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谈判力-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 言
无论你愿意与否,你都是一名谈判者。谈判是生活中无法避免的现实。你要和老板商量提薪,要与陌生人商定买房的价钱;两个律师解决一起交通事故引出的诉讼;几家石油公司计划联合勘探近海石油;市政府官员与工会领袖会谈以避免公交司机*;当年美国国务卿和苏联外长试图就限制核武器达成协议。以上这些都是谈判。
  每个人每天都要与别人进行谈判。就像莫里哀笔下一辈子追求谈吐高雅的汝尔丹先生那样,我们有时在不知不觉中与别人谈判。比如你和爱人商量去哪里吃饭,或者与孩子商定他们何时熄灯睡觉。谈判是从别人那里寻求自己所需的一个基本途径,是与谈判对方存在相同和不同利益时寻求解决方案的相互交流。
  冲突日益增多,需要谈判的场合也越来越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事情由自己来决定,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听别人发号施令。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我们需要用谈判来消除分歧。不论是在商界、政界还是家庭中,人们更多的是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作出决定。即使是打官司,人们也经常在审判前庭外和解。
  虽然谈判每天都在发生,但要谈出好结果却不容易。人们对通常的谈判技巧不是感到不满意,就是厌烦透顶,或者敬而远之——甚至三者皆有。
  人们发现自己处在两难之中时,有温和与强硬两种谈判方法。温和者总是避免双方的摩擦冲突,为了达到共识,他往往很快作出让步。他希望有个愉快的解决方案,但却常常发现自己被别人利用而不得不咽下苦果。强硬者则认为谈判是一场意志的较量,谁采取的立场更极端,谁能硬撑到最后,谁就能赢。他当然想赢,可结果往往是硬碰硬,不但弄得自己筋疲力尽、黔驴技穷,而且也伤害了自己与对方建立起的关系。其他一些谈判技巧都介于两者之间,无非是要在既有所得而又不伤和气之间寻找平衡。
  还有第三种谈判方法,它既不温和也不强硬,但却刚柔相济。由“哈佛大学谈判项目”研究出来的这种“原则谈判”方法是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寻求解决方案,而不是进行一场各执己见的讨价还价。这种谈判方式建议双方尽可能实现“双赢”。双方利益发生冲突时,必须让谈判结果基于某些公平的标准,而不是以某一方的意志为转移。原则谈判的原理是在道理、原则上强硬,对人则采取温和的态度。它不需要耍花招,不需要装腔作势。原则谈判让你得到想要的东西而又不失风度,它让你公平有理的同时又能保护自己不被对方利用。
  本书就是介绍有关原则谈判的方法。第一章讲述采用就双方立场讨价还价的标准谈判方式带来的问题,接下来的四章介绍了有关原则谈判方法的四条原理,最后三章则回答有关原则谈判方式最常见的一些问题:如果对方实力强于自己怎么办?如果对方不配合该怎么办?如果对方使用卑鄙手段又该怎么办?
  当年美国外交官同苏联进行军控谈判时可以采用原则谈判方式;华尔街律师代表“财富500强”大公司进行反垄断诉讼时也可以采用它;甚至夫妻之间商量到哪儿度假或离婚时如何分割财产等问题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这种谈判方法。
  谈判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基本要素不变。无论要解决一个还是多个问题,一方还是多方参与谈判,无论是有规定的程序,如集体谈判,还是随机应变,比如与劫机者谈判,原则谈判都完全适用。不论对手有无经验、是否友善,它都能发挥作用。原则谈判是一种通用的策略,它与其他所有方法都不同,如果谈判对方也掌握这种方法,那么谈判不会因此更加艰难,而是变得更加容易。如果他们也读了这本书,那就再好不过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一章 不要在立场上讨价还价(1)
不论谈判是有关一项合同、家庭内部纠纷,还是国家间的和平协议,人们常常在立场上纠缠不清。双方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为自己争辩,最后作出一定的妥协,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折中办法。这种谈判方式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顾客与旧货店老板之间的讨价还价。
  顾客 老板
  这个铜盘子什么价钱?
  你眼光不错,75美元怎
  么样。
  别逗了,这儿有块压伤,我出15美元。
  什么?您要是诚心买,我还能考虑考虑。15美元,开玩笑吧?
