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远东之虎-第5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能被称之为苏联吗?!
“我不同意放弃莫斯科,我认为即使有再大的困难我们也必须坚持作战下去。”托洛茨基沉不住气了,狠声道:“我宁愿战死在莫斯科,也不愿意就这么放弃这片属于苏维埃的土地……”
加里宁闻言则是苦笑,现在由得苏联选择么?!德国人的进攻速度如此之快,如果继续停留在莫斯科,那么苏维埃的高层未必就没有被全歼的可能性。
到时候这些高层都没有了,苏维埃也就会陷入名存实亡的境况。孰轻孰重,这基本上大家都能够从理智上分辨清楚。
但从感情上来说,要放弃首都无疑是个极为艰难的决定。大溃败下放弃莫斯科,那么对苏维埃红军士气的打击可想而知。
“托洛茨基同志,我们必须要考虑到长期作战的问题。我们和德国人之间的战争,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结束的。我们需要的是长期的坚持作战……”
“在这种情况之下,战略性的撤退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我们需要着眼长久,必须要保证我们的持续作战能力……”
“没有了莫斯科的苏维埃还是苏维埃么……”托洛茨基悲切的声音打断了加里宁的话:“沙皇俄国都没有丢掉过的莫斯科,丢在了我们的手里。加里宁同志,你觉得整个苏维埃的人民会如何看待我们?!”
加里宁闻言脸色涨的通红,他何尝不知道放弃莫斯科可能带来的结果?!如果就这么选择了放弃,毫无疑问的他和这届苏维埃最高委员会的所有委员们都将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沙皇俄国都从未被外国势力将自己的首都占领,如果他们却丢了自己的首都。那么毫无疑问整个苏维埃将会人心涣散。
“托洛茨基同志。你这番话说的很是简单。但你如何保证能够守住莫斯科?!你如何保证自己能够阻止德国人的进攻?!”加里宁深深的吸了口气,道:“我们可以选择不撤退,但这种硬拼的结果很可能是整个苏维埃的高层全部葬身于此……”
“我并没有要求你们全部留下来陪我……”托洛茨基微笑着拿下了自己的老花镜,这时候他才感觉自己老了。老的就快要到了进棺材的时候。
“作为苏维埃的主席,我有权利也有义务必须要在莫斯科守住!”托洛茨基第一次如此的坚决。这让加里宁对这位似乎从来不愿意承担责任的苏维埃主席另眼相看。
“托洛茨基同志,虽然我也很钦佩你的勇气。但我必须要说的是,现实和理想总是有着很远的差距的。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德军的机械化兵团作战显然超过了现在我们苏维埃的抵御能力。”
“如果仅仅是强硬的抵抗,迎来的只能是摧毁。”加里宁顿了顿。道:“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保持自己的实力同时等待盟国的部队和装备的支援。这场战争才能够继续下去……”
托洛茨基摘下了眼镜,用着绸布擦了擦。此时的他不由得感慨,自己终究是老了。他终究不再是当年随着列宁南征北战而不曾有任何疲惫的汉子了。
他现在已经好几十岁了,胡子都白了。头发也花了。曾经那些身上无穷的精力似乎已经远离了他。现在的他,有些怯懦,学会了逃避。
但当他得知哪怕是莫斯科都要受到德军的威胁的时候,这位曾经的苏维埃英雄的一切似乎又回到了他的身上。
深深的吸了口气,托洛茨基看着加里宁道:“是的!这一切都是该做的。但这是你们该做的,作为苏维埃的主席我应该做的是呆在首都。和我们苏维埃的战士呆在一起,或者是取得胜利。或者是英勇战死……”
“但,我不应该退却!因为,我身在莫斯科!!”
