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筑大国魂-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改变还是有不少的。在鸡泽辖区内,一百多个大小地主被连根拔起,充作了杜子轩前进道路的垫脚石,也为杜子轩带来了一笔数额巨大的粮食和钱财。

    这些,相对来说只是琐事。即使得到了不少钱财,可杜子轩还是觉得不满意,老是觉得缺少或是忘了些什么。直到德国佬的第二批也是最后一批货物到来,当他看到货物清单上机器设备的时候,他才想起来,如今,发展经济才是王道。;
第二十六章 整编
    ()    打江山不易,坐江山更难。

    必须要确定目标,才不会轻易迷失了方向。

    拿下县城已有十余天,有武校学员临时维持治安,安全隐患方面已经得到解决。德国佬也把最后一批货物交割完毕,两门火炮被运到,让杜子轩的底气更足了。

    可毕竟,杜子轩还是太过年轻,所经历的事情还太少,稍微有了些成就,就得意忘形,忘乎了所以。

    踏平了境内大大小小的地主资本家一百多,为杜子轩增添了不少进项。再小的蚊子也是肉,即使是最小的地主,也能榨出上千甚至数千大洋的油水来。而大地主和上的了台面的资本家,只要舍得下力气,上万甚至数万大洋也不是抠不出来。就这样,仅仅过了十来天,杜子轩的腰包里又增添了百多万的资财。

    有了钱,就忽略了很多东西。

    发电厂破土动工,县城里一派热火朝天。

    触景生情,这样的场景,让杜子轩陷入了沉思。

    只盯着钱,未免显得太过小家子气。而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和基础,即使再有钱也会坐吃山空。

    杜子轩深刻地自我检讨了一番,终于确定了下来。在未来的一小段时间内,发展经济才是根本。而发展武力,只能是做为保命之道。没了财源,一切都将成为空谈。

    可是,鸡泽本身没什么工业基础,商业也极度不发达。斗地主运动将本地资本势力一网打尽,让本就薄弱的工商业几近陷入瘫痪。想要发展工商业,谈何容易?

    可也不能有困难、基础差就毫不作为。杜子轩也是个雷厉风行的脾气,向来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从不含糊。

    确定了目标,又到了总结与收获的时候。

    经过多半年时间的摸索和过渡,武术学院已经初具规模。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制度越来越完善,越来越规范。离着军事学院的步伐,也越来越近。

    第一、第二批学员,已经正式毕业,第三批也在征招之中。

    两批近七百人的毕业学员,仍旧被冠以杜家的庄丁之名,实在是太屈才了,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正好赶上拿下了县城,趁着这个机会,挑选投城与俘虏的合格人员后,凑了一千多人。人数多了,成军,也迫在眉睫了。

    拿下县城已经有了一段时间,扔看不见风吹草动。看来,危机,也因为有了郑钧和其背后的关系而轻易地解除了。

    杜子轩的心,也终于可以安定下来了。

    经过深思熟虑,也经过与郑钧的激烈商讨,杜子轩终于决定成军。不过,没有激昂的宣言,没有鲜明的旗帜,甚至都没有任何的番号和正式的任命。成立的,也仅仅只是地方保安团而已。

    在杜子轩与郑钧联名签字下发的条令里,清晰的书写着,告鸡泽全体人民书:自1915年9月23rì起,鸡泽县成立地方保安团,人数为1500人。成立jǐng察局,人数为一百。成立治安大队,人数为两百。每个村子必须成立民兵队。人数为二十至五十人。郑钧、杜子轩。

    此条令一出,在鸡泽,引起轩然大波。应征者云集县城,响应者拍手叫绝。一时间,风起云涌。

    也由此,正式确立了杜子轩权利阶层的架框。

    外部的一切,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而做为领导阶层代表的杜子轩,也没有闲着。正在分配着战胜后的“利益大蛋糕”。不仅跟随他的主要人物到场了,就连李赵两家和褚庄刘家的各自家主也来了。

    又到了晚间,县zhèng ;fǔ后厅里人满为患。不过,对有些人来讲,此时却是物是人非。县城的天变了,主人换成了他人。李顺合与赵东胜也从主家变成了客家,让他们感到尴尬非常,闷闷地在一角抽着烟。

    “咳!”

