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世三国-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许褚很有信心,陆风便道:“人数多少,你自己定夺吧,各营士兵任你挑选。”
许褚道:“我只要从我的特种营里挑选几人便可。”
陆风道:“那好,那仲康你就先去准备吧。”
许褚退下以后,陆风又吩咐众人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而当两个传令兵回来以后,陆风便开始为晚上的袭营做准备了。
这个夜晚,还真不是一个偷袭的好时候。因为月亮特别大,锃亮锃亮的,把地上的一切都照得清晰可见。
于是,陆风便担心的对许褚说道:“仲康,月亮这么大,偷营行吗?”
许褚道:“请主公放心,褚自有办法。”
许褚说完,便让两个小兵抬过来一大包东西。
陆风等人仔细一看,竟是几套匈奴人的铠甲和兵器。
而转眼之间,许褚几人便换装完毕。
告别了陆风,几个人便摸向了匈奴人的大营。
而左贤王的军师,也在思索着白天发生的事情。以五千新兵对抗五万精锐,对方在搞什么诡计?拿着鸡蛋碰石头,没有道理呀。
信步走出自己的军帐,仰望夜空,见明月皎洁,润泽圆满,他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家人。而每当他想起自己的家人,他便对大汉的朝廷又憎恨了几分。汉家自古薄待功臣,自己有功不赏也就罢了,又怎能听信谗言而乱定自己的罪呢?并且,自己的家人又犯了什么罪呢?
初秋的晚风还不是很冷,但他却全身战栗了起来。不对呀,夜风不会这么凉的。那是什么东西让人不寒而栗呢?是——是杀气!
回到帐中,占卜一课:群狼乱跳,大凶之兆。
于是,他明白了。
快步走到单于帐中,单于正在和众将饮酒大乐。
“单于,速做准备,今夜敌人会来袭营!”他焦急的说道。
“哈哈,军师呀,你怎么疑神疑鬼的?今天我们大胜了一场,敌人还哪有胆量来袭营呀?”还没等单于说话,一个匈奴将军便满脸酒气的说道。
这个人的话音未落,旁边的人也道:“军师呀,你不让我们捡战利品也就罢了,怎么连饮酒也不行啊?”
一提到战利品,左贤王便和营中众将一样,心中都不是个滋味儿。
“单于,我刚才卜了一卦,晋阳兵今夜真的会来袭营。”他郑重的说道。
看他神色庄重,还卜了一课,左贤王的心中便略微动了一下,因为军师的卦从来都是很准的。
不过,一个神态清醒的将军的话,却又让左贤王相信了自己的判断。
那个将军说道:“军师,今夜月色明亮,犹如白昼,谁会在这个时候袭营呢?况且,我们都是骑兵,他们如果敢来,我们就有本事把他们吃掉,我们还怕他们不敢来呢。”
于是,左贤王便道:“军师多虑了,他们来了更好,还省得我们明天去找他们了。如果没有别的事,军师先下去休息吧。”
说完话,左贤王便再一次举起了酒杯。
见此情形,他也只好退出了中军大帐。
再一次仰望星空,他仰天叹道:“难道,这一切都是命运吗?”
而话音未落,他就被人一棍打晕了。
随之,匈奴大营中便火光四起,战马乱窜。
一见火起,陆风便领着众人杀进了敌营。
陆风居中,太史慈在左,赵云在右,三人便一路向左贤王的中军大帐而来。
听见喊杀声起,左贤王便立即起身披挂,抄起大刀,冲出了大帐。而其余众将也都纷纷冲出了大帐。
不得不承认,匈奴兵果然是训练有素。虽经大乱,却依然有条不紊的组织抵抗。
而一见陆风等人冲进了大营,许褚几人便向陆风靠拢了过来。
见营中军马四散,陆风便道:“没有马的,赶快抓马,谁抓到算谁的。”
于是,特种营的那几百号人转眼间便都成了骑兵。
经过一番混战,场上形势渐渐对陆风不利了起来,因为陆风毕竟兵少。
于是,接应回许褚以后,陆风便指挥士兵开始后撤了,而负责殿后的张辽和高顺也向左贤王发起了新一轮的冲锋。
见晋阳兵不退反进,左贤王不禁大为疑惑,便问身旁的将领道:“军师何在?”
