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德鲁克管理经典-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一种错误的反应。意外的失败要求你走出去,用眼看,用心听。失败应该被当做创新机遇的征兆,并认真对待。
  从供应商的角度观察意外事件,与从客户角度来观察是同等重要的。例如:麦当劳的创立完全是因为其创始人雷·克罗克(Ray Kroc)注意到了他的一个客户的意外成功。当时,克罗克正在向汉堡包店推销冰激凌制造机。他注意到在他的客户中,有一个远在加州某小镇经营汉堡包的店铺,购买了几倍于其店铺规模所需要的冰激凌机器。他通过调查发现,原来,有位老人通过将快餐作业加以系统化而革新了快餐业的经营模式。于是,克罗克买下了他的快餐店,并在原先业主意外成功的基础上,将它发展成为数十亿美元的企业。

第3章 创新机遇来源一:意外事件(9)
竞争对手的意外成功或失败也同样非常重要。在任何一种情况下,人们都应该将这类事件看做创新机遇的征兆而加以慎重对待。对它不仅要进行“分析”,还要走到外面进行调查。
  创新——这是本书的一个主题——是一种有组织、有系统、理性化的工作,但它也是感性的。确切地说,创新者的所见所闻必须经过严格的逻辑分析,仅凭直觉行事也是不够的。事实上,若“直觉”就意味着“我觉得”,那么直觉根本没有什么好处。因为那通常只不过是“我希望它怎样”的另一种说法,而非“我认识到它会怎样”。分析虽然严谨——它需要进行测试、试验和评估——但必须建立在对变化、机遇和新情况的认知上,还要敏锐地察觉到大多数人仍然十分确信的所谓现实与实际现实之间不一致的地方。这需要人们愿意承认:“我所知道的仍然不足以进行分析,但我会去发掘。我将走出办公室,四处观察,提出问题,并用心聆听。”
  意外事件能使我们跳出先入为主的观念、假设以及原先确定之事,所以它是创新取之不尽的源泉。
  事实上,企业家无须了解情况为何会有所改变。在上述两个案例中,我们很容易就能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发生的原因。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我们虽然发现了所发生的事情,却找不到任何线索来解释它。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能够成功地进行创新。
  这里有一个例子。
  1957年,福特汽车公司推出的“埃德赛”(Edsel)汽车遭到彻底失败,这已经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故事。甚至在“埃德赛”汽车失败后出生的人也听说过这个故事,至少在美国是如此。人们普遍认为推出“埃德赛”汽车是一种轻率的赌博,其实,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
  很少有产品像“埃德赛”汽车那样,经过精心的设计、用心良苦的推出和巧妙的营销。“埃德赛”汽车的推出,原本是美国商业史上规划最为周密的商业策略上的最后决定性一步:经过10年的努力,福特汽车公司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把自己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扭转为汽车工业中一个强劲的竞争者,获得了美国市场上排名第二的实力;数年之后,又在迅速发展的欧洲汽车市场上,成为争夺霸主地位的强有力的角逐者。
  到1957年为止,福特已经成功地在美国四大汽车市场中的三大市场重新树立了自己强有力的竞争地位:在“标准”汽车市场上,有“福特”(Ford);在“中低端”汽车市场,有“水星”(Mercury);在“高端”汽车市场,有“大陆”(Continental)。“埃德赛”汽车是专门为打入剩下的一个市场领域——“中上层”市场而设计的。在这个市场中,有福特的头号劲敌通用汽车生产的“别克”(Buick)和“奥兹莫比尔”(Old*obile)。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上层”市场是汽车市场成长发展最快的领域,而且排名第三的汽车公司克莱斯勒(Chrysler)在这一领域还涉足不深,使得市场向福特公司敞开了大门。
  福特公司不遗余力地规划和设计“埃德赛”汽车。在它的设计里,融入了市场调查所得到的最新信息,包括顾客对汽车外观和款式方面的偏好,以及最高标准的质量控制。
  但是,“埃德赛”汽车一上市就完全失败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3章 创新机遇来源一:意外事件(10)
福特汽车对失败的反应却发人深省。它并未怪罪于“不理智的顾客”,相反,它认为现实中一定发生了某些事情,与汽车从业者对消费者行为的假设不相符合——而长久以来,它却把这些假设当做毋庸置疑的公理。
