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笑傲江湖之隐形皇帝-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龙听得任不凡的嘱咐之后,便即点了点头,就随着那徐掌柜一起,进入了那茶楼之内。
在后面的更衣室内,换上了一身小二的衣服,又以学自婉儿的易容术,把自己的容貌稍微改扮了一下,茶楼小二哥也就新鲜出炉了。
换好装扮之后,徐掌柜是准备让子龙在后面休息一番,等李东阳来了,再让他前去。
只是子龙却觉得这地方既然是茶楼,理应消息众多,再加上他也想自己能装的更自然一些,就请徐掌柜为自己讲解一番之后,就来到了前面进行了一名茶楼小二哥的生**验了。
等子龙来到前方之后,已经是晌午过后。
此时大多数京城人都已经吃罢了午饭,都是没事出来溜达一下,找一些娱乐活动,消消食,打打时间。
而来茶楼喝茶听戏,就是其中一种。
此时这小小茶楼几可用车水马龙来形容,门口络绎不绝的有人进来,然后被早就守在门口的小二哥分别引往各处。
分成三层楼的茶楼,此时也是坐了满满当当的茶客。
小二哥跑前跑后,递上茶水点心,好一派繁忙的景象。
子龙的真实身份,只有徐掌柜的知道。
因此其他的小二哥,却都是把子龙当做了新来的同伴,见到子龙过来之后,有些无措的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便有一名上了年纪的小二哥,来此为子龙讲解一番,嘱咐他如何做之后,又带着他亲自为几桌茶客上了茶水点心。
有人教导,子龙也就渐渐融入到这个新的身份来。
也因为这茶楼小二的忙碌,子龙也是渐渐好似忘了自己的身份一般,忙前忙后,倒着实体会了一番,这茶楼小二的不容易。
忙碌了许久,正在子龙准备为二楼一桌客人上点心的时候,徐掌柜突然闪现在子龙的身边,对着子龙耳边轻轻说道:“来了,你去二楼的三号雅间服侍!”
一面说,还递过一个托盘,上面摆了一碟瓜子,两碟小菜,一壶清茶。又伸过手来,把子龙的托盘给接了过去。
子龙自然明白,这却是说李东阳已经到了。
当下他收拾了一下心情,带着这个托盘,就来到了二楼,直奔这雅间而来之后,在雅间之外,低声说道:“客官,你的东西到了,需要我送进来么?”
果然,一阵儒雅的声音缓缓响起:“进来吧!”
当下子龙推开布帘,进到里面,却现李东阳一袭青衫,方巾裹头,好似一个普通的儒生一般,含笑的看着子龙。
“却没想到我与你的第一次见面,是在这样的场合!”子龙正在为李东阳摆放茶水、点心,李东阳却已经看着子龙,淡淡笑着开口了。
第四百九十二章 诛心
“哦?李大人认识我?”子龙知道,任不凡肯定已经把自己的身份告诉了李东阳,因此放好点心之后,示意自己是否能坐下,得到李东阳的同意之后,就即坐了下来。
“早有耳闻!”李东阳捻起长须,含笑说道,“老夫与杨一清可谓是故交,他没有被刘瑾罢免之前,就一直与我相谈甚欢,过从甚密!”
“啊?杨一清杨大哥?我和杨大哥真的是好久没见了,甚是想念!那不知杨大哥如今何在,可还好么?”子龙也是想起来杨一清曾对他提过当朝内阁首辅李东阳,当即高兴的问道。
他与杨一清相识之后,就去了宁夏,自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杨一清,也没有收到他的消息,这会儿李东阳提起,他却是忍不住有些心里记挂起来。
“他却是逍遥快活的很,每日里喝喝茶,听听曲,读读书,养养气,比我这个内阁首辅,可是轻松多了哦!”李东阳一脸笑意的说道,话语之中,却对杨一清如今的逍遥快活好似极为羡慕一般,然后他话锋一转,说道,“在你来之前,安王殿下已经差人送了信来,把你的真实身份都告诉了我,请问我现在可以看一看,你的真实容貌么?”
