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笑傲江湖之隐形皇帝-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刘瑾想要得到的,是张太后对自己的支持,可不是这等知会李东阳、杨廷和一声罢了!
当下他知道这张太后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知道自己如果不能拿出确凿的证据出来,只凭借一幅画,这张太后无论如何也不会支持自己,也不会往死里得罪安王。
当下刘瑾轻轻一笑,又抛出了自己准备的最后一张底牌,说道:“老臣还有最后一件事,需要启禀娘娘!”
张太后已经对刘瑾这次的消息有些惧怕了,第一个消息让她震怒不已,第二消息就让她心力交瘁,那这第三个消息,又是什么呢?
一向主张修身养性,不过问太多俗事的张太后,这时候也是忍不住有些心悸,有心不听刘瑾所言,可是却又对刘瑾的消息有些好奇。只得点了点头,示意刘瑾接着说。
那刘瑾当下得意一笑,说道:“最后一个消息,就是那当年的刺客马风月,很可能没死!”
“什么?”张太后惊得花容失色,不禁有些目瞪口呆的看着刘瑾,问道,“你确认么?”
“魏彬亲眼所见,老臣已经责令大用去调查,以老臣看来,能基本确定!”刘瑾说道。
马风月当年为报家仇,与苗定山一起,偷入禁宫,准备行刺弘治皇帝。
不料阴差阳错,发现了刘瑾,张太后对郑金莲所做的事情,还把那正德的孪生弟弟给抱走!
因此马风月如果没死,又把当年的事给泄露出去,只怕张太后身份再如何尊贵,影响力再如何大,也无法保住她现在的优越生活。
更可能的,就是被诸多藩王,宗人府以虐杀皇子的罪名,幽禁到冷宫之中。
第三百六十三章 改革
一旦涉及到张太后自身的安危,这位仁厚的张太后就会变得有些凌厉起来,只见她看着刘瑾,正正的问道:“这个贱人现在是什么身份?摸清楚了么?”
“差不多摸清楚了!”刘瑾其实根本没有确认这风月帮帮主马风月,就是当年的那个钦犯马风月。
毕竟风月帮号称宁夏第一大帮,明里帮众都不下千余,暗地里更是不可计数!
这等帮派的首脑,一般都要在官府备案,留下案底,证明清白之身,官府才不会去管!
如果风月帮主真的是钦犯,那这个钦犯的胆量倒是极大!
刘瑾之所以要在张太后面前说风月帮主就是钦犯马风月,却也是因为风月帮的势力不错,又与安王一直关系亲密,要扳倒安王,这风月帮必定是一大阻力!
而且刘瑾隐隐觉得,这马风月可能就是当年的钦犯。
“说来听听!”张太后能主导后宫近二十年,本身的手腕自然不错,她一向就是谋定而后动,绝对不会在情况不明朗的情况下,就贸贸然展开行动。
“宁夏有一大帮派,名为风月帮!这帮派是在十余年前突然形成的,资历按说来很短!可是这帮派只花了这十余年的时间,就在宁夏立足,而且辐射周边的州府,绝大部分的回民,都已经加入进去!但是这帮派明面却只有千余帮众,帮主就是那钦犯马风月!”刘瑾说的这些,大部分是魏彬留在宁夏的时候,与宁夏的镇守太监李增,交换情报所得。
虽然风月帮发展隐秘,只在回民之中招收帮众!
可正是因为他只招收回民帮众,才会被魏彬与李增调查的一清二楚!
“哦?这贱人竟然这么有本事?”张太后本来还颇为烦忧,毕竟如果这马风月身份隐藏的好,或者与达官贵人扯上关系,自己想要动她,倒是比较难!
可是马风月偏偏创立风月帮,又偏偏只招收回民帮众,这等行为,实是自掘坟墓无异。
张太后想到这些,心情好转,颇为愉悦的说道,“刘公,哀家如果没记错,弘治元年的时候,凤翔府曾发生**,十七年的时候,山东昌乐也是发生了大规模的**!这些回民,好似很喜欢跟朝廷对着来啊!”
