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世三国-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佩服万分啊。今日能见到大人,在下真是三生有幸。”
听了张范一连串的夸奖,陆风都有些晕了,糖衣炮弹啊,真厉害。
不过,陆风还是谦虚的说道:“先生过誉了,在下承受不起。”
“大人太客气了,对了,大人可曾用过晚饭?”
“尚未用过。”
“在下真是怠慢了,还望大人多多包涵。”
说完,张范便命下人赶紧去准备饭菜。而陆风也连忙客气的道谢。
经过一番交谈,陆风对张范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原来这张范也是一个饱读诗书之人,因家道中落,便不得推举为孝廉,从而便没有门路出仕。由此,陆风不由得感叹: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又盲目的土地上,人的出身真的是很重要啊。
不一会儿,晚饭便准备好了,而一顿饭的时间,也总是过得很快。
其实,在吃饭的过程中,陆风也在考虑着是否应该邀请张范出仕,加入自己的小集团,毕竟人多力量大嘛。并且,也许张范现在也很想出仕呢,可能是苦于没有门路,或者是放不下自己的脸面罢了。想来想去,陆风还是决定试一试,因为爱才之名不能丢啊。
于是,吃完晚饭以后,陆风便道:“不知公益可有意出仕,晋阳正缺一位太守参事。”
一听陆风这么说,张范便赶忙对陆风深深一拜,说道:“今见大人,如久旱逢甘霖。在下愿为大人效犬马之劳,一生无悔。”说完,张范的眼角居然还闪动着泪花。
这下陆风郁闷了:晕呐,用不着这样吧。不就是邀请你出仕吗,怎么能感动成这样呢?
不过,陆风随即便恍然: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自古名士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啊。
所以,陆风便连忙扶起了张范,说道:“公益不可如此,希望公益能助我造福一方百姓。”
张范道:“主公所命,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
看着张范那激动的样子,陆风不由自主的在他的肩膀上重重的拍了一下,说了声“好”。
于是张范道:“主公等赶了一天的路,估计已经乏了,赶快去休息吧。范一会儿便收拾东西,遣散家人,明日便可与主公上路去并州。”
看着张范那坚定的样子,陆风不由得又说了一声“好”。
第二天一早,收拾妥当,陆风等人便开始了入并之旅。
走了一上午,终于到了洛阳附近的黄河渡口河内港。
看着浊流滚滚的黄河水,陆风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盗窃李白的那首《将进酒》,于是,陆风便转头对众人说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诸位,如今我等青春少壮,更应该把握好时光,建立一番功业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愿我等共勉之。”
众人连忙称是。
来到了黄河岸边,陆风却不急着渡河,而是骑在马上望着官道,似乎在等着什么人。众人见陆风没有说话,也都不好寻问,只好都陪着陆风,盯着官道。
半晌过后,终于见一人一骑从远处跑来,那人一边打马,一边喊道:“子城少歇!子城少歇!”
等那人来到近前,众人一看,竟然是皇甫嵩之子皇甫立。
见皇甫立气喘吁吁的样子,陆风笑道:“子显兄果然是守信之人。”
皇甫立一边喘息,一边说道:“无奈啊,我——我可是偷着跑出来的。”
陆风道:“这也是没有办法之中的办法了。”
“没关系,我跑出来了,我父亲就无可奈何了。哈哈。”
一听皇甫立这么说,陆风无奈的说道:“希望令尊大人不要怪罪才好。”
“你放心,没事儿,我给父亲留了封书信,即使是要怪罪,家父也会只怪罪你一个人的,和我没有什么关系。”
“啊?子显兄啊,你这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吗?”
“呵呵,没事儿,家父其实挺喜欢你的,就是放不下面子,才会不让我和你一起去并州。”
说完,皇甫立又到:“咱们快走,一会儿我父亲派人来追了。”
一看皇甫立那急忙急火的样子,陆风笑道:“放心,令尊不会派人来追。”
“真的?”见陆风信誓旦旦,皇甫立怀疑的问道。
“当然,一派人来追,令尊大人岂不是更没有面子?”
