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千秋帝国史-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欢大吃一惊,说:“这个可是违反国际公约的细菌武器啊!”
王欢知道炭疽病毒的厉害,但是由于国际公约的束缚,军队是不可以使用细菌武器的,虽然特种部队曾经留了一些作为备份,基本是封存的。
吴晓青说:“现在情况是,敌众我寡,而且千钧一发,一旦过了时间点,北方军区也反叛,我们的前途就完全断送了,队长,我们没有时间了。不是他们死,就是我们死!对待叛徒千万不可以软弱!”他觉着自己比以前残酷很多,尤其是见识了这么多背叛和杀戮以后。
吴晓青接着说:“我们拥有几十架的无人机可供使用,每一架飞机都可以装数百克炭疽病毒,一旦使用可以产生巨大效果。”
王欢面有难色,一边是国防部的催促,一边是现成的超级武器,前方几公里就是敌人的阵地,如何是好呢?
吴晓青继续怂恿道:“队长,只要我们成功了,您就可以好好退休了,而且国防部不一定会反对的。现在城区老百姓逃的差不多了,不会有多少无辜波及到。这事情只有我们知道,不会上新闻的。”
国防部其实暗地里是支持使用特殊武器的,大家心里都知道部队是有特殊项目来研发这些武器。
王欢只好同意他的要求,特种部队本身就有细菌战化学战的准备,防护服都有。所以等吴晓青一声令下,他们用了十几架无人机装了好几公斤的炭疽粉,在晚间就偷偷出发往叛军方向飞去。
北京秋天晚上的天空非常昏暗,虽然有零星的枪炮划过天际,一切还是比较沉默。
无人机纷纷出动,伴随着低沉的噪音,宛如一群黑色的乌鸦快速飞行着,叛军也知道这东西难对付,但是也没法子,毕竟太小飞的又灵活。
无人机在飞到敌军的阵地后就打开内仓盖,散发出那些炭疽粉,然后再返航。那些粉末细细的很快就布满了空气,叛军猝不及防,大部分都中了毒,死的死,昏的昏,战斗力大幅下降。
吴晓青看着表,估摸着时间一到,就算出应该是效果起了,再派出部队进攻,果然大获全胜,虽然有点残忍,但是战争的本质就是残忍的。在取胜以后,吴晓青下令立即清除炭疽粉的痕迹,参与的队员都给予奖励,保守秘密。
当天晚上,特种部队就占领了叛军的大本营,102师的师长王明在逃跑中被击毙,王欢立马给国防部通知,任务成功。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三十三章 秘密会议
不到十天就平定了反叛,特种部队一战成名,本来狼狈不堪的联邦政府正好抓住机会进行表彰,吴晓青因为表现突出,连升三级,成为上校,全国知名度大增。王欢也是变成了将军,其他人等都是论功行赏好不舒服。特种部队被扩大编制,从一千人扩充到五千人,成为一股不可小视的武装力量。
另外一方面,对于支援不力的其他部队则进行了批评,不少指挥官被降职。
民主党政府也因为叛乱失了面子,不得不提前下台,根据宪法,其他的小党组成过渡政府,李家诚被推选为代总理。经济形势还是不妙,政府宣布半月后大选。
吴晓青的组新党已经迫在眉睫了,他召集了张九王、林教授等核心骨干开了个秘密会议,一起来商量此事。
大家议论纷纷,有的反对,有的赞成。
张九王非常反对组党,他一直认为政党不过是利用的工具罢了,还是在军界取得势力为好。他说:“现在你因为平叛有功升迁,军权在握,干嘛去趟政党的浑水,现在还有几个人相信政府?控制了军队就控制了一切。”
林教授的光头在灯光下照的像一颗铁蛋一样光亮,他摇摇头说:“张兄此言差矣,现在是选举时代,无论如何还是要依靠政党来实现政治目标的。”
张九王冷笑:“这次叛乱就充分证明了政府的脆弱啊,不过一个师就打的落花流水,还组党作甚?白费功夫罢了。”
林教授回答:“只要宪法不改,军权终究是在政府下面的,而且现政府依旧是裁减军队的,财政供不起那么多军队。”
吴晓青看着他们不断的唇枪舌战,也有些疲惫,他知道南京那边是希望组党来完成夺权的使命,但是经过这次叛乱,他明白军队的重要性,他渐渐的觉得张九王的思想可能更符合现实一点。但是林教授又是老板的信赖的,得罪他恐怕也划不来,他这边还是希望可以获得南京方面的支持。现在实力还是比较弱的。
吴晓青清了清嗓子,说:“二位大哥都是经验丰富,我觉得你们说的都在理。”
林教授跟张九王都回过头看他,表情也是有点诧异。
吴晓青继续说:“其实我认为,军权跟政权都是重要的,没有军权,在这个时代政权不稳定,比如这次各个支援部队阳奉阴违,险些导致改朝换代。但是另外一个方面,没有政党作为支撑,要想堂而皇之的夺权是不可能的。”
林教授的光头更亮了,他说:“你的意思是?”