    见屋子里烟雾缭绕,杜子轩皱了皱眉,轻轻咳嗽了一声。

    杜子轩本身就是个烟民,这一世都没丢弃掉。可他却有一个毛病,平时还好些,在他不抽烟的时候,有人在自己面前抽烟就感觉不爽。以前是没本事,凡事都得忍着。现如今身份证明一切。当然要显摆显摆了。

    而随着杜子轩的轻咳,屋子里抽烟的人,也都反应了过来,纷纷把烟灭了。坐在椅子上的身子也都直了直,等着杜子轩说话。

    杜子轩坐在上首上,没有开口的意思。只是向着坐在旁边的郑钧点了点头。

    郑钧会意,清了下嗓子,站了起来开口说:“大家都是为少爷效力的,既然都到齐了,那我们就说说。鄙人添为县长,自然也就有义务和权利,参与这次会议。经过与少爷的协商,也是为了鼓励大家,现在命令如下——”

    刷!

    随着郑钧的开口,除杜子轩外,众人都起身立正,垂头做出聆听状。李顺合与赵东胜几个还都不习惯,却也有样学样地站直了身子。

    郑钧环视众人,缓缓开口道:“命令:保安团团长由田海超担任,副团长由李赵两家推选。jǐng察局局长由柳如是担任,副局长由刘家推选。治安大队,队长由本人兼任。情报科,科长由田树担任……”

    “至于具体的任命,交由你等自行任命。条件定的如此宽容,是少爷对大家的信任。可是,大家可别得意忘形了。要知道是谁给了你们这一切,少爷可不想哪天亲手剿灭自己不听话的下属。”

    “是。”

    “咳!先坐下。大家还有什么事情要说的吗?”

    杜子轩终于开口说话了。

    “没有,没有。”

    “嗯!”

    见大家没有什么要说的,杜子轩向着郑钧点头示意继续。

    郑钧点了下头,继续开口说道:“框架是支起来了。具体的事情,也要说说了。只要安心做事,少爷是不会亏待自己人的。保安团的响银是八块大洋,不比北洋的jīng锐嫡系差。而治安大队和jǐng察局的是两块大洋,情报科另算。民兵队只发粮食不发响,每人每月五十斤粮食……”

    “另外,此次攻打县城,我们牺牲了十三个,轻重伤员六十多。从今天起,我们也要致力建立起完善的抚恤体系。目前,我们还处于初始阶段,抚恤的金额就暂定在牺牲补偿一百大洋,重伤或残疾的定在五十至一百大洋之间……”

    “好了,少爷也累了,既然大家没事,那就散了吧!”

    半月下来,杜子轩和郑钧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双方互相间的接触多了,也彼此更加信任了。很多事情,杜子轩也可以放心的交给郑钧去办,也让他觉得清闲了许多。

    钱,杜子轩现在还不缺,他缺少的,只是安全感。用钱,他可以快速的堆出一支队伍。可他不想那样做,他想建立一支思想纯洁的队伍。那样……

    ——

    付出就会有回报,得到了想要的,众人满载而归。

    曲终人散。屋子里只剩下杜子轩和郑钧两人。

    “少爷,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呀!权利太过分散了。现在还好说,等我们的地盘扩大了,若还是没个制衡的手段,可就不好控制了呀!”

    摘下了眼镜,杜子轩拿布擦了擦镜片,放下了眼镜后,又揉了揉发酸的眼眶。无奈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们现在还太弱小,不能引起他人太大的关注。分散权利,也只是应应急,也是一种不是办法的办法了。”

    郑钧有些无奈,也有些哭笑不得。叹息着说:“少爷呀!看来老夫真的是老了,不服不行了。别人都怕权利分散,拼了老命地聚拢权利。而您……有时呀!我还真想打开您的脑壳子看看,看看您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得。这也能想的出来,也能做的出来啊!”

    杜子轩费了老半天的劲儿,也没弄明白,郑钧到底是在夸他还是在贬他。眨了眨眼,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无辜地望着郑钧。

    “不过,这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法子了。”

    杜子轩翻了翻白眼,就当郑钧是在夸他了。没好气地说:“既然可行,那还等什么?照做就是了。”

    “得得!咱不扯那些没用的了。我真正想问的不是这个,我想问问,少爷也算是以武起家,也是个开明的主。可为何,您不是太注重武力呢?”

