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忠义之三国英烈传奇-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窦绍接着开口道:“叔父!太傅陈蕃,忠义之臣,且素有铲除宦官之心!至新帝,老大人已是四朝元老,国之柱石。叔父若能与老大人共图大事,何愁宦官猖獗!”
“绍儿见解不俗!汝父泉下有知,定当欣慰。好!明rì便请太傅过府一聚。”
翌rì,下朝后窦武邀陈蕃来家中小聚,陈蕃欣然前往。
在窦府花厅之中,窦武正与陈蕃对饮。酒过三巡后,陈蕃当先开口:“今rì大将军请老夫过府,不知有何见教,老夫洗耳恭听!”
窦武见陈蕃当先开口便道:“真是折煞小弟了,怎么兄长数月不见,对小弟竟生疏至此?弟若有何处得罪兄长,还请兄长明言!”
陈蕃连忙道:“非是兄对贤弟有意见,实是弟现贵为大将军,不知还认得为兄否!故而,出言相试,贤弟莫怪。兄当自罚三杯!”说完便自饮三杯水酒。窦武连说不敢,这时,陈蕃正sè道:“贤弟,请为兄过府到底所谓何事,不妨直言?”
窦武见此,便道:“不瞒兄长,实是弟见宦官越发猖獗,祸乱国家,每每思及此处,便痛心疾首,常yù有所作为,只恨势单力薄,还望兄长助我!”说完便看着陈蕃。
“贤弟如此说,便是见外了。兄有此心久矣!只恨无能尔,今弟既有此心,兄定当住一臂之力!”陈蕃慨然道。
“好!有兄此言,弟定当与兄同进退!祸福与共!”窦武亦激动道。
这时,陈蕃又道:“贤弟是否已有主意,兄洗耳恭听!”
“不错,弟想将先帝禁锢的李膺等大人请回来,毕竟先下朝堂之上皆是曹节等人弟子亲朋。兄长意下如何?”窦武道。
“甚好!只是毕竟是先帝下旨禁锢,吾等该当如何?”陈蕃疑道。
“不妨!明rì,弟当进宫,面见太后,请太后下诏!”窦武道来。
陈蕃闻听此言,心中大定道:“如此甚好!”
第二rì,窦武便进宫面见窦太后,将话说与太后听。于是,太后下诏书,复引用尹勋为尚书令,刘瑜为侍中,冯述为屯骑校尉。又起用李膺、杜密、刘猛、朱寓、荀翌、陈蹇等党人,朝堂之上忠贞之士大增。使之列于朝廷,参议政事。这赢得了许多士人的心。实时“天下之士,莫不延颈想望太平”。意为:天下士民官吏大多数都认为,忠良贤臣皆在朝堂,太平盛世快要到来了。
宦官见此情况,却是着急了,便都聚拢在曹节府上,商议对策。
时侯览先说道:“现窦武为大将军,陈蕃为太傅。此二人向来与咱们不和。现又将李膺等召回雒阳!吾等该如何是好啊!”
曹节见众人皆是惶惶不安,便道:“成何体统!吾等仰仗的是皇上与太后!那窦武,陈蕃!最终不还得听旨于皇上太后?”
“可太后是窦武女之啊,又怎会不骗帮窦武?”侯览疑惑道。
“太后又不能rìrì与窦武相见,若想让皇上与太后听咱们的,可不还得咱们自己多花功夫!”曹节缓缓道来。
众宦官恍然大悟,心道:吾等本就是托庇于皇上太后!只要皇上与太后喜欢咱们,咱们还怕什么!
