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日本战国史-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尾定宗;防守丸根的是织田家重臣佐久间盛重。两个砦加起来不超过一千人,而松平元康和朝比奈泰朝两队各有两千多人,防守形势很不乐观。佐久间盛重一面领兵五百向外进行突击,一面派人飞奔到清洲城报告。
接到报告的信长立刻一跃而起,跳起了著名的“敦盛舞”。《敦盛》出自能剧中的“幸若舞”,这是描写源平之争的能剧。平敦盛(1169—1184)是平家的武将,容貌秀丽,擅长吹横笛,在著名一ノ谷战役中,源氏的源义经从一ノ谷后的陡峭的山峰上杀下来,奇袭了在一ノ谷中驻扎的平家大军。在这场平家的毁灭之战中,这个吹笛子的风雅将军平敦盛与人单挑,不幸阵亡。杀死他的正是源氏的熊谷直实,他看到和自己儿子差不多年纪的敦盛阵亡,感叹世事无常,心灰意懒,从此出家为僧。虽然有人考证熊谷并不是因为杀死敦盛而出家,但是这个美好传说却流传下来。这首歌中以“人间五十年,较之化乐天,如梦又如幻”这一段最为著名。意思是说,人的一生不过五十年而已,和佛教中所说的一昼夜相当于人间八百年的化乐天相比,不过就是梦一场。由此看来,信长跳这曲《敦盛》或许有两个含义:一是像敦盛一样怀着必死的决心,一是仿效一ノ谷奇袭今川家的决心。就是带上这两个决心,信长匆匆带上不过200人的军队迅速向鸣海城方向赶去,到热田神社时,各大家臣已经闻讯赶来,集结了约2000人左右,信长向神祷告,宣布*今川义元。
今川军此时已经拿下了鹫津和丸根两个砦,信长军赶到丹下和善照寺砦的时候,鹫津和丸根两砦守砦的织田玄蕃、佐久间盛重等重臣已经全部阵亡。区区2000人的信长军如果不能找到有利战机的话,就会被歼灭。
就在这个时候,土豪梁田政纲给信长送来了一个情报:今川义元在田乐狭间。原来时值五月底,尾张国的天气炎热,号称“东海道第一弓”的今川义元身体丰满,而且肚子大两腿短,所以不骑马,坐着轿子向大高城进军。在沓挂和大高之间有段很邪恶的路程,这段路位于低山丘陵之间,道路很狭窄,被称为“桶狭间”,田乐狭间正是桶狭间的中间一段。又累又热的今川义元就在这里停了下来。正好,又有附近的僧侣和村民带着食物来犒劳今川大军,于是义元就得意洋洋地在这里停下来接受百姓的“箪食壶浆”的欢迎。(有一说认为这些百姓是由信长安排的,也有人认为桶狭间的袭击是今川内奸的告密或者纯粹偶然所致。)
乱麻之章(4)
《孙子》云:“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今川义元犯的就是这个错误,他给信长提供了一个偷袭的时机。2000多信长军拔去旗帜,偷偷地潜行到田乐狭间,准备偷袭。
老天这个时候也帮了信长一把,下了一场大暴雨。今川军位于逆风的位置,狂风夹着豆大的雨点打过来,今川军的眼睛都无法睁开。就在此时,信长军顺风顺雨发动了奇袭,猝不及防的今川军在狭窄的道路上也无法发挥人数优势,很快就一片混乱。一阵暴雨过后,今川义元的本阵一片狼藉,今川义元身边只有十来人,织田信长军的服部小平太在混战中一枪刺中了今川义元的肚子。今川义元可不是泛泛之辈,他抽出名刀“宗三左文字”把服部小平太砍成重伤。织田军的毛利新介立刻上前帮忙,砍倒义元,负痛的义元张口就咬,咬下了毛利新介的一根手指。毛利新介忍痛一刀,拿下了今川义元的首级。武功卓绝的“东海道第一弓”终于被两个无名之辈用群殴法取了性命。
大将阵亡,今川大军就像潮水一样退走了,毕竟,没脑袋的今川义元是不可能上京做将军的。
