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忠义之三国英烈传奇-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只是未雨绸缪罢了。这一日,窦辅等才将书简全部装运完成。就得知自己等候了许久了的从云中一路到长安,再从长安赶来雒阳的那三千骑兵,终于到了。此刻就在城外数里外都亭等候,窦辅忙出府上马。典韦太史慈怕窦辅,路上有失,赶紧赶去。

    见面后,反倒窦辅大吃一惊,原来此次领队的并非是黄忠,而是戏志才。见窦辅亲自前来迎接,戏志才亦十分激动。一别尽年,窦辅有太多话想对戏志才说,也有太多疑惑想询问戏志才。原本以为戏志才还在并州,却不想戏志才居然亲自领兵前来了。

    对于窦辅的好奇,戏志才正欲告诉窦辅。为何是自己亲自领兵元以内的原因。而窦辅已经从亢奋中冷静下来,也不是那么着急知道。

    于是,先安排大军驻扎在城外。而戏志才与黄忠等则随窦辅进城回府去。窦辅要为大家接风洗尘,但是也没有忘了城外将士,命典韦先回府准备酒肉给大营送来。毕竟这都是随窦辅身旁数年征战的老兵。窦辅自然不会亏待他们。平日里是不允许如此,可是,如今到了雒阳城外,自然没有危险,偶尔放松下。也无妨。

    当晚在窦辅府上顿成欢乐海洋,彼此都多日不见,都是生死兄弟。一见面自然努力喝酒。如此此刻喝的东到西哇的典韦与典峰,就是最好的写照。窦辅亦没有多说,不想破坏这难得气氛。毕竟,在不久的将来。恐怕会有连年恶战。最终这里面的人,恐怕能活下来的人不多。

    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窦辅将太史慈郑重的介绍给众人认识,随后便让众人继续狂欢,自己则拉着戏志才退了出去。在花园中,窦辅仔细询问了并州的情形。戏志才也逐一将并州形势告诉窦辅,同时对新上任的并州刺史张懿评价也不高。

    当窦辅问起为何是戏志才亲自领兵时。戏志才告诉窦辅,自己原本以为将是一场恶战。羌人之祸始自章帝时期。屡次反叛,虽然每次都被朝廷镇压,可是却治标不治本。戏志才此来,一是提醒窦辅此事不要涉足太深,以免将来无法脱身。要根治羌人问题,光靠武略不行,需要佐以文治!这其中就将就分寸尺度了,戏志才怕窦辅吃亏,这才匆忙亲自领兵前来,一者可以就近提醒,二来也可以为窦辅出谋划策,帮助窦辅多建功勋。

    而当听了戏志才的分析,窦辅不由想到了当年张奂在平定西北时,与段颎(jiong)发生的冲突。张奂主张文治为主,武战为辅,与段颎恰恰相反,差点被害。窦辅就唏嘘不已!

    可是,当戏志才率军赶到时,却得知叛军已然败退,且踪影全无。对此,戏志才与窦辅想法一致,对方绝不是简单的败退,恐怕有更深层的阴谋。,因为性息匮乏,暂时不得而知罢了。而窦辅与戏志才商议很久都没有一个定论,正准备放弃时,戏志才突然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可能:王国韩遂马腾等人,可能是佯攻三辅,主力实则向益州进发!高祖皇帝就是用了韩信的计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最终成功从汉中杀入三秦,进而定鼎天下的。而如今对方会不会也学高祖与韩信,只是计策变成了:明功三辅,暗渡陈仓!一旦进入益州,恐怕局势会彻底糜烂。看若戏志才这一猜测是对的话,叛军一旦得到益州,再据有凉州,这是要做高祖皇帝啊!

