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闻中,大多数的普通市民只是听到印尼联邦和中国驻军已成功的恢复了巴厘岛的治安情况,盘踞其上的恐怖组织—“###祈祷团”的成员除少数在战斗中被击毙之外,大部分面对英勇的中国人民国防军选择了缴械投降。
  大多数东南亚新闻记者的镜头中出现的只有清理干净的登帕萨国际机场上威武的中国空降战车和一队队持枪戒备的中国空降兵。虽然来自西方各主流媒体的记者均被严密的限制在规定的采访范围之内,但是当天晚些时候CNN和BBC的新闻里还是出现了被夷为平地的淡巴西冷总统行宫的卫星图片。
  CNN的记者宣称有数千名忠贞的印尼穆斯林游击队员以这座昔日的权贵乐园为堡垒与前来的清剿的中国军队展开了彻夜的激战,多次击退中国精锐伞兵的进攻,最终在巨大的伤亡面前中国军队对这座建筑使用了“恐怖的大威力武器”将所有的抵抗者埋葬在一片废墟之中。
  对于这种颠倒黑白的说法,中国的主流媒体并没有给予正面的回应。中国的新闻从业人士更乐于挖掘在印尼穆斯林游击队暴虐的统治之下,巴厘岛原住民生活的变迁,以及激进穆斯林排他的情绪对岛上诸多佛教遗产的疯狂破坏。这种彰显中国人民国防军此次军事行动正义性的报道,在国内和东南亚地区仍是报以一片的掌声。在中美双方大量避实击虚的报道中,巴厘岛上淡巴西冷总统行宫究竟是如何归于毁灭和新加拉加此后近一年的漫长封锁很快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淹没在海量的信息之中。
  只是此后的数年之中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无缘抵达位于新加拉加附近的潜水爱好者的天堂,巴里岛上唯一可以观赏到海豚和鲸鱼的渡假圣地—罗威那(Lovina)。大多数的游客都被限制在了登帕萨附近,关于新加拉加在那一晚究竟发生过的猜测才重新浮出了水面。
  “美国空军刚刚在巴厘岛投放了核武器。”这是2008年1月30日凌晨在已经进入一级戒备中国人民国防军兰州军区地下指挥中心内,任令羽所听到的第一个令他备感镇静的消息。在那足以媲美美苏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的48小时之内,兰州军区是中国七大军区之中,动员规模最大的一个。
  在这场与华盛顿的对赌之中,中国握在手中的无疑是第二炮兵这张底牌。日常管理上中国的第二炮兵部队隶属总参,可以说是一支直属中央军委的特种战略部队,自1974年起就一直是一个独立于三军外的独立军种。其总部设于北京近郊的清河,指挥机关设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装备科技部等幕僚单位。另有后勤支持部队、通讯团、保安团、技术支持团、工程设计学院、四个研究院以及数个教育院校,包括二炮指挥学院与二炮工程学院等。而在实战部队中,二炮部队共有六个主要导弹基地,各由一少将负责指挥。
  每个基地下设有若干导弹发射旅,是中国战略打击的“基本作战单位”。每个旅下辖约有4个导弹发射营,被称为“基本火力单位”。根据所装备的导弹型号的不同,每个导弹发射旅的兵力规模有所差异。
  在军事指挥关系上,虽然与二炮部队总部可以绕过大军区建制,直接向各导弹基地下达攻击命令,但是为了协同作战的必要,各导弹基地仍与所在各军区单位也维持相当的联系。作为中国战略打击的防御的纵深,在兰州军区的所辖区域内,二炮部队部署有一个导弹基地—第56基地(96351部队,驻扎在青海西宁)、一个指挥分部和一个预备指挥中心—第22基地(96401部队,驻扎在陕西宝鸡)。