今川义元的死是织田信长“野武士”战法的胜利,他这种不按牌理出牌的战术是出身名门、画着眉毛、染黑牙齿的今川义元打死都想不到的。以这种近乎“龌龊”的打法干掉了“东海道第一弓”,织田信长因此而名声大振。
今川之死导致今川家在尾张势力的崩溃,鸣海城的冈部元信在要回义元的尸体以后也退出了尾张。今川家的内部也在酝酿一场大变革,就是这场变革使三河的命运与尾张的命运联结了起来,没有后顾之忧的信长得以专心北方,美浓攻略的大幕揭开了。
三、攻略美浓(上)
美浓,位于今天的日本岐阜县南,以特产美浓纸而闻名。在室町时代,美浓国位于靠近京都的近畿地带,而且拥有高达50多万石的年贡,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美浓的原主人是土岐氏,在南北朝时期,土岐赖贞(1271—1339)很早就加入了足利尊氏的阵营,在对抗镰仓和南朝的战争中都立下了功劳,因此得到了足利尊氏的赏识,并获得了美浓守护的职务。土岐氏从此开始世袭美浓守护之职。经历了十代以后,到土岐赖艺时代,土岐氏的声望已经大不如前,美浓不久成为“蝮蛇”斋藤道三的囊中之物。
斋藤道三的继承人斋藤义龙不但继承了美浓,也继承了其父“蝮蛇”的智慧和能力。他上台的过程就充满着蝮蛇式的血腥,在长良川一战中杀死了与他不和的父亲斋藤道三而夺取了美浓,同时也杀死了他的两个弟弟,信长虽然带兵救援,但被斋藤义龙阻挡。斋藤义龙的上台使美浓和尾张的关系极度恶化。道三毕竟是信长的岳父,在正德寺会面以后,道三给了信长很高的评价,并决定给予信长支持。而正是那句“我的儿子将来会给信长牵马”的评价使本来已经很恶劣的道三与义龙之间的父子关系更不可调和。斋藤义龙仇恨他的父亲,连带仇恨信长。
在这种仇恨心理的驱使下,斋藤义龙运用他的智慧给信长制造麻烦。他先是联络上了信长的庶兄信广,策动他反叛信长,趁信长出门之际偷袭清洲。信长一眼就看破了这个计划,一边潜伏不动,一边趁义龙退走之际突然袭击信广,逼迫信广降伏。斋藤义龙最擅长于在敌人内部寻找代理人,策划内乱,充分表现了他蝮蛇的本性。 。 想看书来
乱麻之章(5)
如果义龙活得长一点,尾张和美浓之争或许还不知道鹿死谁手。可惜就在这个时候,斋藤义龙遇上了一个他无法抵抗的敌人,那就是疾病。据说他得的是癞病,也就是俗称的麻风病,这个病在当时基本属于不治之症。永禄四年(1561),斋藤义龙死去,享年不过34岁。斋藤义龙的接班人斋藤龙兴完全没有继承他祖父和父亲出色的能力,这就给了信长攻取美浓的机会。
在攻打美浓国前,信长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实现织田——松平联盟。在桶狭间合战后,信长乘机收复了鸣海、大高、沓挂等尾张三河边境的战略要地,完全占领了整个尾张,并在三河境内建立防线。另一方面,今川义元的死使今川家陷入了混乱,义元的母亲寿桂尼决定立义元之子今川氏真继承今川家督。今川氏真和中国的陈后主陈叔宝、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赵佶颇为相似,在文学和艺术上的才能要远远高于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才能。今川家自顾不暇,当然不可能抽出精力来东向尾张。就在这个时候,原来处于今川家控制下的三河也发生了变革。松平元康在桶狭间失败后撤退到了三河,他手下的松平帮也完全脱离了今川家的控制,松平元康就在三河冈崎重新立起了松平家的旗帜。