    杜子轩有些不明白,他指的是什么。疑惑道:“怎么就不注重武力了?”

    “少爷可别骗我,您去了一趟上海,可是捞到了不少的钱呀!”

    “该死的田鼠儿,真是多嘴。看我不收拾他。”

    “呵呵!”

    见杜子轩像个孩子似的使xìng子,郑钧乐了。岔开了话题,道:“少爷如此有钱,却不知为何不舍得壮大实力。我们现如今,已经有了上千的士兵。将来还要扩编,可少爷却和德国人断了联系,机枪大炮,这些大件不购买添加也就算了,可我们的枪支弹药本来就不是很充裕,却为何也断了储备?难道,就因为怕引起他人的注意?或者说,少爷真的就是个守财奴?”

    郑钧如此发问,让杜子轩陷入了沉思。良久,他才回过了神,开口说:“那倒不是。乱世当中,我会看不到武力的重要xìng?关键不在这里呀!我们没有目标,才是最可怕的。”

    “没有目标?”

    “对!没有目标。你说,我要是拿出几百万大洋,堆积出几万、甚至是十几万的军队,也不是不可能。可之后呢?在如今,我们能干什么?打北洋?亦或者打革命党?打了之后呢?等着洋人瓜分我们的胜利果实?还是做洋人的走狗?”

    听了杜子轩说的话,郑钧也陷入了迷茫之中。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杜子轩之所以说这些,并不是他没有目标,没有规划。最大的原因,是他对一战左右这段历史不了解。他真正怕的,是国外势力的干涉。终其原因,还是他的能力不够。为了避免那些,他现在唯一能做的,便是稳步发展,蚕食周边了。

    弄了半天,一直困扰着他的原来是这些,带着迷茫的眼神,郑钧结结巴巴地问道:“那,那我们……该怎么做?”

    事情有些坏菜了。三言两语的,就把自己的左膀右臂,弄得没了斗志,杜子轩有些无语。转移了话题说:“别想那么多了,那些太遥远了,我们现在的首要目标,就是稳步发展。在摸索和过渡中,锻炼壮大自身。我说话的方式你也知道,嗯!是有些混乱,思维跳跃太厉害。可你应该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吧!”

    杜子轩难得自嘲一回。换成平时,郑钧肯定会调笑一把。可现在的他没了那心情,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哎!说了这么多,也没有回答你的问题。怕引起他人关注是一方面,我们没有人才储备也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我感觉,不,我断定,十年之内,我们不会有大的战事。假如我们过大的向武力方面倾斜,那样只会造成浪费。须知,我们还处于发展阶段,我们玩儿不起。不能走哪怕一点弯路。倒不如,集中jīng力和财力,多为我们今后,积累一些钱财和底蕴。”

    “先这样凑合着过吧。相信,早晚有一天,我们会一飞冲天的。”;
第二十七章 打倒老财
    ()    作为重生者一员,杜子轩的成就估计是最低的。但他并不着急,有了最终目标,只要能安心发展,等待那时机的到来,哪怕是走些弯路,哪怕是发展的缓慢些,都是无伤大雅的。

    只要有底线,只要不迷失自我,只要能向着目标而奋斗,只要是尽力了,其他的,就是做得不够好,杜子轩都可以容忍,可以不在乎。

    就比如,如果放在前世,从一个终rì只能勉强糊口的月光族,突然知道即将能够中奖获得几千万,一辈子都不用再为生活奔波而发愁。那么,等待中奖的rì子里,怎么过都可以。甚至,都可以做到四六不在乎。

    当然,这话有些偏激,也有些片面,但也是杜子轩xìng格的真实写照。终其原因,还是他没有过人之姿,太过平凡了。

    杜子轩的信念不算坚定,如果不是重生者,放在前世,他将一事无成。

    而做为领导阶层,在初始阶段,杜子轩大多时候是把自己定位为参与者,而不是dú ;cái式的制定者。就像郑均曾经说过的,他有战略眼光,却缺乏战术眼光。只要把持好大体方向,杜家这艘小船,早晚会进化成巨轮巨无霸。

