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宠娇妃-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看到穆海柔姗姗来迟,眼中闪过奇异的光彩,又若无其事地对穆海柔笑道:“海柔啊,你可真是有个漂亮又乖巧的女儿,看得我都满心欢喜,今儿日子不错,不如由我收晏晏做个干女儿吧!”
    穆海柔一愣,谦和道:“小女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恐怕入不得王妃眼的。”
    “哪里,我很喜欢晏晏,看来我是和她很投缘啊!”摄政王妃拉着沈晏的手,眼神亲热得如同在看自己的亲女儿一样。
    沈晏也发觉不对了,她刚才好像还没说两句话吧,王妃又是从哪儿看出来她乖巧,还拉着她一个劲儿的说要收她当干女儿了?沈晏当然不会认为自己的容貌逊色于任何一个人,不会妄自菲薄,但她也不会自视甚高,以为自己走到哪儿,别人都会喜欢自己。
    摄政王妃如今的热情态度,实在是有些太不正常了。
    穆海柔当然也是这么想。
    可是其他贵妇怎么会想得这么深?她们哪管摄政王妃说这话到底是真心还是假心,她们只看出来了摄政王妃的态度,这让她们有些嫉妒之余,不由得又开始揣测,摄政王妃表示出来的这种态度,是否表示着摄政王对待沈府的态度也开始转变,沈崇之很有可能会被重新提用了?
    要知道,沈崇之显然虽然任将军之位,但手中无兵权,这个将军就是有名无实的,地位很是尴尬。其实是沈国公府能够很轻松解决的事情,但看得出来这位沈崇之将军心高气傲,不愿意靠着家族,宁愿凭借自己的双手打拼,赋闲这么久,也不见他有丁点儿慌张的。
    没想到他运气还真是好,打压他的先帝比预想中的更早去世,如今摄政王上台,很有可能会重新重用他,说不定要不了多久,名冠天下的那位战神沈崇之将军,就要重现于世了!
    这些妇人们虽然长于深宅之中,但能够牢牢把持一个大家族的女人,又能够简单到哪里去?若是连这点东西都不懂,估计也被吃得骨头渣子都不剩了!
    可不管摄政王妃到底是否是真心的,穆海柔都迅速岔开了话题,不愿意深谈这件事情。
    她的态度也是很明显,并不希望沈晏成为摄政王妃的干女儿。
    摄政王妃微微一笑,也没有故意强求,顺着穆海柔的话,扯到别的话题上去了。
    收沈晏当干女儿的这件事情,算是被暂时搁置了下来。
    沈晏连摄政王妃身边也不敢呆了,找了个机会,就溜到年轻贵女堆里了。
    原本一堆年轻贵女聚在一起是在说什么的,可沈晏一来,她们的话题便戛然而止,一个个面面相觑,显露出几分尴尬,谁都看得出来,她们是不怎么愿意与沈晏打交道的。
    可沈晏却仿佛没有看出来,一边随意吃着果子,一边抛出了一个问题。
    没有人敢不回答,她们有的虽然可以无视沈晏的身份,可是大部分女子,都是需要仰视沈晏的,尤其是这里是沈国公府,沈晏的身份,比她那个生长在沈国公府的堂妹,更加具有威胁性。
    很快有人接着她的话题说起话来,僵硬的气氛渐渐明快起来,一群衣着鲜丽的贵女坐在一块儿,言笑晏晏,不用多添风景,就这样,便是靓丽的风景线。
    当然,那些笑得灿烂的脸庞之下,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情,就不得而知了。
    说了一会儿,沈晏觉得果子吃得有些饱了,也觉着无聊,便起身走开了。
    那群贵女明显松了口气。
    沈晏的眼角余光瞟见一抹绿色忽的坠地,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香囊掉在了地上。她上前弯腰捡起来,叫住了那个并未察觉的香囊主人。
    “你的香囊。”沈晏将绿色的香囊递给了那个穿着水蓝色襦裙的女子。
    她好奇地看了看这个香囊——这般清爽的水蓝色,与华丽的锦绿色搭配,有些不妥,但按理来说,燕京这些最为注重外表的贵女,应该不会犯这样简单的错误才是啊!
