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宠夫之路(全本)-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孩子,咋这么多汗呢?”月娘心疼儿子,一个个,可能都饿得前肚贴后背了,可是,人家正在吃饭,怎么好意思进去呢。
“今天上午割了两背牛草,我给东家请了半天假,看家里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小小男孩,俨然长大成人了,都想要给家里分担忧愁了。
“好啊,二哥,下午,我们一起上后山去!”正中下怀,杨子千想着带他去看看木头,准备动手修房子。
看今天这样子,大伯家,可不宜长住!
一家人都围着木盆勒着谷子,过了好一会儿,听到了王花儿收拾碗筷的声音,月娘这才进了灶房,依旧是熬了一锅玉米羹端了出来,人手一碗,算是解决了一顿。
“爹,我们立即修房吧!”饭后,看杨大年顶着大太阳就出了门,杨子千立即尾随而去,轻声的说道。
杨大年听得身子一僵,他,何尝不想立马修,早点搬离大哥家早好,他的月娘,以前就受大嫂的气太多太多了。
“四丫头,事情,不是你想的这么简单!”杨大年回身,摸着女儿的头,叹气。
“爹,你听我说,我有办法修房!”仰着头,信心满满的看着老爹“至少,我们可以在收谷子前修一间屋,我们先搬回自家屋里住着。”
☆、第十七章
“四丫头,你的意思是说,我们这次就用木头来做房子?”一路往山上走,一路听女儿念叨,说房子除了原来的泥糊墙,除了大哥家的土墙,还可以就用这些木块来做墙。
“嗯,爹,你看,木头可以做水盆水桶,都不漏水,我们用来做墙,一样不透风不进水。”杨子千怂恿着自家老爹,原生态环保小木屋,前景是多少的美妙啊。只是要防火而已。
“爹,我们就这几天,先做一间屋,搬回自己家住。”出门看天色,近门看脸色,杨子千可不想再看王花儿和杨子美那张冷冰冰的脸,唉,连冯大婶的半分热情都没有。
“爹,听妹妹这样说,我们就试试吧。”杨子木和杨子林一路上,就带了双耳朵前行,不过,妹妹说得也不无所道理。
“好,我们试试!”所谓死马当活马医,没钱请人修,自己做吧。
这天下午,杨家父子就一直砍树。没有锯子,用砍刀砍大树,可谓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直到砍得杨大年手臂发麻,一棵大树才应声而倒。
整整一下午,好不容易才砍了两颗大树下来,杨子千在大约两米五左右的地方作了记号,让分砍成两段。
树倒是砍好了,可是,小小的杨子木兄弟俩根本抬不动。杨大年也只能扛一小段路就扛不动了。
“要不,就只有去请你王三叔帮帮忙了?”皱眉,还真想象着四丫头说的,不靠人,不求人,自己一家老小动手修房,可叹,连一根树木都搬不回去,谈何容易啊。
“爹,快,您把这树挪到河沟边!”杨子千看了看,这是上游位置,顺着山沟往下流的河水,会流到她们下河捉鱼的地方。
一一被挪到河边。
“爹,您往回走,就是走到大家洗衣服的地方,准备着捞树子起来!”杨子千招呼两个哥哥过来,兄妹三人试了试,可以把它推下河沟,很是高兴的,连忙告诉了杨大年。
“你这是?”杨大年看了看,这丫头,准备把树干往河里推,然后,自己在下游的地方把树子捞起来,从河里到家那段距离,自己一个人也可以解决了。
这孩子,真生了七窍玲珑心了!
杨大年对自己动手建房,更生出了一份自信,连忙往山下飞走而去。
“来,哥,我们快点推下去,然后也跑回去帮忙!”三个孩子,使尽了全力,把一节节树干推下山沟,看它顺着水往下流时,相视一笑,飞奔下山。
“爹,快看,来了,来了!”夜幕降临时分,远远的,看着黑漆漆的一根根树子就快到眼前了。杨子千也随着跳进了河里。
爷四人,一起把四节树子搬上岸,杨大年再一根一根的扛回家里。
“爹,你知道哪家有锯子吗?”总不能做圆木房,锯子总得有吧!“我们去借来用几天吧!”