  此刻遍布神州大地的各导弹基地内都已经进入了箭在弦上的状态,根据美国军方的保守估计中国政府可以动用的核武器总数超过3000件,其中2500件为战略核武,550件为战术核武,中国核武库目前仍以每年140…150件。其中对美国本土威胁最大的无疑是东风系列弹道导弹中的部署在导弹发射井内的东风…4型、东风…5型洲际导弹。
  东风…4型洲际导弹采用二级火箭发动机推动。其增程型射程可达一万公里,可以覆盖关岛、夏威夷、阿拉斯加及美国沿太平洋诸州。中国二炮装备有30枚左右,主要部署在湖南怀化(第55导弹基地)、河南洛阳(第54导弹基地)和青海西宁(第56基地)等地的导弹发射井中。
  东风…5型洲际导弹是中国二炮所装备的第一种射程可以覆盖全球的投送兵器。毫不隐讳的说中国军工设计东风…5型洲际弹道导弹的目的是能够打击美国本土的重要目标。虽然经过多方情报侦察,但是东风…5型洲际弹道导弹的部署数量依然不明,美国军方只能确认这些令人生畏的红色手术刀主要分布在河南洛宁和河北宣化附近的发射井中。
  但是由于“长城工程”的存在这些美国军方时刻关注着的放射井,往往可能只是一个掩人耳目的幌子。1995年初,中国解放军报一则不显眼的消息指出一座由成千上万战略导弹官兵费时10载的工程终于在华北某山区建成。该人工奇景揭开了传说中的“长城工程”的神秘棉纱。
  据五角大楼的战略专家推断,这个工程显然是为了增强中国二炮部队的核反击能力而建造的。美国军方从各种情报中判断这是一个总长5000余公里的地下网状走廊,地点可能是在中国山西和河北交界的太行山区。东风…5型洲际弹道导弹可能在这个地下迷宫中游动部署,并从数百座假阵地比预备阵地多,预备阵地又比主阵地多、真假混杂的地井群中隐蔽发射。
  太行山地区复杂的地形可以轻易地赋予地下工事1000米以上的泥土覆盖,这还不包括工事内进行任何人工加固层。即便用美国空军拔出敌方核牙齿的—新型钻地核弹头对其进行攻击的话,也将需要3枚500千吨当量的核弹头连续击中同一点方可击穿。即便相当熟悉整个工事内的部署,将目标确定在一公里范围内,仍将需要投放近千枚钻地核弹才能保证有效摧毁中国人的洲际弹道导弹。而更为恐怖对于从60年代中就致力于开拓地下核工事的中国来说,太行山地区的“长城工程”可能仅是全国核阵地的冰山一角。
  除了固定发射井的东风…4型、东风…5型洲际导弹之外,一旦核战爆发,中国二炮部队机动发射的东风…21/25型、东风…31型、东风…41型弹道导弹将是中国第一次核打击之中和之后的真正主力。
  中国二炮最早服役东风…3型洲际导弹于2002年退出现役之后,接替它的是巨浪…1型潜射导弹衍生而来的,具有高机动性发射能力的东风…21/25型中程弹道导弹。称为“巨浪上岸”,作为机动性较强的中程打击手段,装载于汽车上的东风…21/25型战略导弹具有极强的机动性,一般的公路桥梁它都可以通过。在它的最新改进型中装备高精度雷达区域匹配的末制导系统,误差在50米左右,配合钻地弹头,可攻击地下加固工事。弹头部份被重新设计,采用了复合材料,隐形布局,增加了干扰手段,射程提高到2200公里。在中美对攻中,东风…21/25型中程弹道导弹将是关岛等美国西太平洋军事基地的噩梦。
  东风…31型弹道导弹的射程只有8000公里左右,被美国军方预估为准洲际导弹,但是要打到美国西海岸却也不是什么问题。装备有东风…31型弹道导弹的第817导弹旅被部署在福建仙游地区。因为我东南部地区云层较厚,使得美国的ERS雷达影像卫星在该地区上空的侦察有所不及。中国094型战略核潜艇上所携带的巨浪…2型潜射弹道导弹正是东风…31型的潜射型号。被戏称为“东风下海”。