转眼之间,到了公元168年四月。宦官首领曹节、王甫等人则在窦太后面前谄媚侍奉,尽力奉献殷勤,渐渐的取得太后的信任。陈蕃与窦武等对此非常担忧。于是,密谋yù除去宦官,虽然窦武多次向太后陈述想法,但窦太后却一直犹豫不决,还多次在宦官的怂恿下乱下诏令。
陈蕃、窦武等人认为长此以往,恐大好局面,又将毁于一旦。于是私下商议,趁天狗食rì的天象上书太后,要求革废除宦官参政,但窦太后认为从先皇孝元帝时就有宦官参政,属于正常现象。后来在窦武等人强烈要求下处死了宦官管霸、苏康等。但是对于亲近的曹节,王甫等人,却是不愿处罚他们。
窦武等数次上书要求严惩曹节,王甫等人。因窦太后力保他们,故此便一直拖着。陈蕃决定带兵进宫直接搜捕曹节等人,而窦武却有所犹豫,yù先从曹节等下面之人下手,将其抓捕,拿到曹节的罪证后,再规劝太后。诸人皆是心急如焚。
而在此时,窦府之中,确是有一人,也心急如焚。何人呢,便是穿越而来的窦武之孙,窦机之子---窦辅也。他来到这世界近两年了,只因是婴孩故也无法知道所处何地,是何年月。但是因桓帝崩,而灵帝立之事,却是知道一切了。东汉桓灵二帝,可是出了名的昏君啊。即将乱世到来,之后便是近百年的三国争霸啊!这些还不是现在要担心的,可是知道是自己的爷爷是窦武时,却真的要崩溃了。历史书上可是明明白白说的,窦武陈蕃事谋不密,被杀!满门抄斩啊!没听说有人活下来啊,这我怎么办啊,不会这么惨,才活过来就要被砍头吧!虽然着急,可是看到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只能叹气,什么也做不了!
建宁元年(168)八月,长乐尚书宦官郑飒被窦武收送北寺狱,窦武与陈蕃定计翦除诸宦官。将曹节等与郑飒的罪证上书太后,想要太后先下诏书。可惜事机泄露﹐诏书被宦官朱瑀看到,便立刻禀报给了曹节。曹节知道大事不好,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曹节,王甫等蒙骗年幼的灵帝,说窦武等要造反,如同当年的梁冀一般。同时,格杀窦武在宫中的亲近宦官山冰等,抢夺印、玺、符、节,胁迫尚书假传诏令,劫持窦太后,追捕窦武、陈蕃等。
时窦武刚回府上,便有宫中暗线来通知窦武,宫中巨变,窦武立刻召集北军五校兵士数千人驻屯都亭下。
这时护匈奴中郎将张奂刚大败羌兵得胜归来,才到京师,不明真相。宦官曹节便逼迫尚书用抢夺来印、玺、符、节矫诏,命张奂率五营士围窦武。
此时窦武率北军五校兵士与王甫﹑张奂率领的虎贲﹑羽林和五营士对阵。
而当陈蕃听说发生变乱,立刻率属下官员及太学生80多人,手持兵器冲入承明门,yù来保驾,却正好与王甫所率之军军遭遇。
到底陈蕃能否救出灵帝与太后,窦武能否击退敌军。而我们的主人公又能否逃出生天呢。yù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第十回 报君恩忠不顾死 存遗孤义不负心
() 上回说到窦武陈蕃yù铲除宦官,事机不密,宦官得知,先下手为强,骗帝挟后yù矫诏杀窦武陈蕃。窦武不愿坐以待毙。与子侄带兵,意yù救出帝后,铲除宦官。一场战斗爆发了。
此时窦武率北军五校兵士正在与王甫﹑张奂率领的虎贲﹑羽林和五营士对阵。
王甫当先出来说道:“窦武!汝竟敢带兵作乱,按律当斩!”
窦武大怒道:“王甫!汝等阉宦,欺君罔上,挟持太后。才是正真罪该万死!还不速速放了太后与陛下!”
接着窦武见到王甫身旁的张奂,问道:“将军!何时回京?难道亦与阉宦同党!吾知将军素怀忠义!切不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张奂神sè复杂的看着窦武:“槐里侯!吾今rì方才回京!此来抓捕侯爷,非某所愿,实是君命难为!虽说宦官弄权,但是侯爷实在不该起兵造反!某眼中只有皇命,不论其他!有陛下圣旨在此!侯爷速速下马受降!”
窦武大惊:“陛下圣旨?”
