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太乙救苦天尊-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有一大仙,头戴紫金冠,无忧鹤氅穿。履鞋登足下,丝带束腰间。体如童子貌,面似美人颜、三须飘颔下,鸦瓴叠鬓边。这是那镇元子,只见土黄色庆云上一本古朴大书沉浮其上,开阖之间喷吐无量戊土之气,吸纳无量光雨,一棵碧绿果树,上结三十个果子,果子摸样如同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兼备。正是那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一万年方可吃的人参果树。此乃天地初开,鸿蒙未判时就有的天地灵根,世间仅此一棵。凡人有缘得那果子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又有太一炽热庆云之上恍若大日初升,燃起熊熊大日金焰,有一三足金乌盘旋大日飞舞,一古朴铜钟来回摇摆,有烟霞聚拢雾气缭绕,观之不明;帝俊金黄庆云之上有一图、一龟甲划出无数玄妙轨迹,演绎周天星辰,似有无量星辉聚拢,恍若银河重现,横贯其上,亦有一三足金乌围绕头顶来回嘶鸣,扑腾不已……

    日升日落,潮起潮落,岁月不记年,蜉蝣已死亿万次,神仙只是打盹间。三百六十五年已过,紫霄宫中,道祖睁开了那双能吞噬宇宙的星眸,左眼体察万物轮回,右眼观遍无量世界。

    就这样鸿钧老祖讲了十二万年的道,讲了九千年的术法。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好了现在尔等有什么要问的没有,吾做讲解。”鸿钧问道。

    “老师,请问大罗金仙之后可是圣人。”老子首先问到。

    “是也不是,大罗金仙之后以大法力,斩掉自身的三尸,以大智慧,大毅力,大机缘才为圣”鸿钧回答道。

    “三尸为何物。”鸿儒也急问到。

    “三尸为,阴,阳,平衡。”鸿钧回答道。

    “不是善,恶,自我吗?”鸿儒暗自想到。

    “那老师。何为阴,阳,平衡。”原始天尊也问道。

    “盘古生与混沌,开天为阴阳,阴阳准备重返为混沌,盘古化万物,即是平衡。”鸿钧解释道。

    “原来如此,圣人即是混沌,成圣便是混沌。”鸿儒一点就通。

    “孺子可教也。”鸿钧微笑道。

    “那老师,如何能斩阴,阳,平衡。”通天发问。

    “大法力,大机缘,法宝,皆可斩掉三尸体。当然这三尸也叫善恶自我三尸的。”鸿钧回答完毕。

    就这样一问一答,六百年就这样过去了。



………【第十一章 紫霄宫收徒】………

    沉浸在意境中的众人纷纷醒来,对道祖拜倒,连呼:“拜见老师,恭祝老师圣寿无疆!”道祖言道:“今日讲道完毕,尔等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后在来吧!尔等起来,我得盘古遗蜕,执掌造化玉蝶,有教化众生之责,遂紫霄宫开讲大道。大道五十,天道演四十九,众生皆求那一线生机。九为极之数,天道之下有圣位九,我之座下有八,今欲收徒,当有七徒。”

    话说鸿钧道人欲收徒传道,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来寂静无声的道场如同滚烫热水,哗的一声沸腾起来。(-)各种气息四处飘荡,不再仅守一亩三分地,有人在窃窃私语,有人在窥测对方实力,有人在秘密商谈,唯有三清巍然不动,气息依旧如狼烟直冲而上,浩浩荡荡,不拐弯抹角,不落下乘。有欣喜若狂者,有实力不强暗暗担心者,而鸿钧道人只是默默看着众人,不发一语,诡异地如同寒冬腊月让人发寒。

    待得众人不再议论纷纷,气息各归本位后,鸿钧发话了。对三清言道:“三清乃盘古元神所化,生有大功德。可成圣,可为吾弟子,尔等愿否?”三清在狂喜之后,叩头不已,忙道:“弟子愿意,老师圣寿无疆!”只见三股散发莫名气息的紫气自鸿钧袖袍中飞出,一一飞入三清元神,三人瞬间明白,此乃证道关键——鸿蒙紫气。为天道所生,能寄托元神,融于虚空,从此无人可以捕捉气运长河中自身之命数,不怕算计,自能明天数,算福祸,从此无灾无劫,得享无量量劫逍遥。