吴晓青进一步说:“我的意思就是,一方面组党参加选举,另外一方面,我继续在军队经营,王欢很快就要退休,我接班的可能性很大。不少部队的头儿都要换了,可以换我们的人上去。张大哥的国安局系统也是很重要,军队和情报机构都掌握在我们手里岂不更好?”
林教授虽然不满意,但是又不好意思反对,他说:“我懂你的意思,但是我们的新党没有台面人物,缺乏支持基础。你如果不出面咋办?”
吴晓青笑道:“李家诚现在已经当了代总理,风头正在上面,我们不能直接挑战,不如跟他合作也好。”
林教授忧心忡忡:“李家财力还是很大,亲家也是富翁,以后再政治界就是大资本家的天下了。”
吴晓青点头:“没错,前任民主党的软弱,导致大资本家们出面夺权,我们暂时不能反对他们,以后在等待时机就是了。”
光头教授想了想,只好同意了,他说:“好吧,你说的也是很有道理。”
很快大家就取得了共识,一方面组党参选,一方面继续维持在军界的势力。
参会人员陆续离场,只剩下了吴晓青跟张九王两个人,灯光已经昏暗,张九王拿出一支烟就抽,吴晓青虽然不抽烟,但是也不讨厌别人抽。
吴晓青说:“老张,这次叛乱事有蹊跷啊,一个师就打进了北京。”
张九王抽了一口烟,然后说:“我就知道你看出来了,我在里面安插了眼线。”
原来,张九王看部队因为被裁,怨气颇大,他早已安插了一些眼线在里面,然后收买了部分军官,给了好处,怂恿102师反叛。而防御的警察部队也有人在里面,很快就不抵抗的逃离京城,造成了反叛部队短时间内就攻占市区的事实。
吴晓青冷笑:“老张啊老张,你这个行为真高,我差点被骗过去了。”他在清扫战场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叛军的文件里有兄弟会的暗号,早就起了疑心。
他继续问:“其他的支援部队里你是不是也安插了人手?”
张九王一边吞云吐雾,一边点点头,表示确有此事,所以其他部队在反攻的时候故意拖延时间。
吴晓青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老张,你干的不错,我得很感谢你才是。”
张九王笑了:“岂敢岂敢,兄弟会的目标是一致的,您迟早要登上我们的大位啊。”
吴晓青明白他的意思,这一切计划其实是为了使吴晓青在军界出人头地,虽然是险招,但是毕竟是成功了。吴晓青甚至怀疑,北大里面的炭疽粉都是安排好的。他不仅感慨张九王的老辣,但是也是充满了危险性。
吴晓青接着说:“组党你一直都反对的,可是南京那边一定要这样。”
张九王说:“恩,我知道,所以一开始不好反对,但是事到如今,军权到手才是关键啊。”
他已经抽完一只烟,扔在地上,接着说:“老板善于政治算计,他知道一旦军权落入你的手里,想要控制你可不是那么容易了。”
吴晓青点头,他明白了为何去南京的时候,老板那么要求他组党的事情,就是这个意思。吴晓天死后,兄弟会里其实对他还是有很多猜忌。
张九王突然握住吴晓青的手,说:“你跟吴晓天不一样,他是残忍的代表人物,你还是要好一些。”
吴晓青心情多样,他想起自己在那天晚上下令用炭疽粉攻击叛军的时候,他是不是也很残忍?不过那时候,他来不及多想,争强好胜的本性被激发出来,也许这是他的宿命。
吴晓青笑着说:“还是张大哥了解我啊,以后的路还得依靠你的帮忙。”
张九王说:“我是兄弟会的老人了,还是看你的表现。”
两人相视而笑片刻,张九王摆摆手就离去了。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张九王这个人的来头究竟是?对于兄弟会他还有很多事情不明白,不过他明白这世界的险恶还是比他预料的更甚。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三十四章 授勋