加里宁几乎被托洛茨基的这一番话激的热血涌起,但理智告诉这位苏联的老将军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如果苏维埃的主席战死在莫斯科。那么对于苏维埃来说将是无比巨大的打击。
“不必担心,加里宁同志。如果我战死了,仅仅是在我们苏维埃的红旗上多了一丝的鲜血。这面旗帜,是用我们无数的同志的鲜血染成的。即使现在我下去陪伴他们。也算是迟到了……”
加林宁沉默了,他现在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曾经出现在托洛茨基身上的那些勇气。再次回到了他的身上。
如果当年他有这样的勇气,那么自己会不会支持斯大林呢?!这将是个未知数,然而现在加里宁知道自己应该支持托洛茨基。
或许一位苏维埃主席的英勇奋战,将会唤醒那些从前线败退下来的战士们的勇气。如果是这样的话,或许苏维埃还和德国有的一战。
战争是考验一个国家的一切的最严酷的考试,从工业能力到统筹能力,再到统一性、协调性和坚韧性。
在这任何一项处于对手的劣势,都很可能导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万劫不复。不仅仅是屠猛虎清楚这点,托洛茨基和加里宁也清楚这点。
苏维埃要崛起,那么就必须要有过硬的战绩。曾经列国虽然愤怒于苏维埃的成立,但却不敢轻言动武原因就是苏维埃的新生之初便击败了列国的联合武装。
虽然那仅仅是列国的一小部分兵力,但也因为他们不敢肯定自己将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来击败苏维埃。他们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
而现在,苏维埃要面临着比之从前更艰险的考验。只要跨过了这一步,那么无论欧美愿意不愿意承认苏维埃都将成为国际性的大国。
事实上,后世的中国也是如此过来的。在经历了八年的抗战、四年的解放战争之后,中国实际上没有得到赤色以外的其他国家的承认。
而朝鲜一役。中国凭着一己之力直接逼得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不得不最终选择谈判。如此,才奠定了一个大国的地位。
随后在越南的两次暗战,在黑瞎子岛的硝烟,这都奠定了中国成为一个不屈服于列强的地区性强国。
而也是这些不曾屈服的战斗,让列国不敢再轻言对中国开战。曾经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不得越过三八线”的警告被当成了笑话。
而在后来的越南战场上,中国的“不得越过十七度线”却成为了美军的圣旨。这一切,如何来的?!都是那些在朝鲜战场上怒吼厮杀的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尊严,从来就不是施舍来的。他是打出来的。想要获得尊重你就必须要表现出你应有的实力。否则,这种尊重只能是讥讽的笑话。
但这个世界总是有人不甚明白这一点,比如后世经常要那中国做比较的某三哥。但其实国内几乎没有多少人会将他们当成假想敌。
对于更多人来说,美国、欧洲才有资格作为自己的假想敌。而三哥?!那个数亿人口不识字、仅仅是两脚羊的国度,和中国几乎谈不上什么竞争。尽管他们在独立的时候。基础设施建设比中国还强。
但现在却远远的落在了中国的后面。
“托洛茨基同志,我知道你的想法。甚至从某些方面来说,我支持你这样做……”加里宁沉默了良久之后,道:“但,如果你牺牲了那么苏维埃的指挥、决策权该怎么办?!”
成就之战,也是荣誉之战。当然,这也是关乎苏维埃生死之战。胜利。则苏维埃成为国际性强国。而败了,苏维埃将成为历史的尘埃。
“我建议,我不能履行苏维埃主席的责任期间由加里宁、斯大林两位同志代替我行使苏维埃主席的权利。同时,如果我已经为祖国战死那么请斯大林和加里宁同志。与其他苏维埃最高委员会的其他委员同志们,共同选举出苏维埃的新主席!”
托洛茨基似乎已经想好了自己应该怎么做,不等加里宁说完他便直接道:“这个意见,轻最高委员会的同志们。进行表决……”
所有人不敢置信的看着托洛茨基,似乎无法相信这位主席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做出这样的决定。一时间。整个会议室的气氛突然凝固。
所有人顿时都沉默了,一时间谁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大家都愣愣的看着托洛茨基,眼神有钦佩、有不屑,有意味深长也是叹息。
“好了,我们举手表决。”托洛茨基看也不看他们的目光,那神情就好像是入定了的老僧:“同意我的意见的同志,请举手!”
