日左右,而从青州东莱郡到雒阳,若是快的话,只要五六日,时间上是完全来得及的!

    而这一消息,令窦辅惊喜的同时,也表示是否可行。结果在太史慈那,窦辅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原来从黄巾之乱开始,在青州就陆续有人渡海往辽东避难。

    太史慈对窦辅说道:“二哥,此条海陆小弟知晓!当年小弟逃难,原本就像从此条海路避往辽东。只因当初遇到二哥,这才没有成行!虽然小弟不知道具体到达辽东何地,但是听闻就是到昭明附近!而另一头就在东莱小弟家乡附近!另外,还有一事,兄长可能不知道”

    窦辅一愣,说道:“还有何事?”

    太史慈到底要说什么?窦辅是否能如期赶回?万年公主又去了哪里呢?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ps: ; ;第一更到啊!今日与好友们去烧烤了啊!呵呵,回来晚了!一只龟,一只熊,还有一只羊。。。。
第一二三回 一条龙龙尾最贤 一辈子血债血还
    第一二三回 ;一条龙龙尾最贤 ;一辈子血债血还

    上回说到何进担忧窦辅威胁自己地位,急招袁术商议,而袁术除了建议何进速召窦辅回归,并未良策!何进无奈之下,只能入宫请教何皇后。而何皇后则问计于十常侍。十常侍自己原本就不愿窦辅能够娶万年公主,在何皇后的支持下,定下计策。诱导万年公主离家出走!

    而窦辅却丝毫不知自己被无数人算计。当攻破高句丽王都后,让黄忠父子押送俘虏先行回归。自己则带领了典韦太史慈赵云等人,继续南下霅县,决心除去张举!

    而在此时西北战事复起,灵帝忧心之下,又在何进等人捣鬼之下,居然连下十二道诏书,急招窦辅回雒阳,且限定归期!

    窦辅无奈问计于田畴。在田畴的解释下,窦辅才知道可以从海路走,直接到达青州,从而缩短了路程上的时间。让窦辅得以顺利完成心愿。而田畴这一路线,也得到了身为青州东莱人的太史慈的确定。

    太史慈告诉窦辅确实有这一条海路,一般人为了避祸通常会走这条路!而当说完这些,太史慈又要告诉窦辅另一件于此相关的事。

    窦辅好奇问道:“还有何事?”

    太史慈告诉窦辅道:“二哥,自黄巾之乱开始,在青州便有大量士民渡海到辽东避难,其中有几位名士,非常有名,也是从这一海路避祸辽东的!”

    窦辅被太史慈说的好奇心大起。问道:“子义,不知这几位大贤尊姓大名,先居何地?”

    太史慈摇头道:“兄长。那两人分别是: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东)人!以及管宁,字幼安,北海郡朱虚(今山东省安丘、临朐东南)人。不过,小弟并不清楚二位先生现在何处!”

    听太史慈说了后,窦辅搜肠刮肚。也没有想起这两人是谁?以为是不出名的两个东汉名士!其实,这两人是非常有名且厉害的!因为这两人与另外一人是并称的!说起那人恐怕窦辅就会知道了。只可惜那人太史慈并不了解,也不是乡里之人。那人名叫华歆,他与管宁,邴原并称为“一龙”。而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今山东德州禹城)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