还有几天就要全国大选了,吴晓青、王欢等人却被临时通知去总理府授勋,虽然前面国防部给了他们升职加薪,但是授勋还是意义不一样的,可能是因为平叛事件需要宣传,也算是政府挽回颜面的一种方式。
按照国家的传统,这次将授予最高的红星勋章,一般是给予国家重大贡献的军人。很多人干了几十年也未必拿得到这个勋章。
那是星期一上午9点钟,北京市区北郊的总理府,这是一幢不久前才进行修补的苏式灰色建筑,不仅朴素而且大方,只是显得年龄稍微老了点。偶尔看到的弹孔可以想到前不久的那次兵变。年底的萧瑟影响到了风景,一阵北风吹来就显得格外孤独。
总理府大门进去50多米是一大片草坪及喷水池,草早就枯萎,只剩光秃秃的空地以及一小片灌木丛,旁边一支十几人的红色制服的军乐队正在演奏军乐,给活动增添了喜庆的气息。
他们的后面就是著名的会客大厅,总理及阁员一般在这边会见外宾和重要客人。授勋就在这边举行。因为提前通知了各大媒体,记者早就来到这里站好位置,中间留了一个红地毯,一边通往总理办公室,一边通往外面。
吴晓青跟王欢等不到十人身着灰色军装,从外面通道走进来,然后一字排开站在一起。
大概2分钟后,就听到人头攒动的声音,李家诚穿着黑色西装带着助手秘书从另外一侧缓缓步入会客厅,就听见那个照相机的咔擦声音不断,李家诚魁梧的身材显得格外引人注意,他梳着大背头,眼光如炬,很有领袖气质,吴晓青都有点嫉妒他,为何不是他自己呢?他在那时候感到领袖的魅力。
李家诚一边跟媒体挥手致意,一边继续往前走去,跟军官们挨个儿握手,第一个是王欢,他已经被晋升为少将,这应该是他退休前最后一个军阶了。王欢红红的脸,跟李家诚握手已经很让他满足了。李家诚标识的礼貌笑容,一边接过助手捧得盘子里的勋章给他戴上。
然后就是吴晓青,他以前就见过吴晓青,所以并不陌生,他亲切的说:“吴上校,又见面了,你还是那么英勇过人,国家希望你将来继续做出贡献。我代表政府对你表示诚挚感谢。”
吴晓青当然要显得很受宠若惊的样子,然后说:“这是我军人该做的事情,谢谢总理关怀。”
戴上那亮亮的勋章后,他赶紧跟李家诚握手致意,那双手如此有力他难以忘记。一个领袖的举手投足都不简单。他在那十几秒里,仔细的看着李家诚的脸跟手,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挑战老李的时候。
这样授勋在几分钟内就圆满完成,然后大家围绕总理合影留念,一个完美的公关宣传达成效果,政府的形象多少获得了推广。平叛后的北方国家需要荣誉来鼓舞士气。
吴晓青还注意到围观的人群里一个熟悉的身影,那就是李洁,一直就跟着侍卫随从后面,她已经嫁给了石油大亨王林龙的公子王祥一段时间了,好久没有见到她,吴晓青觉得自己还是有点忘不了她,那明亮的大眼睛形象一直都在他心里留着。不过她今天看起来有点憔悴,可能是父亲突然当了总理之后有些忙碌所致。
这是吴晓青第一次来到国家权力的中心—总理府,因为北方联邦是议会制国家,总统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实际权力全在总理府。他近距离的观察总理府,给了他更多的第一映像,他惊叹权力的诱惑就好像兴奋剂一样上瘾。就好像当年刘邦第一次看见秦始皇出巡的威风八面的惊诧羡慕一样,他的内心里也起了变化,甘做凡人是容易的,但是一旦你了解到了上流社会的无限风光,可能你再也难以静下心来做个凡人。