    沈晏不由得有些好奇这个女子的身份。
    女子接过香囊,腼腆一笑,容貌也算的颇为清丽,只是眉宇间总有一种淡淡的怯懦,做起什么事来都畏手畏脚的感觉。
    “你,你是沈大小姐?”女子有些惊喜地说道,迅速觉得自己的态度似乎有些不对,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唇,低下头。
    沈晏应了一声:“我是沈晏,你是……”
    “我,我叫刘明珠!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是刘山。”
    报家门这种事情很正常,毕竟贵族子弟都是通过父母的身份来判断级别,只是刘明珠的态度,有些太过于急切,反而显露出了几分生疏。
    沈晏听到她说父亲的名字,便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刘山乃是南方军派的一位都统,近些年来于军中开始崭露头角的后起之秀,因为军功卓越,而且一直以来站队的方针十分顺利,也让她升迁飞速,以前还是一个什么背景都没有的毛头小子,结果天赋能力卓绝,又在绝佳的时候娶了自己的老上司女儿为妻,一路平步青云。
    其实当官的人,为了往上爬,娶自己上司的女儿作为筹码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个刘山不得了就在于他本来是个有妻子的人,只是妻子死了,他那位上司的女儿,是作为继室娶进来的,亏得他也能够让他的老丈人同意将自己的宝贝千金嫁给他。
    而刘山的这个女儿刘明珠的各路消息,就更多了,尤其是随着刘山进京述职,并且作为新贵族的代表,被摄政王拉拢提拔,成为如今摄政王座下第一大将红人,刘山的这个女儿,也开始为人所知,只是这些传闻,并不怎么好。
    刘明珠是刘山原配妻子所生的女儿,刘山的原配妻子也就只生了这么一个女儿,女儿出生之后不久,他将妻女留在老家,自己上了战场,从一个小小的军官一路升迁,可在功成名就之时,才知道自己的妻子竟然已经病逝,而他的女儿,则是一个人吃着百家饭长大的。
    一个吃着百家饭长大的农家女子,能想要让她有多么好的教养品味?就算后来刘山专门从摄政王那里求了几个宫中嬷嬷作为自家女儿的教养嬷嬷,也没有改变刘明珠,随着刘山一家进京,免不了被注目的刘明珠,自然成为了燕京一众人诟病的对象。
    在这个十分重视阶级出身的大晋,刘明珠虽然有个能干的父亲,但她幼时的成长经历,也足够将她打入万丈深渊。
    ——想起了这些事情,沈晏总算是明白,为什么刘明珠衣着贵气,可打扮会透露着怪异,做事还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更是一个人站在旁边,无法融入那些个贵女的小圈子了。
    但知道归知道,沈晏还不是那种,看了人家可怜,就同情心大发要冲上去跟人家做朋友的那种人。刘明珠如何也是刘明珠自己的事,她自己能够做到不用有色眼光看她也就足够了。
    还了锦囊之后,沈晏打算离开,却被刘明珠叫住。
    她伸出手指小心翼翼地拉住沈晏的衣袖,语气中带上了些许哀求:“沈小姐,你能不能,能不能和我一起说说话。”
    “我还有点事要离开,你可以去找她们说说话。”沈晏冲她笑了笑。
    刘明珠一个劲儿地摇头,失落低语:“她们……都排斥我。”
    沈晏撇了撇嘴:“理解,她们对我也差不多。”
    “这可不一样!”刘明珠猛地抬头,冲沈晏讨好的笑,“她们是真的排斥我,却是真的在敬畏你,不一样的。”
    沈晏犹豫了一下:“算了,你跟我来。”
    她拉着刘明珠,直接来到那群贵女面前。
    毕竟作为主人,她还是需要照顾到每一个客人。
    “刘小姐最近刚来燕京,对什么事都不熟悉,还要麻烦你们多多照顾她。”沈晏开口笑道,态度很是和气。
    可那群贵女却并不怎么情愿——
    “哎,刘大小姐乃是刘将军的千金,我们又何德何能,能够照顾她啊!”