趁胜进入三河的信长和松平元康经过短暂的交手,意识到这个昔日的小朋友并不是能一口吃掉的馅饼。同时,松平元康也看到了今川家的前途越来越黯淡。于是,当信长派出了使者寻求和松平家结盟时。松平元康立刻表示同意。永禄五年(1562),织田信长和松平元康缔结清洲同盟,松平元康宣布放弃名字中的“元”字,改名松平家康。松平和今川彻底决裂。这个同盟一直维持到信长去世,是战国这个乱世中最坚固的同盟。
清洲同盟的缔结使信长没有了后顾之忧,他可以完全把东方交给小时候的玩伴,专心攻略美浓。而就在这个时候,美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美浓国的斋藤家并不是铁板一块。美浓境内一直分布着许多大小豪强,在斋藤道三和义龙时代,由于老板才能出色,加上美浓的稻叶山城拥有强大的实力,才能控制住这些大小领主。最著名的“美浓三人众”安藤守就、氏家卜全、稻叶一铁就在自己的领地里有着十分强大的实力,并不亚于作为老板的斋藤氏。
斋藤龙兴是个酒鬼,天天沉湎于逸乐之中,手下的重臣看到老板荒唐,自然个个心怀鬼胎。美浓是块富饶的土地,而斋藤龙兴能力又低下,就好比一个孩子怀揣巨款走在黑市大街上,周围的强盗统统都在打他的主意。尾张的织田和近江的浅井就在不停地骚扰美浓。
因为尾张与美浓之间横亘着一条木曾川,要攻打美浓,首先就要在美浓找到立脚点,信长选中的地方是墨俣,以墨俣作为进一步进攻美浓的跳板。据说信长派木下藤吉郎(即丰臣秀吉)在这里筑了一座“一夜城”,有关这个说法的真伪我们暂时不论,无论如何,占据墨俣是攻略美浓的第一步。有些人可能想不通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建一个城有那么重要,翻开地图来看一下就知道,墨俣就像一颗钉子一样钉进美浓,切断稻叶山和大垣城这两个美浓的战略要地与美浓的联系,而且能俯视长良川和木曾川,控制住这两条美浓的主要河流。
乱麻之章(6)
永禄四年(1561)五月,听说斋藤义龙死后,信长很快做出反应,在义龙死后仅两天,就率军突袭美浓。义龙生前信长攻击美浓的行动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前一年六月和八月的两次行动都以失败告终,而义龙之死则是一次重大转折。信长军突入美浓后到达稻叶山城西南的胜村,而美浓斋藤军则以长井利房和日比野清实为首到达墨俣以南的森部(又叫森边,今日本岐阜县安八郡森部),这一战就在森部打响。织田军在雨中获胜,斋藤军的长井利房和日比野清实两名将领全部战死。织田军乘胜进入墨俣。
斋藤龙兴从稻叶山城派出了第二波攻击力量,在十四条地区摆开阵势,攻击墨俣前线的十九条砦;信长率军从墨俣出发援助十九条砦的织田信益,双方决战十四条,犬山城主织田信清的弟弟织田信益战死,织田军被迫退却到西轻海,关键时刻池田恒兴和佐佐成政站了出来,在西轻海的夜战中击破美浓军,迫使斋藤军败退。织田信长两战两胜。
正当织田军磨刀霍霍的时候,美浓内部发生了一起大事——稻叶山城被人拿下了。
四、攻略美浓(下)
稻叶山城位于今天的岐阜县金华山上,号称“坚不可摧”之城。“坚不可摧”是吹牛,不过易守难攻倒是真的。因为这座城位于高高的山上,强攻的话很可能损失惨重,不过就是这个城被16人打了下来。
永禄六年(1563)春天,斋藤龙兴刚刚和信长在新加纳交手一次,由于斋藤军预先有了准备,所以顺利击败织田军的先锋,信长撤退。打了胜仗的龙兴得意洋洋,继续糜烂的生活,于是就在第二年发生了稻叶山城陷落事件。