  与东风…31型弹道导弹相比,拥有更为强劲的推进系统的东风…41型洲际弹道导弹的射程则超过了14000公里,其高超音速,飞行过程中的曲线变轨,用多弹头分导重返大气层方式的攻击模式,在美国军方看来是无法进行拦截的。美国军方曾认定,这类导弹比俄罗斯战略火箭军中最先进的白杨M型洲际弹道还要先进5年,并将原因归结于中国军方在10年前就已经进入前苏联的战略导弹研制中心窃取了关键技术。
  此刻在兰州军区的大漠戈壁之上,第56基地下辖的第809旅、第812旅、第814旅的导弹发射车正在大漠深处简易道路上展开,在一块块篮球场大小的发射阵地上完成着起竖。
  虽然此刻不在北京,但是任令羽可以想象此刻在北京近郊西山的玉泉山下,可以容纳数千人的大型地下核碉堡内,中央军委会和他一样惊诧于美国人如此强硬的反应。按照预定流程,核反击的命令将通过地下缆线传达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的中国人民国防军战时指挥中心,然后在分拨给各导弹基地,由导弹基地向下辖各导弹旅下达攻击命令。在旅级层次,至少要有两个军官必须各自查验攻击命令的真伪,之后再交换查验对方命令,在彼此均确认之后,载有核弹头的导弹才能发射。
  “这将是世界的末日吗?”正当任令羽感觉到一阵空前的绝望之际,一个新的消息又从巴厘岛的前线传来。“不是核弹,美国人投放的不是核弹。”那么美国人所使用毁灭性的武器究竟是什么呢?
  

第四十四章:新的战场(二)上
美军在新加拉加究竟使用了何种武器?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一直令全世界的军事专家揣测着。由于中国政府一直对该地区保持着严密的封锁状态,各国的军事观察员们大多只能从一些模糊的卫星图片和当天晚上部分目击者所流传出来的恐怖的描述中寻找答案。
  中国空军第22空降师中士—薛兰州,被认为是在那个恐怖的黎明中最为接近爆炸中心的中国空降兵之一,当时他所在的连队正在距离新加拉加以南40公里的一个山谷中行军。在后来由他口述,两位英国记者所撰写的《恶魔之夜》一书中,曾如此描述当天晚上的情景:
  “当时我们的小队正在急行军,突然在新加拉加的天空之中出现了一个明亮火球,它是如此的闪亮以至于我们都以为那是另一个太阳,但是随着传来的那一阵清脆的爆炸声,火团很快扩散,渐渐消失在那一片漆黑的夜色之中。此后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按预定计划向新加拉加穿插,在接近刚才那个爆炸中心的地狱,我们看到数以百计的车辆散乱的遍布在道路两旁,这些车辆有的是突然熄火停在原地,有的则是像无头苍蝇一般撞翻在路边,但同样的是驾驶室只留下一具具冰冷的尸体。在新加拉加的街头同样遍布着死亡,数以千计的游击队和平民在短时间之内死在街上或他们所处完好的建筑物内,越接近爆炸中心这些死者的样子越是安详。相反在爆炸中心的边缘,在死神降临之前,这些人显然都经过了长时间的挣扎和煎熬才得以最后的解脱。”
  根据以上的一些描述,《恶魔之夜》的两位作者所得出的结论是当天晚上在新加拉加上空所爆炸的是一枚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用于实战的经过强化的“感生辐射弹”,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第三代核武器—中子弹。