说着,他第一个带头举起了手。而其他人却依然保持着沉默,仅仅是托洛茨基一个人孤零零的在会议室里举着手。
多么相似啊!托洛茨基感叹,这和当时自己被驱逐出苏维埃最高委员会的时候,多么的类似啊!当时的自己孤立无援,那些曾经一起出生入死的同志都成为了自己的敌人。
他们迫不及待的要剥夺自己的权柄,将自己赶出苏维埃。自己被打成了反革命,遭到了关押、驱逐甚至暗杀。
但此时,最高委员会中已经有人缓缓的举起手来。在所有人惊讶无比的目光中,加里宁缓缓的举起了自己的手。
“曾经,我觉得和我一起在鲜血与炮火中建立了苏维埃的托洛茨基同志已经牺牲了。但今天我才知道,托洛茨基并没有牺牲。他仅仅是沉睡,现在我相信他已经醒过来了……”
加里宁的一番话,说的托洛茨基泪流满面。曾几何时自己是那和列宁同志一起,呐喊着自由、平等向着沙皇的炮火冲去的战士。
但却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些勇气随风逝去了。剩下的,只有试图夺取权力的躯壳。自己在找什么,什么时候迷失的?!托洛茨基自己也说不清楚。
人心易变,人心变的速度是如此之快。快的让人目不暇接。
而随着托洛茨基和加里宁的举手。最高委员会中的委员们也陆陆续续的将手举了起来。一个、两个,三个……
最终,委员会形成了局面竟然是惊人的全票通过!当然,斯大林并不在此。
“好了,那么加里宁同志请通知斯大林同志尽快的赶回来。”托洛茨基似乎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份提议会得到全票通过,他笑了笑道:“加里宁同志会组织大家一起撤离这里,而图哈切夫斯基同志则是会随我一起驻守莫斯科……”
“希望,大家能够等到我们胜利的消息……”
当莫斯科的苏维埃最高委员会的决定传到了斯大林手里的时候,一时之间斯大林这位和托洛茨基斗了十数年的老对手竟然有些失语……
他没有想到托洛茨基会在这个关头做出这样的决定。他没有想到托洛茨基竟然会在这样的时刻做出这样的选择。
我们,尽管政见不同。但我们拥有的,是同一个祖国和同一个梦想。苏维埃的崛起,不辜负那些曾经为了革命而牺牲的战友的鲜血。
或许,这就是我们的共同点……
和中国的谈判已经接近了尾声。中国方面开出的条件越来越具体。双方的分歧越来越少,相反的共性却越来越多。
斯大林似乎也嗅出了欧美国家私下里的想法,但他却无法阻止。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中国投向德国,因为这会陷苏维埃入死地。
苏军在战场上极差的表现,然德国人充满了信心。即使现在苏维埃提出谈判,德国人或许也不愿意再谈。
明明是可亲手占领和摧毁的国家,何苦要和他们耗费那些谈判的时间呢?!让他们继续占有那些自己需要的资源。不如将这些全数收到自己的手里。
日军的进展也很顺利,至少他们现在正在逐渐的追上德军的进攻速度。由于苏军抽调了大量的兵力前往莫斯科防御,导致的是日军面前的苏军部队的力量在减弱。
日军几乎在苏联的领土上畅通无阻,如果不是那些和自己肤色不同的人们用着仇视的眼光看着自己。或许石原莞尔都要认为自己是在东南亚战场上收拾那些三流的殖民地军队了。
“我们越靠近胜利,实际上也就越靠近死亡……”胜利,并不能让石原莞尔感到高兴。相反的他感觉到了一丝的忧虑。
现在德军和日军进攻的太过顺利了,这说明苏军并没有动用他们从中国、美国和加拿大得来的那些武器装备。
且。战场上并没有看到欧美军队出现的身影。
“司令官阁下,我们不是取得了胜利了么?!为何说我们越是胜利。就越靠近死亡?!”参谋长有些不明就里。
而石原莞尔则是苦笑着道:“我们有在战场上见到一个美军么?!有见到一个英军么?!他们没有出动,说明他们正在养精蓄锐。”
“相信我,当他们踏足战场的时候就是我们决战的时候。到时候才是对我们真正的考验,如果我们没有支撑下来。那么等待帝国的……”