皇甫立笑道:“好你个陆子城,原来一切都在你的预料之中啊。”
原来,陆风曾和皇甫立有过约定,要一起去并州,结果,皇甫嵩却不同意。无奈,陆风便给皇甫立出主意,让皇甫立在陆风走后的第二天偷着跑出来,在黄河岸边相会。
“呵呵,雕虫小技而已,咱们过河吧。”
于是,一行人便过了黄河。
第三十四章 初见流民
更新时间2007…9…21 4:18:00 字数:2717
可刚到黄河对岸,陆风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是流民,是成千上万的流民。
面黄肌瘦,衣衫褴褛,扶老携幼,哀声遍野。
无奈,陆风只好回头看着陈宫,心想:“你拿个注意吧。”
陈宫道:“主公,这些流民就是去年被匈奴劫掠之民。因为国家给他们发的救济被官府克扣了,所以,他们才会一无所有的继续流浪。”
陆风心道:“这还用你说,我不知道呀?我要的是解决的办法!”
只听陈宫继续说道:“如今主公要么置之不理,要么设法安置。如果主公置之不理的话,这恐怕会影响到主公为官的声誉。可如果主公要设法安置的话,主公身为晋阳太守,自然就要把流民带到晋阳去,却不能安置在离此地较近的河内、河东和上党三郡。可此地离晋阳甚远,主公身上也没有余粮,这一路恐怕不易。”
听了陈宫的一番话,陆风心里犯难了:不安置这些流民吧,自己就落下了见死不救的臭名声;可要安置他们吧,自己现在还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想不到,这东汉末年的官还真不好当。
最后,陆风一咬牙,对陈宫说:“妈的,老子既然是个官,就得为百姓做主。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些流民,老子管了。公台,取道河内,由上党入晋阳,如何?”
乍一听陆风说出这些低俗粗鲁的话,陈宫不觉得有些好笑:看来,主公这次是真的急红眼了。不过,陈宫还是支持陆风安置流民的。而陈宫之所以要把选项列出来让陆风自己选择,实际上也是对陆风的一次考验。见陆风同意安置流民,陈宫便在心底一乐,因为陆风通过考验了。
于是,陈宫便道:“如此甚好。”
于是,陆风走到流民当中大声说道:“各位父老乡亲,在下新任晋阳太守陆风陆子城,如今要去晋阳赴任,各位想要和在下一起回并州的,跟着在下便是,在下绝不会再让大家挨饿受冻了。”
陆风的一番话说完,流民大军并没有什么反应,不过就是对陆风多看了几眼罢了。
就在陆风很郁闷的时候,流民中的一个老人说道:“你真的是新任晋阳太守陆大人?晋阳已经好几个月都没有太守了,我们也是刚从晋阳逃荒过来的。”
见有人响应了自己的话,陆风赶忙说道:“不错,在下正是新任的晋阳太守,在下一定会给大家一个安定富足的生活的。”
这时,那老人说道:“大人,你说的容易,晋阳已经残破不堪了,而此去晋阳也是路途遥远,我们又没有粮食,我们怎样才能走到晋阳啊?”
陆风道:“老丈放心,我会领着大家先取道河内,然后从上党入晋阳的。老丈放心,我一会儿就到附近的市镇去购买粮食,我一定不会让大家在半路上出现什么意外的。”
听了陆风的话,老人将信将疑的问道:“你真的会买粮食给我们吃?真的能把我们带回晋阳?真的能让我们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见老人发问,陆风便大声说道:“各位父老乡亲,请大家跟着在下走,等到了下一个市镇,我就会给大家买粮食吃,我一定会把大家平安的带回晋阳。请大家相信我,我一定会让大家过上幸福的生活。”
陆风的话刚说完,那老人便道:“好,大人,我跟你走,不过,到了下一个市镇,你可得买粮食给我们吃。”
陆风道:“在下说到做到,在下以自己的官位担保,一定会给大家买粮食吃。”
这时,那老人也大声说道:“乡亲们,咱们跟着陆大人走吧,看他能不能给咱们粮食吃,跟着他走,总比在这里饿死强啊。”
于是,流民中终于有人响应了陆风,终于,这些流民都跟着陆风来到了下一个市镇。
到了市镇,陆风连忙让管亥把所有的钱财都拿出来,跟着陈宫去买粮食,并让皇甫立召集了一些流民中的青壮一起去,同时,陆风还反复叮嘱陈宫,一定要多买一些,一定要压低价钱,实在不行,就抢。
