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忠义之三国英烈传奇-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璇笑道:“老夫当年在冀州时,曾与他有一面之缘!当年破黄巾,他还是个十多岁的少年,便有勇有谋!曾今阵斩张角,更孤军闯敌营!若知此处变故,必来相救!”
杨安好奇道:“老爷何以知其必来相救?”
杨璇回忆道:“他早年便为报师恩,随蔡邕远赴边地,后更一路护送至江东!为报张奂搭救之恩,千里护灵回凉州。途中遇到羌兵,宁死不愿丢弃灵柩独自逃生!如此有情有义之人,若知晓此处有难,而不来,那才奇怪呐!”
杨安似懂非懂的点点头,道:“原来如此!”心中不觉对这窦辅充满好奇,想见一见他。
那此时窦辅在哪里呢?他正率领那百余亲随在离城不远的密林中隐蔽。荆南山多林密,不熟此地地形,确实不易作战。但是,凡是有利有弊,对于窦辅等熟悉环境之人,可就是如鱼得水了。
此刻,窦辅正闭目养神,不一会斥候回报道:“主公!敌人此刻已经回寨,想来今日不会再攻城了!张羡部预计明日傍晚可到达城郊。”
窦辅点点头,又问道:“那蛮兵情况可探查到?城中情形是否知道?”
斥候点头道:“城中情况,因无法接近并不清楚。至于蛮兵,此处估计有七八千人。就在离前面不远树林口扎寨。”
窦辅听后,一愣,随即大喜道:“蛮兵在树林口扎寨?此真天助吾成功!”说完后,接着命令道:“除留下放哨之人,其余众人全部休息,待明日张羡部到达后,再行动。斥候继续就近监视蛮兵一举一动!”
第二日清晨,窦辅早早起身,观察蛮兵动向。不想那蛮兵居然到了卯时才埋锅造饭,辰时才擂鼓聚将攻城。而攻城基本没有什么器具,只是临时造的攻城锤及云梯。至于阵形那就完全没有。
看了片刻,窦辅便笑着回去了。因为这样的攻城,如果你呢狗狗奏效的话,那杨璇就是浪得虚名了。
午后,张羡部便到达城郊,窦辅随即派人前往联系,并通知黄忠及赖恭部,密切注意张羡部之情况。
下午申时十分,蛮兵寨中果然有动静。不一会,便见到一蛮将率领一支队伍离寨而去。
左右纷纷要求进兵。窦辅却心中有一丝疑惑。总觉得有不妥之处,只是不知何处不妥。不一会,斥候回报:蛮兵已经出兵劫掠张羡部去了,寨内空虚!
听到寨内空虚,众将皆大喜,唯有窦辅感到不安,迟疑片刻询问道:“蛮兵出兵,估摸有多少人马?”
斥候思索片刻后,答道:“从队伍的规模及行进的速度来看,约有五六千人。此刻寨中至多两三千人!”
窦辅沉吟片刻,总觉得哪里有问题,但一时只见又想不出来。看着众将士殷切的神情,窦辅当机立断,沉声道:“所有人准备,只等蛮兵与张羡交兵后,即刻出发,直取敌寨!”
而此时,张羡队伍中,却突然迎来两人,其中一人竟是黄忠,另一位则是张羡不认识之神秘之人。张羡十分好奇,大战在即,黄忠怎会亲自前来,不待张羡开口询问,黄忠上前在其耳畔一番密语,随即与那神秘人一同离去。张羡立刻令队伍停下,安营扎寨。若此刻窦辅在此一定会大吃一惊,张羡竟然违背他之前定好的战术计策。
而就在张羡扎下营寨没有多久,蛮兵便杀到。张羡竟然未做停留,亦不抵抗,留下满寨的财物,急匆匆跑了。
那蛮兵进寨后,见到到处都是财物,纷纷抢夺。为首蛮将见此情景亦不阻拦,对左右亲卫狂妄笑道:“少寨主就是太多疑!汉人一向胆小,看看吧!还未厮杀就吓的屁滚尿流的跑了!居然还担心,汉人用诡计,半道上,居然匆匆领兵返回大寨去了!”说完,哈哈大笑。这时,手下蛮兵上前禀报,说抓到一名俘虏,说有重要事情要告知。那蛮将未曾多想,便让手下将俘虏押上来。
片刻,一男子来到蛮将跟前,慌忙跪下求饶:“请大王饶命啊!小人有重要事情告诉大王,想换回一条贱命!求大王开恩啊!”