那将挠了挠脑袋说:“没看见啊。”
于是,左贤王便发令道:“速传军师!”
片刻之后,只见传令兵气喘吁吁的来报:“军师失踪了。”
一听小兵的报告,再一看渐渐远去的晋阳兵,左贤王一下子就明白了。
于是,他发狠的说道:“一定要消灭这群狡诈的汉人,一定要抢回军师,给我追!”
第五十五章 大获全胜
更新时间2007…10…13 2:40:00 字数:3183
见左贤王一路追来,陆风不禁暗自得意,肥肉终于要吃到嘴了。
又见东方发白,陆风便传令各营加快脚步,一定要在天亮之前退入断愁谷。
就这样,陆风在前面一路跑,左贤王就在后头一路追,过了三十里以后,终于到了断愁谷。而此时,天已大亮了。
于是,陆风等人便退入了断愁谷。
见陆风进了谷,左贤王甚是惊疑,害怕有诈,便停在了谷口不动。而身后的众将也都停了下来。
见单于停在谷口不动,一个匈奴将军便道:“单于,为什么不追了,就这样放过这群汉人实在是太可惜了。”
左贤王道:“我也不想放过他们,只是此处地形很是险要,恐怕有埋伏呀。”
一听左贤王这么说,那个匈奴将军便道:“末将愿领一万人先入谷,若有埋伏,单于从后接应便是。”
左贤王想了想,点头说道:“如此甚好,你先去吧。”
说完,那个匈奴将军便领着一万匈奴精骑入谷而来。
而陆风此时已经退入了谷底,和张飞管亥汇合以后,便占据有利地形,列阵以待匈奴人。
而那匈奴将军一入谷中,见到山谷两侧囤积的粮草以后,便心中大乐:原来,这里竟是晋阳兵的囤粮之所。
于是,那匈奴将军便一边差人去禀报单于,一边飞马赶向陆风等人。
接到那匈奴将军的回报以后,左贤王更是惊奇:这晋阳兵怎么跑到自己囤积粮草的地方来了。
看出了单于的疑惑,身旁一将说道:“这晋阳兵看来是走投无路了,竟然跑回了自己的老窝。”
而另一将又道:“单于,我们入谷吧,就算不能歼灭晋阳军,能得到一些粮草也不错呀。”
于是,在粮草的引诱下,左贤王便领着众人入了谷。
到了谷中,左贤王一看,山谷两侧果然堆积着无数的粮草。于是,左贤王一边命人去搬运粮草,一边便去追赶晋阳败兵。
而当匈奴士兵们兴高采烈的去搬运那些粮草的时候,他们才发现那些粮草都是假的。当然,草是真的,而粮嘛,却是一些硫磺和杂草。
见此情景,左贤王恍然大悟,急令众军后撤。可此时,谷口却传来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左贤王回头一看,见谷口已经被无数大石封死了。而与此同时,山谷四周便响起了摧天撼地的喊杀声。
迎着初升的朝阳,无数枝火箭从天而降,而谷中也顺势燃起了熊熊大火,四万多匈奴兵马,要在烈火中永生了。
一见形势紧迫,左贤王一边赶紧命令士兵们灭火,一边组织士兵突围。
而一批又一批的火箭又让无数匈奴士兵倒在了火中,山谷中随即便飘散出一股浓香的烤肉味道。于是,人马的哀嚎嘶叫声,烈火的霹雳声,让一个普通的山谷成了一座凄惨的人间炼狱。
而匈奴的士兵们,早就乱作了一团,四处乱窜,争相逃命。
而左贤王毕竟是左贤王,领着几百亲卫,终于挤到了谷口,可是,等待他们的,却是张郃的长枪兵和典韦的侍卫营,也就是大盾长刀兵。
形势紧迫,左贤王也顾不得那么多了,领着士兵就冲了过来。可是,那四米的长枪却让他从马上跌了下来。在众亲卫的保护下,左贤王终于没有被长枪捅上天。
