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东之虎-第3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着,来客也没有继续什么废话直接起身便走出了客厅。看着来客远去的背影,蒋中证不由得一笑!这位冯焕章,还是这脾性哪!



    8月初,蒋桂双方不断派人互相试探,刘斐,朱培德,程潜,居正等人不停来回南宁和广州,劝说双方各退一步。



    最后新桂系提出,中央停止进逼地方,维持广西现状不变,日人如更进一步,立即全面抗战,战端一起,广西立即出兵。在此基础上,新桂系宣布服从蒋之领导,不再争夺中央名器。双方台前幕后的争斗持续到9月初,终于达成了协议。



    9月4日,国民政府和军委会发布命令,李白二人和桂系大小官员之职位不变,新桂系官员则隆重在南宁就职,宣布服从蒋之中央。至此,两广事变解决。



    9月中旬,蒋中正与李宗仁在广州会晤,新桂系与蒋之矛盾暂时得以解决。两广事变在历经3个多月,双方出动高达80万部队对峙后,最终不发一枪一弹而告终。



    同时,国防军的第二军团在司令齐木登的带领下,悄然的进驻了包括云南及西康两省……
正文 六百一十七章 艳晚风波
    这批人在被释放之后,用着各种渠道前往东三省。其后,东三省总参谋部下面神秘的多了一个下属机构。称之为总参谋部第四处。



    这个第四处,由国防军总参谋部直辖。并直接对国防军总司令屠千军负责,所有工作只需汇报给总参谋长苏宗辙及总司令屠千军。



    而如果有人能够翻阅那只有苏宗辙和屠千军看到的档案,会发现这个四处的处长竟然是——杀手之王王亚礁!



    那些隶属王亚礁麾下的人,开始从各处汇集到了东三省。经过秘密的培训、备案之后,他们开始前往预订的各地潜伏下来。



    同时,他们的家人全都被安排在了东三省。如果他们牺牲了,那么他们的家人将会由东三省来照顾。原本松散的组织,经过了完备的培训、教导后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无比的网络。



    而这个网络,甚至比之军统的更大、更隐蔽、更有杀伤力!



    而此时,西安的情势开始变得有些诡异。1936年8月底,盘踞在陕西的军统局秘密将张学良的秘书宋黎、马绍周和关沛苍。



    这直接引爆了张学良的愤怒!原本他在陕北剿共丧失的110师、109师,就心疼的不得了!结果南京方面不给补充、没有抚恤也就算了!还一顿的冷嘲热讽,消了番号不说外带着减俸达20%!



    当时东北军所用的武器弹药,完全是从东北带来的库存,蒋中证从未补发一枪一弹。只有参加打红军的几个师,南京发军饷,也仅有中央军的七成!



    张学良的特支费,比胡宗南一个军长的还少。对赤色作战,死伤的官兵不给遗属抚恤,使生者流离失所。( )组织上加以控制,如参谋长。在武汉时是钱大钧,到西安是晏道刚,都是他蒋中证的亲信。



    这也就算了,军统戴笠还在东北军中秘密建立发展了军统的机构组织。他们与蒋中证有直通的机密电台……



    这已经让张学良极为不满,现在又派人抓了他的秘书自然引爆了张学良的愤怒!张学良的卫队长谭海沉着脸色,带着卫队在院子里集合。



    “哈哈哈……好啊!好啊!!捉人居然捉到我头上来了!”却见张学良在院子里,对着那些已经集中起来的卫队们沉声便道。



    “谭海!去王曲调来一个团的弟兄过来,配合卫队营实行全城戒严,准备对省党部采取行动!”谭海听了张学良的话不由得激动的行了一个军礼,大声应道:“是!!”



    这段时间东北军在陕西受中央军的鸟气不是一天两天了。克扣军饷不说各种物资也没有补充!除了他中央军自己,其他都全是后娘养的!甚至剿匪用的那些子弹,还都是东北军自己的库存!



    整个东北军从上到下,谁不是把南京国府恨到了骨子里?!



    当天夜里,侍卫长谭海已接到实施这一紧急任务的手令,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只要张学良挥挥手,整装待发的十几辆坐满武装士兵的军车。就会立即行动!



