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浜蟆U庵挚炻砑颖薜慕ㄔ煨问埔环矫媸瞧扔谥鼙咝问疲饕氖且蛭て诨093型的技术比较成熟。
  最先加入人民海军作战序列的是093A型,作为汉国海军093级攻击型核潜艇的初期型号,于1999年秋季下水,经过近三年的舾装、试航、试验、改进,于2002年加入现役,共建造两艘。
  其水面排水量约6000吨,采用双壳体结构,一台改进型压水堆,功率10兆瓦。该艇水面航速18节,水下航速25节。
  武器方面,093A的艇首有六个鱼雷发射管,其中四个是533毫米,用于发射鱼…5改和鱼…6反舰、反潜两用鱼雷,两个650毫米鱼雷发射管,专门发射鱼…8重型反舰鱼雷和反舰鹰击…83水下发射导弹。更主要的是在他的指挥台围壳后,设计有一个导弹垂直发射舱段,可以发射远程反舰用HHN…3型反舰导弹,携载量12枚。
  093A型攻击型核潜艇是中国首次在核潜艇上应用橡胶消声瓦取得成功,此举可极大地提高自身的隐蔽性,减小敌方声纳的探测距离。同时工程技术人员还在反应堆减速装置与艇的固定连接中首次使用了弹性减震装置和减震套垫,使得艇的动力系统所产生的噪音,需通过减震装置传向艇体,大大减少了噪音辐射。093SA型的总体噪音水平大约在95…110分贝之间,总体战力相当于美国国海军668(I)“洛杉矶”级和俄罗斯海军“阿库拉”I型。
  在中国海军的093A型攻击核潜艇其主要用途是消灭敌方各型潜艇,特别是敌方的弹道导弹核潜艇,而摧毁敌方大型水面舰艇编队、和打击纵深陆上重要目标等任务则由093D型飞航式攻击核潜艇来担任。
  093D型飞航式攻击核潜艇与093A型攻击型核潜艇从某些方面来看,根本就不能归为同一级。与主要依靠鱼雷为攻击手段的093A型攻击核潜艇相比,093D型飞航式攻击核潜艇的主要攻击手段则来源于其舷侧以40°前倾角布置18具巡航式导弹发射筒。
  毫无疑问,如果说093A型攻击型核潜艇是中国海军的“阿库拉”的话,那么093D型飞航式攻击核潜艇则担负着前苏联远洋潜艇部队中“奥斯卡“级飞航式攻击核潜艇—“航母终结者”的角色。
  在全力建造093A型和多用途攻击型核潜艇的同时,开工建造几乎是全新一级飞航式攻击核潜艇的093D型,这一决策在很长时间内在中国海军界内是饱受争议的。
  毕竟在冷战结束以来,以美国海军的668(I)“洛杉矶”级为代表的多用途攻击型核潜艇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了各国海军潜艇部队发展的主流。继续秉承“红色海狼”—前苏联核潜艇部队的发展思路,很难不令人有重蹈覆辙的担忧。
  但在时任中国海军司令岩风起中将的大力倡导和坚持下,2艘093D型飞航式核动力攻击潜艇的建造还是被提上了日程。
  正是由于中国海军几乎在同时开工两型风格迥异却又均以093级为名的攻击核潜艇,导致海外对中国海军093级核潜艇的报道出现了空前的混乱。美国海军报告、简氏军舰签、香港、台湾各执一词。其实都只是盲人摸象而已。
  “其实我们搞飞航潜艇的历史一点也不逊于苏联老大哥。”站在093D型攻击核潜艇“雪豹号”的舰桥上,柯云怒上校看着眼前忙碌工作着水兵,不由得象起“雪豹号”下水前的那个夜晚。在刺骨的北风中,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军工抚摩着“雪豹号”布满消声瓦的艇体自豪的说道。
  从冷战时期美苏两国飞航式攻击潜艇发展的过程来看,虽然两国均拥有强大的技术储备,但其发展过程也是一波三折的。美国从1947年初就用“天狮星”I型、Ⅱ型飞航式导弹改装常规潜艇。苏联也从1959年开始用л一5型导弹改装w级常规潜艇,成为644型(“双筒”型)和665型(“长箱”型)。其美苏对潜艇是否装备飞航式导弹有不同的结论。美国最后放弃了在潜艇上装备翼展很大的飞航式导弹,而苏联则一直大力加以发展,先是有了E一1级核动力飞航式导弹潜艇,接着又有了J级飞航式导弹常规潜艇,而到奥斯卡级达到发展的顶峰。
