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百年琉璃厂(选载)-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大少如约而来。带来四个内里是黄绫子的锦盒,装有四件哥窑瓷器:小圆笔洗、印池、水中承(书房里研墨用的贮水器)和小盘,造型玲珑,深灰胎子,粉青色釉子,深浅不同的开片纹理,确为南宋时的哥窑上品,不是明、清官仿的;从装潢看也确是宫里藏物。王却有意贬之,说这是些一般的哥窑而不是官窑瓷器,最多值个千八儿百的,还不大好卖。这使杨反过来苦苦求他帮忙。王问他想卖多少?“两千就成。”这没有超过市场的通价,王某就又拿了一手:这您可不能着急,东西您先搁在我这里,等着我给你找主顾。您要是等用钱,那先从我这里拿五百去花,最后一起算。说完又拉着杨大少进了大烟馆,一通招待。
  这套哥窑瓷器到底给了杨大少多少钱?不会超过两千。后来只听说正在收摊准备回国日本山中商会,在中国做的最后的一笔买卖,就是收购哥窑瓷器,多少钱收的这套四件,王始终没说。只是在这事之后不久,古玩窜货场上出了一件米黄色的宋瓷哥窑圆笔洗,大家给价两三千元不等,这位王掌柜开口就给了五千。从这里也可看出他那套哥窑文房用品的卖出价钱少不了,或许人家还收,他才敢这么给价。吃亏的还是钟杨家。
  

琉璃厂古玩业的轶事与能人(4)
钟杨家还在败落,建国后这所大宅子卖给贸易学校了。家当然早分了,可是还有一位,不知是几爷,单身还住在那里,一直到“文革”,斗了一通,给轰到朝阳门附近的一间小屋中。
    “捡漏”买珍宝 全在好眼力
  前面说过,宝古斋邱震生,1944年在天津劝业场以300元买了一堆旧货,里面有个明成化青花杯,这一件就卖了12000元。这是机遇,赶上了;更重要的是有眼力,能看出是人家没当回事的好东西。这样“捡漏”的事在琉璃厂古玩行中还真有不少。
  那是“九一八”之前,新开张不久的雅文斋古玩铺的经理萧书农,应朋友之托请,到北京鼓楼东的锣鼓巷的一个老宅门王家,去鉴定一个“法花罐”。王老太太老规矩老礼,非常客气。说这个罐是“我们老爷从山西带回来的,他生前非常喜欢,说罐的釉色好,孔雀绿透亮像玻璃。”
  萧书农仔细看,这罐一尺二高,胎是陶的,法花釉,是山西烧制的,不是明朝的,也不够清代,是民国初年仿的,虽好看,却不值什么钱。但是不能在主人面前直言是仿的,婉转地说:“好,好。既然是您家老爷喜欢的东西,还是留着吧,做个念想,传给子孙。”老太太大概也明白了,没再问是真是假。萧起身告辞。老太太还是大家子规矩,送客,双脚不迈出门槛。萧从上房出来,边往外走,边跟老太太客气,眼一扫,见廊子角上堆着不少花盆、瓶瓶罐罐破烂,其中有一件宋哥窑的海棠式笔洗,灵机一动,回头看站在门槛里的老太太笑了笑说:“您这堆东西卖不卖?堆在廊子上不大雅观。”“这些都是没用的破烂,没人帮我收拾。你要是愿意要,就全弄走。”“那我给您五块钱,替您给清理走。”“那就劳您驾了。”老太太的脚,始终没出门槛,说完,转身进里屋了。
  萧书农找了个“打鼓的”——挑着两个竹筐,手打羊皮小鼓,串街走胡同,吆喝着:“有破烂我买!”专收旧物杂货,再到小市上卖,一般没什么太值钱的好东西,偶有漏货,流出来好东西,买的卖的都是无心的,绝不会把知道是值钱的老东西卖给“打鼓的”。萧书农把这堆东西卖给他,只留下那个哥窑笔洗。临走时把五块现洋搁在窗台上,言语了一声。老太太还直道谢。
