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徊-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云心念一动,“现在试试写篇策论。”

    顿时虚空生物,经纶堂的一角浮现出一张麒麟踏云浮雕青木书案,书案上端端正正摆放着文房四宝。

    一杆碧绿水竹银毫笔,一方雏凤清鸣冰纹石砚,一块松墨,一大摞雪白宣纸。

    一缕银色月光透射下来,砚台中平空出现了清水,松墨飞过来开始自动研墨。银毫笔蘸满墨水后,在宣纸上飞舞起来,一行行工整的楷书如同行云流水般出现。

    从第一个字落笔开始,书架上的书哗哗地飞出了十几本,都浮在空中快速翻动,不时有一本书会停住,一些金色的语句从书里冒出来,飞鸟投林一般向银毫笔上飞去。

    有些书翻完了就飞回书架,另一些书又飞出来,几百本书像群蝶一样,在空中和书架来回纷飞,刷刷刷的书册飞舞声、翻动声响成一片,就仿佛置身在深谷溪流中似的。

    半刻功夫,一篇策论已经书写完毕,群书飞回书架,文房四宝也归位,砚台上光洁如镜,一丝墨迹水痕都没有,几页写满字的宣纸静放在书案上,纸上墨迹飞速地干透,隐隐间仿佛有墨香飘散。

    用念头感应了一下,整篇策论的内容立刻了然于心,熟悉地就像杨云自己提笔写出来的一样。

    杨云感叹道:“妙啊,这篇策论条理分明,不管是立论还是引据都无懈可击,通篇更是一点错漏都不会有,唯一不足就是起折转换,还有行文之间的火候,不过只要费点功夫润色一下,绝对比我以前花几个时辰绞尽脑汁写出来的东西强――妙,太妙了!”

    杨云又查看了一下月华真气的消耗情况。

    “还不错,刚才写的这篇策论,大约只消耗了我一天修炼出来的真气量的十分之一,这比推演修炼功法的消耗小多了。”

    识海的推演是要能量支撑的,自从开了识海之后,杨云每天晚上辛辛苦苦修炼出来的月华真气,倒是有大半花在了推演功法上。

    “看来月华真气又要多出一份开销了。”杨云无奈地叹道,开销虽然不大,但是现在每天积累下来的真气已经不多,这简直像在伤口上剜肉一样。

    识海虽好,可是太吃真气了,现在杨云月华真经的修炼速度只能用龟速来形容。真气积累不足,就不能积蓄和冲击下一步的窍穴,更无法提升修炼层次。

    现在杨云绝对是即痛苦,又快乐。就好像一个人发了笔横财,但是这笔钱必须用来盖房子,在房子建好之前,只能眼巴巴地一边流口水,一边忍饥挨冻。

    “我忍,忍到月华真经前十层推演出来就好了,磨刀不误砍柴功嘛。凝练窍穴的境界是打基础,这个时候的功法可不能出一点差错。”杨云安慰着自己,这时他似乎忘了,凝练窍穴之上还有引气出窍,再然后还有筑基,到时候推演下一步功法的消耗,绝对能让他胆战心惊外加痛不欲生。

    整个县学书库的内容都记在识海中之后,杨云一下放松下来,除了每天还到书库转一圈之外,终于有时间在静海县中逛一逛了。

    这一逛才发现,静海县虽小,但是因为有着港口,不时有海商往来,因此贸易颇为繁盛,集市上也不时能发现一些珍稀的东西。

    逛了两天,凭借着月华灵眼和不凡的见识,杨云竟然有了不小的收获。通过从集市上淘来东西,然后转手卖给大的店铺,短短两天杨云手里的银子涨到了八两,翻了一倍多。

    捏了捏增厚不少的钱囊,杨云脸上浮出一丝微笑。

    “八两银子了,听说府城里的海天书院报名费要五两,嗯,凑到十两就可以去凤鸣府了。”

    杨云寻思着,“凤鸣府号称小东吴城,是吴国南部最大的城市,那里的集市肯定更大更繁华,嘿嘿,凭我这个淘宝的眼力,食宿和学费肯定不在话下,说不定还能发笔财带回家呢。”

    凤鸣府里当然不止一个书院,不过海天书院的藏书是最有名的,而且学费是一月一交,杨云当然选这个书院了。

    此时已经天色渐晚,集市中的人潮逐渐散去,卖货的商贩纷纷开始收摊。

    “月华真经第二层突破,记全了县学书库藏书,然后又发现了条来财的路子,三喜临门,今天晚上要庆祝一下。”