  那好,我出20美元,75美元太离谱了。给我个合理的价钱。 小姐,你砍价真够厉害,60美元拿走得了。
  25美元。
  我进价也比这高多了!你诚心买吗?
  美元,我最多就付这个价。
  你看看上面的图案,到明年这样的盘子价格能翻
  1倍。
  就这样谈下去,他们也许会达成共识,也许毫无结果。
  谈判的任何方法都可以通过三方面的标准来衡量:如果有达成共识的可能,就应该达成明智的协议;谈判应该有效率;增进或至少不损害双方的关系(明智的协议是指协议尽可能保障双方的合法利益,公平解决双方的利益冲突,协议持久性强,并考虑了社会效益)。
  上面举的例子反映了最常见的谈判方法,就是不断采取新立场,放弃旧立场。
  就像上面那位顾客和店老板所做的那样,立场在谈判中起了一定作用。它告知对方你的需求,在前景不明朗、存在一定压力的情况下提供了一个立足点,最终可能会产生自己能接受的结果。但通过其他方法也能起到上述作用,而且在立场上纠缠不清使双方无法实现上述三个基本标准:达成明智的协议、有效率地谈判以及友善地谈判。
  在立场上纠缠不清不能达成明智的协议
  如果双方就各自的立场讨价还价,他们通常会抱着立场不放。你越是声明自己的原则,保护自己的立场,你的立场就越坚定。你越想让对方明白改变你最初的立场是非分之想,你就会越死守自己的立场。直到把你的自我形象当成了你的立场。你现在又多了一个目标,就是保存自己的脸面——把今后的行为和过去的立场联系起来,这就使得谈判越来越不可能就双方的最初利益达成共识。
  肯尼迪总统时期美苏全面禁止核试验谈判的失败恰好说明了在立场上纠缠对谈判造成的危害。当时主要的问题是:美苏双方每年允许对方到自己境内被怀疑有核试验活动的地区检查多少次?苏联方面当时最后提出是3次,而美国坚持最少10次,由于立场问题,谈判就此破裂。而双方都没有想明白一个事实,即检查是指一个人四处看一天呢,还是100个人不加选择地检查1个月。双方都没有在设计检查程序上动脑筋,使它既满足美国在核查方面的利益,又能实现尽可能减少对方干预本国的愿望。
  由于双方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立场上,各自真正关心的问题被忽略掉了,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也变小了。最后的谈判结果也许只是机械地反映各自最终立场的差距,而不是真正认真地考虑双方的合法利益,结果往往也就不那么令双方满意了。
  在立场上纠缠,缺乏效率
  传统的谈判方式可能使双方达成协议,比如铜盘子的价格;也可能令他们不欢而散,比如实地检查核试验活动的次数,但两者都要耗费大量时间。
  在立场上纠缠不清会阻碍双方达成协议。为了使最终结果有利于自己,双方的起步都很极端,而且死守不放,还欺骗对方,隐瞒自己的真实观点,只有迫不得已的时候才做一点点让步。以上每个因素都会影响双方达成有效协议。双方起步越极端,让步越小,谈判所需的时间就越长,所花的精力也就越多。传统的谈判方式还需要谈判者作出大量的决定,如能给对方什么条件,该拒绝什么条件,可能作出多大让步等等。决策过程最为费时费力。每一项决定不仅是向对方让步而且可能会产生压力,从而导致再次让步。因此谈判者往往拖延时间,威胁要离开谈判桌,阻碍谈判进程,或采取其他一些花招,这只能使双方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不欢而散的可能性。

第一章 不要在立场上讨价还价(2)
在立场上纠缠影响双方之间的关系
  在立场上讨价还价完全是一场意志的较量。每个谈判者都坚持自己的立场,本来是双方合作解决的问题,却成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每一方都试图单凭意志力使对方退却。“我不会让步的,你要是想和我去看电影,就得看《马耳他之鹰》,否则没门!”当一方看到自己的合理要求由于对方的强力压制而得不到重视时,愤怒和憎恨往往占据上风。因此在立场上讨价还价会影响甚至破坏双方的关系:一起合作多年的企业集团可能会分道扬镳;邻居们从此不再说话;一次唇枪舌剑带来的不愉快也许一辈子都消除不了。
