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太乙救苦天尊-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此时,每一个分身讲道德地方,亿万生灵凡有慧根者皆闻此言,初时迷惑不解,朦朦胧胧,后来只觉此乃无上超脱法门,遂朝讲道德方向蜂拥而至,一股夹杂走兽、飞禽、鳞甲的洪流浩浩荡荡朝着慈航**所在而来,只是队伍秩序井然,不闻嘶吼,不闻哀鸣,一片和谐气象。
太乙随着自己的**,也深深沉浸在道的意境中,不可自拔,不见唇动,但大道之音更加滚滚如雷,天地亦为之折身,只见清气缭绕,白云驻留,霞光横贯,彩虹环身,胸中五气不由自主从胸前升腾而起,在头顶结成一片云气,如同云里看花,模模糊糊,不得分明。三朵金莲亦在云海生灭中抽芽长大,朝夕之间已然化成结着骨朵的羞涩花苞,在五气结成的云海上浮浮沉沉,摇曳生姿。
但听一声凤鸣,一声龙吟,原来,岛上一只金凤和一只青龙,听得太乙讲道后,欣喜不已,飞上万丈高空,环绕太乙,发出令万兽臣服的气息,表达对太乙的感激之情。沉浸在道境中的太乙此时顶门打开,冲出一道白气,一个元神扶摇直上,在中间一朵金莲上驻留,滴溜溜转个不停,原来是元神真身。
道德经讲完,太乙又开始讲佛家经文,只见梵音不断,先是环绕慈航一周,随后在空中显化种种西方极乐世界的意境,天女散花,飞天起舞,珈蓝念经,比丘捻珠,金刚怒目,罗汉酣睡,菩萨慈悲,佛陀讲经…最后化作化作朵朵氤氲之气缭绕的金莲飘入生灵脑门,在其意识海中化作铭文,幻生幻灭,如同开天辟地,震人发聩。
此时此地,气象万千,道意纵横,云海云卷云舒,幻生幻灭,霞光聚拢,变化各种形象。太乙宝相庄严,跌迦而坐,神态安闲,头顶五气云海时沉时浮,五道白浪来回洗涤,三朵金莲含苞待放,摇曳生姿,鸡蛋大小的舍利子绽放无比的金光,化作一轮染有金色光晕的太阳挂在脑后,真是仙家风范,不堕凡尘。
岸边,有走兽按地位等级排座,静静聆听无上妙音;空中,飞舞无数仙鹤灵禽,姿态曼妙,仙气凛然;湖中,锦鲤跳跃,灵龟伏波,有气泡浮起,金鳞献媚,朵朵池中彩莲好像林中精灵,舒茎展叶,摇摆舞姿。
**完毕,慈航睁开双眸,只见其中道意横生,一会仙家聚会,茗茶炼丹,一会佛陀讲经,梵音檀唱,一会妖怪密谋,阴笑连连,一会恶鬼降临,尸山血海…
众生灵见**之人停下来,走兽皆匍匐在地,顿首三叩,以此表示感激;飞禽拔落灵羽,汇聚成一件灵羽彩带,环绕慈航,一股飘逸之感;鳞甲、鱼类吐明珠以献宝,衔珊瑚以庆贺。那一凤一龙也飘落在地,磕头不已。太乙眉头一皱,掐算一下,发现此二人乃是龙凤二族的人,并且三族大战快开始了,遂言:“你二人与我没有师徒之缘,你们走吧。”那金凤和青龙本来有拜师的打算,知道能讲如此大道之人毕为大能,早想拜师,遂忙叩头不已,用心声连呼:“老师慈悲,老师慈悲,求老师收留!”(因为还没有化形,不能言语)太乙并不愿意和三族有关系,让众生各回旧地,来日有缘还可听讲。
众兽见真人已走,遂再次叩首,一一退席不提。
经过这次讲道,太乙道行已经升到太乙真仙的中期,法力只要细细打磨,马上就能补上。
当众生退去之时,天降祥瑞,一股玄黄之气如月光倾泻而下,灌入太乙脑门,三花五气涌现,只见五气结成庆云,五条色呈赤、黄、蓝、绿、金的海浪来回冲刷,三朵含苞待放的金莲在玄黄之气的灌输下,开了两朵,只见枝叶青翠欲滴,花朵金光熠熠,只剩中间一朵半开半合,犹抱琵琶半遮面。舍利子更加内敛,中间似有金色液体流动,朵朵道气金莲托在其下,雍容华贵。而后还有一半玄黄之气盘踞脑后,叠加在金色佛光法轮上,气息更加浩大,气势浩浩荡荡,光明正大,夭邪逼退,皓日重生。
原来,这是天地间第一次有人阐释天地至理,只因太乙道行、法力不足,范围只在自己分身所在境内,但对天道而言,这是一次巨大贡献,弥补了许多空白,所以,天降功德以兹鼓励!
