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唐幻化缘-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会一身武艺,不善于谋划,使得杨广非常生气,心想要是李靖在就好了。
大军休息,经过一天的作战,大隋士兵又是疲惫,时间拖得越长,士兵们心里面慢慢地产生怀疑,到底攻打高丽是不是正确的?但是也只能想想,谁也不敢议论。
大雨湿透了士兵们的军甲,里面的衣服湿漉漉的怪难受,但是又不能脱下来,所以随军参事萧瑀向杨广进言,希望允许士兵们将衣服晾干,缓时进攻。得到杨广的同意之后,三军将士都在心里面感谢萧瑀,沈光在休闲时间,和随行的伙伴们聊天。
“这位小兄弟,你叫什么?今年多大了?你是哪里人士啊?”
一个黄脸小伙子,大概是饥饿的原因,坐在沈光旁边,却是寡言少语,希望能够在这次攻打高丽的战争之中,表现突出,得到皇帝的奖赏,没想到一直没有表现的机会。马上就要开战了,说不定什么时候死都不知道,还不如说说自己的想法呢!
“前辈,我叫罗士信,来自山东,今年二十一岁”
“就你一个人吗?”
罗士信说到:“和我一起来的还有我兄长,但是在攻城的时候打散了,他叫罗成,我到处找他,但是没有下落”
说着说着,罗士信眼泪流了下来,以为罗成战死了。
“小兄弟不哭,你兄长没有死,他不会死的”
因为刚认识李靖的时候,跟沈光讲过瓦岗的故事,只不过从来没有遇到过故事中的人物,现在听到罗成,沈光不禁大吃一惊。心里面对李靖有多了一分钦佩,心想李靖应该会预知未来。
突然,号角声吹起,进攻信号又发出了,大隋士兵带着攻城器械继续攻城。沈光让罗士信在自己后面,以免被楼上的擂石滚木打到,让他留住性命去寻找罗成。
终于,大隋士兵登上了高丽城头,有了前面的经验,大隋士兵手上戴了防手,却又被城楼上的士兵将人连云梯一起推了下来,一时间哀声遍地,哭声震天。
沈光顺势将身上的缆绳抛向云梯,运用巧劲将云梯拉了回来,随即凭着惯性,凌空跃起,飞身跃上云梯,守城士兵以为云梯不会再被拉回来,没想沈光突然出现在城楼上,三下五除二,杀死几个守城将士。
杨广看到这一幕,大声叫好。
陆陆续续,又爬上来几个大隋士兵,高丽士兵眼看不对劲,不能再让更多的敌人爬上来,于是先解决其他人,将云弟纷纷推到。结果只剩下沈光一个人在城楼上,远处的杨广看得心里面直担忧,口里面喃喃:“将才呀”
由于害怕失去沈光这个人才,高声叫道“快,快接应他”,杨广下令马上架好云梯接应沈光,然后鸣金收兵。
杨广叫沈光来到帐前,对沈光大为赞赏,今天的表现实在是令杨广非常满意。但是沈光看杨广的眼神之中,却有一种仇恨,但是被他掩饰得没有任何人察觉。
杨广随即封沈光为御前侍卫,随时随地保护杨广的安全。在一旁的宇文成都看着沈光,嘴里没说什么,但是心里面总是感觉有些不对劲,或许是习武之人的直觉,所以他一直观察着沈光。
杨广下令全军休整,次日继续攻城。
但是意外来了,眼看马上就要得手的高丽城,现在却不得不放弃,因为洛阳送来信使,一个半月前,在杨广率领大军远征高丽的时候,杨玄感,秘密联络李密,发兵洛阳,公然造反。
听到这一消息,杨广火冒三丈,大骂杨玄感这个叛贼。随即下令全军趁夜拔营,迅速回撤,急救洛阳。
第二天一早,高丽士兵本以为会有大批隋军又开始疯狂的攻城,没想到却是安静得如死寂一般,一个接一个的探出城头,发大隋士兵消失得无影无踪。顿时,高丽城一片欢呼,终于结束了这场战争。
洛阳城厚,但是经过一个月的摧残,杨玄感对洛阳志在必得,李密为他出谋划策,使得杨玄感信心大增,守城的王世充则是担忧不已,好不容易用钱买了一个洛阳城守(官职),没想到碰上这么一个麻烦。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五十二章 杨广兵发洛阳
沈光随着杨广一行,浩浩荡荡的往洛阳进发,在高丽一战,沈光犹如天神一般在高丽城上,左右突击,将高丽士兵杀得连连后退。特别是在飞身上城墙的那一刻,英姿飒爽,映入杨广的眼帘。
现在随着大军往洛阳回撤,士兵门完全不知道内情,长途跋涉不就是为了一举征服高丽吗?可现在却又将到口的高丽丢掉,反而急冲冲的往回赶,不由得使士兵们胡思乱想。