“娘娘倒还记得!”刘瑾轻轻一笑,他来之前,已经调取了当年马风月的案底,从当年的调查来看,马风月好似是因为父亲在一次**之中,被官府所杀,因此就恨上了弘治皇帝,才与苗定山一起,进皇宫刺杀皇帝来的,此时张太后又这般说,他如何不知道张太后什么意思,当即点头说道,“回民自永乐以来,就一直没消停过!马风月的父亲,当年好似资助了弘治元年的凤翔府**,因此暴露之后,全家满门抄斩!这马风月幸免于难,不惦记天恩,却一味想要报复先皇,因此才入宫行刺!”
“嘿嘿!这倒是好!”张太后喜形于色,高兴的说道,“这贱人当年坏哀家大事,导致那孽种活了下来!侥幸逃得性命,不想着隐姓埋名,了此残生,却竟然去做回民的帮主,真真是自寻死路!刘公,你传哀家懿旨,着有司取缔风月帮,把马风月给我押解进京!罪名嘛,就是这马风月阴谋刺杀先帝,罪在不赦就好!”
“娘娘,这可不行!”张太后本以为刘瑾会立即跪听旨意,毕竟刘瑾说起这个事,肯定也是不想马风月活下来的,当年马风月可是知情人之一,事情暴露,张太后固然地位不保,打入冷宫,而刘瑾也是会失去一切权威,送到那菜市口挨上一刀的命!
却不料刘瑾反而劝谏,只听他说道,“娘娘,这风月帮在宁夏当地声誉不错,极得当地百姓拥护,最关键的是……”
说到这里,刘瑾却小小的卖了个关子,没有继续说下去,张太后颇为奇怪,不禁问道:“最关键是什么?”
“最关键的是,风月帮与安王殿下相交莫逆,这个风月帮能在十余年的时间,席卷宁夏一带,却与安王的支持密不可分!”
刘瑾本来就是为了逼迫张太后彻底倒向自己,再加上又想对付安王,自然这样说。
不过他说的也确实是事实,宁夏一带,回民极多,安王为了更好的安定宁夏,稳定边疆,就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给了风月帮诸多便利之处,马风月也是投桃报李,在诸多事情之上,都会为安王着想,比如上次鄂尔多斯犯边,马风月就派出帮众与边军一起抵御。
而且马风月以风月帮的帮规与人情,约束着宁夏一带的回民,这些年回民渐渐稳定,也与风月帮不无关系。
可是这些事情,对张太后而言,却是不关心,她关心的,却是如何能除掉马风月,保住当年的秘密!
可如今安王竟然站在了马风月的背后,再加上又有刚刚先帝遗宝的事,张太后本来对安王的好印象,已经渐渐崩塌,只觉得这位藩王好似就是弘治先帝留下来钳制自己的一般。
可刘瑾尤嫌不够,却又出声说道:“而且安王的背后,也站着不少人影!”
“说!”张太后神色冷厉的问道。
“主要有代王、庆王以及定国公徐光祚!”刘瑾说的这些,自然又是三厂一卫搜集来的消息,这些也确实不错。
庆王的封地在凤翔一带,代王却在大同一带,与宁夏相隔不远。
三王之间,互通有无,自然是时常联系。
虽然大明宗室律令里,有明确的规定,不许二王之间私相授受,可是安王、代王有统带边军的权利,自然是比之一般藩王有极大的不一样。
至于定国公徐光祚,却是因为魏彬的汇报了!
虽然魏彬不知道定国公与安王的真实关系,但是却不妨碍他去揣测!
两人之间,又有那子龙为线,自然是足够说的上互相有联系了!
这样一说,本来还是有些平静的张太后,不禁脸色大变!
她如今心里已经慢慢接受了安王很可能就是弘治先帝留下来的一颗棋子,关键时刻对付自己的!
本来就有意除去安王,以免自己受害!
