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从海盗到海军-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王陛下,您确定要定做这样的火炮吗?”
“不错!我就是要定做这样的火炮,如果你们能够制作的出来,我会购买的,至于价格可以按协商,你们回去以后试试,能生产的出来,我就订购10门30磅重炮和30门15磅中型火炮,如果你们两国的工厂都能够生产你们两个自己去商量谁分多少好了。”张清很轻松的说。
皮艾儿立即回答:“尊敬的国王陛下,这将是超过25万两白银的货物。”张清一愣:“会要这么多钱?”皮艾儿轻轻一笑:“国王陛下,恐怕是的,15磅铁炮的价格一般是2000两2500两白银,而铜炮的价格2500两………3000两白银;30磅铁制火炮的价格是8000两……9000两白银,而铜制的30磅火炮就要达到10000两………11000两白银,即使按市场上铜制火炮的最低价格计算也要达到175000两白银,这都还没有计算运输的任何费用。再计算上运输的费用,那将会到达22万两白银。更何况您定制的要求奇特,我估计可能比同规格的铜制火炮还要贵一些,达到30万两是很有可能的。”
“我的天啊!这样的垃圾军火竟然能卖这么多钱!军火生意真是太赚钱了!我还是要进快的把工业发展起来,靠买武器是打不起战争的,抢劫也不是长远之计。”张清心里愤愤的想,嘴里却说:“是这样的,我确定要订购这样的一批火炮。”他心里也知道同样口径的火炮每增加一点长度,对钢铁的要求就会大幅度的提高,所以定制的火炮只是达到25倍左右经身比现在普通火炮增加了一倍,但是对火炮制造的难度确提高了3……4倍,虽然价格起高了,但是用铁量可能会远远高于同口径的特质火炮,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林则徐购买了两门葡萄牙制造的68磅铜制重炮设置在虎门炮台,每门火炮的价格是60000两白银,当时火炮的价格确实是高的吓人,英国一艘一级战列舰的价格要达到60万英镑的重要原因就是上面的火炮太多(一英镑折合3。2两白银),而且重炮的数量太多。一门63磅海军重炮可以买上100门6磅陆军野战炮都不止。
皮艾儿报的价格并不高,火炮的价格是随着发射弹丸重量的平方倍上涨的,当然威力也是这样,所以解放战争时期才有:“120一个班,150一个排。”的说法120毫米口径的重炮一炮可以打掉一个班的敌人,150毫米口径的火炮可以打掉一个排。而一门68磅铜制重炮的重量要达到12吨左右,按清朝的标准也就是2万5千斤,就算不是大炮只是25000斤铜换成银子也要值3……4万两白银(清朝一斤合16两)。
“当然,如果你们没有制造这样火炮的能力也就算了。”张清追加了这样一句,皮艾儿立即接口,说到:“尊敬的国王陛下,如您所愿,这样的火炮很快就会来到您的面前。下次见面的时候我就会带上这样的火炮。”皮艾儿对法国的工业制造能力还是很有信心的,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张清要求的火炮径身达最少也达到了25倍,这样就对钢材的要求就比现在普通火炮强度的要求提高了3……4倍。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在没有更好的钢铁的情况下就只能用数量去堆,以至于最后制造出来的火炮比同口径的火炮重量要多出两倍还多!