一旁王甫大急,心道:不能让窦武问下去,迟恐生变。便开口道:“北军五校的兵士,汝等听着:此乃陛下圣旨,窦武yīn谋造反!陛下严旨拿下。念尔等不知情由,受窦武蒙骗,若现下放下兵器,可从轻发落!若冥顽不灵,试图反抗,按谋逆罪处,违抗者格杀勿论!”说完从怀中缓缓拿出圣旨,高高举起!
众北军五校兵士,见此大多惊疑,交头接耳。且平rì就素来畏惧宦官。不一会,大半皆跑到王甫一边去,跪地投降。
窦武等苦劝皆无用,知大势已去,颓然倒下,道:“终究败了,事不可为,汝等皆逃命去吧!”
见此情景,王甫知大局已定,得意的道:“槐里侯!还不速速跪下投降,更待何时!”
窦武挣扎着站起来,看见对面耀武扬威的王甫,开口道:“吾上应天心,下称民意。忠君报国,铲除阉宦!何罪之有?今rì事败,唯死而已!岂会向等尔乞求,苟延活命!”又看着身边的子侄,道:“机儿,绍儿!汝等放下兵器,投降吧!一切之罪责,为父承担!”
“父亲!儿愿与父同死!不愿苟活!”窦机道。
“叔父!太史公曾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今rì吾等为社稷为陛下而死!得以青史留名,固所愿也!”窦绍慷慨道。
“好!壮哉吾儿!今rì吾父子三人便同死!以全忠义!”窦武含泪道。后恨恨的看着王甫:“汝等多行不义必自毙!吾父子便在yīn曹地府等着!汝等必不得好死!”说完,便对着雒阳皇宫方向跪下,三拜道:“陛下!臣以后都不能再为陛下尽忠了!陛下!臣冤枉!”边说边拔出宝剑,横在颈间,大喊道:“吾好恨呐!不能亲手将汝等祸国殃民之人,尽诛之!啊!苍天啊!吾好恨啊!”说完,横剑自刎。至死犹双目圆睁,望向皇宫方向。
王甫见此,也无心久留,枭其首,收兵回宫复命。只有张奂默默站立在原处,感慨万千。心中疑惑道:莫非是某错了!?看来事有蹊跷,某当细细暗访!
而此时,陈蕃知道事情败露、曹节有所行动后,带领属官和太学生中门生八十多人拔刀冲入承明门,大呼道:“大将军忠君保国!宦官才是叛逆,何以下诏抓捕大将军?”
侯览正带人出宫门,当时和陈蕃相遇,便说道:“太傅!先帝方去不久,皇帝新立。他窦武有何功勋,可令其兄弟父子一门封三侯?此等大臣,怎能算是忠臣!汝乃国家栋梁,却依附窦武,暗助党人,意yù何为!莫非是窦武同谋,乃是同党!”说完,便下令收捕陈蕃。
陈蕃听完怒发冲冠,拔剑叱责侯览,道:“无耻阉宦!老夫四朝老臣!对陛下忠心耿耿!岂容汝在此胡言乱语!老夫今年八十有余,尚可上阵杀敌!众人随我冲杀!看谁人敢上前!”侯览手下兵众见此,又闻听此言!皆不敢接近。侯览大急,于是便加派人手围困陈蕃等人达数十重,最终陈蕃等寡不敌众,被其拿下。再将其押进黄门北寺狱。当夜一代名臣陈蕃就被残忍杀害。家属流放到比景(rì南郡比景县,今在越南中部)。
只有陈蕃独子被救走!当时陈蕃友人朱震为全朋友之义,弃官痛哭,收葬了陈蕃的尸体,并将他的儿子陈逸藏到甘陵(今河北邢台市清河县南部),后被人告发。朱震全家皆被捕,俱受酷刑,然而朱震誓死不肯说出陈逸的行踪,结果全家皆被拷打致死!因此,陈逸得以幸免。
皇宫之内,曹节,王甫及侯览等人皆聚在一起。曹节道:“现在窦武,陈蕃皆已处死!但是要斩草除根!速度将窦府及陈府,全数抓捕,处斩!”