    鸿儒来道德之士,有大功德与天地,曾传道与众生,可成圣,愿为我四弟子否?”鸿儒答道:“弟子愿意,老师圣寿无疆!”又一道散发苍茫、深邃气息的紫气落入鸿儒庆云之中。此时众人才知道这一位是闻名洪荒的人物,怪不得看其道行高深。

    鸿钧又道:“女娲德行深厚,日后有大功德,可成圣,愿为我关门弟子否?”女娲嫣然一笑,恍若寒冬一枝梅,炎炎夏日一股凉风,让人赏心悦目,依旧叩头道:“弟子愿意,老师圣寿无疆!”又一道散发苍茫、深邃气息的紫气落入女娲庆云之中。

    随后,鸿钧闭目不语,这让接引、准提大为着急,明眼人现在都明白这蒲团就代表圣位,两人如何能不着急?一来,二人采用诡辩之术巧取豪夺了这位置,总是觉得心里没底,怕道祖责罚;二来,女娲完了,该轮到二人了,可道祖一言不发,二人惴惴不安。遂扑倒在地,大声疾呼:“请老师慈悲,赐我等机缘。”有幸灾乐祸者,有隔岸观火者,只见二人磕头不停,大呼不已。

    鸿钧最后言道:“也罢,你二人虽然不如他等福缘深厚,但也是有大智慧、大毅力者,亦可成圣,为吾记名弟子,尔等愿否?”虽说,记名弟子差了不少,但至少也是弟子,况且二人座位得来不正,不敢辩驳,马上应道:“弟子愿意,老师圣寿无疆!”至此,又有两道鸿蒙紫气落入接引顶门和准提泥丸宫内。

    众人见两人讨要竟然能获得鸿蒙紫气,遂皆起侥幸之心,都匍匐在地,向道祖恳求那成圣所需的大道之基,鸿钧不为所动,面无表情,最后言道:“红云,这最后一道鸿蒙紫气就赐予你吧。”说完,紫气飞入红云老祖顶门不见,红云一时夹杂难以言表的表情,不敢置信、狂喜、担忧,不一而足。

    忽然,众人身不由己地被送出紫霄宫,空间倒退,恍若流星一闪而逝,不等察觉,就已经站在紫霄宫外,昆仑山半腰。“千年之后,第二次开讲!”飘渺仙音回荡在众人耳畔,不知其从何处来,直入心神,不留痕迹,当真圣人手段,不可度量!

    三清与鸿儒女娲和西方两位尊者打个稽首后,驾起祥云回归东昆仑;随后众人各归洞府,参悟听道所得不提。

    鸿儒现在知道了什么是斩三尸了,立刻和三清与西方二人告别准备回去斩尸证道。

    在听了鸿钧讲解的术法之后,鸿儒对道理解更加深厚了“一气化虹”术也被完善了,一见瞬间的速度,就到达三十三天回到了三仙岛。岛上到是安静,鸿儒也没有找到梅儿,直接去闭关去了。进入闭关地之后,鸿儒开始体悟道祖的话,阴,阳,平衡,其实就是让自己回归混沌,然后用法力沟通天地,鸿儒清楚的感觉到了天地间的阴阳,十八品青莲发出的光罩在自身的阳上面,利用自己的大法力,与十八品青莲将自身上的阳斩掉,只是瞬间的时间,鸿儒的气质大变,变的比以前更加与天地契合起来,不象以前那样虽然不是与天地格格不入,但也没有现在的感觉好。此时十二品青莲已经成为先天至宝了,同时其他的莲花也发生了变化。

    本象趁热打铁的鸿儒发现自己已经感觉不到阴与平衡了,然后鸿儒叹了叹气:“果然是需要大毅力,大智慧,与大法力呀!”这果然不是简单。

    现在鸿儒感觉到自己和没有斩尸时的差别,没有斩尸时就算有五个鸿儒,鸿儒也可以轻松的打败他们。因为多了一个自己,这个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算法。