  阿尔弗雷德·斯隆(1875—1966),20世纪20年代通用汽车(GM)的董事长。通用汽车公司成立于1908年。斯隆出任通用汽车公司副总时,该公司还是一家小型汽车制造公司。斯隆运用其卓越的管理才华、高度的组织能力、容人的雅量、杰出的洞察力,一举将通用塑造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龙头。此外,斯隆在组织管理上的诸多创举,如设立协调委员会、制定标准成本分析法等,都为商业史提供了创新的典范。斯隆担任通用汽车公司总裁23年,短短3年内就让濒临破产的通用汽车反败为胜。《福布斯》杂志2005年7月公布的“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20位企业家”中,斯隆榜上有名,《福布斯》称他是将汽车工业带入现代体系,更为企业组织管理立下世纪典范的第一人。美国《商业周刊》75周年时,斯隆也被选为过去75年来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译者注福特公司的人员决定走出办公室,对失败进行调查。此举是美国汽车史上,继阿尔弗雷德·斯隆(Alfred P Sloan)以后的又一创举。斯隆在20世纪20年代,依据社会经济地位将美国汽车市场划分成“低端”、“中低”、“中上”和“高端”四大部分,在此基础上他建立了通用汽车公司。当福特公司的人员走出去后,发现这种划分方式正在被另一种方式所取代,或至少是并驾齐驱。这种划分方式,就是我们现在称之为“生活方式”的分割法。于是,在“埃德赛”汽车失败后不久,福特又推出了“雷鸟”(Thunderbird),它成为自亨利·福特一世(Henry Ford,Sr )于1908年推出T型轿车以来最成功的美国汽车。“雷鸟”再度将福特塑造成有自身实力的大型汽车生产厂商,而不再是通用汽车永远长不大的小兄弟或永久的模仿者。
  亨利·福特一世(1863—1947),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从一个乡间少年成长为世界上第一位亿万富翁,这些全部都建筑在他的一个简单想法上:制造一种为普通人设计的、买得起而又可靠的汽车。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他不仅成功地生产出自己梦想的汽车——T型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娱乐方式,将人类带入汽车新时代,而且还创造了大规模生产方式的流水装配线,为整个工业界带来了伟大的变革。此外,亨利·福特在自己的公司实行了最低日工资5美元的薪酬制度,这个报酬是当时技术工人正常工资的两倍,从而培养出大批美国中产阶级,对整个美国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译者注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不清楚这种变化产生的真正原因。那些我们通常用来解释变化发生原因的事件,诸如,由于战后“婴儿潮”,使得人口结构的重心向青少年转移,高等教育迅速普及,或两性关系的变化等,都发生在这种变化之后。同时,我们也并不真正理解“生活方式”的含义。迄今为止,所有试图对其加以解释的尝试都是徒劳无益的。我们所知道的只是发生了某些事情。
  但是,这就足以将意外事件——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转变成有效而有目的的创新机遇。

第3章 创新机遇来源一:意外事件(11)

  意外的外部事件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讨论的意外的成功和意外的失败均是发生在某个企业或某个行业内部。但是外部事件,即没有反映在管理者所采用的信息和数字资料上的事件,也同样重要。事实上,它们往往更为重要。
  以下列举了一些典型的意外的外部事件,并借此说明它们也能够被视为成功创新的重大机遇而加以利用。
  其中之一与IBM和个人计算机有关。
  不管IBM内部的高层管理者和工程师彼此的意见分歧有多大,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他们有一个看法是完全一致的,即:未来属于集中化的“主机”(mainframe)计算机,它将拥有更大的内存和更快的计算能力。每一个IBM的工程师都能提供有力的证据证明,其他任何产品不是比它更昂贵,就是令人混淆不清,或是运行能力极为有限。于是,IBM将所有力量和资源投注于保持其在主机市场的领导地位。