那蛮将见来人如此窝囊,笑的更加猖狂,高声道:“说吧!如果说的本大王开心,就饶尔狗命!”
那人连忙磕头谢恩,小声道:“大王!这是一支送亲队伍,这些只是寻常之物!贵重的宝贝都在领队身上啊!而且新人亦随行,那可是一个绝世美人啊!”说完,自己猥琐的笑了起来。
那蛮将听到宝贝!美人!眼睛都绿了,急忙道:“哦?此话当真?”
那人忙谄媚道:“大王,此事千真万确!小人便是有天大的胆子,亦不敢欺瞒大王啊!”
那蛮将对此很受用,傲慢道:“谅尔亦不敢欺瞒本大王!快说,他们往哪里跑了?”
那人忙道:“小人愿意带路!”
蛮将急不可待,领着一支人马跟着那人前去。留下半数人马看守财物。一众蛮兵一边催促着那人快走,一边做着美梦。丝毫不曾发现那人,眼神中一闪而过的杀气。
不一会,来到一个山谷口,那人对着蛮将道:“大王,那些人就躲在这里,里面路不好走,小人先进去探路,看看有没有埋伏啊!”
那蛮将此刻心早已飞到美人那里去了,忙道:“速去速回!”
那人快步向谷中走去,转眼就不见人影。那蛮将又有些患得患失,后悔让那人独自进去,如果他跑了怎么办?
只是,老天似乎知道他怎么想,不一会,谷内传出声音:“大王,快进来啊!都在里面!”
那蛮将还在犹豫时,又听到里面传来声音:不要跑!大王他们要跑啊!
那蛮将再也忍不住了,当先冲入谷中,一众蛮兵也跟着冲进谷内。待进如谷中,却不见半个人影,蛮将知道中计,急欲退出谷中。不想四周无数箭矢射来,蛮兵没有准备,死伤惨重。而就在此时,谷外一队人马杀进来,扼守住谷口,当先一将,策马奔来,大喝道:“南阳黄忠在此!贼将还不快下马受降!”
那蛮将忙提刀上前迎战,只一回合,便被黄忠挑落马下。因窦辅之前关照,尽量活捉。否则此刻,那蛮将已经死了。
却说黄忠挑落蛮将,随即大喊:“降者免死!”众蛮兵见首领被砍下马背,生死不知。一时没了斗志,纷纷跪地求降。
而就在黄忠等人一位大势已定,正在受降时。那蛮将突然起身,夺过身旁人一把刀,冲向花轿。
原来,黄忠那一刀,为了活捉用的是刀背。但那蛮将亦勇力过人,并未昏迷多久。片刻醒转,见己方人马已经投降,大势已去,正暗自着急,突然发现不远处就是花轿。于是,便想挟持新人,以此脱身。
眼看着那蛮将就要冲进花轿,众人皆大惊失色。这胡华可就在轿中啊。
而另一面,窦辅在得知张羡黄忠等与蛮兵接战,便率百人杀入敌寨。只片刻便杀入寨中,窦辅命左右四处点火,自己率数十骑,直往中军大帐去了。准备擒拿贼酋!
可就在此时,寨外突然杀声四起。原来,那少寨主不放心,担心是汉人诡计,临时带领半数人马回来了。远远见到寨中起火,忙率军前来救援。
窦辅此刻正在寨中杀的兴起,骤然听闻蛮兵回援,惊在当场!