等待帝国的,很可能是毁灭……
这话石原莞尔没有说出来,但他要表达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如果日军的进攻失利,而德军的进攻顺利的话那么毫无疑问日本将会被轴心国抛弃。
而如果日德双方的作战都失利的话,日军的下场更简单:整个轴心国会直接葬送在这片苏联的土地上。
但这话,石原莞尔不敢说。他也不能说。
其实,不仅仅是他。在东京皇宫里的裕仁、参谋本部的闲院宫载仁等都已经看出了端倪。他们的差别仅仅是石原莞尔不敢说,裕仁不会说。
而闲院宫载仁,则是直接不愿意去想、不愿意去信。
“命令部队继续作战,做好就地征粮的工作。”石原莞尔没有继续和自己的参谋长讨论这个话题,他直接吩咐道:“在这里无需有什么顾及,他们在东南亚是如何做的就在这里如何做。一切,由我和军部解释……”
“哈伊!但,司令官阁下这样会不会引起德国的反感和抗议啊……”
“我说了,一切都由我来负责。”石原莞尔没有多说,参谋长见状赶紧点头出去执行命令。随后,石原莞尔便听到了外面的日军士兵们发出了野兽一般的欢呼。
他们早就想要这么干了,但可惜的是在来之前石原莞尔便曾强调过军纪。甚至处死过几个试图要弓虽。暴俄罗斯女子的日军军官。
他们没有想到这位司令官阁下竟然会在这个时候放弃禁令,所有人不由得高声欢呼。但只有少部分人心怀警惕,他们觉得石原莞尔同意这种事情的意味,非比寻常……
这,是我唯一能够为你们做的了……石原莞尔在自己的指挥部里苦笑着心里叹道,这或许是你们最后的享受。因为之后,你们迎来的将是噩梦……
正文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雷暴临(上)
“事情已经很明显了,联合政府已经放弃了和我们合作的可能性……”格哈特不是笨蛋,随着谈判的渐渐深入,他已经了解到了联合政府的真正想法。
但是即便如此,格哈特和弗朗茨还是不得不继续这种没有意义的谈判。原因很简单,德国需要时间来占领苏联。
而抱着同样目的的,其实还有联合政府的众人。在联合政府看来,德军只要不彻底的占领苏联那么将苏联打残是可以接受的。
且现在超过二十万的英美联军已经进入了苏联,只要他们存在那么德国就不会那么轻易的将苏联占有。如此一来,苏联被德国消耗的越大那么对于联合政府来说就越有利。
当然,苏联不能完全的溃败否则将会对整个盟国的战局不利。
“但我们还需要为德意志争取时间,我们需要赢得在苏联的战争。这将是德意志崛起的关键!”格哈特深深的吸了口气,道:“所以,需要我们继续坚持。”
坚持到德意志的胜利,或者失败。格哈特并不是德国国内那些仅仅看到了德国不断胜利的德国人,相反的身在德国之外他看的比其他人看的要清楚。
他知道,德国之所以会取得在欧洲的胜利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便在于英法内部的内耗。其他的荷兰、比利时等低地国家并不团结、兵力有限,且装备、战术老旧。
最重要的是:欧洲的国家普遍领土并不大,德国或许只需一个闪击就能够攻入对方的首都,直接瓦解他们的反抗意志。
但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同了,德国现在面对的是领土无比广袤的苏联。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过亿的人口这都是苏联的巨大优势。
而相对之下德国虽然拥有着武器和兵员素质方面的优势,但人口和苏联的上亿相比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
历史上在1941年的时候。苏联曾经做过人口统计。当时整个苏联的人口总数为1。8亿,即使在这个时空里因为内战、饥荒而损失了一部分的人口。
