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忠义之三国英烈传奇-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窦辅到底能否最终领会戏志才的意思?鲜卑与匈奴最终会火拼吗?窦辅的宿命之敌呼厨泉,又能否扭转形势呢?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五四回 鹤蚌争渔人得利 汉军胜胡虏远避
    上回说到窦辅在收到戏志才射入城中的信后,便明了其用意。而匈奴在得知槐枞部欲攻鲜卑老巢后,便心生退意,与于夫罗协商后,决定连夜撤兵。

    不想如此正好坠入戏志才设计好的计谋之中。因为此时鲜卑首领和连也正看到戏志才派来的死间,当然是尸体。但是却留下一封足以令和连发狂的信。对于信中所说的槐枞联合匈奴对付自己之事,和连手下展开激烈争论。

    正当两种意见相持不下时,帐外亲兵前来禀报:“大王!发现匈奴各部似乎在打点行装,似乎要拔营!”

    “什么!?”听到这一消息,和连大惊失色,愤怒的望着手下之人。而方才说匈奴不会背叛的那些人,皆噤若寒蝉,低头望脚,一声不啃。

    若是眼神可以杀人,这些人早已经被和连的目光杀死了!就在这时,最早担忧匈奴会反叛之人出声说道:“大王!当务之急,乃是处理匈奴之事,若是待其离去后,便成了心腹之患!彼时,吾等若速退,回弹汗山便会遭到匈奴伏击。更可怕的是,若吾等与槐枞决战之时,匈奴骤然杀入,后果不堪设想啊!”

    和连强行压下心中愤怒以及想杀人的冲动,问道:“若依先生之见,又当如何?”

    那人做了一个杀的手势后,说道:“大王,为今之计,只有杀之!先下手为强!如今,匈奴以为吾等还不知其阴谋,军士正在拔寨及打点行装。若此时,吾军骤然杀入,必定可大获全胜!”

    听了此话,和连喜形于色,喊道:“妙!此计大妙!传本王令,命三军集结,火速杀入匈奴大营!本王要亲手看下于夫罗和呼厨泉的人头!”

    而此时的匈奴营寨丝毫没有准备,都在收拾行装,准备撤离。猛然间,杀声四起,且不是从寨门传来,而是从身旁友军传来。一时间,都没有搞清楚情况,就做了无头之鬼。

    此时,呼厨泉正在与于夫罗商量退军路线以及后续打算。突然,听到帐外杀喊声四起,忙出寨查看。

    见营中火光冲天,以为是汉军夜袭。可此时,亲兵跑过来说道:“二位王子,敌兵从右侧杀入,此刻正往中军大帐而来。请殿下速速回避!”

    “右侧!?”听到这话,于夫罗与呼厨泉皆愣住。于夫罗问道“右侧不是鲜卑大营吗?难道鲜卑人这么不济,已经被汉人攻破营寨了?”

    那亲兵急道:“王子!不是汉人,是鲜卑人杀来了!”

    于夫罗惊道:“和连难道疯了吗?这是为什么?”

    呼厨泉明显比于夫罗冷静的多,当他得知杀入营中的不是汉人而是鲜卑人时,就长叹一声,说道:“大哥!看来吾等与和连都中了汉人之计了!”

    “中计!?”于夫罗一愣,惊讶道。

    呼厨泉苦笑道:“汉人必定用了反间计,离间吾等与和连关系!和连见吾军拔寨,必定疑心了!只是,不知汉人是如何令和连认定吾等有异心的呢?”

    于夫罗见呼厨泉如此说,忙道:“既如此,吾等速速去见和连,说明一切,止住混乱。莫让汉人诡计得逞!”

    呼厨泉忙制止于夫罗道:“大哥,汉人狡诈,用计狠辣,绝对不会没有后手!再者,和连趁吾军拔寨之际进攻,吾军心已乱,空难收拾,唯有暂时退避,方可逃过大难,迟则有性命之忧!”