胡华到底能不能躲过这一劫?窦辅又能否安然杀出寨中?那中途来寻找张羡的神秘人到底是谁?张羡黄忠为何会临时改变窦辅的计策?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三十回 鬼谋策料敌先机 贼首擒决胜千里
上回说到窦辅得知蛮兵果然中计,前往劫掠张羡。于是率众突袭蛮兵营寨。正当窦辅杀往中军大帐之时,身后传来杀喊声。原来那少寨主不放心,中途率半数人马返回了。见到大寨火起,迅速带队杀入营寨,并且关闭寨门,准备活捉窦辅。
窦辅被困寨中,心急如焚左冲右突,折损半数人马,却依旧冲不出去。正在焦急万分之即,突然寨后起火,那少寨主忙带人前往救火,原来,蛮兵粮草皆屯于后寨。
窦辅见此良机,忙带剩余人马往寨门突围。只是,窦辅人少,一时之间无法突出,眼看又将被围死。此时,寨门外有人在攻寨,蛮兵顿时大乱,窦辅如何会放过此等良机,奋起余勇,死战得脱。回顾左右,百余亲随只剩下数十人,且大半带伤。
心中懊悔,自己不该如此托大!同时,对于历史上甘宁百骑劫曹营的真实性表示怀疑。这根本是不太可能的啊!
其实,历史上甘宁劫营确有其事,只是,他们只是趁着夜色,搞了次突袭,主要也就是是烧毁旗帜军帐,起到骚扰作用,增加己方士气,打击敌方士气而已。就杀敌而言,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这也不是一般人敢干的,心理素质还是得过硬啊。
当然这些窦辅并不知道。正在他独自懊悔之时,远处一名老将上前喊道:“来者可是窦辅所属部曲?”
窦辅一愣,打马上前,行礼道:“在下便是窦辅,多谢老将军援手!”
那老将一愣,随即大笑:“小将军客气了!若要说谢谢,那也是老夫代一郡百姓,多谢小将军仗义援手啊!”
窦辅连称不敢,随即又问道:“不知老将军从何处来?又何出此言?”
老将笑道:“老夫乃是杨璇,如今已是布衣,当不得将军之称啊!只因适逢其会,郡守逃走,便临时暂代郡守之职!方才在城楼上见到敌寨火起,原本以为是诱敌之计,不敢轻易前来。后见后寨亦起火,且蛮兵领兵回寨厮杀。心知必是援兵到了,故而,冒险前来接应。来的迟了,还请小将军无怪啊!”
窦辅答谢道:“原来是杨公!杨公大名,辅仰慕已久!杨公若不嫌弃,可唤辅表字敬德,莫要再称什么小将军了。辅愧不敢当!”
杨璇亦不再客气,抚须点头道:“如此,老夫便僭越了!敬德,不知后寨情形如何,是否需要前去支援?”
窦辅一愣,方才听杨璇之言,就觉得奇怪,如今见他如此询问,亦好奇道:“后寨援兵,难道不是杨公之人?”
杨璇亦愣住,答道:“城中兵马守城尚且不足,又如何能分兵啊!原本老夫以为那是敬德之兵啊!”
窦辅暗自疑惑,既不是杨璇之兵,自己亦不曾派兵去后寨,那这是哪里人马?荆南似乎无兵可派了啊!
杨璇见窦辅神色,便知后寨兵马并非窦辅指派。那这是哪里来的兵马呢?
正在这时,黄忠并黄叙父子率部赶来。窦辅大惊,忙问二人如何到了这里?