    “看来我果然没有猜错,这斩三尸是将自身体返回混沌,嘿嘿,这一下我又多了个化身,以后其他的分身也可以斩尸,自己的帮手就更多了,现在我也是斩掉一尸的高手了。”鸿儒边想边走出了闭关的地方。

    “梅儿,你过来。”传音给梅儿。

    “老爷,您回来了。”梅儿看到了鸿儒很激动。

    “现在已经过了多少年。”鸿儒不想错过第二次紫宵宫听道。

    “老爷,离你离开已经有十三万一千年了。”梅儿眼角都有泪水了。

    “恩,你很不错,已经达到了金仙了,今日我就收你为我门下记名弟子,同时今天我就传你一些道法吧!”说完鸿儒把自己从紫宵宫听道的以及自己整理和体悟的传到玉帛里面去了,交给你梅儿。

    “还有最近有什么事没有。”鸿儒问道。

    “老师,最近没什么事。”梅儿老实回答道。

    “哦,你下去吧!”看来是时间还短,巫妖二族还没有发展的起来,鸿儒开始体悟鸿钧老祖讲的道,等到紫宵宫再次开讲。



………【第十二章 昆仑山拜师】………

    话说太乙天尊在听到紫霄宫即将开讲时,就打算趁众人在紫霄宫听讲的时间,就让还在乾元山金光洞的太乙游走洪荒,同时赶往东昆仑山,以便能赶得及拜师。此时得乾元山金光洞当然不是中千世界的那一个,而是太乙天尊在行走洪荒时收的一个破损的洞天,这样也可以顺应历史。此时就有读者问你都这样强了,为啥还拜师于原始?拜师于原始可以学到盘古的大道,洪荒毕竟是盘古所开,这样有利于证道,其次也可以方便行事,为了这么做,太乙硬是使其修为停在太乙金仙。

    遂吩咐两个弟子黄鸣和秦腾看好门户,遂端坐一七品宝莲,同时带有一个十二品青莲,驾着一朵祥云往东而去。

    只因十二品清莲乃先天灵宝,自身实力不敢说能护得住灵宝,所以为了安全起见,遂采乾元山金光洞洞天中一七品仙莲,用道法和佛法祭炼之后,当做法座,随手招来霞光瑞气化成一朵祥云,托着宝莲向东飞去。一路漂洋过海,观大海之无边美景,采天地之奇珍异宝,看那潮起潮落、云卷云舒、海浪排石、鹰击长空、蛟龙戏水、灵龟伏波,赏那瑰丽之珊瑚、璀璨之明珠、无量金玉…

    足足三百年,太乙驾云来到了东昆仑山脚,远远望之,巍峨高山,绵延千万里,有擎天巨木矗立山林间,有瀑布悬挂绝壁之上,有幽谷霞光聚拢,绽放无量彩光,山涧有蛟龙腾空,岩石有灵芝扎根,有猿啼虎啸,亦有鹤唳凤鸣。

    太乙抚掌赞道:“好一处仙家福地,不愧为洪荒有数的洞天仙府!”一路驾云而上,直到半山腰时,被阵法所挡,太乙知道该是三清所设,遂下了祥云,收了宝莲,匍匐在地,传音道:“弟子太乙,一心向道,听闻三清道尊神通广大,遂前来拜师,望天尊乞怜!”

    早在太乙来到东昆仑之时,由于他没有任何的遮掩,三清早已觉察到。三人观照虚空,掐指一算,即知此人乃与元始天尊有师徒之缘。

    原来,天地间只有鸿钧一个圣人,自从鸿钧成圣以来,天机渐渐清晰有序,三人大罗道果几乎可以察知天地万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为除了鸿钧,鸿儒没有比他三人还强的人,而鸿钧没有必要事事出手干扰天机,而太乙天尊也没有,所以,三人可以说算得八九不离十。

    老子对元始天尊言道:“二师弟,此子乃先天杏树化形而出,望其气,一股青木之气冲天而起,有十二重不明宝光护身,又有玄黄之气萦绕周身,想来是有大功德之人,吾算到,其与师弟有师徒之缘,不知师弟意下如何?”

