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开元风流-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笑了。
人生有什么好思考的,还不是就这样嘛。
许多人都会思考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但最终都会将这无聊的问题扔掉,因为这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想那么多,不如踏踏实实的去做,为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努力奋斗。
只可惜金仙公主她不是普通人,她是个衣食无忧、享受荣华富贵、可以肆意挥霍、随xìng享受的公主殿下,别人的奋斗在她眼里显得那样毫无意义与价值,因为那些东西,她唾手可得。
所以她很迷茫,她持续不断的去思考人生的目的,然后一头扎进了牛角尖,至今都浑浑噩噩,无法出来。
“母上大人,这里有一幅画,上面画的是您,您要欣赏欣赏吗?”李秀儿将画递到了金仙公主面前,她的语气中蕴含着无限的期待。
结果金仙公主连理都没理,仿佛没听到自家女儿的话一样,而李秀儿则站在一旁,似乎在耐心的等待母亲的回答。
良久,金仙公主才兴致恹恹的说道:“没兴趣,秀儿你难道不知道诗画之类的东西很无聊吗,那些画出来的东西根本就毫无美感,什么飘渺的意境,全是唬人的东西。反正我不懂画,也不爱画。”
李秀儿忍不住说道:“可这是王维王摩诘的画,刚刚我恰巧在亭间遇到了他……”
金仙公主不耐烦的打断道:“王维也不过就是个初露头角的年轻人而已,真不知道他有什么值得被吹捧的,我可不是你小姨,对王维毫无兴趣,什么文采风流,什么才华横溢,什么风姿郁美,有什么意义呢?在生命的长河中,这样的人太多了。”
李秀儿一脸沮丧,怎么会这个样子呢,自己冒着被王维讨厌的风险要来这幅画,到头来母亲却一点都不买账,她的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了。
李秀儿越想越委屈,竟然“呜呜呜”的哭了起来,若是一般的母亲,定然会好言好语的安慰自己的女儿,最好是将女儿搂到自己的怀中……
只可惜这位光顾着思考人生意义的金仙公主,见到李秀儿柔弱哭泣的样子,竟然心中连一丝波动都没有,她先是机械的思考了一下母亲这个角sè应当对在女儿哭泣时为女儿做什么,她想了想,才软下语气道:“秀儿,说吧,你想要什么,我都满足你。”
嗯,只要满足女儿的一切要求,应当就算一个称职的母亲了吧?总之金仙公主把李秀儿从小养到大时就是这么过来的,毫无一丝母爱,却严格按照母亲这个角sè机械的来抚养女儿。
“我就希望阿母可以看一看这幅画!”李秀儿终于任xìng了一回,可她的泪水却依旧如同珍珠般落下,不知道为什么,她讨厌这个毫无生机的母亲,她甚至希望母亲可以打一打骂一骂她。
但在李秀儿十三岁的生命之中,金仙公主从来都没有这样做过,她从不打骂李秀儿,因为李秀儿的一切她都不会太过上心,只要满足女儿想要的,应该就是一个称职的母亲了吧,她总是这样想。
看到李秀儿这个样子,金仙公主似乎心中的某根弦被隐隐触动,也许是血脉亲情的天然影响,也许是李秀儿梨花带雨的模样确实能够激起女人的母爱……
只可惜她的心弦很快又恢复了原样,觉得自己还真是无聊,别看这个样子的李秀儿如此惹人怜爱,但过个五十年呢,想必变成了那满脸都是皱纹,毫无美感的老妪了吧?
没错,金仙公主就是这样想的,她的想法总让人摸不着头脑,有哪个母亲在女儿十三岁时,就会想着女儿六十三岁的样子?
