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八六一-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尽管李秀成带走了主力部队,但留守的上海外围的太平军人数仍达五万之多,但是由于上海一地水网密布,淮军便可以在水师,以及洋人炮舰的支持下,由水路机动运兵。是以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淮军都能快速的以集中优势兵力,向太平军发起进攻。

兵力、枪炮、士气都处于下风的太平军,焉能抵挡住淮军日渐强大的攻势,故而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淮军横扫上海外围,至6月初时,整个上海所属乡县,全部为淮军收复。

就在曾纪泽展开反攻的同时,他收到了远在美国的容闳来信,信中他已经寻找到了那个美国发明家,两人已就来华开办军工厂达成了协议。目前他正在美国采购办厂所需机器材料,以及招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大约在下半年就可以归国。

这是一个令曾纪泽倍感兴奋的消息。由于淮军的迅速扩张,使得他不得不一再增加购置进口枪炮及弹药方面的开支,美国人在讨价还价的方面不比英国人逊色,淮军所购武器无不高出国际市场价。武器方面的开支使得曾纪泽在财政上倍感压力,因此他迫切的需要自产武器,削减这方面的开支。

不过,他很快意识到,自己在开办军工方面考虑有所不周。制造武器不仅需要机器和技术人员,原材料也是很重要的条件,曾纪泽之前在湖北极力推动开办了大冶矿务局,为的就是这个时候所需。

然而,他却忽略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冶炼。尽管有了充足的矿石资源,但中国传统的土法冶炼方式效率极低,且产品质量低劣,很难保证大规模制造合格枪炮的要求。所以,到时军工厂就不得不大量进口外国铜铁材料,这无疑又将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曾纪泽并非是无所不能的神,他从一个普通人,演变成一省长官和淮军统帅,每天都要思考不计其数的事情,有所疏漏也是难免。好在容闳的这一封来信提醒了他,此时着手应对此事还为时未晚。

曾纪泽马上致信湖北巡抚胡林翼,以及大冶矿务局的中方商总徐润,要求他们与英国方面商讨再在当地开办一家冶炼厂的事宜,形势及股份分配,均仿照大冶矿务局的模式。胡林翼的湖北衙门从大冶矿务局中获利不少,他当即表示支持曾纪泽的动意,并责成徐润立即着手与洋人商谈。

英国人从大冶矿务局的合作中获取了可观的利益,他们本来就渴望能尽快的扩大双方的合作范围,因此对于徐润的提议,很快给予了同意的答复。在经过务实而有效率的谈判之后,达成了在大冶再开办一家合资冶炼厂的合作协议。

千里之外,风萧萧,阴云遮天。延津,这座不出名的小县城,从此将为历史铭记。

此刻正值白日,街道上却冷冷清清的,看不见几个人影。而县城东头的一座马场里,却是人山人海,几乎全县城的人都聚集在了这里。

人群之内是全副武装的清军,里三层外三层将内中围出一片空地。中央处是临时搭建的一座高台,对面的伞盖下端坐一人,正是清廷兵部尚书胜保。

锣声响起,一队清兵从外冲入,呼喝推搡,撞开了一条道路。过不多时,吱呀呀的马车声传来,在几百名清兵的押解之下,一车囚车缓缓的开进了刑场。

围观的人群顿时变得鸦雀无声,人们争相踮起脚尖,探起头,想要一睹囚车中那人的形容。接着,人群开始喧嚣起来,有人在叹息,有人在指着车中囚犯破口大骂,更有人愤怒的向那囚犯丢石头。

只见囚车中那人,虽然身着囚服,面目带血,披头散发,但落魄之状依然掩盖不住其英武之气。他微笑着,以一种怜悯的目光看着囚车外那些芸芸百姓。

囚车很快驶入法场,几名强干的清兵将囚犯抬下车,拖上了刑台。脚上的铁链划过地面,声音显得特别刺耳。

胜保紧锁着眉头,死盯着那囚犯,而那囚犯同样以一种不屑的笑容面对着他。渐渐的胜保感觉那笑容,那双眼睛,仿佛是千万根针刺向他的每一个毛孔,让他感到混身的不自在。

胜保腾的站了起来,喝道:“陈玉成,本官奉上谕,今日将你处以斩首之刑,你还有何话可说!”