瞻木士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个世界上还有英国人不能制作的火炮,所以还在想这笔生意到底能赚多少钱呢。而张清之所以要定购这样一批火炮的原因,相信大家都明白,就是为 了改造出一批新的“龙炮”。原来的龙炮是在旧式的12磅铁质猾膛炮的基础上改制的,加刻了膛线直接导致火炮炮管的强度下降,所发射的弹丸也就要求减低了重量,而特制的火炮定制发射弹丸是15磅,加颗膛线以后最少可以发射12磅的弹丸,炮身的加长也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射击的精度(25倍径身,在加上膛线最少可以在现有龙炮的基础上提高一倍),这样的火炮当然只能是海军专用,陆军肯定是用不成的(太重搬不动)。
就这样张清已经偷偷的为海军下一批新式的重炮下了定单,而这些新式重炮会在短时间以内维持新汉舰队在南中国海上的霸主地位,为下一步尽快发展打下基础,留出足够缓冲的时间。张清的想法很简单,战争打的就是武器和人,在战场上没有导弹和飞机的时代最有效的武器应该说就是火炮,火炮可以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都是战争之神,只要拥有优良的火炮在未来的鸦片战争里一举挫败英国这个毒品贩子就大有希望。
谈完火炮定单的事情,瞻木士、皮艾儿和张清都很高兴,在张清的邀请下共进晚餐,中国人的餐饮文化是全世界最发达的,但是张清这里就比较寒酸了,没有什么一流的厨师只是挑选了几个比较会做饭菜的淘金工临时代替,不过即使是这样中国人的饮食水平也让瞻木士赞不绝口,皮艾儿则认为张清的厨师完全可以和法国厨师媲美。
饭后皮艾儿提出希望第二天能够到马尼拉一趟,一方面告诉西班牙人现在他们的处境是什么样子的,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劝说他们向新汉投降。当然随船带来的货物就不带进马尼拉了,由张清按市场价格收购。张清考虑了一下,还是同意了,他也想了解一下马尼拉的西班牙人还有多少抵抗下去的决心。
第五十二节 被上帝抛弃的马尼拉
各位兄弟!你们也太猛里吧!基本都是一口气就看完了!好歹也有15万字了,一口气就完了???
哎!至于更新,还是那句老话:“我一直在努力。。。。。。”
在今天的正文开始之前;我在这里回答一下几位书友的问题;海军是高科技兵种;没有先进的装备在海战中是不可能有任何胜利的可能性的;即使是在依靠人力为主的接舷战时代也是一样;没有一艘性能优良的舰船;你连对手的边都不可能靠的上;更何况自古以来;所有的战船上都有“远距离杀伤武器”,时间远一点的比如弓箭、标枪;近一点的有投石机、火炮,即使是弓箭、标枪这样的武器其科技成分也是非常的高的,不是谁的弓箭和标枪的射程都是一样的,单兵使用的弓箭以英国长弓为最,努箭以中国的复合弩为最,标枪以希腊投枪为最;其中的弓身、箭身、标枪杆的制作都是绝对的高科技,以最为有名的英国长弓为例,要求发射的时候弓身的震动与箭身的震动频率正好导致箭身通过弓体的时候发生的弯曲最大值,这样才就可以保证箭身通过弓身是几乎不发生摩擦,保证射箭者的体力完全为箭支使用。
这样的技术,不要说古代就是现代也是绝对的高科技,但是古人确实做到了,通过的就是对弓身和箭身制作材料的研究和研磨,可能会有书友说我在这里说大话了,古人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技术,其实英国长弓的技术破解工作一直到20世界80年代才由美国完成。 这里随便说一下美国人破解英国长弓秘密的过程,美国人对强大的英国长弓为什么能远比其他弓箭更有威力想不通,于是用各种材料仿制了英国长弓,但是都没有“长弓”的威力大,多年的研究没有任何成果,最后利用收集的几十把英国长弓利用拍摄子弹动作的高速摄像机拍摄射击弹道,通过慢动作回放才发现英国长弓在射击的时候,箭身发生的震动频率与弓身发生的震动频率,在箭体通过弓身的时候距离最大,这就导致了箭体与弓身的摩擦最小,至此英国长弓的秘密才被破解,这才明白古代英国长弓手每一把长弓为什么都是使用固定的“专用箭支”,而不是所有长弓的箭支通用的问题(每把长弓的震动频率不是完全一样的)。