此次东征的士兵之中,来自各洲各郡的部队到处都是,其中罗士信,秦琼等来自山东,罗成等人来自北平,部队在回撤之中,沿途有些士兵纷纷悄悄地逃回家。
一个月以来,李靖在皇城看书,听到骚动,听到张宝相说才知道,杨玄感起兵造反了,李靖不由得感叹一声:历史终究还是来了,并没有因我而有任何的改变。
正在历经愁眉不展之际,堪忧大隋前程,杨广开始变得娇纵拔横,不再相信忠臣的进言,反而是对身边的一群佞臣言听计从。李靖走在洛阳城街道上,没有了往日的繁华,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街道被吹得干干净净。
恍惚之间,李靖进入虚空世界,看到的和外界完全不同。
“靖儿,为师等候你多时了”
李靖抬头一看,居然是文中子,端坐在中央,还是原来的摸样,丝毫没有一点衰老。李靖很是惊讶,不自主的走上前去。
“师父,你怎么在这儿?徒儿李靖拜见师父”
文中子点点头:“好啊”文中子笑道:“靖儿为何愁眉不展?”
李靖说了这些年的遭遇,又问询为什么不能回太岳山。
文中子依旧端坐着:“靖儿,你看到的不是为师,这只是为师的镜像,你现在处于虚空之中,你看清楚这个混沌世界,大隋现在气数未尽,不久将会有大批反王现世,你的使命就是等待一位明君的出现”
李靖清楚的知道文中子所说的明君“师父,明君已经现世,我们还见过面,不过他现在年纪还小,时机还不到啊,所以徒儿现在不知道何去何从”
文中子指了指远处“边疆”
随后文中子瞬间消失,回到现实世界,李靖看到天边升起一道彩虹。大隋的百姓不知道是什么,都很是好奇,以为是天上有神仙下凡来了,李靖只得默默的笑着。
城外的杨玄感也看到了彩虹,以为是有天神来相助,顿时趁机煽动士兵,以此提高士气。没想到还真起了作用,士兵士气高涨,个个都想着杀进洛阳城,杨玄感下令开始进攻。
攻城器械纷纷搭上城楼,洛阳城再怎么坚固,一个月的摧残之下,此时已经是摇摇欲坠。没过多久,洛阳沦陷,杨玄感大摇大摆的领兵杀入城内,凡是持有兵器的一律杀尽。随后,大隋士兵看形势不对,投不投降都是死,于是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街道战。
又激战一天一夜,这时候天还是微微亮,鸡鸣之声未起,城内的士兵偷偷的往城门奔去,试图一举打开城门,潜逃出城与杨广大军会合。没过多久,一群人出现在城门口,被守城士兵拦住去路。
“站住,你们干嘛的?”
带头的回答道:“睁大你的狗眼看看,我是谁”
守城士兵一看,惊声说道:“原来是阴副将,不知阴副将有何贵干?”
“我奉大帅之命,出城侦察,赶快打开城门放行”
一听到大帅,守城士兵毫不犹豫的打开城门放行。城门刚一开,随后出现大大小小的无数黑点,蜂拥而来的大隋士兵趁此机会抢占城门,纷纷往城外涌出。
杨玄感军营内正在商讨下一步计划。
“大帅,我认为应该立即兵出洛阳,向西攻占长安,就算隋炀帝现在赶回来,等我们占领了长安,他就是丧家之犬,我们正好可以拦其后路,一并吞之”
说话人正是李密,正在努力的说服杨玄感进攻西京长安,但是杨玄感不知道怎么想的,死活不肯听。“李密,你别忘了,我才是统帅,现在我们在洛阳尚且根基不稳,再继续攻打长安,万一洛阳出现差池,到时候我们都会死无葬身之地的”
李密心想杨玄感野心太小,前怕狼后怕虎的,成不了大事。但是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也别无他法,只好不再进言。
杨广率领七十万大军从高丽浩浩荡荡的赶往洛阳,中途逃的逃,跑的跑,抵达洛阳还剩六十万军队,不过就这数量,也是实力压制杨玄感了。
悔不当初啊!杨玄感高高的站在洛阳城上,看着城外黑压压的一片。仔细一看,杨广大军之中,阴世师站立在杨广旁边,气得杨玄感咬牙切齿,恨不得杀了这个叛徒。
原来阴世师率人杀出洛阳之后,一路寻找隋炀帝的部队,最终汇聚一处。杨广招来阴世师和李靖,问及城内情况,阴世师急于表现,争着说:“陛下,城内现在是一片混乱,杨玄感不听李密的计谋,所以现在杨玄感是众叛亲离啊!”