  一个前门大街挂货铺的掌柜,到山东农村中收东西,顺便回趟老家。他在黄县城里走街串巷闲转,见一位大嫂坐在门道里梳头,旁边小凳子上放着盛皂角水的杯子,色彩艳丽,像是好东西。这位用当地话跟大嫂攀谈,说这个杯子好看,想仔细看看。人家答应了,他拿过来一瞧,是斗彩,釉细彩艳,松鼠偷葡萄的图案,漂亮。再举起杯子看底,有“大明成化年制”青色双蓝楷书款。心中一喜:这可是值钱的东西,即使是后来康熙、雍正、乾隆的官窑仿制的“官仿官”,那也稀罕。他进一步与大嫂聊,问这个杯子的来历?“当家的外面捡的,我就搁了皂角子了。”听说这个掌柜的想买这个杯子,大嫂想以要高价把他吓走,就要了一块现洋。在小地方的人看,这可不是小数:一块现洋可换460个铜子,能买230套烧饼麻花。哪知这个人没还价,掏出一块现洋,拿走了杯子。大嫂暗喜,认为占了便宜。
  这个松鼠葡萄杯,果然是明成化官窑斗彩的精品。三次交易:头一轮以800元卖出,净赚799元;第二轮卖到上海,4000元,净赚3200元;第三轮卖到美国纽约,就到了10000美元。
  还有一件更有趣。那是清末,一个古玩商搬家到骡马市四川营住。热天,他出四川营到了骡马市大街上,对面果子巷口有个鲜货摊正吆喝着卖西瓜、酸梅汤。他买了一碗酸梅汤。这酸梅汤的质量当然没法与琉璃厂信远斋的比,但人家给的多:满满的一大海碗,准解渴。他一见这个海碗,眼睛不由一亮,这大海碗是云龙为主的图案,配以海水江崖,青花五彩细瓷,很像明代官窑瓷器。怎么拿这么珍贵的东西盛酸梅汤?大概摊主不懂行。要设法把这个碗弄过来,又不能明白说要买,那没准把事情弄糟了,他一边喝着,一边想主意。这时那边过来一行大殡,他计上心来,就以这个出殡说事:我差点儿误了,好几个朋友在送殡队伍中等着呢,天热都渴,您把酸梅汤给添满了,我给他们端去,我这里有二两银子搁你这儿,这碗是押是卖听您的,要是押,我一会儿回来给您送碗。二两银子那时可不是小数,摊主顺水推舟:“您就别回来了,跟着送殡去吧,碗连带卖给您了。”
  这位一溜烟似的进了四川营,把酸梅汤泼了,翻过碗底一看,有“大明万历年制”双蓝圈六字楷书的款。没错,是典型的明万历官窑五彩青花!兴奋地几乎跑回琉璃厂。
  那时官窑瓷器流落到民间的还很少,大家对其历史和艺术价值认识的还不够,价格也不算太高,比不了青铜器。这个明万历官窑五彩青花大海碗,可能是从宫中流失出来的御膳餐具。他以500块现洋卖给了李鸿章的后人。后来就不知流落到何方。今天,这个明五彩青花大海碗若还存世,可称是重要文物了,要拍卖,价格可能过千万!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琉璃厂古玩业的轶事与能人(5)
在古玩行中,这全叫“捡漏”。这要靠机会、眼力,特别是大脑的迅速反应。今天,虽然爱好文物收藏的日多,好东西、真东西却越来越少,价格飞速盘升,大量近仿的充斥于市,也许像本文叙述的三个小故事中捡大漏的巧事要少多了,但还是有捡漏的机会,那就看您的机遇和本事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能工巧匠修珍品 利用绝技制假货