她这样一想,便又觉得时光如水,世事无常,而女儿的哭泣,那梨花带雨的娇态,也不复初时的美感。
这个世界是如此残酷,这个世界是如此毫无意义,人永远都无法挣脱这个牢笼,无论人类如何光辉灿烂,但它的结局却逃不过灭绝的命运。
如这个蒸蒸rì上的大唐帝国一样,它已经渐渐变得那般璀璨耀眼,开元开元,似乎真的是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可它的结果,依旧逃不了灭亡的命运。
金仙公主当然无法知晓未来,可不爱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却唯独喜爱品读史书的她,早已发现,在历史的长河中,有那么多璀璨耀眼的王朝,那么多惊才艳艳的人物,但他们都只能算是一朵浪花而已。
这个世上没有永恒的帝国,只有无尽的轮回,无论什么,都以螺旋的形式往上发展,在鼎盛的时刻,走向衰弱,在衰弱之中,又走向终结。
一切都归于虚无。
一切都毫无意义。
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看不透呢,还在挣扎什么,再怎么挣扎,也改变不了,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被剧本规定死了,即便有人能够即兴发挥,但其结果,也是剧终而已。
这便是金仙公主那悲观而绝望的想法,她甚至一直认为,自己是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所以现在才能够乐观的面对一切。
她在最绝望的时候,没有选择自我终结,只是想多冷眼旁观一下这个残酷的世界而已。
那些认为世界jīng彩而美好的人,却没有发现它那jīng密冰冷如同机械一般的运行着,那些被人类发现的各种各样的定理规律,全部都证明了这一点。
没有意外,只有绝望。
不过这时金仙公主还是接过了女儿手上的画,只是为了代入母亲这个角sè的所作所为而已,她觉得这就是一种乐观的行为,因为她明明就觉得当母亲毫无意义,却还是按照母亲这个角sè来进行下去——反正总有人生孩子延续这个种族,少一个她有什么影响呢?
她打开画卷,那一抹深蓝,让她瞬间凝滞了,她忽然觉得,或许王维这个人是她改变的契机。
============
求收藏票票~~~~~~~
59、兴趣
() 金仙公主有一个非常唬人的名字,叫做无上道,也就是说她的全名叫做李无上道,这是她在自认为自己的思想境界已经超越了凡人的时候取的,当时就把她的妹妹李持盈与兄长李隆基雷得不轻。
什么叫做无上道?金仙公主分明已经认为自己的道绝接近一切大道的本质了,她对自己的道理解的越透彻,就越觉得人生无趣,她总是喜欢以宏观的角度俯视整个世界,然后在愈发察觉到人类的渺小与无力时,便觉得了无生趣。
然而当王维的这幅画卷毫无保留的展开在她的眼前时,她忽然发现,原本那灰暗的世界,在这个人的笔下,竟然如此美丽,如此生动……
她一直觉得无论是谁,画出来的画,都是那种追求所谓的意境,仙气飘渺的水墨画,那样的画或许在别人眼中非常美丽,但在她看来,却觉得十分无趣,因为它毫无真实的感觉,没有**裸的展现这个世界的残酷。
而这个世界的美丽便在于它的残酷,它对一切生物都很残酷,但也因此让所有生物都不停的进化,不停的发展,弱者淘汰,强者生存,一切都是螺旋上升的。
李无上道在被这样一幅画的美丽而激动时,连她也不知为何,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小名——李仙儿。
李仙儿是正常的女人,她总是爱着妹妹保护着妹妹,她会为了生存而战战兢兢,为了逃避**而果断出家,她也喜欢玩乐,喜欢美食,喜欢权势……
当然,李仙儿也会寂寞忧郁,但这忧郁,却不是因为思考那玄之又玄的大道,而是因为挂念自己最爱的人,如《早chūn行》中所写“忆君长入梦”。
李无上道摩挲着画中那个栩栩如生的“自己”,她知道,这个美丽女人的名字应当是“李仙儿”,而不是她李无上道。
李无上道仔细品赏着这幅逼真的画,那首《早chūn行》自然被她看在眼里,她用一种怀念的语调轻声诵读:“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谁家折杨女,弄chūn如不及。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玉闺青门里,rì落香车入。游衍益相思,含啼向彩帷。忆君长入梦,归晚更生疑。不及红檐燕,双栖绿草时。”
诗中所描写的前四句,便是整幅画的内容。
早chūn的紫梅,刚刚开遍大地,黄莺的歌声才开始歌唱,休憩了一冬的嗓子,尚未划破那缕梗在喉间的生涩。
不知道那是哪家的女子,迫不及待地尽情弄chūn,看,那刚抽出嫩芽的拂柳,被她轻轻地扬起在那纤纤细手之中。
怕是爱那清澈荡漾的chūn水吧,静静地绕水而坐,望着水中那秀丽颀长的脸颊,婀娜的身姿,嘴角不禁暗自抿出一抹微笑,遂对镜而妆。却又羞于见人,于是,那曼妙的身姿,掩映在绚烂的花丛之中,一时间,尚分不清楚人面桃花,哪个更艳。
置身于此番美妙的chūnsè里,只怕那徐徐的chūn风吹散了她幽幽的清香,那花丛里晶莹透亮的露滴,弄湿了她新着的chūn装。
但李无上道却更加沉醉于后四句中,因为它是在写李仙儿,哪怕李仙儿从没有诗中所写的那些经历——
一晃,rì落了,这chūn意盎然的rì子,时光总是那般易逝,乘着那装饰华美的车子,恋恋不舍地归至皇城东面的青门之中,那,是她独身栖居的小天地。
本以为那盎然的chūn景,那外出游玩的乐趣,能驱走心底的那份惦念,谁知这“销愁更愁”的消遣,却更加勾起对丈夫的无限思念,chūn景甚美,然身边少了那个共赏美景的人,纵是再美的景致,在她的心里,都比不上他那一抹含情脉脉的眼神呵!