是的,他就是陈玉成,太平天国的英王。而今,却只是一个阶下之囚,临刑死犯。不过,似乎他并怕死。

陈玉成笑哼一声,道:“胜保,想当初本王杀得你跟落水狗一样,跟你这样的败军之将,本王不屑于多言。要杀便杀吧,无须多言。”

当初苗霖沛把陈玉成交给了多隆阿,多隆阿为了给胜保这个兵部尚书一个面子,又将陈玉成转交给了他。胜保大喜之下,当即设下刑堂审讯,却不料陈玉成每每将他骂得狗血淋头,任凭施用各种刑法,这位年轻的英王就是不肯说一个软字,直把胜保搞得是怒火中烧。

而今,清廷下了旨意,要他将陈玉成就地处决。胜保以为死亡可以吓倒他,他一定会求饶吧,却没想到,死到临头,陈玉成还是不把他当回事。

胜保的眼中在喷火,他恨不得亲自操刀去把陈玉成碎尸万段,但他终于还是忍住了,作为一名兵部尚书,他岂能失了体面。

他忍着怒气,走到了陈玉成跟前,忽然,他笑了,笑得甚是得意。他俯身凑近陈玉成的耳朵,缓缓道:“陈玉成,你真是艳福不浅呀,娶了那么一位如花似玉的夫人。你放心,本官会待你好好照顾她的。”

陈玉成脸色一变,猛抬起头,死盯着胜保,怒道:“你这禽兽不如的清妖,你把灵儿怎样了!”

胜保笑得更加得意,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仿佛在回味着什么,“那么白净的肌肤,那小手,那小蛮腰,那对雪白的大**,还有那大屁股,哎哟,真是天下少有的尤物啊。”

“胜保!你们狗贼,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陈玉成几乎气晕过去,奋然而起,便要用头去撞胜保,却被看守的清兵死死按着,无论怎么挣扎也动弹不得。

“哈哈哈——”胜保大笑着,拂袖而回。接着,他大喊一声:“奉圣谕,即刻处斩逆贼陈玉成。”

一名彪悍的刀斧手走上刑台,端起一碗酒自饮了一半,将另一半尽数喷在了明晃晃的大刀上。大刀缓缓举起,对准了陈玉成的脖颈。

“清妖们,休要得意。我陈玉成虽死,早晚会有人替天行道,杀尽你们这些狗贼!”最后时刻,陈玉成昂首高呼,接着便是放笑狂声。

大刀落下。伴随着那头断之音的,是刑场外的一阵叫好声。

风起了,细雨悄悄而落,人群鸟兽散尽。胜保吩咐部下将陈玉成的尸体和人头收好,以备遍传各地。不久,刑场空无一人。

雨水洗过刑台,很快,那一摊血水便随着水流而去。

第六十三章常熟

上海,巡抚衙门。。

周馥举着一封公函兴冲冲的走进书房,向正在与李鸿章王凯泰商议军机的曾纪泽说道:“大人,湖北传来了好消息,徐商总已经和英商谈好了开办冶炼厂之事,他说大约两个月之内就可以投入生产了。”

曾纪泽甚喜,接过公函来细看一遍,便又递给了李鸿章等人传阅,“徐润这个人还真是个经商的人才,这次的谈判给咱们省了不少的银子。”

王凯泰却有看法,道:“大人,这合资的冶炼厂既然是开在湖北,由他们湖北衙门筹资便是了,咱们又何必出钱呢。”

李鸿章替曾纪泽解释道:“开办军工厂是将来必然的趋势,到时各省都建了厂子,必然抢着要冶炼厂的铜铁,介时铜铁价格一定会跟着被炒高。要是咱们能先成了厂子的股东,那情况就自然不一样了。巡抚大人应该是这个意思吧?”