而第一批冲锋失败以后,左贤王便传令放箭。
其实,左贤王的进攻已经称不上是冲锋了,因为在大火之中,在崎岖狭窄的山谷之中,士兵们已经失去了理智,更确切的说,左贤王的进攻其实就是一种逃命。
而一轮箭雨过后,晋阳兵却鲜有伤亡。因为侍卫营的大盾终于发挥出了效应。
见到匈奴兵要放箭,张郃便指挥侍卫营组建起了盾阵,五百个大盾,组成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匈奴人的羽箭,为这五百个大盾披上了一层摇曳的外衣。而在两个大盾的缝隙处,那钻出的四米长枪依然在耀武扬威。
见此情景,左贤王大叫了一声,吐了一口鲜血,晕了过去。
而最先入谷的那个匈奴将军更是不幸,因为他被张飞的蛇矛挑上了天。
由于人马的相互践踏,由于张郃和张飞的有效拦截,最终,大部分匈奴士兵都葬身在了火海,而张郃和张飞却也收获了一批数量可观的军马。
一场大火过后,匈奴士兵仅剩下了几百人,却都个个衣衫破烂,面目漆黑,无精打采。而地上,却横七竖八的堆积着无数烧焦的尸体,在阳光的照耀下,它们终于发出了焦臭的气味。
于是,陆风终于忍不住,呕吐了起来。而陆风之后,身后的众人也都忍不住大吐起来。
吐过之后,陆风拭了拭眼泪,叹息的说道:“我虽有功于社稷,然必损寿矣。”
听了陆风的话,众将也都唏嘘嗟叹不已。
而面对这剩下的几百人,陆风却又不知如何是好了。是杀?是降?是放?是留?
无奈,陆风只好回头看着众人。
而众人也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都低头不语了。
半晌过后,贾诩道:“世间万种恶名,就由诩一人来担当吧。”
于是,贾诩便召来传令兵说道:“速去传令张飞管亥张郃典韦四人:除恶务尽,斩草除根!”
传令兵刚要转身离去,就听陆风身后一人说道:“慢着。”
众人回头一看,说话之人竟是被绑来的匈奴人的军师。
被绑来以后,经过了一路的颠簸,又经过刚才的一番吵嚷,他终于醒了过来。
只见他整理了一下衣冠,对陆风施礼说道:“在下隆滴,字九渊,为左贤王的军师,不知大人如何称呼?”
见他很知礼节,陆风便道:“在下陆风,字子城,现任晋阳太守。”
“噢,原来大人就是因为发明了汉语拼音而封侯的陆大人,失敬!失敬!”隆滴说道。
“隆先生太客气了,不知隆先生为何要阻止文和发令啊?”陆风问道。
隆滴道:“因为即使大人不发令,匈奴人也会自裁的。”
一听隆滴这么说,陆风便好奇的问道:“先生何出此言啊?”
隆滴笑笑说道:“因为左贤王尚在。”
隆滴说完,众人便又转过头区盯着谷中剩下的几百匈奴兵,希望能找到左贤王。
见众人如此好奇,隆滴笑道:“一会儿左贤王便会领着这几百人自裁了。”
果然,隆滴的话音未落,就见那几百军士中站起一人。而经过了一番烟熏火燎以后,那人与其他的匈奴士兵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略微高大一些而已。只见那人向四周看了看,又看了看自己身边的这几百号人,最后对陆风等人抱拳说道:“在下匈奴左贤王沙比,不知这位大人如何称呼?”