    想通这些窦辅能不吃惊吗?!但是窦辅知道自己与戏志才想到的这个方案和可能,朝廷不会采纳,更加不会相信。这怎么办呢?突然窦辅想到了一个人,火速将这一切,包括自己的担心和对应方案,派人快马,应该还来得及!那个人就是一心为国,此刻驻扎在长安,守护先帝陵寝的皇甫嵩。若他得知这一切,一定会重视。只要不给对方可趁之机,益州固若金汤。处理完这一心头大石,窦辅也放松下来。

    随后,窦辅又担忧并州安危,毕竟戏志才将黄忠父子,典峰等都带来了,云中,五原二郡就留了羊衜与马鸣数人。

    可戏志才告诉窦辅自己这么多是有原因的。可当窦辅详细询问时,戏志才却不愿多说,只简单说了句,不吗久北方必有大变!让窦辅拭目以待。窦辅自然信得过戏志才,故而也没有多问。随后,告知戏志才自己这一年的经历,并询问戏志才对此的看法。

    戏志才料定王芬之事,最终必定不会成功。理由竟然和荀爽,曹操给出的差不多。这也使得窦辅更加坚信这个时代原本历史上留名的人物,没有一个简单的。而得知窦辅请来郭嘉辅佐,戏志才是喜出望外,郭嘉大名他时常听荀彧提及。对于荀彧识人之明,戏志才那是一直深表钦佩的。

    可当听到大将军何进找窦辅之事时,却双眉紧皱,窦辅见戏志才都如此慎重,自然更加不敢打扰戏志才。良久后,戏志才幽幽一叹,道:“主公!大将军此举看似蹊跷,似在为人掩饰什么,或是阻止什么?大将军似乎背后有人!?只是奇怪,何进贵为大将军,还有何人可以指派他做事?”

    窦辅听戏志才如此一说,心中渐渐明朗,似有所悟。戏志才苦思许久,也在此时,灵光一闪,问窦辅:“主公近来可曾有什么事发生?或什么是有何未完之事?”

    窦辅低头后,摇摇头道:“确实没有何事未曾做完啊…”忽然,窦辅似乎想到什么,紧接着说道:”对了,险些忘了此事!进来只有一件事不曾做完!”

    见窦辅似乎想到什么,戏志才亦激动紧张问道:“是何人?”

    窦辅并不确定是不是,最终还是对于小青的关心占了上风,答道:“近阶段,辅一直在寻找一人!便是当年之家人!”

    戏志才听懂了窦辅说的‘当年之家人’的意思,自然明白了此人对窦辅的重要性。所以没有奉劝窦辅离开,只是说道:“主公 ;!想来何进召唤主公之事,必于此有关联!”

    窦辅笑着说道:“志才此次要失算了啊!这两件事风马牛不相及,志才怎会有此联想呢?如同志才方才所言,何人可以说服何进?”可是,话才说完,窦辅脑海中忽然跳出一个人—…袁术!莫非真的是他?窦辅想到了袁绍,这可是足以左右何进的人。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即便大将军的何进也不可能不给面子。何况,袁术论身份比袁绍还高贵些。莫非真的是袁术?只是他这么做为什么呢?

    对于窦辅的疑问戏志才也不知如何回答。但是,最少窦辅不再向原来那样迷惑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真相,袁术是因为自作聪明才如此做的。若是知道了,窦辅一定会惊讶于戏志才的推演能力。

    窦辅与戏志才彼此聊了很久,将很多事情都拿出来重新商量,说说各自见解。不知不觉月上中空了,二人才意犹未尽的结束了谈话,各自回房休息。

    第二天一早,窦辅才起身来到院中练武。可大将军府上传来一个重大消息,幽州张纯反了!

    说起这张纯造反,还得从韩遂那时说起,当初韩遂等率大军进攻三辅,灵帝为守住陵寝,诏令各地边军,火速前来长安共同抵挡叛军。窦辅也是接了这个诏书赶回雒阳的。

    可是,这诏令在幽州却出了问题。

    原因是张温派遣了公孙瓒领三千骑兵前往长安救援。可却没有安排中山相渔阳人张纯。这张纯自认为武勇不弱于公孙瓒,可张温却用公孙瓒统兵去救三辅。这张纯求将而不得,恼羞成怒,竟然就此反叛朝廷。

    何进有心让窦辅前往平定叛乱,可是这一提议在张让等宦官的干预下被否决了。其实对于窦辅而言,去不去平叛真的无所谓。

    为了这个朝廷已经吵了几天来。可就在这时,另一个消息的到来,让窦辅彻底惊慌了。

    长沙贼区星也反叛了,一路烧杀抢掠,整个荆南四郡,都不得安宁!窦辅心忧家人,立时赶往大将军府,准备请战,前往征讨!