  古玩是历史的产物。唯其问世久远且质精技高,才能使爱好者趋之若鹜,不惜挥巨资求购之、珍藏之、把玩之、研究之。也因其问世久远,岁月的浸蚀,难免有损坏、磕碰、变形、缺失,以至频于毁灭、物化的边缘。古玩珍宝的存世并继续焕发出历史和艺术的光彩,延续其历史和艺术生命,必要的保护性的修理配件,复其原状、提升品质是很必要的。作为展览品和市场商品又有所不同,展览品只求旧物再现,增人认识;商品的修复,使其更精美,可直接提升其价位,增加利润。这就需要一批在古玩领域各个门类的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他们从不出头露面,埋头工作,经过他们的双手,使好多文物珍品重新复活,避免了毁灭的命运。这在过去和今天都是极为宝贵的人才,缺他们不可。例如,在国家及各地图书馆,今天就有不少专门修理古书的专家;在各博物馆以及荣宝斋等大型书画文物商店中,有相当一批修复古书画的专家,对他们大量使“死物”复活的绝技和贡献,并不为人所熟知。对于过去的这些幕后英雄,除本行的主要经营者、需要他们合作的外,其他人也并不清楚。这里把近百年来琉璃厂的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和他们的业绩,以及他们利用绝技本领,帮助古玩商造假做仿冒充真品,以攫取更多的收入的情况,略说一二。
    身负绝技的“古铜张”师徒
  在晚清,青铜器的出土和买卖收藏甚为兴盛,这就十分需要一些有绝招的修理青铜器的工匠。在光绪时,北京出了一个衡水人歪嘴于,适应青铜器上市的需要,专门给古玩铺接修铜器。衡水人干古玩的很多,有说是同乡把他给带出来的。他的修铜手艺是跟宫里的太监学的。内务府造办处下面管着个古铜局,负责给皇上、王爷翻砂铸造各种铜器,手艺很高;却没有修理陈设的古铜器的,有了毛病损坏,都是太监自己动手干,重活、脏活、累活,找人帮他们干。歪嘴于进了京城正碰上太监找干这种活的人,他就帮太监修理起铜器来了。那时他年轻,嘴还没歪,长相也不错,又心灵手巧,太监们喜欢他,教他修理手艺,干了十来年,本事学到手。茹古斋的经理、他的同乡孙虞臣给他出主意,别跟太监一起干了,在外面也开个古铜局,给古玩铺修理青铜器是个挣钱的活计。他接受了这个建议,开了个“万龙合”,还从家乡带出个徒弟张泰恩,爷俩很忙,古玩铺、宫里都找他做活。张泰恩从小就跟着歪嘴于学徒,手巧又爱琢磨,手艺越来越高。他们师徒如父子,感情深厚。光绪末年,歪嘴于死了,张泰恩顶门立户。除了各种修理活外,他最大的本事是翻砂铸造,仿造上三代的青铜器,在古青铜器上刻钟鼎文,以及做假锈。仿铸、做锈、刻字这些活,他没给琉璃厂的古玩铺少做。在清末民初,琉璃厂的古玩业在青铜器和其他方面,都有做仿造假的行为,电视剧《琉璃厂传奇》、《五月槐花香》中都有翻砂仿铸青铜器、再做假锈的情节,这是有生活基础的。
  由于张泰恩的技术高,人们送了他一个绰号,“古铜张”。他带了六七个徒弟,其中最出色的是他的侄子张济卿,后来得了个绰号“小古铜张”,还有就是精于铸造的刘俊卿。青铜器的仿铸历来有“官铸”和“野铸”之分。前者从唐到清,历朝的官方都有,终因历史变化,没有充分掌握上三代铸造青铜器的技术工艺和配方,能仿而难精。后者是指民间铸造,有苏州、西安、潍坊、北京之分,以苏州最佳。刘俊卿后来被上海古玩商请到苏州开了家古铜作坊,接替民国初年苏州铸铜名家周梅谷,按殷墟新出土的青铜器仿造,卖给外国人。
  “小古铜张”张济卿的技术之高,从下列几例可见一斑:
  1931年岳彬收了一件商鼎。这鼎是从河南彰德府出土的,拿到北京是一堆碎铜,一点儿看不出有个鼎形;出土时是坑上的人看着挖的,还把在土中的已破碎还未散架的鼎的原形拍了照片,出土后才散碎的。岳彬以400银元买下,又花了400银元让张济卿按照片原样给修复成一个双耳四足的方鼎。鼎的四个周边角上出戟,四面中下部有鼓钉,上部和四足的上部有一圈花纹,一点儿没显出是碎后粘合的。岳彬把它卖了12000银元。