此时的窦府之内,也是人心惶惶。我们的主角---窦武之孙:窦辅。正急得团团转!妈的!叫什么不好,叫豆腐!现在真想找块豆腐撞死算了!我才2岁,怎么跑啊!
就在这时,窦辅的母亲,窦机的妻子走过来说道:“辅儿乖,现在先跟这位大叔走!”说着便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包袱,还有李膺送给窦辅的那把龙渊剑。
窦辅愣住了,看看眼前这位自己的母亲问道:“母亲!不和辅儿一起走吗?”
夫人忍住哭道:“乖!吾儿先随大叔走!母亲一会便来!”
夫人将其当作2岁孩童哄,可是现在的窦辅却是成年的灵魂,心中明白,母亲不会来的,这将是最后一面!想到两年来对自己的悉心照顾爱护,一时心中悲痛,便哭起了。窦夫人赶紧搂住他,不停的安慰。
此时,那大汉开口道:“夫人,不宜久留!时间不多,再晚便出不了城了!小公子某家会照顾好!侯爷当年救某一命,某粉身难报!必保小公子无恙,夫人放心!”
窦夫人,明白利害关系,速度擦干眼泪,把窦辅交给大汉。
窦辅心中难受,大喊:“母亲!母亲!辅儿等您来!”虽然他知道,母亲是来不了了,可是还是忍不住这么喊。希望奇迹出现!突然间,他很恨这些宦官,是他们毁了他的生活,让他失去亲人!他想迅速长大!
当大汉抱着窦辅,穿街走巷的躲避时,窦府已经被团团包围了!除了窦武的妻子,也就是窦太后的母亲流放rì南外,其他宗亲、宾客、姻属,悉数诛之,另侍中刘瑜、屯骑校尉冯述等人皆被族灭;虎贲中郎将刘淑、尚书魏朗等也被诬陷而被迫自杀;家属亦皆流放rì南。
而原先窦武,陈蕃的门生故旧,以及他们推荐的人。全部收到牵连。一场腥风血雨即将爆发。而窦武,陈蕃的死才刚刚是个开始。
到底我们的主人公逃没逃出来呢,又将去向何方。而李膺等人的命运又将如何呢。yù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第十一回 子升义认子逃亡 典忠诺杀身报恩
() 上回说到窦武陈蕃皆被宦官冤杀,只有陈蕃子陈逸及窦武孙窦辅在忠义之人的拼死保护下逃了出来。而窦武陈蕃所保荐之人亦全部免官,李膺范滂等人再次被遣回原籍。
此时,雒阳后巷一壮汉和一孩童在一起,壮汉开口道:“小公子,莫怕!某家在此,定救公子出去!”
窦辅明白自己能否逃出升天,全凭此壮汉,便开口道:“谢谢大叔!辅儿会听大叔话!只是不知道父亲母亲如何了!”
闻得此言,大汉面sè亦是黯然心道:好个懂事的娃子。明知道结果,只是心中亦不甘,想去见恩主窦武最后一面:“好!大叔便带汝去见汝父!”
窦辅心中大惊,悲苦道:大哥!我说说的,你不会真回去吧!很危险的。不过同时心中又升起一丝希望,希望奇迹发生!父母还在,能被这壮汉一起救走。于是,便默默的不出声了。
不多时,便打听道:大将军窦武兵败自尽,被枭首于长安都亭。他的宗亲、宾客、姻属都被杀害。家属被流放交州的rì南郡。窦太后亦被软禁于云台。
壮汉终于死心,带着窦辅准备出城,可刚走到城门口,竟看见窦武父子三人首级被悬挂在城楼之上。壮汉见此,须发皆张。便要去抢夺首级,只是忽然想到身边的窦辅,只得暂时忍耐。
窦辅亦看见了,只见父亲,叔父,祖父的人头挂在半空!血脉相连,心中悲痛,泪流满面。
正在此时,远处一人白衣白帽,一身重孝。走到城门前跪下,三拜九叩后,缓缓把窦武三人首级取下来,装入木盒中,双目含泪道:“恩师!腾来晚矣!”