  而中国海军以33型(R级)常规动力潜艇为母体,在上层建筑内左右舷各增设了三座箱式导弹发射筒,增加了自动测风仪、方位水平仪和雷弹合用的射击指挥系统,改装了雷达。产生了中国第一艘发射飞航式导弹的常规潜艇—33GA型武汉级潜艇。
  此后虽然中国海军一直在致力于通过鱼雷发射管和导弹垂直发射舱段进行反舰导弹的水下发射能力的研究,但是大型飞航式攻击潜艇的研制工作也从未中断过。
  而093D型飞航式攻击核潜艇的研制成功绝非是俄罗斯海军“奥斯卡”级的简单拷贝。更凝结了中国军事工业数以千计的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汗水。
  

第二十一章:“狼群”VS“狼群”(四)
093D型攻击核潜艇是中国海军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飞航式攻击型核潜艇,艇长米,宽米,水下排水量9700吨,艇员编制108人。可以携带18枚俄制P…700“花岗岩”(北约编号SS…N…19“海难”)反舰导弹、或24枚中国海军自制的鹰击—12/YJ12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执行远程打击敌方包括航母在内的大型舰艇编队的任务。
  在中国海军的21世纪初的作战预案中,2艘093D型飞航式攻击核潜艇将在2…3艘093A型和091型多功能攻击核潜艇的掩护下,隐蔽进入攻击战位,配合航母编队舰载航空兵和空军远程打击集群对敌方航母编队实施饱和式攻击。在中国海军航母编队还未成型的很长一段时间内,2艘093D型飞航式攻击核潜艇一度扮演着中国海军反航母作战中流砥柱的角色。
  但是随着中国海军“直辖市”级重型航母的陆续建成,093D型核潜艇一锤定音的作用逐渐被削弱。在前不久与日本在南中国地区的“军事摩擦”中,柯云怒上校所指挥的093D型核潜艇“雪豹号”和同型舰“北虎号”也无缘担任对日本海上自卫队“十。九舰队”—
  第2护卫队群的主攻任务。
  而是对一直在菲律宾东南的苏拉威西海游弋的日本海上第4护卫队群施以老拳,虽然一举击沉了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五月雨”号、“山雪”号,重创“濑户雪”号。但是这一成绩显然无法令雄心勃勃的柯云怒满意。毕竟射程550公里,飞行速度高达马赫,重达7吨的俄制P…700“花岗岩”
  反舰导弹一直以来都是以打击美军“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为目标设计的。
  不过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并未让柯云怒和他的水兵等待太久,中印战争的爆发令中国的海狼们再度闻警出动。在结束了对日本海上第4护卫队群的“昨夜长风”的远程打击之后,“雪豹号”和“北虎号”便返回中国海军位于越南南部的金兰湾海军基地进行休整。相对于水面舰艇的同僚来说,休假对于潜艇上服役的水兵们来说显得更为珍贵。
  在金兰湾仅仅休整了10天,“雪豹号”和“北虎号”便再度接到了出发的命令。针对这次中印战争,中国海军出动了空前庞大的水下舰队。作为“突击部队”行动的2艘093D型飞航式攻击核潜艇“雪豹号”和“北虎号”由金兰湾海军基地隐秘出发,在3艘“宋”C/D型AIP动力潜艇的护航下经南中国海、爪哇海、再借助洋流穿越了巽他海崳胨彰糯锢暗耗喜喙阗蟮挠《妊蟆
  一个美国海军“俄亥俄”战略核潜艇的艇员曾不无自豪的宣称过:“所有美国海军的核潜艇只要一离开洛杉矶军港,就可以听到马六甲海峡船只航行的声音,并能够从航行的声音分辨出是哪一型船只”。