    于夫罗正在犹豫之际。却见远处,和连率领亲随杀过来了。此时的和连满脸愤恨,眼露凶光,老远就听到他喊声:“于夫罗,呼厨泉!两个无耻小人!本王定要看下尔之狗头!”

    见此情形,于夫罗也知大势已去,不可挽回。只得长叹一声,与呼厨泉上马,率队远逃。

    而正当鲜卑与匈奴杀的难舍难分之际。一直隐伏一旁的戏志才开口对一旁黄叙道:“子信!时机成熟,速带兵杀入寨中!切记,从鲜卑寨中杀入,再一路往匈奴寨中去!”

    黄叙一愣道:“军师为何要先从鲜卑寨中杀去?”

    戏志才冷静的望着敌寨,沉声道:“机不可失,速去!此战胜后,再告诉子信原由!”

    黄叙点头,对着身后部曲兴奋喊道:“兄弟们,随某来!报仇的时刻到了!杀胡狗啊!”

    黄叙喊完后,一马当先,提着大刀往鲜卑寨中杀去。身后汉军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嗷嗷叫的杀入寨中。

    望着黄叙背影,戏志才微微一笑:“真虎将也!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啊!”

    随即往受降城望去,喃喃道:“主公,胜败在此一举!希望主公能明白忠之苦心!若是,城中趁此良机杀出,埋伏在胡人撤退路途上,则一战可定,北疆十数年无忧矣!”

    戏志才并非不想一次聚歼鲜卑匈奴主力,只是,手下只有三千之众,若再分兵埋伏,恐怕兵力不足,一头都顾不上,效果更差。只能寄希望于城中能明白自己计划,出城埋伏,一战而定北疆。可是,又不能明言,恐泄露了机密,计策失败。这些计策环环相扣,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所有努力全部白费。而此计一旦失败,恐怕受降城很难保住,而鲜卑大军必定大举南下,中原百姓遭受战乱之苦。两相权衡取其轻!

    戏志才宁可计策不完美,不能全歼胡人。也不敢冒险,提前透露计谋,识得计策失效,功败垂成。所以,只得隐晦的告知窦辅。

    而这一切,戏志才此刻当然不能说,只能寄希望于窦辅领会自己良苦用心!

    戏志才知道自己想也无用,只得再将目光转向胡人营寨。此刻,在黄叙带领汉军杀入鲜卑营寨后,大局已定。

    鲜卑主力都随和连杀入匈奴人营寨去了,守寨尽是老弱。骤然见汉军杀到,皆无心战斗,四散而逃。黄叙不费吹灰之力,杀向匈奴营寨。

    此时,和连正与匈奴杀的难解难分。突然从身后杀入一支汉军精兵,鲜卑人腹背受敌。在意间,汉军与匈奴军队前后夹击,鲜卑人渐渐不敌,若非军队人数远胜汉军与匈奴人数,恐怕此刻已经崩溃。

    见到胜利的天平渐渐倒向汉军,和连空损失太大而无力与槐枞争夺,只得忍气撤退。

    而另一面,匈奴人见鲜卑人撤退,笼罩在头顶的死亡威胁已经消失,但是在鲜卑军撤走后,又见后面汉军又杀到,早就没有了争斗之心的匈奴军队,四散而逃,一时间都作鸟兽散!

    黄叙留兵打扫战场,自己率军回营。当然,不是黄叙不愿去追击胡人,扩大战果。只是,汉军步兵为多树,骑兵只有千余,贸然追击,反为胡人所算,得不偿失。故而,之前戏志才就严令黄叙击退胡人即可,占据营寨,切不可追击,须知穷寇莫追!

    当然,黄叙还有一心事,所以急着回去见戏志才。才会营地,便见到戏志才微笑着在营门口。

    黄叙一愣,道:“军师这是在等谁?”

    戏志才轻笑道:“子信明知故问啊!”

    黄叙见戏志才望着自己,奇道:“军师莫非是在此等候小将?”

    戏志才点头道:“然也!”

    黄叙不解问道:“军师可是有事吩咐?”