“可以!”子龙一听,先是一愣,旋即毫不犹豫的把手朝脸上一抹,就把脸上的易容术直接给去了,露出了庐山真面目来。
即便李东阳早就从杨一清、任不凡还有安王那里知道,这徐子龙的真实身份,也知道他的长相与当今天子正德皇帝一模一样,可乍然见到子龙的真面目,他还是忍不住一阵失神,过了一会儿,才恍然醒悟过来,摇摇头,自嘲的笑道:“老了老了,差点就分不清了!”
“李大人慧眼如炬,是当朝第一人,怎么会分不清呢!”子龙却是一笑。
“你的身份,他们都已经告诉我了,今日一见,我也是确认无疑了!”李东阳悠然一叹,说道,“所以你如果再叫我李大人,其实极为不合适,以我之见,不如你就叫我西崖公吧!我也就托大一声,唤你子龙,如何?”
“一切听凭西崖公吩咐!”子龙拱手应了下来。
“好,好,好!”李东阳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对子龙的表现,却是极为满意,忍不住点了点头,说道,“之前听安王、杨一清他们转叙,说子龙你谦厚仁义,与先帝相类,我却只以为他们是奉承。如今看来,却真的是极有先帝风范,真是先帝之幸,我大明之幸啊!”
这还是第一次,子龙被人与他那没见过面的父亲联系到了一起,而这开口之人,还是与弘治皇帝极为亲近,算得上是弘治皇帝亦师亦友的三朝老臣。
当下子龙听得心中不免也是几分高兴,谦逊的说道:“虽然我从来没有见过父亲,但是我已经从许多人那里,听了他的事迹。以我自己来看,如今的我,却与他老人家还是有很远的差距!至少他能中兴大明,我却不能!”
“哈哈!”李东阳本来是满腹疑虑的前来的,虽然他知道子龙的身份,也听过安王、杨一清的描述,知道子龙的大致秉性,但未见面之前,他始终要有所保留。
此刻与子龙一番浅谈,虽然才只有三两句,李东阳却能敏锐的发现这年轻人身上,果然继承到了许多弘治皇帝的优点。
比如之前所说的谦厚仁和,比如他现在表现的虚怀若谷,种种一切,却让李东阳仿佛看到了弘治再世,这大明的盛世又要重临一般,忍不住双眼之中,却是充满了水汽,感慨的说道:“先帝,你却总算后继有人了!”
说完之后,李东阳竟然不避子龙在场,竟然就这般流起了眼泪来。
显然他对弘治皇帝去世,以及如今因为弘治皇帝不在,导致的朝政紊乱真的是极为痛心疾首。
子龙一见如此,稍稍思虑一番,便有些大致猜到了李东阳心里的想法,当即劝慰一番,过了片刻才劝住了李东阳。
“嘿嘿!倒是教子龙你看了笑话!”李东阳拭去眼角的眼泪,感慨万千的说道,“先帝临终之时,托孤于我、刘健、谢迁三人,命我三人好好辅佐今上,维护好他好不容易重新梳理好的大明江山!可是我三人虽然一腔热血,想要誓死以报先帝知遇之恩,无奈今上顽劣不堪,只知玩耍,宠信刘瑾这等阉党,导致朝政急转直下,直至如今,却仅有我一人,留在朝中,不过成了一个摆设罢了!”
“西崖公勿忧,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如今朝政虽然因为刘瑾等阉党一时搅扰,而颇有动荡!可在西崖公与杨大学士的鼎力周旋之下,却也是力保我大明不失大义,我想父亲如果在世,当也是会表彰西崖公与杨大学士的功绩的!”子龙忍不住引用了这句诗词,这却是婉儿原来教子龙学字,子龙觉得这句诗词不错,就记了下来,如今却是用了出来。
只是他不知道这诗词的出处,这般由他嘴里说出,又是以弘治皇帝之子的身份,对这当朝首辅说出来。
却让李东阳先是一愣,旋即激动莫名,对着子龙郑重的行了一礼,满脸自豪的说道:“谢过子龙你的赞誉,老夫却是愧不敢受,愧不敢受啊!”