天地初开,鸿蒙初判,大道不传,众生愚昧,大道不全,需要有道德之士体悟天心,教化众生,丰富天道演化,制定天地秩序纲常,使万物有序,生有所养,死有所葬。
同时知道大战要来了,所有分身都返回洞天中了,在此之后,细细参悟,打熬法力。如此这般,五十万年之后已是太罗金仙顶峰。而此时三族大战也过了。在这些年里他结合西方成神的方法与东方成神与佛教的修炼方法创出了一门以愿力为主的修炼方法,修炼此方法的是分身释菩提,还有一门以功德与浩然正气的方法,修此法的是分身鸿儒道人,另一个是修道家功法的太乙道人,我的两个本尊分别是太乙天尊与白莲道人,同时当年炼化洞天世界是与洞天一起的是中天道人,另外还有一些分身就不说了。
………【第五章 化形与谋功德】………
话说这五十万年的修炼,使得太乙天尊达到了大罗金仙的顶峰,所以就打算化形了。
修仙一路,艰苦异常,需得有定性,舍得费时间。以异类修道,所耗之力,更是要付出不知几许。但凡修道者,都是以人形而得道。否则终归是散数,难入真流。故而异类修道,都是先化人形,再修大道,所费之力,不知道要比普通人修道,难上多少倍。
像太乙这般先天之物修炼的,更是危险重重,一个不小心,便要本体碎裂毁去,意识消散,形神俱灭。此为开天辟地之初刚经过大劫,天地阴阳之气刚刚交合,不要说人烟,就是得道的大神,也没有一个,那些灵智未开的飞禽走兽,也很少见得。
太乙的时间,也还充足得很,每走一步,能够小心翼翼的探究,倒也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整个空间,虽然说不上死气沉沉,却也没有后世那般生机勃勃。
此时先天之气浓厚,而修炼起来不记年月,不知是过了多少年,天地间的灵物又多起来了。
一日,太乙突然感到一阵虚弱,好似身体中的灵气达到饱和,他的树身开始变大,蠕动起来。
那种感觉好象自己变成一块泥巴一样,全身久违的酸痛感觉又一次出现了,身体从外界吸收的能灵气象是被什么搅动一样,转的越来越快逐渐的形成了一个旋涡。
旋涡中心聚集的灵气越来越多,外界的灵气还不断的往里面挤,使得旋涡中心变的越来越小,太乙只觉得体内那一点的灵气密度越来越大,越来越稠,好象马上要被挤破爆炸一样。
知道自己要化形了,太乙欣喜不已,丝毫不顾及越来越剧的疼痛,拼命的积累灵气。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太乙终于完成了人体化的艰苦进程。
太乙现在的容貌,与前世相比,虽然并没有做太大的改变,但是因为很多致命的瑕疵被他去掉,整个人看起来,竟然英俊阳刚了许多。
突然,天空阴云密布,轰隆隆的雷响,云层而且愈来愈浓厚,宛若山峦,看上去威势无穷。太乙的脸绷的紧紧的,他可以感觉到天空中的乌云内部,蕴涵着的醇厚的,足以毁灭世间任何生物的庞大力量。
出现这种情况,只会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天劫来了。
天空的乌云浓密到一定程度之后,开始闪烁耀眼的雷光,渐渐的,乌云之中,出现了一片极亮的白光,白光之中射出了一道让人感到恐怖的闪电,这是第一道劫雷。刘震迅速的布置了一个自己干领悟的简单阵法,身体蜷缩成胚胎婴儿行抱状,一副完全防守的模样。
当第一道天雷打在身上的时候,太乙突然运转那自己创造的功法,硬生生的将这道雷劫炼化了。
这时,另一道天劫,也打了下来。
……
天劫是一种很玄妙的东西,没有人知道他们从何而来,这似乎是天地间自然形成的。
天劫其实就是天道规则,宇宙发现世界上出现了可以超脱于规则之外的强大生命体,从而对这个生命体进行的考验,修为越深的人,他所要面对的天劫也就越强大。当然,经常普渡众生,布施教化之人,因为顺应天道,有功德加身,当他天劫来临之时,威力会小许多。
相对一些残杀生灵,有害天道的邪恶魔头,天劫来临之时,威力会比其他修士大许多倍。