现代弓箭射击的比赛用钢质弓并不比英国长弓威力大,只是射击精度要高的多,100米外穿透欧式板架的能力,不是一般弓箭可以想象的。
要特别申明的是:我这里说的是英国长弓,不是英国士兵使用的普通弓箭。
普通弓的长度为170厘米到180厘米,长弓在190厘米到230厘米之间,普通英国弓开弓拉力45公斤左右,长弓开弓拉力为80公斤以上,每支长弓都是专人使用,箭支同样是专用的,配备有穿甲专用的波金箭镞(Bodkin Head)和普通的宽刃箭镞。(换人也不见得能拉的开弓,拉的开也见得射的准。)射程可以达到400码,100码内用波金箭镞射穿4英寸(12厘米)厚的硬质橡木(用400年前的弓实物测的亨利八世时代的长弓)
一个英国长弓的弓手最少需要3年的时间专门培养的培养才能形成战斗力,而且身高必须达到180厘米以上,手臂臂展也要达到190厘米以上,同时还要有单手拉力要求(就是单手可以拎起一个欧洲成年壮汉,左右手都要有这个力量哦!!)。
当然也有人把所有英国人使用的弓箭都叫做英国长弓,但是欧洲人使用的弓一般的都是170厘米左右,包括满清使用的弓也有很多是170多厘米,不会他们也用的是英国长弓吧(如果有兴趣还可以看看故宫里面展览的满清长弓180多厘米哦!)
晕!话扯远了,就不说投枪里的高科技了,我们现在就跑回来!!
这个时候占领吕宋是最好的时机,历史上在明朝就有海盗曾经攻打吕宋,可惜只有50多条船装备过于落后,又都是些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土匪,再加上那时候的西班牙还在非常的强大,最后只好以失败告终,张清不一样,首先900人的陆军是都是严格训练过的部队,海军虽然扩充的快了一点,不过由于近几次海战打的都非常的顺利,士气也是很高,加上其中的主力虽然是海盗,经过一年多的正规海军训练,已经具备了真正海军的素质了。而两次海战已经打垮了西班牙在亚洲的海军力量,西班牙人只能从非洲和美洲调派部队才有可能援助吕宋,但是因为国内的卡洛斯战争使得从本土增援变的不可能。
张清的历史知识太差,其实西班牙前后一共建立了两个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主要负责的是美洲的殖民地,但是从1810年法国并吞西班牙开始,几乎每两年西印度公司的殖民地就会独立一个,到1844年为止丢失的的殖民地一共有18个,整个南北美洲所有的殖民地最后只有古巴和波多黎各两个殖民地了,如果我们仔细的在地图上找一下的话,就会发现这两个殖民地只不过是加勒比海上的两个小岛,古巴位于大安德列斯群岛上;面积还比较大;波多黎各位于小安德列斯群岛上面积连古巴的十份之一都不到;而风光一时的西印度公司也从一度统治整个南美洲的和小半个北美洲的巨人变成加勒比海的上的海盗了,如果历史不发生改变最后到1898年美西战争的时候西印度公司从历史上完全消失。(美国和西班牙的战争就是因为古巴的归属权问题引起的。)
但是作为一个军人他还是敏感的意识到卡洛斯战争给西班牙人带来的危害会有多大,所以果断的对吕宋下手了,这样的结果是西班牙的西印度公司垮台的情况下,东印度公司也面临着劫难。国内的战争导致没有任何的军队可以来帮助西班牙人守护这两个殖民地公司,东印度公司在损失了远东舰队的情况下,已经无力守护亚洲的任何一个殖民地了,甚至非洲的殖民地也面临捉襟见肘的困境。而这时的西班牙在亚洲除了马尼拉的陆军以外,海军现在完全变成了“陆地海军”,没有军舰甚至连武装商船也没有。