吴晓青他们很快就离开了这里,回到驻地,因为特种部队被扩充了几倍,他成为王欢的副手,承担更多的管理任务,需要招募更多的士兵和军官,他不得不忙的团团转。另外一个方面,组党的事情都交给了林教授他们处理,目前为止都很顺利。林教授告诉他,程序以及完成,并且得到了李家诚政治顾问的合作认同。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三十五章 新计划
大选结束,李家诚领导的在野联盟终于取得了过半数的选票,林教授负责组建的新党“爱国阵线”仅仅获得了2%的选票,也加入到了在野联盟,实际上没有获得很多支持,在议会也就很少几个席位。
于是,林教授马上给吴晓青写了辞职信,要求不再担任政治顾问的职务,这个本来是南京指派给他的位子,辅导吴晓青领导新党。
吴晓青想了想,他并没有同意他的辞呈,他亲自去找到林教授,诚恳的说:“不管结果如何,我们毕竟迈进了第一步,还是有很重要的意义,林教授你也是付出了很多心血,我希望你继续担任此职务,也是帮我的忙了。”
林教授说:“选举结果不如人意,我应该承担责任。”
但是在几番劝说以后,光头教授还是收回了辞呈。吴晓青还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牛皮纸袋,里面是100万元,说:“这个就是您继续担任工作的一些酬劳请您收下。”这个世上有谁不爱钱呢?教授其实也不例外。
林教授摸了摸牛皮纸袋的厚度,小眼睛发出亮光来,常人不易觉察,但是吴晓青还是看到了,他知道这个人可以利用。林教授一本正经的说:“这个嘛,好吧,哎,我再考虑考虑。”
吴晓青一把握住林教授的手:“林教授啊,还是多谢谢您的帮助,没有您的帮助,我在政治方面是一个白痴而已。”
林教授笑了,露出一口黄牙,他说:“我义不容辞啊,不必谢我。”
两个人就好像结交多年的好朋友一样,相视而笑。
几天后,吴晓青就邀请张九王来见面谈,跟他也说了这事情。张九王不禁笑了笑:“我说这个选举不会有多好的结果吧。没有重要的时事变化,一个新的政治派别不是那么容易升上去。再高深的政治理论也不一定经得起现实考验。”
吴晓青也点头:“南京方面低估了北京的政治复杂,李家诚本来就是商界巨贾,亲家也是能源大亨,本来势力就不弱,正好趁着前任**的余波,左右逢源,终于成功的上位了。”
张九王说:“恩,他们为首的资本家集团现在已经抱团了,未来几年恐怕都是他们的天下。”
吴晓青说:“我们组党虽然算不上成功,但也算是试个水温,先跟李家诚合作看看。以后再看时机做相应的变化。”
张九王说:“恩,幸好国安系统各处都有我们的人在里面,不管谁当政,我们都有底。”
吴晓青也笑:“我的部队也扩充了几倍,王欢队长一旦离职,这个位子应该就是我了吧。”
张九王眨眨眼,说:“那是自然,改打点的,我都会帮你完成。你放心了。你打发了林教授也算高明,南京方面暂时不会有其他的动作了。”
吴晓青回答:“南京还是希望保留控制的权力,我留任林教授,也就是给了老板一个面子。”
张九王压低声音说:“反对你的人还是不少的,如果没有一定的势力,你还是不好过的。他们不会让你做接班人。”
吴晓青头脑已经很清楚了,他现在拥有的就是张九王统领的北方兄弟会的大力支持,还有自己在特种部队的资源,他还需要更多的支持。
张九王说:“国防部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你如果要更多的发展,应该去那里。”
吴晓青说:“我知道这个意思,但是国防部一直都是文官控制的,我怎么发展进去?”
张九王神秘的笑了笑:“等新政府过一段时间,就有机会了,李家诚是个商人,他不懂军事国防,更不了解国际政治了。”
吴晓青好奇的问:“张大哥的意思是?”