这次第,怎生勾起了无限伤感之意,却只有暗自垂泪,手里的彩绢,都被那思念的泪珠湿润了。时常在睡梦中梦见那远方的身影,望见他那高大的身姿,闻见他那熟悉的气息,归来时天sè已暗,恍惚间,恍若见到了那梦牵萦绕的身影……
天亮了,仍不见丈夫归来,望着那屋檐前双宿双飞的燕子,猛然慨叹,自己竟不如那檐前双栖的燕子。
“真好啊……”李无上道在轻声读完整首诗后,如此感叹道。
李秀儿以为母亲是在称赞王维的诗画,她不由转悲为喜,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值了!
她却不知道,她的母亲李无上道是在怀念自己是李仙儿的时候,那个属于正常女人的李仙儿,那个非常纯粹而典型的唐朝公主。
而王维整幅画中所画的,当然不是李无上道了,他根本就无法想象这个蓝衣少妇是一个思想境界很高深的哲学家,他画的是正常的怨妇李仙儿……
有着是一份孤独的美丽与一份美丽的哀怨的李仙儿,脱脱的一位独居深闺的贵族少妇,承载着满心的思念之心,在这鸟语花香的季节里,更是衬托出她内心的复杂之境,那份哀思,那份幽怨,亦夹杂着几许无奈。怨,却怨不了谁,只是心底那汹涌的思念之情,却是怎么也无法排遣消散的。
可李无上道却从来没有因为男女之情而哀怨的,她所哀怨的是整个人类,她所忧郁的是整个历史,她是一个天天思考人生思考到了牛角尖中的哲学家……而不是什么闺中怨妇!
可以说,王维的这首诗,完完全全的搞错了,果然艺术的想象加工,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大概王维自己想破脑袋都想不到,这样一个看起来那么忧郁的贵妇人,竟然是因为思考人生而忧郁,这是坑爹吧!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首《早chūn行》确实写得极好,仅仅是简单朴素的语言,却是那般深入到位地描绘出诗中少妇复杂曲折的心理,由此可见诗人那巧妙的笔法和细腻独到的心思。
一字一句,虽是平淡,却都是jīng雕细琢,勾勒出无尽的意境。诗中反衬手法的妙用,初chūn乍始的景sè,亦引发出少妇心底相思之情的萌动,她尽情的游乐,反却徒增相思之苦,末句那双宿双飞的燕子,更是反衬出少女内心的伤感。
如果这首诗不是完美的刻画出了一个闺中怨妇的形象的画,李无上道也不会忽然想起自己是“李仙儿”的rì子。
她常常在想,若自己依旧是李仙儿的话,作为一个正常的单身母亲,在给予女儿真心的母爱时,肯定也会思念那自己深爱的男人的吧?