  到了1975年或1976年左右,令人大为吃惊的是,10岁和11岁的小孩竟然玩起了电脑游戏。他们的父亲则想要配置一台自己的办公电脑或个人电脑,即一种分开的、独立的小机器,其容量无须太大,甚至比最小的主机还小都没有关系。IBM所预测到的全部可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这些独立机器的成本比插入式“终端”贵许多倍,而且容量大为减小。这种机器和程序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而且彼此之间很少真正兼容,于是整个计算机领域开始混乱起来,正常的服务和维修也无法跟上。但是这似乎并不影响顾客的购买欲望。相反,在短短的5年间——1979~1984年——美国的个人电脑市场所创下的年销售总额是“主机”市场30年来的总和,即150亿~160亿美元。
  IBM大可忽略这一发展趋势。然而,它不但没有这么做,而且早在1977年,当全球个人电脑的销售额还不足2亿美元时(而同年主机电脑的销售额为70亿美元),IBM就成立了相互竞争的任务攻关小组来开发个人电脑。1980年,IBM生产出了自己的个人电脑,正好赶上这一市场开始蓬勃发展的时期。3年以后,即1983年,IBM就夺得了个人电脑的世界领导权,如同它在主机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一样。同年,IBM又推出了自己的微型“家用电脑”(home puter)——“花生”(Peanut)。
  每当与IBM的人员讨论起他们这段经历时,我总是询问同样的问题:“当时,IBM的每一个人都非常肯定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而且毫无意义,但又是什么原因使你们IBM的人能将这种变化视为一种机遇呢?”我得到的答案总是相同的:“就是因为我们知道这种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而且毫无意义,所以,当这种变化真正来临的时候,才使我们大为震惊。我们认识到,我们从前所做的假设以及我们十分确信无疑的每一件事情突然间被全盘否定了。因此,我们必须走出去,重新组织自己,充分利用我们以前确信不会发生,却实实在在发生的变化。”
  第二个案例较为平淡。虽然缺乏诱人之处,但是它同样具有启发性。
  美国从来就不是一个购书习惯相当普及的国家,部分原因是免费的公共图书馆遍布全国。20世纪50年代初,电视出现以后,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把时间消磨在电视机前——特别是正处于重要读书阶段的高中生和大学生——当时,“每一个人都知道”书籍的销售将会大幅度下滑。于是,出版商们开始慌乱地向“高科技”媒体经营转移,例如教学片或电脑程序(大多数均以失败告终)。然而,书籍的销售自电视首次出现以来,不但没有暴跌,反而猛增,其增幅比每一项指标——无论是家庭收入、处于最佳“读书年龄段”的总人数,还是拥有较高学位的人数——所预测的增长速度要快好几倍。

第3章 创新机遇来源一:意外事件(12)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事实上,没有人真正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典型的美国家庭里,藏书量同从前一样稀少。那么,所有这些书都到哪里去了呢?我们虽然无法解答这个问题,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图书销量正日益上升的事实。
  当然,所有的出版商和书店都知道图书的销量与日俱增,但他们都对此毫无反应。反而一些大型零售商,如明尼阿波利斯和洛杉矶的一些百货公司对这起意外事件加以利用。这些人以前从未涉足过图书领域,但是他们了解零售业。他们建立了形式与美国早期书店截然不同的连锁书店。从本质上而言,这些书店都是超市。他们并不把书籍视为文学作品,而是把它当成“大众商品”,而且他们专营畅销书籍,以确保每一单位的价位能够获得最大的销售额。这些连锁书店通常位于租金昂贵但客流量大的购物中心里,而一般从事图书生意的人都认为,书店应该位于租金低廉、最好离大学较近的地方。传统的书商本人就是“书卷气较浓”的人,也喜欢雇用一些“爱书”人士。而新式书店的经理们都是化妆品推销员出身,在他们之间流传着这么一则笑话:任何一个除了书的标价以外,还想看书的内容的人,都是无可救药、不合格的推销员。
  10年来,这些新式连锁书店跻身于美国零售业最成功和成长最快的领域,同时也是美国发展最快的新兴行业。
  上述案例都代表着真正的创新,但没有一个代表着多元化。
  IBM一直在计算机行业中发展;而连锁书店是由熟悉零售行业、购物中心或“时装店”的人经营的。
  要想成功地利用意外的外部事件有一个前提,即它必须和所在行业的知识和技巧相吻合。许多没有零售专业知识的公司,甚至是大公司,贸然进入新的书籍市场或大众商品市场,无一不以失败而告终。
  因此,最重要的是,意外的外部事件只是一种将既有的专业知识应用到新事物上的机会,但是这种应用不会改变“我们所从事行业”的本质。与其说它是多元化,不如说是一种延伸。然而,正如上述案例所显示的那样,它也要求我们在产品,而且常常要求在服务以及分销渠道等方面进行创新。