“当得起,西崖公自谦了!”子龙还不知道问题所在,只以为李东阳是谦逊所致,当即握着他的手,真情实意的说道。
李东阳却是来看子龙的双眼,发现他眼中无一丝作伪,忍不住笑着点头说道:“好,那老夫就愧领了!”
“如此最好!”子龙不明所以的说道。
此时这句诗词是出自唐太宗李世民,夸赞属下臣子萧瑀所作。
这萧瑀曾为隋朝官吏,后来又投降给了李唐,为李世民的臣子。
期间无论在何人麾下,都是以勇于任事,敢于直言而闻名。
如今子龙却把这句诗词用来夸赞李东阳,虽然有些情景不太相合,但是其中却对李东阳忠于皇帝,维护国家稳定的功绩是认可的。
子龙虽然懵懵懂懂,可能还没领悟过来,但是李东阳却已经如此理解,心中颇有得到知己的感觉,对这初次见面的先帝之子,也是越发的又好感了。
当下两人又是闲聊了一番,子龙也就单刀直入,直接询问起李东阳关于此次宁夏起事,清流文官一派到底是看法以及行动了。
来之前,李东阳其实还没有拿定主意,到底该如何对待子龙与宁夏起事。
可是与子龙相见之后,他对子龙的好感度却越发好了,不禁心中隐隐闪过一个期许。
听得子龙询问,他笑盈盈的直接说道:“安王此举,虽然颇有些大逆不道的样子,但毕竟也是为了我朝拨乱反正,我等文人不支持他的这种行为,但是也不会反对!”
“哦?西崖公到底是什么意思,还请明言!”如若放在之前的子龙,只怕还不能体会李东阳话里的意思,以为李东阳在斥责安王的举动。
可这一路之上,他却参悟三家经典,对三家的思想渐渐了解了一下,再结合朱祐杬与清虚真人所讲,却更是理解了许多。
儒家以仁义为先,以忠孝为表!
这忠孝仁义,便是儒家思想的内涵所在。
如今安王的举动,虽然是为了清君侧,让大明朝政回到正轨,但他采取的措施,从儒家的角度来看,实就是有些背离君臣纲常。
李东阳身为一代大儒,不能完全支持安王的举动,子龙这会儿却也能理解一些。
后面他又说不反对,子龙也是理解,毕竟李东阳也知道,仅凭清流文官与刘瑾这般斗法,始终不是长久之计!
“其实老夫的意思很简单!我们这些文人可以因为刘瑾,暂时允许安王起兵,威慑刘瑾,让他不敢肆意妄为!但是我们却不能同意安王带兵抵达京城之下,实行那清君侧的兵谏!”李东阳也是没有绕弯子,直接说出了清流文官一派的意思。
子龙听完之后,不禁皱了皱眉头,不解的问道:“啊?这是为何?还请西崖公指点!”
“指点谈不上!”李东阳笑了笑,让子龙少了些许顾虑之后,才缓缓说道,“京城为社稷根本,朝廷所在。如果真的被安王带着大军,来到了京城之下,你以为朝廷颜面何在,威仪何在?日后却拿什么,再号令天下呢?”
“这……”子龙本来听得安王的计划,却是高兴不已,他毕竟是一介江湖人士出身,对这种单刀直入的做法,却是最喜欢的。
可这会儿听了李东阳说的弊端,他又忍不住深深觉得有道理。
京城为天下表率,如果真的被安王率领大军,抵达城下,只怕天下震动,许多有不轨企图的人,都会以为京城虚弱,竟而四处起事,对天下,对社稷确实是祸非福。
“再有,安王带大军此来,如果真的到了京城之下,子龙你能担保他不会变了心,不想杀入京城,行当年太宗故事么?”李东阳含笑的看着子龙,说了一句颇为诛心的话语。
第四百九十三章 计划
所谓的太宗故事,就是当年明太宗永乐皇帝朱棣,因为不满侄子惠文帝削藩,率先在北平举事,以清君侧的名义,带兵南下,在诸多支持之下,最终成功让惠文帝失踪,自己夺得皇帝的事。
这次事情,被称为靖难之役!