但苏联的总人口依然超过了一亿,从某些方面来说苏联是少数可以短时间动员大量人员加入军队的国家。
而剩下的几个,一个便是现在的联合政府。而一个便是美利坚合众国。
美国从1790年开始每十年就会做一次全国人口普查,而在最近的1940年统计此时全美的人口为1。32亿。
而相比之下,人口最盛者无疑是联合政府。在1937年开战时,据不完全统计当时的人口便在四亿上下。
而当国府消亡之后,联合政府开始整合全部资源并因当时的东三省政府将大量的饥荒、灾荒人口引入东三省,一方面因此大量的收容了那些可能因此饿死的人口。
其次在整合了整个联合政府之后。东三省拿出了大量的储备粮食开始赈济那些因为战争而陷入灾荒中的民众。同时发放粮食并免收数年的农业税,换取整个国家农民的休养生息。
而这些政策直接引发的是出生率大大的提高,人口开始进入了告诉增长期。好在东三省和蒙古的土地实在肥沃,且帝都农学院、东三省农学院的农业研究领域进步不小。是以粮食的产量不断的在增加。
但由于战争的缘故,联合政府根本就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统计到底整个中国境内人口增长了多少。
唯一能够肯定的是。联合政府肯定是现在参战国中动员能力最强、预备役最多,且即使动员了大量的预备役依然不会对各方面生产造成太大影响的国家。
事实上,这也是轴心国和盟国不断的试图拉拢联合政府的最大原因之一。国防军的战斗力已经毋庸置疑了,那么庞大的领土和资源还有巨大无比的人口资源这些都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
“格哈特阁下,对于我来说一切都是无关紧要的。只要是为了德意志!”弗朗茨道:“只要是德意志的需要,即使是性命为也在所不惜!”
格哈特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他知道党卫军出身的弗朗茨至少在忠诚方面不会欠缺。他唯一担心的是弗朗茨的性格。这会对拖延谈判造成巨大的危害。
“火候差不多了吧?!”林森在自己的会议室里笑着问道,而负责和弗朗茨他们谈判的杨宇霆闻言笑着点了点头。
“其实我们和格哈特他们互相都知道,我们这是在拖延时间。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为德国争取伤害苏联的时间。我们之间所不同的是。我们希望苏联受到严重的伤害而不至于致命。但格哈特他们希望的是,德国能够彻底的解决苏联这个麻烦。”
“现在只能是看我们谁能如愿了……”林森淡淡一笑:“实际上对于我们来说,这件事情的决定权并不在我们。”
事实上这件事情的决定权还真不在国防军这里,而是在苏联人自己的手上。同时。也在英国人和美国人的手上。
“再拖上一个月,我们看看。如果到时候他们还没有将苏联打残我们也不得不选择和盟国合作了。”林森沉吟了一会儿。道:“德国人拖得起,咱们拖不起。日本人该解决就解决吧。”
杨宇霆点了点头,现在日本基本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了。他们原本占据了东南亚地区,这边占据了巨大的优势。
但因为中国战场的巨大失利,随后国防军强入东南亚。再后来,为了和德国的合作日本不得不抽调了大部分的兵力前往苏联。
这也导致了东南亚地区的日军占领地兵力极度缺乏,事实上日本高层现在已经大致察觉到了自己正在踏入失败中。
但,整个内阁和大本营无人敢于说起此事。
“到时候我们跟总司令已经开个会,到了该动手的时候不要犹豫直接将此事解决。”林森顿了顿,道:“我老了,不知道还有多少日子。我这就希望啊。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咱们中国的部队踏上日本的土地!”