只可惜这她人生的发展轨迹早已不属于正常人的范畴,她自认为思想境界高深,已经触摸到凡人无法理解的大道,什么男女之情抑或是对女儿的母爱,在她看来都是毫无意义的事情。
她在追求自己的绝望大道时,唯一能让她挂念的,只有自己的亲妹妹而已,两人从小相依为命而产生的无法割舍的姐妹亲情,才是她真正认为有意义的。
可在李无上道越是向高深处走去时,心中却越有一个声音在告诉她,你是错的,你的无上道是狗屁不通的,你应该是那正常的李仙儿,就像青chūn年少时,那肆意放纵,安于享乐的大唐公主,而不是常常发呆傻笑认为一切都没有意义的神经病……
王维的这幅画,无疑又勾起了李无上道的那个念头……
“阿母,你觉得这幅画,这首诗怎么样啊?”李秀儿忽然抱住了母亲的胳膊,扬起她那清纯可人的脸颊,用略带撒娇的声音问道。
李无上道望着女儿可爱的模样,另外一个念头忽然如同cháo水般出现了,挡都挡不住。
李仙儿展颜一笑,这个笑容是如此轻松愉悦,让李秀儿不由一愣,她何时见过这样轻松的母亲?况且……母亲的笑真的好美丽呢,居然和小姨不相上下,各有各的妙处,唯一的相同处,便是能让迷得男人找不着北!
李仙儿亲昵的摸着女儿的脑袋,用轻松愉悦的声音说道:“这幅画很不错,很逼真,非常有新意,比以往那些画师要好的多,而且……我从来都没有想过,有人可以将我画得这么美丽。”
李秀儿眉开眼笑,她觉得此刻她才是最快乐的人,因为她真的察觉到了母亲的改变,似乎那一层无形的墙就这样被击碎了,最关键的是……母亲居然这么亲昵的摸她的脑袋,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对了,秀儿你说这幅画是那个王维画的?”李仙儿抿着嘴,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嗯!就是王摩诘王十三郎的画,他今rì似乎来这芙蓉苑取景,恰好看到阿母的美丽风姿,然后肯定被阿母的美丽折服了,才会将这画画得如此逼真、传神,不过他似乎不知道阿母的身份……所以这首《早chūn行》倒不太应景。”李秀儿回答的十分详细。
“原来如此呐……”李仙儿轻声呢喃,像是在诉说着情话,“该不该好好感谢这位王十三郎呢,终于让这一个我恢复了。”
不过她脑中的另外一个声音却没有消失,李无上道用她那极其淡漠的语调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说道:“没有意义的,再怎么挣扎也没有意义的,为什么要这么无聊呢?”
李仙儿如此回答:“我想我对王维感兴趣了,既然有了兴趣,人生也就不会无趣,所以……该我活了,你给我安分些吧。”
============
求收藏票票~~~~~~~感谢【146978】的捧场~~~!!
60、谨慎
() 在回道观的路上,李秀儿忽然发现自己那似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母亲,突然对王维感兴趣起来,这可真是一个异常突兀的变化……
不过李秀儿只当是王维的那幅画让母亲有了这样的变化,所以她绘声绘sè的将自己知道的有关王维的一切信息都毫无保留的告诉了母亲,还把小姨针对王维的计划和盘托出,期间在诉说王维经历的语气,显得骄傲而得意。
李仙儿听了这些,脸上一直保持着神秘的微笑,让人捉摸不透,而她对于女儿的乖巧,十分满意,只是宠溺的摸她的脑袋。
这让李秀儿觉得,母亲对她的亲昵程度明显增加,以前母亲从来不会耐心的听她说那么多话,更不会亲昵的摸她的脑袋了。
李秀儿这时舒舒服服的坐在了母亲那温暖的怀抱中,恍然间差点将母亲当作了小姨,不过再三确认了这是那一贯淡漠的母亲之后,她只觉得一股久违的幸福感萦绕在她的胸间。
李秀儿现在最感激的人自然是王维,她觉得只是艺术的伟大的力量,征服了母亲,将母亲从那绝望的边缘拉了回来。
即便此时在马车上,那幅画依旧摊在两人面前,李仙儿凝视着画中那位深蓝衣衫的少妇,越看越是觉得入迷,她从来没有想过,原来自己也可以这么漂亮……若这幅画作能够通过历史的考验,是不是意味着,她也会名垂青史?