    戏志才摇摇头,说道:“忠知子信得胜归来,必有事询问,故而特在此等候!”

    黄叙惊呆了,问道:“军师怎知某心中疑惑?”

    戏志才拉着黄叙,一同上马往受降城去,边走边说道:“忠欲往城中去见主公,小将军正好与忠同去。路上再与子信详述!”

    随后两人骑马往受降城而去。路上戏志才告诉黄叙:之前在鲜卑与匈奴交战之初,戏志才不同意马上进攻。一来是担心自己计谋被对方识破,对方将计就计,来赚汉军。二来,也怕进攻过早,使得鲜卑匈奴醒悟,合力对抗汉军。若如此,此计败矣!所以,戏志才要等双方杀红眼后,才准去黄叙前往。

    而戏志才坚持要黄叙前攻鲜卑营寨的原因是:若从匈奴营寨攻入,就使得匈奴两头受堵,在逃生无望的情况下,必定死战到底。而鲜卑势大,匈奴为求活路必定猛攻汉军。伤亡惨重不说,还使得戏志才计谋失败。而鲜卑见到汉军进攻,万一退回自己营寨固守,一时之间,也难以攻破,毕竟鲜卑人数众多。汉军人数不足!

    而先攻鲜卑则因为鲜卑营寨空虚,而且攻鲜卑之后,使得汉军与匈奴共击鲜卑,两弱敌一强!此平衡之道!

    黄叙在戏志才分析之后,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之前差点毁了戏志才的计谋。

    不知不觉就到了受降城,却见丁原陈兵在城门口,一脸愤怒。左右皆在,就是不见窦辅等人。

    戏志才见此,双眉紧皱。黄叙上前问道:“刺史大人!不知吾家主公何在?”

    丁原到底为何愤怒?窦辅又为何不在,他去哪里了?鲜卑部的和连与匈奴部的于夫罗及呼厨泉能逃出升天吗?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五五回 陷阵威高顺扬名 典韦猛和连丧命
    上回说到鲜卑与匈奴中戏志才之计,双方厮杀,死伤惨重,却被养精蓄锐之汉军从后袭杀,大败而逃。而后,戏志才为黄叙解惑,教授其兵法要诀,临阵应变之道。

    可是当二人来到受降城准备拜见窦辅之时,却见刺史丁原正铁青着脸,陈兵城门口,但却不见窦辅。

    戏志才感到事情似乎有些不对,心中隐约明白问题所在。这时,黄叙上前问道:“刺史大人!不知吾家主公何在?”

    却不料丁原并未理睬,只是重重哼了一声。黄叙见此,心中大怒,正待分辨,被一旁戏志才拉着。丁原看都不看二人一眼,率队南归了。

    黄叙因为戏志才拉着,也不能怎样,但是,心中却怒火中烧,待丁原等率军离去后,黄叙对着戏志才,不解问道:“军师方才为何阻拦?那丁原也太无理!吾等辛辛苦苦来此,救他脱困,可却如此相待。心中气愤不过!”

    戏志才并未解答黄叙疑惑,只是望着远去的丁原沉思。黄叙依旧愤愤不平,可是,说了半天,不见戏志才接口。回头一看,这才发现戏志才一直凝视丁原等远去的方向。

    黄叙不禁问道:“军师,可是觉得不妥?”

    戏志才心事重重,随口答道:“且进城打探下主公去向再说!”

    黄叙见戏志才心不在焉,亦不再多言,进城打探去了。不一会得知,窦辅当夜就出城去了,且同去的还有丁原手下大将吕布。

    听到这个消息戏志才一惊一喜。喜的是,窦辅领会了他的用意,已经出城设伏去了,而且还有友军相随,胜券似乎更大。惊的却是,联想方才丁原神色,定然是与窦辅意见相左,窦辅独自前往,且是强行出兵,更兼丁原手下大将吕布也随其同往,这对刺史丁原来说,是**裸的打脸,以后恐怕与丁原不好相处。