“村西头的张家是木匠,锯子倒是有,就怕他要用!”杨大年想了想,李家寨子,有工具的,也只有这一户人家,也是佃农出身,木匠听说都是祖传的手艺,偶尔帮乡邻做点木工活,因此,日子过得还算好,但和冯家家境比起来,却是有余。
“爹,我们就只晚上借,早上一早就还,这样就不影响他用了。”如果有钱,修房这种事,应该是要请张木匠的,这样只借工具不请人,倒有点不好意思了。
“那我去试试!”杨大年决定厚着脸皮上门试一下。
“爹,我饿了!”杨子千捂着自己呱呱叫的肚子,小声的说。
“好,你们先回去吃饭,我借了就回来,然后,晚上借着月光,做点活!”杨大年看了一眼嘟着小嘴的女儿,这,才是一个孩子该有的表情啊。
晚饭,就是月娘用八成熟的谷子磨了米浆熬成的羹,相对于一天三顿的玉米羹,这碗里浓浓的米羹更清香,也更经饿。
待自家吃完饭时,大娘一家人早就钻进了房间里。
她居然,真的没有给这一家人安排房间。王花儿,这是连表面的功夫都不愿做了。
再怎么说,杨子美的房间可以住月娘和杨子千;杨子强的房间可以睡得下子森子林吧。可是,主家都不开口,这一大家人,还真的只有挤在堂屋和灶房里过夜了。
“月娘,委屈你了!”看着在堂屋一角铺了晒干了棉絮的月娘将五丫头放上去睡觉,杨大年眼角涩涩的,轻声对妻子说。
“没事,这是夏天,也不怕冻!”月娘苦笑一下,今晚上,一家大小,都得睡地上,谁又不委屈呢?
杨大年拿了借来的锯子,出了门。
月光下的身后,是三个儿子一个丫头。
把树子扛在两块大石头上,他就和大儿子拉着锯子,准备开工了。
杨子千说了,这木板,锯两指厚,当墙的,太薄不成。
以前都没有摸过这活,锯子很是不听使唤,父子俩拉拉扯扯的,累得不行,锯了还不到一米,越锯,那木板,越来越厚。
“不行,不行,爹,你们这样锯不行”杨子千拿起旁边的刀子,在树杆上划着一条直直的长线“这样,你们要顺着这条线往下锯,还有,你们的手要平顺,要配合”
“爹,让我和大哥来试试。”杨子林一直没开口,他在旁边倒时看得出来,爹用力太过,哥哥的力道太小,一到他那边,锯子就往下陷了,所以厚薄不均匀。
“对了,爹,这样,你把这些杂物谷草烧了,等会儿,我们先打墙角石。”杨子千看杨大年讪讪放手,唯恐他泄气,连忙安排他做另外的事,人一旦忙碌起来,就不会分心。
杨大年把打火石打燃,一点火苗,越燃越旺,把今天晒干了的谷草杂物,都给烧了起来。
火光,映照着旁边配合默契的两个儿子拉大锯;三儿子则和女儿蹲在地上,用树枝写写画画的,说着什么,两人脸上,都是一脸兴奋。
“好,我知道怎么做了,这事交给我就行了!”杨子森从地上站起来时,脸上,写满了自信。
不就是一些小树枝,削成木钉,等会儿,哥哥们锯的木板上打洞,然后,用木钉扣紧了,一块块的木板,连成一片,成为一道道墙。
好,干得漂亮,一个时辰不到,两个哥哥锯了两块木板下来。
“这样,一方钻一个洞,每隔一段距离钻一个;然后,把木钉塞进去,一挤压,就连成一片了!”趁大家消息时,杨子千示范着怎么把木板演变成墙。
果然,无缝无隙,这么说,这办法能成。
杨大年和三个儿子眼里,都是满满的亮光。