陈宫等人走了以后,陆风又赶紧和留下的众人组织流民埋锅造饭,准备柴草,而赵雨这时,竟也象个大人一样帮陆风等人忙活着。
半天过后,粮食终于买回来了,不过,数量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小镇上并没有那么多的存粮,无奈,陆风只好等到下一个市镇再说了。
而那些流民们,一见到粮食,便纷纷扑了上去,竟要生吃。
于是,陆风便赶紧让管亥等人维持秩序,同时,命王越等人保护好粮食。不过,那些流民们也终于相信了陆风所说的话。
经过陆风等人的一番努力,流民终于安静了下来,排队上前领取粮食,开始煮食。
不过,最让陆风郁闷的是,几大车粮食,一顿饭便几乎用去了一半。看着剩下的粮食,陆风又开始犯愁了。
吃过晚饭,流民们便纷纷的三五成群去休息了。而陆风等人,却围着火堆商议着以后的事情。
陈宫道:“主公,今天一顿饭便用去了一半的粮食,而我们的钱财,却剩下不多了,我们的前景不妙呀。”
王粲也道:“是呀,我们得想想别的办法。”
而陆风却无奈的说:“不行咱们就抢吧。”
几人一听陆风这么说,都无奈的摇了摇头,看来,他们是很不赞成陆风这样做的。
这时,张范却道:“主公,我们可以不必给流民吃饭的,他们可以吃粥。”
一听张范这么说,陆风恍然大悟:对呀,哪有给流民吃饭的道理,流民不都是吃粥的吗?电视剧上都是这么演的呀。
于是,陆风道:“公益所言有理,以后就吃粥。”
而陈宫和王粲二人也点头表示同意。
接着,张范又道:“主公,如今流民太多,并且,杂乱无章,不便管理。所以,我们应当把流民组织起来,编队管理。”
张范的话刚说完,陈宫也道:“正该如此,否则,这一路真没法走。”
“恩,如此甚好,明天就给他们编组。青壮一组,妇女一组,老幼一组,每组分若干个队。如此一来,就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并且,青壮的一组还可以以打猎为生,可以节省很多粮食的。”一听陆风这么说,众人也都纷纷点头称是。
于是,陆风便命管亥徐晃保护粮食,其余的人明天负责编组流民。
商议已毕,众人便各自去休息了。而由于赵云不在,所以,赵雨便和陆风呆在了一起。
宁静的夜晚,看着广阔无边的星空,陆风忽然觉得自己好渺小,渺小得和芸芸众生并没有什么区别。如今还没有到并州,便遇到了这么多的难事,还要露宿野外,还要忍饥挨饿,真不知道到了并州以后会怎么样。可好歹自己也是个太守呀,怎么能混成这个熊样,真是郁闷。
看着自己身旁熟睡的赵雨,陆风不禁苦笑了一下:还是小孩子好呀,不用想那么多的事情。就是,想着那么多的事情干吗,车到山前必有路嘛。一切,都应该会有解决的办法的。
望着正在看守粮食的管亥,陆风也终于进入了梦乡。
第三十五章 约法三章
更新时间2007…9…21 6:29:00 字数:2752
第二天一早,陆风还没睡醒,就被流民们的喧哗声惊醒了。
于是,陆风便赶紧从棉被中爬了起来。等陆风起身一看,陈宫等人正在忙碌呢。
只听陈宫道:“青壮站在右边,妇女站在左边,老幼站在中间。请乡亲们抓紧时间,把分组工作完成,我们会尽快赶到晋阳的。”
在管亥等人的帮助下,流民们终于分成了三组。
分组完毕,陈宫又道:“每一组中,以家族或者亲属关系为单位,一百人为一队,请乡亲们抓紧时间分队。”
于是,又过了半天的时间,在一片吵嚷中,终于分成了几十个队。
这时,陈宫又道:“请各个队伍抓紧时间推举队长,被推举为队长的人到我这里来登记。”
又经过一阵吵嚷,青壮组和妇女组终于推举完了,而老幼组却比较慢。
于是,陈宫赶紧命王越给他们分米煮粥。
分组编队完毕,陈宫道:“各位乡亲,此去晋阳路途甚远,所耗甚大。所以,只好委屈乡亲在路上吃粥了。如果谁有不满意的,可以自行离开,我家大人绝不阻拦。请各位乡亲们见谅。”
陈宫的话刚说完,流民们便一阵沉默,但片刻之后,昨日响应陆风的那个老者说道:“我等一路从晋阳逃荒过来,一路州县的官员可曾救济过我们?无非是拒之门外罢了,生怕我们扰乱社会治安。而陆大人却从不嫌弃我们,竟买米给我们吃,不让我们饿死,还答应会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如今我们遇见了陆大人,我们不会饿死了,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呀?且陆大人为了我等,居然散尽了家财,如此义举,古之圣贤也不过如此呀。所以,小老儿愿奉大人号令,一生听凭大人差遣。”