    杨云夜间有事情要做,按照事先的计划,早上出门的时候已经和范骏打了招呼,说晚上去学友家做客不回去了。

    随着散去的人流走到集市尽头,前面是一座白石拱桥,一弯碧水从桥洞下流过,沿着对面的河道,是一条铺着青石板的街道。

    街道上的商家大多已经挂上了灯笼,五颜六色的灯光映在河水里,一派绚烂繁荣之意。

    “久闻曲水街的大名,今天一定要好好吃一顿。”杨云吞口口水,摸摸钱囊,大步向桥上走去。

    “咦?!”杨云突然停住脚步。

    在紧靠拱桥的地方,一个中年摊贩正不紧不慢地将摆放在地上的货物收起,刚才杨云习惯性地用月华灵眼扫视了一下,竟然发现了感兴趣的东西。

    “大叔,这串黑的是什么石头?”杨云上前问道。

    中年摊贩停下手,看了看杨云,说道:“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石头,前年一个跑海的人扔给我的,不过这石头质地不错,两年了一点磨损都没有。”

    杨云伸手拿起这串黑石,仔细打量。

    总共十三枚黑石,穿在一条紫色细带上,正好可以戴到手腕上。这些黑石看上去毫不起眼,似乎就是普通的石头。

    天上的新月已经升起,杨云再次启动月华灵眼,果然,在月华灵眼中这些石头神奇地消失不见了。

    “竟然能够吸收月华,而且是纯粹的吸收,一点都没有反射。但没有转换成灵气,看来并不是灵物,但也绝对不是普通的石头。算了,就冲着能完全吸收月华这一点,也该买下来回去研究研究。”杨云想着。

    “这要多少钱?”

    摊主犹豫了一下,“你要的话一百文拿去吧。”

    杨云刚想回话,突然看到原来垫着黑石手链的一张鲸鱼皮,皮子已经磨损得很厉害了,但还能看见上面有一些模糊的花纹。

    “这张皮子是和黑石一个来历吗?”

    “是,收的时候就用这皮子裹着的。”

    杨云掏出一块碎银,大约一钱多点,“黑石串,连这张鲸鱼皮一起。”

    鲸鱼皮只不过是普通货色,但既然是和黑石一个来源,杨云索性全买下来。

    商贩接过碎银,掂了掂,又验了下成色,笑着说:“成交!多谢惠顾。”

    杨云随手将黑石手链戴在手腕上,将鲸鱼皮塞到怀里,告辞离开。

    过了小桥,漫步在繁华的曲水街上,一家家酒楼茶馆,甚至还有青楼画舫,家家华灯高照,人头攒动,空气中飘来阵阵酒香,耳中丝竹声声,杨云不禁再次感叹静海县的繁华。
正文 第14章 做贼
    “曲水街不愧是静海县中最繁华的所在,看这个地方不比一些大城差嘛。”

    杨云随意走着,感受着河面上吹拂过来的晚风,最后停在一座二层酒楼的门口,抬头看着匾额。

    “客不归,好、好名字――就选这家吧。”说罢抬腿走进大门。

    早有一个小二笑迎过来,“客官来啦,您是楼下还是楼上的雅座?”

    杨云扫视一圈,见一楼的座位已经半满,就说:“楼上吧。”

    “客官请――”

    小二忙殷勤地把杨云引上楼。

    二楼是一个个竹墙分隔的房间,杨云找了个靠窗的小间,小二递上菜牌。

    杨云随意点着菜:“红烧肉、蜜汁火方、椒麻鸡、素脆鳝、炒茄丝、炸鱼卷、桂花鱼条、五云火腿、三色水蛋、糯米藕,嗯,再来一份沙锅豆腐鱼头,六个大号蜜粽。”

    小二迟疑地问道:“客官,您这里等会还有人来吗,要不要换旁边的大房间?”

    杨云摆手道:“你别管了,快些上菜吧。”

    “是,客官,您喝点酒吗?”