  多方参与使立场式谈判更为不妙
  尽管人们总是习惯将谈判视为两个谈判对手之间的事情,但实际上几乎所有谈判都涉及更多人。有时会有好几方坐在谈判桌旁,有时每一方都包括普通谈判成员、高层官员、董事会甚至各种委员会,这些都是谈判中要打交道的对象。谈判涉及的人越多,立场式谈判带来的弊病也越多。
  如果像联合国会议那样有一百多个国家坐在一起谈判,那么立场式谈判几乎是不可能的。统一所有人的意见很难。互惠式妥协也难于实现:向谁让步呢?即使达成了成千上万个双边协议,也谈不拢一个多边协议。在这种情况下,立场式谈判往往促使谈判各方组成不同派系,其共同利益通常流于表面形式而不具有实质性。在联合国,类似的集团有南北之分、东西之别。由于一个集团由多个成员组成,要采取共同的立场绝非易事。更糟的是,一旦各国历尽周折取得了一致立场,要改变就更困难了。此外,实际参与谈判不光是坐在谈判桌边的人,还有他们的上级,这些人虽不在谈判现场,但采取任何立场都要经过他们的同意,立场一旦敲定,就很难有回旋的余地。
  友善不能解决问题
  许多人都认识到了立场式谈判的高昂代价,尤其是它对谈判各方关系造成的损失。他们希望通过一种更温和的谈判风格避免冲突,把谈判对方看做是朋友而不是对手。他们强调达成共识的必要性,而不是以自己占上风为目的。标准的温和型谈判步骤是提出条件和作出让步,信任对方,持友好的态度,为避免摩擦作出必要妥协。
  下面的表格分析了两种立场式谈判——温和型与强硬型。大多数人认为他们对谈判方式的选择介于两者之间,你希望温和还是强硬呢?还是选择一条折中路线?
  问题
  立场式谈判:你选择哪种类型
  温和型 强硬型
  对方是朋友 对方是对手
  目标在于达成共识 目标在于胜利
  为了友谊做出让步
  要求对方让步作为维持双方关系的条件
  对人和事采取温和态度 对人和事采取强硬态度
  信任对方 不信任对方
  容易改变立场 固守立场不动摇
  给予对方实惠 威胁对方
  亮出底牌 掩饰自己的底线
  为了达成协议愿意承受单方面损失 把单方面优惠作为达成协议的条件
  寻找对方可以接受的单方面解决方案 寻找自己可以接受的单方面解决方案
  以达成共识为目的 以坚守自己的立场为目的
  避免意志的较量 试图在意志的较量中取胜
  迫于压力而妥协 给对方施加压力
  温和型谈判方式强调建立和维护关系的重要性。在家庭内部和朋友之间商讨时往往采取这种方式,它比较有效,至少可以很快产生结果。由于双方力求做到更加宽容大度,达成协议通常不成问题,但却不一定是明智的协议。虽然结果也许不像欧?亨利的故事一样悲惨:一对爱恋而又贫穷的夫妇互相买礼物,妻子卖掉秀发给丈夫买了一条漂亮的表链,而不知情的丈夫却卖掉怀表为妻子买了一套美丽的梳子;但是,以强调双方关系为主的谈判往往会导致双方无法取得明智的协议。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章 不要在立场上讨价还价(3)
如果你温和,而对方强硬,那结果就不妙了。在立场式谈判中,强硬者主导温和者。如果强硬者坚持要对方作出妥协并不断威胁对方,而温和者为避免冲突不断让步,坚持以达成协议为重,那这样的谈判是不公平的。强硬者占了便宜。谈判会有结果,但却不一定明智。它偏向于强硬者而不利于温和者。如果对方步步紧逼,而你却一让再让,那就等着倾家荡产吧。
  选择方案
  如果不愿意在温和与强硬两者之间选择,你可以改变谈判方式。
  谈判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解决实质性问题;第二个层次往往比较含蓄,它关注解决实质性问题的程序。第一个层次的重点可以是你的工资、租赁条件以及价格问题。第二个层次关心的是如何解决实质性问题:通过温和、强硬或者其他方式。这是有关游戏的游戏,即“游戏中的游戏”。谈判中采取的每一个举动不仅关系到房租、薪水或其他实质性问题,而且有助于建立游戏规则,使谈判以原有的方式继续进行下去,或是有所改变。