说完,那老人居然痛哭流涕,长跪不起。
终于,在老人的感召下,其余的流民也都纷纷跪在地上,口中呼喊感恩之语,表示愿意听从陆风的差遣。
见此情景,陆风赶紧向前几步,扶起了那位老者,眼含热泪的说道:“各位乡亲,陆风无能,累各位受罪了,在此向各位赔罪了。”说完,陆风竟向流民们深深一躬。
看陆风果真鞠躬,那些流民们不禁感动异常,纷纷大呼:“小人不敢,大人不可如此啊。”
陆风接着道:“各位放心,风就算倾家荡产,也一定会把各位平安的带回晋阳,风一定会让大家过上富足的生活。”
陆风的信心和承诺也终于感动了那些流民,他们也终于开始接受这位年轻的太守了。
见流民们都很激动,陆风便道:“所以,在此呢,风要与大家约法三章:
第一,青壮一组暂由管亥和徐晃统领,一路上负责开路和打柴挑水等一些力气活,并且,还要在闲暇时去捕猎一些野兽,以补充粮食的不足。
第二,妇女一组和老幼一组一起上路,负责照顾老幼和做饭。
第三,希望大家能同心协力,共渡难关,不要在途中营私舞弊,偷窃他人。凡是有作奸犯科的,一经发现,本官决不轻饶!
以上三点,不知大家能否做到?”
陆风的话刚说完,众流民们便答应了一声“能”,有的还说:“愿听大人差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面对流民们的表现,陆风很满意,便道:“现在粥也快好了,大家准备吃饭吧,一会儿还要上路呢,提前祝大家旅途愉快。”
于是,流民们便一齐称谢,纷纷起身去吃饭了。而陆风等人,也只好围着锅,喝着稀粥。陆风现在算是明白了,英雄,可不是好当的。
待陆风坐定,陈宫道:“主公,流民一共八千四百六十四人,其中,青壮七百二十五人,妇女和老幼各不到四千人。各队队长已经登记造册,名单在此,请主公过目。”
陆风接过名单,感动的陈宫说道:“公台辛苦了,诸位辛苦了,没有公台和诸位,风真是无所作为啊。”
陈宫道:“主公过誉了,这是属下分内之事。”
众人也连忙推辞。
陆风道:“咱们先喝粥吧,喝完粥,给这些队长们开个会,先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
端起粥碗,陆风不觉叹了口气说道:“风无能,让诸位跟着在下吃苦了,在下真是过意不去啊。”
陈宫道:“主公这是说哪里的话?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主公仁德爱民之心感天动地,我等能跟随主公,是我等的福分啊。”
而王粲和张范也道:“吾等愿誓死追随主公,一生无悔。”
看到他们那虔诚的样子,陆风不禁大为感动,便赶紧让他们快喝粥,喝完了还要赶路呢。不过,陆风心里却暗自得意:忠诚教育,要时时刻刻进行。
吃完早饭,陆风便赶紧把那几十个队长召集到了一起,进行了一番思想政治教育,号召大家一定要坚定信心,克服困难,争取早日到达目的地。同时,也要管理好自己队伍中的队员。对于妇女和老幼两组,陆风又任命了两个组长。而青壮组由管亥和皇甫立亲自统领,陆风就没有再任命组长。
诸事准备完毕,陆风刚要上路,却见一个队长来报告:他们队里有一个老太太死了。
无奈,陆风只好随着那个队长走了过去。
众流民们见陆风来了,便赶紧散开,给陆风让出了一个通道。
等陆风走到近前一看,果然见一个老妇人躺在那里,老妇人身边还跪着一个小女孩儿,在不停的抹着眼泪。
陆风上前一探老妇人的鼻息,果然已经死了。无奈,只好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于是,陆风便问那小女孩儿道:“这位老人是你的奶奶吗?她是什么时候没有气息的。”
小女孩儿抽噎的说道:“她是我的奶奶,吃完早饭,奶奶说想睡一会儿,就睡着了。可方才由于要启程了,我便想叫醒奶奶,可奶奶就是不醒。所以,我才害怕了。”
听完小女孩儿的讲述,陆风无奈的说道:“你奶奶已经去世了,你也不要太过伤心。我一会儿便会好好的安葬你的奶奶。在队伍当中,你还有亲人吗?”