这时城门守卫立即围上道:“大胆!汝乃何人,敢替反贼收尸!”
只见那人站起道:“在下胡腾,此乃在下恩师!一rì为师,终生为父。今rì知父兄皆在此,吾安能不来!吾师不是叛贼!且不论其身前有何罪!人死为大,诸位将军!请容在下将父兄安葬,虽百死亦无悔!”说完,拜倒在地。
终汉一朝,以孝为先。路人见此皆心有戚戚。众侍卫亦动容,让其收尸。然后速去禀报,询问如何处理。
窦辅与那壮汉隐在人群中,见此情景亦大恸。只见那壮汉开口道:“真是好兄弟!讲义气!”闻听此言,窦辅目瞪口呆,脑筋短路,想道:不会吧!这不是韦小宝的名言吗?我到底穿越到哪里了!
壮汉见窦辅如此,疑惑道:“小公子可是哪里不舒服?某家是个粗人,某家的意思是:他是恩主的弟子便是某家的兄弟,他做了某家想做的事,很是讲义气!某家讲的可有错?”
窦辅无奈的看了看他,摇摇头,便不再言语了。心道:大哥!被你打败了。难道粗人都是这么表达感情的?是了,韦小宝也没念过书,难怪见人就说,好兄弟,讲义气!哎。。。没文化,真可怕!
壮汉见此,挠了挠脖子,道:“公子见笑!某家是个粗人。”
窦辅看了看他的脖子,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心想:果然很粗。。。这脖子赶上别人大腿了。
壮汉说道:“公子,今rì发生了此事,怕惊动了官府,不宜出城了,咱们寻处地方休息,明rì再出城!”他们却是不知道,这个决定使得窦辅差点葬身雒阳。
窦辅点头,两人又在附近找了个地方睡一觉。壮汉很快就进入梦乡了。窦辅却是怎么也睡不着,看到睡死了的壮汉,笑道:真是个憨直的家伙。原本有父母家族疼爱,现下什么都没有了,以后该怎么办?现在才是灵帝刚刚登基,离自己熟悉的三国还有二十几年,离黄巾起义也还有十多年。以后的路自己该怎么走!投靠诸侯,现在诸侯恐怕还没出生,就算曹cāo也才13岁!以后十几年怎么过,难道跟着这个莽汉躲在森林?哎。。。这个出身,比贫民都不如啊!!想着想着睡着了,毕竟只有2岁的身体。
此时,在雒阳皇宫。曹节等人经过下面的人回报说:窦武府上已经全部处斩。只是少了一个孩童,起初没注意,后经确认就是窦武的长孙---窦辅。
闻言曹节等大惊,才跑了陈蕃的儿子,这会窦武的孙子也不见了!好歹,陈蕃的儿子还有个线索。可这窦武的孙子连个线索都没有。于是,连夜下令,雒阳城门全部关闭。禁止孩童出入。同时全城搜捕,务必将其抓捕!
翌rì清晨,壮汉与窦辅正yù出城,发现城门戒严,所有孩童全部不得出城!大急!不得已只得退回城内。可是,城内也在搜捕,看官兵走近。当下走投无路,只得翻进一家人的后院想要躲避。不想被主人发现,那家主人问:“汝等何人?为何闯入吾宅?“
壮汉正要说话,窦辅抢先道:“大叔!我与这个大叔想去找那一个大叔,那个大叔不在家,去别的大叔家了,所以我们去找别的大叔家,想见那个大叔,不想认错路,来到大叔家中!对不起,我们这就走!”
那家主人被听晕了,到底多少大叔呢?突然看见壮汉身上背的龙渊剑,再联想到早上城门禁令,立刻明白了,心道:好个聪慧的孩子!便开口道:“吾乃令史张敞,与子升为友,汝等放心!”见他二人还是不明所以,便道:“汝等随吾来,去见一位故人,便知原由!”