“今晚,就这样吧,我们回去休息去!”想着昨晚上熬夜了,今晚,再熬就受不了,杨子千主动提议。
“回去,还不一样没地方睡,再干一会儿,累了,就在这旁边眯一会眼就行了。”杨子林看得出,大伯娘冷血,大伯太软弱了,还是早把自己的屋修好才是正道。哪儿都是睡地上,回不回,又有什么区别呢。
他的话,换来的是大家的沉默和干劲十足。
“丫头,我接下来做什么?”杨大年此时,完全把女儿当领导请示了。
“爹,我们依旧修几间房,这样,你先挖四个角,还是砍大树回来当立柱。明天上山去砍。”照这样的干劲,要不了几天,自家的房子就能初具模型了。杨子千这个总设计师,毫不客气的派工。
当东方泛鱼肚白时,小小儿郎们,也困得不行了,几人就围坐在木堆边,倚着睡过去了。
杨大年轻轻的捡起地上的锯子,看了一眼熟睡中的孩子们,连忙往张家走。说好了,夜里借,白天还,至少,不能误了他出工。
一堆的木板,一地的木屑,几个熟睡的孩子,天亮时分,看杨大年都还没带孩子回来,就往自家寻来。也不知道,这几爷子,在搞什么,一夜未归。
当看见面前的这场景时,月娘的眼睛红了又红,鼻子一酸,泪水就流了出来。
“咦,月娘,这么早,你们这是?”来不及阻止,冯嫂给月娘打招呼的声音,惊醒了这群孩子。
“娘,你怎么过来了!”杨子木一听到声音,睁眼,就看到了流泪的娘亲。
“娘,你怎么啦?”杨子千醒来,看月娘流泪,吓了一跳,难不成,王花儿又玩什么新花样把娘给气着了。
“没什么,没什么!”月娘抬起手,连忙擦拭着眼角的泪花。
“娘,快看,这是我们昨晚做的,爹说,照这样下去,过几天,我们就能住上自己的小屋了!”杨子森醒来,很是兴奋,指着面前的战果邀功。
“杨二哥真能干!”冯嫂大概也知道了是怎么一回事,感叹道“月娘,你也不用着急,看,这不就快住自己家了吗?”
“不,我不是着急,我是心疼啊”握着冯嫂的手,月娘叹气“这几个孩子,和他爹,昨晚一夜没去大嫂家,都在这儿做事。累了就在这儿睡了!”
“一夜没睡!”冯嫂想着,这家人,算下来,就是一天两夜没合眼了,照这样的干劲,这个家,过不起来,老天爷都不公平。
白天砍树,晚上做工。一家五口,商商量量的,真的只用了短短的五个日日夜夜,把一间小木屋给立了起来。
“爹,屋顶,还照以前那样,盖谷草!”看着带着清新木材味道的小木屋,杨子千心里那个激动啊。成了,自己成功了。不等不靠,凭着自己家人的几双手,真的做了一个木屋出来了。
“好,好,爹今天就盖上,晚上,我们就可以搬回来了!”杨大年更是激动得语无伦次。没想到,没想到,听了孩子们的劝,走投无路之下,自己,也可以做一间屋子出来。晚上,月娘也就不用去看大嫂的脸色,睡她们家堂屋的地铺了。
“啊,你们这就搬回去?”杨大富看了大抱小抱准备走出他家门的孩子们,很是不解。这几天,知道他们早出晚归的,也没怎么在意,谁曾想,现在,他们告诉自己,这几天修了个小木屋,可以住人了,这就搬离他的家了。
“嗯,多谢大伯和大伯娘的照顾,打扰你们了!”杨子千微微一笑,如果,没有王花儿的薄凉,估计,自己一家人也不会这么早竣工。置之死地而后生,被人逼急了,反而成就了一番事,倒是不错的。