  萧宏度在天津以50银元收了个有残的古铜鸭子壶:卧形的鸭子,掉了一条腿,口、底都有残,花纹也磨浅了。他的小古玩铺是北京雅文斋萧书农出资开的,收了好货,理应送北京,何况还要修理。此前,北京古玩市场上,古铜鸭子壶很吃香,有件从山西收来的鸭子壶,以4000元卖出。雅文斋请“小古铜张”给修补。他先把掉了的那条腿接上,再修理残破的口和底,然后把磨浅了的花纹,用刀挑深,修好后一看,是个完美无疵的熟坑青铜器鸭子壶。修理费300大洋,比买价高出好几倍。这只鸭子壶卖了6000元,萧书农没分给萧宏度钱,而把他出资2000元的天津小古玩铺给了萧宏度。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琉璃厂古玩业的轶事与能人(6)
1930年前,洛阳有个县长高少木,当政时,洛阳遍地都是倒腾出土文物的。他见当地的砖瓦石块、碎铜烂铁都是古玩,出土的文物。私挖古墓没人管也管不了,自己对这些也产生了兴趣,而与古玩商有了来往,后来干脆辞官经商,在北京炭儿胡同东口开了个大泉山房,经营唐三彩冥器、铜器、瓦器,雇王翰章给他从外地进货。王用4000银元在彰德进了一件出土的商尊,上面的镶嵌已残,请张济卿给修。张一看就明白,这是镶嵌细铜丝再做旧去唬洋人,卖出的价钱小不了,他开出的修理价和进货价一样,也是4000元,高少木也不得不答应。结果修得真漂亮,以三万银元卖给美国一个财阀。这4000银元的修理费当时是110两黄金价,能买100亩好土地。
  “小古铜张”以修理铜器的好手艺挣了大钱。但他并不止于此,还利用手中高超的技术,帮助岳彬等人在铜器上做仿造假。1937年“卢沟桥事变”,世面一度萧条,古玩铺没买卖做,岳彬没事,躺在藤椅上听收音机中播放的评书《封神榜》,说姜子牙的坐骑是“四不像”,虽然说书者作了解释,引用了诗句,可他还没弄明白。就让徒弟查书,从《辞源》等中查出:四不像是麋的俗称,角似鹿,头似马,身似驴,蹄似牛。这一下促发了岳彬作假的遐想:让张济卿想法子做一个四不像。张费了很大的劲才铸出了铜质四不像,卧式的,身长有三尺、高一尺五,近似颐和园铜牛。做旧和上假锈是由另外两位师傅做的,非常麻烦,干了很长时间:先抹硝酸银,再用矾水煮,煮完了再抹硝酸银晾干再煮,反复十几次,达200多小时。这铜四不像的表面变成黑反绿的旧铜颜色。又把此物埋入简易厕所尿窝子底下,天天用尿浇,经过一个夏天,寒露时出土,假绿锈做出来了,全部手工费才1000元。此物岳彬卖给了一个外国人,价钱达一万多元。
  北京有个古玩商倪玉书,很有心计,为考察北魏石雕,日伪时曾假扮道士去探大同武周山,在山里道观住了一个多月,把五十多个石洞中的五万多尊石佛看遍了。他回来不到一年,就卖出几座北魏石佛头,是据真的仿雕的,主要蒙外国人,真的始终留在他手中。他还向他的好友日本人平野学了在铜器上做假锈的化学方法。他曾和“小古铜张”谋议铸造仿北魏鎏金佛像,感到做大的工艺太复杂,仿小金佛还是可以的。他们先到故宫看展出的鎏金佛像,选好目标,画出图样,按图制造翻砂模具,将金、银、铜、铁、锡等配比冶炼浇铸,成形后再做刀工修整,活儿要细,刀痕圆润有力,佛像做好后再做假锈。他们仿制了北魏鎏金佛像三尊,是三寸高的小佛。每尊都卖了数万元,共赚了十几万元。
  老、小古铜张都是身怀绝技的艺术工匠,可他们的手艺却主要为心黑的古玩商和自己牟取私利,未免让人遗憾。