  第三代核武器又称特定功能核武器,通过特殊的设计,增强或减弱某些核爆炸效应,达成某些特殊杀伤破坏效应,从而提高了实战运用的灵活性。而中子弹正是以高能中子为主要杀伤因素,相对减弱冲击波和光辐射效应,针对有生目标的小型氢弹。
  由于人类最早制造的核武器—原子弹是一种铀裂变炸弹,虽然每次裂变反应都放出2~3个中子,但又大都用于去轰击周围其它铀原子核使之形成自持链式反应。所以无法在爆炸中释放出大量中子流。
  而第二代核武器—氢弹则是聚变弹,聚变反应也放出中子。不过普通氢弹普遍是采用的裂变…聚变…裂变模式的三相弹,聚变反应放出的快中子除用来轰击锂6造氚外,还要用来轰击贫化铀238形成裂变反应,所以普通氢弹爆炸所产生的中子仍主要用语轰击其他武器,不会产生大量外泄杀伤。而在供实战中投入使用大量杀伤有生目标的中子弹则是“二相弹”,即先引爆小型原子弹,再利用裂变反应放出的中子轰击聚变材料氘和氚,也就是去掉了“第三相”外壳铀238。造成大量的中子流。
  中子弹爆炸时,聚变能量的80%为高能中子携带而增强了核辐射,并使跑坏性较大的冲击波等的作用大大缩小。所以在战场上,中子弹只杀伤人员等有生目标
  ,而不摧毁如建筑物、技术装备等设备。从薛兰州的种种表述之中,两位英国记者不难得出,当夜有一枚中子弹在新加拉加上空爆炸的结论。不过该书的作者却没有将使用这种“违反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公约”的罪名加到美国人的头上。
  在《恶魔之夜》一书,两位英国作者即尽自身的想象力,杜撰出了一个“中国政府为了阻止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介入巴厘岛的战斗,而率先进行核摊牌,秘密使用中子弹,从而有效的吓阻美国海军即将展开的军事干涉。”书中穿插了大量有关中国军方中子弹研制的猜测,以及在战前的部署情况。在两位英国记者的想象之中,中国军队在展开对印属安达曼…尼科特群岛的两栖登陆战之前,便进行了使用中子弹攻击岛上印度军方要塞群的打击计划。大约有12颗1000吨当量的中子弹被中国军队部署在了其位于新加坡的军事基地之内。
  但是迫于国际社会的可能压力和印度政府的核反击,中国政府才最终停止了对安达曼…尼科特群岛使用中子弹的预定计划。结果由于准备不足,中国和东盟的登陆部队果然在面对岛上的坚固工事时,伤亡惨重。而当西线的印属安达曼…尼科特群岛两栖登陆战陷入僵局,而美国又极有可能介入巴厘岛问题时,北京再也坐不住了,下令部署在新加坡的战略空军对叛军的重要据点—新加拉加进行中子弹打击。
  在《恶魔之夜》中,两位记者如同写推理小说一般,将整个事件用他们的想象重新编织了起来。甚至中国空军从新加坡起飞轰炸安达曼群岛的战机出勤记录也被他们拿来作为证据,他们认定当夜从新加坡起飞的众多战机之中,至少有2架是携带有中子弹的,其中一架正是新加拉加屠杀的罪魁祸首。虽然存在着无数的硬伤,但是在中印战争之后席卷西方的“新黄祸“理论之下,该书仍在西方各国获得了不错的销量。
  不过也有好事者出来指出,虽然中子弹靠大量高能中子不仅能杀伤暴露在野外的人员,甚至能杀伤工事建筑和坦克装甲车内的人员。但是它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低当量,通常只要千吨级,有效作用半径小,因为只有爆炸当量为1千吨和1千吨以下时,增强辐射武器的辐射杀伤半径才大大超过同一当量武器的冲击波破坏半径。