还没等陆风说话,隆滴便上前介绍陆风道:“单于,他就是大汉的新亭候,新任晋阳太守,素有‘吴郡三才’之称的陆风陆子城。”
一看见隆滴,沙比便道:“军师果然被人劫持了,想不到新任的晋阳太守果然是陆子城。”
随即,沙比又道:“陆子城之名,我早有耳闻,想不到今日竟败于你手,真是天意啊。”
一听沙比这么说,陆风也无奈的叹了口气。
沉默了片刻,沙比说道:“大丈夫一生,当顶天立地,马革裹尸而纵横天下,今日败了,我又夫复何言?”
说完,沙比竟拔出腰刀,自刎而死。
而沉默了片刻以后,那剩下的几百人竟也争相自刎而死,竟无一人苟且求生。
见此情景,陆风叹道:“此数百人可比田横之五百死士啊。”
随即,陆风又道:“将它们的尸首好好掩埋了吧。”
打扫完战场,掩埋好尸体,扒开谷口,路风一行人便出了谷。而刚一出谷,就见徐晃和皇甫立二人迎面而来。
见陆风来到近前,徐晃便道:“主公,我们已经摧毁了匈奴人的大营,缴获钱粮无数,军马甚多。而具体数目还没有点算清楚,荀大人恐主公有失,便令我等前来接应。”
陆风道:“文若真知我心啊。”
接着,陆风又道:“此战大获全胜,我们应该好好庆祝一番呀。公明若无他事,就随我们先入营吧。”
说完,陆风一行人便进了军营。
第五十六章 战后余音
更新时间2007…10…14 3:57:00 字数:2735
入营以后,陆风便问隆滴道:“先生本是汉人,为何要作匈奴人的军师呀?”
隆滴道:“大人初到并州,不知大人可曾听说过前任并州别驾丛思之名?”
隆滴说完,陆风摇了摇头,并目视左右,询问贾诩沮授等人。
只见沮授起身问道:“可是丛思,丛九渊?”
隆滴道:“正是!”
“原来先生竟没有死。”沮授惊讶的说。
“虽生犹死。”隆滴无奈的说道。
“那,断愁谷旁之军营,可是先生所立?”沮授问道。
“不错,正是在下当年所立。”隆滴答道。
沮授想了想,说道:“先生大才,沮授不如。不过,先生为何要助纣为虐,助匈奴人凌犯我大汉子民呢?”
隆滴道:“我虽曾为大汉官吏,因没有贿赂宦官而获罪,而我的家人,却全都被大汉腐败的朝廷虐杀了。蒙匈奴左贤王眷顾,我侥幸得生。我既然还活着,为什么就不能回报一下大汉的朝廷?”
隆滴说完,陆风便道:“大汉朝政腐败,宦官专权,此事人所共知。先生和大汉朝廷之间的恩怨,没有必要转嫁在大汉的百姓身上啊?难道先生曾经不是大汉子民吗?”
隆滴道:“大汉之子民,亦是愚昧无知之人,一旦为人所构陷,竟群起而诋毁,谁又能分辨是非曲直?而朝廷如此之腐败,竟还想做一方顺民,此诚愚昧至极,故此,吾又何须怜悯之?”
见隆滴竟说出如此无理之言,沮授便道:“先生数年前的冤案,授也有所耳闻。虽先生含冤不平,然先生毕竟是大汉臣子,既为臣子,就应该恪守君臣之道,先生怎么能背主投敌呢?况且,先生竟帮助异族人凌辱自己的同胞,敢问先生良心何在?”
隆滴道:“良心之存,在于天理,而今天理都不在了,还要良心作甚?”
隆滴一语既出,满座皆惊。
沉默了半晌,陆风说道:“不管怎么样,先生毕竟是汉人啊。先生助匈奴人欺凌汉人,这是不顾民族大义;又襄助外邦对抗大汉朝廷,这是置国家大义于不顾;不仅如此,你还违背忠义之道,竟然背主求荣,丝毫不念君臣之义。有此三不义,你还有何面目苟且于人世?”