“正是如此。”曾纪泽同意李鸿章的解释。

王凯泰恍惚,竖起大拇指赞道:“还是曾大人想的长远。”

话未罢,凌焕也匆匆而来,手里也拿着一封函件,曾纪泽笑道:“怎么,今天似乎很多好消息呀。”

凌焕把公函呈给了曾纪泽,他打开来闲然的看了看,蓦地,神色变得万分庄肃。众人还道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心情也跟着紧张起来,李鸿章猜测道:“劼刚,是不是湘军方面进攻金陵不太顺利。”

曾纪泽摇了摇,沉默片刻,道:“陈玉成死了。”

众人皆不语,目光中显露着复杂的神色。李鸿章感慨道:“这个人算得上是不世出的将才,当年三河一役时,险些把湘军逼上绝路。只可惜啊,他错投了反贼的旗下,不然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下场。”

王凯泰也跟着感叹:“是啊,比如那个已死的杨秀清,还有尚在四处游窜的石达开,都是难得一见的人才。若能为国家效力,或许也能搏个流芳百世,怎像现在这般落个遗臭万年的骂名。”

古人就是古人,无论他们有多么的有才学,总也摆脱不了历史的局限性。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成王败寇”四个字。

曾纪泽冷笑着说:“若是没有陈玉成这等反贼,你我这些没有门路的汉家子弟,又岂会坐到今天的高位。依我看,咱们多少还得感谢他们才是。”

曾纪泽说的是大实话,李鸿章等人心下岂又不知,当下几人也不多言,只是笑着看着曾纪泽。

进下7月中旬,上海失地已全被淮军收复。曾纪泽正积极扩张淮军,加强训练,大量进口并储备弹药,准备不日向苏杭一带太平军发起反攻。

是日原太平军降将钱寿仁前来求见曾纪泽。曾纪泽为了更大程度的瓜解太平军军心,故在对待投降太平军将士方面格外优厚,更何况他的淮军急需扩张,这些经历过战火磨练的太平军降卒正是很不错的兵源。

钱寿仁献太仓归降之后,曾纪泽即任命他为游击,隶属于新编的上海城防军,这是曾纪泽计划兴建的未来警察部队的前身,主要负责维持上海一带的地方治安,虽不属于淮军系统,但也归巡抚衙门直接指挥。

而那一千多太平军降兵,曾纪泽择其精壮者编入了新建淮军,接受思想再教育。其余则全部分配到了各支正在组建的城防军中。

曾纪泽并没有重用钱寿仁,这是因为他虽然欢迎太平军投降,但却对他们这些降将怀有不信任。但他也没有轻视钱寿仁,给予他的饷银相当的丰厚。当天见到钱寿仁后,曾纪泽便用关怀的语气问道:“新的职位还满意吧,不要太过辛苦,要注意保重身体。”

钱寿仁有感于曾纪泽的亲切关心,激动的就差抱腿痛哭了,他当即表示工作很顺利,生活很温馨,非常感谢领导的关怀与器重。

曾纪泽原以为他只是无事来讨好奉承一个自己,准备再安慰几句就打发他走,但接着钱寿仁的话却引起了他的重视。

“末将今天来是有极重要的事要向大人奏报,末将已经和发匪的常熟守将钱桂仁取得了联系,他说愿意弃暗投明,归降于大人。末将不敢擅做主张,故特来请示大人。”

常熟位于苏州的北面,对于苏州的而言,其战略意义与太仓相仿,若能控制该县,则可对苏州形面三面夹击之势。淮军的下一步进攻既定目标既为常熟,钱寿仁的这个消息对于曾纪泽来说,算是又是一个意外惊喜。

“这个钱桂仁跟你是什么关系?”曾纪泽注意到他二人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

“他是末将的堂兄。自从末将归降大人之后,发匪对他就倍加疑心,处处提防,堂兄的日子极不好过,故他才不得不和末将取得联系,希望投归大人。末将可以人头担保他的诚意。”钱寿仁如实回答。