  这一说法当然不是单纯要炫耀美国海军核潜艇的单艇探测能力,而是因为在马六甲海峡美军早已建立有一套固定于大洋底的阵列式潜艇探测系统。
  这套系统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的主要作战对象是无所不在的前苏联的核潜艇部队。这套系统为被动式声纳接收系统,以50海里左右的间距,阵列形式遍布三大洋的要冲,之间的联系为海底电缆。而马六甲更是美国海军严密监控的众衷之重。
  所以在协助印尼林光昭政府平定叛乱之后中国海军的潜艇部队将避过马六甲海峡,另辟蹊径由太平洋进入印度洋战区。
  横亘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印度尼西亚群岛由13667个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星罗棋布的岛屿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水上通道,在世界海洋交通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望加锡海峡、龙目海峡和巽他海峡,这三条海峡是穿越印度尼西亚群岛,沟通两大洋的海上咽喉要道。
  而巽他海峡位于印度尼西亚群岛中的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长约120公里,一般宽22…110公里,平均水深远远超过马六甲海峡,非常适于大型舰船通航。巽他海峡因此成为太平洋通往印度洋的重要战略通道之一。由于海峡水深,峡底多为泥、沙、石、贝质,因而非常适于潜艇的水下航行,但由于航道狭长,最窄处仅有3.3公里,战时也极易遭到封锁。
  所以在雅加达光复之后的不久,中国海军在巽他海崳辈嗟哪司鄄渴鹆讼嗟笔康那蓖Р慷右钥刂普庖徽铰砸馈T凇把┍拧焙汀氨被⒑拧贝┰劫闼O康墓讨校钟2艘“基洛”级常规动力潜艇加入到了这支水下突击舰队的行列中来。
  7艘中国海军的新锐潜艇展开间隔150公里的大弧线沿着苏门达腊岛南部的海岸线向北挺进。在长达15天的漫长航程中,舰队保持着水下静默的状态穿越了暗礁林立的明打威海峡。迂回到了马六甲海峡西侧的安达曼海边缘。但真正的考验却刚刚才开始。
  同样师承前苏联海军的印度潜艇部队,同样深知潜艇这一水下杀手在现代化海战中的巨大威力。鉴于与中国同样的忧虑,印度海军并没有草率的将精锐潜艇部队穿越马六甲海峡,而是将他们作为反潜作战的主力。
  在前苏联海军的战略操典中反复强调,在反潜防御作战中必须高度集中反潜兵力,必须密切协同作战,这是克敌制胜、共同完成反潜任务的基本保证。
  围绕着印度海军最前沿部署的“辛格”号航母战斗群构筑了空前严密的反潜网络,常规动力攻击型潜艇及反潜飞机部署在防御区的面向安达曼海…印度洋一侧,水面舰艇和岸基反潜直升机则部署在马六甲海峡的正面,用以执行连续巡逻任务。
  正如坦克本身就是最好的反坦克武器一样,潜艇同样也是最好的反潜艇武器。敌我双方的潜艇,都在同一物理介质内、同一工作深度上作战,拥有类似的声呐,这就决定了用潜艇能比其他反潜兵器更好地遂行反潜任务。
  3艘来自俄罗斯的“基洛”级877EKM型潜艇巡弋在马六甲海峡西侧和安达曼海的南段,在以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为前进基地的印度反潜战机的配合下,牢牢的封锁着印度洋的海底。
  面对着印度海军的严密的反潜线,柯云怒和他的战友们不得不谨慎而小心起来,在印东(盟)战争中,新加坡海军第171中队的2艘“海蛇”级潜艇便是草率出击,在击沉了印度军方临时征用的几艘滚装船之后,便在印度军方的潜艇和反潜机的联合绞杀下,消失在了冰冷的海底。