隆滴道:“陆大人辩才了得,我早有耳闻。然陆大人若处在在下之境地又当如何?我虽是汉人,却蒙左贤王再生之恩,故此,我便要为左贤王效犬马之劳。而大汉朝廷,昏君灵帝,对我并无恩德,我又为何要顾念君臣之义?况且,我还有功于朝廷,先前并州若是没有我丛某,早就成匈奴人的牧马场了。而灵帝居然不分是非黑白,自毁长城,我难道就应该引颈就戮吗?”
听了隆滴的一番话,众人又都无奈了。
而旋即,隆滴又道:“天地不仁,以百姓为猪狗;朝廷不仁,便以大臣为猪狗。而今朝廷不仁不义,我又何须逆来顺受,做千古冤臣?李陵夷族,因其降于匈奴;而我抵抗匈奴数载,非但没有尺寸之功,竟也遭逢夷族之祸。难道,这世上还有天理吗?我还要恪守那腐朽愚昧的道德伦常吗?”
隆滴的一番话说完,众人深感震惊,连陆风都不得不承认:这隆滴可真是三国时的一个愤青啊。
良久,陆风叹了口气说道:“先生之遭遇,我等都深表同情,然先生实不该助匈奴人欺辱汉人啊。所以,先生实不该因为家仇而不顾民族大义啊。”
隆滴道:“世上之事,唯强者存之。并且,如今我隆滴并非丛思,再不是大汉官吏,大汉子民,而是匈奴左贤王的军师。今日战败被俘,唯死而已,又何须多言?”
陆风道:“先生料事如神,真奇才呀,只是可惜先生早生了几年,又或者是陆风晚生了几年吧。先生如今一去,不知有何言语留于陆风。”
隆滴道:“陆大人少年得志,弱冠之年便统领三军,镇守边地,真千古奇才。如此功劳,唯前朝冠军候可比。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而功高震主者,后事常不可测也,还望大人莫行淮阴侯之旧路。并且,方今天下,皇帝昏庸,朝政腐败,边患不靖,民不聊生,大汉江山恐不久矣。大人若有逐鹿天下之心,当早作准备,切不可错失良机呀。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此为在下肺腑之言,还望大人心底纳之。”
隆滴的一番话说完,众人除了陆风以外,几乎全都怒目而视。
这是个什么人,说的是什么话?这不是公然鼓动陆风造反吗?
而陆风却暗自称奇:三国多智者啊。这个在历史上没有丝毫名声的人,竟对以后的历史情形有如此客观的预见,真是奇才。而如此奇才,一会儿就要去阎王爷那里去报道了,想到这里,陆风竟还有些可惜。
不过,陆风还是狠狠的说道:“先生之言,风自会谨记。先生可以上路了。”
说完,陆风便召来军法官,带隆滴下去行刑。而那隆滴,竟然昂首挺胸,慷慨而去。
看着隆滴的背影,陆风心里不禁百感交集。
片刻之后,勤务兵便奉上了隆滴的头颅,以供陆风校验。
陆风没有心情看那血淋淋的头颅,一摆手,便命令小兵把隆滴的尸首好好安葬在断愁谷。
小兵退下以后,众人便开始了深深的沉默。
半晌过后,陆风长叹一声说道:“诸位,如果哪一天我陆风做错了什么事,或者亏待了大家,诸位完全可以找我报仇,或者找我的家人,请诸位千万不要连累无辜啊。”
陆风把话说完,众人都是一愣,不过,随即众人便纷纷伏地呼道:“主公高义,我等拜服。”
“诸位太客气了,主不正则臣自乱呀。以后我陆风若行为有何偏差,还望各位不吝指正啊。”
接着陆风又道:“诸位先起来吧,不可如此。仗已经打完了,我们该善后了。”
说完,陆风便命令众将带各营兵马先回军营修整操练,而自己却带着侍卫营和贾诩沮授等人回到了城中。
一入城,就见大街两侧站满了百姓,而百姓们一看见陆风,便都伏地叩首,呼道:“拜谢主公!拜谢主公!拜谢主公!”