    但张学良还没有发出这个信号,他不是有什么顾虑,或又改变主意了。而是在等一个人。



    这个人叫黎天才,山东人,1900年生。他原名李经天,号伯海,天才系笔名,他早年曾加入赤色,担任过**北平市委书记,当年被捕,判出并导致马大胡子被抓的便是他。



    出狱后,他曾在北平为晋系工作了一段时间。 东北易帜后。他去了东北,成为张学良的助手,颇得信任。“九一八”事变后,他负责东北情报工作,忠于职守,不为南京方面对他的拉拢所动。



    张学良任豫鄂皖三省“剿总”副司令和以后任西北“剿总”副司令时。他均为总部机要处长,是张学良最倚重的高参之一。



    黎天才匆匆而来,刚刚进了客厅没等他开口张学良便冷然道:“伯海,我今天要杀几个人,命令已下,马上行动。想听听你最后的意见。”



    黎天才闻言一下子这冷汗就出来了,随后他定了定神问了几个为什么。张学良也不隐瞒,直接把事情说了个通透。



    “他省党部也太嚣张了吧?!我东北军的人,他想抓就抓、想关就关?!这么下去我这个司令还要不要当?!”却见张学良的脸色极为难看,对着黎天才便道。



    “弟兄们随着我出生入死,跟着我从东北老家一直到这里受罪!我要是连保都保不住他,那我这个司令还做个什么劲儿!!”



    黎天才理解张学良的愤怒,事实上没了东三省做根基张学良应该知道自己的处境。被瓦解、肢解不过是时间问题。让东北军和赤色一起死光,这才是南京方面愿意看到的情况。



    “泄一朝之忿,解决不了问题。如果立即反蒋,响应绥东,实行抗战,杀几个人也可以。否则,只为痛快,授人以柄,陷自身于不利。司令,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啊!”



    听得黎天才的话,张学良的脸色缓了缓。沉默了一会儿,让让谭海进来先行停止行动。



    黎天才见的张学良冷静下来了,这脸色也逐渐好看了些。对着张学良便道:“司令,搜查省党部的特务部门,咱们还是要做的。不然何以服众?!但咱们只抄查文件,捉主要特务,全案交军法处依法办理,当避免直接杀人。”



    张学良闻言点了点头,黎天才继续说道:“然后,司令可责成陕西省主席邵子粒来询问,责成他立即查明此事。司令无论如何说,都是国府的中常委又是总部代总司令。他们不经您同意便自行抓人,这本身就不对头……”



    听得黎天才这么说,张学良才笑了!便将谭海叫进来,如此吩咐一般。谭海点头领命,随后一个团的东北军凶神恶煞的杀向了陕西省党部!



    此时陕西省党部的那些军统便衣们还在嬉笑着抽着烟,这段时间军统对于东北军的动作可不算少。不过他们算定了张学良不可能直接和南京方面冲突。



    现在的东北军可不是之前雄踞关外,有着数百飞机、上千火炮能自给自足的东北军了!没了东三省做根基,他们不过是浮萍而已。明眼人都看出来了,委员长就是要让这个东北军跟赤色死磕!全死光拉倒!



    要不是现在赤色的威胁还在,东北军凝聚力还算可以并还有着近二十万的部队说不准中央军自己就下手吞并了!



    “呜……吱呀~~”便在这些军统局的便衣们谈笑的时候,一阵汽车轰鸣声和刺耳的刹车声传来!随后便听得党部门外“哗啦啦……”的一阵乱响!



    那些军中出身的便衣们脸色猛的变的铁青,他们可不是傻子!这明显就是军队行动的动静,但没等他们冲出去查看却见冷着脸色的谭海带着数百东北军猛然杀入了党部内!



    “谭海!!你要干什么?!要造反么?!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么?!你竟然敢乱来!!”党部负责人江雄风也是认识谭海的,但自持有着南京国府为靠山他根本不将东北军这支“杂牌”看在眼里!



    “奉中央执委、代总司令之命,我们前来取缔便衣特务背着他私自捕人的非法活动!”却见谭海冷然的看着江雄风,沉声道:“有什么问题,你们自己找总司令说去!弟兄们!动手!有反抗者,杀!!”



    “是!!”在谭海身后的那些东北军们早就受够了这些“南京佬”扯高气昂的腔调,毫不犹豫的将轻重机枪全部在这党部内就架了起来,那意思很明白:谁动一下那就是死敌!



