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忠义之三国英烈传奇-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yù知张朔命运如何,张让与李膺结局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第二回 斩奸邪李膺刚直 答帝问张让怀恨
() 上回说到李膺押张朔回到雒阳狱,而张让则进宫面圣求圣上赦免其弟。
话说当夜在司隶校尉府大堂之上,李膺正命令吏卒,道:“速速押张朔上堂!”
其中一位下属问道:“大人,现天sè已晚,不如明rì再审!”
“不可,那张让若连夜进宫,去请求皇上赦免其弟,万一被他蒙蔽圣上,求得圣旨,那时吾等将如何自处。未免夜长梦多,速将张朔押上堂来,本官要夜审张朔!明正典刑”李膺正sè道。
“诺!”下属即刻让吏卒去押解张朔。
不一刻,张朔带到堂下,李膺问道:“张朔!汝在野王县任上,欺压良善,贪赃枉法。更有甚者,汝为一己之私,尽然残忍杀害孕妇,取其腹中婴孩!汝可认罪!”
张朔侥幸道:“那是刁民诬陷!望大人明察!断断没有此事”
李膺道:“现下被汝杀害孕妇之夫正在府衙,那孕妇尸首业已找到,并且汝府上下人也已招认,至于汝所贪钱财,业已在汝床下搜出,现证据确凿,容不得抵赖!还不认罪!”
张朔至此方才面sè惨白道:“请大人饶命!看在吾兄长份上,饶吾xìng命!大人,饶命啊!”
李膺大怒道:“汝所犯之罪,条条死罪,如何饶的!如若放过,天理何在!国法何在!来人呐,将其押下,明rì处斩!”
张朔大喊道:“李膺!汝敢杀吾!吾兄张让不会放过汝!”
“汝便看看,老夫是否敢杀,莫说那张让,便是圣上来了,也饶汝不得!”李膺冷声道
“李膺,匹夫!汝不得好死!兄长!救命啊!速来救命啊”
而此时的张让正在桓帝寝殿中,只见他匍匐在桓帝脚下,哭道:“陛下,奴婢自幼在宫中,这些年来只是尽心服侍陛下,不想遭人记恨,现在连唯一的兄弟也马上要问斩了!陛下,奴婢是个阉人,吾张家只这么一个男丁,如若他死了,吾张家可就绝后了啊!”
“嗯?汝弟所犯何事,为何会被问斩?现今在何处啊?”桓帝疑惑道。
“陛下,现下吾弟正被关押在雒阳狱,只等问斩啊!陛下!”张让边哭边暗自斜喵看桓帝脸sè,继续说道:“只因其是奴婢的兄弟,那李膺向来看不起奴婢等人,故此借机为难吾弟,哎!是奴婢连累了他啊!”
桓帝看其哭的甚惨,沉思片刻便道:“今rì朕乏了,明rì传李膺进宫,若果真如此,朕便为你做主!”
“谢陛下恩典!”张让大喜退下。
翌rì,李膺正在处理公务,忽闻宫内传旨,桓帝命其速速进宫。李膺思量,该是为了张朔之事。对其传旨之人道:“黄门请回,稍后便进宫面见圣上!”
黄门自顾道:“莫让陛下久候,告辞了!”
李膺沉思片刻:“来人,速将张朔斩首!我即刻进宫面圣!”
“诺!只是如此一来,万一陛下怪罪,如何是好!”属下问道。
“汝等只管按吾吩咐!陛下并未有圣旨赦免其罪!再者,张朔所犯之罪,理应问斩!陛下问时,自当向陛下言明!“说完,李膺随即出府。
“陛下!臣李膺奉旨觐见,不知陛下召为臣,有何吩咐!”李膺行礼问道。
桓帝问道:“听闻张让之弟野王县令张朔,此刻正关押在雒阳狱,可有此事!“
李膺道:“陛下!确有此事,不过那张朔贪赃枉法,残害百姓。罪证确实,已被臣斩了!”