    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这就要从匈奴与鲜卑双方混战开始说起。话说窦辅在收到戏志才的信后,一直在思索其最后的用意。回屋后也并未睡下,所以当城外胡营起火时,窦辅立即赶到城头观看。见胡人四散溃逃,顿时明白戏志才用意,赶紧召集众将集合,准备出城歼敌。正好遇上同来城楼观察情况的丁原及各部将领。而当丁原知道窦辅想法后,坚决反对,不仅不让各部支援窦辅所部,更严令禁止窦辅出战!理由是以防敌人使诈,故意诱其出击。当然,丁原心中到底如何想,只有其自己知晓了。

    而窦辅在心中疑惑尽除的情况下,面对如此有利形势,如何肯在城中以不变应万变,坐失良机。所以,与丁原剧烈冲突,最终不欢而散,窦辅独自率本部人马出城。可就在此时,吕布居然率领自己私人部曲千余人擅自随窦辅出城迎敌去了。

    对于窦辅不听号令,丁原只是刺史,指责是协同各郡一同作战,可并没有管束窦辅这云中郡守的权利。故而只是将恨意压在心中,但是吕布是其手下将领,突然之间,在未得自己允许的情况下,却随窦辅出城,这才是令丁原恼羞成怒的事情,也使得其颜面扫地。各部人马明里不说,暗地都在偷笑。这也是为何一早,丁原就率军出城南归,实在是没有脸留下啊!所以当得知黄叙是窦辅下手之时,脸色自然难看。

    戏志才在得知这一切后,就命黄叙率一部人马北上去接应窦辅。自己率剩余人马南下,汇合马鸣,夺取九原城。

    话说此刻窦辅正与吕布行径在回弹汗山的必经之路上,窦辅感谢吕布的仗义相助。可吕布却坦言:自己帮助窦辅,无非希望击破敌军后,窦辅与其共同回身救九原。免得窦辅孤身北上,死于乱军之中!对于吕布如此直白的表述,窦辅在感慨其坦白的可爱的同时,亦感无奈!难道自己真的这么不堪,居然担心自己半路死了,没人帮他了!

    而就在窦辅选中一块地形,准备打埋伏之时。却不想遇到一路逃遁的匈奴残军。双方主将骤然相见,皆愣在当场。但却只片刻,双方就在各自主帅统领下,发起了冲锋!

    且双方士气都很高昂。一方是为了逃命,另一方则为了建功。一时之间,你来我往,杀得不亦乐乎。形势渐渐倒向汉军这边,窦辅脸上露出轻松的微笑。

    可就在这时,尾随匈奴而来的鲜卑大军赶到。见到眼前情况,在和连一声令下,也冲下汉军阵中。汉军猝不及防下,阵形大乱。可在这乱军之中,却有一支队伍如磐石一般,守在阵中,鲜卑大军如潮水般涌入,在那支部队面前,却如同拍打在岩石之上。

    窦辅见后大惊,对身旁典韦问道:“此何人部曲?”

    典韦摇摇头,表示不知,身侧黄忠开口道:“敬德,此人为师注意许久了!乃是吕布手下健将,姓高名顺字守义(字是杜撰!),所部人马不到一千,名曰‘陷阵’。只因其临阵冲锋,有进无退,勇猛异常,故而得此名!且其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爱兵如子,出入皆同士卒一样!”

    窦辅默然点头,原来是他!吕布的死忠,练兵大家高顺啊!不想他这么早就追随吕布了,可惜了!明珠暗投!

    想到此处,窦辅不禁赞叹道:“真名将也!”