一听陆风说自己的奶奶死了,小女孩儿竟嚎啕大哭,丝毫不理会陆风所说的话。陆风只好询问那个队长。
那人道:“她们祖孙两个是前天才加入我们的,所以,我们并不认识他们。”
这下陆风没有办法了,总不能把这个小女孩儿扔下不管啊。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众人也都没有什么办法。因为老幼的编组都是以家族和亲属为单位的,凭空多了一个外人,不便管理。
正在陆风犯难的时候,赵雨说道:“大哥,让她和我们一起吧。平时,都没有人陪我玩儿。况且,她的奶奶死了,没了亲人,我们不能把她扔下啊。”
一听赵雨这么说,陆风不由得感到很欣慰,这个难题,终于得到解决了。
于是,陆风抚摸着赵雨的头,温柔的说道:“小妹,你能这么想,我真的是很高兴,我的小妹长大了,会帮大人考虑问题了。呵呵。”
于是,陆风便赶紧让众人把老人安葬了,并让赵雨好好的安慰那个小女孩儿。
一切准备妥当以后,陆风领着流民们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第三十六章 欠债太守
更新时间2007…9…23 3:12:00 字数:4143
经过了一天的奔波,陆风终于领着流民们在日落之前到达了河内郡。
看到这上万人的流民大军,河内郡的守城士兵顿时慌了神,一边忙着禁闭城门,森严戒备,一边飞马去禀报太守。
而此时,河内太守张扬正在舒服的享受者小妾丰满的乳房呢。
一听说来了流民,手还没来得及从小妾的衣襟里拿出来,嘴里却赶紧喊出了四个字:“快关城门!”接着,自然是飞身跑上了城头。
等张扬到了城头一看,果然是流民来了,于是,不由得暗自佩服自己的先见之明。
原来,就在前几天,上党太守梅雍、河东太守许成,都发现了这支流民大军,于是,便一边禁闭城门,一边报告给沿途各郡县。而张扬一听说有流民的消息,便赶紧命令自己手下的士兵,一看见流民,就赶紧禁闭城门,一定不能让流民进来。于是,看着这些被挡在门外的流民,张扬不禁有些洋洋自得。
不过张扬也奇怪,因为这些流民并不是四散奔走,杂乱无章,象洪水一样漫山遍野的涌来。而是象一支军队一样的有条不紊的缓缓前行,动静之间,颇有章法。阵型虽不是很齐整,却也有几分规矩,不至于太过紊乱。似乎,有人在号令着这些流民。
等这些流民走到城门下,张扬便明白了,因为走在前面的几个人衣衫齐整,儒士打扮,一看便不是流民。看来,应该是他们对流民进行了规范管理。不过,张扬也奇怪,这些人怎么和流民走到了一起呢?
正在张扬疑惑的时候,陆风却开始喊话了。
一见城门禁闭,陆风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于是,陆风便对着城门大声喊道:“在下新任晋阳太守陆风陆子城,想要领着流民们回晋阳,今天路过宝地,还望大人能打开城门,让我等入内一叙。”
听见有人说话,张扬便俯身一看,发现说话的人竟然是一个少年,而那少年竟然自称是新任的晋阳太守,这让张扬更加的疑惑了。
不过,张扬也不敢造次,出言询问到:“阁下真的是新任晋阳太守?阁下有何凭证?”
陆风道:“圣上任免牒文在此,请大人派人来拿便是。”
于是,张扬赶紧让手下人去拿牒文。
牒文在手,张扬一看,果然是皇上所发,真实可靠。便赶紧让手下人又送了回去,生怕自己把牒文弄坏了,惹上是非。
见城门下的这个少年果然是新人的晋阳太守,张扬便道:“陆大人可以入城,可流民嘛,是绝对不能入城的。”
其实,张扬不这么说陆风心里也知道,他是绝对不会让流民们入城的。
于是,陆风便回身对众流民说道:“各位乡亲,我们的粮食已经不多了,风要进城去给大家准备一些粮食,所以,风要入城一趟。而众位乡亲,却只能在城外委屈一夜了。大家放心,风一定不会抛弃大家的。”
此时众流民对陆风已经是心悦诚服,所以,对陆风的话自然也没有什么异议,几乎全都异口同声的答应了。于是陆风便把陈宫张范管亥徐晃王越等人留在了城外,以安顿这些流民,而自己则带着赵雨王粲和皇甫立入了城。
入城以后,张扬便道:“想不到新亭侯晋阳太守陆大人竟如此年轻,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陆风连忙客气的说道:“张大人客气了,在下不过是因为朝中众位前辈们的推举而因人成事罢了,否则,在下又有何德何能居此高位。”
“呵呵,陆大人客气了。来来来,我今晚便在府邸设宴为陆大人接风洗尘。”
说着,张扬便命令手下人去准备,同时,领着陆风向自己的太守府走去。
陆风道:“大人美意,风感激不尽。不过,风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大人能够帮忙。”
“哦?子城有何事,尽管说便是,在下一定倾力相助。”
“如此,风便先行谢过了。风想今晚多见一些本地有名望的乡绅父老。”
“呵呵,我还以为子城有什么事情呢,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没问题,在下一定帮子城办到。”
“哈哈,张大人真直爽之人,风拜服呀。”
“哈哈,子城客气了,请请请。”
说话之间,众人来到了张扬的府邸。
分宾主落座以后,张扬便问道:“子城为何会和这些流民走到一起呢?”