可如今安王背后站着一位富甲陕西的庆王,一位在大同影响极大,能调动边军的代王,再加上那刚刚冒出头来,走上前台,背后有张懋、朱辅支持的定国公徐光祚,这却让张太后心中又惊又怒,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要动马风月,那多半会牵出安王,而要动安王,却多半会带出他身后那庞大的关系网来,张太后一时也是有些急了,不禁又问计刘瑾道:“刘公今日来,跟哀家说了这些,想来是已经成竹在胸了!不若你说说办法,如果可行,哀家自然会支持你的!”
“太后英明!”刘瑾听了张太后的口气,自然是明白这张太后已经有些技穷,她想收拾了马风月,永绝后患,但是同时又担心马风月背后站着的人,而能在这件事上,全心全意帮张太后的,除了自己之外,不做第二人想。
当下刘瑾拱手施礼之后,高兴的说道,“老臣确实有个计划!如今朝廷之中,政出多门,导致很多时候,效率低下,臣以为革新这等弊端,就能对这件事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哦?你说说!”张太后眉头轻皱,总算是明白了刘瑾此来的真实目的,这老宦官竟然想革新朝政举措,说简单点,就是想变法!
变法一事,却是让人听了就会反感!
毕竟不论是历史上哪个赫赫有名的变法,都是要动一部分的利益,满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这其中,被动的这波人,一般都是手握实权!
所以一般变法,即便是鼎鼎大名的王安石,都是难以成功!
如果刘瑾真的要变法,张太后就不得不考虑清楚,然后再做决断了!
刘瑾在知道如今的严峻形势之后,就一直在思考,自己该如何应对,才能打破这次文武联合,赢得这次政争!
他知道,文武联合,势力之大,远远超过当年刘健与王岳主导的内外廷联手。
“容老臣禀告,如今天下政务,都是汇聚到内阁之后,由内阁的阁臣审批,草拟出处理办法之后,再转呈司礼监,由司礼监交由陛下御览圣裁之后,再让司礼监用印,最后发回内阁,由内阁制成谕旨,颁行天下!”
刘瑾却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改革举措,而是这般说道。
“不错!这制度是起于洪武太祖,成于永乐太宗时期!历代先皇,都是沿用此法,有什么不妥之处么?”
张太后已经听了出来,这刘瑾竟然是想变革这等极为重大的根本制度,她心中惊讶无比,私心里想着,如果有害社稷,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答应刘瑾。
不料刘瑾却突然说道:“不错!这样一来,内阁有建议参政之权,但是决断用玺之权,却在司礼监!看起来有内阁与司礼监互相掣肘,就能天下太平,却不想这样正给了许多人机会,也使得天下很多事迁延日久,导致社稷受损啊!”
“那刘公你是什么意思呢?”张太后心中以为,这刘瑾却是想劝自己把内阁之权,收到司礼监之中,这样以来,就能让他独霸朝纲,再也没人掣肘了!
如果刘瑾真的这般建议,张太后却是无论如何都不肯答应。
可刘瑾仿佛明白张太后心中所想一般,只听他说道:“老臣想着,这司礼监虽然能监察到内阁,但是却使得内官权利太重,影响很多事务的效率,所以老臣建议裁撤司礼监,把司礼监的权利,放到内阁之中!”
“啊?刘公你说什么?裁撤司礼监?”这一下却与张太后自己所想,无异于南辕北辙,她心中是又惊又奇,不禁在想道:“难道刘瑾看文武联合紧逼,招架不住,想要告老还乡,放权求得性命!又或者他是想着以退为进,明里是劝哀家裁撤司礼监,实则是要得自己的同意之后,去动内阁么?”
刘瑾却哪里知道张太后这么一瞬间,想了这么多念头,他却是好似一副公忠体国一般的说道:“不错!司礼监虽然起到了监察内阁的作用,但是却也是朝廷效率低下,不利于朝廷的运作!裁撤了司礼监之后,内阁就能大展报复,带着大明走向更强!”
“这可不行!”张太后断然拒绝道,“不说没了司礼监,内阁从此势大难制,不利于皇帝统治,单说祖宗之法不可废!你这建议如果提出来,不说其他,只怕皇亲国戚,都不会答应!”