看到百姓们如此虔诚的膜拜,陆风赶紧从马上跳了下来,扶起面前的一位老者,说道:“众位乡亲们,如此大礼,陆风受不起呀。各位乡亲们快快请起!”
在陆风的再三请求下,百姓们终于起身了。
见百姓们都已起身,陆风便道:“各位乡亲们,陆风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乡亲们不必如此。并且,此次征战,皆全军将士的功劳啊,陆风不敢居功。”
而一老者却道:“此次晋阳城可以保全,全赖大人抵抗之功呀。如果没有大人,我们又要流离失所了。大人对我等有再生之恩,当得起我等这一拜呀。”
说完,那老者竟然还要拜下去。而陆风也赶紧扶住了那位老者,可不能再忽悠这些真诚的百姓了。
安顿好百姓,陆风一行人便回到了太守府。
回到了自己的家,陆风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美美的吃了一顿晚饭,陪着老夫人说了一会儿闲话,陪着赵雨和甄宓玩了一会儿,陆风终于又睡一个安稳觉。
第五十七章 荣升刺史
更新时间2007…10…15 1:52:00 字数:2301
第二天准备妥当,陆风便召集晋阳全体官员在太守府开会。
全歼了匈奴左贤王的五万铁骑,众人的脸上都是喜洋洋的,而陆风也是异常的高兴,毕竟自己这个太守已经很有价值了。
人嘛,活着不就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吗。
众人施礼落座以后,陆风便道:“此番打败匈奴人,诸位功不可没啊。风在这里先谢谢大家了。”说完,陆风便对众人施了一礼,而众人也赶紧起身还礼。
折腾了一番以后,陆风便后悔了,心想:以后可不能再搞这些虚礼了,太耽误事。
重新落座以后,陆风便道:“如今战事已了,对于善后之事,风还想听听诸位的意见啊。”
陆风说完,荀彧便起身说道:“主公,此次大胜,我们共缴获匈奴人劫掠的黄金八千两,铜钱五十万贯,粮草四十万石,珠宝若干。而经过此役,我晋阳可三年不用征收钱粮赋税了。所以,彧建议主公减免今年的赋税吧。”
荀彧说完,陆风便点头说道:“既然收获颇丰,那就减免今年的赋税,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陆风问过以后,众人也都点头表示同意,于是,陆风便令王粲记下了。
接着,贾诩道:“主公,此番大战,晋阳子弟兵损失严重,所以,对于士兵的抚恤还需一笔开支。”
陆风道:“恩,对于阵亡士兵的家属,应该抚恤的。这个可稍后再议。”
贾诩退下以后,荀彧又道:“主公,此番获胜,四方之民必会云集晋阳,我们还要做好安顿四方流民的事宜。”
陆风道:“这个文若你就斟酌着安排吧。”
于是,一条条,一件件的琐事就都冒了出来。
最后,陆风无奈的说道:“各位,咱们今天主要是商讨大事,至于一些琐事,诸位就回到各院去处理吧。”
于是,众人想了想,便都不言语了。
最后,王粲说道:“主公,如此大胜,我们当写一份奏折呈给皇上。”
陆风道:“恩,应该如此,此事就劳烦仲宣了。”
接着,又商量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弄得陆风的脑袋都快大了,不过,陆风基本上把每件事都分配给荀彧他们了,而自己则落得清闲。
领导么,哪能事事亲为,学会用人,学会制定大政方针,学会发号施令其实就行了。
开完会,陆风便把王粲留了下来,商讨了一下有关奏折的事情。
等王粲起草完奏折,陆风便命陆安上京报捷了,不过,陆风却让陆安带去了很多金银珠宝,并派管亥随行,嘱咐二人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在太守府开完了善后大会,陆风第二天就来到了军务院,召集众人开军务大会。
众人到齐后,陆风便道:“我们先处理善后问题吧。首先是对阵亡将士的抚恤。抚恤的标准你们定夺,不要寒了将士们的心,一定要让阵亡将士的家属能够有一个富裕的生活。而除此之外,我还有两点建议。
第一,就是要在断愁谷之右侧建一烈士陵园,所有阵亡的将士都安葬在那里,以供后人瞻仰。并且,对于阵亡的将士,我们要给以烈士的荣誉。
第二,烈士的家属每年可以享受到政府的特别补贴,并且,烈士子女上学减免学费。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陆风说完,众人都大感新奇,并都点头称赞不已。
见众人都同意,陆风又接着说道:“此战之中,赵云、太史慈、张辽、高顺、许褚五营士兵损失最大,张郃张飞所部和侍卫营次之,而其余各营基本都没有什么损伤。所以,各营要抓紧时间招募新兵,并自行训练,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战前水平。并且,对于军备,我们还要加强和改进,这个以后我会告诉大家的。”
众人答应了以后,陆风又道:“关于此战,诸位有什么看法呀?”