陆风叹了口气说道:“风也是和无奈,在路上碰巧遇到了,我又不能不管。于是,我便领着他们一起上路了。唉!苦也。”
张扬也道:“唉!为一方父母官,真的是无奈。”
“就是啊,我容易么我?”说完,陆风居然从眼睛里挤出了几滴眼泪。
见陆风如此伤感,张扬也不禁感动的说道:“陆大人勤政爱民之心,真是我等的榜样啊。”
就这样,俩人感慨了半天,晚宴也准备好了,而一些乡绅大户也纷纷来到了太守府。
乍一听说太守大人邀请赴宴,这些乡绅们都很奇怪,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都在纳闷太守大人怎么发善心了呢。不过,太守之命也不敢不从,只好都忐忑不安的来了。于是,到了之后,也都三五成群的纷纷议论起来。
见众人都已到齐,张扬便宣布宴会开始。
于是,众人便纷纷落座,不过,却都不敢动,因为要等着太守大人的下一步指示。
见众人坐好,张扬便道:“今日宴请大家呢,是要为大家介绍一位少年英才,就是新任的晋阳太守,新亭侯陆风陆子城,陆大人。”
说着,张扬便把手指向了陆风。
而陆风便忙起身给众位乡绅大户们施礼,有求于人呀,态度自然要恭敬一些的。
而众乡绅们也很是惊讶:原来是他来了,他可是最近大汉政坛上声名鹊起的人物呀。于是,众位乡绅也都不敢怠慢,纷纷向陆风还礼致意。
于是,在张扬的提议下,众人便敬了陆风一回酒,而陆风也还敬了一回。
敬完酒,陆风就甩开腮帮子开吃了。喝了两天粥,陆风还真是不太习惯。
吃得差不多了,陆风便起身说道:“各位乡亲父老,风今天委托张大人把各位请来呢,是有求于各位的,还望各位能助风一臂之力。”
一听说要出力,众人都不开始言语了,毕竟,没有人是愿意花钱打水漂的。
见众人都不说话了,陆风接着说道:“各位都知道,风要领着几千流民去晋阳。可这一路甚是遥远,并且,风身上也没有那么多的存粮,所以,风想向各位借些粮食。
当然,风不会白借的。风愿以晋阳的赋税做抵押,诸位如果想去晋阳做生意,风可以为各位减免赋税的。当然,如果各位不想这样,风也会给各位留下借据,以待日后偿还。总之,风不会白借各位的。
风愿以自己的太守之位担保。如果诸位还不相信呢,诸位可以问问张大人呀。张大人已经答应借给在下一万担粮草了,还有金银各五百两。”
一听陆风这么说,张扬顿时心里一阵苦闷:子城呀,我什么时候答应过要借你粮草金银了?你也没和我说啊,你这不是把我放在火上烤吗?
可现在当着众位乡绅的面儿,张扬却没法解释,只好先忍下这口气,等一会儿再找陆风解释。而实际上,陆风就根本不想给他解释的机会,因为,陆风是吃定他了。
众乡绅一听陆风这么说,便知道今天是不借不行了,吃人家的嘴短啊。而以后这陆风万一再找自己的麻烦,那可就不妙了。况且,连太守大人都借了,自己怕什么?而陆风也答应要写借据的,到时候不怕他不还。
于是,众人也都无奈的纷纷表示愿意相助。
见众人同意,陆风便赶紧让王粲笔墨伺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