曾纪泽心想你们这两兄弟还真是适合当兄弟,连投降都有遗传上的共同之处。

“钱桂仁能弃暗投明是再好不过,待事成之后,我绝不会亏待于他。你为淮军立下此一功,待常熟到手之后,我一定当提拔你。”曾纪泽以利激励,同时提醒道:“目前李秀成虽然不在苏州,但谭绍光那斯也不是泛泛之辈,此事还需周密商议,在此之胶,你一定嘱咐钱桂仁千万不可透露风声。

“这个末将明白。”

随后曾纪泽便将此事与李鸿章等商议,由于常熟县城的太平军并非只有钱桂杜一支部队,一旦东窗事先,城中会发生激战,与此同时,苏州方面一定会迅速的派兵镇压。所以他们计划派刘铭传团从海路前往常熟支援钱桂仁,同时命驻守太仓的潘鼎新部一个营北上,阻击苏州方面的太平军人马。

与此同时,曾纪泽又让钱寿仁与钱桂仁取得联系,约定15日晚,看到海上清军的信号之后,立即发动夺城兵变。

刘铭传团接到命令之后,连夜赶到吴淞码头,三千人马及武器装备登上了向英军租借到的炮舰,由长江水路前往常熟。

这一次的租船,共花费了曾纪泽将近三万两的白银,再加上先前多次的租借费用,数额共计约二十五万两之巨,这相当于淮军数月的军费支出。

曾纪泽意识到,总是这样租借洋人的炮舰不是长久的办法,必须在适当的时候,尽快的组建一支属于淮军自己的火轮炮舰编队。无论从节约开支,还是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讲,这都是十分必要的。

第六十四章淮扬水师

淮军从上到下的指挥网络渐已完善,具体的战役已不需曾纪泽亲临指挥,这就使他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处理大方向的事情。。

曾纪泽约见了英国驻上海领事,向他说明了淮军希望购买几艘英造蒸汽炮舰的意向。其实曾纪泽更偏向与几美国人加强贸易联系,但考虑到英国海军在当时世界上仍属于最先进的地位,故才选择了向英方购买。

清国人能主动的进口英国货,这对英国人而言自然是梦寐以求之事,英国领事当即表示愿意为他联系英国舰船制造企业。但同时他也对曾纪泽从向英国进口枪炮改向美国进口,表示了一定的质疑与不满。

曾纪泽向这位大胡子的英国领使解释道:“领事阁下不要误会,大英帝国的枪炮品质优越,直到现在我都认为你们的枪炮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但阁下也清楚,你们的枪炮价格太贵,我为我的军队大规模配备贵国的武器,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不过请阁下放心,这只是一个经济上的决策,并不代表我的江苏衙门,以及我的淮军要放弃与贵国的商业合作,而且我很乐观的认为,我们双方的合作不但不会削减,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更加的密切。正在开办的大冶冶炼厂不就是一个很好的预示吗?”

曾纪泽极力安抚有了效果,英国领事道:“我对曾大人的诚意深信不疑,但我希望这种诚意能落实到实际行动,而不只是口头上的空谈。我相信曾大人会做到言行如一的。”

曾纪泽心知肚明,这个人是在和曾纪泽谈条件,以获取在华榨取更多利益的特权。果然,紧接着英国领事就提出,进一步扩大英国租界的要求。另外他还提出,应当由英国方面训练新组建的城防军,并在该武器指挥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曾纪泽心中愤愤不平,但念在此时淮军未强,中国衰弱,面对列强的欺压也只能暂时忍气吞声。英国人扩张租界,无非是想扩大他在上海的“国中之国”,至于后一条要求,则分明是想渗透过上海未来的“警察部队”,借机将他们在上海的控制权伸向租界之外。这两点,曾纪泽都是无法容忍的。

“贵国的租界区已经是上海最大,整个面积甚至超国法国和美国租界的总和,我不认为贵国还有继续扩大租界区的需要。”曾纪泽委婉的拒绝。

“我国在上海的贸易每年都在飞速的增长,每个月都有一家公司在租界开业,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侨民,原有的租界区很显然已经容不下他们,所以我认为扩大租界势在必行,这也是我国政府的意思,还请曾大人慎重考虑。”英国领事是在威胁。