    “是啊,刘大小姐一看便深受刘将军的宠爱,今年西域进攻的碧玉锦缎,只有一匹,喏,就有一块挂在刘大小姐的腰间呢,只是这般华丽的碧玉锦缎,与水蓝色的襦裙就……”说话那贵女掩嘴一笑,神色间鄙夷一显无疑。
    其他贵女也纷纷附和嗤笑,刘明珠的脸色迅速涨红起来。
    这些贵女虽然因为沈晏的身份敬畏身份,但更是因为沈家的底蕴,以及沈晏本身的优越。不然这些贵族千金,一个个从小就锦衣玉食长大,心高气傲的,又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折服于别人呢?
    可刘明珠就不一样了,从身份上来看,就算她爹如今正是鸿运当头之际,可耐不住没有背景啊,说白了就是底蕴浅薄,又是新贵族,理所应当会受到她们这些出生旧贵族家族的排斥,这些贵女们的态度,又何尝不是得到家中长辈的默认呢?
    在大晋,永远是以家族利益为首,贵女们虽然养尊处优,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还是懂的,一些行动,莫不含着点点深意。
    沈晏这才明白过来,觉得自己刚才的行为着实是唐突,连忙拉着刘明珠离开。
    没走出两步,刘明珠就已经忍不住红着眼睛哭了出来,她揪着帕子,声音仿佛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她们太过分了!”
    沈晏瞟见刘明珠的表情,以及她眼底的愤恨,不由得叹了口气。
    可惜她沈家与刘家同样不是一条道上的,她并不能够给刘明珠什么帮助。

  ☆、章132 多年之恨

在国公府的宴会将近尾声的时候,摄政王突然到来。
    正在与友人畅快饮酒的沈崇之,听到摄政王到来的消息,并且立马起身出去迎接,而是放下酒杯,脸色一沉。虽说摄政王如今大权在握,但他心里面,对这个人还是非常抵触的。
    可其他人却表现得很高兴,谁能想到摄政王竟然会亲自来参加沈家小姐的宴会?
    而摄政王妃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眸光一暗,心道,吩咐了我还不够,还要亲自前来看看才放心吗?
    她不知不觉地悄悄瞟了穆海柔一眼,这个眼神却恰好落入沈晏眼中,让沈晏若有所思。
    摄政王的到来,让今天的宴会气氛达到了另外一个高氵朝,所有人都纷纷上去向他敬酒。如今摄政王权比帝王,可若是真正的帝王,他们反而不好这般巴结,正因为摄政王身份地位的特殊,才让他们那种巴结讨好的行为,更加的浮于表面。
    酒喝了一巡,摄政王起身笑着说暂时离开一下,其他人自然不敢阻拦。
    可他没有去别的地方,而是听了他那贴身仆人的话之后,绕道去了花园。
    远远的,他就看到站在树下与一个小丫鬟低声说话的穆海柔,她柔美的侧脸在昏暗的天色中,被烛光照出融融的暖意,唇边翘起的弧度也是这般可人,她是倍受老天爷宠爱的女子,时光没有在她的身上留下任何的痕迹,他老了,可她还停留在那里。
    小丫鬟转身跑开,穆海柔也打算离去,摄政王方启文连忙几步跨了过去。
    穆海柔没有料到转头就差点儿撞上一个人,低低叫了一声,抬头瞪着方启文:“你怎么会在这……哦,臣妇参见摄政王。”
    她连忙低头行礼。
    方启文伸手就想要将她扶起来,却被穆海柔给避开了。
