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说文体再造明史观:窃明第二部之虎狼-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面的叛军停下脚步,而两翼的叛军则继续向既定位置前进,先是左翼、然后右翼的叛军也停在距明军环形防御圈的四百米处。他们稳住阵脚,随着再次响起的鼓声,齐整地再次向前挺进。
  三百米,
  二百五十米,
  二百米,
  一百五十米,
  ……
  栅栏上的明军火铳手都闭上一只眼,紧张地瞄准着越来越近的叛军。新军士兵这三个月的训练看起来没有白费,每个士兵都只是盯着缓慢前进的叛军而并没有开火。许平看见江一舟在严守在防御圈上的士兵背后缓缓走过,口中还不停地低声喊着:“不许开火,不许开火,不许开火。”
  叛军已经进入一百二十米的距离。
  防御圈上的明军士兵一个个都向前倾着身,他们手中的火铳轻轻地在栅栏上挪动着,发出连续的格格声,枪口随着眼前的目标而微微抖动。士兵背后的把总们也发出越来越急促的命令声,他们与江一舟一起连续地低声喊着:“不许开火,不许开火……”
  背后的部下传来沉重急促的呼吸声,还有竭力压制的咳嗽声,许平感到自己的身体开始不由自主地抖动。他深深地吸入一口长气,然后紧紧屏住呼吸,控制住身体的晃动。眼前叛军已经缓步走到明军阵前百米,突然齐声呐喊,那声浪如同排山倒海般涌来,跟着就发足向明军急冲而来。
  “炮兵……”许平大喝一声:“射击!”
  这一声好似把许平胸中的气息尽数吐了出去,随着这声音脱体而出,人也跟着晃了一下,仿佛全身的力气也跟着都被喊了出去,
  两门三磅炮的点火手早就把火炬悬在火门处,听到这声大吼,两个点火手都是全身一抖,然后急不可待地把火炬向下按去。
  火药嘶嘶地燃烧起来,火苗在炮手急切的注视下窜入火门,过了好像有一个世纪那么长,第一门炮像沉睡的野兽猛然惊醒,炮体发出剧烈地抖动,轰然吼叫着向前吐出火光和大团的白烟。
  明军的三百多火铳手的手指早都憋得苍白,听到这炮声后,他们也一起开火,几百支火铳齐射的霹雳之声甚至盖过了叛军沸腾的呐喊。一片硝烟之中,许平看见前排的无数叛军摔倒在地,后面的不少叛军被绊倒在他们身上,更多的叛军士兵从他们的身体上踏过,看也不看那些还在地上扭动的同伴一眼,不为所动地继续冲向明军的防线。
  “火铳手后退。”
  现在许平的参谋人员都跑到前线,他们焦急地四处呼喊着:“长枪兵,架抢。”
  许平很清楚第一次火铳射击完毕后,火铳是不太可能在叛军冲上来前再射击一次的,所以他安排火铳手一射击完毕就尽快退下。退开数步后,火铳手纷纷低头开始装药,而大批长枪兵正从他们身边冲过。
  “弟兄们,上啊。”
  今天才被任命为军官的把总们纷纷抢上前排,那些长枪果长们也率先冲到栅栏边,他们的士兵紧随着士官的脚步,无数把长枪哗啦啦地架上工事,向前探出锋利的枪刃。此时叛军已经冲到壕沟旁,他们二话不说地就把梯子搭上壕沟,紧接着手足并用地向栅栏下爬来。

第二章:德州(14)
不用军官下令,明军的长枪就争先恐后地向梯子上的叛军扎去,一个又一个叛军被扎下梯子,而军官们也都在疯狂地呼喊着:“刺,刺,刺!”