闻言张让大惊失sè,刚yù开口,突然想到正在御前,急忙看了桓帝一眼,发现桓帝并未注意,才松口气。连忙低下头,只是恨恨的望着李膺。
桓帝质问李膺道:“何以不先奏,而后斩?”
李膺回答说:“陛下,昔rì孔夫子为鲁国司寇,上任七rì便诛少正卯。今臣到任已有十rì,才杀张朔,臣原以为陛下会因为臣除害不速而有过,不曾想会因臣及时处决张朔而获罪。臣深知因此而获罪,死期将至,特请陛下容臣再活五rì,除去那祸首,然后皇上再以鼎烹煮臣,臣亦心甘情愿。”
李膺一番回答,说得桓帝无以对答,只得对张让说:“此乃汝弟之罪过,司隶何错?”
张让闻桓帝此言,忙跪下请罪:“奴婢一时情急,爱惜吾弟,至有此失,望陛下恕罪!”
“算了,起来吧!此乃人之常情!”桓帝望了地下张让一眼道。
“谢陛下!”张让谢恩不止。然其心中却恨极了李膺。
好你个李元礼!今rì之事,咱家定不与汝干休。张让思道。
李膺看了看张让,不以为意道:“陛下!若无事,臣告退!”
桓帝望了眼李膺,后又看看张让,莫名的嘴角微微一扬,似笑非笑,道“去吧!”
只是这个细微的动作不论是心情舒畅的李膺还是暗自怀恨的张让,皆不曾注意到。
自此以后,大小宦官走路不敢伸直腰板,说话唯恐大声,假rì里亦不敢出宫门玩耍。
桓帝甚奇,问左右道,宦官叩头向桓帝哭诉:“奴婢等,畏李校尉!”
到底张让将如何报复,而桓帝最后那似有若无的笑意究竟代表了什么?yù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第三回 登龙门天下楷模 怜苍生欲除宦官
() 上回说到李膺按律斩了张让之弟张朔,张让在桓帝处求情告状,然桓帝并未处置李膺,因此宦官们都有所收敛,张让也只得暗暗怀恨,伺机报复。
当李膺平安回府,顿时让一众属下放下了心。如此一来,李膺的名气就更大了。时人称之为“天下楷模”。当时的读书人包括一些太学生都希望能见见李膺,顿时李府门庭若市。要是能够受到李膺的接见,就被看作很光彩的事,称做“登龙门”。
一rì李膺刚回府,下人报知说太尉陈蕃前来。李膺赶忙起身迎出去,只见陈蕃正红光满面的走进来。
李膺忙道:“仲翔兄,多rì不见,起sè甚好啊!“
陈蕃哈哈一笑:“贤弟,贵人事忙,愚兄只得亲自登门道贺!吾若不来,恐贤弟到明年也未得空见愚兄啊!“
“仲翔兄,何出此言,真真是让弟惭愧啊!”李膺连连摆手道。
“当得!当得!自弟此次复出,方十rì,便又干下此等大事,朝堂风气为之一净啊!现下那些阉人都收敛不少,愚兄心中甚喜!不愧为天下楷模李元礼啊。今rì,吾也登一登这龙门啊!哈哈哈!”陈蕃抚须大笑道。
“兄长说起此事,弟再次谢过兄长!”说完李膺深深一揖。
“元礼,当不得,当不得!”陈蕃赶忙扶起李膺道。
此时二人边说边往正堂走去,分主客位跪坐定。李膺正sè道:“兄长当得!一者,当年因弹劾宦官之事,吾被贬斥获罪后,兄为弟多方奔走。后又与前司隶应校尉一同保举,由吾出任司隶校尉!”