    “海柔,我们多少年没见了?”方启文开口便道。
    穆海柔眉毛一皱,态度多少有几分冷淡:“摄政王,请你不要说这种话。”
    方启文说:“难道我们之间还要这般生疏?年少的时候……”
    “那也是年少时候的事情,而那个时候,我们只是朋友。”穆海柔毫不犹豫地干脆说道。
    她与方启文算得上是青梅竹马,她也隐隐约约知道方启文大概喜欢她,只是她对方启文实在是没有任何男女之情,尤其是方启文这个人整日流连花丛,贪玩好耍,更加让她不喜。后来在喜欢上了沈崇之,顺利与他在一起之后,穆海柔就更少与方启文打交道了。
    对她来说,方启文只是年少时候的一个玩伴,除此之外并无其他。所以就算听说方启文终日玩耍,府中又纳了几房姬妾,她也只是感叹一句当初好好的方启文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就算知道他成为摄政王,她也没有任何的想法。
    只是没有想到,方启文至今,竟然还没有对她断了念想。
    如此一来,摄政王妃刚才的言行举止便想得通了。
    穆海柔恍然,便问方启文:“是你让王妃开口想要收我的女儿沈晏为干女儿的吧。”
    方启文没有否认,点点头:“没错,你的女儿很乖巧漂亮,做我的干女儿有什么不好?我会对她很好,也会封她为郡主。”
    穆海柔并不高兴:“不好,不要这么做。”
    方启文说:“为什么?这对于沈晏来说应该是一件好事不是吗?”
    穆海柔没怎么解释,也没有多说,随意说了几句就离开了。
    方启文看着她绰约的背影很是不满,心中想着,穆海柔的所想所为,无非跟沈崇之那家伙脱不了关系罢了,沈崇之这个人为什么就是这么讨厌呢?
    方启文心里面,第一次起了杀心。
    穆海柔没想到,还没走出几步,就遇到了沈崇之。
    她笑着走了上去:“你看到了。”不是疑问,而是肯定。
    不过她的语气很随意坦然,并没有担忧沈崇之会怀疑。
    沈崇之点点头:“我听说了,那小子,想要收我们晏晏做干女儿?”
    穆海柔笑着轻轻打了沈崇之一下:“什么小子小子的,人家可是权倾朝野的摄政王!”
    “那又如何!”沈崇之挑了挑眉,“他也是痴心妄想,我们的乖女儿有我们宠着就够了,何须多一个他?反正,他提出来的话,我是肯定会拒绝的。”
    他连先帝提出的晏晏婚事都拒绝了,现如今还怕一个摄政王?都说光脚不怕穿鞋的,大概就是他这种了,反正他的职位,如今有名无实的,而沈家又绝不可能是摄政王可以随意动的,那除此之外,他还有什么好怕的?
    不知道摄政王是不是知道,如果他公然提出来收沈晏做自己的干女儿的事情会被沈崇之直接拒绝,之后几天都没有动静。
    后来,摄政王的想法虽然没有实际行动,却以另外一种隐晦方式表达出来了。
    一群太监带着圣旨来了沈家宣读了旨意,沈崇之可以不给沈崇之,但是作为臣子,皇帝的圣旨,他若是不接,便是谋逆大罪。
    很快,这个消息传遍了整个燕京,谁都知道,沈家那位几乎传奇地死而复生归来的大小姐,不仅以及笄大礼的方式,高调地宣布了自己的回归,并且因为陛下的一道旨意,一跃成为皇室分封的清河郡主!
    旨意是以皇帝的名义下的,但明眼人谁看不出来,小皇帝能下什么旨意,知道什么沈晏,无非就是摄政王在后面的意思罢了,难道说,这是想要复用沈崇之的先兆?