以刘瑾对张太后的了解,她的这些,却是都没有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当下只见刘瑾颇为得意的一笑,然后说道:“内阁势大难制,不过是因为内阁之中多是文臣,这些文臣一般都喜欢党同伐异,结成朋党!老臣却有一个建议,解决这个问题!至于娘娘说的皇亲国戚,这就更简单了!娘娘为太后,这皇亲国戚,又有哪一个不对您的命令俯首帖耳!只要娘娘发话,这就不是什么大事!”
“你先说说解决内阁问题的建议吧!”张太后闻言不禁皱了皱眉头,倒是没有反对他的这句话,说道。
“很简单!内阁之中,如可以引进内官,以内官外官一体决断,一来可以互相牵制,二来就能解决这等势大难制的忧患了!”
刘瑾总算是露出了最后的目的,当下他见到自己说了之后,张太后果然如自己所想,一脸惊愕莫名,当即又说道,“只要内阁扩大,就能造成内阁难成一体,票拟表决,更是要公正一些,娘娘难道不觉得么?何况安王虽然是藩王,可毕竟也是大明藩王,只要内阁发下旨意,有陛下御批,一个风月帮,无论如何也不值得安王与朝廷为难吧!而庆王、代王、定国公等人,更是不可能再出面了!而且这样的好处,却还可以震慑安王,使他不敢再与朝廷作对,娘娘以为如何?”
第三百六十四章 贪玩
确实,如果要想现在以李东阳、杨廷和为首的内阁,颁布制裁风月帮,得罪安王的命令,一定得不到他们的同意!
很可能就是形成僵持,无法正式成为谕旨!
而也确实像刘瑾所说,只要是皇帝同意的内阁下发的正式命令,也就是朝廷的旨意,没有人敢明里抗衡!
这样一来,确实比让刘瑾以三厂一卫行动来的名正言顺一些。
可是刘瑾的这个建议,真的会这么简单么?
张太后不禁心里有些犯嘀咕,想着其中的利弊。
刘瑾自然知道,打铁得趁热,不能给张太后太多考虑时间,当即建议道:“太后,事情已经很危急了!如今文武联合,本就有英国公、成国公站出来了!如果当年的事传出来了,再加上以安王、庆王、代王为首的藩王,以及民间的风月帮、天阴教等等势力,太后你……”
“别说了!哀家明白了!你放手去做吧!不过动作要快,哀家可不想马风月与那孽种活的太久!”
随着刘瑾的话,张太后的脸色越来越白,最后无力的坐在暖座之上,有些疲惫的摆了摆手,说道。
“老臣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瑾见张太后总算同意,不禁咧嘴一笑,拱手接命,说出了这等名言出来!
“好了!去吧!哀家乏了,要休息了!”张太后挥挥手,却是不想再与刘瑾谈下去,这个晚上,她经历太多,真的是心力交瘁!
“老臣告退,这就给娘娘跪安!”刘瑾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当即深深鞠了一躬,如此说道,然后缓缓退出张太后的寝房。远远的,刘瑾好似听到了张太后的一声长长的幽叹,刘瑾却是得意的一笑,不再多说。
出了慈宁宫之后,刘瑾也就准备离开皇宫,回宫外的府邸休息去了,这一天,他也是累了……
。。。。。。
此时的正德皇帝正在心烦意乱!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正德皇帝想出宫去见识见识武林争斗,但又没想到办法怎么溜出去。
这种不爱理政,喜欢贪玩的性格,跟弘治皇帝对正德皇帝一直溺爱有关。真可谓捧在手心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再加上他身边的刘瑾等八虎,一意邀宠媚上,时常怂恿正德走马遛狗,才造就了如今的正德!
爱凑热闹,就是正德的一大特色!不然也不会建那史无前例的豹房,专门用来寻欢作乐!
虽然刘瑾以言语劝住正德,但是正德内心深处,却一直有些不得劲,一个人静静的呆坐在御书房。
那丘聚看正德皇帝不高兴,上前来问道:“陛下,不如去豹房寻个开心,看看杂耍,或是看老虎与狮子搏斗?”