严格的说西班牙在亚洲还有关岛等几个殖民地;但是吕宋一直是亚洲几个殖民地的总部;所有的军舰都停泊在吕宋;吕宋远东舰队的覆灭;直接让其他几个亚洲殖民地变成不设防的殖民地了。在另外一个时空;美西战争吕宋海军覆灭以后;马尼拉很快就投降了,西班牙最后只好把吕宋连带关岛几个殖民地打包卖给了美国人。
可以说张清现在的行为不是在这个将要倒下的海上巨人的背上轻轻的推了一把,而是很很的踩上了一脚。
王发仔带了5个亲兵陪同瞻木士和皮艾儿一同到马尼拉城,这时候的马尼拉已经不是以前的马尼拉港了,没有任何一艘海船,最多的只是单桅小舢板(在没有什么风浪的时候可以乘坐30个人左右的小船),连双桅的鱼船都没有见到几艘。瞻木士耸了耸肩膀:“我的上帝,新汉最少在这里消灭了100艘以上的船。”
皮艾儿无所谓的一笑:“这和我们没有任何的关系,西班牙人在这里享受的东西远比你想象的要多,这是他们应该得到的惩罚,要知道上帝只忠爱胜利者,西班牙人必须为他们的失败付出代价。”
登上码头,10多个西班牙士兵围了上来,后面跟着的是几十个商人,他们都是来打听消息的,想知道现在航线上还有没有那些可怕的海盗,什么时候会有船过来,这里太可怕了,他们现在唯一想要的就是怎么能够离开这里。
当然皮艾儿不会把什么好消息带给他们,航道现在不是被海盗封锁,而是被一个叫做新汉帝国的军队封锁,现在所有的船只都不可能来到马尼拉了,新汉帝国已经对整个西班牙宣战了,其他所有国家的船只也都不能到马尼拉了,新汉帝国的海军整天的海上游弋,最可怕的是马尼拉湾出海口的两座炮台苏比克炮台和帕泊拉炮台都已经被新汉的军队占领,炮台上的所有西班牙军队全部投降,甚至新汉的海军就停靠在马尼拉湾的咽喉苏比克湾。
才上岸的皮艾儿把这些让人绝望的消息都“沉痛”的告诉了上前打听消息的商人,坏消息就象瘟疫一样迅速的在马尼拉传播,甚至瞻木士和皮爱儿还没有进入圣地亚哥城堡,整个圣地亚哥已经被这个消息击垮了,得到消息的人已经开始蜂拥着冲向商店抢购面包和阉肉。
瞻木士看到这样的情况,非常不解的问皮艾儿:“你为什么要把这些不幸的消息告诉这些可怜的人呢?皮艾儿先生。”
皮艾儿心情沉痛的说:“正是因为他们的不幸,让我不忍心再欺骗他们,他们有权利知道自己的处境,在这样的时候多知道一点消息可能他们就多有一分活下去的机会!”心里却想:“西班牙20多年前就已经是我们法兰西的国土了,要不是这些犹大搞什么5月革命,那里还有什么西班牙啊!现在这样真是活该!让你们都生活在恐惧中吧!”
瞻木士还以为这又是皮艾儿贵族气质体现的地方,心想:“贵族就是贵族,既有幽雅的风度又有慈悲的心肠。”
作为马尼拉港在大劫难以后唯一一艘进入港口的船只,马尼拉总督和主教大人都亲自来到圣地亚哥城堡的门口来迎接他们,他们也想尽快的知道一点外面的情况。
在总督府皮艾儿并没有欺骗他们,把知道的消息都告诉了他们,同时说:“这一次我和瞻木士先生之所以能够来到马尼拉港口,是经过再三的请求,才得到新汉帝国国王张清的特别许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统计马尼拉城里现在还有多少非西班牙人,这些非西班牙人可以被允许在新汉的监督下离开马尼拉。”
马尼拉总督费尔格来斯颤抖的站了起来:“他们是骗子!可耻的骗子!!我们没有收到任何的什么宣战文件,他们在一夜之间烧毁了马尼拉港,偷袭了所有的炮台!他们。。。他。。。”激动的老总督终于没有能把话说完,就倒在了地上。皮艾儿心里爽翻了天:“活该!背叛法兰西的犹大!”,但是面上却一点也没有流露,他连忙把晕倒的总督扶了起来对着其他人说:“水!水!!快拿一杯清水过来!”