子龙听得不禁一愣,旋即坚定的摇头说道:“西崖公,虽然我与安王相交没有多久,但是我知道他为人仁厚,是大明难得的好藩王。若说他要行太宗故事,我徐子龙第一个不信的!”
“我与安王交往,也不是一年两年了,若论了解,我只怕也不逊于你!因此我也是不相信他会行此悖逆之举!”不想李东阳却也是如此说道。
“啊?那西崖公你这是……”子龙颇为奇怪的看着李东阳问道。
“我相信他,但是他的手下呢?黄袍加身的时候,你以为还是他一人能左右的么?”李东阳似笑非笑的看着子龙,淳淳说道。
“哎!”子龙本来还想为安王辩解,可是听到那黄袍加身四字,就突然明白过来,就算安王自己不想,可安王下面的人呢?
在那种只差一步,就能攫取大明至高权利的诱惑之下,不要说安王了,只怕就算是朱祐杬这位皇叔,也可能难免被人怂恿,行差踏错。
当下子龙无力的垂下手来,有些垂头丧气的说道:“那难道就如此算了?”
“我只说不能带兵来京城,可没有说不让安王起事!”李东阳见子龙如此,虽然心中也是颇为不舍,可也只得硬着头皮,继续说下去,如果要子龙达到他心中的那一步,那么子龙就必须学会这些。
“西崖公请讲!”子龙收拾了一下神情,拱手问道。
“可以让安王自宁夏起事,大略打到大同附近就行了!”李东阳轻轻说道,“在到达大同之前,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只怕都不会对安王的事进行太大的反应。因此在那之前,狙击安王大军的,应当是以刘瑾的人为主。这时候,就需要子龙你们能挥出宁夏一战的气势,狠狠的打击一下阻挡你们的人,让刘瑾惧怕!”
“只到大同?”子龙也已经大概知道了这北边的地理分布,知道大同为九边之一,处在宁夏与京城之间,其后还有宣府等重镇支撑,实是大明的防御重镇所在。
“嗯!只到大同!”李东阳说道,“只要到了大同,你们应当就打痛了刘瑾,他那时应该就没有多少可堪使用的人手,必定要求朝廷出面,平复安王此次叛乱!这时候,就是我们清流文官出马的时候,我们会要求由我们指定的人,来领导军队,然后带着一名看似是刘瑾麾下,实则是刘瑾对头的人一起作为监军,带领大军,与安王的大军在大同对峙!”
“哦?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子龙听得李东阳的提议,却没有直接认同,而是先思索起李东阳这么安排的用意起来。
李东阳见子龙如此,不禁欣慰的点了点头,说道:“这样一来,阻击大军也是我们这些反对刘瑾的人,而安王大军的目地,也是不言而喻!我们可以在大同对峙,然后双方接触谈判,让安王把此次起兵的目地等等都宣布出来,然后呈交朝廷,我们再与武将们一起,在朝堂难,述说刘瑾乱政之事。大军在外,想来子龙你的那位兄弟,就不能再袒护刘瑾了吧!”
“这也很难说!”子龙听了李东阳的话,已经明白他的意思,只是仅凭双方对峙,然后形成谈判,就能让自己那位兄长同意裁撤刘瑾,这他着实不清楚,毕竟这位兄长任性而为惯了,他哪里了解啊!