陈蕃正要开口,李膺却示意陈蕃先不急,继续道:“再者,前rì在大殿之内多谢兄长提点。若由得弟当时在大殿向圣上禀明,岂非打草惊蛇,若非兄长,弟安能建功。所以,这一谢,兄当得,不可推辞!”说完起身,正了正衣冠,行谢礼。
陈蕃连忙起身,侧身让过,扶住李膺道:“吾辈同为国家出力,报效圣上。元礼何须如此。”
“哎!”李膺叹了一口气道:“只是,现今宦官势大,盘根错节,上至朝堂,下至地方。爪牙甚多,一时难以急除!吾所做之事,实在算不得什么。只是可怜天下苍生!”
听罢,陈蕃亦面露不忍道:“罢了,吾今rì前来,却另有要事,与元礼商议。”
“哦?”李膺请陈蕃就坐,道:“兄请明言,弟定当知无不言!”
“嗯!”陈蕃就坐后,微微思量:“关于上月陛下新立之皇后。”
“兄但讲无妨,弟洗耳恭听!”李膺微露思索道。
“好!自从邓皇后被废,陛下原yù立采女田氏为皇后,只因田氏出身卑贱,所以前司隶校尉应奉与吾等力谏,陛下方休。后改立窦氏为皇后。窦氏本无出sè,只是听闻其父窦武颇有贤名,对吾等士人亦很尊敬,还时常接济贫困太学生!太学生对其颇多好感。”说道此处,陈蕃似有犹豫。
“兄长是否觉得不妥,何以迟疑,若信得过弟,弟愿为兄分忧!”李膺看陈蕃yù言又止,便道。
陈蕃沉思片刻,道“弟原不是外人,当今圣上至今无所出,亦未立太子,而宦官当权,横行无忌。无人能治。兄原想看看这窦武,是否真如传言所说一般!只是。。。”
李膺恍然,道:“兄长是否想联合窦武,共同对抗宦官!”
“为兄正有此意。”陈蕃点头道,只是神情似有惮sè。
李膺疑惑的望着陈蕃道:“观兄神sè,似乎颇有忌惮,不知是何因由?”
“这。。。”陈蕃正在思量该如何与李膺讲明。只见这时,李膺面现恍然之sè,哈哈一笑道:“兄长,可是担心。。。外戚!”
“不错!”陈蕃神sè一松道:“贤弟所言,正是为兄心中之虑。窦武乃是外戚,梁冀之祸不远啊,为兄担心,方除却宦官干政之弊,却又生出外戚当权之祸啊!故犹豫至今。元礼,可有法教吾!”
李膺笑道:“兄长多虑,今上chūn秋正盛,另窦氏又无所出!有何惧哉!梁冀当年之情形却与今时不同。若兄方才所言属实,窦武亦非梁冀之辈!”
“元礼,言之有理!”陈蕃深以为然。
“再者宦官之祸,已迫在眉睫,而外戚之乱,尚无可为!吾等当思先除宦官,再思遏制外戚之法!”李膺继续道。“另当细细了解窦武其人,亦要等到恰当时候,再行此事。以免引人注意!”
“不错!那就静等时机!”陈蕃笑道。
而此时的深宫之中,桓帝正在皇**中。
yù知桓帝在皇**中何事,陈蕃与李膺yù连结窦武之事,结局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第四回 论权谋帝王心术 诞麟儿群英荟萃
() 上回说到陈蕃与李膺商议连结窦武,yù除去宦官,而此时桓帝却来到皇**中。
“臣妾恭迎陛下”皇后行礼参拜道。
“平身!”桓帝抬手道。
窦皇后起身说道:“陛下今rì怎得空到臣妾这里!”
“朕今rì过来与爱妃说话,怎么爱妃不愿朕来?“桓帝道:
“臣妾希望陛下rìrì都来,可是知道陛下是天子,当以国事为重!”皇后正sè道。
“爱妃贤惠!最近汝父可好。可有来宫中探望?”桓帝问道。
窦皇后疑惑的望了望桓帝,道:“陛下,臣妾父亲近rì未曾来宫中,陛下是否有事?如需要臣妾即刻让父亲进宫!”
“无妨!朕只是问问!爱妃父亲即朕之国丈,不可整rì在家中谈经论道,当多关心国事。为国出力,替朕分忧!”桓帝正sè道。
皇后关切的问道:“陛下,是否有事,可否说与臣妾知道!”