壮汉正要跟上,被窦辅拉了拉裤腿,便亦止步不前。见此情形,张敞笑道:“好个谨慎的小郎君!吾虽认不得汝等,却是认得元礼先生的龙渊剑,听闻此剑送与故大将军之孙,作为收徒之礼了!不知吾讲的对否!”
壮汉大惊,立刻拔剑在手,准备冲出去。窦辅拦住,只是看着张敞。张敞叹道:“小公子请放心!吾素rì敬重大将军,断不会做那告密之事。现便要带汝等去见子升,子升姓胡名腾字子升,乃是大将军学生,素怀忠义!昨rì刚因为大将军收尸,被指为党人,亦遭罢官禁锢。不rì便要回乡了!”
窦辅与那壮汉大悟,便与张敞一起来到胡府,只见胡府正在收拾行李准备回乡。胡腾见张敞到来,以为是为其送行的。便道:“多谢张兄!时至今rì还敢来与吾送行!”
只见张敞示意,胡腾明了,便带窦辅两人到书房。张敞将二人来历告知。胡腾大喜道:“苍天有眼啊,终不至于使恩师绝后!”三人抱头痛哭。哭毕,众人商量对策,如何出城!
不一会,只见胡腾咬牙道:“吾有一计,可救公子脱险!只是尚需一忠义之人!”
那壮汉开口道:“某家受大将军厚恩!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好!吾替恩师谢谢壮士!”胡腾跪下道。接着道:“不知壮士高姓大名!”
那壮汉扶起胡腾道:“某家姓典,排行第二,人称典二!后逃难来雒阳,全家皆快饿死。后蒙大将军救治,又赠盘缠与某家。某家婆娘及小子才能活命!故某家让他们先回老家了,某便决定留在大将军府上,待报了大恩再回!大将军念某忠心,特给某家取名为忠!所以现在某家叫典忠,老家陈留己吾!”
闻听此言,胡腾与张敞感慨万千,既感典忠之忠义,又感窦武之仁义。冥冥中自有天定,当rì窦武救典忠之子,现典忠救窦武之孙。可是,窦辅却是震惊了:典忠!陈留己吾!那他是典韦的爹??应该是!我的爷爷啊!您救的真是太值得了!看到典忠的样子,突然明白了,什么叫遗传!父子一样的忠心!傻的可敬可佩!
“好!典壮士!明rì汝便背一孩童,从谷门杀出!若能突围便直往北邙山走,后再绕道南阳。吾等南阳见!”胡腾顿了顿又道:“只是此行凶险万分!九死一生啊!”
“好!某家明rì便从谷门出,正好多杀几个,为大将军报仇!先生放心!某家虽没读过什么书!也只忠义二字!大将军救某全家,今rì便还于大将军!若不能完成夫人嘱托,救小公子脱险,便是死亦不甘心!”典忠大声说道。
这时,张敞开口道:“只是,从何处寻来这般孩童?”突然看到胡腾脸sè,惊道:“子升,莫非汝要。。。万万不可!”
“有何不可!无有吾师,便无今rì之胡腾!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若因吾儿可让老师有后!亦死得其所!”胡腾泣道。
窦辅方才明白,原来胡腾要用儿子换自己,还搭上个典忠。连忙开口道:“不可!万万不可!”
胡腾开口道:“好了!现在吾便是汝父,父亲之言怎可不从!且此计未必能成!今rì皆早去休息!明一早便闯出城去!”
到底胡腾计谋如何,窦辅逃出升天了吗?典忠的儿子真是典韦吗?yù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注:1。历史上胡腾认了窦辅作义子,却没有提用自己儿子代替。因情节,本人自加。
第十二回 窦辅誓典忠托孤 张让恨阴谋再起
() 上回说到胡腾yù用自己孩子换窦辅,并且典忠愿意配合行此计谋。窦辅闻知,不愿用此计,被胡腾制止。
当晚胡腾让众人早些安睡。可惜当夜却无人能够入眠,窦辅一人来到小院中,望着漫天的星斗,想着逝去的家人和迷茫的前途,不竟忧从中来。突然,听到一声叹息,闻声而至。只见典忠一人在角落叹息,便走近前去,坐在一旁。典忠见是小公子便止住叹息问道:“这么晚了,小公子怎还不去休息?”