曾纪泽这人是最受不了别人威胁了,他此刻真有一枪嘣了眼前这个厌恶的英国人的冲动,但是他却不能,这个时候,只有忍耐。

“就算是这样,扩大租界这样重大之事,涉及到国家大体,我一个小小的巡抚也是做不了主的。还请贵国向北京朝廷上奏吧,如果朝廷批准了,到时咱们再商量具体事宜。”

曾纪泽把包袱推给了北京的“老佛爷”,理论上,他确实没有批准的权力。但自太平天国叛乱,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地方权力渐大,再加上洋人横行无忌,故而在与他们打交道之时,很多时候地方大员都是未得朝廷批准就擅做主张。如果曾纪泽愿意,他完全可以做主,同意英国人的无理要求。但是,他却没有,这不符合他的性格。

曾纪泽以理拒绝,英国人还不至于为这么一件小事就与他反脸,英国领事虽然很不高兴,但也没再执意要求。他闷闷不乐的说道:“好吧,我们会向贵国朝廷提出交涉的。至于城防军的提议,我认为这对上海的安全是十分有利的,曾大人应该不会再拒绝吧。”

“我们已经有了黄浦军官学堂,新建的城防军军官们都将经过军校的培训之后才会被正式任命。有贵国的少校戈登先生担任军校总教习,我想当他培养出来的城防军官应当有很高的职业素养,他们可以出色的完成上海的治安维护。贵国的好意我十分感谢,但我想就没这个必要了。”

曾纪泽巧妙的再一次拒绝英国领事的要求,这使得这个大胡子相当的恼火,但同时他又找不出什么反驳的理由来。

英国人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很快采取了相应的报复,这直接体现在了淮军所购炮舰的价格上。他们先是提出江苏衙门必须先付一定的订金,但在曾纪泽如数交付之后,又提出新的炮舰加装了最新型的舰炮,价格应当有所提高,否则,英方将拒不发货。

曾纪泽迫于组建淮军的急迫性,不得满足了英国人无耻的要求,最后,以比国际市场价高出三成的价格,购买了七艘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蒸汽炮舰。

曾纪泽就依靠着这七艘炮舰,再加上曾国藩先前从湘军水师中拨给他的三千水勇以及旧式舢板四十艘,组成了淮军直属的水师。曾纪泽将这支水师命名为“淮扬水师”,任命统领黄翼升为水师提督。

曾纪泽虽在名义上为淮扬水师建军之主,但除七艘炮舰之外,这支水师成军的来历及组成成份,则始终与湘军关系极密,而与曾纪泽的关系,也只是借于黄翼升个人的接触。

究其原因,其一是原水师为曾国藩一手办成,曾纪泽毫无闻问。其二由于淮扬水师统领与营官均借自湘军外江水师,其饷项分自内江水师。其三由于淮扬水师无论新营旧营,大部分系募自湖南,部分为曾纪泽抵沪之后招募。故与曾国藩、杨填鸭式福、彭玉麟极为密切,而与曾纪泽则相当比较疏淡。

曾纪泽的淮军以陆军为主,水师是为软肋,故不得暂依靠父亲湘军水师的补充,抵沪之后,又因为饷银有限的原因,来不及筹建一支真正归自己统领的水师。任命黄翼升为水师提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尽管如此,曾纪泽为了加强对淮扬水师的控制,特别对七艘炮舰的管带做了任命,连同水勇在内,大部分都是他新招募的人马,属于他的嫡系水师。鉴于七艘炮舰的强大战斗力,它们必将成为淮扬水师今后作战的主力,而曾纪泽将这七艘炮舰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掌握了淮扬水师的控制。

第六十五章海袭

就在曾纪泽组建淮扬水师的同时,常熟之战已然展开。。

东方破晓,天色未明。潮水轻柔的触摸着古老的堤岸,风与海涛的歌声悠远缠绵,点点灯光孤独的在黑暗是舞蹈。幽幽火光中,隐约有持械的人影晃来晃去,那是太平军沿江的哨兵。

这个时间段,是人最容易犯困的时候。

士兵何三宝哆哆嗦嗦的站在岸边,江风带寒,他冷得将两支手缩进了袖筒里,就那么低头弓成一团,原地不断的小跳着跺脚,只是偶尔抬起头瞄一眼江面。

身后,炮台下的营房中,冷不丁会传来一两声梦中噫语,何三宝忍不住暗骂:“他娘的,欺负老子是新兵蛋子啊,每次都让我的守夜放哨。”