  一颗1000吨TNT当量中子弹爆炸时距爆心800~1000米处的核辐射剂量为同当量原子弹的20倍左右,但对人员的瞬时杀伤半径可达800~1000米。即便算上后续杀伤,一枚中子弹也不可能有效的杀死新加拉加城内及其周遍所有的居民和游击队员。而在当天夜间所有的证据都表明只有一次爆炸,也就是说除非投下的不是中子弹,否则就不只是一次攻击。
  另外一个疑点出现在薛兰州后面的描述之中,在进入新加拉加之后,薛兰州和他的连队很快被召回国内。在此后薛兰州中士和他的战友经过了长达12个月的“封闭式训练”,在此期间按照他个人的描述:“每天都有数十名医生对我们进行详细的全面体检,记录下我们的心跳、血压等各方面的数据。”如果真的是中子弹袭击了新加拉加。那么中国政府根本无须如此紧张,因为虽然是强行军,但是从爆炸发生到进入城市内,薛兰州和他的连队在路上花费了近2个小时的时间。
  虽然所谓中子弹是“干净”的核武器,是相对于原子弹和氢弹来说的,其实在爆炸后中心半径4~7km以内(当量不同有所差异)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其遗留辐射强度,无防护装备的人体是无法入内的,但是在其中子流瞬间杀伤的较大半径内其中子流轰击原子产生的遗留辐射是比较轻微的,人短时停留是比较安全的。并且很快地辐射水平就会在相当短的时间内降到人体可以承受的水平。放射性同位素将很快衰变成稳定元素。也就是在1个小时之后进入中子弹攻击过的区域理论上都是无害。
  虽然《恶魔之夜》的作战在此后极力的辩解说,当晚中国政府使用的是经过加强辐射作用的中子武器,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中子弹,但越来越多的疑点还是让其难以自圆其说。不过在中美两国的机密档案没有公开之前,世人仍然只有继续猜测而已。
  直到近半个世纪之后,人们才在中国军方一些核心人士的回忆录中得知,当天夜间美国军方实际在新加拉加投放的是一颗首次运用于实战的经过强化的第四代核武器—伽玛射线弹。
  根据工作原理和性能, 人们把核武器分为四代。第一代核武器是利用重原子 核 (如铀…235和钚…239) 裂变反应原理制成的原子弹,
  也称裂变弹。第二代 核武器是利用轻元素原子核 (如氘、氚) 在高温高压下发生聚变反应原理制成 的氢弹,也称聚变弹 。
  氢弹由初级和次级两部分构成, 初级引发聚变反应, 次级则发生聚变反应 并引发重核裂变放出更多能量。
  第三代核武器则是核爆炸驱动的定向能武器,除了了中子弹之外,还有核电磁脉冲弹、冲击波炸弹等。而所谓“第四代核武器”
  是以核子间的作用为基础,但性能又不同于现有核武器的新一代核武器。一般认 为包括金属氢武器、核同质异能素武器、反物质武器以及超钚元素和超重元素武器 。
   。。

第四十四章:新的战场(二)下
很多年之后,全世界仍在为他们能够意外的躲过21世纪初页中美两国之间那两次几乎就在爆发边缘的核战争而唏嘘不已。对于第二次中美核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世人似乎都抱以理解的态度,但是对于2008年1月30日那次短暂的危机,大多数人都会第一时间得出中国政府神经过敏的结论。
  仅仅是因为一个小小巴厘岛的归属问题就将全世界推向毁灭的边缘,这的确是普通人难以理解的一个命题。难道中国的高层真的是如此在意这一个风景如画的岛屿吗?仰或是位于北京的中国领导人在当时对自己的常规军事实力正处于极度不自信的状态呢?