  这些案例的第二个特点是,它们都是大公司的例子。和许多其他管理书籍一样,本书列举的许多案例都是大公司的个案。一般而言,大公司的案例是我们唯一较易获得的,也是唯一能够在出版物上找到的资料,还是唯一可以在报刊杂志的商业版上公开讨论的案例。小公司的案例则不易获得,而且通常很难在不泄露商业机密的情况下加以讨论。
  但是,利用意外的外部事件似乎特别适用于现有的企业,尤其是在该行业具有相当规模的公司。据我所知,能够成功利用意外的外部事件的小公司少之又少,而且参加我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研讨班的学生也都有同感。这也许是一种巧合,但也有可能是现有的大企业往往更能看到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美国的大型零售商习惯于看数据,这些数据显示了消费者消费的方向和方式。大型零售商还对购物中心的位置以及如何才能得到一个好位置了如指掌。一个小公司能否像IBM那样,大手笔地派遣四组一流的设计人员和工程师组成一个特别攻关小组来开发新产品线呢?对于处在快速发展行业里的小型高科技公司而言,即使对现有工作,他们都感到人手不足,更不必说开发新产品了。
  也许,意外的外部事件是提供给大型企业最大且风险最低的创新领域;也许是特别适于大型和现有的企业从事创新的领域;也许是专业知识最具影响力,并且迅速调动大量资源的能力会产生最大差异的领域。
  但是,正如这些例子所显示的那样,创业时间久、规模大并不能保证该企业就能够认识到意外事件并成功地加以利用。IBM的美国竞争对手都是销售额以十亿计数的大企业,但是却没有一家公司开发了个人电脑——它们都忙于与IBM对抗了。此外,美国的旧式大型连锁书店,如纽约的布伦塔诺(Brentanos),也没有开发新的图书市场。
  换言之,机遇就在那里。重大机遇总是经常出现,一旦出现,机遇提供给我们的前景无限,对那些现有的大型企业尤其如此。但是这些机遇所需要的并不只是运气或直觉,它们还需要企业去寻求创新、积极加以组织和加强管理,以便利用这些大好机会。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目录
推荐序一(邵明路)
  推荐序二(席酉民)
  推荐序三(赵曙明)
  推荐序四(包政)
  推荐序五(詹文明)
  推荐序六(冯仑)
  译者序
  前言
  第二篇管理者:工作、职务、技能与组织
  第29章为什么需要管理者
  第五部分管理者的工作和职务
  第30章什么是管理者
  第31章管理者及其工作
  第32章管理职务的设计和内容
  第33章管理和管理人员的开发
  第34章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
  第35章从中层管理到知识型组织
  第36章绩效精神第六部分管理技能第37章有效决策
  第38章管理沟通
  第39章核查、控制和管理
  第40章管理人员和管理科学第七部分管理组织第41章新需要和新方法
  第42章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
  第43章如何把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连接起来
  第44章组织设计的逻辑和规范
  第45章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的组织设计:职能制结构和团队
  第46章以成果为中心的组织设计:联邦分权制和模拟分权制
  第47章以关系为中心的组织设计:系统结构
  第48章关于组织的几个结论管理者与预算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序言(1)
推荐序一Management: Tasks;Responsibilities;Practices
  我总是感觉自己没有资格为德鲁克先生的著作写序,但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的邀稿盛情难却,此外,作为德鲁克先生生前少数耳提面命过的中国人之一,我也有责任和大家分享我从他那里得到的启迪。
  改革开放初期,德鲁克夫妇来过中国。对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人从战争创伤的心理阴影中复原的艰难过程,他遇到的中国人充满活力和乐观精神,这一点令他惊讶不已。十年前我刚认识德鲁克先生时,他告诉我,世界在苏联解体后,只有美国一国独强的局面是不健康的,应该至少还有另一股力量可以和美国互相制约,在俄罗斯、印度、巴西和中国这几个正在上升的大国中,只有中国有这种可能。他还说,中国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可能向坏的方向发展,因此在中国迅速培养大批有道德和有效的管理者至关重要。这也是他后来全力支持我创办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的原因。