杨广看看李靖,问道:“药师,你说说”
都在纳闷李靖怎么会在这儿?其实在李靖回归现实之后,偷偷前往阴世师大营,述说利弊,毕竟李靖和阴世师也算是旧友了。
“陛下,李密曾向杨玄感提议,兵出洛阳,直达长安,可是杨玄感没有听。”
杨广感慨“李密才是人才呀!可惜了”
杨广又继续说道:“有谁愿意率兵攻打洛阳?”
随后一名将军提枪出马,双手抱拳说道:“末将愿往”
杨广回头一看,出将竟然是屈突通,不由得大笑:“哈哈哈,有我大隋战神屈突大将军出面,此战无忧矣”
屈突通单枪匹马来到洛阳城下,高声大骂杨玄感:“叛贼杨玄感,你父亲曾是大隋开国元勋,而你却不思进取,还妄想犯上作乱,今日有我屈突通在,就好好替你父亲杨素教训教训你,你给老子下来”
杨玄感最不喜欢听到的就是杨素,屈突通这么一说,杨玄感怒气大发。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五十三章 杨玄感兵变失败
面对屈突通的谩骂,杨玄感怒不可遏,一气之下非要出城与屈突通一较高低,但是被李密等人活活拦住,说:“杨公不可意气用事,屈突通就是想要你出城,那样的话,你就上当了,出城之后必被杨广大军所包围呀”
与杨玄感一起造反的王仲伯说到:“杨公,你是主帅,万不可亲身冒险啊!我们现如今的唯一办法就是坚守不出,等待时机突围呀”
赵怀义(参与叛乱之一)顺口说到:“杨公,王将军说得对呀,你要是有个好歹,这十几万将士怎么办啊?”
杨玄感冥思一想,心想大家说的不无道理,这种情况之下,确实不该贸然出城,敌军正在旺头之势,先避其锐气。当孙子就当孙子吧,总比送了性命的好,于是杨玄感下令坚守不出,看能奈我何。
大军相持数日,杨玄感坚守不出,杨广带领几十万军队在洛阳城外徘徊,骂也骂了,可就是不见杨玄感影子。再这样下去,军队难免会出问题,毕竟都是来自各地的士兵,并非大家都是一心的。
杨广召来宇文成都,李靖,阴世师,屈突通,来护儿,宇文化及,卫文升,萧瑀等谋士参将到中军大帐,希望能够拿出一套可行的方案。
“药师,朕记得当年你诱使突厥出城,随后大败突厥,现在同样是坚守不出,药师看有何办法?”
李靖回答“此次与上次不同,突厥自视兵强马壮,所以在草原上或者沙漠里都是他们的天下,所以才会出城与我一战;可是现在不一样,杨玄感现在是大势已去,他不会蠢到自投罗网的地步,他现在最希望的就是等到陛下粮草用尽,然后再率兵突围”
杨广大笑“药师分析很到位,可是大家有什么办法呢?”
宇文化及看着李靖,说到:“既然药师从洛阳城出来,你肯定有办法”
李靖说到:“世师兄曾经在杨玄感手下任职,想必此事还得靠世师兄啊”
李靖心想此时正好是立功的好机会,就让给阴世师好了,历史上也不知道阴世师到底是怎么样的人,电视剧上把隋唐年间的事情描绘的神乎所以,大部分镜头都被秦琼等人抢走了,自然对阴世师这样的人没有加入描绘。
阴世师看看李靖,李靖给了他一个眼色,暗示这是个机会,抓准啊阴世师随即说到:“陛下,杨玄感是一个多疑的人,只要我们假装缺粮,将士装出一副体弱的样子,然后使一些士兵逃走,造成假象,迷惑杨玄感,这杨他一定会出城偷袭,然后我们可以趁机攻击”
城内,杨玄感四处巡视,安抚将士。
李靖想起文中子对她说的话,脑海里似乎有印象,大隋开始灭亡就是因为杨玄感兵变,从而导致天下各地盗贼四起,纷纷反叛大隋,可以说杨玄感兵变是一个大隋灭亡的导火索。
算算日子,现在已经是大业八年了,也就是公元612年,李靖清楚的记得大隋灭亡是在618年李渊称帝之后,还有六年的时间,李靖已经卷入这场纷乱之中了,此时身处军队的李靖思绪万千,到底是顺应天下大势还是力挽狂澜?