    石刻木雕好手冉忠祥
  琉璃厂有个石刻木雕好手冉忠祥,各古玩铺经常请他给修理石刻木雕文物,做出的活儿非常漂亮。
  1920年左右,岳彬听说日本和西方的收藏家很欣赏中国古代的造像石刻木雕,十分注意搜集。岳彬动起了脑筋,他听说一个古玩铺中压了七个石雕佛头10年没卖出去,他找上门,以66元一个,全收过来。日本山中商会经理高田看到,一开口就给了600元一个。岳彬要1000元,而且只卖一个,其余自己收藏。最后800元成交。这样一来,国内外古玩商都知道他手中还有六个佛头。外国人不断来买,他陆陆续续卖了十来年,也没卖完。同行感到奇怪。原来他是找冉忠祥照样仿制的。不仅仿制石佛头,还仿造宋木刻佛像,冒充为北魏石雕和宋朝木刻,卖给外国人,真东西他并未出手。
  这一仿制卖出成功,使岳彬动起了盗卖洛阳龙门和大同云岗珍贵石雕的念头,小冉(当时他年轻,大家这么称呼)成了他这方面的帮手。1933年,岳彬出钱让小冉去云岗石窟临摹石雕造像,拓下一尊可以在室内陈设的小型佛像,还拍了照片,按照原型进行复制。小冉用了一年多时间复制好。他的雕刻手艺好,复制出的北魏佛像,造型、刀工、神态跟原品一模一样。岳彬以三万美元卖给了美国石油大王。后来对方发现原像还在云冈,电报抗议。岳彬买通当地军队,把佛像炸毁,抗议只好不了了之。此件可称是小冉早期的石雕作品。
  岳彬盗卖洛阳龙门石窟的《帝后礼佛图》,整块凿下,把一堆石头运到北京再拼接,这么大的活儿,后面就有“小古铜张”和小冉当“技术顾问”。还有说法:一边拼,一边小冉照样复制,得出了两套《帝后礼佛图》,把复制的卖给了美国人。
  小冉的出色手艺不断为古玩奸商所用,十分可惜。新中国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冉忠祥和魏长青以及荣宝斋的徐之谦等琉璃厂的雕刻书法大家,被聘请参加了设计雕刻和书写文字的工作,他的一身技艺才发挥了正当用途。
  

琉璃厂古玩业的轶事与能人(7)
  修理再制唐三彩的李德祥
  琉璃厂著名的修理唐三彩等瓦器的李德祥,本来是一家古玩铺的少掌柜。清末民初,他不到20岁不幸丧母,父亲续弦,他与继母不合,分居另过。他只身去洛阳,买回的唐三彩瓦器,有破有碎——这些都是随葬品,埋葬后再出土,瓦器很易破碎,回来就自己琢磨如何修复它。经过多年整修唐三彩,学到了手艺积累了经验,后来自己设窑复制唐三彩的瓦人瓦马。他心灵手巧,无论是给人修活儿,还是自己复制,都惟妙惟肖,很为精到。他给大古玩商岳彬、夏锡忠做的活儿最多,主要是复制品。小古玩商的修理瓦器的活儿也离不开他,尤其前洛阳县长高少木开的大泉山房,卖唐三彩各种瓦器多,经常找他修理活儿。他为人正直,是非分明,人缘好,博闻强记,知道琉璃厂的老事多,又爱聊,在聊天中不仅给青年人介绍了历史知识,还在这些故事阐明是非善恶,不要学岳彬等人只认钱不认祖国和祖宗。
  可是他也不能摆脱岳彬等人的控制,还要给他们做活。岳彬收了一个西域人骑骆驼的唐三彩,找李德祥照样复制两个。李做胎挂釉入窑烧,反复试制,终于成功,做得足可乱真。他觉得能做到这样不容易,就多做了一个,一共三个,一并拿给岳彬。岳很不高兴:“我就要俩,谁让你做仨了?”说着就拿起一个随手摔在地上,粉碎得没法再修。多留一个,那两个就不值钱了。他还是老规矩:留真品,把仿品当真的卖,给的手工费也不多,200元一个。这让李德祥心里冰凉,岳彬真是认钱不认人,对我们给他卖命干活的手艺人忒不当人了。李德祥出色地复制唐三彩西域人骑骆驼,可称为艺术精品,但都被岳彬卖给外国人了,国内无存。从此事之后,李德祥也不爱给岳彬做活了。因岳彬后来出事被判刑,财产全部没收,真品下落也不清楚。