    保安团已经成立,对下属,对跟随他脚步的追随者,杜子轩都已经许下了不少好处。接下来,就要安抚或者捆绑住全县百姓的心了。

    九月初十。

    刚刚过完重阳节的人们,又开始过起了节rì。

    啥节rì?人民翻身做主的节rì。

    杜家在前些天突然出手,横扫了整个县里的大大小小村落,把县城和所有村子里的大小地主和资本家们是来了个一锅端。说是为民除害,更是扬言要重新平分地权。还要开什么“公审大会”,要对那些罪大恶极的老财们进行审判,还大家一个朗朗乾坤云云。

    人们都不清楚具体说的是啥,也不知道那劳什子公公婶婶的大会是干什么的。但也明白,这天啊,变了,杜家要给分土地了。

    地是老百姓们的天,全靠着土地吃活。炸一闻听有地分,人们也都炸了锅,不轰动才怪。

    可是,过了好些天,除了收割玉米后没人催交租子,其他的,却是没了声响。左等右等,就在百姓们以为是杜家许下的空头许诺,惶惶不可终rì又患得患失的时候,就在今天,县里终于有了动作。

    临近上午,县城周边的村落几乎是万人空巷,几乎全部涌入县城,来观看这所谓的“公审大会”,但他们更关心的,还是分土地的事情。

    因为事发突然,前来观看的人数比较多,县城里没有能够乘下的足够空地,这是包括杜子轩在内的一众菜鸟们没有预料到的。经过紧急搓商,“公审大会”的召开地址又改为县城周边的康马昌。

    包括县城,几万人的实力范围内,除了走不动的,实在有事来不了的,一万多人涌入不大的康马昌村,显得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康马昌,古代赵国时的马场。后来渐渐发展成了村落,又大多康姓,故得名康马昌。

    一万多人挤在小小的康马昌里,显得乱糟糟的。

    因为接下来的事情,对于百姓来说太过重大,为防止混乱,为防止可能失去理智的人们,出现踩踏伤人的杯具,杜子轩专门调来了保安团的团丁过来,用以维持秩序。

    一群群身穿军装式样的年轻人们,在人群里穿梭,不停的呼喝着。

    一个年轻的保安团丁正在维持秩序,突然,他眼睛一亮,急急小跑几步。大声呼喝道:“爹,爹!是我,我是狗子。时间紧迫,我还在执行任务,不能多说。爹,你让娘和邻居们,都好好配合我们的工作,别添乱子。我走了啊!”

    叫狗子的团丁说完,便匆匆离去。保安团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这里不是他的任务范围,哪怕亲爹亲娘在此也不能久留。

    “你家狗子有本事啊!看那衣服,多气派。”

    “是啊,是啊。能跟着杜家,福气啊!”

    “就是管的也太严了吧!连和俺这个当老子的说句话的功夫都没有。”

    狗子的父亲带着不无得意的语气说道。

    “你就知足吧!人家……”

    “看,那不是老牛家的娃嘛……”

    众人又说成了一团。

    正好此时,又一个团丁来到了这里,看大家仍旧是乱糟糟的,大声喊道:“静静,大家静一静。请大家配合我们的工作,请大家按照要求,最前排的坐地上,有带板凳的做坐第二排,带椅子和高凳子的在第三排,个子低的站四排,个子高的第五排……”

    这样的情形随处上演着,百姓们也很是配合。很快,原本乱糟糟的景象一扫而空,变得井然有序起来……

    而“公审大会”也即将召开。

    九月份的太阳已经没有那么毒辣了,阳光照shè在人的身上,暖哄哄的,非常舒服。

    康马昌村子前的空地上,搭建起了一座临时看台,就像唱戏的戏台一样。

    此时的看台上摆放了上百把椅子。前方还立着一根话筒支架。

    除了已经坐在椅子上的杜子轩和少数人,剩下的椅子大多都是空着的,说是让百姓自己推选村长后的座椅。

    正值中午十二点,“公审大会”准时召开。

    杜子轩没有直接参与,在看台上的椅子上坐着,将这大出风头的事交给了郑均这个县长亲自出马。

    郑均人老成jīng,他分析利弊,引经据典,调动诱惑的百姓们激情四shè,斗志昂扬,可谓是局面一片大好。

    可是,到了最后,事情又出了意外。

    在最后宣判结尾的时候,重头戏来了。一行两百人,其中,有一半是挎着步枪的保安团团丁,押解着一百人来到看台下。被押解的人,全部都被堵着嘴。背靠着看台,面向群众,哆哆嗦嗦地跪在地上,吓的站不起来。