    见窦辅如此夸赞高顺,黄忠典韦不以为意,皆点头赞同。

    可就在此时,鲜卑大纛下,和连见久攻不下。便命中军亲卫出阵,这些都是鲜卑万中无一的勇士中挑选出来的,每个人都有不弱于百人将的实力。在这些亲卫的加入和,陷阵营陷入了绝境。

    可是高顺却面不改色,不紧不慢的继续沉着指挥。虽然陷阵营死伤过半,但却没有后退半步,且杀伤和连亲卫百余人。

    眼见陷阵营即将全军覆没之际,远处窦辅与吕布都动起来了。吕布直接率领亲随杀入阵中,解救高顺。那些百人将在吕布面前,却没有一合之将。只片刻,吕布就杀入阵中,护着高顺及残余陷阵之兵,缓缓后退。

    另一面窦辅率领典韦与黄忠,直接往和连杀来。此时,和连亲卫大半都在前方围剿高顺所部陷阵营。留守身边的亲卫已经很少,窦辅等抓住这一时机,带队迅速突入。

    而此时的和连却被高顺陷阵营的表现吸引了,为了正面突破,和连将自己的亲卫大半都压上了,见到陷阵营摇摇欲坠,眼看就要被歼灭,和连心头松了一口气。可是,没过多久,却看到一员猛将杀入,手提方天画戟,如入无人之境,自己那些万中挑一的勇士,居然没有人能挡得住他一招,被那将如砍瓜切菜般杀入阵中,救出高顺及残余陷阵士卒。

    正在和连懊恼之际,突然听到不远处的杀喊声,转身一看,顿时吓得三魂升天七魄落地。原来就在方才,窦辅会同黄忠典韦率亲随已经杀到中军阵中,距离和连不足六丈。而在和连魂飞天外之时,他身侧剩余的亲卫皆反应过来,将其团团围住。在前面围攻吕布高顺的亲卫亦开始往回赶。

    窦辅与黄忠典韦三人如三把锋利的宝剑,直插和连中军。在看到原本在前方的亲卫正在赶回。窦辅等人大急,黄忠取箭在手,用了连珠五射的绝技,窦辅典韦也是奋力前行,自己离和连越来越近。可就是这一点距离,却让窦辅生出咫尺天涯的感觉。毕竟和连的亲卫也不是吃素的。

    看着近在咫尺却不能再前进寸步的和连,远处正在越来越近的敌兵援军!窦辅急在心头,因此一发狠,接连三支铁箭射向和连。但是,和连毕竟是曾经雄踞整个大漠的王者!即便他没有其父檀石槐的能力,却依旧享受这同等的权利。在窦辅铁箭射到之时,有数名亲卫挺身挡箭。不光挡住了窦辅的箭,之前黄忠射出的箭一样被挡了下来。

    正当众人无奈绝望之时,窦辅身旁护卫的典韦却发狠了。只见典韦大吼一声,将手中一对铁戟抛向和连。和连狂妄的笑着典韦的无知,当和连左右护卫发现典韦举动,便用手中刀剑去挡。

    只是,亲卫们的刀剑并未将典韦的铁戟打落,而是改变了方向。向和连身后的大纛飞去。大纛应声而断,大纛缓缓向着典韦方向倒去。典韦大叫一声,那丈余的大纛被典韦单手托住,随后典韦举着大纛横扫,和连还沉浸在典韦方才单臂托大纛的神勇阵中。可转眼就被典韦一棍扫了下马。

    而和连被打飞出来的位置居然就在窦辅身旁。窦辅见有物体飞来,想也未想,就手起戟落,将和连人头斩下。

    顿时整个战场寂静了!

    窦辅在杀了和连后,又将如何处置匈奴?又能否帮助吕布攻克九原城呢?丁原又将如何陷害报复窦辅呢?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五六回 得九原吕布悲恸 失官爵宦官蠢动
    上回说到窦辅在明悟戏志才信中内容后,火速率军出城,准备围歼胡人。甚至不惜得罪刺史丁原,但是令窦辅意外的是,吕布居然随同其一同出战。此举也令丁原彻底恨上了窦辅!窦辅因为不愿错失这千载难逢尔等机会,亦顾不得丁原了。窦辅为何如此痛恨胡人,且执拗的要不惜一切代价围歼胡人。只因为窦辅要报答张奂当年的传艺教授之恩!每当想起当年张奂在得知汉军讨伐鲜卑大败后的悲恸,口吐鲜血昏迷的情景,过了这么多年,任然历历在目!对于张奂的谆谆教诲,殷殷期望,更是一日不敢忘!胡人乃是大汉的心腹大患!