    仿制精美古瓷的能人
  瓷器主要看时代和是否原来官窑的,还是仿的;这仿也要看仿的时代,是官仿还是民仿。总之官窑亦即御窑,由于集中了最好的材料和技术力量,出品求精不在多,而且不计成本,就是仿前朝的精品,质地也与近代民窑仿古仿官有所不同。琉璃厂也有一些烧小窑专做仿品的手艺人,小窑有的设在景德镇,有的就设在北京琉璃厂附近。由于手艺出色而仿出了精美的“官窑古瓷”,闯过一道道目光锐利的古瓷鉴定家收购者的关隘,几十年人们不知端的。
  1939年,岳彬通过呼玉衡的手,以2000元买了他从雅文斋100元“搂”来的明永乐甜白高足杯。此杯胎薄,似透明又非透明,刻画的花纹细腻柔和,白釉似玉,篆书暗款的笔画细如“铁线”。岳和在座的古玩名家徐震伯都认为是不可多得的好货,2000元,值。此杯后来送到上海,被卖出5000元。后来此杯流入香港,拍卖时评价和价格都很高。
  60年后,原本出身古玩行的、《古玩谈旧闻》的作者陈重远先生,向其师叔范歧周老人询问,范老先生爽直而答:“回家问你四叔去。这是从他的同泰祥出来的货,他仿的他知道,古玩行里知道这事的很少。”陈先生赶紧回通州故乡,请教时已85岁高龄的陈建侯老先生。陈老坦然承认此杯是自己仿的,又滔滔不绝地说起当年的仿制过程。仿制甜白瓷最重要的是选料,瓷土中要增加高岭土,用细筛子筛,再用水淘,细得要胜过面粉。做胎是用模子灌浆,胎子才薄。釉料要精选加工,刻绘出自景德镇名师之手。焙烧要掌握火候,温度高了要爆,低了不熟。这一只仿明永乐甜白高足杯,就出自琉璃厂这些有鉴定眼光的大古玩商身边,几十年来谁也没看出来,闯入了国际市场。要不是仿制者自己坦然说破,这个谜可能永远被埋在地下了。这里说明了两点:一是当代照样有杰出的制瓷大艺术家,像陈建侯先生就有这样的绝世技艺,谁说民仿官、今仿古不能造出令人拍案叫绝的精品!二是像范歧周老人这样在古玩界中以攫取利润为第一的行业,仍能恪守职业道德,面对绝世之品,真的就是真的,仿的就是仿的,不在价格上耍花活。
   。。

居仁堂款所谓“御瓷”及其仿制
历代皇帝都要设自己名号的官窑,烧制御用瓷器。这些官窑中由于集中了全国最好的材料和艺人,又不计工本,当然能烧出精品。清朝覆灭后,袁世凯以大总统又复辟帝制,自封洪宪皇帝,只81天就天怒人怨地败亡了。可就在这短短的几年中,他居然也在景德镇开办了“官窑”,烧起了“御瓷”。给他操办此事的是郭葆昌。郭名世五,葆昌为其字,号觯斋,原是西华门外德聚成古玩铺学徒出身,与著名的古玩瓷器鉴定名家贾腾云是师兄弟。当年袁世凯在西华门这个古玩铺买过四扇挂屏,郭给送到袁府,还帮助布置客厅。袁见他年轻机灵又体面就留下当差。袁当了总统后,郭随之升官,当到总统府庶务司长,又被委任为陶务署监督,去景德镇烧造“居仁堂制”款的瓷器。
  中南海居仁堂原名海晏堂,系清慈禧太后所建。袁世凯攫取民国政权后,就居住在这里办公。郭葆昌在民国初年来到景德镇,(时间有两说:一说是1913年,即袁任大总统、尚未称帝时;另一说是1916年,袁倒行逆施自称“洪宪皇帝”时。笔者倾向于前者,因袁复辟帝制仅81天就败亡,树倒猢狲散,即使“传旨”烧制“洪宪官窑御瓷”,也不可能立即实行。帝制思想浓厚的袁世凯,以大总统身份烧“居仁堂制”的变相“御瓷”完全可能)在此时清王朝的御瓷厂已经散摊,改成官商合办的江西瓷业公司。