把清水泼在总督的脸上;看着总督费尔格来斯慢慢的醒了过来,皮艾儿小声的说:“总督阁下,现在您最需要的是休息,不要过于的激动,也许一杯威士忌加苏打可能对您现在的身体更有好处!”
主教大人用左手捏住十字架按在胸口,用右手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愿上帝保佑你!”然后转过身子对瞻木士说:“孩子!你知道这个新汉帝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吗?他们有多少军舰和军队?”
瞻木士连忙回答:“我不知道他们有多强大,我和他们曾经做过两次生意,他们一次就购买了300桶的黄色染料,我想能够出产这样多皮革的国家不会太小吧,我见过他们的几艘军舰,都是些巡洋舰,没有看到战列舰这样的大军舰,这次被堵下来见到了两艘中型巡洋舰和4艘轻型巡洋舰,上面的火炮配置比我们英国海军的标准要低一些,差不多只有我们海军火炮数量的60%,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没有人注意到主教大人的手在轻轻的发抖,他被这个消息给惊呆了,光是见到的巡洋舰就有6艘,火炮配置达到英国海军的60%这绝对不是一般的海盗,可以肯定的说这支舰队足够封锁马尼拉了,这是整个亚洲现在最强大的舰队了,除非西班牙国内能够派出舰队,否则是不可能解除他们的海上封锁的。
难道我们真的被上帝所抛弃了吗?
。 想看书来
五十三节 战争难民
皮艾儿提到的非西班牙人可以在新汉军队的监督下离开马尼拉;并不是他信口开河;在苏比克湾共进晚餐以后;皮艾儿提出要到马尼拉一趟;张清就考虑到;现在还是应该尽量少的得罪欧洲各国;西班牙已经不行了;在他的正在倾倒的身上推上一把肯定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英国、法国这样的强国暂时还是不要惹的好;于是张清就主动的提出;让皮艾儿和瞻木士两人各自代表他们的国家把困在马尼拉的欧洲人尽可能的撤出马尼拉;对于西班牙人同意不同意这样做;并不影响结果;同意最好,即使不同意这样做;最后也可以把屎盆子扣到西班牙人身上。
主教大人用最大的努力克制住心中的恐惧,一直到手已经不在发抖,才把声音放到最慢轻轻的说:“愿上帝保佑每一个信奉他的仆人,皮艾儿子爵、瞻木士先生,既然新汉的军队同意你们可以带走一部分人离开马尼拉,那就请你们尽快的去安排吧,多一个人远离战火,全都是仁慈的主的恩典。”
三天以后统计的结果非西班牙人竟然有7000多人!王发仔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看着密密嘛嘛的“非西班牙人”,想起自己带着亲兵潜伏到马尼拉半年多的时间里,满街上都是高傲的西班牙人,很少的时候能见到几个葡萄牙人和荷兰人,至于幽雅的法国人和孤熬的英国人就更是基本无法见到了。现在怎么全都变成非西班牙人了?