  第二个层次通常容易被人们忽略,因为许多决定都是自然而然地作出的。除非对方来自另外一个国家,特别是有非常特殊的文化背景,你才可能认为有必要对谈判过程有所考虑。但不管你是否意识到它,你采取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在就“游戏”规则进行谈判,尽管这些步骤有时只针对实质性问题。是温和还是强硬?我们对二者都持否定态度,因此要改变一下游戏规则。在“哈佛谈判项目”中,我们针对立场式谈判发展了一种新的选择方案:一种旨在通过有效和友好的方式取得最明智结果的谈判方法,我们称之为原则谈判或者依据原则进行谈判。它有四个基本要素。
  以下四点几乎适用于任何场合,每一点都围绕谈判的一个基本要素提出建议。
  人:把人和事分开。
  利益:着眼于利益,而不是立场。
  选择:为共同利益创造选择方案。
  标准:坚持使用客观标准。
  第一点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人非计算机。我们都是带有强烈情感的生物,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感知,有时很难做到明白无误地交流。感情容易同客观利益纠缠在一起。表明立场之所以使局面恶化是因为人们把自我与立场等同起来。因此,在解决实际问题之前,应把人际问题与实际问题分*理。形象地说,谈判者应该是肩并肩地工作,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相互攻击。所以,第一点是:把人和事分开。
  立场式谈判的一个弊端在于谈判者本应满足各自的潜在利益,而实际上却把精力集中在各自的立场上。第二点就是针对这一弊端设计的。谈判中的立场经常掩盖了你的实际利益需求。在立场上作出妥协无助于达成共识,也不能够兼顾双方立场背后的实际需求。所以第二点是:着眼于利益,而不是立场。
  在压力之下很难设计最佳解决方案,第三点针对的就是这种困难。在对手面前作出决定往往使你目光短浅。决定越是重要,就越是不能发挥创造性,也就越难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你可以抽出时间,以促进共同利益和协调冲突为前提,想出各种可能的方案,从而抵消上述那些不利因素。所以第三点是:为共同利益创造选择方案。
  当利益直接冲突时,谈判者有可能因态度强硬而得到满意的结果。这种方*使寸步不让的一方得到好处,但也容易产生武断的结果。然而,面对这样的谈判对手时,你可以告诉他,这不是单方面说了算的事情,你们的协议必须反映公平的标准,而不依赖于各自的要求。这并不是说谈判要基于一个你选择的标准,而是要有公平合理的依据,比如市场价值、专家意见、惯例、法律的评判等。通过讨论这样的标准而不是单凭各自的意愿,双方就都不用让步,而且双方都会遵从一个公正的解决方案。因此第四点为:坚持使用客观标准。
  原则谈判与温和型、强硬型谈判在下表中作了对比,四个基本要素用宋体字标出。
  问题
  立场式谈判:你选择哪种类型
  解决方案
  改变规则——依据原则谈判
  温和型 强硬型 原则谈判
  对方是朋友
  对方是对手
  双方能解决问题
  目标在于达成共识
  目标在于胜利
  目标在于有效、愉快地取得明智的结果
  为了友谊做出让步
  要求对方让步作为维持双方关系的条件 把人和事分开
  对人和事采取温和态度 对人和事采取强硬态度 对人温和、对事强硬
  信任对方
  不信任对方
  谈判与信任无关
  容易改变立场
  固守立场不动摇
  着眼于利益,而不是立场
  给予对方实惠 威胁对方 探讨共同利益
  亮出底牌 掩饰自己的底线 避免谈底线
  为了达成协议愿意承受单方面损失 把单方面优惠作为达成协议的条件
  为共同利益创造选择方案
  寻找对方可以接受的单方面解决方案 寻找自己可以接受的单方面解决方案
  寻求多种解决方案,以后再作决定
  以达成共识为
  目的 以坚守自己的立场为目的 坚持使用客观
  标准
  避免意志的较量
  试图在意志的较量中取胜
  争取基于客观标准而非主观意愿的结果
  迫于压力而妥协
  给对方施加压力
  坚持并欢迎理性方法,只认道理,不屈服于压力