“无事!只是最近宫中有无事发生!”桓帝拉着皇后手道。
“也无大事,只是近来宫中大小宦官,都甚是安份!”皇后想了下道。
“哦?往rì他们都不安分吗!”桓帝道。
“也未有甚不安分,想来是臣妾多心了!”皇后忙道。
“非是爱妃多心!实是因为近rì司隶校尉李膺新上任,严惩了些不法之徒。想来是那些阉人胆小,许是被吓到了!”桓帝笑道。
“呵呵!此事臣妾也听闻了,整个雒阳城都传开了。李校尉可是扬名天下啊!”皇后亦附和道。
“扬名天下吗!这倒是朕未曾料到之事!”桓帝沉声道。
“其中,亦是称赞陛下圣明!”皇后赶紧说道。
李膺!张让!桓帝沉思道:“爱妃,让汝父多关心朝堂之事,莫要整rì为那些升斗小民之事,浪费时rì!记得,他是朕的国丈,国家重臣!开设粥铺,救济士民。让下人去做即可!”
“臣妾惶恐!定当告诫父亲,以国事为重!为陛下分忧!”皇后赶紧跪下道。
“爱妃快起来吧!朕没有怪罪汝父之意!坐下吧,是否爱妃也有不明白之处!”桓帝看着窦氏道。
“陛下!臣妾是有疑惑,却不敢讲!”皇后小声道。
“说!朕恕汝无罪!”
“陛下,其实不仅臣妾疑惑,**中疑惑此事的大有人在,只是陛下圣断!无人敢多言!”皇后看了桓帝一眼,桓帝示意她继续说,皇后微微整理下思路,道:“陛下,素rì里甚为喜爱张让,为何此事,会如此责备张让,**中皆在揣测。。。是否张让失宠!”说到此处,皇后却是不敢再往下说了。
“想来爱妃也是如此想法!”桓帝轻轻一笑道:“昔rì先帝孝质帝因怨怼之言,竟被梁冀鸩杀!后朕即位,当时满朝文武皆是梁党!朕战战兢兢,唯有依靠宦官!后朕联合单超等人一起除去梁冀!因感其忠义,封单超等五人为侯!也是朕之前太过纵容他们,不想时至今rì,竟致无人与之抗衡!所以,此次朕方才借李膺之手,给其jǐng告,压一压他们的气焰!爱妃,可明白朕之苦心”
“陛下圣明!臣妾愚昧,定当为陛下整肃**!”皇后拜服道。
“爱妃与汝父皆是朕亲近之人!故在此时,更需国丈为朕分忧!”桓帝终于说出此行目的。
“臣妾遵旨!臣妾与臣妾父亲定当为陛下尽忠!”皇后许久才站起身来,竟不知桓帝何时离开的。定了定神,对身边亲近之人道:“速请槐里侯进宫!本宫有要事嘱咐!”
“诺!”
且不说,皇后去请窦武进宫商议。此时,桓帝端坐在温德殿正中,左右之人已退下。桓帝独坐深思,如有人在旁,定会发现此时桓帝面sèyīn沉的可怕!李膺啊李膺!天下楷模!汝何德何能啊。惩治朕身边之人,汝便是天下楷模,那朕成了什么人!登龙门?好大的胆子!只是现下李膺还有用处!桓帝沉吟片刻,脸sè略微好转:张让啊张让!朕确实太过纵容尔等了。只是一黄门竟敢如此,那王甫,曹节等中常侍岂非更加肆无忌惮。可惜了,为何不知收敛!这天下是朕的!朕才是君临天下的王者!挡朕者死!确实要好好谋划一番啊。还有那窦武!不知皇后能否转达朕之意思,窦武能否理解朕用梁冀做喻之用意!宦官,士族,终究还是不稳啊,亦不能代表朕!窦武,不错!希望不会让朕失望!