“不管怎么说,这等大军压境,只要运作的好,我们文武百官一起力,一定能扳倒刘瑾的!”李东阳见子龙如此,当即说道。
其实他曾是正德的经学老师,对正德脾气秉性,了解的比子龙要透彻许多。
诚然,即便天塌下来,这位荒唐天子,也只会是找个地方躲着继续玩,不会随意惩处他的玩伴。
可是两只大军在京城不远的地方对峙,朝堂之上,本来许多中立的文武臣僚,一定也会倾向于尽快解决争端。
如此一来,只要刘瑾的支持被消弱到最小,然后又有许多文武臣僚一起站出来,形成一面倒的舆论压力,那贪玩的小皇帝就算不答应,只怕也是不行了。
只是这其中,有一层逼迫君上的意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李东阳也不能明目张胆的跟子龙细说。
子龙毕竟接触政治时间太短,因此不了解这其中的运作规律。
他眼见李东阳一口咬定,只能让安王大军进到大同,也承诺能借此由朝廷内部力,扳倒刘瑾,当即也是不再坚持安王之前的计划,只是点头说道:“好吧!既然西崖公你觉得这样能成,那么我回到宁夏,就告知安王殿下!只是这朝廷大军的领军之人,西崖公准备选谁?要知道这人以及那监军如果没有选好,导致真的大战开启,只怕于大明极为不利啊!“
“嘿嘿!这个老夫和廷和早就商量好了,我们一直属意杨一清!”李东阳微笑看着子龙,缓缓说出了一个让子龙极为惊愕的名字来。
“杨大哥?”子龙确实惊愕了一下,旋即就有些惊喜的说道,“他不是得罪刘瑾,已经辞归故里了么?”
“这你放心!”李东阳淡然说道,“杨一清是我们文官之中,难得的文武全才。等安王殿下在去大同的路上,把刘瑾手下的人打痛了,他必然就会求到我们文官这边来,到时候,我们推出杨一清,刘瑾又是深知杨一清的本事,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子龙是乞丐出身,第一个与他折节下交的,当是寇剑南,但是真正与他称兄道弟,又指出宁夏是他母亲线索的,却是他认下的那位大哥杨一清。
以前杨一清得罪了刘瑾,只能丢官罢职,回到老家去避祸。
子龙能力有限,也是无法帮上什么忙。
时常也是感慨,杨大哥一表人才,文武双全,却只能流落乡野,真是大明不幸。
此刻子龙听得杨一清能复起的消息,他也是高兴不已,只是旋即他又想到了那名监军。在大明的军队之中,虽然总兵之类的军方统帅能指挥大军战和事宜,但后有朝廷指挥,前有监军掣肘。
想要让军队如臂使指,不但要与朝廷取得信任,还要与监军和睦。
而这监军,大明一直以来都是由太监充任。
如今宫内许多宦官,却都是刘瑾麾下。
因此在大战开始的时候,刘瑾一定会派遣自己手下的宦官,充任各军监军,如此一来,这杨一清的监军如果是一名忠于刘瑾的人,只怕大战还是有可能爆。
当下子龙忍不住把这个疑问,说了出来:“既然总兵统帅西崖公你定了,那不知这监军的话,是不是也定了呢?”
“这个你尽可以放心!”这次安王起事,实是背后有清流文官以及功勋贵戚一起力的结果,因此李东阳等人对这计划的细节,已经反复推敲了一番,这会儿子龙询问,他也是直接说道,“监军的话,我们属意张永!这张永为八虎之一,可却一直以来,与高凤为一伙儿,不参与阉党的争权夺利,较为本分!再加上他又是十二团营的监军,他出任远征大军的监军,实是理所应当!”
“张永?”子龙心中一动,想起那名在于家庄,拼死保护正德皇帝的锦衣卫百户钱宁,据说这钱宁好似就是张永的手下,但是却遭到了魏彬等刘瑾铁杆手下的极力狙杀,如此看来,这两人兴许是真的有矛盾了。
既然两人有矛盾,而李东阳又说张永可以,那么子龙却也是不再有疑问,只是点了点头,算是对李东阳这人选的认可了。
接下来,子龙就大致交代了一下这次安王起事所准备的力量,也说了一下自己与安王为稳定边疆,不使大明生变故的时候,被蒙古趁虚而入所做的准备。
李东阳听完之后,也是连连击节赞赏,并且承诺子龙,在事起之后,会想办法调动蓟辽边军,一起山东、河南的卫所军队北上,驻防宣大一线,不使蒙古趁虚而入,名义上却是来剿灭安王所领导的“叛军”的。
子龙见到李东阳也不是全无准备,当即便明白过来,只怕朝廷上下,对这次起事已经是准备就绪了,只等安王在宁夏动了。
当下他也是不再多说,就准备起身告辞。
不料还未动身,李东阳突然开口问道:“子龙,你也为先帝之子,又与你兄长模样一模一样,不知你是否有想过,取代你兄长呢?”