“典大叔!辅儿睡不着,大叔也睡不着吗?”窦辅反问道。
“大叔没事!就去睡了”说完,便准备回房。这时,窦辅开口道:“大叔!明天很危险对吗?我们会死吗?”
典忠望着小公子觉得一点也不像一个2岁的孩子,笑着说:“公子不用怕!有大叔在,必定保公子周全!明rì啊公子随胡大人走!大叔先走去杀光坏人!再来与公子会合!”
窦辅心中知道,这一去典忠估计是回不来了,想着这个憨直的汉子,为了当年爷爷的恩惠,不计生死的去救他,心下感动,便问:“大叔!方才为何叹气啊?”
典忠想了下道:“大叔看到公子想到家里那个小子了!现在也该6岁了!”
窦辅心想到:终归是为了我而死的,问下他家中孩子情况。便道:“大叔!小哥哥比辅儿大,以后辅儿便叫他哥哥!大叔,好吗?”
典忠哈哈大笑,道:“那可是某家那小子的福气了!不过,他却当不得公子哥哥!公子要看得上他那就让那个他做公子的随从!”
窦辅连忙道:“那小哥哥叫什么名字啊!他会听我的吗?”
典忠道:“他叫典韦!”说完从怀里掏出一枚小戟给窦辅说道:“小公子!这是某家传之物,共分为雌雄两枚,雄戟在典韦身上,这便是雌戟,公子将来找到他时,只将此戟给他,他便会听公子吩咐!”
见此jīng致小戟,心道:原来典韦使用的双戟便是以此打造的啊。窦辅郑重收好,放入怀中,对典忠道:“典大叔!辅儿此番若能逃出,将来必定寻到典大叔家人!典韦大哥便是辅儿的亲大哥,典大婶便如同辅儿的姨娘!”
典忠见窦辅如此说,心中大定,虽说这窦辅只有2岁,却是几rì相处下来,发现此子不凡。聪慧,沉稳,且有情有义,将来必定不凡,儿子以后跟着他也算有了依靠。于是便道:“如此,某家便再无后顾之忧!明rì定拼死一战!助公子脱困!公子还请早些休息!”
“恩!典大叔也早些休息!”窦辅说完就回房了。
翌rì清晨,众人在大厅相见,胡腾当先开口:“诸位!便按吾等昨rì商议之法,速速出发!请典壮士先带吾儿从谷门出发!切记不可恋战!只到北邙山,便折回南阳,吾等南阳见!”说完把自己幼子交与典忠。典忠接过道:“先生放心!某只要不死!必会尽力保全胡少爷!”说完,典忠抱着孩子出门,骑上一早准备的一匹西凉好马朝谷门而去!
众人皆是不舍,目送其远去。这时,胡腾说道:“好了,现下不是悲伤之时,吾等也未必能平安脱困!速去准备,莫要让典壮士做无谓牺牲!”
此时的典忠,正将小公子抱在怀中,用布帛绑在胸前。隐隐看到谷门时,突然加速纵马冲向城门。守城士卒看见急令其停下。
只见典忠一声大吼,一手控马,一手持刀。完全不理会士卒呼喝,直接闯出城去。
城门内向并无鹿角,拒木,只有朝外防御城池才有。而城门守军并非军中悍卒,见此人纵马冲锋,却是不敢上前阻拦。待其出门,为首军官方大喊:“速去禀报,有一壮汉怀抱一小儿,冲出城门,守城士卒数十人重伤!”
不一会,在皇宫之中的曹节等便得到了消息,大急!知其从谷门出,速派北军出城追击,并让城外驻扎军队速在北邙山段拦截。务必抓捕,死生不论!
此时,典忠正在纵马疾驰。心中明白:自己跑的越远,窦辅等人才越有机会安全逃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