创造“奇迹”的人就是号称“今孔明”的竹中半兵卫重治。他是美浓的菩提山城城主,岳父是“美浓三人众”之一的安藤守就。斋藤龙兴虽然才能低下,但也看出了手下的重臣并不服他,所以他用了一招很粗暴的处理办法,把安藤守就抓起来监禁。至于监禁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安藤进谏得罪了龙兴,也有人认为这是斋藤龙兴拿安藤守就这样的大土豪开刀恐吓其他的美浓土豪。如果目的是后者,看来效果并不好。因为至少竹中半兵卫没有被吓着,反而实行了一起“拯救岳父守就”的行动。一般认为,这次行动很可能是竹中半兵卫和安藤守就共同策划的,目的是在刺激斋藤龙兴,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重整斋藤家。
日本的城和中国古代的城大不一样,中国古代的城是城包市,在城墙里有市集,宫殿、政府机关等等一系列建筑,规模宏大;而日本的城是市包城,城只是一个防御设施,承担军事和行政官府的职能,有些城甚至是用木头搭成,机构简陋。稻叶山城虽然难攻,其实也就是一座石头和木头搭起来的碉堡。竹中半兵卫先让他的弟弟竹中久作混进了城里,然后找了16个人借口给久作送药看病,混进了城里,顺便把武器塞在随身药包里夹带进去,晚上袭击守城的卫兵。斋藤龙兴一时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糊里糊涂就从后门逃走了。
这次行动被吹得很玄乎,其实技术含量也一般,毕竟混进去的都是“自己人”,难度很低,而且混进去以后只要把门一开让外面的安藤军进门就行,严格上而言不能算是“16人拿下稻叶山城”。
但不管怎么样,这个城是被拿下了,竹中半兵卫教训斋藤龙兴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他立刻要求斋藤龙兴回城,把稻叶山城仍旧交还给龙兴,自己则请罪并要求隐居,事实上以竹中和安藤的实力也无法长期控制稻叶山城。斋藤龙兴回到了稻叶山城,这次风波让他大为丢脸,声望也一落千丈,但他却没有作出任何的处置,只是拿回稻叶山城就满足了,这就使更多的家臣鄙视他的能力。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乱麻之章(7)
这场美浓风波给了信长一个机会,他也有需要解决的内部问题。那就是犬山城主织田信清。信清是信长的堂兄,十四条合战中,信清的弟弟信益阵亡,爱弟心切的信清十分怨恨信长,开始勾结美浓反对信长。犬山城(今爱知县犬山市)是尾张和美浓之间的要道,犬山城倒向美浓对尾张来说绝对是不幸的消息。心急慌张的信长于信清谋反的当年,即永禄五年(1562)六月出兵攻打犬山附近的支城小口城(今爱知县大口町,也叫于久地城)。小口城在犬山西南五公里左右,城坚池深,信长在付出很大代价以后还是没能拿下,被迫退军。第二年,信长决定在二之宫山上筑城,这座城就是著名的小牧山城。信长从清洲迁移到这里,以居高临下的态势监控犬山城。不久,美浓就发生了半兵卫取城事件,斋藤家自顾不暇。信长乘机出阵,于永禄七年(1564)八月再攻犬山。信长近习出身的丹羽长秀在这次作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成功策反了小口城主中岛丰后守和黑田城主和田新助,这两个门户支城的倒戈使犬山城完全孤立,柴田胜家、佐久间信盛等直达犬山城下,放火烧了城下町,并攻克大道寺砦,织田信清逃走,犬山城重新回到信长手中。