  结果当然都是否定的,对于拥有庞大疆域和政治版图的中国而言,巴厘岛本身的分量实际上是无足重轻的。对于与同样准备不足的美国军队在印尼打一场有限的局部战争,中国军队也已经作好了不怕牺牲和克服万难以夺取胜利的准备,在半个世纪前的朝鲜战场,中国人曾用血肉之躯在风雪中战胜了不可一世的美国和其仆从国联军,在今天中国军人实际上更无所畏惧。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靠量,在当时的中国实际上却已经没有了选择的余地。中国必须阻止一场与美国军队之间的直接军事冲突在南太平洋发生。理由很简单,作为两个具有影响力的大国,一旦战幕开启那么不令对手屈服、后撤,战争将永不会结束,只有逐步升级。
  美国海军虽然只有一个势单力薄的航母战斗群部署在战区附近,但在他的身后是辽阔的战略缓冲—澳大利亚。而在中国背后却只有一个仍处于内战边缘的印尼和仍对美国保有好感,而首鼠两端的东盟。战争一旦打响,巴厘岛这个弹丸之地将会在整个东南亚形成恐怖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一旦巴厘岛被美国纳入了势力范围,那么中国将失去整个印尼2/3之上的领土,印尼的华人政权的崩溃将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作为中国在南太平洋对抗美国侵蚀的防波堤,一旦失去了印尼,整个南中国海也将处于美国的兵峰之下,由于印度的威胁而倒向中国的东盟各国之中,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三国很可能会第一时间重回美国的怀抱。
  届时中国政府多年构建的东南亚势力圈将重新回到20世纪末期的情况,中国的防线将再次回到澜沧—湄公河一线,艰难的保住在缅甸和原印###地区三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的影响力,那么不仅在此之前中国政府花费无数人力、物力才形成的中国—东盟经济互动将会成为泡影,在未来的数十年里中国的经济更为因为缺乏来自东盟地区的原料供给和产品需求而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为了能够在21世纪带给中国繁荣和富强希望的环南中国海经济圈,中国实际上已经被逼到了悬崖之边。
  止戈唯美,面对表面上对东南亚的事务听之任之,重新回到孤立主义,但实际上却早已为中国准备好一系列陷阱的华盛顿,中国此刻唯一可以制止战争的只有手中的核大棒。只有一场注定了结果只有彼此毁灭的战争才没有人会去尝试,面对中国的核动员,美国政府只有选择暂时的退让。
  如果说美国政府对巴厘岛还有担心的话,那么就是出现令白宫最为尴尬的结局—中情局的高级官员被中国俘获。美国政府此前为了打击昔日印尼政府,以便介入这国国家的内政,利用中央情报局自编自演的巴厘岛爆炸案。在诸多的宣传中将印尼塑造成了一个激进穆斯林的聚集地,东南亚的阿富汗,基地组织的南翼。那么对于同样高举反恐大旗的中国,美国政府实际上是无可指责的。
  一旦在战斗中有大量美国雇佣兵和中央情报局的雇员被中国士兵俘虏,而在全世界的镜头前出现,侃侃而谈的话,本届美国政府反倒会陷入最为空前的信任危机。作为一个披着民主外衣的超级大国,有些时候美国政府还是不得不顾及一下自己的颜面的。所以既然选择了退让,那么在岛上所有美国公民都必须要消失,至少是意识上的消失,因为一具死尸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即便他的身上带有足够证明他身份的证据,一具死尸还是一具死尸。
  当然同时美国也要在进入核动员状态之下的中国,展现他强大的技术优势。先进的隐身轰炸机、威力强大的超大型钻地炸弹,这还远远不够。既然中国人钟情于核武器,那么就让他们见识一下,美国核武库中的新宠吧!