沮授道:“经过此役,暴露了我军很多问题。其一便是训练不足,战斗冲锋时不能保持队形;其二便是畏敌不前,缺少军人的勇气和果敢;还有就是不善野战,若真是和匈奴人正面对敌,我们会输的很惨的。
所以,授以为,我军还需要加大训练强度,加强军备,并要尽快适应多兵种协同作战。”
沮授说完,陆风点头说道:“子正所言甚是,我们以后的重点还是要练兵、强兵啊。”
接着,又谈了一些战后琐事。等众将表功完毕,军务大会便也开完了。
而在陆风金银珠宝的攻势下,灵帝破格的提升陆风担任并州刺史,并给了陆风一个破虏将军的虚衔。
等陆安和管亥二人回到并州以后,陆风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整顿并州了。
首先就是官吏的任免。原来晋阳的各院官员,便理所应当的升了一级,成了并州的各院官员。而对于各郡县的官吏,大部分都被陆风淘汰了,而一些稍微合格的,又在书院经受了一番洗脑。当然,首先被抄家的就是上党太守梅雍。
不过,经此一举,陆风意识到了培养后备官员的重要性。所以,陆风便在书院开设了政治学院,专门培养基层官员。
其次就是打击豪门大户。当然,经过匈奴人的几次侵犯,并州已经没有多少豪门大户了。
最后就是招募流民,修缮城池,扩军备战。
陆风把原来一个营的建制扩编成了一个团,扩编完的一个团辖原来的四个营,四千人。
而典韦和管亥的侍卫营则扩编成了两千人。
这样,赵云等人便都成了各团的统领。
而与此同时,陆风还成立了乡民警卫队,归各地长官和元老院共管,以负责对内的治安。
由于左贤王的战死,匈奴左部便无力再南侵了,而是忙着推举新的左贤王。而匈奴右部,便想伺机吞并左部。一时间,整个草原暗流汹涌,内斗不停。而匈奴人在一个冬天里竟没有再南下,这终于给了陆风一个喘息的机会。
经过了一个冬天的整顿修养,整个并州终于又焕发了它的青春。
第五十八章 狂人弥衡
更新时间2007…10…16 6:27:00 字数:3150
一个忙碌的冬天过去以后,并州终于迎来了他的新年。
新年一到,陆风便送给了并州众臣每人一副象棋,作为新年的贺礼。同时,陆风也送给了赵雨和甄宓等人每人一副跳棋。
两种棋艺的问世,为并州的新年增添了一点声色,同时也让众人对陆风的才华惊叹不已,尽管众人对此都已经习以为常。
并且,闲暇时,陆风和郑浑等人也终于研究出了一套桌椅板凳,这让陆风终于告别了跪坐之苦。不过,并州的众臣却明显不适应,当然,陆风也没有强求。
习惯嘛,总是慢慢养成的。
不过,这都不是最主要的,因为最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