终于阴世师的计谋起到了作用,杨玄感果然以为杨广粮草已尽,大批士兵纷纷叛逃,这一系列的假象迷惑了杨玄感的眼睛。
深夜,杨玄感率领军队出城偷袭,到达营地才发现空无一人。杨玄感大呼:“中计了”,随后洛阳城周围出现无数火把,一瞬间,灯火通明,照亮整片星空。
杨玄感被暴露在几十万大军的眼皮到底下,杨广下令射杀杨玄感军队,随即惨声大起。杨玄感振臂高呼“撤”,跟随杨玄感的将士纷纷向城内杀去,可是城门恰好被关上,洛阳城回不去了,只好向外逃窜。
最终逃出生天的杨玄感往后一看,跟随自己的部队被打得七零八落,说不出的苦楚化作泪水缓缓滑过他的脸颊。李密在突围之时被冲散了,没过多久就被捕获,带到杨广军营。
“李密,朕念你是大隋第一次科举榜眼,特封你为蒲山公,还将修建大运河的重任交给你,没想到啊,你居然反朕”
李密大笑道:“杨广昏君,你派麻叔谋来监视我,你当我不知道吗?哈哈,麻叔谋已被我杀死,随后召集义军就是为了反你这个昏君,苍天无眼啊!怎么不让你这个昏君战死在高丽呢”
杨广大怒,命人将李密打入天牢,后来在押往西京长安的过程中无意中被程咬金所救,这是后话暂时不提。
“将这个叛臣给朕拉出去,朕再也不想见到他”
杨广非常生气,虽然暂时保住了洛阳,但是更深处的危险,杨广丝毫没有察觉。李靖等人纷纷退出大帐,刚到帐口,笔直的站着一个身躯,那么熟悉,李靖走进一看,却是沈光。
李靖大喜过望,“你怎么在这儿?”
沈光见到李靖,高兴地不得了,回答道:“我现在是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了,怎么样,以后我们就可以一起在朝为官了,改天我请你喝酒”
李靖想到大隋将要灭亡,而沈光还乐此不彼,心里面一阵心酸,但是又不想打破他的梦,随后答道:“好的,到时候我请你喝酒,我先走了”
杨玄感一路逃窜,心想打下关中,还有卷土重来的希望,于是带领将士们往关中进发,可是被杨智基用计谋牵制在弘谷,耽搁数日,被追击的卫文升和屈突通赶上,大战几个回合,力战不支,随后继续逃窜,到达董渡原时,人困马乏,实在没有办法,被迫决战,结果被屈突通三面包围,生死之际,手下将士拼死护卫杨玄感突围,最终剩下十几个人逃出生天。杨玄感自知大势已去,无奈之下,让手下杀了自己,到大隋换取一条生路,就这样,杨玄感兵变宣告结束。
杨玄感起兵虽以失败告终,却标志着隋朝统治阶级的大分裂,动摇了隋末的统治,并且更加推波助澜了隋末农民战争的火焰,为隋亡埋下了种子。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五十四章 文中子的暗示
又回到洛阳城,还是那个熟悉的宫殿,可是李靖却没能够资格上来,沈光在大殿门外站岗,朝臣们纷纷踏进这里,熟悉而又陌生。刚经历几场大战,朝臣们都战战兢兢,虽然表面上装作镇静,内心却是害怕极了,再加上杨广严肃起来本来就挺吓人的。
“此番大战杨玄感,众位朝臣都是见证人,对于此次杨玄感叛乱,众爱卿有何高见啊?”
既然皇上都发话了,作为臣子的,好歹也要应一下的。
萧瑀先站出来说到:“杨玄感此次兵变可以看出,陛下对将士太过于放纵,陛下应该牢抓军管,大兴农务,西京为根本,望陛下早日搬回西京长安,以安民心”
杨广摇摇头,听得有些不耐烦“萧瑀啊,你到底想说什么?”