    “来坛三年陈的花雕。”

    小二记得分明,赶忙下去叫菜。

    过不多时,各色菜肴流水一样的送上来,在桌子上密密麻麻摆了两层,还有一些放不下,小二搬过来一个小桌,挤着放在一旁。

    杨云把帘子拉上,夹一口菜,喝一口酒,眺望着窗外街上的人流,还有小河上行过的游船,心怀大畅。

    “人生苦短,就算修炼有成,延寿万载,也是一晃而过,似水无痕,说起来真未必赶得上凡人的快活。”

    杨云想想前世,虽然几乎修炼到了顶峰,但是终日忙碌着凝练法力,突破境界,炼丹炼药,应劫渡厄,一个关口接着一个关口,一个危机接着一个危机,竟然没有过多长时间的安生日子,因此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

    “唉,一个人喝酒没什么意思,要是家人也在就好了。不过不急,等我中了举,那时他们才是真正的开心呢。”想到此处,杨云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在房间外伺候的小二正在暗暗咂舌,“妈呀,这人看着斯斯文文的,怎么这么能吃啊――不会饿了十几天吧,点了这么多东西,也不知到时候有没有钱会钞。”

    房间里的杨云喝得微薰,桌上的酒菜已经下去了四五成。

    寂元化精诀得了这么多供给,正在全速运转。一股股的食物精元转化出来,在手腕、脚踝等处的窍穴凝聚下来。

    识海在这几天,已经把炼气境界的寂元化精诀推演完成,毕竟是粗浅的功诀,不费多大功夫。可惜的是月华真经本来已经推演到第五层,却遇到障碍,不得不退回第三层重新推演。

    杨云寂元化精诀已经异常纯熟,加上功法路径都已经固定,现在几乎已经成了一种本能,只要吃下超过一定量的食物,寂元化精诀立刻开始自动运行,都不用杨云多费心。

    月亮越升越高,月光映照在酒杯中,杨云一口饮下,吟道:“将进酒,杯莫停。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哈哈哈――”

    “完了完了,喝大了开始说胡话了,等下仗着酒劲赖帐就麻烦了。”小二在门外偷听,心中惴惴不安。

    一通酒菜,一直吃到月过中天,杨云这才尽兴。

    大部分食物都化为寂元化精诀的原料,真算下来,只有最后两个粽子是充饥之用。摸了摸只是稍微鼓胀的肚子,杨云突然觉得以后吃遍天下也不错。

    “以前从来瞧不起的垃圾功诀,竟然也有这种妙用,即享受了口腹之欲,又不会撑坏肚子,还能增加实力,可谓一举多得啊。”

    杨云算算时间,还有点早,于是又修炼了一会儿月华真经。识海这个消耗大户,一刻不停地抽取他辛辛苦苦修炼出来的真气,能多练就多练一会儿。

    酒楼不愧“客不归”这个名字,尽管已经是后半夜,小二仍然强撑着精神在外面伺候着。

    看到杨云自己走了出来,小二急忙陪着迎候道:“客官您有什么吩咐?”

    杨云似笑非笑看了小二一眼,“没什么事儿,天色已晚该回去了。”

    “这、这,那个――”小二急得满头冒汗,肚子里盘算该怎么开口讨要饭费。要是杨云赖帐不给,老板肯定要扣他一部分工钱。

    “哈哈――饭费是吧,拿去吧――多的是给你的打赏”杨云抬手递过去一锭大约六钱的银子。

    小二大喜,这锭银子结完饭费可有不少富余,真不枉提心吊胆地伺候这么久了。在酒楼伺候客人没多少工钱,全靠收到的打赏。杨云这顿饭的打赏足顶得上平时三四天赚的了。

    恭恭敬敬地送走杨云,小二来到包间里收拾,顿时惊地目瞪口呆,“天啊,竟然真地全吃完了!”

    走到街上,杨云微微觉得有点酒意,稍微运转了一下月华真气,一股清凉在头上转了一圈,顿时神清气爽,酒意全无。

    远远传来更夫敲打四更的梆子声,“时间刚好。”杨云想到。

    轻车熟路地来到县学书库,还从老地方番强进去。

    县学书库中静悄悄地,四下无人。

    杨云来到差役房的外面,看到房门紧闭,外面还落了一道铜锁。

    “果然已经回去了。”杨云偷听过杜龙飞和老差役的商议,知道他们此时已经分完书了。

    “还上了锁,幸亏我早有准备。”

    杨云掏出两根铁丝,向着锁眼探去。

    一边鼓捣,一边叹气,“唉,要是筑了基就好了,一个开锁术就搞定。”

    用铁丝开锁可是盗贼才掌握的技能,杨云从来没有练过,不过杨云也有自己的手段。

    淡淡的月光照射在铜锁上,月光中蕴含的月华其实是一种灵气,大部分月华被铜锁的表面反射回去,但还有一些月华渗入了铜锁内部。

    天地间有很多种灵气,这些灵气能渗入万物之内,当然也包括人的身体,这是所有修行的基础。但除非是灵物,否则是存不住这些灵气的,修行的第一重境界炼气凝窍,就是利用这些灵气来粹炼身体、转换真气。