天快亮了,何三宝心情渐渐好起来,呆会他就可以回房,缩进暖暖的被窝中好好睡上一觉了。也许在梦里,可以梦见在村里老柳树下等着他的小翠。

堤道的那一头传来脚步声,何三宝顿时警觉起来,举起刀喝问:“是什么人?”

“三宝,别咋咋乎乎的,是老子我。”夜色中走过来一人,何三宝了口气,那人是同村的许二多,就是这家伙唆使着他来一同参加太平军的。

“我说三宝,怎么又是你放哨,是不是那帮狗东西又斯负你这老实人了。”许二多表现得愤愤不平,顺便递给队一个酒葫芦。

何三宝皱着眉头,猛摇了摇头,“我不会喝酒,你喝吧?”

啪!许二多猛拍了一下三宝的头,满脸鄙视的骂道:“不喝酒还叫爷们儿么,瞧你这乌龟王八样,人家不欺负你才怪。”

何三宝咧着嘴摸着脑袋,免强的接过了酒葫芦,“那我就喝一口吧,就喝一口。”仿佛受刑一样,他盯着黑洞洞的葫芦口好一会,最后一闭眼,猛灌了一大好。

“咳咳——好辣啊,真难喝。”何三宝表情难过之极,一口酒倒有一半吐了出去。

“哎,四丫儿那么水灵的姑娘,怎么就看上你这草包了。她还等着你挣足钱回去娶她呢,我看就你这样,她是没指望了。等你挣足了钱,我估计四丫那娘早把她送给东村的王财主当小妾去了。”许二多数落着三宝,夺回酒葫芦,猛灌了一大好,啧啧赞着好酒。

“四丫儿说过会等我的,她绝不会给人家当小妾!”何三宝一下子表现的很激动,脖子涨得通红,连青筋都突了出来。

“好啦好啦,小翠会等你的。激动个什么嘛……”许二多不耐烦的低说着。接着诡异一笑,将何三宝拉到了营房后面。

“干什么呀,我还要站岗呢。”

“站鬼子岗,官军又没长了翅膀,怎么跑到这鸟不拉屎的地儿来。”许二多四下瞧了一瞧,见无别人,便从怀中取出一物,那是一杆烟枪。何三宝知道,那是抽鸦片有的。

何三宝大吃一惊:“你怎么有这东西,抽它可是要被砍……”

“嘘——你吵吵个毛子嘛。”许二多赶紧将他的嘴捂上,接着又笑着说道:“其实那些个什么军纪都是压咱们当兵的,那些个官老爷说得好听,自己还不是偷着抽。凭什么他们可以抽,咱就不抽呢。三宝,来一口吧。”许二多麻利的将来烟土,又从腰上的布囊里取出了烟灯点上,就把烟枪递向何三宝。

何三宝又没敢接,很恐惧的小声说:“二多呀,我听人家说这烟土有毒,抽了会死人的。”

“放屁,这都是那些抽不起的穷鬼编瞎话。这玩意儿可是好东西,抽一口能让你赛过神仙。”许二多自己长吸了一口气,浓浓烟雾中,三宝瞧见他一脸的心旷神怡,好不享受的样子。

“这烟土真有这么好抽么?”何三宝有点动心了。

“当然了,三宝,我可是看在咱们同乡的份上才给你抽的。抽吧,抽了你就能见着小翠了。”

何三宝一听到小翠二字,顿时来了胆量,犹豫再三,还是学着许二多的样子抽了几口。这第一口下去,立刻呛得头晕目眩,但在许二多的强迫下,三宝硬头皮又抽了几口。渐渐的,烟土的作用发作,何三宝感觉到浑身轻飘飘,软绵绵的。他的神色开始不清楚,眼前渐渐出现模类的影子,像是小翠的脸。