度劫成功,自然是修为上个档次,整个人发生质的改变。度劫失败,基本上是形神俱灭,化为灰灰,即使个别兵解重修的,也是气数未尽的缘故,一般都是不能长久。传说天劫都有一定的意识,会根据度劫之人的品行和态度,出现不同的威力。
太乙虽然有些怀疑天劫是否有意识这档事情,但他觉得这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以他并不像一些狂妄自大的人一样,跟天劫叫嚣,释放法力公然跟老天叫板。
秉承“闷声发大财”的至理名言,太乙摆出一副弱弱的姿态,希望天劫的威力能够小一点,即使不能小一点,但只要不突然增大威力,能够先活下来就行。
所以在天劫来临的时候,他宁愿装孙子,为了就是多一分保命的机会。
或许是天劫真的有意识,或许是人品爆发,装孙子的行为,还真的起了那么点效果。
这八十一道天劫一道一道的打下来,威力虽然逐渐增大,但那最后一道天劫,威力也没有像传说中的那样是前面所有天劫的总和。八十一道天劫,轻轻松松的扛下来,中途除了两次大意,被雷麻击伤以外,因为在先天灵宝的帮忙下扛了几下,倒也没有出现太大的痛苦。
其实太乙不知道,他的行为有多冒险。
如果不是他穿越之前,经过了空间的洗礼,本身对雷电有一定的亲和力,这次哪里能这么容易将大部分天劫神雷炼进体内,恐怕在炼化第二道天雷的时候,就在麻痹中化为灰灰了。
度劫之后,晴空之上,万里无云,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太乙全身舒坦,神志清明,前世过往的记忆,越发清晰,忍不住仰天长啸,以此表达自己心中的快意。
对着虚空狠狠的打出一拳,看到拳头上面覆着一层电芒,想到它打在一些活生生的肉体上造成的效果,太乙心里不禁有些得意。
看了看上天,太乙甚至考虑自己是不是要作个度劫专家,专门帮别人度天劫什么的。以此太乙知道他已经达到准圣之境。
当然这只是想一下,他并不会真的这么荒唐去干扰天道运数。每一个生灵都有自己的气运,随便出手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带来灭顶之祸。
现在天劫过了,该是考虑自己以后的修炼的事的时候了,首先释菩提需要愿力,而鸿儒需要功德,当然其他人也要,功德自然越多越好。在洞天中的五十年里我就在想,对天地有益的事自然给功德。讲道可以使众生有得到的可能,这个是有功德的,因为每一个穿越者都会以讲道来获得功德。但是,我想得到的人越多,发生大战的可能也越多,就像三族大战,巫妖大战,封神大战一样,这样是对天地有害的,假如可以减少这样的大战和修士的生死战,这一定也是对天地有利的,这样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功德。
功德是天地对有利于天道或大道运转的奖励,当功德越来越多时,人的气运也会慢慢的大起来,是大起来不是聚集起来,大气运的人得天之佑,灵宝、机缘都要大于其他人,而人修道靠的就是机缘,没有机缘那你一辈子都是垫底的;而业力跟功德刚刚相反,业力缠身则做什么都要倒霉,当业力大至一定时,喝口水呛死都不稀奇,这就是修道人说的人在屋中坐祸从天降。
而因果则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之间善恶关系,因果看的是强弱,既是强生弱灭;但是当人与自然结因果时,弱地一方一般都是自然,而自然就被破坏,而自然是天地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破坏自然就是破坏天地,破坏天地则就是业力降身;还有就是杀了有功德之人时,天地会自动消散你身上相等的功德,如果你身上的功德没有那么多,那不够的地方就会被业力缠上,所以说修道之人要积功德。
功德就像大道下的硬货币一样,当你的功德很大时,天地气运会自动加身;而业力就是负债,当你业力缠身时,气运会自动流逝。