    韩遂马腾等人率部到底去哪儿了呢?张纯为何就敢反叛呢?区星在长沙作乱,窦辅的家人如何了?他去请战会应许吗?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ps: ; ;今日晚了,这算补昨日吧!今日继续补啊!求票!各种求!谢谢大家支持啊!
第八二回 乌丸叛鞭长莫及 汉祚危烽烟四起
    上回说到窦辅与戏志才一番长谈,消除了心中不少疑惑。正当窦辅计划返回并州,却意外接到何进通知,中山太守张纯反了,而起因是因为不满张温,讨伐韩遂等叛军,用公孙瓒,却不用自己。因为不受重用,怒而反叛。而原本这不是个大事,也不会惊动到雒阳,惊动到何进!只是,他不光一个人反了,而是与同郡张举及乌桓丘力居等人叛乱。

    这张举乃是渔阳郡本地豪强,手下有部曲武装近万人。而这丘力居则是乌丸首领。他的儿子与从子,从子也就是侄子的意思,那就很有名了!儿子楼班,侄子蹋顿未来都是乌丸的大人!在乌丸首领一般都称之为:大人!

    乌丸乃是两汉北方较大的一支部族。起源于东胡,后东胡被秦汉时期崛起的匈奴单于冒顿击败,部族四散,其中一支就来到了东北乌丸山一代,而鲜卑也是东胡一支,逃到鲜卑山一代,这两支后分别以山为名号,称之为乌丸,鲜卑。也一直被强大的匈奴奴役。所以说,乌丸,鲜卑与匈奴是世仇也不为过。直到汉武帝率大军扫平匈奴,将其逐出漠南。乌丸便开始臣服于大汉,汉武帝将其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为大汉御边,抵挡匈奴。大汉设有护乌丸校尉,统领其众。后逐渐分布到朔方等边地十郡。

    而直到东汉明帝,章帝时期,大将窦固。乃是云台二十八将窦融之侄,窦固与同为云台二十八将的耿弇(yǎn)之侄耿秉一起,北征匈奴。打通大汉与西域的联系,遏制匈奴势力的发展,又命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再次回归大汉怀抱!再之后章帝和帝时期的大将军窦宪与耿秉,班固等又先后两次北征匈奴!这窦,耿,班皆是河西望族。也代表了这个东汉时期的河西势力,又是乡党,窦氏。班氏皆是扶风平陵人,耿氏乃扶风茂陵人。所以,彼此相互依存!导致整个东汉朝的皇后大多出自河西望族!从而延伸出外戚与皇权的斗争,有催生了宦官这一政治势力!在原来的历史上。最终也在外戚窦武覆灭。宦官十常侍覆灭的同时,东汉亦名存实亡了啊!

    也就是窦宪这两次征讨,彻底将匈奴逐出漠北,残部西迁,最后这部匈奴中出了个上帝之鞭………阿拉提,导致了罗马帝国的覆灭。影响了世界格局!

    而这几次大战乌桓与鲜卑以及武帝时期内附的南匈奴都出力甚大!可以说,是他们与东汉的联军,才最终彻底解决了匈奴!只可惜。最后空出来的大漠,被崛起的鲜卑全数占领。而大汉却陷入三国内战,最终五胡乱华,汉文明差点断送!其实细看秦汉历史,从东胡被匈奴覆灭,到汉朝联合东胡余部鲜卑,乌丸剿灭匈奴,再到东汉曹操灭乌丸,汉化融合匈奴,直到鲜卑崛起,灭代汉之魏晋,整个过程,如同两宋之外部形势!南北宋,辽,西夏,金,蒙古,最后被蒙古吞并!不由让人惊叹,历史惊人的相似!