  “舰队前方1500米,声纳浮标入水。”随着艇上声纳兵清脆的音线,柯云怒不得不向“雪豹号”的大副韦南向少校作了一个减速的手势。钢铁巨鲸迅速从10节左右的巡航速度下降到4节的静默航速,并下潜到300米的深度。
  “这已经是今天的第三次了。”柯云怒有些无奈的看着“雪豹号”舰桥上正一分一秒奔驰着的天体钟,随着与印度海军“辛格”号航母战斗群的距离不断缩短,印度海空军的反潜网也越加严密起来。
  印度空军的伊尔…38SD和图…142M反潜巡逻机以安达曼岛上基地为中心800—900海里的广袤区域内,盘旋于7500—9000米高空,以250—300节的航速执行搜索任务。
  印度空军的巡逻机抵达搜索区之后,先作一个圆形飞行,以便对磁探仪进行校准和检查其它设备。然后在拟定的敌潜艇活动海域上空进行绕圈飞行,并开始反潜搜索。随之,飞机再按网状形式成对地投放声纳浮标。平均每次作业的时间为4—5小时,但有时也可持续10—13小时。对中国海军的潜艇部队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虽然舰队中的有多艘潜艇携带有潜对空导弹,但是显然不到万不得已这种鱼死网破的打法是不足取的,中国的海狼们此刻只能谨小慎微,以时间寻找空隙。渗透通过印度海军的水下无声的大网。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二十一章:“狼群”VS“狼群”(五)
潜艇与潜艇之间的搏杀比起现代化战争中对抗激烈的空战、地面战、舰队战而言,显然更需要耐心。一次潜艇间典型的交战消耗的时间,在30分钟到二十四小时之间。而这一切还不包含双方在前期设伏、监听、定位的一系列时间。
  而此刻印度海军“基洛”级877EKM型潜艇“辛杜格霍什”号上,每一个印度水兵都能感受到时间的煎熬。作为“辛格”号航母战斗群西线的反潜网支点,“辛杜格霍什”号与其同级潜艇“辛杜维尔”号和“辛杜拉特纳”号,采用阵地设伏的模式,监控着苏门答腊岛直到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海域。
  在采用阵地设伏的作战模式中,为反潜潜艇预先抵达设置好的作战区域,在其中设伏,待机攻击驶经该阵地的敌方潜艇。
  这种方法在攻势作战中甚至可以将伏击区域设置到敌方潜艇基地、驻泊点的接近地点,而在防御作战的条件下则主要用于封锁海峡、狭窄水道,以及反潜封锁区前沿等处。其目的自然是为了阻止对方潜艇进入其作战行动地域,并争取在此之前将其歼灭。
  反潜潜艇设伏阵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潜艇声纳被动探测的距离、搜索机动的方法、预定发现敌潜艇的概率和追击敌潜艇的可能性,以及海区地理条件和敌潜艇与反潜兵力活动的情况等。
  如果担任反潜任务的是类似于093A型那样的现代化攻击型核潜艇,由于声纳器材比较先进,所以其设伏阵地可以覆盖边长60海里的方形阵地。但此刻印度海军的3艘“基洛”级常规动力潜艇由于本身条件的局限,其设伏阵地只能设置为宽度约30海里,纵深约20海里的狭长地带。3艘潜艇的设伏阵地相切勉强可以监控“辛格”号航母战斗群200…500公里范围内外线反潜地域。
  “等待……等待,我们在等待上帝还是在等待戈多呢?”印度海军“基洛”级877EKM型潜艇“辛杜格霍什”号的舰长室内,印度海军中校萨克胡亚一边“享用”着面前如烂泥般的咖喱饭,一边继续等待着那未知的未来。印度海军的这3艘“基洛”级877EKM型潜艇已经离开基地超过38天了。按照原先的作战计划,他们应将阵地交给完成休整后的3艘“鲉鱼”级AIP动力潜艇,水兵此刻正在布莱尔港享受阳光了。