张九王说:“你上次执行的特殊任务你还记得吧?”
吴晓青想了想,他说:“北朝鲜?!”
张九王点头:“对,我们可以在这个上面做文章,你就有机会了。”
吴晓青接着问他:“仔细说说嘛。”
张九王缓缓道来,据他的国安系统情报显示,李家诚打算上台后,继续推行精简机构、减少开支的计划,对朝鲜的援助将大幅下降,两国关系就会不可避免的冷淡。朝鲜由于长期被制裁,只能依赖北方联邦的财政支持,但是一旦唯一的来源已经快被切断,内心必将愤恨。据分析判断,朝鲜有倒向美国的可能。
如果判断正确,美韩会跟北朝鲜进行接触,甚至达成交易,这必将影响中国的利益。政府内的保守势力必将对李家诚构成反对势力,老李可能会面对很棘手的局面。
吴晓青说:“你说了很多这个国际政治的问题,但是李家诚会怎么解决呢?”
张九王笑道:“他终究是个商人,他会妥协的。失去朝鲜对于政府是非常大的打击,因此他必然会努力挽回损失。而军事手段是非常可能的。”
吴晓青惊讶:“你指的是武力阻止朝鲜跟美韩接近。”
张九王说:“其实就是扶持亲华的政府上台,消灭现在的金三胖啊。”
吴晓青明白,金三胖的挑衅冒险一直给大家惹麻烦,这边已经很不乐意继续支持他,李家诚完全是会抛弃他的,但是完全放弃朝鲜的政治代价是昂贵的,他不会这么蠢。
张九王继续说:“因此,利用军事力量来更替北朝鲜政权是非常有用的一招,既可以维持北朝鲜,又不会输给美韩。那么,你就有表现的机会了。”
吴晓青笑了,他知道他的意思,张九王已经计划了一次行动,就是等待李家诚在援助北朝鲜问题上犯错,然后再迫使他进行军事行动,最后就是落入了这个陷阱里,而吴晓青可以再这次军事行动中大放光彩,获得更多提升。
吴晓青心里觉得,这个张九王甚至比老板都要深不可测,他有点不寒而栗,象棋高手会想到十几步之外的事情,张九王其实已经达到高手的水平,虽然认识他这么久,吴晓青并没有多少机会真实的了解张九王的出身。他为何这么努力的支持他呢?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三十六章 励精图治
张九王的推测貌似基本是正确的,李家诚当政以后就把重心放在了振兴国内经济方面,搞了一系列的公共工程,而这些工程很多都落入了他跟相关集团的企业手里,应该是赚了不少。对外援助下降了很多,朝鲜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中华联邦跟美国达成了促进经贸的协议,公开表示不支持北朝鲜的核开发政策。
看起来一切还算顺利,军队因为叛乱事件遭到了削弱,但是实力还是在的。
这几个月里,吴晓青都把精力都放在了建设特种部队的事情上,王欢很快就要退休,他就成了最热门的接班人。
特种部队已经扩充到了5000人的编制,大部分从军队其他师挑选精英而成,分成10个营。为了嘉奖这支部队,被授予“首都师”的称号。吴晓青为了加强控制力,在每个营都暗自发展了兄弟会的成员,形成了辅导员的制度。很快就有近一半的人员成了兄弟会的成员,这毫无疑问可以大大增强部队的凝聚力。
在装备方面,除了新增20架隐形技术的武装直升机之外,由于无人机战术的成功,吴晓青大力扩充了无人机的数量,从原来的20多架,扩充到了150多架,除了少量侦察机之外,其他都是可以装备小型飞弹的杀人武器,而且可以重复使用,另外,还装备了100辆最新式的“夜猫子”轮式装甲车,可用于巷战,每辆车运载8个人,这样部队的战斗力在北方的军队里首屈一指。
吴晓青认为,虽然未来战争的重心是在武器技术上,但是人的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人心散了,部队自然就不好带,再好的武器就会成了摆设。为了加强部队建设,他请了国防大学的专家来讲课培训,自己也学习了大量的军事著作,尤其是德**队的经验是他最为推崇的,因为美军的海空军更强,但是现在的北方联邦的海军是很弱的,优势是在陆军上,而德国的陆军全球第一。他计划将来亲自去德国学习。