    杨云运起月华灵眼,铜锁反射的月华一览无遗。同时识海中开始模拟,因为铜锁表面反射的月华过于强烈,识海自动消弱其强度,并对来自内部的反射进行强化。

    不一会儿,识海中一个活灵活现的铜锁出现了。

    这个铜锁的外部只是一层淡淡的虚影,内部的构造显示地一清二楚,连正在寻找锁点的铁丝也显示了出来。

    杨云找到全部锁点,轻轻旋转了一下铁丝,“喀”地一声,铜锁开了。

    进到房间里面,朦胧的月光下能看见到处都是凌乱的书册。

    杨云走到一张书案旁,打燃火折,点亮了案上的油灯。

    杨云四下里看了看,发现那些乱放的书都是和科举关系不大的“杂书”,显然杜龙飞的分拣工作已经彻底完成。

    在屋角发现了码得整整齐齐的一堆书,杨云翻了几本,立刻确定这些就是杜龙飞分拣出来,打算第二天用货车夹带走的那些书。

    “嘿嘿,杜龙飞啊杜龙飞,贫寒学子的钱你也搜刮,我这次就客串一把夜贼给你个教训吧。”杨云从书案上找到一枚县学书库的印章,又从怀里掏出隐墨,得意地笑着。
正文 第15章 折子
    第15章 ;折子(本章免费)

    随后的几天杨云又恢复了每天泡在县学书库的生活。

    书库里多了近百本书,虽然这些书对科举的用处不大,但是书不厌多,只要是书杨云都会去翻一遍,把它们装到识海里。这些知识没准哪天就能用到呢。

    手中有了书源,杜龙飞活跃了起来,天天在县学书库出没。

    那些手里钱不多的学子,很难抵挡买到低价书的诱惑,一个接一个地偷偷找上杜龙飞交易……从他手里买书的价钱大约是市价的一半。

    杨云当然知道杜龙飞的书为什么便宜,这些书本来应该是放在县学书库里免费供学子们看的。

    这一天,杨云主动找到杜龙飞搭讪。

    “杜兄……”杨云拱手问道。

    “啊!是杨兄弟啊,有什么事情吗?”

    “唉……”杨云叹气道:“求学艰难呀,杜兄你也看到了,这县学书库如此模样,想找几本有用的书太难了。”

    “嗯嗯,是啊,这书库是有些破烂。”杜龙飞含糊道。

    “我想找一本《文规约选》,最好是庆隆年间版本,还望杜兄多多相助。”

    “这本书啊,嗯……挺不好找的。”杜龙飞支吾道。

    “杜兄想想办法吧,眼看秋考日益临近,我急需这本书的。”杨云面露焦急地说道。

    杜龙飞有点犹豫,他一直有点看不准杨云,不过他售书的事情在县学学子之间几乎尽人皆知,杨云开门见山地求购,没办法轻易推脱掉的。

    “要是没有文规约选,腾云集也行。”

    杨云点名的两本书都是吴国历年举人考试的题目汇编、名家评注等,这种书一向是学子们备考的首选书目,各地书局印量颇大,杜龙飞要是说连这两本书都找不到,那简直是在砸自己的招牌。

    “好吧,我给你找一找,不过这两本书一向热门,我在书局的亲戚也不容易拿到,价钱是六成,这是底价了,除去给我亲戚的好处,我这里一点钱可都没有赚你的。”杜龙飞说道。

    “明白,杜兄也是秀才,怎么会赚我们这些同窗学子的钱呢。只要书能找到,其他的都好说。”

    “正是……都是同窗,以后还要一块进考场,我这里也为难呀,以前有人知道我有亲戚在书局,来找我求书,同学一场总得帮忙啊,结果开了这个头就刹不住了,我这也是骑虎难下呀……现在我要是不帮忙,反倒会得罪人了。”

    杜龙飞扯了这一大堆话,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要不是杨云知道底细,没准也得像其他人那样,花钱买了书还得感激这个偷书贼。

    “有劳杜兄费心,在下就等杜兄的好消息了。”杨云举手告辞。

    “好说好说,杨兄慢走。”

    第二天杜龙飞就带着书找到杨云。

    这种交易一向在书院附近的小胡同里,按杜龙飞的说法是避免嫌疑,县学书库确实也有规矩,不准把自己的书带进去。

    杜龙飞笑眯眯地递给杨云一本书,说道:“杨兄,幸不辱命,你看看,这本就是文规约选。”

    杨云眼睛一亮,接过书,打开翻阅。

    “不错不错……庆隆七年的版本,有沈大学士作的批注,是最好的一版。”

    杨云快速翻动着书页,很快找到了记忆中的一页,用手摩挲着念道:“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咦!?”