气运就像一条河,它有枯水期与洪水期、还有平时的平稳期;当气运枯竭时这个人就得倒霉;当气运高涨时就鸿运当头,也就意味着机缘与幸运;而一般人的气运一般都是很平稳的,除了当天地量劫来临时,天地动荡,杀气、孽气、凶气四起时,人的气运才会动荡不稳。
镇元子盘点着可以获得功德的事,那些洪荒大事时间未到,参与不了,不是还有别的不是嘛。
有功于天,天降功德。何为有功于天?对天道、天地的形成、发展、完善、守护有功为有功于天。
第一功为开天,开天始有天。所以开天功德够三清成圣(当然盘古元神是主因),巫族称霸洪荒外还形成了两件后天功德至宝,天地玄黄玲珑塔,九天元阳功德尺。
传道让生灵走上修行之路,有利于天道演化,传播天之道,有功德。如鸿钧传道紫霄宫,众圣传道立大教。
天地破损,守护、修补天地有功德,造成破坏者有业力。如女娲补天。
建族群、立大教有管理洪荒的功德,当然,族群、教派破坏天地,族群、教派有大业力。如龙凤麒麟建族群,妖族立天庭。
完善天道,如后土化轮回,推广应运而生的先天灵宝的功能。
后土化轮回,本来生灵死后,灵魂四处飘荡,要靠磨时间将这些残魂化为虚无,成为天地灵气。然后,由天道调动生之法则,重新孕育灵魂。所以每次诞生新的生灵对天道都有一丝损耗。有了六道轮回,生与死完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实说的难听一点就是废物利用。虽然有些人形神俱灭,天道调动生之法则孕育其他生灵也有损耗,但相比而言,已经大大降低了。
应运而生的先天灵宝,推广灵宝的功能,完善天道法则,可得天地功德。功德用于完善灵宝,或是将功德据为己有,增气运从而得天之佑。用落宝金钱、乾坤尺(或九天元阳功德尺)、河图洛书推广金钱、度量衡、八卦的作用,得大功德。西方教有一先天灵宝乾坤钵,他们一直作为法器抓人拿物,其实这是一个碗,用来吃饭的,若他们推广灵宝的功能,也能的功德,不过很少。对天道法则的完善作用越大,功德越大。
以上五种获得功德的方法,开天就不用想了;建族群、立大教目前也不现实,守护、修复天地没机会,传道倒是可以。地书也算是应运而生,一为记录了地仙修行之道,二为梳理洪荒地脉,守护洪荒大地。
最终,镇元子定下三种方法获取功德:一为传道;二为传洪荒礼仪。
作出决定后,太乙就派分身出去传道,太乙每到一个地方都向方圆百万里传音:“贫道鸿儒,怜众生无处求道,特开坛讲道,以传有缘。”
………【第六章 鸿儒大道与讲道】………
上回说到,太乙分出分身,所有的分身都去洪荒帮鸿儒道人讲道,
且说鸿儒在一地讲道。方圆千万里内有近万只小妖,听到传音便纷纷拖家带口赶往讲道的地方。那近百成就仙道的小妖,更是不收拾一下,直接驾云飞奔。
数月时间,近万小妖全部抵达讲道的地方,化形者甚少,植物妖怪不便移动,来的大多是兽型。只见所在群山青烟缭绕,灵气涌动。不见其人,只闻其声,山内传出句句大道真言,
“天地初开之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生灵亦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很小声,但不知为什么传的极远。小妖们坐于一旁,恭恭敬敬的听着,不敢发出一声声响。大家静静的聆听这天籁之音。期间不时有人手舞足蹈,有人摇头晃脑,又有人挠头磕地,众生之态,不一而足。其他生灵虽然灵智未开,但在朦胧之中听到这些箴言,精神为之一震,仿佛着魔似地翻来覆去,他们知是有大机缘,有助于开启灵智。周围一些有灵性的树,哗哗的拍打着树叶,像是表达喜悦一般。远处不时有一两声兽吼,马上又沉寂了下去,但是却向这里飞奔而来。
诸多小妖沉浸在太乙的大道真言中,如此过了一万年,太乙每次讲道一百年,一千年讲道一次。