“啧啧,杨二哥,你真能干!”王三经过木屋时,很是感叹,这几天,一直看他们扛木头回来,隔天早就,就会堆一堆 的木板,没想到,几天时候,活活给折腾出一间可以入住的小木屋。
“唉,王三,说笑了。”杨大年随意应酬着,却一脚跨进木屋,连地面,都被四丫头吩咐垫了一层木板,一家人,走到门口,就得脱鞋进去。
“月娘,我想睡一会儿了!”看月娘给五丫头搭的地铺,杨大年觉得很有吸引力,忍不住说道。
“睡吧,睡吧,睡一觉起来吃晚饭!”月娘看杨大年明显消瘦的脸庞,几爷子,这几天累狠了。她还看见了三个儿子的小手上全是血泡。
小木屋里,东倒西歪的,大大小小,倒了一地,都睡得很是香甜,特别是四丫头,脸上,还挂着笑容。
这间小屋,是原来他们的房间位置。屋外的某一地方,是灶房,四面空空,只余下一个灶台和那个水缸,四丫头说了,只要不下雨,将就着用,就在外面煮来吃。
月娘看了这一屋的人,心里,酸甜苦辣,五味俱全。
出了门,在鱼缸里,捉了那十多条鱼杀了,今晚,好好的煮一锅鱼汤给大家吃,补偿一下这几天的劳累。
☆、第十八章
当月娘煮好鱼汤端进小木屋时,以杨大年为首全都醒了。
“娘!”看着在木门边微笑的女人,杨子千很是幸福,娘亲今天,笑得很开心。
“月娘,这屋子,你可满意!”杨大年咧嘴问道。
“嗯,很好,很满意!”月娘眼泪一下就涌了出来。
“我现在是想明白了,四丫头说得对,没钱请人,就靠自己,等谷子收了,我们就抓紧时间,再造几间屋子!”杨大年受了鼓励舞,把未来的计划都说了。
“爹,我也要回来帮忙,我不去当放牛娃了!”杨子林看着崭新的新家,里面,也有他的一份功劳,但是,他更想,从此,就要做木工,妹妹说过,做一个好的木匠,他的心思灵活,很有潜力!
“好,爹明天就去帮你辞工,也回来帮忙!”放牛才得的几升粮,自家佃的沙田年年无收,还一心想着东家的好,结果,被卖了,还帮着东家数钱,真是可悲可叹!
这一晚,一家人,因没有桌子,就坐在小木屋里,坐在地上,喝着鲜美的鱼汤,在杨子千的带动下,畅想着未来,连五丫头杨子禾,都睁着大眼睛,时不时的“呀呀”两声,欢快的笑声,弥漫在这个小小的木屋里,和着新鲜的木香味,一家人感受到暴雨后天晴了。
夜,宁静美好,明天,太阳升起时,又开始新的征程。
“爹,以前收谷子都这样吗?”杨子千本不想下田的,但,看着一家老小,连杨子森都没去学堂,她实在不好意思偷懒,可是,禾苗把她小小的手臂划出了一道道长长的血印子,再流点汗进去,她都要疼死了。
最让她感到要命的是,老爹,居然是把谷子连谷草一起挑回家,在空坝子里晒了,然后用连盖打。
噢,天啊,连现代高山最原始的收割方式都谈不上。全是手工,这谷子打下来,不死,也得脱一层皮了。
“这丫头,去年我不也这么打的,你怎么又问起来了?”杨大年看着女儿,不缠脚也不错,这样下田帮忙,也还站得稳,不至于摔倒。富家女娇养,自家女他也心疼,但这么懂事的,想着就算帮不上忙,只要是她想下田来玩玩新鲜,这个当爹的要就迁就她了。
“爹,下午,我们依旧去砍树吧!”杨子千盘算着,拌桶至少得有,没有柴油打谷机、没有手摇脚踩的机器,有了拌桶,至少可以手拌谷子,远远比挑回去用连盖打省时省力啊。