    这两次加上后世满清灭明,便是汉人历史上三次文化浩劫!且一次比一次严重,一次比一次彻底!直到近代,中华文明彻底沦丧,近年来才开始缓慢觉醒复苏,只可惜很多精华已经彻底泯灭在历史之中了!曾经的盛世汉唐文明彻底没落了。不知需要几代人,才能再次恢复祖先的荣光!

    言归正传,这一些也说明了了乌桓在东北的影响,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皆是幽州领土。而张纯与张举便是幽州渔阳郡人!丘力居是乌丸大人,张纯是幽州将领,张举是幽州豪强,这三人的联合反叛,就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叛乱了,若不及时处理,将会影响整个河北!幽州紧邻冀州,并州,青州!要知道东汉整个勋贵集团出自三个地方:一是帝乡荆州南阳郡!二是河西地区,也就是司隶三辅及凉州一部!三就是河北,尤其是冀州!要知道当年东汉光武帝就是从河北起兵的,要不然袁绍也不会自以为得了河北便可南向争天下了啊!而今上灵帝家乡便在河间冀州河间!

    而这也是为何朝廷知晓张纯反叛,会如此紧张!大将军府一日三惊,噩耗频传。

    只是月余,那张纯便领军劫略蓟中,杀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人,聚众至十余万人,屯兵肥如,掠夺幽州、冀州。张纯自称弥天将军、安定王。张举则称天子,并要求灵帝退位!

    至此天下震动,而因为此事,窦辅及所属亦一直滞留京师,等待命令。对于这次张纯叛乱,窦辅对自己这有限的历史知识,深感无奈,后悔没有好好学习啊!而只能与戏志才彻夜讨论,反复商量。最终决定,上书朝廷,表明心志,愿意率部前往征讨!只因为窦辅此时根基皆禀奏在并州,若任由事态发展,到时鲜卑,匈奴皆动起来,恐怕对自己也很不利!再者,窦辅亦心忧百姓。而戏志才则认为这有利于提高窦辅名望!所以,二人一致认为,应该上书请战!

    而因为局势糜烂至此,无论是大将军何进,亦或是汉灵帝皆已慌神了。朝中百官能战者不多,皇甫嵩此刻在西线,对抗韩遂叛军!朱儁在冀州对抗黑山张燕等部,朝廷能战敢战者不多,余者如盖勋,卢植等皆与宦官不睦,被其阻止!当然,窦辅与宦官亦是仇深似海,故而上书亦被扣下!

    只是,窦辅在上书朝廷的同时,也向大将军何进请战。当即何进便准了!可是,在张让等得知此情形后,百般阻挠,总之不愿让窦辅领兵出征,更不愿其因此立功升职!

    此时,就此被拖了下来。彼此扯皮,一拖又是月余,转眼已经入秋。见到这种情况,窦辅亦深感无奈,不由想到后世的公务员,顿时觉得两者非常相似啊。这个办事效率实在是让人无语。一边看着张纯等劫掠幽冀并青四州,一边无所事事的在雒阳等通知!

    正当窦辅失去耐心,与戏志才商议,准备请辞,先回并州去时。再次传来大将军府召令,请窦辅火速赶往大将军府议事。

    窦辅无奈的望着戏志才,说道:“志才稍坐,辅去去便回!辅猜想又是前线战报,不知是那张纯又攻陷了何地?令大将军如此惊慌啊!”

    戏志才亦轻笑摇头,目送窦辅离去。

    而当窦辅来到何进府中后,却得知急报并非从幽州传来,亦不是从河北任何一地传来!更不是凉州战报!而是从荆州传来的急报,且是荆南来的!

    窦辅顿时惊呆,心中忧虑,急步来到何进议事厅。见窦辅近前,不待其开口,何进便说道:“敬德快来!此时荆南快报!”窦辅谢过何进,慌忙打开一看,顿时只觉天旋地转。

    原来是荆南长沙郡区星因不忙贪官横行,聚众万余人反了。攻打长沙郡下辖诸县。而周朝,郭石亦分别在零陵郡,骑兵桂阳郡起兵反叛,呼应区星!