“今日不去豹房了!”正德把手一摆,拒绝道。
正在这时候,外面响起一阵声音,就见御书房的门被人从外面推开,一名年逾二十余岁的宫女自外面缓缓走了进来,对着正德施礼之后,径直走上台来。
“呀!秀儿姐,你来了啊!”正德皇帝闻言不禁从那走神的状态清醒过来,抬眼一看,却不禁说道,“你不是在豹房么?怎么突然来了这儿?”
原来这宫女,正是上次帮助子龙,模仿正德皇帝的宁秀儿,只见她轻轻一笑,说道:“还说我呢!陛下今日突然不去豹房玩了,却呆在这御书房,豹房那边一直苦等陛下不至,不得已,罗公公就派我入宫,看看陛下到底在干嘛!罗公公拖我给陛下捎一句话,说是一切准备好,就等着陛下去游玩了!”
“嘿嘿!罗祥倒是有心了!”正德闻言说道,“只是朕今日不高兴,不想去豹房玩了!”
“怎么了?又有哪个大臣惹陛下不高兴了么?”宁秀儿虽是宫女之身,却一直得到正德皇帝的荣宠,正德皇帝自小就是一人长大,只有这大家闺秀出身的宁秀儿,对他最是放得开,因此他也把宁秀儿当作了姐姐一般,在这宫中,即便是八虎也不会轻易招惹宁秀儿。
此时宁秀儿还以为正德心里不高兴是因为朝政之事,她虽然想正德皇帝能亲理朝政,当一个好皇帝,可如果自己的皇帝弟弟被欺负了,她又会忍不住不高兴,因此不禁看向丘聚,显然是质问的意思。
丘聚本来在八虎之中,地位仅次于高凤、张永,排在其他几人之上!只是他任了东厂厂公之后,目中无人,嚣张跋扈,不意触了刘瑾的霉头!
刘瑾此人有恩未必报,有仇却绝不会等太久,更何况丘聚不服他,那么他的掌权基础都会动摇。
因此刘瑾展开凌厉的手段,把丘聚找了个由头,一撸到底,更是发配南京,差点就在南京终老了!
后来丘聚自己不甘心,也就在南京努力,一意蝇营狗苟,为刘瑾奔走效劳,立下几桩功劳之后,又搜刮不少钱财,孝敬刘瑾之后,刘瑾才念着同是八虎的情分,把他又调回了宫中!
只是这次却只给了一个如罗祥那般的随堂太监的职位,虽然能时时陪伴君王,但是实权却不多!
因此丘聚这会儿也算是夹起了尾巴做人,变得极为低调。
这会儿见宁秀儿质问,他也是好声好气的答道:“宁姑娘,可不是哪个大臣触了陛下的霉头!实是陛下想出宫去当武林盟主罢了!”
“武林盟主?陛下,这是怎么回事?”宁秀儿心里一跳,不禁问道。
“丘聚,你与秀儿姐好好说道说道!朕先去喝口茶!”正德此时心中还是有些不快,当下也不想亲自为宁秀儿作答,就把这个任务推给了丘聚,自己却下了台来,去前面的茶几之上,端起茶水就喝了起来。
丘聚得了皇帝的命令,当即也就一五一十的把今日早朝发生的事,以及后来刘瑾劝正德的话,都是说了出来!
宁秀儿静静听完之后,略略一想,就知道正德之所以心里不舒服的原因了!
她在正德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来到了正德的身边。
再加上又是唯一的女性,正德对她也是交心的比刘瑾等人还多,因此论对正德的了解,其实还应当属于宁秀儿。
只见她听完之后,轻轻一笑,说道:“陛下,你这是想去凑热闹吧?”