“丫头,修房的事,等谷子打完再说”这孩子,修房修上瘾了,连打谷子这么重要的事都给她排到后面去了。
“爹,你听我说嘛,今天下午砍树,晚上,你还借了张家的锯子,我们做一个工具,打谷子就容易得多。”杨子千尽量用语言去描述那个拌桶的模样,努力说服杨大年。
“你怎么知道的?”言多必失,说的就是杨子千此时。
不知道是被太阳晒红了,还是害怕了,杨子千的脸瞬间通红。面对老爹这副看不懂的眼光,能说会道的人,一下子哑火了。
“爹,我听妹妹这样说,或许真的可以,要不,下午,我们就去砍树吧。您总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我们用两个晚上,应该就能做成了。”杨子林此时,成了妹妹最忠实的粉丝。妹妹的脑袋里,装着太多的东西,都是他感兴趣的。
架不住几个孩子的请求,杨大年更想知道四丫头口中说的那个什么桶的是怎么个样子。当真顺着他们的心意砍树做大木桶了。
“啪、啪”一连用力拍打了两下,杨大年紧握的谷把子上,真的掉下无数的谷粒,美中不足的是,有些,还往这个拌桶外面飘去了。
“唉呀,坏了,我忘记了,这个拌桶的这边,还得用点东西遮挡一下。”正美滋滋的看着父子几人一连赶了两个晚上做出来的拌桶时,被溅飞到外面的谷子打断了她的幻想,这才想起,以前用胶布遮挡,那这会儿,能用什么遮挡。
胶布,这会儿,估计那发明人还没出现。
“大哥,你快回家,把我们以前睡觉用的竹篾席子拿来遮挡一下。”想起最早咯得她生疼的竹篾席子,最是适用不过。
杨子木最是勤快,小妹妹的旗帜指到哪儿,他就打到哪儿。
飞快的回家,在小木屋旁边,堆放的那一堆杂物里,清理出一张席子,紧紧的裹了,拿到了田里。
“呵呵,那家人,打谷子还准备席子,这是累了的时候在田边睡觉用的?”田边土角,有人看见杨子木手上的席子,打趣道。
“不知道啊,今天早上看杨二哥费力的扛了一个大木桶样的东西去田里,也不知道干什么用的。”王三接话到,对杨大年一家老小,他从心里,是佩服的。“虽然说以前的茅草房子垮了,不过,起早贪黑的修了一个小木屋,还这么漂亮,也只有他才有这个头脑!”
“快看,杨家老二在干什么”相邻的田里,有人大声惊呼。
高高的举起一把谷子,用力的在木桶上拍打几下,然后,丢掉了光光的谷草。
“咦,这家伙,板眼多噢”有人丢了手上的千担,朝杨大年的田里走去。
有一就有二,一时之间,附近的佃农长年,全都涌向了那块干田。
“杨二哥,你这方法好啊!”王三跑得最快,看杨大年快速的打完了两把谷子,很是兴奋。
“我也来试试!”也不管主人同不同意,王三一脚就跳进了田里,接过杨子林递过来的禾把子,也学了杨大年,在木桶上用力的拌了几下,看着金黄的谷粒飞进了木桶,激动不已。
“这法子好使,我也没想到,这样省事多了。”杨大年看王三一脸的不可置信,轻快的笑道。“我只需要挑谷子回去,这些谷草,等干了再收也不迟。”
“是啊,是啊!”王三看着手痒,又一连拌了几把,还余犹未尽。
“杨二哥,我也来几把!”
“杨老二,让哥子来试一下!”
“该我了,你们都用过了,我来看看!”