    百名退后退后了两步,摘下肩上的步枪,缓缓抬起枪口,对着跪在地上的人,拉动了枪拴。

    而郑均的话也适时响起:“现在,我代表正义,对这些遭天杀的进行宣判!地主何东黄,欺男霸女,逼迫村民……我宣判!对何东黄,进行枪绝!恶霸葛根源……我宣判!对葛根源,进行枪绝……”

    “现已全部宣判完毕。立即执行!举枪!预备……”

    郑均的脸sè一阵cháo红,他等这一天等的太久了。压抑着内心的激动,用尽了生平所有的力气,大声吼道:“放!”

    整个会场一静,鸦雀无声,都在等待那枪声的响起。

    然而,在万众瞩目之下,枪声没有响起,这是人们所始料未及的。

    郑均的脸sè一变,重新提气凝神,再次大声喊道:“预备,放!”

    百名学员身体颤抖着,手也哆哆嗦嗦地放在扳机上,就是没胆量扣动扳机。

    在攻打县城的时候,虽然也打死打伤敌方几十人。可那是在远距离下造成的,没有视觉上的直接冲击。而今,看着枪口前的一条条活生生的生命,没有了生死相逼,谁都下不去手。

    这对于还是菜鸟的保安团团丁们来说,也算是人之常情了。可是,时间、地点却不对。这次丢人,丢大发了。

    气氛有些压抑,台下的百姓们也都梗着脖子看着这一幕,一个团丁再也忍受不住,“啪哒”一声扔下了手中的枪,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而其他团丁见状,也不自觉地放低了枪口。

    杜子轩的脸sè一变,怒了。缓缓地下了看台,走到那个哆哆嗦嗦、面sè苍白的团丁面前,凝视着他。

    “把枪捡起来!”

    这名团丁的脸sè,更加苍白了。一边恍惚地摇了摇头,一边喃喃自语着:“我……俺,别逼俺!俺不干了……”

    “砰!”

    突然,杜子轩猛然间抬脚,踹中了那名团丁的肩膀,把他踹了个仰脚翻。

    而那团丁,如软脚虾般的怕在地上,躬着身子,一动不动。

    “把枪都给老子抬起来!他妈的!瞧你们那怂样?老子数到三,谁他妈的还没开枪的,老子就崩了他!”

    说着,杜子轩掏出了挎在腰间的手枪。狠狠地搬开了保险机括,恶狠狠地扫向了其余的团丁。

    空气,似乎凝固了。

    除了还趴在地上的那位,剩余的团丁,各个面sè惨白如纸,眼中也是一片茫然。枪,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抬起。

    杜子轩红着眼睛,犹如饿狼般的眼神盯着他们,太吓人了。他们相信,如果不照办的话,杜子轩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叩响扳机。

    突然出现的变故,让场下的人们一片哗嘫。

    “放!”

    杜子轩率先开枪打死了一个恶霸,大声吼叫着。

    “啪啪!啪啪啪……”

    公审大会草草地结束了。

    或许,还是有些美中不足,还有些遗憾,可终究,还是结束了。

    虽然这些“小事”不值一提,还显得有些啰嗦拖沓,但却意义非凡。情势所迫,杜子轩开枪杀人了。

    这,也是杜子轩走向冷血,走向铁血之始。

    PS?第一卷初生牛犊就要完了,写的不好。很多都不是自己想写的,之前为了加快情节发展,修改删除了几章。弄到后来,违背了初衷。前面的章节是做为铺垫,是为后面服务的。可是,弄到现在,却成了后面呼应照顾前面,有些挠头。第二卷会加快进程,像上一章那样令人不满意的,会尽量避免。十二点之前估计是写不出下一章了,尽量吧!。