    见到此消息,窦辅怎能不急,又如何不忧。不等何进开口,窦辅率先请战道:“大将军,辅愿为前部先锋,为朝廷除贼,为大将军解忧!还请大将军准许!”

    何进今窦辅如此,心中甚悦,觉得窦辅很给自己面子,又觉得上次因为宦官阻拦,未能让窦辅如愿领兵征讨张纯,心中难免羞愧。这一次便当无论如何,亦不能再驳了窦辅面子。何况自己也知道窦辅家中父老妻小皆在荆南,此刻允许,窦辅便欠了自己一个天大人情,日后自然更加忠心。而自己也解除一件后顾之忧。一举数得,想的何进心头美美的。当即便答应了窦辅,让其回去好好准备,待朝廷诏令下来,随即启程。窦辅谢过何进,一时间又忧又喜,喜的是何进准许自己亲自领兵回乡救援,忧的是千里迢迢,路途遥远,大军远行,诸事繁杂,恐夜长梦多,救援不及啊。左右为难之间,窦辅已回到府中。

    窦辅才进府中,便让典韦太史慈出城去整顿部曲,待朝廷诏令一下,即刻出发。让大军随时准备着。后又不放心,让黄叙与典峰率一队亲卫,先行出发,并让其不管其他,只是到荆南后沿途告知诸县城,援军即刻就到,必须固守待援!然后便回零陵自家堡坞,坚守不出,等待自己到来。

    原本黄忠不会允许黄叙独自领军。可是当得知家乡有事,亦无法坚持,且只是领一小队亲卫,又有典峰相随,也就同意了。其实,黄忠更希望是自己亲自去,只是知道这不现实。自己乃是一军主帅,如何能够轻动,如同窦辅一般。否则,窦辅早就亲自前去了。

    就在黄叙出发不久,窦辅等还未坐定,门外下人禀报,说有一位先生登门,狂言乃是窦辅请来的上宾,要窦辅亲自去迎接。

    来人究竟是谁?而窦辅又能否如愿前去荆南?家乡亲人是否能够安然无恙?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ps: ; ;月底了,厚颜求票啊,什麽都要啊,呵呵,谢谢龙兄的月票啊!感谢!俗套了啊!
第八三回 叹奉孝神算惊天 洞人心神目如电
    上回说到窦辅向大将军何进请战,欲往河北征讨张纯等叛军。结果却为十常侍所阻。为此事,何进与十常侍相互攻讦,以至于局势日益糜烂。而窦辅则因此只能率大军屯扎在雒阳无所事事。正当窦辅欲向何进请辞,先回并州,再做计较之时,却意外得知荆南叛乱又起。窦辅心忧家人,向何进再次请战,何进为笼络窦辅,遂答应其请求。

    窦辅担心大军远行,旷日持久,未免夜长梦多,当即命黄叙与典峰率一部亲卫先行。而当窦辅才送走黄叙,却听下人回报说,有一位先生登门,狂言乃是窦辅请来的上宾,要窦辅亲自去迎接。

    听到这话,黄忠当即大怒,原本因为知道家乡有难,心中不爽,正好遇上这么一个狂人,如何不拿来开刀。黄忠提着,就要往门外去砍了那狂人。窦辅连忙劝住黄忠,而此时戏志才亦望向窦辅,二人皆心中疑惑,不知来人是谁?

    只是,来人如此狂妄,若非是有真才实学,便是一妄人!若是后者也还罢了,若是前者,因为己方,而错失良才,便真的后悔莫及了。二人便都因想到此处,窦辅才制止黄忠,而戏志才亦暗示窦辅。

    黄忠见窦辅阻拦,亦不再多言,忿忿坐下。窦辅见此,轻笑宽慰道:“师傅,何须如此动气!叙弟此去,必定无忧!家中亦常年操练,堡坞坚固,想来无妨的!师傅宽心啊!”

    黄忠见心思被窦辅看破,老脸微红。但是真谛神情却平静很多了。这细指时,戏志才问那下人道:“来人作何打扮?”