    一个团上千人将这处党部团团围住,从窗口、房内延伸出了无数杆枪!那带着寒意的枪口让江雄风不由得心头发冷!



    他有些后悔今天在张学良面前的强硬了。其实,早在他抓人后不久张学良就让人找了他去谈话。当时江雄风还扯高气昂的丢出了蒋中证签发的逮捕令,对着张学良便道。



    “上头指名栗又文、刘澜波、孙达生、马绍周四人为赤色分子,要立即逮捕送南京审讯。还望总司令谅解。”



    “这几个人都是我的部下和学生,我怎么不知他们是赤色分子,你们有证据吗?!”张学良当时的脸色已经很不好看了,不过江雄风认为自己有南京国府可靠。晾他张学良也不敢做什么。



    “不知有何证据,卑职只是按命令行事而已。”



    “既有命令,为何不先送我批办,你们胆敢背着我捕人吗,你们眼中还有我这个代司令吗?!”张学良当时已经愤怒的无以复加,不过江雄风还是觉得无所谓。



    “卑职等何德何嫩敢于私自捕人?!这不是特来请示代司令审批了么?!”江雄风犹记得自己语气中的轻佻,而且他还记得当时张学良阴森森说出的那句话。



    “委员长的电令,也是你们先有报告,才会发出。现在按命令捕起来,送军警督察处审讯。如果确是赤色分子,即执行国法。如果没有真凭实据,不是赤色,而是你们兴风作浪,诬告好人,我也要拿你们诬告反坐……”
正文 六百一十八章 酝酿中的暴风雨
    现在看着满屋子的大兵,和那些冰冷的枪械他终于知道了一个事实——拿枪的终究比不拿枪的声音大。 他们这几把驳壳枪,愣生生的对上了那一挺挺的轻重机枪结果不用想便知道。



    “大伙儿都别动……”事已至此,江雄风知道反抗换来的是什么。他不敢赌这些东北军不会开枪。只能是让自己的那些下属都冷静点。



    其实不用他说,下面的那些便衣们没人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就算他们全死在这里了,委员长也未必会给他们讨个什么公道。至少他们自己没有这个信心。



    “这就对了!”谭海脸上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别让我们难做,我们都是没了家的人了。再逼下去,我会让别人也没有家……”



    江雄风不再说话,沉默的等待着这些东北军的动作。而谭海也不客气,直接带人将这省党部抄了个底朝天!



    人全给放了出来带走,同时那些文件也全部打包拿走。军统的便衣们脸色铁青的看着这些大兵在自己的党部里横冲直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啪啦~”一张椅子被砸了个粉碎,明显这是故意的!但江雄风脸色抽搐了一下,咬着牙一言不发。谭海则是眯着眼睛看着江雄风,见他不说话谭海也不吭声。



    与此同时,在张学良的办公室里陕西省主席邵子粒脸上的冷汗哗啦啦的不停的往下淌!站在他面前的,可是十余万大军的司令!



    手握重兵,且挂着南京国府中常委的名头!无论从哪点说,他邵子粒都不是人家的对手!现在这位中常委脸色铁青的可怕,冷然的看着自己似乎随时要将自己撕碎!



    “省党部逮捕我的部下和学生,这事你知道不知道?!为什么不通过我?!我是总部代总司令!是代表蒋委员长的!我还是南京国府的中常委!!即使是抓赤色也应该让我知道,可省党部竟然藐视我,未经请示便胆敢擅自抓我的人!!他们是何居心?!你又是何居心?!”



    邵子粒脸色猛然数变,他没有想到这位大佬连夜将自己抓来说的就是这件事情!这件事情说邵子粒不知道那肯定是假话。( )但他没有想到张学良的反应会这么大!



    “我的人已经去省党部了,我倒要看看他们想做什么!!”张学良看着邵子粒冷然的道:“作为省主席,这件事情你必须给我一个交代!我自会向南京方面解释,但是。你!也要给我一个解释!!”