  德鲁克管理学院开办不久,有一位著名商学院的教授建议我们走精英教育的路线,收昂贵的学费,德鲁克先生反对这么做。他对我说:“中国固然需要大公司和领导它们的精英人才,但中国像任何国家一样,90%的组织将是中小型的和地方性的,它们必须发挥作用,单靠大公司,不能提供一个健康社会所需要的各方面功能。中国最大的弱点是作为一个大国,没有足够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但你们有一大批能干的人,这些人在实际磨练中学会了怎样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生存并取得了成效。他们可能只受过普通教育,也不是特别聪明和优秀,但却知道如何精巧地处理事情。这样的人可能有几百万,他们可以领导那些中型、小型和地方性的组织,他们将建设一个发达的中国。”
  这段话透露出德鲁克先生对肩负中国未来的管理者,特别是对中小型和地方性组织的普通管理者的殷切期望。身为其中的一员,每当我回忆起来都深感责任重大。
  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剧变时代,而且这些变化影响所及,已经没有国家、种族、文化和行业的界限。这时德鲁克学说中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尤其显得重要。德鲁克先生主张以创新这类演进的方式解决发展问题(剧变时期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机会),他力图避免战争、革命和“运动”及其背后的强权与暴力给人类带来的苦难。他一生致力于在延续和变革之间寻求平衡,创新是保持动态平衡的变革手段,而延续的基础则是维系人类社会存在的那些普世价值观,包括同情与包容、诚实与正直,以及让个人享有自由与尊严并同时承担起责任。这些普世价值观并不是他的发明,它们深深地根植于每一种代表人类文明的信仰和文化中。另一方面,他通过自己的著述和咨询工作,示范一种他称之为“后现代主义”的观察与思考方式,这就是从理解全局或整体出发,寻找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达到把握和解决个别问题的目的。他的著作里没有令我们这些普通人望而却步的理论说教,而是把这些“大道理”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演绎,朴实无华地表达出来。
  我想上述贯穿在德鲁克学说中的精髓所在,可能正是人们总是称他的著作为“经典”的原因。经典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值得人们一读再读,常读常新。它不会代替你做出决策,制订方案,但是它会帮你理清思路,从任何新事变中发掘本质,找到它们的历史渊源。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序言(2)
迄今为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可能是在国内翻译出版德鲁克著作最多,也是最认真的一家出版社。我不知道这给它们带来的经济收入如何,但是我知道这给成千上万渴望学习和成长的管理者以及知识工作者所带来的方便和欣喜,也可以猜想到由此华章的工作人员所获得的成就感。让我们衷心感谢他们,并向他们致以深深的敬意。
  邵明路
  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创办人
  德鲁克百年诞辰全球纪念活动共同主席推荐序二Management: Tasks;Responsibilities;Practices
  以大师之道学管理2005年11月11日,95岁高龄的管理大师静静地走了,但他留给人类的管理思想和智慧思考还活着!您手中这本沉甸甸的《管理:使命、责任、实务》就是其中的代表。在这个知识爆炸和更新剧烈的时代,本书虽已经出版三十多年,但作为第一次系统阐述管理的带有手册特点的巨著,它仍然充满了活力。例如我们今天每日必须面对的知识工作者的管理问题,就是在这本巨著中提出的,作者还预见了衡量和提高知识工作的生产率是当代管理面临的重大挑战,尽管其预测基础不是那么坚实,但面对今日的现实又有谁能怀疑其伟大的远见卓识呢!可以说,20世纪70年代是德鲁克将众多管理思想以及自己的相关思想进行整合以打造新的管理学的时代,而本书就是此时期的代表著作。