    下人想了想说道:“似是做道人打扮!”汉初信奉道家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所以汉代许多名士隐士皆做此打扮。虽说后来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是道家的思想还是传承甚广,特别是近些年,太平道的广为传播,信奉者更甚。只是,并未头裹黄巾而已。

    窦辅与戏志才一惊,道人打扮?须知当初戏志才见窦辅之时,便是做此打扮的。故而在二人心中。并不会像普通人那样,因为黄巾之乱,而对道人有所轻视。也绝不会小看如此装扮之人。

    当即起身出迎,来到门外。一见之后,窦辅与戏志才皆愣在当场。谁也没有想到是他。

    原来来人竟然是郭嘉。就来了窦辅因为这段时间事情太多,又有戏志才在身旁出谋划策。一时间居然没有想起来。

    郭嘉见两人如此神情。故作惊讶道:“莫非此处并不欢迎在下?如此,嘉告辞!”说完,真的转身离去。

    窦辅连忙,笑道:“奉孝乃是辅之上宾,请尚且请不到,又怎会不欢迎?”说着,挽着郭嘉就往里走。

    一路,郭嘉感叹道:“原来敬德如此殷实。早知如此,就该问敬德要些酒钱!”

    窦辅直到郭嘉是戏言。笑道:“奉孝若要酒钱,随意支取就是!辅虽说非豪门,但是区区酒资还是付得起的!奉孝只管喝便是,只是注意身体啊!”

    一旁戏志才亦取笑道:“好个郭奉孝啊!汝曾言,天下将乱,暂不出仕的吗?”

    郭嘉正色道:“志才兄此言差矣!其一,嘉并为拜敬德为主。只是一个赌约,嘉追随敬德三年,三年期满,去留随意!其二,天下还未大乱,待那日来临,说不得还是要觅地隐居啊!”

    郭嘉说完,戏志才诧异的望着窦辅,见窦辅点头,方知郭嘉所言不假!心中暗暗为窦辅着急,欲设法将郭嘉留下。

    此时,窦辅点头道:“不错!辅曾与奉孝有约,三年期满,奉孝便可自行决定去留,辅绝不阻拦!”

    见窦辅话一出口,戏志才只能心中暗叹一声:可惜!

    待三人来到厅中坐定,窦辅为郭嘉介绍黄忠等人,待介绍到戏志才时,郭嘉笑道:“敬德无需介绍了,志才与嘉乃是旧相识了!”

    窦辅虽然好奇,但是见二人都没有要开口解释的意思,也不便再追问。想想二人皆是颍川人,又都与荀彧相识,认识也不足为奇!

    可是,郭嘉这一切落在黄忠眼中,便觉得十分无理狂妄。只是因为之前窦辅再三叮嘱,这才没有发怒,但心中却对郭嘉相当不满,只得一个独自忍耐。

    当然黄忠的表情亦落在了郭嘉的眼里。郭嘉心思缜密如何会看不出黄忠的隐忍。于是,主动问候道:“黄将军似乎心中不快,何不说与吾等知晓,看是否能为将军解惑?”

    这一句一出,窦辅暗道不好!自己只是压住黄忠,可如今是郭嘉主动上前,算是装在枪口上了。可当窦辅眼神望到戏志才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顿时醒悟!这郭嘉乃是历史留名的人物,被曹操如此钟爱,又岂是浪得虚名,想来对付黄忠的留难,应该易如反掌。想到此处,窦辅定下心来,暗自留心观察二人的神情。

    而黄忠原本正生者闷气,突然见郭嘉主动装上枪口,心中那个爽啊!简直觉得郭嘉太够意思,太合乎自己心意了。

    窦辅见黄忠这表情,暗道不好!看来这郭嘉已经知道黄忠心思,且摸透黄忠脾性,看这情形,还没说话,黄忠就已经输了。刚才还在担心郭嘉,转眼又为黄忠忧心了。

    而此时的黄忠丝毫没有发现不对劲,更没看到窦辅与戏志才用同情的眼神望着自己。

    黄忠起身问道:“敢问奉孝先生,主公称赞先生神机妙算,智谋无双。不知先生对眼前局势有何见解!?”