    不等元始天尊答道,通天道人抢先言道:“大兄所言甚是,吾观此子气运绵长久远,为有大气运在身,其修为已达太乙金仙,除紫宵宫中的听道之人外,其已是有数的高手,日后必有所成就。”

    元始天尊亦颔首道:“不错,此子根脚深厚,福缘广大,气运绵长,天机显示与吾有那师徒之缘,那鸿儒曾传道洪荒,天下多人与其有师徒之实,其必有弟子修为高强之人。此子也曾传道与人,特有此子之气运,再加上我们的教导,其必然有所成就,将来也不会坠了我们盘古之名。”元始还没收徒,就在算计,由此可知其度量,只是其不知太乙与鸿儒得关系,所以才有此说。

    这可是涉及到盘古的威严所以通天言道:“兄长所言甚是,即使多有挂碍,我等盘古正宗还护不得他周全?必叫他在二代弟子中力压他人。”老子与元始天尊相视一笑,道:“然也!”

    老子一道紫气飞出,大阵打开缺口,迷雾散尽,露出一条白玉阶梯,通向山顶一座大殿。太乙不敢怠慢,拾阶而上,脚底自有云气生成朵朵金莲,托着太乙一步步走向山顶。

    待得走到大殿前,只见飞檐峭壁,朱红墙色,白玉为砖,金银为柱,明珠串成帘,有白虹二十四道横贯大殿上空,朵朵金莲飘荡四周,浩渺烟霞如梦如幻,聚拢成云雾,浮荡在白玉台阶之上,有仙鹤衔芝,无忧无虑在殿前飞舞,好一派仙家气象!

    太乙步入大殿,见得面前有三位道人端坐碧海潮生云床,中间坐一紫袍白眉皓发老者,慈航揣测当为道德天尊老子,左边坐一金色镶边白袍中年,威严无比,当为元始天尊,右边坐一青袍道人,三十上下,剑眉如鬓,当为通天道人。

    这也只是一闪的念头,太乙刚进大殿就匍匐在地,呼道:“弟子太乙,一心修道,愿拜元始天尊为师,请老师慈悲!”三人一听,相视一笑,元始天尊言道:“好,为师认了你这个弟子,来来,为师为你介绍一下师伯和师叔!”太乙三叩首后又磕头问候师伯和师叔,结局皆大欢喜。



………【第十三章 三清授道,太乙大罗金仙】………

    话说,太乙拜师元始天尊,此时,三清还未曾收徒,都是孤家寡人,遂把太乙都当做自家弟子对待,倾心教导。(-)

    三清大殿内,道家经文之声如同水纹,四散开来。只见,无穷九天清气凝结成三座青天碧玉云床,轻灵至极,幻化云涛海浪,却如同磐石,三人安稳端坐其上。

    一紫袍老者,三尺白须飘荡胸前,皓发丛生,被一只紫玉金簪束起来,双眼看似浑浊,却似演绎星辰生死幻灭,万物轮回,迷雾之后有无量金玉之光,一股看破尘世的沧桑感扑面而来,金木水火土五气透胸而出,如同水汽,蒸腾而上,聚拢成亩田大小的庆云,只见黑白两条鱼头尾衔接,演绎太极之相,黑鱼白眼,白鱼黑眼,两股阴阳之气从鱼眼之中升腾而起,在虚空构造一黑白世界,演绎造化神奇,生死之秘。当真是天地之道,莫不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子前午后,以及雄雌、刚柔、动静、显敛,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三朵车**小的紫莲花开花落,尽显枯荣奥秘,太清仙光,不见其色,却光耀心神,在庆云之上来回游弋,滋养宝莲。

    只见,无数道德紫气召唤昆仑千万年积聚的霞光瑞气,随着老子讲道之声,如同有人施法刻画般变化成无数铭有不明符箓和文字的金花,飘向太乙顶门。不闻风吹,不得雷响,太乙识海内却响起无数太清要义。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