马尼拉总督和主教对这样的逃亡也是同意的,他们考虑的是每减少一个人城堡里就可以多一分粮食,这样的撤离非战斗人员对坚守马尼拉是有好处的,同时也可以让人回国求救,看在马尼拉城150多年的份上或者看在他们坚守马尼拉的份上,说不定国内真的会派出一支舰队也不一定。
张清接到王发仔的报告一点也没有意外,他很能理解作为一个普通人对于战争的恐惧,远离战争是每一个人的愿望,即使是剽悍的民族也对战争充满了恐惧,这只不过是另外一次“西贡大逃亡”,不管是和“非西班牙人”有没有关系大家都会想办法尽快的离开即将暴发战争的城市,更何况现在马尼拉的人都清楚即使新汉的军队不对马尼拉城发动进攻,没有外援的马尼拉也不可能支持两年。
所有要求离开马尼拉的非西班牙人都可以离开,但是新汉帝国现在不能提供这样多的船来运输战争难民,为了保障尽快的把难###出马尼拉,每人只能携带10磅以内的随身行李,行李中不得加带黄金和白银,每人身上最多可以携带10两黄金以内的财物,同时每天只有一艘商船离开马尼拉。新汉的告示在马尼拉码头一贴出来,顿时让准备逃走的人更加的惶恐,10磅的行李,还不能携带黄金和白银!有人在码头上就直接开始大骂,但是骂归骂,逃离战争的诱惑还是不能阻止西班牙人冒充非西班牙人大量的离开马尼拉。离开马尼拉的船票最高的已经被人在私下炒到100两黄金一张了(西贡大逃亡的前期一张船票10两黄金左右,后期听到大炮的声音以后100两黄金一张的船票并不是很高,被偷袭的马尼拉不但听到了大炮的声音,还有很多的人直接见到新汉军队的大炮轰击港口)。
被确定是“非西班牙人”的难民现在已经被送到马尼拉港口的房子里暂时居住,张清很清楚这里面最少有一半以上的人是西班牙人,谁也没有必要去揭破,让他们尽快的离开,也可以在攻克城堡的时候尽量减少一些非战斗人员的伤亡,同时也对吕宋的独立减少一部分的压力;但是为了避免这些人把西班牙殖民者的财富都带出去,他也不得不规定难民每人身上最多只能带10两黄金以内的金钱,这也就意味着攻破马尼拉的时候最少已经减少了5万两黄金的财富。
皮艾儿和瞻木士这几天也是忙的不可开交,主教大人甚至亲自带来了两个除了西班牙语言以外什么话都不会说的“法国人”,这边还不知道能不能混的过新汉军队的检查,那边总督又送来三个满口西班牙语的“英国小姐”。。。。。。。好在新汉的检查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竟然都混了过去。
也不能说是新汉的检查“放水”了,王发仔和手下几个比较熟悉马尼拉的亲兵是这一次难民身份确定的检查人员,在他们眼睛里鬼佬都是一个样子,基本差不多(包括我现在也是这样的,还真是看不出来他们那个是西班牙人,那个是德国人,觉得基本上都差不多)。包括王发仔都不会说西班牙语,检查的时候也只是用现在比较流行的法语问:你是那个国家的?说上几句你们国家的话让我听一下。(有点类似有中越战争的时候中国战士学的越南话:中国宽红肚兵…中国宽待俘虏)。然后在装模做样的看一看他们的身份证明文书(上面写的是什么,连张清都看不懂更不要说王发仔了),以至于一位紧张过度的小姐拿出西班牙的身份交给了王发仔,王发仔也是同样看了一眼就把美女放走了,旁边的通译还以为王发仔和这个小姐认识,也没有敢吭气。
就这两句法语,还是找了个通译教了两天死记硬背学会的,至于这些人回答的是什么王发仔他们只有看身边的通译是不是听的懂了。通译认为没有什么问题那就只好是没有什么问题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冒充非西班牙人的难民数量自然就多的让人惊讶了。
混过检查的“非西班牙人”还要面对的就是船票的问题,每一个人都想尽快的离开马尼拉,但是船一天只有一艘,尽管是最普通的货船…没有客仓,人只能睡在货仓里,白天可以到甲板上透透气,晚上在货仓里,人一个靠着一个睡觉,就和运送牲口的货船一样,各种各样的臭味(体臭、脚臭、寒臭、鞋臭甚至还有呕吐物、大小便的味道)都弥漫在狭小的货仓里,只有到了白天才可能上甲板透气,好在船只是从马尼拉到文莱就可以下船,也就是3……4天的航程,就是这样的船票都被抬到了100两黄金一张!