解决了内部危机的信长再次把目光投向美浓。永禄八年(1565),木下秀吉和丹羽长秀分别通过诱降和强攻的方式拿下东美浓的宇留摩和猿啄城。同年九月,丹羽长秀又说服加治田城主佐藤纪伊守归附,并以最快的速度攻克猿啄西北的堂洞城,解决了斋藤家对加治田的威胁。连战连胜使信长信心大增,于是于永禄九年(1566)出兵攻击美浓和尾张之间的河野岛。双方在一场夏季大雨带来的大洪水以后接战,风云人物信长竟然被无能的斋藤龙兴打败。这次“前所未闻的大败北”严重打击了织田军的士气。
痛定思痛的信长认识到,不把美浓的势力分化瓦解是达不到征服美浓的目的的。斋藤龙兴虽然能力低下,但是美浓国是个富裕的地方,整体实力在尾张之上,一味强攻收效甚微。于是,在丹羽长秀和木下秀吉的协助下,信长决定再次采用拉拢分化瓦解的计略,策反西美浓的“三人众”:安藤守就、氏家卜全、稻叶一铁。这三个人对斋藤龙兴早有不满,尤其是在竹中半兵卫巧夺稻叶山城后,三人的心和斋藤龙兴的心越走越远。属下离心离德,而斋藤龙兴还沉浸在河野岛大胜的兴奋之中。
迷梦被打破了。“美浓三人众”的归附使尾张与美浓之间的实力对比完全倒转,见此情形,众多对斋藤龙兴失望的美浓土豪纷纷归附织田家。永禄十年(1567)八月,信长率领大军和美浓三人众大军一起打到稻叶山城下,城下町一片火海,稻叶山城被包围得水泄不通。一个月后,弹尽粮绝的斋藤龙兴在得到信长“保留性命”的允诺后,带家属撤出稻叶山城逃往伊势长岛。织田家两代人的“美浓梦”终于圆满完成。
织田信长将居城从小牧山迁移到稻叶山城,取中国历史上西周“凤鸣岐山”的典故,将稻叶山城改名为岐阜城,这就是今天岐阜市名字的由来。“尾张的风云儿”织田信长从这里走出了“天下布武”的第一步。
五、上洛之战
所谓“上洛”,也就是进入京都,拥护或者成为幕府将军,觐见并接受天皇的册封。这对战国大名来说,是一个梦寐以求的荣耀。今川义元就因为这两个字而在尾张掉了脑袋。其实,一手毁掉今川义元上洛梦想的信长,也有一个上洛梦。他竭力攻取美浓,不只是为了报岳父被杀之仇,更重要的还是取得上洛的通道。美浓攻略的成功标志着信长上洛的梦想已经完成了一半,到目前为止,他还需要完成两件事:其一是寻找上洛的理由,没有光明堂皇的理由冒冒失失上京都去会被全天下人当成野心家,从而成为众矢之的,今川义元就是榜样;其二则是要想办法通过近江国,这是横在美浓和京都之间唯一的障碍。
乱麻之章(8)
命运总是眷顾幸运的人,作为“战国风云儿”的信长就是这样一个幸运的人。当他需要上洛的理由时,上洛的理由就从天上掉下来正好砸在他的脑袋上。因为就在信长攻略美浓的同时,京都发生了一起大事。
此时的足利幕府,就好比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周天子,虽然没什么实力,但至少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当时,足利幕府的“掌门人”是著名的“强情公方”足利义辉。他因曾拜原卜和上泉信纲两大剑豪为师而获得“剑豪将军”的美名。
足利义辉于天文十五年(1546)接任幕府将军,当时,其父足利义晴因与幕府管领细川晴元对立而流亡于近江,足利义辉就在流亡中接任了将军职。两年后,他结束流亡生涯和父亲一起回到京都。但幕府管领细川家又发生了内乱,作为“三管”之一的细川家没落,两代将军被迫再次流亡近江。天文二十一年(1552),足利义辉(当时名为足利义藤,次年改名义辉)和京都的实际控制者三好和解返回京都。第二年,双方关系再度紧张,足利义辉第三次流亡近江,投靠南近江的六角义贤。