    一股无言的大道力量震撼慈航的心神,朵朵金花进入泥丸宫后,飘入识海,化作精纯太清仙光滋养识海无数金莲,肉眼可见,无数含苞待放的金莲瞬间大放光芒,舒茎展叶,枝叶青翠欲滴,如同翡翠,透出莹莹宝光;镌刻其上的大道铭文和神秘图案化作一条文链飞入端坐识海湖泊中央最大金莲上的元婴额头之内,

    顿时,一股太清仙法瞬间明彻于心,肥嘟嘟的元婴嘴角一笑,小手一掐法诀,无数太清仙光顿时化作一轮法轮挂于元婴脑后,甚至透出识海,只见,太乙脑后悬挂一轮透着清静无为意境的法轮,缓缓转动。正值旭日初升,万丈东来紫气被吸引而来,融入法轮,气息更加飘渺和庄严。

    与此同时,但见一身穿白色道袍,绣有无数金丝法莲的中年男子,头顶亩田大小庆云,大放五彩毫光,金花璎珞万朵,金灯万盏,火心滴下,如檐前滴水络绎不绝。三朵斗大白莲摇曳生姿,浮浮沉沉,散发无比清贵奇香,一时充斥大殿,凝人心神,让人心旷神怡。

    一乳白金玉为柄,镌刻云纹,镶嵌有三颗宝石的如意横放中央白莲之上,此乃元始天尊凝聚天地人三才之气,采昆仑亿万年羊脂白玉炼成,日后加持无量功德,成为其证道法器,无穷威力,莹莹宝光照耀虚空。

    同样玉清仙法灌注太乙,于是又一轮玉清法轮叠加太清法轮,与其功德金轮、佛光金轮化为四色法轮,散发揣摩难测的气息,浩瀚如星空,广阔如海洋,巍峨稳重如高山,当真是神仙中人,仪态不凡!

    还有一身穿青色道袍的三十岁上下,不到四十的道人,三缕美须荡在胸前,五气结成五条白浪在剑气纵横的庆云上来回冲刷,三朵青莲散发锐利气息,如同是剑气凝聚而成,笔直挺拔,气势一往无前,不可匹敌,一柄三尺青峰白剑围绕游弋,不时射出一道道剑气,为青莲所吞,而青莲愈发青翠欲滴,熠熠生辉。

    一道如同剑气的上清仙光直接轰入太乙识海,掀起滔天大浪,气势恢弘,万朵金莲欲折腰,元婴脸上满是紧张之色,冷汗直流,一张笑脸紧绷,配着肥嘟嘟的小脸蛋和红润酒窝,让人觉得怪异无比。

    而此时,太乙暗暗叫苦,这个通天师叔,真是火爆性子,这仙法传授险些刺破印堂,破碎识海。待得太乙严阵以待时,那剑气般锐利无比的上清仙光化作清风缓缓吹拂元婴,最后化作一缕微风进入元婴脑门,好险!

    到得此时,五道光轮叠加,衬托地太乙如同九天神人,威严无比。玄黄色的功德金轮,金色的愿力法轮,紫色的太清仙轮,乳白色带金的玉清仙轮,再加青色的上清仙轮。

    太乙胸前升起赤、黄、红、青、蓝五气,聚与头顶结成半亩大小的庆云,色呈金花,有如鱼鳞般的金鳞云纹,其上承载三朵金莲,其中两朵已经开放,中央一朵半开半合,原来太乙在乾元山金光洞就已经是一朵金莲盛开,成就太乙金仙,随后为了拜入元始天尊的门下,才压制修为。此时,只要中央金莲完全盛开,就是大罗金仙果位。

    待得太乙融合了三清仙光后,沉浸三清制造的无上道境,意念游逛其中,体悟大道至理,只听“嘭”的一声,中央那朵金莲舒茎展叶,花苞慢慢展开,无边异香弥散开了,至此,太乙算是迈入大罗道果。只要不遇天地大劫,不被大能所杀,从此无边寿命,无量逍遥!