    老羊也爱在正文里说些想说的,但过两天就会删除,以后会避免。

    最后,会用jīng华了,欢迎真心来评论的。谢谢大家支持。;
第二十八章 坑一把
    ()    心态决定感官。

    再次来到上海,杜子轩的感觉与上次又有所不同。

    上次来时的他,还太弱小,太稚嫩。现在的他,实力的扩张,多少让他有了些底气。而两年多的磨练,也让他变得更加成熟了。

    时间已经推移到了一九一七年的下半叶,世界大战也没得打了。德国已经流尽了鲜血,败象已显。而美国的参战与中国派往协约国的劳工,更使德国雪上加霜。

    “德国佬快没利用价值了。”

    杜子轩喃喃自语着。

    之后,便屁颠屁颠地跑来敲诈德国佬来了。

    有一段历史,杜子轩隐约有些印象,可具体的记不太清了。

    欧洲发生的最大海战:rì德兰海战。

    此次战役中,德国以少胜多,获得战术上的胜利。同时,英国也达到封锁德国海军的目的。保护住了海上补给线,达到战略上的胜利。

    在原来的历史上,自rì德兰海战后,欧洲就再没爆发过真正的海战。

    可是德国的心一直都没死。

    而在杜子轩的记忆里,有一条不知真假的消息。rì德兰海战之中,记不清是德国的一艘军舰还是潜艇被击沉。被英国打捞了出来,俘获破解了还没来得及销毁的密码本。

    这,便是杜子轩来上海的原因。

    虽然,说穿了,他所知道的情报也没多大价值,可抱着坑德国佬一把的心思,他还是来了。

    反正,德国佬早晚都得败。即使消息是假的,秋后算账也找不到他的头上。

    这,便是典型的墙头草,投机心理。

    而在杜子轩的观念里,重生者,便是最大的投机者。

    难道不是吗?

    最重要的,他这次来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钱财,还有更加重要的目的。

    府院之争已经完结,中国对德国宣战,让中德关系蒙上了层冰霜。为了避免麻烦,杜子轩这次没有直接去礼和洋行,与纳尔德的会面选定在了上海浦江饭店。

    “杜先生,这次又有什么好东西吗?”

    包房里,刚刚见面,纳尔德还没来得及坐下,就迫不及待地问了起来。

    与历史不同,当今的欧洲战场,德国率先使用了坦克战车,让英法吃尽了苦楚,差点改变了历史走向。这也让杜子轩捏了把汗,暗恨自己目光短浅,走了步臭棋。须知,他最大的底牌,便是多少知道历史走向,以便投机。真要去面对一个既混乱又陌生的历史,纵横驰聘?他自问做不来。还好,英国的坦克也只比德国晚投入了三个月。前期,德国也没有大批量的投入使用,没有形成坦克集群,让英法得以喘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缓慢又曲折的回到了历史道路上。也让杜子轩这只不知世事艰难的小翅膀,没有把历史煽的偏离轨道。

    其实杜子轩也是关心则乱,当时头脑发热没有考虑清楚。只要这个世界还有那个组织存在,就容不得协约国战败。除非德国能够提前几十年拥有原子弹,否则,战败是板上钉钉的事。德国,注定要以悲剧收场。

    不过,仅仅如此,品尝到甜头后的德国,也更加期待着杜子轩的再次到来。

    两年没有见面,纳尔德显得更加老态了。还不到五十岁的他,头发就花白了一片。脸上的皱纹,也更多更深了。可见,纳尔德最近的rì子并不好过。

    见纳尔德对自己还是这么直来直去,杜子轩心里还是挺满意的。见对方如此迫不及待,他只是摆了摆手,答非所问道:“不急,不急。我们可是老长时间没见面了,这刚刚重聚,纳尔德先生不先问问我这个朋友近rì的生活状况,就如此迫不及待的要谈那些严肃的话题,有点儿伤感情啊!”

    “呃!杜先生说笑了。”

    纳尔德一直以来都感觉事事不顺,心情糟糕透了,哪有闲功夫跟杜子轩拉家常。

    杜子轩不急,本来他是想损上几句这个洋鬼子的。可盯着越显老态的纳尔德,心里有了些同情,也就没了其他的心思。换上了一副正经严肃的表情,杜子轩关心道:“怎么?rì子不好过么?”

    “唉!别提了。国内战况rì显疲态,经济又一rì不如一rì,唉……”

    “别唉声叹气了,贵国的经济每况rì下,这是迟早的事,怨不得任何人。”

    “不知杜先生此次前来……”

    “既然纳尔德先生如此关心贵国经济民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