    问完之后,黄忠觉得神清气爽,就安心等着。因为这个问题实在太宽泛了,谁人都无法给出具体答案!毕竟是未发生之事,且郭嘉才到,很多事情都不清楚情况。黄忠如此问话,确实有为难之意!

    当然黄忠是故意如此,只是想打压郭嘉的嚣张之气。即便郭嘉答不上来,黄忠亦不会看轻他。毕竟,能得窦辅赞誉之人,必有过人之处,且窦辅向来有看人识人之名。

    但是,即便窦辅对郭嘉再有信心,听到黄忠问题后,亦双眉微皱。只有戏志才由始至终皆面不改色。

    郭嘉听完黄忠问题,又将众人神情看在眼里后,淡淡微笑,起身也不看向黄忠,直接对着窦辅说道:“敬德!既然黄将军开口请教,嘉便试言之!”

    窦辅点头,微笑道:“奉孝不必当真,汉升乃是戏言尔!”

    可郭嘉并不听窦辅解释,直接开口道:“嘉大胆预测,敬德将欲起兵征讨叛逆。”

    听郭嘉之言,窦辅等人大惊,忙问道:“何以知之?”

    郭嘉笑道:“此事易尔!典韦太史慈乃敬德左右亲信,此刻却不在身旁。此地乃是京师雒阳,不亚于龙潭虎穴。若无重要之事,断然不会双双离去!再者,一路进院,见到敬德亲卫似在打点行装。且敬德临去时,托文若转告,说西北有变,凭此种种,故而料想,将欲进兵!”

    窦辅惊叹于郭嘉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但是又存了考校之意,继续问道:“那以奉孝之见,辅此去乃是往西亦或者往北?”

    郭嘉微微一笑,说道:“敬德将欲南行!”

    若说刚才郭嘉之言,窦辅只是惊叹,那么此刻郭嘉之言,窦辅已经是惊呆了!

    黄忠亦不可置信的看着郭嘉,接着问道:“为何不能是往北,往西?”

    郭嘉笑笑,看着窦辅说道:“敬德若是往西,何须等到今日。只怕到达雒阳,不需几日便可出征!为何滞留于此?想必朝廷有了变数。”

    窦辅若不是知道郭嘉才到,几乎以为他一直躲在雒阳了。只是,越是这样,窦辅越有心继续问话道:“虽说西北有变,为何不能是北方,而一定是南方呢?”

    郭嘉摇摇头,看着窦辅,:“之前,嘉确实无法肯定敬德此去是往北亦或是往南!只是,敬德方才神情,使得嘉灵光一闪,决定敬德此去必定往南!”

    见窦辅惊讶的表情,郭嘉不等窦辅开口询问,便主动说道:“方才门外初见主公时,似乎面带忧色!若是北方,敬德无需如此。这世上敬德已无血亲!何人能使得敬德如此?只有在零陵尚存之亲人,才会让他惊慌失措!对于他们,窦辅将会对他们的安危极为重要!若得知他们有事,敬德恐怕早已经前往了!之所以还在此,恐怕是在等朝廷诏令!故而,嘉以为敬德恐将进兵!”

    郭嘉分析完,窦辅黄忠等人已经惊呆!而匆匆从城外赶回的典韦太史慈,在门外听到后,亦惊呆了!

    还不等众人反应过来,郭嘉接着说道:“敬德,倘若真的欲往零陵,恐怕还有阻碍!恐难成行啊!”

    此言一出,直接将还在惊呆状态中的窦辅等人拉回现实。窦辅更是急迫问道:“奉孝何出此言?有何凭证?”

    郭嘉见窦辅如此,轻叹一声。

    郭嘉为何这么说?窦辅又将遇到哪些?是否能够解决呢?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第八四回 神算郭嘉算前因 鬼谋戏忠谋何进
    上回说到窦辅与戏志才出门迎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