“啊?”子龙万万没有想到,这李东阳如此光风霁月的人物,竟然会突然说起这等极为大逆不道的话来,再加上他一直没有这种想法,不禁呆立当场,过了片刻,才反应过来,正色的看着李东阳,坚定的摇头说道,“西崖公,我自小流落民间,便是乞丐都曾做过,我这样的人,如何能成为一国之君!再说了,这皇位已经由先皇传给了兄长,那么这就已经是定局了,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更不想成为这九五之尊,还请西崖公不要再做如此想法了!”
“哈哈……”被子龙这般几近训斥一般,李东阳却依然不怒,只是轻轻一笑,显得颇为愉快,然后才缓缓说道,“子龙你果然有先帝风采,方才却是老夫冒犯了!你就当做是老夫一句酒后戏言,不要再往心里去了!”
“好!如此子龙就辞别西崖公了,这次与西崖公一番交流,却是胜读十年书,子龙受教了!”子龙拜了一拜,然后等李东阳也是回礼,全了礼数之后,也就撤出了这雅阁。
第四百九十四章 猜测
出雅阁之前,子龙却把自己的面目故意弄脏了,却是为了遮掩容貌。
等做好之后,他便在李东阳的一番笑意之中,出了雅阁,又恢复了店小二的装扮。
那徐掌柜本来就一直守在外面,见到子龙出来,不禁立即走上前来掩护,故意责备子龙一番,埋怨他把自己搞的这么脏,兴许会惹来李东阳不快之后,又责令他回后面去,好好整理一番,再出来伺候。
子龙也是如寻常小厮一般,唯唯诺诺,一句不敢反驳,被徐掌柜一番斥责之后,点头哈腰的退了下去。
其他的在附近的伙计,却还都准备上前为子龙求情,子龙心中颇为感动,对这些相处不久的同伴,倒是好感顿生。
等子龙退到后厨的时候,却正看到任不凡一脸嬉笑的坐在那后厨之中的一把椅子上,见到子龙前来,把手上的点心三下五除二给吃了下去,然后说道:“哈哈!如果让人知道神龙大侠被我丐帮下面的一个五袋弟子训斥了,那我任不凡可是大大涨脸了啊!”
“任大哥!”子龙也是没有料到,这才回来就碰到任不凡,还被他这一顿奚落,一面去清理脸上的痕迹,一面好笑的说道,“你这天下第一大帮的帮主,却哪里需要我来衬托!”
“哈哈!”任不凡又是一阵长笑,然后拍着子龙的肩膀,问道,“怎么样?与李大人聊的妥当了?”
“差不多吧!”子龙简短的叙说了一下与李东阳谈话的内容,省略了李东阳最后所说,以及一些宫闱之中的事情,毕竟这些事情,任不凡这一介江湖人士,知道多了,反而不好。
大略说完之后,子龙也是收拾的差不多了,当即坐到任不凡身边,说道:“如何?”
“什么如何?”任不凡一脸呆滞,旋即答道,“很好啊!李大人的计划,却是面面俱到,既能让国家的动荡最小,也能起到扳倒刘瑾的作用啊!”
“我不是说这个!”子龙见这英明神武的丐帮帮主,也有懵圈的时候,不禁也是好笑的说道,“我是问你,以及丐帮,准备在这次大事之中,如何行事?”
“哦!你原来是说这个啊!”任不凡一脸恍然的点了点头,拿了一点吃的,递给子龙,然后说道,“我丐帮从大明开国之初,就一直遵守这忠义二字为先的帮规,即便是我,也必须遵守,你明白了吧?”