  但是事情的发展总是那么不尽如人意,从目前的局面来看在中国的潜艇到达之前增援将是不会出现的了。虽然“基洛”级潜艇的吨位庞大,居住性较之以往的俄制潜艇可以说有着天壤之别,但是对于52个大男人来说,一个多月挤在这样狭小的空间内,是足以让发疯的。而且对于“基洛”级45天的自持能力而言,各舰的各项储备均已告窘了。
  萨克胡亚中校艰难的消灭了眼前的饭菜,缓缓的走出舰长室,狭窄的过道上到处是肮脏的油污。不过好在萨克胡亚中校早已习惯了,他身上的军服也已经5天没有换过了。
  “舰长,我们刚刚监听到几个可疑的信号。”满是咖喱味的舰桥上,值班的潜艇二副有些激动的向萨克胡亚报告着。
  “希望那些不是海豚或者鲸鱼,把耳机给我。”可能是因为刚刚吃饱的缘故,萨克胡亚懒得跟这位这几天以来有点神经质的二副纠缠。他接过声纳兵递过来的耳机,同时将目光聚焦到了被动声纳系统上那三条微弱的瀑布线。
  “开始TMA作业。”不等萨克胡亚发布命令。早已等得不耐烦的二副,提前向舰桥上的士兵们下达了命令。
  TMA,中文的翻译可以称为:目标运动分析(Target Motion
  Analysis),是制潜艇通过探测器在一定时间内、可观测范围中获得的目标信号和本艇的运动轨迹,对目标方位、航速、航向、距离运动要素的解算和分析。
  为了保持隐蔽,处于潜航状态的潜艇不能使用会泄漏行踪的主动探测设备,也无法与其他己方平台保持通讯联系。因此,TMA就是使用被动声呐实现对目标的定位和探测,了解目标的位置和运动状态,以便艇长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来达到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目的。
  但与世人想象的不同,即便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相当发达的现代化潜艇中,其TMA的工作主要还是通过人工完成,这也是间隔2分钟标定一条方位线的原因。这种使用一张白纸、一支铅笔、方位绘图工具和一组直尺的艺术,与半个多世纪前并没有太多进步。
  这不仅是基于艇载计算机性能的不稳定性和计算程序的可能错误,更主要是基于对训练有素的艇员的信任,TMA在各国海军潜艇部队中都是重要的训练科目和基本功。在“基洛”级877EKM型潜艇上,由10人以上的不同小组同时进行这个工作,包括火力控制部门、航海部门和声呐部门,他们使用的方法都类似,但也各有侧重。
  “3艘以8节左右速度行进的中国人的常规动力潜艇,准备鱼雷攻击吧?舰长!”二副激动的作着攻击的准备。看来中国人真的按捺不住了,毕竟他们远离自己的补给基地,且需要配合他们的水面舰队的行动。
  此刻3艘“宋”C/D型AIP动力潜艇作为前哨和尖兵以“品”字型航行在舰队的锋线上。
  “不,那不是中国人的潜艇……。”不等萨克胡亚说完。“‘辛杜维尔’号和‘辛杜拉特纳’号鱼雷入水。”声纳员紧张的报告道。看来印度海军的同僚们同样失去了耐心。
  6枚俄制UGST重型尾流自导鱼雷从“辛杜维尔”号和“辛杜拉特纳”号的攻击阵位上急速的射出,直扑目标。
  “那不是中国人的潜艇,那只是水声诱饵而已。”萨克胡亚无奈的取下耳机,在强调隐秘性的水下对抗中,提前暴露等于宣判了自身的死刑。
  水声诱饵的历史几乎跟声纳系统一样的悠久,二战后期便诞生了潜艇模拟器。主要利用模拟潜艇的声、磁一些机动特性来形成一个假目标,欺骗敌声呐和声制导兵器的探测、攻击,从而可以隐蔽已方的作战意图。
  不过在现代化的声纳系统面前,普通的水声诱饵很容易就可以被识破,但是中国海军刚刚所使用的却几乎在各方面都天衣无缝,唯一令萨克胡亚产生怀疑的是目标在行进过程,没有采取任何的反TMA措施:按常理在不超过6分钟的时间间隔内应当,潜艇应该大幅度改变运动状态,使对方无法获得正确解算;