黄忠忙向窦辅讲叙了原因。这当然要从那蛮将被黄忠扫下马来,开始说起。
原来,当时那蛮将乃是五溪蛮第一勇士,名字叫沙五斤!话说那沙五斤醒来,发现手下皆已投降,为求脱身,正看见不远处的花轿,心想劫持新人为人质,可借以逃脱。便趁无人注意,起身冲下花轿待众人发现时,他已经一手伸进花轿,正当众人大惊失色,而沙五斤自以为得手之时,却听到沙五斤一声惨叫,接着被一脚踢倒在地。
众人回过神来,却见从花轿中走出一位新人,将盖头掀开,原来是黄叙!一众兵将看到黄叙一身新人打扮,皆大笑不已。连其父黄忠亦忍俊不禁。黄叙无法制止众人,便对沙五斤一顿拳打脚踢,一泄心头之忿!可怜沙五斤到现在还没琢磨过来,好好的新人,怎么会是男人?功夫还如此了得!原来窦辅是想趁蛮将接近花轿时,来个擒贼先擒王。所以才故意安排黄叙在轿中,假扮新人。故而一路都不曾见到黄叙,不想阴差阳错,蛮将还是自投罗网了。
而在活捉了沙五斤后,黄忠立刻带了一队人马前来救援窦辅,留下张羡赖恭打扫战场及押送俘虏物资,随后赶来。
听黄忠这样一讲,窦辅等人才恍然大悟。窦辅并未追究黄忠擅自更改自己命**,毕竟战场瞬息万变,主将应当因时制宜。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便是这个意思。
窦辅勉励了黄忠几句后,问道:“那后寨放火烧毁蛮兵粮草之人,亦是师傅安排的吧!”
黄忠一愣,道:“放火烧粮草?为师并未安排人烧什么粮草啊!?”
听黄忠如此说,窦辅等人愈发疑惑了,那后寨到底是何人在放火烧粮!
见窦辅等疑惑,黄忠忽然想到什么,开口说道:“为师知道那是何人所为?”
窦辅忙问道:“到底何人?”
黄忠缓缓道出一人名字:“庞德!”
“庞德?!”窦辅大吃一惊,又问道:“他不是护送戏先生前往云中了吗?何以会在此地?”
黄忠摇摇头,道:“这却不知!吾等临时改变计划,不按原定方略作战,亦是中途遇到庞德,他告知吾等说,这是敬德临时改变,让为师等人依计行事!”
“什么?辅何时命庞德去传令?他何时回来,辅尚且不知!”窦辅心中微怒,轻斥道。
黄忠微微一愣,随后为庞德开脱道:“敬德且先不要动怒,待见到他后,一问便知!其实,若非庞德献上计策,吾等亦不可能如此快的击溃敌兵,赶来此处增援!”
窦辅压下心中怒火,命黄忠父子率兵迅速前往接应庞德。自己与杨璇合兵,再次从杀向敌寨。
此时前寨蛮兵见窦辅等已经脱困离去,故而都前往后寨救火。窦辅等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入敌寨。而后寨在黄忠父子汇合庞德后,更是实力大增,蛮兵被前后夹击,溃败而逃。
只见少数蛮兵簇拥着一个少年,往武陵方向逃去。窦辅与黄忠同时举弓,双箭齐发。竟然同时射中马左右后蹄,那马当即跪倒在地,将那少年摔下马来。黄叙早已上前,将蛮兵杀散,将其擒下。
杨璇等人高声叫好。黄忠并未因窦辅箭技与己相当,而有丝毫不悦,反而是一脸欣慰。
正当众人高兴之时,却见窦辅冷着脸望着远处。众人抬头一看,原来是庞德将队伍交与黄叙,独自一人正朝这里过来。
见到窦辅忙下马跪地请罪。
窦辅并未让其起身,问道:“令明何故如此?今日立下大功,因何跪地请罪?”
庞德在路上时,黄叙已经告诉他,窦辅已知晓其假传命令之事。此时,只得硬着头皮道:“少主,某不该假传命令。诓骗黄将军等人!”
窦辅见其直言坦白,脸色稍微好转,问道:“令明可知在军中假传命令,该当何罪?”
庞德道:“在军中假传命令者,斩!”
“好!既然知晓便好!军法无情,令明莫要怪辅无情了!”窦辅说完后,大喝道:“左右,将庞德拉出去,斩!”