“小翠,小翠,我想你啊,你可一定要等着我。”何三宝陷入了虚幻之中,在梦境之中,他与他的小翠相聚了。

不知不觉中,他们两人昏睡过去了。当何三宝迷迷糊糊的醒来时,天色已亮,他感到胃里一阵的翻滚,恶心难耐。他急扑到岸堤上,大口大口的呕吐起来。仿佛把整个胃也吐了出来,何三宝总算舒服了一些,他爬将起来,虚软无力的摊坐在了地上。

“什么鬼东西,我以后再也不抽了。”何三宝抱怨着,缓缓的抬起头,想让江风吹散头脑的昏沉。

猛然间,他的眼睛睁得斗大,仿佛看到了这世上最恐怖的事情。

“三宝,这烟土味道不错吧。”许二多也醒了,晃晃悠悠的走过一为,得意的拍着他的肩膀。

“那,那——”何三宝吓得说不出一句话,颤抖的指向了江面。

江面上,不知何时出现了十余艘洋人的炮舰,距海岸仅一里之遥。数不清的清军,正划着从炮舰上卸下的木船,乘着顺风之势,向岸边炮台驶来。

当许二多看到这一幕时,他同样惊呆了。但他显然要比何三宝要机灵许多,很快就反应了过,推着三宝惊叫道:“是官军偷袭,快,快去发警报啊。”

何三宝从恐怖中惊醒,他从地上爬起,便往营房奔去,口中呼道:“清兵来啦,清兵来啦。”

轰!一声炮响,发生在身后爆炸将何三宝掀翻在地。他抹去了嘴里的土,回头望时,却见刚才坐的地方竟被炸了一个坑,许二多已不见踪影。坑的旁边,赫然是数不清的肉块。

“啊——”何三宝吓得大叫一声,昏厥而去。

接着,江上的炮舰展开了更猛烈的轰击,这座没有任何提防的炮台,很快变成了一片火海。

望着陆续登岸的淮勇,刘铭传向左右道:“钱桂仁应该已经动了兵变,登岸之后找几个俘虏带路,全团迅速开往常熟。”

他乘坐的木船不久也抵岸,刘铭传踏上已被舰炮轰成废墟的炮台,口中道:“洋人果然是船坚炮利,怪不得当年大沽口炮台不到一个时辰就被攻陷。”

“大人,抓到一个活着的发匪。”一营营长陈时危押着一名灰头土脸的太平军战士过报告。

刘铭传瞅了一眼那吓得哆哆嗦嗦的小兵,板着脸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太平军小兵不敢抬头,忽然扑嗵跪倒在了刘铭传面前:“小人叫何三宝,小人也是被他们抓来当兵的,小人从来没干过坏事,求官老爷大人饶命。”

看他这副胆小之状,刘铭传知道用这样的当向导才可靠,口气便温和了不少,“你带本官前往常熟,本官不但绕你一命,还要重重的赏你。”

何三宝只想着活命,哪还想要什么重赏,急道:“去常熟的路小人熟得很,小人愿为官老爷效劳。”

刘铭传遂命留一个连守卫常熟码头炮台,余众三千人马立刻起程,急行军开往常熟。

第六十六章程学启

常熟钱桂仁在听到码头炮声时,便知淮军接应的人马已到,遂令所部人马立刻发难,攻打常熟县衙,并迅速的占领了东门,以接应淮军入城。。

刘铭传的人马赶到时,常熟城已是一片混乱,忠于太平天国的守军正与钱桂仁的叛军殊死激战。钱桂仁所部人数并不占优,在短暂的突袭之后,反应过来的其余太平军立即对其展开镇压,双方在每一条街道展开肉搏血拼。

钱桂仁为了造成混乱的局面,便命手下沿街放火,祸及城中无辜百姓。被大火烧及的民房店铺不计其数,城中百姓惊惶大乱,携家带口的到处逃窜。而激战双方都杀红了眼,刀下不长眼,见人就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