“这意思,就是丐帮会坚定的站在朝廷这边,到时候两军对垒,任大哥你也会带着丐帮帮众,站在朝廷大军这边了?”子龙吃着东西,垫了一下肚子,缓缓问道。
“是的!”任不凡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说道,“不论如何,我们丐帮不能反对朝廷,你应该明白!再说了,这次你们与李大人他们实属合作关系,就算我带着丐帮站在朝廷这边,那还不是与你们是一起的么?”
“也对!”子龙点了点头,说道,“只是我总觉得,这次起事,应当没这么简单!”
“哦?子龙想说什么?”任不凡闻言一愣。
“刘瑾老谋深算,掌控朝政多年,培植党羽无数,无论在朝在野,都是有极大的能量!再加上……”子龙皱着眉头,缓缓说道,只是说到最后,却忍不住顿了一下。
“再加上什么?”任不凡立即问道,他对刘瑾的能量也是颇为了解,可这次李东阳制定的计划,就是先借助宁夏的力量与子龙的手,去消灭掉刘瑾很大一部分军队的实力,然后再让清流文官出面,以收拾残局为借口,实行对刘瑾的倒台。
因此就算刘瑾的能量再大,其实命运已经注定。
在前有宁夏河套联军,后有朝廷诸多大臣的掣肘,刘瑾的人,想不败也是难得。只要败了,刘瑾的末日也就差不多要来了。
可这些子龙理应也是清楚,也应该知道想打败刘瑾,难度不大,那么他的担心,到底是什么呢?
任不凡忍不住看向子龙,却准备去询问子龙的顾虑到底是什么,不料子龙却只是摆了摆手,说道:“有些事,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罢了,你叫我说,也是说不上什么!只是大哥,以前天下有五绝高手,你应该知道吧?”
“知道!”任不凡点头说道,“难道你担忧的是这五绝?”
“五绝是东魔西狂,南圣北幻,中剑神!”子龙缓缓说道,“其中西狂就是天王派的大天王,已经被我们合力斩杀!东魔远在日本,一时半会儿不会搅乱!南圣的话,我最近受了他夫人的请求,要救他脱离冰封之苦。中剑神我见过两次,是一名不理世事的绝代高人,也不会出来搅局,唯一让我担心的,其实就是最后那位,北幻轩辕破!”
其实任不凡只听过五绝名号,知道江湖有这五名高手。但是具体是哪五名,他其实也不清楚。
毕竟丐帮虽然消息灵通,但这五人本就甚少在武林行走,又是那等三十年前的绝顶高手,如何能被人知晓。
如今任不凡缓缓听完,却发现子龙好似对这五名高手颇为了解,甚至于最后还说这北幻轩辕破,是让他忌讳的高手。当下他忍不住说道:“我可是听说了,你力败魔君樊天涯,这北幻就是再厉害,能与魔君一战?”
“也不怕告诉大哥!这魔君,其实就是死在北幻的手上!”子龙叹息一声,不顾任不凡的惊叹,然后说道,“这轩辕破的武功,以我之见,当世除了剑神能力压他一筹之外,余者再无一人!如今他又搅风搅雨,四处作乱,实是一大隐患啊!”
“四处作乱?从何谈起?”任不凡问道,他这段时间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宁夏大事以及正德出宫,还有丐帮内部自身有叛徒这几桩事情来,江湖上的,除了知道正魔大战的大致过程以及结果之外,余者一概不知。
当下子龙也就把轩辕破带着魔相派,突袭少林寺,杀了心禅堂长老可心老僧,又带着日月神教杨虎,逼迫武当交出青铜鼎,最后更是把朱祐杬被逼无奈,上了武当的事,都是一一说了出来。
任不凡听完之后,唏嘘不已,有些惊愕的说道:“这轩辕破倒是好大的气魄,同时得罪武当、少林,就算是我丐帮,只怕也是力有未逮!”
“是啊!”子龙认真的点头说道,“因此我怀疑,这次宁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