  采用阵地设伏时,反潜潜艇可以阵地的中央以低噪声航速机动,而航行深度可根据当时的水文条件及便于使用武器加以选择。3艘印度海军的“基洛”级877EKM型潜艇采取悬浮探测,由于潜艇基本处于静止状态,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基洛”级“水下黑洞”的静音特效,同时增大声纳的监听距离。
  按照惯例在监控到目标潜艇之后,“基洛”级应该保持跟踪,转入尾随攻击的模式,但是此刻长期的战备值班,显然已经让“辛杜维尔”号和“辛杜拉特纳”号失去了耐心,6枚俄制UGST重型尾流自导鱼雷巨大的入水噪音已经足以让这两艘潜艇成为水下最清晰的靶标。
  “敌方鱼雷袭来。”随着6枚俄制UGST重型尾流自导鱼雷击中中国海军的水声诱饵,4枚中国海军的鱼雷也同时迅速咬上了“辛杜维尔”号和“辛杜拉特纳”号,虽然“辛杜格霍什”号的声纳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同僚们的挣扎,但一切显得是那么的徒劳,最终声纳上只留下两团巨大的光斑,那是“水下黑洞”最终的绝唱。
  “现在只剩下我们了。”萨克胡亚放下耳机,他不能重复同僚的错误,此刻他和他的潜艇只能等待,不过这决不代表着怯懦,他相信中国的潜艇在突破了己方的外层防御圈后,一样会犯下致命的错误。
  

第二十二章:山地雄兵(一)
当印度的“基洛”级877EKM型潜艇化为安达曼海水下巨大的火球时,印度远东第一分舰队指挥官拉维。萨蒂亚准将从睡梦中惊醒。此刻他所指挥的新型“辛格”号航母战斗群正游弋在泰国南部的普吉岛外的洋面上。
  拉维。萨蒂亚准将揉了揉干涩的双眼,走出整洁的舰长室,沿着长长的走廊向甲板的方向走去。随着“尼赫鲁”号航母受创退出战列,印度海军远东舰队此刻已经不奢望可以夺取整个战区的制空权,而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到保障局部地区的空中优势。
  沉沉的夜幕之中,“辛格”号航母的飞行甲板上依旧灯火通明。一架又一架的印度海军航空兵的INAS300“白虎”中队的Su…33UB型舰载机群频繁起降着,今晚又将有超过30个架次的伊尔…76MD军用运输机将飞越这片空域向泰国中南部克拉克地峡区域空投补给物资。在那里目前已有超过2500名以上的印度伞兵正在与中国陆军第52步兵山地旅苦战。
  在印度军方原有的战略计划中,克拉克地峡区域的空降只是一支战略疑兵,在牵制泰国有限的陆军兵力的同时,切断东南亚能源陆地桥—克拉克地峡输油管道。但随着中国的介入,印度的伞兵们被赋予了新的使命:阻击中国陆军通过克拉克地峡增援马来西亚。
  虽然泰国湾也不过一衣带水,但是显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陆军传统的国家而言,跨海支援一支庞大陆军的行动显然不是中国军队的习惯和长项,所以中印双方指挥官的注意焦点不约而同的集中到了狭窄的克拉克地峡区域。而在狭窄的攻击正面上,中国陆军兵力的优势将无从发挥,印度远东战区对克拉克地峡的防御态势充满了自信。
  夜幕下的泰国南部重镇春蓬府的北部的丘陵地带,中国陆军的105毫米轻便型榴弹炮正猛烈炮击印度伞兵第1突击营最后的核心阵地。印度伞兵第1突击营营长马哈拉贾正艰难的匍匐在潮湿的散兵坑内,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春蓬府似乎自古就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大城时代起这座城市即为前哨要塞,泰国历史上有名的郑王大帝曾在此地召集志愿军玫打洛坤府。拉玛二世王时代,泰军在此地击退入侵缅甸军队。而在二战中泰国本土不多的几场战斗也发生在春蓬府,日本陆军的97式战车在这里被美国的M4式坦克痛击。