或许就是在这三次流亡生涯中,足利义辉认识到恢复幕府权威的关键就在于树立幕府对各地方大名的威望。永禄元年(1558),结束流亡的义辉再次回到京都,采取了种种措施,通过授予守护拉拢大名,利用幕府仅有的威信协调大名之间的纷争,同时联络畠山、六角等势力对抗三好。足利义辉的行动引起了三好势力的警觉。
陆舟(りくしゅう)之松:京都是室町时代的政治中心,在那里仍然留下了许多室町时代的遗存。位于金阁寺方丈北面的陆舟之松,传闻是第三代室町将军足利义满亲手栽种。控制近畿的阿波淡路国的三好家原本是细川的家臣,在细川家衰落后就成为京都的实际控制者。三好长庆于永禄七年(1564)死后,三好家的实权就控制在三好三人众(三好长逸、三好政康、岩成友通)以及另一位阴险狡诈的“坏人”手中。这位“坏人”就是与北条早云以及“蝮蛇”斋藤道三齐名的“战国三大枭雄”之一——松永久秀。
永禄八年(1565)五月十九日,松永久秀与三好义继带着军队突然包围了将军所住的二条御所。“剑豪将军”足利义辉身边只有30来号人,虽然他本人武功比较高,但究竟双拳难敌四手,只好在火光熊熊的二条御所切腹。将军的死,在京都留下了一个权力真空的局面,于是三好家决定拥护足利义荣为“傀儡”将军。
政局并没有因此而安定。足利义辉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出家在外,在这次政变中被家臣细川藤孝救了下来,一群人匆匆逃亡到南近江,投靠南近江六角义贤的下属和田惟政。次年,这位法名“觉庆”的“遗孤”还俗,改名足利义秋,宣布自己才是将军家合法的继承者,并要求各大名起兵*京都的三好与松永叛军。与此同时,六角家与三好家日益和睦,为了逃避松永、六角、三好的追杀,足利义秋逃到了越前,投靠于当地的朝仓义景。
信长接到了义秋的要求,但永禄九年(1566),信长正在河野岛遇上“前所未有的大败北”,对上洛这个事情,没有实力也暂时没有兴趣。越前的朝仓在文化上成绩斐然,越前是战国时期文化的集中地之一,但朝仓义景本人对上洛这个事情提不起欲望,同时他也觉得上洛是一项“有前途但是危险”的工作,在前途和危险性面前,实力平平的朝仓考虑的更多的恐怕是后者。朝仓义景觉得与其带着这个“光杆将军”上京去,还不如在家里赏赏花喝喝茶这样比较安全。
乱麻之章(9)
于是永禄十一年(1568),焦急的“贫乏公方”足利义昭(当年改“义秋”为“义昭”)又一次写信给信长,要求援助。而当时的信长在做什么呢?他刚刚平定美浓,移居岐阜城,同时定制了一枚“天下布武”的印章。义昭的信,正好给了筹划上洛的信长一个非常好的理由。
前来说服信长的,就是后来信长命中的灾星——明智光秀,正是因为对明智光秀的赏识,信长要求明智光秀成为自己的家臣,并得到了将军的同意。当年七月,足利义昭从越前来到了岐阜城,与他的支持者会面。双方开始在“各取所需”的利益基础上达成了合作协议。信长上洛的理由非常充分:拥护合法的幕府将军重新回到京都,*谋害前任将军的罪人。
要上洛,仅仅有个“光杆将军”是不够的,南近江的六角和北近江的浅井都不会轻易让你通过他们的领地。而偏偏这两家都极其棘手。
浅井家是北近江的控制者,北近江原来是京极家的领地,浅井则是北近江的土豪。在浅井亮政当政时期,浅井家与当地的国人众相勾结驱逐了京极家,成为北近江的主人。到其子浅井久政时期,由于战败,浅井家一度投靠南近江的六角,六角义贤就把名字里的“贤”字赐给久政之子猿夜叉,取名浅井贤政。此人就是后来的浅井长政。
浅井家有非常独特的“*”制度,这个制度在当时可以说有点匪夷所思。浅井家重要家臣海北氏、赤尾氏、矶野氏等组成的议政会议拥有很大权力,几乎类似于后世的贵族参议院。就是这群家臣拒绝了久政依附六角的要求,久政被迫退出政坛,把家督之位传给儿子浅井贤政,贤政在重臣的拥护下获得了执政权,就改名浅井长政,与六角彻底决裂。