    当然更重要的是,窦辅的身体中还有着一个来自两千年后的灵魂,虽然他并不熟知历史,可是对于数百年的五胡乱华,还是清楚的!窦辅不愿汉人重蹈这样的覆辙,被称作‘两脚羊’!所以,面对这样的良机,窦辅是绝对不容错过的!为此,不惜得罪任何人。

    窦辅虽然得罪了丁原,却换来了吕布的帮助,不论吕布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暂时来说,两人的目标是一致的。

    老天最终给了窦辅这个机会,窦辅最终与匈奴遭遇了,不光遭遇匈奴,更是让他碰上了鲜卑的主力。最终在典韦协助下,临阵斩杀了鲜卑之主和连!

    当和连人头落地之时,无论汉军还是鲜卑军都愣住了。战场出奇的寂静,在远处护卫着高顺往外冲杀的吕布愣住了,在中军为窦辅阻挡鲜卑增援的黄忠愣住了,即便是方才抛出铁戟,击断中军大纛,随后用丈余大纛旗杆将和连扫落马背的典韦也愣住了!

    一切都因为太快了,发生的太过猝不及防,匪夷所思!即使是杀了和连的当事人窦辅也是一脸震惊。原本窦辅只是想冲上前去,与和连交战!却突然见和连‘飞’下马来,直接落在自己的青龙戟下。仿佛是和连算好了,自己将头凑过来的。这一切的一切都在电光火石的瞬间发生的。

    所以,双方人马都愣住了,连已经身首异处的和连,恐怕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是这样的结局。自己明明占优势,转眼居然因为自己大意,而被典韦扫下马来。这原本已经够丢脸的,可更丢脸的居然是,自己因为大意,将命给丢了!

    这也是一件奇谈,比之云长大意失荆州更加不可理喻!更加憋屈!故而当和连人头滚落到地时,脸上犹自浮现羞愧的表情!那是因为被典韦扫下马来的羞愧!甚至于连窦辅斩杀他时,都没有来得及感到恐惧!

    可是,随即汉军就发出海啸般的欢呼,一时间士气激增。而反观鲜卑却是神情沮丧,士气低落,在吕布黄忠典韦等的绝地反击下,不一会,鲜卑大军就分崩离析,四散而逃!

    最后只余下鲜卑首领和连的亲卫们死战不退,最后在汉军的联合绞杀下,全军覆没。对于这群真正的勇士,窦辅由衷钦佩,命手下将其好生安葬!至于和连,则是砍下首级,做了处理后,准备回去报捷的。当窦辅处理完这一切后,却正好见到高顺及生还之陷阵营勇士,都跪在吕布面前,宣誓效忠!因为吕布对其有救命之恩,从此称为了吕布的死忠!

    窦辅无意间,见证了这一切。心中颇多感慨:历史有其强大的惯性!根本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许多历史人物正在慢慢出现,而但凡与自己没有交集的人之命运,依然按照历史的发展在缓缓前进。窦辅也终于知道了高顺为何到死都没有背叛吕布,哪怕在知道吕布对其不信任之后,依旧如故。可是,知道了原因又如何,自己明白的时候,事情已经发生了,一切都无可挽回。窦辅也不知道吕布与高顺的命运未来会如何。

    而就在窦辅沉思之际,吕布已经看到了他。立刻打马过来,说道:“敬德!此间事了,是否即可前往九原?”

    窦辅没想到吕布如此直接,只得接口道:“奉先勿忧!今日虽然获胜,却实在是胜得侥幸!此时,人困马乏,今日且先在此安营扎寨,明日一早,便启程起晚九原如何?”

    吕布想想,知道窦辅说的有道理,只得强忍着心中的焦急,说道:“既然如此,且等到明日,布先告辞了!”