    可是沈崇之仍然是有名无实的将军,整日在家中坐着,要不就上街闲逛。
    换上了普通衣服的他,除了更加英俊挺拔,气质与众不同,走在街上,并没有引来任何围观。
    他顺利来到一家茶楼坐下,点了一壶白毫银针,和一些茶点,然后就望着窗外发愣,似乎在等人,又似乎只是在看人。
    没有多久,一个人在他旁边坐了下来,不请自来。
    沈崇之的眼皮都没有动一下。
    “喝口茶,没关系吧。”那人说道。
    沈崇之抬了抬手,却看也没看那人一眼:“你随意。”
    “哼,你倒是傲气,那些人哪个不是拼了命巴结我,你倒好。”
    “呵呵。”
    “当年我只是棋差一招,输给了你,这让我后悔了半生,但现在,我已经有能力拿回所有原本属于我的东西!你的女儿,只是第一步!”
    “你只不过是好胜心发作,更何况,当年海柔从头到尾都没有表示过对你有好感。”沈崇之显得很平静,淡淡地看着坐在自己旁边的方启文。
    方启文又怎么会信,他笃定地轻蔑哼道:“不就是因为你的存在?如果没有你,海柔就是我的!”
    他说着,紧紧捏住拳头,双目几乎要喷出火来。
    沈崇之却对他的话嗤之以鼻:“呵呵,就算没有我,海柔也不会是你的!”
    “你!”方启文恨恨地看着沈崇之。
    他生为皇子,受尽了荣华富贵,却唯独过不了情字一关,若不是当年对穆海柔的爱而不得,那份怨恨发酵不断膨胀成了野心,方启文也不会这般狠辣地手刃亲兄,夺得权势。这行为,虽然也有他对权力的渴望,但也少不了,他是在通过这种方式,夺回他觉得本应该属于他的穆海柔。
    这是他的心魔,提及之时,他的所有从容不迫,都化为乌有,所有情绪都激烈表面化得如同青头小子。
    沈崇之丢下茶钱,起身离开。
    “沈崇之!我会让你付出代价!”摄政王一拍桌子,阴狠地说道。
    他几乎是带着一种近乎颤抖的兴奋,迫不及待地开始策划对付沈崇之的一系列举措。他要的,不仅是沈崇之的失败,只是他的失败没有什么,沈崇之是沈国公的嫡子,若是失败到爬不起来,他也是可以回到国公府,继承国公的爵位,照样可以风光无限——这并不是他希望看到的东西。
    摄政王决定,要断,就断得彻底,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只有完全拔掉了国公府这课大树,才能让沈崇之彻底毁灭!
    虽然沈国公府不好对付,但这是对于别人而言,他是摄政王,说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朝中大事都是他一句话决定,要覆灭一个小小国公府,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些权贵,说到底就是依附着皇权生长的,以皇帝的名义要他死,那还不是轻松得很?
    但摄政王多多少少还是感觉到了不满,如果他就是皇帝,何必需要大费周折,他要谁死就谁死,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受着便是,根本就不需要现在这样劳费心思?
    不过快了,那个皇位迟早是他的,如今连皇权象征的玉玺都到了他的手上,夺得皇位,还不是如同探囊取物?