浅井和六角的纠纷给信长一个机会,他可以利用这个纠纷采取不同的手段来对付近江的两大势力。对于浅井,他决定笼络。信长将妹妹阿市送到近江嫁给长政,双方缔结了联姻关系。浅井的家臣虽然对和尾张“大傻瓜”联姻一事不以为然,不过也没有表现出太激烈的反对。在浅井长政的说服下,双方的关系就这样确立下来。
永禄十一年(1568)九月,织田与浅井联军开始了上洛之战,南近江的六角义贤冥顽地成为最后一个抵抗上洛军的人,他付出的代价是观音寺城陷落,南近江的六角家灭亡。同时,六角家的日野城主蒲生贤秀宣布投降织田家。信长非常赏识贤秀的儿子鹤千代,决定将他招为女婿,这位乘龙快婿就是后来的蒲生氏乡。
六角的灭亡和蒲生氏等近江豪族的投靠扫清了上洛的最后障碍,而权力真空的京都又一次发生了变化,松永久秀和他所扶植的三好义继两人与三好三人众发生了矛盾。信长大军一到,这对昔日的“盟友”作鸟兽散,三好三人众逃跑,松永久秀和三好义继则宣布投降,然后摇身一变,从“将军谋杀者”变成了“上洛拥护者”,堂而皇之地成为新幕府的臣子。
从九月出发,十月就完成了上洛的壮举,这一速度快得惊人,也足以让九泉之下的今川义元羡慕不已。十月二十八日,足利义昭在京都宴请信长,这位幕府的十五代将军在他的“恩人”面前显得有点谄媚,毕恭毕敬地把幕府管领的位置授给信长。这对信长来说已经是非常大的荣耀,要知道,这个位置当年可是“三管”家才有资格坐的。但信长的表现却颇为冷淡,他拒绝了将军的好意。诚惶诚恐的将军又提出由信长来担任“副将军”,这比管领又高了一等级,但信长还是拒绝了。也许在信长心中,他根本不希望自己成为这个“上洛旗帜”的属下。义昭对他来说是个道具,现在道具暂时不用了,可以放一边,但没有让道具天天压在自己脑袋上的道理。在推辞了一切封赏后,信长留下明智光秀和羽柴秀吉为京都奉行,自己回到了岐阜城。
乱麻之章(10)
但信长的两次拒绝让足利义昭疑虑重重:“这个你也不要,那个你也不要,你究竟想要什么?难道你想要我将军位置不成?”历来就有“功高震主”的说法,当功劳高到赏无可赏的时候,就只好赐死。信长对足利义昭有“定鼎再造”之恩,他却一无所求,这就不能不使作为幕府将军的足利义昭心生疑窦。况且义昭是个毫无实力的“光杆将军”,兄长又是死在强力家臣的手中,他很怕松永久秀导演的“永禄之变”在自己身上重演,没准这一次的主角就换成了他和信长。于是,他开始极力拉拢近畿的各大土豪,同时开始筹划一个阴谋,一张包围网正在信长周围悄悄地铺开。
六、信长包围网
上洛之战是信长一生中最顺利的一战,事先,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尾张乡下的土包子竟然能率先实现上洛的壮举。就是因为太过于顺利,中间也潜伏着种种危机,比如,在信长上洛时献上名茶器九十九发茄子投降的松永久秀就绝对不是一个乖乖听话的家伙。而逃走的三好三人众也没受到任何的损失。他们随时准备卷土重来。
永禄十二年(1569),也就是信长完成上洛的次年,一月六日,刚刚度过新年的信长接到了一个消息:三好三人众又杀回来了。在京都的明智光秀等人无力单独应付三好家的军队,近畿的三好义继、细川藤孝等人率军赶到,才稳定了京都形势,赶走了三好家。十日,信长带着不过几十骑人马飞快地赶到京都,在得知情况已经稳定后,决定把将军的居所二条御所修建为二条城,将足利义昭这个“宝贝”用一座宏伟壮观的二条城保护起来。惊魂甫定的足利义昭得到二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