  更多的叛军此时涌到沟边,他们趁着这个空隙,把更多的梯子直接搭上木栅栏和泥土混合的矮墙。
  “推开梯子,推开梯子。”
  明军军官看见这直接的威胁,纷纷焦急地发出命令,还有人直接冲上去和士兵们一起去推梯子。只是这时已经有叛军跃上梯子,他们伏在梯子上,用体重把它紧紧压住,明军士兵虽然竭尽全力也只是能把梯子推得来回晃动,而无法推离工事。
  那些爬上梯子的叛军,一个个把刀子叼在嘴里,顺着梯子爬过来。前排的明军不再晃动梯子,而是手持长枪向他们刺去。就在长矛手向前乱扎乱刺的时候,明军的火铳手也开始装填完毕,他们马上单膝跪下,利用山坡的高度差,居高临下地向正努力爬上矮墙的叛军射击。许平已经下达了自由射击的命令,一时间山岗的三面到处都是厮杀声、火铳的射击声和不断飘起的白烟。
  在前排的明军继续向前串刺的同时,位于他们后排的明军则尽可能地晃动梯子露出在栅栏上的探头,梯子上的叛军在摇摆中努力地保持着平衡,向着明军爬过来。不过此时他们也是明军最好的靶子,明军前排的长枪手人人把长矛高举过头,从上向下把长矛向着这些正在攀爬的叛军狠狠地刺去。
  叛军士兵要一边对抗摇摆,一边对抗不断刺过来的长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停地有人在躲避长矛的时候被剧烈地晃下梯子,或是在努力保持平衡、紧紧地贴在梯子上的时候被长矛凶猛地刺中,惨叫着跌落下去,在梯子上留下鲜红的血迹。
  由于明军这时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些企图爬过工事的叛军,所以很快就有大批叛军士兵成功越过壕沟,直抵矮墙之下。这些叛军士兵马上窜到栅栏、土墙下,一个个紧紧背靠矮墙,头高高仰起,把双手高举过肩,奋力伸长双臂,抓住越过他们头顶的梯子。等这些叛军抓牢梯子后,这些梯子就稳稳地搭在明军的栅栏顶上,栅栏后的明军用尽气力再也难以将它们晃动。
  梯子停止晃动后,许平看见叛军的士兵开始从梯子上站起身来,狂呼着向明军栅栏上跑来,把他们脚下的梯子踩得吱吱作响。就在许平的注视下,有个叛军一不小心踏空,身体猛地向前扑倒,巨大的前冲力让他的下巴重重地撞在梯子上,梯子一弹那人的身体就不由自主地被甩向梯子外,犹自卡在梯缝中间的腿就像麦秆那样被轻易地折断,变成古怪的形状。
  这时已经有同样手持长枪的叛军士兵飞身跃上高处的梯子,他们开始和明军士兵对刺。下面的梯子上也爬过来不少长枪叛军,他们站在低处,仰面去刺那些明军露出矮墙的头。明军依仗着矮墙的保护,毫不退缩地与他们对刺。许平不断地看到有长矛刺出矮墙的边缘,很多都刺空了,从明军头盔旁划过。但也有刺中的时候,被重创的明军士兵丢下长矛,捂着脸或眼,在地上痛苦地翻滚,在同伴的脚边做着临死前的挣扎。
  江一舟此时已经不在督战,而是捡起一把火铳装填。不时有叛军中的悍勇士兵踏上梯子和明军长枪兵厮杀,而明军火铳手也不停地向他们射击着。其中一个叛军士兵杀得兴起,猛地向前冲来,灵巧地扭动着,先后躲开四、五支迎面刺过来的长枪,跑到梯子边缘的时候奋力向前一跃,手脚在空中舞动着跳过明军的栅栏。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章:德州(15)
这个叛军士兵重重地摔落在地上,他连续滚动着一个翻身就半跪而起。不过这个叛军士兵还没有来得及站起身,后排明军的长矛就成排地刺向他。这个人单膝跪在地上,愤怒地挺着胸,眼睛凸了出来,死死地顶着好几杆刺在他胸口和小腹上的长矛,甚至把这一堆长矛顶得有些后退。刺他的明军们猛地一抖枪杆,把长枪迅速地收回来,鲜血从伤口中喷出,他张开嘴,血也同时咕咕地从他口中涌出。叛军士兵沉重地倒在地上,大睁着双眼侧躺在地上不动了,赤红的液体从他的伤口和嘴中不断地流到雪地上。
  当第一支箭飞过矮墙的边缘时,许平知道战斗进入更加白热化的程度。叛军的弓手和他们的火铳手此时也已经涌到战线的前缘,这些人大多跳下壕沟,向矮墙上的目标射击。越来越多的箭飞过矮墙,落到战线的这一边,更多的箭深深地扎在栅栏上,很快就让栅栏的另一边变得像刺猬一样。
  许平知道现在他什么也做不了,只能静静地等待着战斗的结果。时间不断地流逝着,渐渐地许平已经开始对响彻在耳边的厮杀惨叫声变得充耳不闻起来。在这个山岗的边缘,数千人在舍死忘生地战斗着,无论是位于高岗之巅的许平,还是在那面“肖”字大旗下的叛军统帅,他们个人的智慧和武力,都已经称得上是毫无意义。