  关于德鲁克,坦率地说,凡熟悉管理的人几乎都耳熟能详;关于大师的著作,我们介绍得再好也不如大师自己的表述。真正对书中知识的领悟需要读者亲自与大师对话和交流,但就我个人体会而言,除了大师的思想结晶,我们更应该关注和学习的是大师的人品、思想境界、处世态度,特别是大师观察世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他务实,不爱大师的封号、不爱排场、不享受特权、不爱金钱;他勤奋,真正做到了中国人常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他慈善,将个人绝大部分财富捐赠社会;他智慧,世界无数的人、企业、组织、政府部门因他而变得不平凡或更伟大。他的人品和处世态度为我们树立了人生榜样;他思考和研究管理的方式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管理之道!
  我们知道,德鲁克是一位咨询大师和管理思想大师,被世人尊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大师中的大师”。然而在我看来,其伟大之处倒不是他涉猎甚广的知识、博学多闻的独到见解,而是其面对现实、关注实践、不拘一格、大胆思想的理念、态度和思维方式,而这正暗合了管理的基本特征和真谛,也是我们阅读管理著作及学习和践行管理的基本路线。
  真正的管理涉及四个方面:哲学(智慧)、知识(科学)、艺术(技巧)和经验(实务)。其中的知识又分为三类:与环境无关的普适知识(contextfree knowledge)、与环境有关的知识(contextbounded knowledge)、特定环境下的知识(contextspecific knowledge)。科学概括了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通过总结和提炼,将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上升为知识,而这些知识通过学习可以掌握,所以管理的科学知识可以传递、流动和学习。但由于管理的大部分知识与环境和对象或管理情景(management context)有关,学习和应用时一定要关注与管理情景的适应性,不能简单拷贝和套用。艺术体现了管理中的个性特点,即面对同样的问题和环境,不同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可以做出不同反应,且这些反应往往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适应与否,适应、协调者成功,反之则受挫或失败。艺术很难显性化,所以无法简单学习,常常需要感悟和体味;而实务、手艺需要操练才能习得,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管理者必须亲临实际才能体验到管理知识的运用技巧、感悟管理的真谛、享受管理知识和艺术融合的快乐。管理智慧依赖于哲学和思想理念上的升华,即管理的哲学在思,在凝练和聚合,管理的知识在学,管理的艺术在琢磨、感悟,管理的经验在操练,而管理的哲学在思想和升华,但思想的基础是学习、感悟和操练。

序言(3)
可以说,德鲁克的一生就是管理思想的一生,但其思想的动力之源是实践,其伟大成就来自于其面对实践和现实的不断观察,深入企业实际的广泛操练和深刻感悟,以及奠基于其上的科学思考和智慧提升!
  德鲁克精辟地认识到:“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他还深深地感悟到:“智力、想象力及知识,都是我们重要的资源。但是,资源本身所能达成的是有限的,唯有‘有效性’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而“有效性”实际上是管理各个方面的智慧综合和理性提升!
  用心读读这本虽然有一定年纪但仍然充满智慧的书,用大师之道,感悟管理的真谛,展现管理的“有效性”,演绎精彩事业和人生!
  席酉民博士
  西安交通大学推荐序三Management: Tasks;Responsibilities;Practices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出版德鲁克先生著作的计划在国内学术界和实践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每本书一经出版便会占据畅销书排行榜。我自始就参与了该项翻译出版活动,并应邀为《管理的实践》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两本书写了推荐序。2005年夏天我去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德鲁克教授家拜访时,谈到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其著作的计划,先生特别高兴。不过,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