此时,皇**中,窦皇后与窦武亦在谈论方才桓帝之语。
“娘娘!您的意思是皇上让臣多多关心朝堂之事!借机建立自己的势力!”窦武直接问道、
“女儿也不是很明白陛下的意思,刚才陛下如此讲时,女儿吓的不知所措!至今还是战战兢兢!“窦皇后心有余悸说道。
“梁冀何人!此人就是外戚啊!为父如今亦是,故此为父把家财尽散,每rì只是在家读书,授徒!以免重蹈梁冀复撤!可陛下却要为父多多参与朝政!真正是费解啊!”窦武疑惑道:“女儿,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千万小心。陛下之言,为父回去细细参详!”
“女儿明白,父亲在外亦要小心!”皇后言道。
窦武起身道:“娘娘,若无他事,臣告退!”
冬去chūn来,转眼间已到了公元166年,大汉桓帝延熹九年。历史的车轮在这一年因为一只小小的蝴蝶,开始一点点偏离原本的轨迹。直到多年后这只小小的蝴蝶改变了许许多多人的命运,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最终改变了整个大汉的命运!
雒阳新贵桓帝的国丈槐里侯越骑校尉窦武。今rì正是窦武长孙满月之喜。满朝文武,士子豪门,以及平rì里受其恩惠之人,皆来贺喜。
此时,窦武正在招呼来宾,突然下人来报,太尉陈蕃与司隶校尉李膺到。窦武大惊,随即出府门迎接,道:“今rì太尉与校尉到来,真是令武受宠若惊啊,快请!”
此时,陈蕃见窦武穿着朴实,府宅亦不奢华,开口道:“久闻槐里侯随和,生活朴素。今rì一见,名不虚传啊。侯爷请!”
李膺也开口道:“是啊,侯爷经常接济贫困太学生及平民,近年西羌屡屡来犯,雒阳动荡,粮价上涨!所幸侯爷慈心,将自身所有全数分发百姓。膺身为司隶校尉,在此谢过!”
“李校尉所言,武实是不敢当啊,请!”于是,窦武与陈蕃,李膺共同进入厅堂。来宾见李膺陈蕃到来,纷纷起身问候!不多时,窦武便让众人就坐开宴。一时间,推杯换盏,高谈阔论,气氛热烈,群英荟萃。
就在此时,门下呼报:“老爷!有客到贺”
窦武惊异,会是何人
陈蕃,李膺来会窦武,不知结果如何。门外来着会是何人,yù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第五回 拒婚约李膺收徒 晓大义忠臣谋定
() 上回说到窦武府上庆贺长孙满月之喜,正在宴客,突报,有宾客到!窦武暗思会是何人。满堂宾客亦疑,何人会此时才到,分明不给主人家面子。
“有请!”窦武不动声sè道。
不多时;一行人走入宴厅,只见为首那人矮矮胖胖,长相甚是可爱,开口道:“哎呦!诸位大人都在啊!也是,在雒阳城谁不给您几分面子啊!咱家在这给侯爷您道贺!恭喜槐里侯啊!”
窦武心中一惊,不想这些人都来了,为首之人乃是中常侍曹节,另几人分别是王甫,侯览。于是便道:“多谢诸位!来人,请几位大人入座!”
“不忙!侯爷,咱家等还要赶回宫中伺候皇上!皇上身边是片刻也离不开人的啊!今rì前来,一来呢恭贺侯爷长孙满月之喜。这二来呢,是否能有幸见见小公子啊。”曹节笑道。
窦武微一思索对左右说:“来人!去把小公子抱出来!”
不一会,小婢就把长孙抱了出来,曹节看着小公子,道:“长得真是眉清目秀,将来长大定然亦是美男子,咱家甚是喜爱!”说罢从袖内取出一枚玉佩,说道:“此物乃是当年太后所赐,今就赠与小公子了!”
闻听此言,窦武大惊:“此礼过重,请常侍收回!孺子得常侍错爱!武在此谢过!”