    “副司令息怒!这事我确实不知道,我查明后马上向你报告……”邵子粒诺诺应是,擦着额头上的冷汗退了出来。



    现在陕西的情势很是复杂,原本此处的统治者是西北军系的杨虎城。而在九一八之后,张学良的东北军被调到了此处。



    原西北军系的宋哲元接替了东北军的防区,同时何应钦被调往北平主持事宜。当然,委员长也没有放弃陕西。邵子粒便是他渗进来的沙子。



    随着邵子粒一起来的,还有戴笠的军统局。基本上来说,陕西地区现在上演的是四部争霸的戏曲,赤色控制了一片区域。邵子粒依靠着南京和中央军控制了一片区域。



    而其余的,则是杨虎城和张学良很有默契的划分开来各自管辖。这其中势力最小的,自然是邵子粒,他的政令基本出不了西安。



    即使在西安城内,张学良一个不高兴还是能抄了他的省党部。



    凌晨。邵力子再次来到张公馆,向张学良汇报情况。他谈的与江雄风谈的差不多。即抓人是奉委员长命令行事。但省党部事前没有请示副司令,是他们的严重错误。现在他们托他向副令请示如何处理。



    此时谭海已经将人都救出来了,该查抄的也全查抄了。于是张学良对着邵子粒哼哼哈哈的应付了一番,便将他打发走了。



    同时,张学良倒是极为郑重的致电蒋中证。先是说了省党部未曾知会他,便擅自抓人“不信任总部,群情激愤,迫不得已,遂向省党部索还被捕人员。唯因事出仓促,未能事先呈报钧座,请予处分。并拟将刘澜波等交总部军法处审判。”



    张学良却不知道。此时蒋中证安插在西北总部的政训处长曾扩情,也急忙飞往广州,向蒋报告西安的情况。他说的跟张学良电报中讲的几乎是完全相反的。



    究竟是怎么回事儿?!蒋中证并没有立即下结论,而是致电邵子粒,进行查询。未几邵子粒复电说:事情已经结束,张确有抗日之心。但他抗日必听委座命令云云……



    蒋中证沉默了,让秘书轻描淡写地复电说:“我弟处理此案殊失莽撞,惟既知错误,后当注意,所请求处分一节,应免置议。至于马绍周等的审查,准如所拟办理。”



    此时,蒋中证在自己的书房里捏着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是由中央新闻检查处处长贺衷寒送来的,所叙述的是现在东北军内部情形。



    “据西北政训分处科长周保黎面报称,长安军官训练团自王以哲军长主办以来,以联俄容共相号召,对称呼总理及委员长均不立正而规定称呼副司令则应立正。又行营少将参议张翼即前江西匪区逃出投诚之师长,现亦在该团工作。其言论颇多荒谬。此行径,极为危险!”



    捏着报告,蒋中证缓缓的低下了头。心中流转着一个想法,张汉卿啊!张汉卿!你莫要越走越远,若是再如此便是逼我不念旧情了……



    十月底,两广事变解决收尾。蒋中证急不可耐的带着卫队亲自赶往西安,他是准备督促张学良等进行清剿。



    此时的张学良依然想着依靠蒋中证来进行抗日。东北他是回不去了,但至少要给麾下的东北军们一个交代!



    国防军在东北经营的如此之好,张学良也想着自己麾下的东北军能够抬起头来。九一114事,整个东北军蒙羞。要洗刷这种耻辱,只有在抗日的战场上!



    “居今日而欲救亡图存,复兴民族,良以为除抗日外,别无他途。比来寇入益深,东南半壁河山,几全沦陷,而多数民众咸感觉忍无可忍,抗日声浪,渐次弥漫于全国,中枢有领导民众之责,似应利用时机,把握现实,坚民众之信仰,而谋抗敌之实现。”



    “……总之,就各方言,欲救亡必须抗日,欲抗日必须全国力量之集中。良此时在钧座指挥下尽剿匪之职责,尤愿早日在钧座领导下为抗日之牺牲。”



    这是张学良发给蒋中证的电报,同时也是蒋中证不得不来西安的原因。他已经敏感的察觉到了张学良内心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他不愿意见到的!