“陛下,臣以为杨玄感是一个开头,陛下还是早日迁回西京吧,不然将士思归,还会出乱子的”
杨广大怒道:“萧瑀,你不要以为你姐姐是皇后,朕就拿你没办法,多次忍你,你不要太过分了!朕的天下,如今可谓是四海升平,九洲来朝,藩国相继归附,海内一统,怎么会出乱子,你退下,以后没有朕的允许,不准说话”
对于李靖而言,朝廷上的争吵完全没有意义,更何况他没有资格站在朝廷之上,不是决策者,就没有多决策者的一份心。
杨广最终决定从今以后不要再提起杨玄感,不准再提起盗匪,违者重罚。从此以后,朝堂之上再也没人敢大胆的进言了,无论忠言还是谗言。
李靖立了功,杨广决定到书房见他一面,没想到李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辞职。这是杨广意想不到的,没有什么原因,杨广也不想知道为什么。
“你去吧,朕知道你从来没有打算留在这儿,你是不会屈服于别人的,洛阳沦陷,你能够挺身而出,朕很欣慰。你有你的自由,朕不会勉强你的,你走吧”
李靖很是感动,随即答道:“人生在世,有些事是不必在乎的,有些东西是必须清空的,该放下就放下,才能够腾出手来,抓住真正属于自己的。陛下,从古以来,秦皇汉武,都是伟大的君主,但是您是我见过的最伟大的君王,大隋能够发展到鼎盛时期,全乃陛下福泽所在,臣恭喜陛下,告退”
任何选择都是有缺陷的,没有什么决定是两全其美的。如果你总是希望样样占全,那么你永远也做不出什么决定,当你按照自己的心境,而不是遵循原有的生活的时候,自己选择的方向与路途的时候,自己才能够勇敢的承担起责任,才会无悔于自己。
李靖放弃了官位,他选择了流浪,回到府上,见到红拂,从洛阳城破到洛阳收复,短短几天,却好似隔了几个春秋。张出尘看见了他,远远地望着,眼泪居然不自觉地流了出来。好几次打算出去寻找李靖,却被张宝相拦了下来,因为李靖吩咐过,让张宝相照顾好她。
李靖缓缓地走进,来到张出尘跟前:“你愿意跟随我,从此以后,天涯海角,都在一起吗?”
张出尘似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用手捂住张大的嘴,泪水不住的往外涌出来。
张出尘说到:“当初有些事,让我们刻骨铭心,曾经有些人,令我们难以忘怀。我跟随你一路走来,告别了往事,走入你的风景。路在延伸,风景也变幻,人生却是永恒,君若不弃,妾必生死相依”
李靖对着张出尘,心里面思绪万千,现代回不去了,古代遇到了沈翎玥的前身,或许这就是天意吧!
“古人,从今天起,我也是古人,我愿与你一起,真诚的对待彼此,世界之大,人海茫茫,我们能够相遇,就是上天对我的眷顾,我会好好的珍惜你的”说完,李靖将张出尘一把拉过来紧紧拥抱在一起,最欣慰的是你拥抱着你爱的人,你发现她抱你更紧,这是最幸福的事。
张宝相闯入画面,看到李靖和张出尘拥抱在一起,不忍打扰,在柱子后面默默的祝福着,没想到薛宗胜急冲冲的跑进来打断了这一美好的景色。
越是有故事的人与沉静简单,越肤浅的人越是浮躁不安。李靖不慌不忙的放开张出尘,问薛宗胜什么事,没想到薛宗胜嘴巴大大的张开,哑口无言。
“你哑巴了?你什么也没看见对不对。”
薛宗胜缓过神来,这是第一次看见李靖和张出尘这样在一起,不免的惊讶。
“将军,我有一事不明,你怎么把官职辞了,我正打算回来告诉张姑娘呢”薛宗胜低着头,说的话越来越没有底气。
李靖淡定的说到“我是谁?”
薛宗胜说“将军是李靖呀,大战西域二十七国使者,名扬天下,可是我不理解将军为何辞官”
“李靖是我,我却不是李靖,我要的不是做官,我要的是天下太平,现在太平吗?”
面对李靖的回答,薛宗胜不明白,接着说到:“将军,现在大隋天下一统,千古以来的盛世,怎么不太平?”