“咱家送出之物,岂有收回之理!说来也是咱家与这小公子有缘呐!槐里侯,不知小公子可曾取名!”曹节道:
闻言,窦武一愣道:“还未曾取名!”
“如此,不如今rì便有咱家为小公子定名如何!已故唐车骑对咱家有恩,临终嘱托咱家为其女择婿!今rì咱家就向槐里侯求亲,来个双喜临门啊!今后定如子侄一般爱护”曹节喜道。
闻此言不光窦武大惊,席间陈蕃,李膺俱大惊!不等窦武回话,陈蕃与李膺互望一眼后。只见李膺缓缓起立,对窦武施一礼,道:“槐里侯,不知方才膺所言是否同意,膺对小公子亦甚是喜爱,想收其为弟子!待其行冠礼,亲为其求取名门之女。”
李膺此言一出,堂内众人表情各异,有疑惑,有羡慕,有高兴。当然,曹节等人的脸sè却是极其难看,不等窦武看口便道:“李校尉此言差矣!咱家已向侯爷请求。何况,此等事也不讲先来后到啊!君子当chéng ;rén之美!”
“曹常侍,在常侍未到之前,膺便向槐里侯恳请!陈太尉亦可作证啊!小公子聪慧,膺定当好生教诲。常侍放心!”说完便看向陈蕃。
曹节见陈蕃点头,暗恨李膺,陈蕃。便道开口道:“如此,便请侯爷自决!咱家可甚是爱惜小公子啊!”
窦武见此等情况,虽明知双方想法目的,却是无法回答。但已骑虎难下,必须有所决断。否则,便是双方都得罪了。便开口道:“多谢诸位盛情,实是孺子之幸。曹常侍,方才李校尉确曾提及想收其为弟子!吾想来还需其父母做主!”说完便对一旁站立的窦机说道:“吾儿觉得如何!”
窦机见双方十数人都将目光望向自己,便赶紧定了定神,灵机一动道:“多谢两位大人抬爱!机在此谢过!不过,此事实在让机难为,不如这样,看天意,便让小儿自己选!”
此语一出,众人疑惑,还是曹节忍不住当先问道:“小公子方满月,如何选择?”众人皆以为然。
窦机不慌不忙道:“二位大人,可各持一贴身之物,放于吾儿两侧,吾儿手向何处抓,便依哪位之意!各按天意!不知两位大人觉得如何”
“哈哈!甚妙!咱家觉得甚好!便以此玉佩为媒!”说完便站在右侧。
“既如此,吾亦无异议!”说罢李膺解下随身长剑,道:“此剑乃膺心爱之物,名曰龙渊!乃当年伍子胥之佩剑,吾也是辗转寻得!今便赠与小公子!算作为师见面之礼。”说完站在窦机左手侧。
听闻李膺所言,窦机也是一阵激动,先秦名剑啊。略微平复下情绪开口道:“如此,便开始了!”
众人都是紧张的看着襁褓中的婴孩。没想到这等关键时刻,居然由这个婴孩决定!心中皆升起荒缪的感觉。但是,如果此时有人知道婴孩的想法就不仅仅是荒缪了。。。
此时,这名婴孩好奇望着四周想到:这是哪?我怎么到这里来了?他们在干什么?如此装束?拍电影?再感觉到自己的模样,难道我穿越了!?我在游湖,不知怎的就到了此处?怎么会这样!听他们说话,好像让我选礼物?不错,看看先!看了看右边人手中的玉佩,再看看左边人手中的宝剑。想了下:玉佩太胭脂气了,还是宝剑比较合我胃口,有英雄气概!有了决定便伸手抓向宝剑。可是毕竟太小,没有力气伸出去!
但在李膺等人看来却是大喜过望,因为所有人都看见小公子手的方向伸向李膺,眼睛还不停望着李膺手中宝剑!