  战线随着战斗的激烈进行也在不断地扩展,本来叛军还在东北方向上给明军留了一个缺口,但是持续的激战,让战火不断沿着明军的环形防御圈蔓延,现在已经没有缺口了,整个防御圈上没有一处没有火热的战斗。
  更多叛军学着刚才那个士兵的榜样,从梯子上跃过明军的工事。明军的军官们也都拔出腰刀,上前和士兵们一起厮杀。一个叛军落地时似乎被摔得头晕眼花,他像个醉鬼般晃悠悠地站起来,身体也转了一百八十度,面对着明军的矮墙和大批背冲着他奋战在工事前的明军长枪兵。这个叛军士兵猛然发出一声怒吼,拔出腰间的匕首向前扑去,抱住一个明军的同时把刀子深深地插在那个明军的背上。此时一个明军军官也飞身赶到,一剑就把他和那个明军士兵穿在一起,明军军官踏着倒在地上的叛军士兵的后背,把剑抽出来,又向另一个跃过栅栏的叛军杀去。
  “许将军,许将军?”
  十几个德州官兵自打开战来就一直站在许平身边,看着眼前愈演愈烈的战斗,林光义终于忍不住跳上来:“许将军,该我们上了吧?”
  “再看一看。”许平的目光飞速地在整条战线上扫动。他派去前线督战的参谋人员都已经加入混战,比如那个江一舟已经抛下火铳,现在正挥舞着长枪,和一个手持大刀的叛军杀成一团:“再等一等。”
  渐渐的,许平看见跃入防御圈的叛军士兵越来越少;渐渐的,许平看见江一舟又捡起一把火铳开始射击;渐渐的,许平看见自己的火铳兵又开始涌向栅栏边。
  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叛军,密密麻麻地铺满山岗的外围,许平看着那像蚂蚁般的涌动人头,长叹一口气,轻轻地自言自语道:“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明军周围的叛军正在这种灾难的痛苦中挣扎。苦斗已经让七百多叛军死伤,越来越急促的鼓声也反应着叛军统帅的愤怒。许平凝神听了听叛军的鼓声,那鼓听起来就好似叛军统帅在咆哮一样:

第二章:德州(16)
“今日与明军作战,真就是摧枯拉朽一般。”
  “明军过半被歼,轻取德州,我军的损失只是微乎其微。”
  “这么一点明军残军怎么还敢站在我军面前?”
  “明军不愿在逃跑中灭亡,但是他们不逃跑也会被我易如反掌地消灭。”
  “竟然一次没有能够冲下来么?明军竟然没有土崩瓦解么?”
  “为什么这么差的一支明军,一下子变得如此悍勇?”
  明军都已经杀红了眼,军队好像有了自己的生命和意志,正在摆脱统帅的控制。许平看见东北、西南和西北三个方向上,已经没有跳上云梯和明军对刺的叛军士兵,刺过矮墙边缘的长枪在东北面已经看不见了,东南和西北方向上也变得稀稀落落,这说明叛军士兵正在失去和明军对刺的勇气。
  在这三个方向上,倒是有更多的箭从墙头射过来,这说明叛军士兵已经开始指望靠远程打击来对付对手。明军火铳手纷纷前推,开始和壕沟中、矮墙外的叛军士兵对射。在栅栏的保护下,这种对射明军是不吃亏的,更不要说还有居高临下的优势。毫无疑问,叛军的士气正在飞速地下降,当他们的射手被明军火铳从壕沟中驱逐后,这次进攻无疑就失败了。或许叛军会重振旗鼓一决胜负,不过对明军来说,会比这次更容易应付。
  无视身边的激战,许平又一次掏出望远镜向肖白狼的旗号望去。叛军统帅没有丝毫让部队撤下去的意思。对方大概也知道,一旦退下去休息,那么今天叛军因为连战连捷而高涨的士气也就不复存在。
  “肖白狼,”许平对自己喃喃自语:“他指望在耗尽他的军队士气之前能够流尽我军的血,嗯,围攻对方的时候,军队总是能有更高的士气,能够忍受流更多的血。”
  许平看了看自己的两翼,挥手叫过身边的曹云:“让江一舟他们都退下来,退到我的将旗下,两翼留下一半的长枪兵监视叛贼就可以了。”
  接着许平又简短地下了几个命令,让东南方向的火铳手向另外两个方向上移动,尽快用猛烈的打击将叛军击退。剩下的只有东南方向了,这也是许平最担心的方向,这个方向上叛军投入的兵力最重,给明军造成的压力也是极大,而且明军的血也已经快流尽。
  东南方向上的明军长矛兵渐渐被从矮墙边逼开,许平看着越来越多的叛军士兵从云梯上跃下来,和明军在矮墙内展开厮杀。两军士兵有的正抱在一起在地上翻滚,发出非人的尖叫声,用牙齿在撕咬搏斗。
  “许将军!”