“啊?”丘聚闻言惊愕莫名,看向正德皇帝,他本以为正德皇帝经过了刘瑾的劝说之后,应当能安静的留在宫中,可谁曾想,皇帝竟然从来没有想过要留下来,宁秀儿与皇帝的关系,让丘聚觉得这应该是皇帝的真实想法。
果然,正德皇帝听了宁秀儿的话,展颜一笑,拊掌说道:“还是秀儿姐了解朕!不错!朕学了武功十多年了,从小开始,就喜动不喜静!这些年来,就一直想去江湖见识一下,以前父皇在的时候,他怕朕碰到危险,顶多就带朕出宫溜溜,从来没出过北京城!可是朕却对波澜壮阔,风云诡谲的江湖很是好奇!何况这次正魔大战,正道有无仙大师、清虚真人这样的绝顶高手,魔教也有樊天涯、古笑天、叶无焉以及刚刚冒出头来的龙摩等高手!学武之人如果能看到这一战,却是何等快事啊!”
“陛下!这可不行啊!”丘聚果然没有刘瑾那么懂揣摩正德的心思,只见他听完正德的话之后,脸色煞白,惊愕不已,不由得屈膝跪在正德面前,不住的说道,“武林之中,尔虞我诈,最是凶险!世上多得是想刺杀皇帝,一战成名的亡命之徒!如果陛下去到武林之中,只怕必定会陷入那群狼环伺之局啊!”
听了丘聚的话,宁秀儿脸色不由得大变,她其实也不赞成正德出宫,毕竟也是担心皇帝的安全。
可她与刘瑾都是明白,这皇帝属顺毛驴,只能顺着来,不能这般死谏。
如果以这等死谏,不但没有效果,反而还会适得其反。
果不其然,正德皇帝听了丘聚的话,非但没有沮丧,惊惧的神色,反而浑身充满了自信,带着些许霸道的说道:“哈哈!朕学成武艺,正是要一会江湖中人,这些人如果真的敢打朕的主意,朕必定要手刃一些混蛋,也好练练手!丘聚,你这倒是提醒了朕,这出宫竟然这般好玩!生死之间,方能有大机遇,朕的武功才能极速提升,朕也才能尽快赶上曹秋海这等一流货色啊!”
丘聚闻言惊愕不已,他这才明白,原来自己搬起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这正德皇帝非但不担心,反而好似希望刺杀能来的更猛烈一般,不由得哭笑不得!
若是被刘瑾知道,自己适得其反,只怕以他的心性,恨不得扒了自己的皮吧!
想到这人,丘聚一脸苦笑,正待再劝的时候,外面响起了小太监的声音:“陛下,掌侍卫官曹秋海,在外奉太后之命,前来求见陛下!”
此时天色已经渐渐黑了下来,曹秋海也正是奉了张太后的命令,来此索要那幅先帝遗画的!
正德本来还在说曹秋海,不想现在曹秋海就来,不禁嘀咕道:“嘿!说曹操,这曹操就到了!还真是不经念叨,宣他进来!”
说完之后,正德也不理丘聚,直接走到书桌之后,坐了下去。
丘聚也只得起了身来,与宁秀儿一左一右,来到正德身边侍立!毕竟丘聚在正德面前跪就跪了,他也不觉得有什么!
可如果当着曹秋海面前跪着,他丘聚却是觉得颇为尴尬。
不多时,一身飞鱼服,手无寸铁的曹秋海就缓缓走了进来。
第三百六十五章 出宫
只见他步履虽然看着缓慢,但是实则快速无比的来到书桌不远处,缓缓行了一礼,然后朗声说道:“曹秋海参见陛下!”
“免礼平身!”正德看着曹秋海,见他平身,才问道,“这次你来面见朕,可是母后有什么差使么?”
“回陛下!是的!”曹秋海不卑不亢的说道,“太后有命,要臣来此取那幅先帝遗画,带回慈宁宫,她老人家要好好看看!”
“父皇的画作?”正德不禁有些莫名其妙,其实上次那幅画作,他本准备到手就拆开看看的,可是后来去了豹房嬉戏,也就忘了,至于这幅画如今何在,他也是不知道!
何况此时他也没想到这幅画来,不禁一头雾水,想不懂自己哪里有什么先帝的遗画!
“不错!恳请陛下赐予臣下,臣下这就带回慈宁宫,好向太后复命!”曹秋海抱拳点头说道。
“可朕不知道母后要哪一幅啊!”正德摊手说道,“朕这里倒是有几幅父皇的画作,都是当初父皇兴致起了,随手涂鸦给我的!这些难道是母后需要的么?”