    三清见得太乙三花俱开,步入大罗之境,皆感叹此子悟性高,福缘深,道法再讲下去意义不大,遂叫太乙选一偏殿作为起居之所,好好体悟这次听道所得。(-)

    三人依旧闭目观照大千世界,体察天机运转,三朵庆云并在一起,共同窥探天道奥妙,分享无穷机缘造化。



………【第十四章 出昆仑得宝,天南凤凰涅盘】………

    太乙打坐良久,不得寸进,遂起身出殿,游览东昆仑美景。琪花瑶草年年秀,宝树金莲岁岁生。白鹤几番朝顶上,素鸾数次到山亭。山头霞彩壮元精,岩下祥风漾月晶。只见紫气东来三千里,盘踞山腰不去留。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有灵草散发熠熠霞光,祥云衬托,不愧为仙山宝贝,瑶池奇珍。

    看到此处,太乙心中一动,遂驾祥云往昆仑向阳之处而去,在那绝壁之处,有亿万年受东来紫气滋养,日月精华锤炼,天地灵气孕育的温玉,隔着石壁依旧能望见那流转的紫色光华,和无尽的氤氲之气。一掐法诀,顿时地动山摇,土石自开,宝物自现。有万亩大小,通体乳白,有紫色光华立传不停,绽放柔和宝光,照耀万里,无数烟霞聚拢,朦朦胧胧,亦有星光垂落,星光点点,妙不可言。

    太乙大喜,选取精华部分,用胸中三昧真火煅烧,用太清、玉清、上清仙光和愿力温养祭炼,以指为笔,天地灵气为墨,银钩铁画,演绎无穷仙法奥秘,有乾坤之妙,光华流转,符箓幻生幻灭,将其祭炼为一盏十二瓣白中透紫的莲花灯,其上以日月精华为油,玉精为灯芯,有斗大紫色火焰,飘飘忽忽,看似人畜无害,其实只要无宝物护身,一时三刻尽为灰烬。

    其余部分化成万亩玉田,采灵芝、朱果。万年人参、田七、枸杞等数不尽的天材地宝,道不明的紫府奇珍栽种其上,取出自己用先天灵宝胚胎所炼的玉净瓶,这个可是仿慈航道人的玉净瓶而炼,用此物谋取功德,用纤纤清净杨柳枝,沾一滴三光神水,招来无数云气稀释开来,化作无数甘霖,滋润药田,无数瑶草霎时爆发璀璨光辉,大放异彩,药香袭地,闻一口身强体健,长生不老。太乙设下禁制,不让异兽误闯不提。

    太乙端详着手中通体乳白、绽放柔和宝光的玉净瓶,发觉自己的宝物很少,那先天灵宝十二品清莲见不得光,不请本尊帮忙,很容易被人抢去,毕竟能和西方根基十二品金莲一个级别,天地间就那么几件,怎能不惹人眼红。(-)洪荒大能无数,紫霄宫中就有三千先天神魔,更何况还有许多隐匿不显的洪荒巨擘,谁知道那个嘎达里蹦一个出来,冒着被三清追杀的风险抢夺走宝物,自己不亏大了,何况还可能被灭杀。

    拿得出手的只有玉净瓶,还有那刚刚炼就的紫白玉灯盏,不由感慨,真是防守有余,攻击不足。

    遂打定计划,云游仙山福地、洞天仙府,期望能有所收获。太乙拿出七品宝莲,一时异香袭地,七彩光芒照耀寰宇,自有祥云聚拢,托起宝莲,太乙端坐其上,驾云朝东而去。一路遇到天材地宝、九天奇珍,皆用羊脂玉净瓶收走,放在无数重芥子空间内,当真是道家云:壶中显日月,袖里有乾坤;佛家谒: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这日,到达一座山脚,有诗为证:一溪贯群山,清浅萦九曲。溪边列岩岫,倒影浸寒绿。鸟送穿林语,松垂指涧枝。三十六奇峰,秋晴无纤云。空岩鸡晨号,峭壁丹夜暾。巢居寄千仞,鸿荒想羲轩。风雨蜕玉骨,难以俗意论。