  “许将军!”
  从两翼退下来的江一舟和余深河向许平抱拳行礼,许平轻轻一挥手:“都立刻坐下休息。”
  东南面的矮墙外,明军的壕沟已经被叛军填平。无数叛军正在猛烈地撞击着矮墙,尖叫着用兵器敲打,闷头用肩膀不停地撞击,用手指抠下栅栏上的泥土,指甲在木桩上留下一道道的划痕。越来越多的木桩开始松动。明军防御松动的征兆鼓励着叛军士兵,看起来明军的防线已经是摇摇欲坠,更多双手在奋力撼动着明军的栅栏,无数只拳头在怒吼声中狠狠地捶在那些不断抖动的木桩上。
  一根接着一根,许平看见木桩不断地被推倒,叛军士兵歇斯底里地在木栅栏上发泄着他们的狂热,疯狂地摇动它们,猛地从地上拔出,然后重重摔在地面上。更多的叛军士兵开始从这些缺口涌进明军的防御圈,叛军士兵在疯狂地扩大缺口。
  “许将军?”
  林光义探询的目光又随着他的问话声一起投过来,许平看着明军一步步被击退,但还是摇了摇头:“再等等,再稍微等一下。”
   。 想看书来

第三章:新军(1)
冲进来的叛军士兵狂暴地攻打着明军,有的时候他们打着打着却自己坐倒在地。还有的人把武器挥出一个一个大圆,一不小心,就把自己带得摔倒在地上。
  “反击,要在敌人先锋体力将近耗尽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们的身体状况最差,最容易被击败。”
  “反击,要在敌人以为他们已经取得胜利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们的精神最松懈,最容易崩溃。”
  “这样,无论在身体还是精神上,我军都可以取得最大的优势。”
  许平在心里背诵着他在教导队的战术基础课上学到过的东西:“幸好我是被作为军官培养的。”
  “是时候了,”许平点了点头,对着林光义轻声喝道:“反击,现在!”
  “遵命,将军!”林光义大喝一声,就带着十几条好汉骑马冲下山坡,一头撞向正往山顶攻来的叛军。
  虽然只有十几个人,可是林光义他们却一下子把叛军打懵了。叛军眼看着明军正在步步后退,马上就要支撑不住,可是却一下子冲出来十几个不要命的疯子。突然袭击加上骑马居高冲锋的声势,林光义一下子就把叛军打退了几步。再战数合,林光义马失前蹄掉下马去,他一个滚就从地上爬起来,大呼着把手中的刀舞动得如同风车一般,直冲进叛军人群中乱砍乱杀。
  其他人也学着林光义的样子,不管不顾地一脑门子往敌阵里冲。叛军士兵被这些亡命之徒打得连连后退。林光义等人连连大吼,挥舞着兵刃,一团团的刀光把他们四周的叛军杀得前后拥挤,又一连退了好几步。
  叛军被连续击退了十几步后,许平走向将旗后,对着江一舟和余深河,还有几十名坐在地上休息的明军士兵说道:“该你们上了。”
  “遵命,将军!”二人异口同声地响应,接着就跃身而起,带着五十名才喘过一口气的明军猛冲下山,转眼就插入人群,把长矛向着那些不断倒退的叛军士兵扎去。这时叛军已经被逼回到栅栏的缺口处,在狭小的缺口处挤成一团。
  “哪里人多就朝哪里轰,哪里人多就朝哪里轰!”许平焦急地催促着两门三磅炮的炮手,炮手们奋力调整着炮口,把炮弹向缺口处挤得密密麻麻的叛军打去。明军的火铳手这时已经把其他方向上的叛军击退到百步之外,现在都跑到西南坡来了,尽情地向着叛军最密集的地方射击。在猛烈的火力的射击下,处于干挨打不能还手的叛军开始自发后退。
  许平看到,林光义那一批人已经耗尽了体力,林光义好似支持不住了,跌坐在地上。江一舟带领的明军从他身边越过的时候,林光义用最后的力气把手中的刀狠狠地向叛军扔去,然后就往后一仰,躺在地上好像虚脱了一样。
  “廖千总,曹把总,就看你们的了。”许平看到叛军已经被驱过壕沟,而且还在不停地退却,就让廖可宗带领最后一批体力尚好的明军出击。
  “遵命,将军。”廖可宗挺着一杆长枪,大喝着冲下山:“儿郎们,随我杀贼啊,杀贼啊!”