李靖哈哈的笑了两声,说到:“宗胜啊,你要学的还很多呢”
张宝相跑过来拉着薛宗胜,“你懂什么,走,陪我练剑去”,张宝相看到薛宗胜这个榆木脑袋,恨不得一巴掌拍下去,把他拍得聪明点。
李靖立即说到:“宝相啊,我们要离开了,洛阳是一个是非之地,不久就会天下大乱,我要带领你们谋求一条生路”,看着李靖说话时的脸色严肃,似乎真的要出大事一样,使得薛张二人不由得不信。
张出尘也察觉有些事太严重,马上就把行李收拾好,随时可以出发。
出了洛阳,世界之大,真不知道该去哪儿。这时候,李靖想起了师父文中子说的话“边疆”,于是李靖说到:“我们去边疆,可是边疆线这么长,去哪里呢?”
张宝相看看薛宗胜,表示自己不知道哪里是边疆,薛宗胜以前是军队的士兵,必然去过边疆,于是张宝相看着他。
“你看我干嘛?我觉得我们去山东吧,听说那里民风纯朴,比较适合居住,现在将军已经不是一个人了,是时候定居下来了,将军您看如何?”
李靖瞥了他一眼,笑了笑说:“就你鬼灵精,看看吧,往山东出发”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五十五章 李仆射好走啊
张宝相看着薛宗胜拍着马屁,脸上露出一脸的不屑,回过头对着李靖说到:“哥,我们真的要去山东呀?”
对于张宝相的这个问题,李靖沉思了一下,说到:“山东不能去吗?”
张宝相一直跟随李靖,可是当李靖在朝为官的日子,却是很少见面,在此期间,张宝相勤学武艺,大有长进。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宝相越来越野了,不喜欢受到约束,不过在李靖的管束之下,还得服服帖帖的。
正因为野,所以在外打听到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哥,你知道吗?山东最近盗贼多着呢,山西也是,河北,河南,江淮等地到处都是啊”
李靖轻轻一笑:“哪有那么多的盗匪?”
李靖知道现如今的盗匪都是以后的忠义之士,包括单雄信、王伯当等等。随后,李靖说到:“我们啊,不是去定居,我们是旅游,游历各地,览天下美景,看看这个大隋朝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薛宗胜听到不是定居,眉毛往上挑了一下,惊讶的说到:“啥是旅游?”
李靖表示无语,“就是到处走”
不由得使薛张二人联想到“李靖不会是有皇上的什么使命吧,肯定很隐秘”于是二人也就不再过问。张出尘则是一直守候在李靖身边,从不过问,因为他足够值得她信任。
几天的行程,洛阳出发,一直往东走,不知不觉就到了开封,这时候,李靖看到界碑,想起了包青天,于是给薛张二人讲起了包拯的故事,说他是如何的铁面无私,为民请命,实在是以为难得的好官,并以此告诫张宝相和薛宗胜,以后要是为官,旧的以他为榜样,却忽略了包拯是宋朝的人。
“哥,你说他头上有一个月牙,怎么回事啊?”
张宝相好奇的问道,李靖自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但是有一点是可以万物皆准的,那就是“天将大任”,忽悠得张宝相不知所云。
走到一处风景极美的地方,李靖想起了自己随身带着的手机,于是让他们站好,掏出手机给他们拍了个照,随后教薛宗胜如何拍照。
“宗胜啊,你过来,我教你怎么做,看着,轻轻点一下这个,听到有声音响就好了”,随后,李靖拉着张出尘和张宝相站在一起拍了张合影,算是“全家福”了吧,三个流浪天涯的苦命人。
随后张宝相和薛宗胜也要一起拍,都好奇的不得了,第一次看见手机,兴奋得不得了。抢着拍照,李靖拉着张出尘往前走着,薛张二人玩的不亦乐乎。
恍然发现有座寺庙,若隐若现,走近一看,赫然写着“五台山阐福寺”,由于隋朝对佛教的重视,这里的香火正旺,不知道今天怎么回事,往来的香客一个也没有。
踏进寺门,见的一个老和尚正在打扫院子,见李靖他们进来,镇静的前来相迎。
“几位施主,远道而来,辛苦了”
张宝相大吃一惊,抢先说道:“高人啊,您怎么知道我们远道而来?”
李靖本来不信佛,对于这种话,一听就以为是客套话,本不在意。但是和尚说:“贫僧等候各位多时,所以今天拒绝了所有香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