  作为拥有世界最大核武库的美国,实际早在20世纪末期,冷战胜利之后就已经开始厌倦了通过增加核弹头数量来增加那再已无可复加的威慑能力。毕竟世界毁灭一次和毁灭十次在本质上不会有太多的区别。而美国拥有核弹头的“保质期”普遍只有20年,由国家核安全局负责维护。而早期生产的核弹头因为设计并不完善,而且很难维护,因此可能导致在今后发挥的作用下降。
  所以美国政府首先以核安全局希望在不进行核爆炸试验的前提下设计出这些核弹的替代品—“安全替代弹头”为幌子,获得了进一步开发尖端核武器的许可证。而美国政府更一心想要消除这些新型的第四代核武器和常规武器之间的差异,降低核武器的使用门槛。
  与当前的小型核武器相比,纯热核炸弹可能更小巧而威力更大,且不会产生剩余核辐射,五角大楼希望,“可以在48小时后带领部队进入核爆炸地区,因为不会有任何放射性残留物。”这将意味着巨大军事优势,以及降低使用这种武器的政治代价。
  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而言,第四代核武器目前仍处在理论探讨阶段,但是对于曾经研发和生产出3万余件核武器的美国而言,第四代核武器的研制成功并不是一个遥远的设想。在美国研发核武器的“三巨头”—
  洛斯。阿拉莫斯、劳伦斯。利弗莫尔和桑迪亚国家实验室中,三种截然不同的第四代核武器正在全速的开发之中。
  除了核同质异能素武器—伽玛射线弹之外,反物质武器、金属氢武器武器也在美国政府庞大财力的支持之下,正在全力的研制过程之中。
  所周知,世界由物质组成,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而原子又由处于中心、带正电荷、质量和整个原子差不多但体积只占原子一小部分的坚硬的原子核和绕核旋转的很轻带负电的电子组成。随后人们通过实验又知道原子核由质子(带正电)和中子(不带电)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1986年,科学家在磁陷阱中首先捕获到反质子(带负电的质子称反质子,带正电的电子称反电子),这一重大的新发现使人类对反物质的性能有了突破性认识。而物质与它的反物质的相互作用,又称湮没反应,可迅速放出巨大能量。仅几微克的反物质就可激励出极强的χ射线和γ射线。因而在军事上有多种用途。
  金属氢在一定的压力下可以转化成固态结晶体,稳定性好,室温下即可长期保存以便制成炸药。金属氢的爆炸威力是TNT炸药的25~35倍,是目前已知威力最大的化学爆炸物。金属氢武器已被列入美国国家重点研究项目。
  不过相对于已经可以投入实战运用的伽玛射线弹而言,这两种武器的研制过程将无疑是漫长的。在反物质领域,俄罗斯的高能物质研究所、法国瑞士合建的欧洲核研究中心等机构都在进行反物质的研究和生产。但是彼此的进展都遇到了一系列的瓶颈。
  “第 四 代 核 武 器 ” 概 念 的 提 出 者 并 不 是 美 国 主 要 的 核 武 器 研 制 单 位 和 研 究 人 员 , 并 没 有
  得 到 他 们 的 认 同 和 响 应 。对 于 “ 第 四 代 核 武 器 ” , 似 乎 媒 体 的 兴 趣 比 专 业 人 员 要 大 , 国
  防 部的 兴 趣 比 能 源 部 ( 可 能 的 研 制 者 ) 要 大 。 即 便 是 对 其 中 最 “ 有 戏 ” 的 “ 核 同 质 异 能
  素 武 器 ” 也 大 体 如 此 , 美 国 有 许 多 科 技 人 员 对 这 种 武 器 持 怀 疑 态 度 , 发 表 文 章 强 烈 反
  对 。
  美 国 国 防 部 还 是 于 2002年 将 “ 伽 马 射 线 武 器 ” 项 目 列 入 了 “ 军 事 关 键 科 学 技 术 ” 计 划
  。 该 项 目 的 研 究 内 容 , 是 用 X射 线 轰 击 、 触 发 同 核 异 能 素 铪 …178m2, 使 它 以 γ 射 线 的 方
  式 释 放 能 量 , 并 利 用 这 个 原 理 做 成 武 器 。 美 国 国 防 信 息 中 心 认 为 它 “ 有 可 能 使 作 战 的
  各 个 方 面 发 生 革 命 性 的 变 化 ” 。
  在最有可能形成突破的核同质异能素武器领域,美国人放弃了一贯的高傲,选择了和另一个核工业大国—法国展开合作,通过重离子碰撞或聚变中的微爆炸产生的中子脉冲进行核合成而得到这种核同质异能素,并对其性质和释放能量的条件和方式进行系统的研究。美国国
  防 部 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