    “怎么了?”杜龙飞问道。

    杨云的目光似笑非笑,杜龙飞本能感觉到有些不妙。

    “杜兄你真是神通广大,连书库里的书都能弄出来。”

    “怎么可能!?”

    杨云把书摊开,冲杜龙飞一摆,“你自己看吧。”

    书页上的一个印章,“静海县学”四个鲜红篆字赫然在目。

    “怎么会这样!”

    杜龙飞失声惊叫,全身的血液一下子涌到头顶,腿脚轻飘飘地几乎要栽倒。

    一瞬之间杜龙飞转过无数念头,想起声名扫地、功名被销、罚金入狱等等可怕后果,浑身上下冷汗淋淋。

    “这本书和我没关系!对……书在你手上,谁知道你从哪里搞来的?”

    “噢?初二那天杜兄进了不少书,这几天至少也卖了十几本出去吧。要是这些书里面都有这个印章呢?”

    “杨云……你阴我!”

    杜龙飞急怒攻心,用力一拳向杨云挥去。

    杨云轻轻举手一托,杜龙飞的拳头落到一旁,一个踉跄差点跌倒。杜龙飞惊怒交集,他从小也练过一些武艺,平常几个壮汉也不是他对手,想不到含怒出拳,连杨云的衣角都没有捞到。

    “哎呀杜兄,你何必如此着急呢,我有说过要去告发你吗?”

    杜龙飞眼神一亮,像捞到了救命稻草一般,忙不迭从怀里掏出钱囊,向杨云手里塞去。

    “杨兄高义!这是在下的一点心意,杨兄缓我十日,还有二十两纹银奉上。”

    杜龙飞一边塞钱,一边寻思,“杨云家贫,此举想必是图财了。二十两银子应该能封住他的嘴。缓我几日功夫,把这些天卖的书都收回来,到时候再见机行事。”

    杨云却没有接钱囊,而是笑着说道:“杜兄啊杜兄,我看你仪表非凡,文武双全,怎么眼界如此之小?二十两银子对常人来说是不少,可难道杜兄想一辈子这么蝇营狗苟下去,你冒着诺大风险,一年也不过赚几十两银子吧,你就不想着金榜题名,名扬天下吗?”

    “这……杨兄此话何意?”杜龙飞被杨云弄糊涂了,不要钱,那搞这么多事儿干嘛?

    杨云从袖中抽出一封折子,“杜兄看看这个再说。”

    杜龙飞打开看了半晌,长叹一口气,一躬到地,说道:“杨兄高明,此举造福一方,杜某有罪之人,杨兄不但网开一面,还给我这个机会,龙飞敢不从命,一切唯杨兄之命是从。”

    杨云微笑着问道:“明天能递上去吗?”

    “断不辱命。”

    “好,那我就告辞了。”杨云拍拍杜龙飞的肩膀,“杜兄眼光放远一点吧,来日方长啊。”

    杨云走后,惊疑不定的杜龙飞又思量了半天,“如今只能照杨云的意思去做了,不过塞翁失马,这也许真能成件好事。不过……杨云这个人深不可测,也不知道他怎么给书做了手脚,幸亏他这次不是要对付我,否则我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此时杜龙飞才感觉到浑身上下都是冷飕飕的汗水,望着杨云离去的方向,不禁连打了好几个冷战。

    杨云漫步离开县学书库,此时无事一身轻,索性在街上闲逛起来。

    看见了一家“闲云”茶楼,进去找了个二楼临窗的位子,点了一壶清茶。

    二楼都是“静座”,小二轻手轻脚地上了茶,很快就退了下去。杨云抿了口茶,细细一品,虽然不是什么上等好茶,但却是今年刚采摘的明前新茶,有股淡淡的清香,不由暗自点了点头。