一时之间,田坎上,拌桶边,围着的大男人,都当起了活雷锋,全都要帮忙打谷子。
就在杨子木发愣瞬间,兄妹们割下的禾把子都不多了。
“快割!”杨子千向哥哥们递着眼色,既然这些人想试,就让他们试过够。
“等会儿,桶里满了,我挑一挑回去多。”杨大年见始料未及蜂涌而至的人群,都争抢着要动手拌一下。他也乐得成全,连忙把拌桶腾空了,让他们去整吧。
兄妹四人割得呼儿嗨哟的,都还供不应求,这块小小的干田里,人满为患。放眼整个李家寨子,丰收的季节,自家田里没人,却都跑到杨老二家的田里了,这些大老爷们,吃错药了不成!
房前屋后,田边土角,姑娘媳妇老太婆,都好奇的打探,这是出了什么事?
“听说杨老二家折腾了一个新板眼,打谷子很省力!”
“噢,就是那个大的木桶啊”之前杨家来借锯子,知道这家人最近都在搞鼓着什么,张家媳妇想着,等晚间男人回来,让他也去看看,能得大家的青睐,要是能依样画葫芦,做几个来卖,那…。张家媳妇盘算着,心里,忍不住狂跳起来。
“杨二哥,你看这样行不行,我帮你收谷子,等你家的打完了,我借这个工具用用可好!”不得不说,王三,是这一群人中脑袋转得最快的,第一个偿试,最后一个离开,却提出来这个请求。
“都知道收谷子的期会就那么多,把我家的打完了,怕耽误你家的收割。”杨大年好心的提醒,谷子熟了,早点收回家,早放心。谁又知道,明天,会不会再来一场暴雨或冰雹,很可能,或如他的沙田一样颗粒无收。这风险,有点大。
“没关系,多一个人打,速度也快,就你家这几块田,照这个速度,要不了三天就打完了”王三心下已决定,这个风险,他认了。
既然别人上赶着来帮忙,怎么也不好意思拒绝的吧。
杨子千却想,这王三,倒是一个灵活的。
这李家寨子,家家各管各,三五亩地,都得折腾十天半个月。他们,怎么都没想到互帮互助呢?人多力量大,一到这儿,就成了空口号了。
原始的自耕农现状,原来就是这样的。
有了王三的加入,两个成年男壮力,把禾把子拌得嘣嘣响,半天功夫,收完了一块田,看得近邻田里的人目瞪口呆。
房前屋后的空坝子里,四邻都在挥动着连盖,翻打禾把子,连盖打起的“啪啪”声像鞭炮一样,响个不停;唯有杨大年,潇洒的挑着一挑挑金灿灿的谷子晒在上面,这火热的七月,出干谷子,也就只是一两天的事。
正如王三所料,三天时间,杨大年佃的几亩田就打完了。他乐滋滋的扛着拌桶去了自己家地里,朝那些眼红的邻居乐呵一笑,坦然接受着各种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第十九章
“你看你家老二,就是一个白眼狼,房子垮了,没地方住了,一家老小就朝家里来了。现在有新的东西,看他就没想着你这个大哥,哪怕借给别人用,也不借给你。这胳膊肘往外拐,亏你还想着要怎么怎么看顾他。”王花儿吃晚饭时,就在杨大富耳边念叨。
看顾,你是怎么看顾的,要吃没吃,要住没住,让别人一家人住堂屋,还看顾?杨大富冷冷的看了王花儿一眼,都说长嫂如母,但凡你有一丝顾忌,也不会逼得老二一家几天时间就搬家。
王花儿依旧边吃边说,上好的白米干饭,都捂不住她的嘴。
杨子美对娘口中的二叔一家没有好感;杨子强则觉得很奇怪,按说,二叔一家和自家相隔又不是很远,而且应该是最亲的,却连逢年过节都没有走动,更别提一起吃顿饭联络联络感情这些事了。
各怀心事地过着各自的生活。
杨大年的小木屋,却迎来了第一个客人————张木匠。
“只知道你们要借锯子,却不想,短短的几天时间里,你硬是给搞出了这么个漂亮的小房子,真是能耐啊”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张木匠仔细看过了这个小木屋的结构,虽然说做工粗糙,但架不住能立起来遮风挡雨,正常使用。
“听说你家做了一个大木桶,收谷子很是方便,不介意的话,我想看看”张木匠在外村做了三天工,一回到家,自家媳妇就怂恿着快来看看,指不定能挖点什么出来。