黄忠等人大惊失色,纷纷向窦辅求情。连杨璇亦上前求情,道:“敬德,此时正是用人之际,且留下其性命,可戴罪立功啊!”
窦辅不为所动,对杨璇道:“杨公,为将者,若赏罚不明,何以服众!执法不严,何以领兵!”
杨璇一时无语。黄忠接着说道:“敬德,若非庞德之前所献计策,亦不可如此快速破敌,当可将功折罪啊!”
窦辅心中亦不愿真的斩了庞德,只是,三军面前,不得不如此。见杨璇黄忠等为其求情,便有心放过。问道:“令明为何要假传军令?”
这时,庞德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道:“少主,此乃戏先生临行前吩咐某交与少主的!”说完,将信交与窦辅,并说道:“某并非故意假传军令,实在是来不及通知少主。之前先生交代过,事急从权!请少主明察!”
窦辅看了戏志才的信,这才明白自己错怪了庞德。原来戏志才离开零陵一路北上时,发现五溪蛮各部,似乎有异动,担心会对窦辅不利,后发现其中阴谋后,便留下计策让庞德赶回通知窦辅。但庞德却遇上了蛮兵造反,一时之间,行程受阻,好不容易脱身,却没来得及遇到窦辅时,先遇上了黄忠等人,为了方便行事,便假借窦辅之名,将戏志才的计策告诉众人,这才能顺利擒拿贼首。
戏志才是如何知晓五溪蛮要造反呢?又如何知晓窦辅会遇险,提前让庞德来救援呢?窦辅他们抓到的少年又是何人呢?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卅一回 明前因群豪服气 说后果英雄相惜
上回说到窦辅为救出被困于零陵武陵城之亲友师长,冒险用计。自己亦被困寨中,但却意外遇到护送戏志才北上,中途临时折返的庞德。因戏志才留下计策,并在庞德随机应变之下,使得窦辅计策得以顺利实行,并得脱险境。但是,对于庞德假传命令之行为,窦辅却非常生气,欲斩庞德,在杨璇及黄忠等一众人的劝说下,才饶恕庞德。但对于戏志才能够如此准确的判断蛮兵造反,并留下计策,非常好奇。在看过庞德转交戏志才之信后,再加上庞德绘声绘色的叙述,才恍然大悟。
原来,当日戏志才与庞德一行离开零陵北上,在经过武陵郡时,戏志才发现沿途多了许多蛮人,好奇之下,在城中询问,才得知这些蛮人是下山来各县城中交易的。只是,往日一般是老弱及妇孺偏多,不知怎的,此次确实青壮居多。这一不寻常的举动,引起了戏志才的警觉。忙派遣庞德及随行将士四处打探。方才知晓蛮人秋冬雪后,一般都蛰伏山中,为了过冬,便会在此之前,下山来用山中特产交换所需必需品。但是,若遇到年景不好时,就无法获得足够交换物资。于是,便会下山劫掠。
得知这一情况后,戏志才愈发觉得不对劲。一般青壮皆留山中从事各项生产,一般下山采购皆是妇孺。且此次沿途所见,根本不见蛮人有多少货物。戏志才为了确定自己推论,亲自上街去与蛮人以物易物。却发现蛮人根本心不在焉,对于是否吃亏,亦毫不在乎,似乎另有目的。至此,戏志才已经确定蛮人必有所图,今年亦必定会下山劫掠。只是,戏志才为人冷漠,似乎除了自己关心之人,对一切并不是很在意,也许与其经历有关。
可是,接下来发生了一件事,让戏志才感到事情比想象中严重的多。原来在他们一行人离开武陵后,庞德发现似乎有人跟踪他们。而后在长江边,准备渡江时,还遭到蛮人的盘查和阻拦。当时,庞德等便大怒,准备教训蛮人,被戏志才阻止,并好言相商,又给予不少财物,才得以顺利过江。
在江上,戏志才越想越不对,若蛮人只是下山劫掠,最多就是派人混入各县城,到时可以里应外合,方便破城可是,如今却是派兵在场边渡口盘查,似乎欲断绝荆南与荆北之联系。戏志才料定蛮兵所图甚大,绝非是一般劫掠。而此时窦辅等皆在荆南,若蛮兵如此行事,加之准备充分,有心算无心,窦辅等必定危急!