郭来到后,以重金请回原御器厂的造型、上釉、绘画、填彩、焙烧的名手鄢儒珍等,选用精良瓷土、彩料、燃料,先仿制雍正、乾隆官窑粉彩瓷器进行实验。他不惜工本,质量求精,每件瓷器入窑前,他一一过目,质量不合格的不准入窑。出窑时,他件件检查,没烧好的,仿过去官窑办法,都摔碎不留。他监督烧制的瓷器,造型端正,胎釉精白,彩质纯净,绘画工巧,比雍正、乾隆官窑的粉彩瓷器,毫不逊色。款有两种:一为“居仁堂制”,款为红彩楷书与篆书,也有青花篆书,这是专给袁世凯做的。另一是为郭自己烧的,用“觯斋”款。这类瓷器精致细腻,釉面洁白润滑,绘画工细,景色淡雅,人物尤其童戏很活泼,颇具水平。之后类似的为政府主要当政者烧专用“官瓷”的事,在袁世凯之后,还有多次发生。徐世昌为自己烧过“静远堂制”专瓷、曹锟为自己烧过“延庆楼制”专瓷,都可视为变相“御瓷”。再在其后,景德镇还为各届政府其他元首政要烧过专用瓷器,品质不让过去的官窑,办法也都与过去烧官窑瓷器一样,只留精品,其他一概摔碎不留。这延续了几十年。
  郭葆昌督造的“居仁堂制”瓷器,包括他的“觯斋”款瓷器,数量并不多,有樽、瓶等陈设品和杯、碗、盘等日用瓷及成套餐具。由于袁世凯的“洪宪帝制”转瞬败亡,“居仁堂制”瓷器又十分稀少,立时物稀为贵。一些古董商为迎合人们的猎奇心理并谋取高利,制作了大量仿品,风靡一时,在京、津甚为流行,一些军阀政客、富商巨贾盛行以成对的署有“洪宪年制”、“洪宪御制”款的瓶、樽,作为礼品互相赠送,还配制各式讲究的锦盒盛放。事实上仅这个款识,就说明不是郭葆昌精心制作的,何况有的瓷质较粗,郭又断然否认曾烧制过这种“洪宪年制”款的瓷器。因之也可以说,凡署此款者即是赝品。但有“居仁堂”款的也不是个个皆真,有些就是细瓷仿制的“嫁妆货”。故这种民国初年的瓷器鉴定较为棘手。
  郭葆昌在袁世凯手下为官,家资豪富。他致力于古玩收藏,懂行又有钱,收藏了不少珍品国宝。他收藏的精瓷较多,像乾隆仿古铜釉,用来仿青铜器,实为瓷器,造型逼真,釉色与青铜器十分相像,很为名贵。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乾隆官窑仿战国青铜器的古铜釉双螭圆耳壶,是罕见的艺术珍品,据说是郭捐献的。另外有说,日本投降后,经宋子文说合,郭葆昌之子将其父藏品悉数交予当时的故宫博物院,并在钟粹宫展出过。
   txt小说上传分享

民国之后的瓷器“民仿官”(1)
郭葆昌离开景德镇后,由于他办“袁御窑”已有相当基础,遂有刘勉之从1917年起,在郭铺开的摊子上接着搞,主要做“民仿官”,即烧造仿官窑瓷器。刘也是古玩行出身,后专门经营瓷器,在前门大街德泰细瓷店任副经理。有说,他在景德镇烧“民仿官”,曾得到北京某收藏家的指导,还与当时清宫古物陈列所有秘密协定,可以借出样品,烧的数量要有限制。由于制作成功,出了一些高水平足以乱真的各种式样的仿明清官窑瓷器,到1920年就十分出名。他秘密为北京一些古玩商和收藏家烧造了民仿官的瓷器上品,如仿康熙官窑青花绘群猴嬉戏图大凤尾瓶、仿康熙官窑五彩鹦哥惟妙惟肖,虽是民仿官,却达到很高艺术水平,流出国外收藏。
  在刘勉之之后,又有李春生,在天津立了字号同泰祥,自己跑到景德镇拜会刘勉之,认真学习,与他合作,也开始民仿官的瓷器生产。这些仿品不是少量,而是一两种批量生产,质量虽不如刘,但受欢迎,生意很快兴隆起来,连20世纪20年代后期寓居天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