  正由于此,人们认为“春蓬”的名称是源自“Chumnumphon”,意思是武力积聚。只要军队有任何动作,士兵就会将他们的武力聚集到这个府。
  而在这里击溃了泰国陆军第5军区第2特战师之后,印度伞兵开始正视他们所要面对的新情况。连日的激战已经让印度伞兵第9和第10突击营蒙受了巨大的消耗,面对中国陆军第52步兵山地旅的进攻,印度伞兵需要更多的增援。
  印度陆军伞兵突击队原先编为第1、9、10这3个特种伞兵突击营。而1996年2月1日,印度陆军第21马拉地营成为最年轻的伞兵特种单位,他们获得了第21特种伞兵营的番号。除此之外印度陆军还编有8个伞兵营,编为两个独立的旅:第50和第51旅。
  而这些部队之中第1伞兵突击营是被公认的专攻山地作战的行家里手,所以印度远东战区总指挥印度空军阿塞得。普拉什中将在权衡再三之后,放弃了在克拉克地峡区域的空降一个整旅的计划,而集中手头所有的空军运力将第1和第21伞兵突击营先行投放战场。
  在春蓬府的首府春蓬市,印度的伞兵们连日的血战终于开辟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登陆场,这个以代号为:白滩的野战机场,以原有的春蓬市机场和春蓬滑翔机场为中心构筑。通过白滩野战机场,印度空军的部分补给物资可以通过安…12(北约代号“幼狐”,CUB)军用运输机运达战场,但是第1伞兵突击营的营长马哈拉贾中校仍然坚持全营通过伞降的模式抵达战场。
  马哈拉贾中校在印度军界一向是个难剃的刺头,出生于拉贾斯坦邦王室的他,祖父就是印度伞兵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斗英雄:马哈拉贾。萨万。巴瓦尼。辛格。巴哈多尔少校。
  1971年印巴战争期间,他的祖父曾担任印度陆军第10伞兵突击营指挥官。于1971年11月5日夜间,他率军深入敌深远纵深,成功袭击了巴军阵地。占领了大片地区并给巴军造成了极大的混乱,迫使巴军后撤。在战后被印度政府授予荣誉准将军衔和一枚马哈十字勋章。
  而出身自行伍世家的马哈拉贾中校,在从军以来也是屡立战功,在1999年的卡吉尔冲突中,马哈拉贾中校和他的部队与巴基斯坦特种部队(SSG)、巴基斯坦轻步兵团以及当地游击队进行了多次激烈的战斗,战果辉煌。
  2000年6月,在哈林德尔。苏德少将指挥下,马哈拉贾率领120名伞兵突击队的官兵从新德里直接空运至塞拉里昂,解救出了被革命联合阵线包围了整整75天的担任联合国维和部队印度第5/8廓尔喀步枪团的223名官兵。
  自此马哈拉贾中校成了印度国内人人追捧的明星,以养成了他本人眼高于顶的骄傲性格。抵达春蓬府之前,马哈拉贾中校便拒绝执行老上司哈林德尔。苏德少将所制定的防御计划。
  春蓬府面积约为6009平方公里,整个地区地势高低不平,东部是沿海平原,西北部及西南部是高原丘陵地带,哈林德尔。苏德少将的计划是将第1、第21突击营部署在东北部的高原地带,将第9、第10突击营部署在东部的平原地带。这样的话就构成了一条横贯东西的防御体系,各方面可以平均受敌。
  但是这一计划却被马哈拉贾嗤之以鼻,认为这不过是一个“行将退休的老人落伍思想的产物”。马哈拉贾认为在目前拥有完全优势制空权的情况下,他本人完全有能力在春蓬府创造一个越南溪山那样的奇迹出来。而战场便选择在春蓬府北部的塔色丘陵地区。
  马哈拉贾率领自己的印度伞兵第1突击营将在塔色地区构筑防御阵地,形成一个威胁东部沿海公路的突出部,而第9、第10营则在东部沿海地区依次布防。而第21营则在春蓬市作为总预备队。
  经过一个夜晚的飞行,载有印度伞兵第1突击营的伊尔…76MD军用运输机机群已经靠近了塔色地区的空降场。伊尔…76MD机群分成三个波次,不停歇地向塔色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