    太乙打开天眼,只见额头金灿灿的莲花印记开始大放光华,如同一个金色太阳从中孕育而出,一道金光射出,用起望气之术,观察其地脉走势、灵光宝气,只见三条细碎地脉合拢汇聚一山谷,然后如同喷泉,汹涌而上,股股灵气甚至呈现赤、白、青三色,形成一股三色气柱直冲山顶,被一洞天吸纳压制,不至于溃散,而导致灵脉枯竭。

    又见,从那洞天之中冲出一股赤金宝光,一股铜臭味扑面而来,当是一铜质宝物。太乙见之大喜,遂赶往洞天所在,只见三色灵光气柱被一宝物吸纳,喷吐无量铜质光华,铜臭味充盈洞府。此宝呈一铜钱模样,奇在,有两边翅膀,扑腾不已。太乙一见,哪里还不明白,这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落宝金钱”,为武夷山散人萧升、萧宝所得,在封神大战中落了赵公明的二十四颗定海神珠,从而一战成名。

    一道玉清仙光横扫而过,卷起落宝金钱落入袖口。不想,灵脉没有宝物镇压,遂灵气紊乱,形成风暴,就要引爆地脉,炸毁仙山。太乙顿时大惊,一旦武夷山被毁,无数生灵命丧黄泉的因果业力足以让其永堕轮回,不得超生(当然,此时还没有六道轮回,但是结局差不多,损耗功德,心神蒙尘,道行从此不得寸进)。

    连忙用玉净瓶收集狂暴灵气,打出无数禁制法诀,如同渔网星罗棋布、密不透风,其上光华流转、符箓时隐时现,同时脑后光轮旋转,功德金光滚滚而下,压制狂暴地脉灵气,得此一缓,禁制大成,洞天已经风轻云淡,恍惚风雨不再,乾坤重定,皓日重生!

    此行既了,太乙驾云离开山顶,正准备继续赶路。不曾想,九天云层之中有凤鸣之声传来,只见一五彩凤凰,凤鸣如箫笙,音如钟鼓。

    夫凤,鸿前,鳞后,蛇颈而鱼尾,龙纹而龟身。燕颌而鸡喙。戴德、负仁、抱忠、挟义,小音金,大音鼓。延颈、奋翼、五彩备举,鸣动八风,气应时雨。食有质,饮有仪。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非晨露不饮,非嫩竹不食,非千年古松不栖。梧桐百鸟不敢栖,止避凤凰也。

    只见其五彩光华流转,显化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相,一股阴阳之气萦绕其身,当真是圣德之象征,明主垂拱天下之祥瑞。太乙望知,大喜!凤凰不落无宝之地,遂一路追随。行千万里,九天彩凤轻收羽翼,翩翩飞落一峡谷,有紫气烟霞笼罩其上,松柏吐祥光,瑶草纳瑞气。

    太乙不敢靠近,待得凤凰再次飞出峡谷,只见其五彩光华暗淡,孔雀翎羽如同退毛,凌乱不堪。太乙进入峡谷,只见五行之气充斥其中,中央有一巨型蛋卵平放其上,缓缓吸纳五行之气,待得天眼一察,其内有一迷你孔雀正吸纳五行之气。

    太乙大惊,掐指一算,原来,那只凤凰乃天地初开,残余五行之气与阴阳之气交感而诞,无父无母,天生地养,感天机变化,遂降落峡谷,产下一枚孔雀蛋,留下先天五行之气,即为后来佛家著名护法明王孔雀大明王菩萨孔宣以及其成名法宝“五色神光”,遍刷周天之物,只要分属五行,难逃其手。在封神大战中,孔宣阻西岐军队于金鸡岭,阐教众仙皆非对手,西方圣人亲自降世,“只因东土多才俊,来遇前缘结圣胎”,欲渡其往西方极乐,遂大打出手,甚至连准提圣像一个不小心落入神光之中,被落面皮,由此名声大噪,一时传遍洪荒。

    想到此处,面对大名鼎鼎的五色神光,太乙此时犹豫不决。究竟是该如何对待孔宣呢?抢夺五色神光,放其一条生路?可是,因果已结,难保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