    不过蒋中证毕竟江湖已老,这种心思自然是不会表露出来的。他和张学良一起游览华山,夜宿华清池。似乎这次根本就是为了游玩而来的。



    却是张学良自己先沉不住气了,在一次游览过后他找到了蒋中证试图提出自己对抗日的看法。事实上也就是就是陈述了自己在电报里所说的那些。



    “是要抗日。”面对慷慨激昂的张学良,蒋中证冷然的沉声道。



    “但我们的方针是‘攘外必先安内’!这是国策!目前我们当务之急就是要先消灭流窜到陕甘地区的共匪。至于士兵要求抗日,剿共有情绪问题,关键在官不在兵,风吹草动,兵随将走,这,你不会不知道吧?!你要是不懂,就换其他人来做!”



    蒋中证现在已经彻底厌烦了,他觉得张学良已经变了!而这种变化,他不愿意看到。



    “风吹草动,兵随将走,这话不错。但却必须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的,如果离开这个前提,将再勇又有何用?!不仅无用,还会给国家、给人民带来灾难!!钧座,这您不可能不知道吧?!”



    张学良还是没有放弃,对着蒋中证便急声道:“下面的士兵们因为不明真相,也可能会暂时听令,可他们一旦弄懂了真相,就不会再跟着他走!这么做迟早是会被抛弃的!”



    “这是不可能的!”蒋中证对张学良的判断嗤之以鼻,以不容置疑而轻蔑的的口气道。



    “你们不要听信谣言,消灭了红军,我会抗日。至于士气问题,我来帮你们解决,我要到王曲军官训练团讲话,我会说服他们的,这个不过是些许小问题!剿匪,才是我们的大计!”



    王曲军官训练团是在肤施会谈后张、杨二人开办的一个军官训练团,这有些类似于国防军的军官培训。算起来里面的军官们,都是东北军、西北军的精英。



    蒋中证的目的很简单,只要这些军官们被说服了自然就等于掌控了军队的全部。这也是来自于戴笠给蒋中证的情报判断。



    最为提倡抗日的,言论最为激烈的便是王曲军官培训团。是以,蒋中证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往那里进行他的训话。



    “本月27日,便是王曲军官训练团举行第三期开学典礼。”张学良沉默了一会儿,对着蒋中证便道:“既然钧座有此雅兴,汉卿自然万分荣幸……”
正文 六百二十章 前奏
    蒋中证的访问终究没有继续下去,那位中尉的血溅在了会场上也溅在了军官们的心里。( )在一片混乱中这次讲演草草结束。



    那位中尉救不回来了,刚刚将他扶起的时候张学良便知道。而蒋中证回到了住所后,收拾了一下第二天便登机离开。甚至都没有通知张学良等人。



    直到蒋中证走了之后,张学良才得到了消息。将中尉安葬好之后,脸色阴沉的张学良来到了杨虎城的住所。而杨虎城的脸色同样的不好看。



    “虎城兄,现在的情势你有什么看法?!”在杨虎城的书房里坐了良久后,张学良才沙哑着嗓子沉声道。杨虎城本名杨忠祥,字虎城。



    “能怎么看?!委员长现在肯定恨我们入骨。”杨虎城冷然的对着张学良便道:“咱们一开始就不应该让委员长去参加什么开学典礼……”



    “唉……多好的一个娃子啊!怎么就那么烈性?!话不能好好说吗……”杨虎城不由得感叹,而张学良则是缓缓的低下了头。



    “那孩子我知道,本来这次委员长过来他是最高兴的。以为委员长会鼓励抗日,至少会给些希望。但没想到……”



    说着,张学良不由得深深的叹了口气。



    “这次的事情,恐怕不简单了……”杨虎城沉默了一会儿,对着张学良便道:“委员长从来就不是善罢甘休的人,我们得有思想准备……”



    张学良闻言不由得一愣,杨虎城随后沉声道:“吃了那么大的亏,要是委员长一点儿反应都没有那才是最奇怪的。根据他的习惯,我们俩穿穿小鞋那已经是肯定的事情。”



    “不过,我最怕的不是这一点。他要是把我们全调走了,没了根基再收拾我们的话……”



    张学良不由得沉默了。别看他现在是挂着南京中常委、剿总副总司令的名头,但若是蒋中证发狠了他还真顶不住!