当时,听戏志才如此分析,庞德等抱怨为何不让他将江边蛮人杀光,再返回零陵通知窦辅,而是直接渡江北上了。
戏志才为庞德等人分析,方才在岸边,明处只有十几人,可是暗处到底有没有埋伏却不得而知。敌情不明,不可贸然行事。再者,轻举妄动,必定会打草惊蛇。若事成,蛮人不见江边守卫,必定加强戒备,甚至提前举事!若事不成,则自己一行人恐怕性命不保。生死事小,但无法通知窦辅应付局面,则后果严重。所以,戏志才在权衡之下,便决定先过江,再伺机派人返回通知窦辅。
而且,戏志才料定,自己等人可能是为数不多被放过江之人,荆州一众官员世家,此刻大半在荆南庆贺窦辅大婚。朝廷并不知晓荆南之变故,蛮人一旦起兵,恐怕消息会立刻封锁。等朝廷得知情形,再派兵前来,恐怕就晚了。所以自己一行人是决定此事成败之关键!更加应该先过江,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行设法救援。正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就是这个道理。并非一味躲避,而是,不该逞匹夫之勇。先行退让,再择机反击。千金之子不坐垂堂!
当时,庞德等人是似懂非懂。加上之前窦辅曾要求众人,一切都听戏志才安排。而戏志才在靠岸后,火速赶往南郡治所江陵城,向郡守称述情形,并要求庞德潜回荆南通知窦辅戒备,若蛮兵还未起事,则要窦辅迅速带人走水路北上。若蛮人已经起事,按照其部署,所图必定不小,荆南四郡首当其冲便是武陵郡,而后必定是零陵郡,再后是桂阳郡,长沙郡因为有湘水阻隔,必定是最后攻取的!
窦辅等人听到此刻,对戏志才佩服的五体投地。一切事情的发生经过,与戏志才的料想分毫不差。
庞德并未因为众人的赞叹而停下。因为这十数日的经过及相处,使其对戏志才早已奉若神明了。庞德接着称述道:当时,自己问戏志才若蛮人已经起事,且一切与他所料一致,又当如何?
戏志才告诉庞德,若蛮兵确实如他所料一般进兵,则通知窦辅,先破零陵之围,再去救援武陵,切不可分兵击之!说到这里,众人都面色古怪的看着窦辅,窦辅亦不好意思,因为自己所行计策,正如戏志才料想一般,分兵击之!
庞德接着问戏志才,倘若先救零陵,使得武陵城破,又该如何?戏志才却笑言,如果蛮兵起兵之时,荀爽一行还在窦辅处,必定不会让窦辅分兵击之,而若彼时荀爽一行已经离开窦辅处,算算行程,此刻被困亦该在武陵,却荀爽一行人被围在武陵,则武陵城必定不会被轻易攻破!
庞德当时不解问其原因,而窦辅等人亦不解,这个问题困扰大家许久,都不知该先救哪里,最后窦辅才决定分兵击之,当然这其中风险窦辅也知道,所以才自己冒险突袭蛮兵营寨,结果被围。故而窦辅等人也聚精会神的看着庞德,等他说戏志才为何如此笃定武陵无事。
庞德见众人表情后,只说了两个字:荀彧!
窦辅如梦初醒。历史上,曹操为战略需求,而攻徐州,不想被吕布张邈偷袭了兖州,只东阿等三城得保,所赖者荀彧程昱也!如今为了保命,不论荀彧在武陵货零陵,都可保平安!若其在零陵,必定阻止窦辅分兵,若在武陵,必定协助守城。那城池如何会被轻易攻破!