“张大哥,那东西被王三借去了”杨大年搓着手,脸上红扑扑的,这是激动和害羞,被一个行家称赞,这在他三十六年的岁月里,这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
“冯伯伯,让我二哥和你一起过去吧,做那东西,很多时候,都是我二哥想的主意”杨子千向身边的二哥使劲眨眼。
“噢”张木匠惊讶的目光停留在这个年仅十岁的孩子身上,难不成,还有一个鲁班转世的神童不成。小小年纪,就有如此造化,如果加以培养,传承自己的衣钵,岂不是……、
杨大年却没有这么多弯弯绕绕的,带了杨子林和张木匠径直往王三家走去。
圆木桶样的东西,在行家眼里,其实也就是小事一桩,关键是,能发明发现,用于实际,这才是最重要的。
“大年啊,这几年,我们两家虽说没什么过深的交情,但你也知道,我张木匠的为人,不是那种贪蝇头小利占便宜的人,你这个工具,我看照着样子也能做出个七八分像,你看,可否容我做几个来卖”既然自家女人说大家都羡慕有这个东西用,那就能卖得脱。
“呵呵,说哪儿呢,你能做出来卖是你的财气,我也没什么可说的。”老实木讷的杨大年,就这样把杨子千的专利给拱手让人了。
“这样,大年,我呢,这些年,手艺不说好,但在这方圆几十公里,也没见返过工,你家二小子,我看是个精明的,不如,就跟我串串门子,你可愿意?”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既然杨家没有提出分红的要求,况且,这孩子,一看,也是个聪明的,顺水人情,收他做了徒弟,想必,杨家也是乐意的。
庄户人家,历来是地里刨食,能学个手艺傍身,那就是一种福气。而且,很多人家,手艺都是祖传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是大家都防范的。
这张木匠,上赶着收自家二儿子当徒弟,无疑就是天上掉下个大陷饼,砸得杨大年瞬间呆滞。
“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果真聪明,自家老爹还在发呆的瞬间,杨大林已经深深的拜了下去,“噗通”跪下,认真磕头。
“唉,这孩子,是个不懂事的,哪有这样拜师的,改天,找个时间,请您师傅上家里来,摆个酒,喝个拜师茶才行”杨大年看儿子磕头不止,回过神,掩饰着自己的尴尬。
“也恭喜杨二哥,你家子林跟了张大哥,以后,一定是一个有出息的!”王三转身,真诚的恭贺着杨大年。
“呵呵,同喜同喜”张木匠和杨大年,相视一笑,客套回答。
听说二哥被张木匠上赶着收了徒,这是杨子千意料之中的事。其实,在这个原始的小村落,聪明人还是挺多的,诸如王三、张木匠之类的。
“二哥,学技术不比放牛娃,这东西,要看在眼里,想在心里,动在脑里。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以后,能不能有所成就,就靠你自己了。”小小的杨子千,充当了圣母的教导角色。
“咱家四丫头,根本就是一个姐姐!”月娘在一旁听了小女孩教育哥哥,说得头头是道,很是有理。轻声和身边的杨大年笑言。
杨子林双脸微红,被比自己小的妹妹说教很是尴尬,不过,连妹妹都这样说了,那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呢。
拥有一技之长,才是立足之本。大哥跟了爹学种地,自己,学了木匠,那么,小三子呢。看他偷学都这么用功,如果有条件,送他上学堂,说不定,自己家,也会出一个举人老爷。
这样想着,就偷偷的看了看三弟,没想,那家伙,早在一木屋的一角睡着了,这才真是皇帝不急急太监呢。
“知道不,张木匠做了那个叫什么拌桶的来卖,东家都买了两个!”
“唉,我早就知道,这杨老二家的新鲜玩意儿,倒是便宜了张木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