  原则谈判的四个基本要素从你开始着手谈判到达成协议或是你决定不再进行谈判都有用,这个过程可分为分析、计划、协商三个阶段。
  在分析阶段你只需要判断形势,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你需要考虑双方对问题的不同认识、对方对你的敌意程度以及双方交流的障碍,当然还有双方各自的利益。你需要认清已经摆在桌面上的选择以及已经提出的达成协议的基准。
  在计划阶段你同样要面对这四个因素,开动脑筋,作出决定。怎样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在对方的利益中,什么最重要?你的现实目标是什么?为此你要找出其他选择和参考标准。
  在协商阶段,当双方为达成协议相互交换意见时,四个基本要素是讨论的最佳话题。双方可以消除意见的分歧、克制情绪的冲动以及排除交流过程中的障碍。每一方都应理解对方的利益所在。双方可以一起寻找对彼此都有利的方案,并根据客观标准寻求共识以解决利益冲突。
  总之,与立场式谈判相反,原则谈判注重基本利益、互惠方案和公平标准,这通常导致更明智的谈判结果。它使你有效地在一系列问题中逐渐与对方达成共识,而无须在死守立场和放弃立场之间徒耗精力。把人和事分割开来,你才能真正把对方当做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直接有效地同他打交道,最终得到友善的结果。
  以下四章是对四个基本要素的阐述,如果对哪一点有疑问,你可以翻阅最后三章找到有关这种谈判方式的一些问题的解答。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把人和事分开(1)
人人都知道,解决问题时要使双方相互理解、不发脾气,有分歧不往心里去会有多难。
  一个工会领袖对自己的工人说:“伙计们,谁提出的*?”
  琼斯站了出来:“是我。又是因为那个混蛋工头坎贝尔,两个星期里他五次把我从自己组里挑出来替别人顶班,他就是跟我过不去,我受够了,为什么脏活都该我干?”
  工会领袖又去问坎贝尔:“为什么你总是跟琼斯过不去?他说你两个星期中让他做了五次替补的活儿,为什么?”
  坎贝尔说:“我挑琼斯那是因为他是最棒的。当别的组里没有领班时我相信他能带好班,要不是缺领班我就让史密斯或别人去干了。现在因为闹流感,好多领班都病了。我从不知道琼斯不愿意,我还以为他喜欢干重要的活儿呢!”
  另有一个真实生活中的例子。一家保险公司的律师对州保险专员说:“汤普逊先生,我知道您的时间很宝贵。我想和您谈谈有关加强责任法案推定条款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该条款的表述对于一些保险公司不太公平,因为他们目前的保单中包括价格调整限制措施,所以最好能作出适当修改。”
  专员打断说:“孟缇洛女士,在法令颁布之前我们部门就这些规定举行过几场听证会。你们公司完全有机会在听证会上提出反对意见。我主持了这些听证会。夫人,我当时聆听了每一个证词,并亲自撰写了该法案所有条款的最后文本,你是说我出了错?”
  “不,但是——”
  “那你是说我不公平?”
  “当然不是,先生,但我认为,这些条款带来的后果有些是我们未曾预料到的,而且……”
  “听着,孟缇洛,我竞选这个职位的时候,向公众保证在市场上杜绝对人的生命构成威胁的电吹风和廉价轿车,这样的轿车简直就是炸弹。现在的法案达到了这个目的。
  “你的公司去年通过这个法案赚了5 000万美元,你以为我是傻子,到这里来和我谈什么不公平、未曾预料到的后果等,我再也不想听到任何一句有关法案的话。再见,孟缇洛女士。”
  现在该怎么办呢?是不是在某一点上保险公司的律师激怒了专员,让他生气了,结果两人的谈话一无所获?这家保险公司在该州客户很多,与专员保持良好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即使孟缇洛女士坚持认为法案有失公允,可能会对公众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连专家在听证会上都没有预料到这些问题,她也是否应该就此罢手呢?