    只是宗室那些老家伙,冥顽不化,这会儿他上位,只会遭到强烈的反对,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等到时机成熟,小皇帝亲自说自己能力不足,然后下令禅位给他这个皇叔摄政王,那么他这个皇位,得来的名正言顺,将来在史书起居注中,也不会留下什么恶名,那才是最完美的。

  ☆、章133 身份真相

新帝登基一年,朝堂之上看似平稳,实则暗流汹涌。
    苍梧楚家举家迁回苍梧城,也引起了轩然大波,摄政王在朝堂之上大怒摔杯,底下的人噤若寒蝉,却无人敢回答他的问题。
    楚家离京并未上报陛下,看似大逆不道,实则并没有违反任何律法,因为袭承了国公爵位的楚父,并没有离开燕京,或者说,整个楚家,除了一些仆人和无关紧要的旁系族人,所有的族人都迁走了,包括楚母木琴,而他们,都是没有爵位的人,离京并不需要上报陛下。
    所有人都看得出来,楚父虽然还是国公,但实则楚家的权力早就已经从他手上被夺走,交到了他的弟弟手中,他的弟弟楚家老二,如今才是名正言顺的楚家家主,而楚父已是昨日黄花。
    国公爵位只是一个虚名,如今庞大的楚家,楚家老二才是真正的掌舵者,而楚家老二的离京,才代表了整个楚家的真正态度,楚父,不过是一颗被抛弃的棋子。
    所有人都知道,楚家之前在政治利益上与摄政王发生了冲突,原本以为楚家会让步,结果他们却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摄政王会如此震怒,也是有理可循。
    没有人会觉得摄政王这次会就此揭过,他肯定是在等待时机,然后雷霆一击。
    可实际上,摄政王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这般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他如今,只能算得上是焦头烂额。
    方启文从决定向沈崇之真正策划覆灭计划的开始,脑中那根弦就绷得紧紧的,沈家不是好对付的,他必须要从长计议。
    他决定先从沈国公的军权动手,很简单的一道旨意——沈国公虽然身在燕京,但他掌握的,却是西北大军,乃西北大军掌军大元帅,而摄政王却一张调令,让他到了京城,调任天下兵马大元帅。
    天下兵马大元帅,调动天下兵马,掌天下兵权,官居一品,这是一个名头非常大的职位,跟摄政王这个名头相差无几,自打大晋开国以来,就没有这个官职,沈国公是受创,看起来,沈国公应该是升官了,应该值得庆贺才是。
    可是,这个职位却与军中一条从大晋开国以来就定下的第一条铁规相悖,表面上天下兵马大元帅是能够调动整个大晋的兵马军队,但军中有令,地方军队由大元帅掌控,除了大元帅兵符与皇帝兵符合二为一可以调动,其他人异动者,死。
    而燕京的军队,则是直接掌握在皇帝手中,现在,自然是掌握在摄政王的手中。
    明升暗降,沈国公的一个天下兵马大元帅,看似威风,实则架空了他的所有权力,就实际上来说,还不如他原本的西北大元帅一职。
    摄政王非常满意自己的这个想法,认为这一步是大大的妙棋。
    可任他也没有想到,他的这张调令,出了他的书房,就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摄政王愤怒地开始调查到底是谁这般胆大妄为,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作乱的时候,他恍然惊觉,站在他对面,不是一个人,而是许多人。确切的说,是权贵门阀扶持下的各路官员,因为他的这张调令,都站到了他的对立面。
    并不是明目张胆地与他作对,但是他发布的每一条政令,出了他的书房之后,都举步维艰,到了完全无法实施的地步。
    摄政王忘了,就算是他那个文成武德的明君皇兄在位的时候,沈崇之让他这般的震怒,恨不得杀了他以图后快,可都不得不按捺下杀心,只是夺了他的军权。这还是他在朝廷之上多年经营,许多人不敢反驳的后果。
    可他现在,一动手,就直接动到了沈国公的头上。与其说他是想要打压沈家,不如说,他是在打压以沈家为代表的整个权贵势力,若是沈家被他打压下去了,那么固若金汤的权贵势力就如同被打开了一个缺口,随后引起的,就是滔天巨浪。
    权贵们不会允许他这么做,自然要反对他,摄政王遇到的所有阻碍,都是权贵们放出的信号。他们做得很明显,若是面对皇帝,也许会收敛一些,曲折一些,可摄政王只是摄政王而已,少了一个名头,他们做事就要无所顾忌许多。
    摄政王这才感觉到,原来他以为自己掌握的天下,只不过是一个假象。
    下面的那些人,看似曲意逢迎,可真的触及到了自己的利益,立马就会改变脸色,所谓傲骨文人,实际上却是全天下立场转变最快的人,他们的立足,只有家族。
    在摄政王看来,对付沈崇之沈家,只是私怨,而他想要推出的一项项政令,却是他的真正计划所在,那是他不可或缺的政绩,是他未来登上帝位的砖石!
    愤怒之火无处宣泄,虽然他身在高位,但是这高位却不胜寒冷,除了愤怒咆哮,他竟然什么也做不了。
    没有伸出去的手,一切自然只是徒然。
    除了妥协,他还能如何?