于是,她忽然发现,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大的存在价值,她的美丽,原来还有人可以捕捉到,并将其完美的呈现在这画卷之上,她更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在别人眼中竟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深闺怨妇”,而不是那人人都无法理解的怪异之人。
既然这样,她就当一当这“深闺怨妇”又如何,她仿佛找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而那位有着天纵之才的画师王维,也同样成了她非常感兴趣的存在,她想深入的了解这个男人,看看他到底如何用那丹青妙笔,画出此等深具美感的画作。
没错,在李仙儿眼里,这幅异常真实的画作,才是真正具有美感的画,它描绘出了这个世界的真实,而唯有真实,才是真正的美。
这个时候的王维,当然不知道他的一幅画,会“拯救”一个“失足”少妇,但事实上,李仙儿确实因为这幅画而获得了新生,她此时已经不是那位迷茫而绝望的李无上道,而是更加鲜活的李仙儿——一个缺少男人的深闺怨妇,将爱寄托在自己的妹妹与女儿身上。
王维在觉得自己已经将一切都策划好后,只等韦陟的消息,除此之外,他就安然准备科举,同时要么去吴道子那里共研画技,要么就虚心向张旭学习书法,而那些该赴的宴也从来不缺,该刷的声望也不会落下。
一时间,王维王摩诘之名在长安愈发响亮,甚至还有不少长安的商家到王维这里来求诗,这让王维恍然间觉得,自己仿佛是古代的明星,而这些商家是来请自己代言的……
不过他并没有迷失在这样的虚名之中,因为他知道这些名望如果不能转化为权势,那真的是如同无垠之水一般,名望永远没有权势让人心安,有名声的人或许可以掌握舆论权,但却不能一言定人生死。
王维所求的,便是那大权在握,掌控一切的感觉,为了这样的目的,他整个人显得异常谨慎,步步为营,力求每一步都不会犯错。
时间就这样渐渐往前,期间王维还偶然听到一个消息,说是要想在来年的科举有所建树,可去拜访那位影响力很大的玉真公主。
这个消息一出,那些志在科举的士子们仿佛像是闻到了腥味的鱼一般,纷纷通过各种各样的门路想要去玉真观拜访公主殿下,没有门路的也要去投递行卷,认为凭借自己的才华能够打动公主殿下。
在太学之中,这个消息尤为jīng确,在科举考试上的一些黑幕被有声有sè的描绘了出来,有正直的士子义愤填膺,觉得这实在是荒唐,怎么能怀疑那无比公平的科举考试?
比如秉xìng耿直的崔颢,就怒斥传播这个消息的人,他虽然来年不会参加科举,但在他的心目中,科举考试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是改变人命运的考试,是国家选材的标准,怎么会有那么多的黑幕?
说有黑幕的人全是yīn谋论者,要不然就是无才无德之人,想要凭借关系上位,而不是自己的真才实学。
与崔颢交好的卢象自然是支持自己好友的观点的,实际上他却比崔颢更了解一些内幕,但由于他也没有准备在这几年进行科举,因此他就不会太关注这种小道消息,而且他的心气也很高,才不会向那些权贵低头。
在王维、韦陟、崔颢、卢象四人之中,除了王维之外,其余三人都还是典型的年轻人的脾xìng,满怀着一腔热血,是非常纯净非常理想的文人。
只有王维能够能屈能伸,然而他在这次的流言之中,却也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固执,他对这个消息嗤之以鼻,毫不理会这样的传言。
韦陟三人已经知道王维准备来年就参加科举,见到友人的品xìng如此高洁,不走歪门邪道,王维那高大的形象又让韦陟三人佩服不已,在一起聚会时,纷纷祝福王维在下一年必然进士及第。
毕竟王维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首先他的才华足以使得他稳稳的通过省试,然后是他的名声已经名扬长安,由于是不糊名的考试,那些审卷子的官员定然听过王维的名声,对于这种名气大的考生,肯定会非常宽松。
王维唯一缺陷便是他的人脉,若是有才华有名声再加上有大佬的推荐信后,那就是必然高中的节奏……
而这个时候“拜访玉真公主能够获得推荐”的消息恰好传出,实在是太过凑巧了,好像是王维瞌睡正缺个枕头人家就送了过来,以王维那小心谨慎的xìng子,他是不会轻易上钩的。
所以他在友人面前能够表现出一番高洁正直的品xìng,不会为了科举而走什么歪门邪道,这使得王维愈发得到了友人们的敬重。
实际上王维一听到“玉真公主”这四个字,就下意识的jǐng觉起来,且不管那个无比清晰的噩梦是不是真实,在不少太学士子都知道走玉真公主的门路有希望通过省试的情况下,若王维真的拜访了玉真公主,甚至还传出玉真公主十分欣赏王维的这个消息。
可以想象的是,王维必然成为众矢之的,或许这个时候摄于王维的名声,别人也不会说什么,谁让王维的名气确实是大,而传出来的几首诗《洛阳女儿行》、《红牡丹》、《早chūn行》等都是让人回味无穷的佳作。
不过若是王维真的如梦中那样在科举中成了一甲状元的话,那绝对会有人认为,这一切全是玉真公主的原因,更有无数士子会懊恼,为什么当初不是自己得到了玉真公主的推荐呢?都怪这个王摩诘,明明都已经有那么大的名声了,还要抢别人的门路,实在是可恨!