    窦辅望着吕布远去身影,久久出神。一旁典韦不爽道:“这吕布也太过嚣张!毕竟是央求兄弟去救他妻子,怎的如此说话!”

    窦辅听到典韦之言,只是笑笑,心中暗道:这吕布就是如此脾气,心高气傲,即便明白这些,恐怕也不会开口言谢。何况,今日并未如愿。只是,如此性格要在这乱世生存,恐怕很困难啊。只怕与人相处融洽都十分不易。

    典韦见窦辅没有开口,也就不再说话。

    一夜无话,第二日清晨,吕布就来见窦辅。窦辅见其心急如焚,亦理解其心情,遂点兵出发,一路往九原城而去。

    路上遇到前来接应的黄叙,才知道戏志才已经亲自率军前往九原,且马鸣早几日已经前往九原了。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吕布喜形于色,不住来感谢窦辅。

    随后第二日清晨,窦辅得知吕布居然连夜率领亲兵先行赶往九原,说是前去助戏志才等一臂之力。对于吕布此举,窦辅亦感无奈,但又十分理解。不过,理解归理解,对于吕布,窦辅还是万分不放心,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损失,窦辅决定自己与典韦黄叙率领亲卫即可追赶吕布,前往九原城。而有黄忠与典峰率大队押解粮草辎重随后赶来。

    终于在第三日正午,窦辅等一路风尘尘仆仆赶到九原城。却见到九原城头插着汉军大旗,心知必定是戏志才与马鸣已经攻下了此城。而城头的残破,城墙斑驳的痕迹以及城四周墙上地下的滩滩血迹,还是能够知晓之前战斗的激烈程度。

    在问明情况后,窦辅直接赶到府衙。在大堂在此见到了阔别月余的戏志才。主臣二人双手紧紧相握,彼此心中有无数言语。只是,此时此刻,却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当窦辅问过诸人情况后,却不见吕布,于是奇道:“志才,可曾见到一位将军前来?”

    戏志才双眉微微一皱道:“主公说的可是吕布,吕奉先?”

    窦辅似乎赶到阵阵不详,于是点点头道:“正是此人!不知军师可曾见过此人,而今又身在何处?”

    戏志才叹口气,道:“主公,请恕忠无能,未曾救下吕布妻小,令主公失信于吕布!”

    窦辅大惊,问道:“志才已经知道了?”

    戏志才点点头道:“不错,忠已知晓经过。但是,却未能救下吕布妻小!愧对主公!”

    窦辅一愣,随即笑道:“志才不必如此!辅并未承诺那吕布何事!只是,答应他出兵来解九原之围,救一郡百姓。顺便能救下其妻小更好!”

    听窦辅如此说,戏志才心中打定。之前观吕布身形,自知其乃绝世猛将。戏志才以为窦辅故意如此,为了以此招揽吕布。今自己未能救下其妻小,担忧影响窦辅计划。而今见窦辅如此态度,戏志才也知晓自己多虑了。

    而窦辅虽然并不怪罪戏志才,可是却好奇为何没能救下吕布妻小。照理说,城中并未遭受屠戮,不应该出现这情况。莫非这吕布妻子貌美如花?但是,也没必要杀其幼子啊!

    戏志才告诉窦辅:其实原本不会这样额,城池已经摇摇欲坠,随时可能破城。可就在这个时候,吕布赶到城下,将自己情况与戏志才说明后,却不顾戏志才劝阻前来阵前挑战。扬言要鲜卑人放其妻小出城,否则必定要满城鲜卑人鸡犬不留!此言一处,却是激怒了鲜卑人,数员大将前来挑战。不过这吕布确实神勇,那几员鲜卑将领,并不是吕布敌手,一一死在其手!最后,鲜卑人恼羞成怒,满城悬赏要找到吕布妻小。城中百姓被重赏引诱,又受生死胁迫,便指出谁人是吕布妻小。最后,其妻小被鲜卑人在城头,一刀一个杀害了!

    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窦辅很无语,对于吕布暴躁冲动的性格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