曹秋海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正德已经不记得到底是那幅画了,当即说道:“是前段时间,陛下在平台从安王殿下哪里收缴来的那一幅!”
“安王叔的那一幅?”正德这才明白过来,不禁动起脑子,缓缓思索这一幅画的去处,想了许久,颓然发现自己确实不清楚去向,不得不说到,“这个,那一幅朕收缴来之后,本准备细细瞻仰,毕竟父皇正经的画作不多,朕这里也是没有几幅!可后来这幅画朕也不知道放哪儿了,慢慢也就忘了!”
“啊?这……”曹秋海也没想到,最后得到的答复竟然是这个答复,不禁呆立当场。
正德还以为是张太后思念先帝了,想要睹物思人,不禁说道:“不过曹秋海你也不用急,朕这里还有两幅父皇留下来的画作!
一幅山河颂,一幅紫荆城夜雨,都是父皇难得的佳作,朕这就命人寻来,交由你带回去给母后复命就是!”
一边说,正德就一边准备吩咐丘聚去取画,不料那曹秋海却是苦笑着说道:“陛下!太后指明就要那一幅从安王殿下那里,收缴来的画!除此之外,其他的她也不想要!”
“哦?这是为何?”正德也是颇为奇怪,难道那一幅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么?还是赏给安王叔的那一幅画,是父皇最好的画呢?
“臣只知道这是太后的懿旨,其他一概不知!”曹秋海自然知道张太后为什么需要这幅画,当下只得硬着头皮,欺瞒君上,如此说道。
“这样啊!好吧!朕派人带你去朕平时待得地方,好好找一找,应当也能找到那幅画!”正德见曹秋海推做不知,不禁也是点头信了,当即转头就吩咐丘聚道,“丘聚,这些日子你一直陪在朕身边,朕去了哪里,在哪里呆过,你都知道吧?”
“老奴知道!”邱聚点头应命,说道,“老奴这就撒出人手,必定为陛下寻回那幅先帝画作来!”
“嗯!还是丘伴当你知道朕的心意,那就带着曹爱卿速速去吧!”正德小小的夸赞了丘聚一句,然后也就打发了丘聚和曹秋海下去。
“是!臣下告退!”曹秋海闻言行了一礼,起身退出了御书房。
一旁的宁秀儿见到曹秋海退出去之后,突然出声说道:“陛下是准备让我帮你,偷偷出宫对吧!”
“咦?秀儿姐怎么像我肚里的蛔虫似的呢?我这还没说呢!你就猜出来了?”
与宁秀儿单独说话,正德连朕的自称都不用,竟然之用我来,看来他对宁秀儿确实恩宠有加。
“陛下之前就一直想要出宫,即便是刘公拿太后来压你,你也是想去凑凑正魔大战的热闹,我没说错吧!”
看着眼前这好似弟弟一般的皇帝,宁秀儿叹了一声气,缓缓说道。
“你倒是聪明!不错,还有呢?”正德皇帝夸了一句,又问道。
“看热闹是陛下最喜欢做的事,何况是正魔大战的热闹!再加上刚刚丘聚那个笨蛋又说了,陛下出宫就会群狼环伺,有许多江湖歹人,说不得要拿着陛下来一战成名,留下名号来!若是给其他的比较懦弱胆小的皇帝来说,只怕就要想着带一票侍卫,都不一定敢再去江湖走!但陛下却是独一无二的,越是危险,陛下越是想去尝试!因此陛下对出宫之事,越发坚定了!”宁秀儿看着正德皇帝,缓缓分析道。
“不错,不错!秀儿姐果然最懂我,不过姐姐放心,以我的武功,在江湖之上,绝对不会被人欺负了!”
正德就好似一个孩子一般,拍着胸脯跟宁秀儿保证道。
“你想出去,我也知道拦不住!”宁秀儿苦着脸,说道。
“嘿嘿!”正德不禁做了个鬼脸,傻笑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