  在这些案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谈判者首先是人
  在公司及国际交往事务中,人们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个基本的谈判事实,即对方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抽象的对方的代表。他们有感情、有自己的价值观、有不同的背景和看问题的角度。他们有时让人捉摸不透,而我们自己也是如此。
  谈判中人性的一面有其益处,但也会造成灾难性后果。一方面,达成协议的过程往往使双方产生一种心理愿望,要得到相互满意的结果。一个建立在信任、理解、尊敬和友谊基础上,并经过时间考验的合作关系会使谈判一次比一次愉快和顺利。人们渴望良好的自我感觉以及期望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这都会使他们更注重考虑对方的利益。
  另一方面,人们也会变得愤怒、消沉、胆怯、敌视、沮丧,甚至会受到伤害。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容易被否定,他们用自己的角度看待世界,把感觉与现实混淆在一起,通常他们会误解你所表达的东西,也表述不清他们的真正意图。误解会加剧偏见,引起逆反应,最终形成恶性循环;理性分析不再可能,谈判从此破裂。这种谈判最后变成了一场争夺得分的游戏,双方相互攻击、嘲讽、谩骂,其代价是双方的实际利益均遭到损失。

第二章 把人和事分开(2)
不把对手当做普通人,忽视他们的反应,往往会给谈判带来灾难性后果。在谈判中不论什么时候,从着手准备到后续工作你都应该问一下自己:“我对人际关系问题是否足够重视?”
  每个谈判者都有两方面利益:实质利益和关系利益
  让每个谈判者都想达成满足自己实质利益的协议,这正是人们谈判的原因。除此之外,谈判者也重视保持与对方的关系。一个古董商既希望赚钱,又希望顾客成为老主顾。双方的合作关系至少应有助于达成一个兼顾双方利益的协议。当然还有更重要的目的。多数谈判是在人际关系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谈判是围绕着促进而不是有损人际关系以及为以后的谈判铺路的目的而展开的。事实上,在和许多长期客户、商业伙伴、家庭成员、同行、政府官员以及不同的国家进行谈判时,维持关系的意义远远高于某个谈判的结果。
  人际关系经常与问题纠缠在一起。谈判中人际问题带来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各方面的关系容易与实质问题混淆在一起。无论是给予的一方还是索取的一方,都可能把人和事等同起来。家庭里,一句诸如“厨房简直一团糟”或“银行里没多少存款”的抱怨也许仅仅只是指出问题,却容易被误认为人身攻击。你对于当前形势的怨气也可能撒在你心中怪罪的某个人身上。主观因素总免不了影响实际问题。
  人际关系与心理问题混淆的另一个原因是谈判者经常对别人的话进行毫无根据的推论,并将其与对方对待自己的意愿、态度联系起来。我们稍不留神就会犯这个错误。我们也很少意识到另一种不同的解释同样也说得通,正像前述工会的那个例子,琼斯指责工头坎贝尔跟自己过不去,而坎贝尔却以为让琼斯负责重要工作是看得起他,是对他的肯定。立场式谈判使人际关系与实质问题发生冲突。把谈判当做一场针对立场的意志较量,会使人际关系与实质问题纠缠不清。我认为对方的立场就是对方所希望的谈判结果,从我的角度看,你对于我们之间的关系毫不在乎。如果我态度坚决,而你又觉得不合理时,你会认为我也在走极端。这样就不难得出结论:我不看重双方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我不看重你。
  立场式谈判把谈判者的实质利益和关系利益对立起来。如果出于公司的长远发展考虑,保持与州保险专员的良好关系更重要,那律师就只好不再提这件事了。如果你更看中满意的解决办法,而不在乎是否受到对方的尊敬或喜爱,你会以牺牲人际关系为代价换取实质利益。“如果你在这一点上不能与我一致,那就算了吧。这将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不过,在实质问题上妥协也不能换来良好的关系,只会让对*得你好欺负。
  把关系利益与实质利益一分为二:直接解决人际问题
  解决实质问题和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并非互相矛盾,只要谈判各方能够在心理上作好准备,依据其合理性分*理这些问题,并愿为之而付出努力。把人际关系的基础放在准确的认知,明白无误的交流,恰当的情感和长远的目光上,直接与人际问题打交道,不要指望靠牺牲实质利益来换取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问题则要用心理学中的技巧来解决。如果出现认知不准确的情况,你可以想办法向对方解释;如果对方情绪过于激动,你可以想办法让他们消消气;如果存在误解,你要努力增进相互间的交流。 。。

第二章 把人和事分开(3)
要想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