    可是,一场混乱却让他看清了自己真正的位置与所谓的权力——世家门阀不除,他无法立足!
    新皇登基二年,春。
    漠北人多次游兵骚扰大晋边境,前往大晋城池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月前,令人发指地屠掉了大晋边境一座小城,死伤者无数,传回关内,举朝震惊。
    皇帝下令,起兵漠北,着刘山、沈崇之、王硕、杜芳中四路元帅,即日出征。
    这一仗,成为了惊天之雷,朝中上下注目,其他一概事情皆退至二线。
    沈崇之出征的时候,沈家并没有任何哭哭啼啼,习以为常地为沈崇之准备好了啦所有东西,也竖起了军旗,代表家主征战在外。沈千祺没有跟去,作为家中长子,留在家中担起了家中重任,但是沈千易,本来就呆在军队中的他,这次会调作沈崇之的亲兵,第一次亲自出征。
    浩浩荡荡的北征开始,前途迷茫,这场战争会给国朝带来惨痛的打击,但现在谁也不知道,所有人,包括送人出征的普通百姓,都心怀希冀,等待这次北征将那群不知天高地厚的漠北人打个落花流水,让他们知道大晋威严不容侵犯!
    实际上这场北征代表着什么,朝中权贵门阀都知道。
    摄政王这一次,要求各家权贵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包括子嗣后代,多多少少都上阵去打仗了。
    其实这也是个你情我愿的事情。
    大晋从开国之际就已然定下铁轨,爵位非军功不可换!
    谁都没把北征漠北当回事儿,反而将它当做是了一次为子孙后代争夺爵位的好机会,就算没有那么拔尖,镀镀金也是可以的。
    所以摄政王隐晦提出来的要求,他们也就顺水推舟地答应了下来。
    相比起这些人家的期待,沈家倒显出几分不同。
    前方对于沈晏来说是迷茫的,她的记忆,没有摄政王,也没有什么北征,这次北征到底是什么结果,或胜或败她也不知道,唯能做的,只有祈祷,前些日子,她还跟着娘亲去了一趟寺庙,烧香祈福。
    这些日子,燕京周围的寺庙香火可是非常旺盛,都是为了自家出征的男儿祈祷平安归来的。
    沈晏这个年已十六的少女,走出门,不知道惹来多少注目,最后还是专门戴了幕离,才算是清净了一些。
    十六岁的娇艳年华,正是最美好的时节,褪去了少年时期的婴儿肥与稚气,正如一朵花儿刚刚绽放,馥郁香气才刚刚冒头,带着一种青涩,又带着一种成熟,这种美丽,最是迷人。
    她的身子因为抽条高出不少,相比起以前的娇小,如今的她,看起来如杨柳,纤弱高挑,水云般的青色料子披在她的身上,飘飘荡荡地,飘逸仙气,三千青丝从脑后坠下,脸蛋儿雪白,眉眼娇艳动人。
    她的美是浓烈的,猛一眼看见便会震撼的那一种,难免带上了些许侵略性,难怪京中贵女,除了几个,少有与她交好的,大多都是估计她背后的沈家,偶尔招呼,深交却是绝不可能。
    如今坊间关于她的传闻不少,反正她离京的三年,被传出了各种各样的版本,最离谱的,还有说她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沈家小姐的,只是这个传闻没有多少人相信就是了。
    但她一直没有定亲这个消息一直是大家口中缺少不了的谈料,谁都知道她的未婚夫,就是楚苍睿,可惜他英年早逝,之后沈晏也一直没有定亲。
    也有人上门来为自家儿子打探的,只是穆海柔都用各种理由拒绝了,那些被拒绝的人心里不忿,自然将错误全部归结到了沈晏的身上。
    沈晏自己倒是无所谓,反正她对这方面没有什么特别的看法。
    前不久,她的好友易文怡还是嫁给了方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