大量的非西班牙人的离开,让城市里的西班牙人越来越紧张,因为没有了非敌对国家的难民以后,剩下的当然就是敌对国家的人了,那新汉的军队会不会屠城呢?谁也不能阻止这样的想法在西班牙人的心里生长,(对新的殖民地原住民屠城,是西班牙人经常做的事情,将心比己,西班牙人不可能不考虑这样的后果),于是大量的西班牙人悄悄的变成了非西班牙人战争难民,这就是导致非西班牙人会一下子突破7000人的原因。
这次撤出非战争国家难民的活动,在战后得到欧洲所有国家的高度认同。战争不应该让平民介入,撤出已经被围困城市的非对战国家难民,是一种人道的行为,只有战争双方的军人才需要面对死亡,那也是双方军人的责任和光荣,新汉的举动被认为是“骑士的行为”,这也是马尼拉战役之后吕宋独立很快得到欧洲各个国家认可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皮艾儿子爵在这之后还得到了罗马教皇的表彰,并得到了一枚罗马教皇颁发的骑士勋章,当然也没有忘记瞻木士先生,但是瞻木士不是贵族,所以不能获得“骑士勋章”这样的荣誉,不过他还是得到了“圣骑士仆人”的光荣称号。这让瞻木士兴奋了整整六年多的时间,一直到英国远征军被新汉海军偷袭的时候,他才不再随时把“圣骑士仆人”的称号拿出来到处炫耀。
不过这并不代表马尼拉的西班牙军队就垮了,作为军人就要有军人的荣誉,西班牙的军队在这一点上做的非常的彻底,让平民尽快的离开以后,西班牙的军队坚守马尼拉城的决心变的更加的坚定。除了两个炮台上投降的500多人以外,现在马尼拉城里还有2000多的陆军和1400多失去军舰的海军,新汉的军队除了象贼一样的偷袭就什么也不会了!加上紧急征召的成年男子,现在的马尼拉城有3500人的正规军,2000多人民兵,2000多的民工,其他的是家属和神职人员,可以上城墙上守卫的部队一下子达到了5500多人,拿枪的人更是达到了8000多人,可以说马尼拉的人减少了,实力却加强了(多余出来的粮食,可以让城堡里的人坚守更长的时间)。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五十四节 明天战争重新开始
总督费尔格来斯和主教也是这样考虑,所以看到这样的结果还是很满意的,没有了后顾之忧的西班牙人决心让新汉的军队在马尼拉城吃上一点苦头。除非新汉的军队真的能够围困马尼拉三年以上,否则绝不投降!
欧洲军队和我们中国军队不一样;在欧洲军队看来;没有了战斗的意义;投降是可以的;而中国的军队则往往被要求死战到低;能杀死一个敌人就可以让敌人减少一分力量;并不考虑代价的问题。马尼拉湾出海口的两个炮台,在失去了大炮和后援以后投降正是考虑到没有火炮已经失去了炮台的战斗意义(光依靠火枪对军舰没有任何杀伤力),所以投降了。而马尼拉城的西班牙人则不一样,只要守住城堡就没有人能够占领马尼拉,吕宋就依然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而且虽然失去了海军,但是新汉的军舰也不能爬上城堡来吧,所以坚守城堡的意义很大,不到没有希望的时候,为了军人的荣誉也绝对不能投降。
西班牙人甚至更希望新汉的军队能够到陆地上来,毕竟到现在为止他们还没有和新汉的军队面对面的打过一战,只是在新汉“卑鄙”的窃贼一样可耻的行为下失去了海上的军舰,如果面对面的战斗,这些依靠“卑鄙行为”的窃贼是不可能战胜正规的军队的。有的人甚至还在想新汉的军队说不定和那些印地安人一样,见到火枪发射时候的火光就以为他们是“太阳神的使者”趴在地上不敢反抗。
作为这一撤出难民的主角新汉帝国并没有的到来自教会的任何表彰。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张清不会对此有任何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