杨宇霆眼眶一红,低下脑袋点了点头。林森都已经72岁,这位经历过清末一直随着整个中华民国走到了现在联合政府的老人,毕竟年纪大了。
特别是在联合政府成立的这些年,为了融合各方的势力、平衡各方的利益并保证国家的发展老人几乎耗尽了心力。
“这件事情,我会亲自和总司令去说。林公,您多活一天便是我们联合政府的福气。万万不可轻言生死啊……”
“俗语说,七十四、八十六,阎王不请自己走。人哪。哪儿有谁是可以不死的?!到了时候,想不走都不成啊……”
林森豁达的笑了笑,道:“真是到了那个时候,我们谁都是身不由己。曹孟德《短歌行》曾言: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此言大善也……”
杨宇霆不再说话。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林森的会议室。如果说联合政府中,唯一让所有人都觉得服气的,或许只有这位林森主席了。
无论是任何一派,又或是不同出身者几乎皆对这位主席保持着发自内心的尊敬。
“是啊……老人的时间,不多了……”当杨宇霆将此言转达给屠猛虎的时候,这位猛虎眼眶也有些泛红。
林森、萨镇冰、贾小侯……一直到杨宇霆等人,何尝不是这样的情况?!英雄渐迟暮。如果再不抓紧或许他们真的没有看到中国胜利的一天。
但屠猛虎并没有直接回答杨宇霆,而是责成苏宗辙开始对包括了苏联、东南亚等地区的战场情况进行全面的推演。
同时计算可能出现的最坏的情况,在评估了一切的损失之后他将一份报告亲手交给了联合政府的主席林森。
“一个月,只需再一个月!我们就会发动所有战士投入决战!”屠猛虎对着这位老人行了一个军礼。道:“我保证,您绝对能够看到我们的军队踏上东京湾!”
而此时,在莫斯科的艾森豪威尔却看着那些懒懒散散的美军部队头疼不已。太久没有经历战争了,现在的美军完全无法和当年经历过一战的那只美军相比。
一些从华盛顿时期所组建的老部队还好些。而那些新组建的部队几乎就是在一群牛仔们组成的游乐队。
他们除去在这红色帝国的领土内游玩之外,训练没有任何一点儿的紧迫感。那些缺乏战争经验的军官们。也不知道如何训练和实战。
“如果再这么继续下去,我能遇见的只有我们的部队在战场上溃败。”艾森豪威尔毫不掩饰的对着自己的老同学巴顿道:“如果仅仅是凭着现在的状态,我看不到我们战争胜利的希望……”
巴顿脸色也很难看,他如何不知道现在美军的状态?!但很多的指挥官资格、资历都比他们要老,很多时候艾森豪威尔这位战区司令根本就命令不动这些老将。
甚至他们明面上答应的好好的,背地里依然是我行我素。这样的军官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大面积的存在。
“要不,艾克我们向马歇尔将军要求撤换这些人吧!”巴顿的脾气本来就无法忍受这些乌烟瘴气的事儿,他直接向着老同学建议道。
“不行啊……我的老同学,马歇尔将军为了任命我为战区司令已经顶住了极大的压力。哪怕是现在依然都不少人对我心存疑虑……”
巴顿闻言不由得叹气,事实上即使是他也不外如是。珍珠港事件,马歇尔撤掉了大量美军中的沉疴将领。
这让美军的执行力、作战能力和训练量被大大的提升,但同时也让马歇尔得罪了大量的老将。即使是现在,美军中对于马歇尔的非议从来就不曾停止。
而作为被马歇尔所看重的、所提拔的将领,他们自然也成为了那些美军老将们的眼中钉。因此巴顿和艾森豪威尔的命令在美军中难以被彻底的执行……
“德国人就要打过来了,难道我们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把那些士兵带入地狱么?!”巴顿变得极为暴躁,他本来就不是一个脾气好的人。
此事面临着择优的困局,他的脾气变得更为暴躁。
“我记得那位猛虎曾经跟我说过,战争是最好的老师。他会用最激烈、最直接的方式去告诉那些自以为是的、狂妄自大的人。不遵从他的规则会是怎么样的后果。”
艾森豪威尔淡淡一笑,道:“他们可以不愿意执行我们要求的训练,但如果在战场上他们葬送了我们的士兵那么我会亲手把他们枪毙,以儆效尤!”
艾森豪威尔说到这些,巴顿的心里猛的一寒!他大概猜到了艾森豪威尔的想法,他会挑选一个合适的时候让最刺头的将领前往战场和德国人作战。
既然你们认为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