政治方面,林教授组织的新党“爱国阵线”表现持续一般,因为李家诚领导的政府在经济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大财团的勾结是非常普遍的,他们控制了经济,也掌握了政权,一时半会儿也没有人可以挑战了他们。
吴晓青并不担心政治,最近一年的经历告诉他,政治风云是变幻多端,今天支持率高还是低都是暂时的,只要手里握着资源,就不怕。他决定等再过一段时间,就提议推动国防军的改革,进一步的把军队拉到自己手里。
南京方面却对这种政治局面并不满意,但是鞭长莫及,老板也管不来那么多细节。林教授他们多半也是收了吴晓青的好处,基本没有什么反对他的意思。
张九王掌控的国安系统持续可以提供吴晓青想要的各方面情报。这使得他在将来的行动中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到了2016年的5月份,王欢终于退休了。吴晓青被提名为新的“首都师”师长。
王欢拍了拍吴晓青的肩膀,说:“以后就看你的表现了,吴晓青。”他的眼里好像闪着泪花。
吴晓青回顾这些日子来,王欢对他的帮助和支持是很大的,他说道:“队长放心,我会做好的。”
王欢眼神有些黯然,他说:“国家正在多事之秋,这个位子正在首都,并不好做。”
吴晓青说:“我知道您的意思,但是我乐意迎接挑战。还请您放心。”
王欢是个老好人,忠于国家多年,终于在少将军衔上退休,他已经很满足了。但是去年的叛乱也让他认识到,这个和平的局面恐怕不会持续很久,他的退休也是一种解脱。
吴晓青跟部队里其他的军官们把王欢送到了部队大门口,他跟军官们一一握手告别,看着几十年来服务的军营,不禁落下老泪来。
大家站成一排,以军礼目送他乘上那辆军用吉普车,车子很快的消失在眼前。
众人这时候都过来跟吴晓青握手致意,这位军中明星的前途无量,已经成了艳羡的对象。
吴晓青很享受这种权力的荣耀,人们围绕着他,赞美他,支持他,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分派任务,达成目标,这是一种无法言语的满足感。他预感到,自己的未来是跟那个最初的梦想在一起,他自己就是完成大业的那个人。
几个小时后,他就接到了国防部的紧急电话,要他马上去国防部开会,吴晓青心里笑了,难道是张九王的预计成真了?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三十七章 国防部
金三胖死了!吴晓青难以置信这个消息,但是在国防部的机密会议室里,切实的情报显示,金三胖在外面度假的时候,被什么虫子叮了一下,很快就发病一命呜呼了。这个消息还没有公开,平壤还处于保密状态。
这样,金家王朝可能就因为他的猝死而走向终结,因为他无子无女,只有一个妹妹,而在男尊女卑的北朝鲜,这是不可能接班的。他的同父异母的哥哥流亡在外,早就失去了权力基础,也不大可能回去接位。那么,就会出现争夺继承权的局面。李家诚政府在获悉情报后,紧急召集开会,要求国防部做出介入的方案,一旦北朝鲜落入亲美韩的政权手里,那对中国将是非常大的打击。
这次会议是国防部长张伟将军主持,另外还有几名参谋部的军官及靠近朝鲜的军区的指挥官参与,吴晓青作为新任的首都师的师长,也被招来开会。
吴晓青来到国防部之前也同时得到了张九王的信息,军事介入计划迫在眉睫。他早已经有打算,如果可以得到这次机会,对他来说是不错的机遇。
张伟60岁出头,白白胖胖的,是个职业军人出身,基本也是个老好人,既不是保守派又不是激进派,所以得到了李家诚的重用。
张伟慢条斯理的语速:“今天找大家来,就是讨论怎么军事介入的问题。”他的目光扫了扫在座的军官们,示意参谋部的军官先发言。
参谋部的一个瘦高个男人,叫王晓义,他说:“根据我国跟朝鲜签署的互助条约,只有发生外敌入侵或者内部动乱的时候才可以介入,眼下还没有出现这两种情况,出兵并不合适。”他表示了保留意见。
张伟眼睛眨了眨,没有说话,他目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