    拿出从杜龙飞那里得来的《文规约选》,杨云忽然一乐,想起这本书还没有付钱。

    “杜龙飞是肯定不会来收钱了,也罢,今天喝的茶就算他请客了。嗯,等会再要一壶上等绿茶,不用替他省钱。”杨云乐呵呵地翻开了书。

    先用月华灵眼把全书过了一遍,也不过半刻功夫,然后杨云就着香茶,对感兴趣的内容字斟句酌起来。

    文规约选这类纯粹应考的书,杨云不管是上世还是今世都没有看过,很快就被吸引住了。

    书中精选了好几道秋考试题,配上中举者的范文和名家的点评,其中一些精深细微之处,让杨云也不禁有拨云见日的感觉。

    “原来科举试题里还有这许多门道,我上世落第不冤啊。”合上书本,杨云暗自感慨道。

    茶杯中的水汽袅袅升起,仿佛打开了一道门,深藏的记忆慢慢浮现。

    上一世中了秀才之后,在家里呆了一两个月,因为无书可读,也没有同学可以交流,那种烦躁惶恐的心情,突然之间清晰地回想起来。

    后来父母不知从哪里东挪西借了笔钱,自己带着无边的兴奋来到县学,一头扎到书库里。

    苦读了数月,满怀期待地参加秋考,结果名落孙山,无颜面见家人的绝望和傲气受挫后的彷徨,一切都宛如昨日。

    隐约中想起,那时自己也曾起意向杜龙飞买书,可是算了又算,剩下的钱支持去府城应试都勉强,加上少年傲气,不想再向家里伸手要钱,以为凭着自己下的苦功,中举应该也有几分希望。

    谁知道考场惨败,当时还有些怨愤不服,真是无知懵懂啊,连时下流行的文风、主考的喜好都不晓得,中举的可能还真是渺茫呢。

    想着想着,杨云将手伸向茶杯,却发现一壶茶已经饮尽。

    招下手,立刻有小二提着铜壶上来添水。

    杨云的肚子咕噜噜响了一下,这才发现已经过了午时,平时这时候已经吃过饭了。

    索性又要了几色糕点,小二很快用精致的白瓷盘送了上来。

    几式糕点都做得松香糯软,配上一壶香茶,几乎入口即化。

    就着茶水糕点吃了个半饱,这点吃的当然不敢用寂元化精诀,否则再来十碟也打不住。

    吃罢喝罢,杨云随意向窗外一望。

    “咦?是孟超?”

    茶楼对面是一家卖胭脂水粉、绣件首饰之类东西的店铺,杨云在县学中认识的孟超刚刚走进去。

    “他去这种铺子干什么?”

    虽然和孟超相交不多,但上一世两人是好友,去凤鸣府应试的时候就是两人同行,双双落第之后还曾经一起买醉销愁。

    好奇心发作,杨云会了钞,离开茶楼也进了对面的铺子。
正文 第16章 故友
    第16章 ;故友(本章免费)

    进了店铺,杨云装模作样地挑看些珠花,其实眼神的余光在四下乱扫寻找孟超,很快发现他正躲在角落里和一个丫鬟打扮的少女聊天。

    杨云悄悄走到孟超身后,伸手向他的肩膀拍过去。

    这时孟超却突然转过了身。

    “杨贤弟,你怎么在这里?”

    “孟兄……你没去书库,原来是在这里私会佳人啊。”杨云若无其事地把手放下,笑嘻嘻地说道。

    “不是的……”孟超和那个少女一起开口否认道。

    孟超苦笑了一下,说道:“她是我的妹妹,叫孟荷。”

    然后对着孟荷说道:“这是我的好友杨云。”

    孟荷上前敬了个福礼,挺清秀漂亮的一个小姑娘,大概十五六岁,杨云连忙还礼。

    “原来是孟家小妹,失礼啦失礼啦。都怪老孟,家里藏着这么漂亮的妹妹从来不说。”

    孟超茫然,自己貌似和杨云认识还不到一个月,没向他提起自己有个妹妹很正常啊,而且自己什么时候成老孟了,以前没觉得杨云是个自来熟啊。

    孟荷掩口而笑,“不怪哥哥啦,我在章员外府上做丫鬟,平时连哥哥都很难见面,更别说是他的朋友啦。”

    想不到孟荷年纪不大,但是说话很明快开朗,更难得是即没有因为丫鬟身份缩手缩脚,也没有变得一股尖酸刻薄气,给杨云的感觉很像自家的小妹杨琳。

    几人说了一会儿话,突然旁边的一处门帘微微动了动,传来一声低低的呼唤:“小荷……”

    “我家小姐要回去啦,哥哥你要保重身体,别每天读书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