    杨虎城也是,第十七路军总指挥、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和中央监察委员这些名头。不过是说着好听而已。他真正的根基是西北军,要是蒋中证下决心来收拾他肯定是顶不住的。



    “我们,得多几手准备哪……”沉默了一会儿后,杨虎城对着张学良沉声道。而张学良也不由得点了点头。



    “娘稀匹!他张汉卿想做什么?!他杨虎城想做什么?!他们还是不是革命军人?!还是不是党国之人?!”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蒋中证破口大骂!



    “拥兵自重!军阀!土匪!!”蒋中证呼哧呼哧的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怒骂着,而这时候能够在他身边的不过是杨永泰、张群和陈布雷等寥寥几人。



    众人都不吭声,任由着蒋中证发脾气。果然,骂了好一会儿后蒋中证便自觉收口。对着自己的这些心腹们沉声道:“你们看看,现在的情况应该怎么办?!”



    众人沉默了一会儿,便由张群首先开口。张群,不仅是元老还是蒋中证的同学。算起来在南京国府中资历比他老的人没有几个。



    “钧座。如此看来西安不稳了……”张群环顾了一圈,对着蒋中证沉声道:“那么,我们便须早做准备。还好两广之事已定,我们自可抽调兵力自行剿匪!”



    蒋中证听了张群的话不由得点了点头,而被蒋中证奉为“文胆”的陈布雷随后道:“张汉卿和杨虎城也不是一条道走到黑的人,钧座可敬告他们若是服从中央继续剿匪则罢了。”



    “若是两人一意孤行,那么便将他们调开!”说着,陈布雷眼中闪过一丝狠色:“待赤匪剿灭了。再将东北、西北两军完全瓦解!没了东三省、没了陕西,这两军不过是案板上的肉而已!”



    这时候,杨永泰也笑着补充道:“是以。钧座可先遣大军驻于陕西附近。若张、杨两人服从中央便罢了。若是有了别样心思,我们便自行剿匪吧!”



    蒋中证闻言不由得点了点头,随后与这群幕僚们开始商议具体细节。同时,急令第1军军长兼第一师师长胡宗南进攻剿匪!



    10月29日,为蒋中证之寿诞。为缓和双方的关系,张学良飞抵洛阳为在那里监督剿匪的蒋中证祝寿,同时试图劝蒋中证联共抗日。



    结果可想而知,蒋中证根本就没有可能同意。



    “就算您不抗日,总应该让我们去抗日吧?!我不要求其他的,我去闽江抗日成不成?!”说的一肚子火的张学良对着蒋中证便吼道。



    蒋中证冷然的看了他一眼。沉声道:“汉卿,别被赤匪迷了眼睛!剿匪,是中央的既定策略!是关乎到党国存亡的大计!你若是还有意见,我便把东北军调到贵州去!让顾祝同过来剿匪!”



    张学良不由得一滞,沉默了一会儿后才对着蒋中证行了一个军礼。而后离开了蒋中证的办公室。看着张学良的背影,蒋中证目光渐冷!



    11月17日。红四方面军第4、第31军在萌城、甜水堡以西地区击溃第1师第2旅;21日下午,红1军团第1、第4师和红31军一部,从南、东、北3面向山城堡猛攻,激战至22日上午,全歼中央军第78师1个多旅。与此同时,红28军在红井子附近击溃第1师第1旅。



    至此,胡宗南第1军在受到重挫后,停止进军并开始西撤。蒋中证闻讯极为愤怒,急调三十万中央军前往陕西!



    11月12日救国会举行了孙中山的纪念活动,担任主席团成员的史良要求南京国府停止内战、联俄容共、扶助农工。这让蒋中证更加愤怒!



    而日本方面同时也提出抗议,要求南京国府“务必妥善处理此事,务使两国邦交受其负面影响。”日本驻沪总领事若杉即命令领事约见国民党上海市政府秘书长俞鸿钧,要求马上逮捕救国会成员。



    俞鸿钧不敢怠慢,急电南京国府请求指示。得到回电后,23日上午邹韬奋、史良、李公朴、王造时、沙千里等救国会的领导人陆续在住宅被捕。



    随后,南京国府通电正式起诉救国会成员,并另外通缉在美国讲学的陶行知等7人,随后也在苏州开庭侦讯!



    11月底,西安。



    杨虎城的心腹、十七路军十七师五十一旅旅长赵寿山外出考察了一年后归来。对于这位自己极为看重的下属归来,杨虎城自然是高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