但是,其他人等,并非穿越而来,自然不知荀彧有何能耐,至多知晓其乃是大儒荀爽之孙!
庞德看到众人表情,并不惊讶,当时自己亦不明所以,也是如此神情,问戏志才荀彧为何人?为何此人在便可保无事!
戏志才只是笑笑,问庞德,如果此时戏志才自己被困武陵货零陵,是否会城破身死?庞德将头要的跟拨浪鼓似的回答说,戏志才无论如何不会有事,若他在荆南,必可无事!
戏志才点点头回答,若自己可保无事,荀彧自然也能做到。自己与他相识数载,是知己好友!荀彧智谋不在他之下。所以,只要他在,便不会出现庞德的担心。
庞德见戏志才如此肯定,亦不再怀疑。便请教如果自己回到荆南,荀彧等被困武陵,而窦辅要分兵又该如何?戏志才当即写了一封信,让庞德交给窦辅,言明利害。火速合兵先破零陵,再救武陵!并写下破敌之计!
庞德又问,若自己到时,已经分兵,各自为战,又该如何?戏志才仰天长叹,那就是命数!他亦无能为力,说了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庞德当时亦不再多言,直接往回赶。戏志才不断告诫庞德,只要有一线机会,也要想方设法合兵,先破零陵之围!不要拘泥于小节!
这才有了庞德,一路潜伏,紧赶慢赶遇上了黄忠,知道窦辅分兵,吓的魂都没了,一想到戏志才仰天长叹那样,庞德就豁出去了,谎称窦辅要自己来传令的!并将戏志才之计策告知他们,要他们依计行事,自己则从他们那借了兵马,先来与窦辅汇合。并要他们在解决完这里的蛮兵后,火速来汇合。
听到这里,众人都已经明白前因后果。除了对戏志才的料敌先机,赞佩心服外,对庞德的忠勇机智亦夸赞不已。
而此时的武陵城中亦是愁云惨谈,荆州刺史王睿与武陵郡守曹寅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皆因为对于攻守策略的不同,彼此怨恨。若非羊续左右劝慰,又又荀爽调节,恐怕已经一发不可收拾了。
当然,这些窦辅此时并不知晓,若知晓,必定会明白:这也为王睿埋下了杀身之祸,以至于在未来王睿因与曹寅私怨,间接死于孙坚之手!
但是,在一处私宅,荀彧正侃侃而谈,他料定戏志才如今已拜窦辅为主,且先自己等一行人离开零陵,自己在离开后,沿途能发现问题,才临时往武陵来,并在城中暂避!否则,以曹寅之声望,荆州一众世家,并荀爽等人,如何会因为他的热情招呼,而来刻意来武陵!当时,荀彧断定自己一行人来不及赶到长江,过江而去。且已经被人盯上。只有反其道而行之,出其不意,才能打乱蛮人计划,求得生机!而荀爽对这个孙子的能力是完全信服的!有荀爽何颙带头,荆州一众世家自然跟随!后到了武陵城中后,见到漫山遍野的蛮兵,才庆幸自己等人听从了荀彧之言。不然,就真的死无葬身之地了!
而也因此荀彧断定,自己能发现问题,戏志才必定也会发现沿途不妥之处。且定然会设法通知窦辅,且留有后手。自己这边,千万不可贸然突围,一定沉住气安心守城。援兵必定不日就到!
荀彧如此苦口婆心的劝说,也是因为城中兵力渐渐不足,粮草又短缺,荆湘之世家,不愿坐以待毙,故而想冒险一搏,突围寻求生计!
不过在荀彧的一番劝慰下,也渐渐重新燃气了希望,安定了人心。而少数不服之人,在蔡瑁和蒯良支持荀彧决定后,亦不再言语。
此时,若窦辅庞德在此,必定会惊讶,荀彧所说之话与戏志才之论,如出一辙,分毫不差!彼此惺惺相惜,英雄所见略同。
那这时的窦辅,又在干嘛呢?
在庞德将事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