见此情况,曹节冷哼一声道:“既如此,槐里侯!宫中还有差事,咱家就先告辞了!”说完不等窦武回话,领着众人便走了。众人皆感到义愤,觉得这些宦官越发嚣张跋扈。
这时,窦武首先反应过来道:“诸位!武在此谢过诸位盛情,且请满饮此杯!”说完便当先饮下。众人不愿拂其面子,皆饮尽。
这才来到李膺面前道:“方才多谢李校尉解围!窦武在此谢过!”
李膺却开口道:“侯爷以为膺方才是替您解围?呵呵!老夫是真心愿收小公子为弟子,就是不知侯爷是否同意!”
窦武忙道:“校尉错爱!孺子幸甚!固所愿也,不敢请尔!”说完唤来窦机,代子向李膺行拜师大礼!
李膺忙扶起窦机,说道:“却是与这孩子有缘,此剑便是为师给弟子之礼。窦机方要推辞,李膺开口道:“此剑乃是诚信品德高洁之剑,莫不是让膺失信与弟子!”
李膺话已至此,窦机不敢推辞,便拜谢代子受领。至此,宾客方才过来恭贺窦武,李膺。至于方才曹节带来的不快,皆烟消云散。一席酒宴,宾主尽欢!
曲终人散后,在窦武书房,窦武与子窦机,侄窦绍谈话。只见窦武双眉紧锁,窦机便问道:“父亲,还在为方才曹节之事不快?”
“汝等对方才席间之事,有何见解?”窦武望着子侄,似有考校之意。
只见窦机开口道:“父亲!从今rì局势看来,不论是宦官亦或是朝中重臣皆在拉拢父亲!吾窦氏一族将要重新崛起!”
听窦机这么说,窦武甚是欣慰,接着道:“那双方为何要拉拢父亲!目的何在?为父应该如何自处!”
窦机想了下,说道:“父亲,孩儿只知现下宦官当权,朝中无人可与其抗衡。所以,朝臣们才yù拉拢父亲,对抗宦官势力!”
“不错!吾儿能想到此,难能可贵!既然宦官势力如此猖獗,那为父如何不能投向宦官,而非要与其对抗!”窦武故意问道。
闻言窦机窦绍,俱大惊,跪下泣曰:“父亲不可!现今天下,宦官弄权,结党营私,民不聊生,如何可与其同流合污啊!毁父亲一世英名”
“哈哈!汝等此言,吾心甚慰!因怕汝等行差踏错,故而一试!”窦武笑道:“起来吧!吾等读圣贤书,当晓大义,明是非。上报君恩,下安黎民!俯仰无愧天地!忠孝为立身之本!即便无今rì之事,吾亦将为国除jiān。尔等rì后可与陈蕃李膺及太学生们多亲近。特别是机儿,当借此良机,多与李膺接触!”
“父亲(伯父)放心!儿理会的”窦机,窦绍肃立道。
“今rì为父亦不愿立时与宦官正面冲突,方才让机儿出面,只是席间汝所思之策,太过冒险,侥天之幸,孺子争气!rì后行事,切不可如此莽撞!”想起宴席之事,窦武提醒道。
“父亲教训的事!孩儿谨记!”窦机恭敬道。
“恩!知道便好!更何况,这也是圣上之意!为父如何敢违抗圣意!”窦武叹息道。
“父亲,此话怎讲!”窦机不解道。
窦武便将前些rì子进宫之事,告知二人。二人听后惴惴不安。方才知晓窦武近rì何以一直双眉紧锁。待二子回房,窦武一人在院中,举头望天,神思悠远。今夜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就在此时,在皇宫中曹节等亦在密谋。而陈蕃李膺亦在陈蕃府上详谈。
曹节等人密谋何事,陈蕃李膺又将如何应对,yù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注:
1。东汉时称呼为官之人,并不称呼“大人”。只是实在未找到相关称谓,故此就以“大人”相称。
2。东汉时,关于小孩“洗三”“抓周”这些风俗并未兴起,只是剧情需要,就先用上了。毕竟未风行,并不代表没有。
3。剧中提到求亲,此事确有,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