镇元子每次讲道,前六次讲的都是由凡入仙之道,为炼金丹,修元婴的道法。对妖族修士而言,破丹成婴,有两种选择,一为成本体形状婴儿,可增强自身天赋;另一为道体形状婴儿,可增强对天道的感应。再三次讲天仙之道,讲如何凝练法力达到天仙巅峰,又如何感悟一丝天道,进阶太乙真仙。后一千年,讲金仙之道。至于大罗金仙之道,讲了别人也听不懂。
太乙真仙只要机缘巧合之下,感悟到一丝法则之力,就可能进阶金仙,虽然他们自己也许莫名其妙。金仙要做到观天之道,但他们的修为决定了他们无法领悟高深的大道法则,金仙只要五行或风雷等元素法则入门,随时能参悟就是金仙巅峰。而进阶太乙金仙及大罗金仙,需要能调动法则之力。观天之道,执天之行,金仙只要“观”,大罗金仙要做到“执”。
如今,量劫刚过不久,先天灵气充沛,这些小妖的资质颇高,比起后世那些三五百年化形,千年左右成仙的天才,这些小妖那就是天赋异禀,天才中的天才。但是,天赋异禀,也就意味着成长周期缓慢。
鸿儒讲道,什么是鸿儒大道?这是前世的儒家思想以及礼仪,还有可以修道的部分组成。将这些讲出来,有可能获得更多功德,还可以获得众生的愿力,这可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如此讲解,《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乐经》;《论语》、《孝经》,;《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孟子》,《十三经注疏》。《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后来的《四书》指是指《大学》(《礼记》中一篇)、《中庸》(《礼记》中一篇)、《论语》、《孟子》,五经则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这天鸿儒突然止了讲,开口道:“山下众人退去吧,我也要云游去了。”众人扑地拜恩后郁郁寡欢地离去,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又听到这大道至理。
如此百万年,洪荒大部分的地方我都去过了。鸿儒传道之旅终于结束了,从乾元山金光洞而始,到东海而终。鸿儒站在东海边,向天祷告:“天道在上,吾鸿儒感洪荒众生不知修行,不体天道,好勇斗狠,破坏天地。吾传道洪荒,历时百万年,传道洪荒东西,并梳理地脉,减轻天地的损伤。如今已完成吾之誓愿,天道鉴之。”
鸿儒借本尊准圣的法力,将声音传遍洪荒。洪荒东西的无数生灵,心中有感,纷纷向东海方向拜谢:“鸿儒大仙慈悲,祝大仙万寿无疆。”
民心即为天意,亿万生灵共同向天道祷告,亿万道念力涌向天空,天象大显。恰逢天降功德,无尽虚空中降下一道深紫色功德光柱,大约有开天功德的三成多,要知道三清也只是各自得到开天功德的一成。鸿儒挥手将功德收入洞天世界中,并没有吸收。
本来讲道功德并没有这么多,但是此时亿万生灵为镇元子向天道祈祷,洪荒亿万生灵的民意那就是天意。所以,天降功德生生的在原本基础上增加了半成。
同时此次讲道,鸿儒不但得了功德,还得了许多愿力,只要将这些消化,必可使释菩提成圣,而鸿儒得到的功德与浩然之气也可成圣,只是他现在不愿,就算如此他也达到准圣。
………【第七章:蓬莱仙岛】………
鸿儒讲完道之后便来到了东海,去寻找蓬莱仙岛,鸿儒在东海寻了一万年还是没有找到,正感不赖烦时,感觉前方有一些不同。
鸿儒瞬间便飞到了哪片海面的上方。运起运起神通,发出一道毁灭剑气打向虚空,虚空中一阵阵悸动,如物坠水,荡起一圈圈波纹,却是没有破开大阵。鸿儒心中惊叹,又运起神通,接连辟出四十九道毁灭剑气,才将这大阵破碎开来,破开大阵便现出了那蓬莱岛来。细细一打量这座岛屿。只见那:好岛,好景致,只见那: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之上,彩凤双鸣;削壁之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有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百川会处独此岛,万劫无移蓬莱新。