无论在什么时候,阻人仕途那都是极大的仇怨,王维一贯认为,闷声发大财才是王道,若是玉真公主这个门路不是弄得人尽皆知的话,他还会去走一走这歪门邪道,但这个时候消息都传遍了,他可不想去与那么多人争夺。
就算真的争夺到了,对王维的名声也不是什么好事,现在谁都知道王维是一个“一身正气,古道热肠的侠义之士”,毕竟他曾在道路之中拔剑杀狼救人,但此时若是传出“王维私会玉真公主,只为通过省试”什么的传言,那对王维的名声当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因此王维在权衡利弊之后,果断抛弃了这个诱惑。
其实玉真公主的这个消息能够吸引到这么多人,除了她那有着“唐朝第一美人”称号的美貌外,与她那“冰清玉洁,一心向道”的名声也不无关系,若是她如那位靖阳公主那么风流彪悍,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士子去想着去拜访了,只有那种真正的生冷不忌的人才会愿意。
在王维无动于衷的时候,岐王李范却比较突兀的邀请王维去他的王府共论诗赋,王维愈发jǐng惕,他yīn暗的心理又开始发作,猜测这大概跟玉真公主的消息有关,于是他婉拒了岐王的邀请,然后在太学高调宣称,来年他将要应试科举。
不少太学学子其实已经猜到王维会这样做了,毕竟他今年刷声望刷得太狠了,以超绝的才华弄得其诗名长安人尽皆知,但真的听到这样的消息,还是觉得有些震惊,毕竟王维才在太学学习了两年而已,今年也才十七岁,虽说科举不限年龄,但一般学子都会在二十岁行了冠礼后才会去应考。
王维的这个决定,是需要超越常人的自信与勇气的。
============
求收藏票票~~~~~~~感谢【安安三号】的捧场~~~!!!
61、真正的君子
() 当时是在五月,早chūn已过,到了暮chūn初夏时节,有关拜访玉真公主得到她的推荐就能更容易通过省试的消息已经彻底发酵,传得纷纷扬扬。
王维自婉拒岐王相约之后,认为这不是长久之计,毕竟一次婉拒可以,二次也还说得过去,等到三次了,那肯定就会得罪人了,他虽然决定要远离岐王,但却不准备得罪人家,毕竟人家可是颇有影响力的亲王之一。
在猜测岐王邀请他是因为玉真公主这事后,他决定通过一种表态,使得岐王打消这个想法,到时候若岐王再邀请,他也不怕谈到这件事。
因此王维稍稍思索之后,便大概确定了一个计划。
太学那风景宜人的无名湖畔总是许多学子们喜爱吟诗作对,聚众游玩的好地方,像上次王维与那位郑淑颖相约之地的亭台水榭就是其中之一。
这一次却是崔宗之相邀,地点在一处名为醉仙楼的地方,那里却也是不少学子喜爱用餐喝酒的地方,里面的菜肴自然要比太学中为学子准备的要好,价格也不算太高,不少学子都会在休息rì去那里给自己加加餐。
因此这个醉仙楼应该算是消息传播得很快的地方,毕竟去的人又多又杂,据说那个拜访玉真公主获得推荐就能轻易通过省试的消息就是从这醉仙楼中传出来的。
王维也算是这醉仙楼的常客了,他会经常和韦陟等人来这里聚一聚,这也使得他与韦陟、崔颢以及卢象的关系更亲密了。
崔宗之的邀请一开始还让王维有些惊讶,虽说他与崔宗之两人都是贺知章非常看重的后辈,但实际上他与崔宗之的交集并不多,论身份,王维也比崔宗之要稍稍差一些,毕竟人家的父亲曾是宰相,如今也是一方刺史,可谓位高权重。
而王维表面看起来光鲜,已经名扬长安,人人都知道他是太原王氏的嫡系出身,不过在根本上由于父亲的去世,王维如今真的是如同梦幻泡影一样,什么时候被人一戳,泡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