岛上更有灵川汇聚之地,丝丝灵气都化为点点灵液,更有一丝精纯的混沌灵气游与其中。岛上有奇花异草无数,人参灵芝随处可见,便是那千万年年份的朱果灵材也有不少。时时见有灵禽异兽出没,资质也是非常的好,灵性十足。
鸿儒口中惊叹连连,鸿儒打算在这里开了道场,怪不得起点的大大们都着迷此处呢,此岛比之自己刚得到洞天时都要强些,真是造化。鸿儒也没有忘了正事,神念扫过整片岛屿,不一会儿,鸿儒来到岛屿中央,却是一个方圆十余里四面环山的湖泊。湖中开满莲花,粗粗一看,不下万朵,观其颜色有青莲、白莲、红莲、金莲等各色,看其品质竟也有六七品。却也不凡,那水中,也有无数鲤鱼,想来是吃了不少莲子的缘故,竟都成了先天灵物,若能化形成龙,堪比五爪神龙。
湖心有一座小岛,方圆仅里许。岛上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岛中又有一湖,只百丈大小,湖中也盛满莲花,青、白、红、金、紫等五颜六色,但其品质却远胜前者,俱都是八品以上的莲花。道玄数了数,八品莲花不下三百朵,九品莲花也有数十朵,十品、十一品莲花各有二三十,在最中央竟然还有一朵十二品的青色莲花生长。
湖中并无鲤鱼,只有九十九条身长仅数尺的玄水夔龙。玄水夔龙乃是龙中的异种,身形虽小,仅数尺长,却对水有着天然的领悟力,天生就会释放玄水,还可以通过修炼释放出太阴真水,甚至是三光真水,乃是火的克星,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灵物,不想此处竟然有九十九条之多。
鸿儒见之非常高兴,为啥,仅仅是为了一件极品先天灵宝?当然不是,要知道本尊白莲道人是以白莲为本,这些年来太乙天尊已经将本体杏树修炼到了先天至宝,使自己的根脚比三清还好,而白莲却差些,此时得了青莲便可以使白莲与青莲都成先天至宝。
………【第八章 立道场】………
鸿儒见得小湖湖心之上,又有一悬空的小岛,方圆正好有七七之数,四十九丈。岛上一片平坦,如若刀削,只在中央生长着一株三丈高亭亭如盖的奇树。此树通体如玉,树干泛着紫光,彷佛紫玉,叶泛青光宛如碧玉,花现黄光如同黄玉。树上结着无数的果子,却是一颗颗紫色、青色、金色的珍珠,绽放万道霞光,珠光宝气,又有异香隐隐,令人心醉神迷。这竟是先天三珠树!此树乃是天地初开之时,感应天、地、人三才与五行中的木行之气而诞生的先天灵根,天生蕴涵先天木气,每十年便生出一颗青珠,其中生机能延年益寿,清热解毒;每百年生出一颗金珠,凡人吃了一颗增寿三百六十年,吃上三颗便能白日飞升,成就地仙;每千年又生出一颗紫珠,凡人只消吃得一颗,便能成就真仙,仙人吃了更能稳固心神,突破原有的境界。实在是天地至宝啊。心中大喜,口中惊叹连连,想不到啊想不到啊,却是天数在我,能得这先天之宝,吾却是得大道眷顾,福缘深厚。这先天三株树也是不凡,比之先天五行灵根,除了不能攻敌之外,也不差了分毫,对人却是大有益处。摘下数枚果子吃了之后直觉得唇齿留香,自己混元金仙的修为都能感受到一些功用,不由拍手笑道:“大造化,大造化”。
轻轻一挥手间,摘下了十二品净世青莲,又运起打神通,将湖心岛和悬空岛整个收进了中千世界中,连地下的先天水行灵脉也没有放过,又飞身道岛外寻一海底灵脉埋于原来湖心岛处方才罢休。鸿儒心中想到这东海上有三仙岛,名为蓬莱、方丈、瀛洲,乃是盘古开天时混沌碎片坠落东海而形成的,灵气之浓郁,不在不周山之下,日后与其余十洲共称三岛十洲,为天下散仙聚居之地。三岛因有混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