  曹云和二百多明军紧随其后。这些明军一直处在防御圈的西北方向上,没有进行过什么战斗,也是许平最早拉回来的士兵。他们甩开大步呐喊着奔向叛军,许平一边吩咐火铳手跟上,一边让三磅炮继续向敌人密集处射击,同时让士兵们把林光义、姜大侠等拖回来休息。
  二百养精蓄锐的明军冲过壕沟后,叛军退却的脚步已经停止不住。乱哄哄地后退,加上一刻不停落在他们头顶的炮火,终于让叛军彻底失去了斗志。许多叛军士兵抛弃武器,掉过头拼命想挤到同伴的前面去。不断有叛军士兵被绊倒,同伴的脚跟着就会无情地从他们身上踩过。一些叛军士兵被踩得半死但还想爬起来,可不等他们有机会起身,廖可宗就已经带兵赶到,把他们捅死在他们同伴的尸体上。 。。

第三章:新军(2)
林光义被拖了回来,他肋上中了一枪,幸好只是皮肉之伤。但是流血加上疲惫,人已经昏厥过去,许平的手下忙着给他包扎伤口。一会儿,江一舟、余深河这对兄弟也带着手下退回山岗上休息。此时叛军已经被驱赶开二百步,他们争先恐后地向北逃命,廖可宗和曹云在背后紧追不舍,不停地斩杀着掉队的叛军士兵。
  虽然许平竭力不让自己表现出来,但其实已经激动得身体发抖。环顾四周,许平发现周围的叛军都退远了,离开明军的环形防御圈都在三百米以上。
  这期间许平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叛军的那小队骑兵上面。
  “敌人的骑兵还是没有动,为什么?是不是该让廖可宗退回来了,还是再稍微追击一段,以便彻底击溃叛贼们的斗志?如果要廖可宗退回的话,敌人会不会再次反击?该如何部署掩护兵力和火力呢?这个我好像还没有学过。”正在许平沉吟不决的时候,廖可宗面前的叛军突然如波浪般分开,接着就是几声闷响。
  冲在最前的廖可宗那结实的身体猛地一顿,一下倒在了地上。他身边紧跟着的十几个明军只觉得全身上下同时剧痛,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倒在地上翻滚起来。廖可宗像喝醉了一样摇摆起来,他把长枪撑在地上努力站起。眼前的叛军已经收住脚步,一个个盯着他的脸庞,仿佛在看一头垂死的狼。廖可宗的身体又晃了晃,双手再也握不住长枪,一头扎向地面——脸埋在雪地里停止了呼吸。
  “虎蹲炮。”山岗上的许平呻吟了一声,急叫道:“快退,快退。”
  ……
  四门虎蹲炮在背后发出吼叫,曹云昏昏沉沉地往回奔跑,身后每一次传来那闷响声,身边就有明军士兵尖叫着倒地。距离防御圈只有区区二百步,但这段开阔地却是虎蹲炮对明军的屠杀场。曹云勉强冲进栅栏,差点一头扎倒在地上。他觉得腰间好像中了一粒霰弹,整个身子都快要软下来。
  “不对,腰部不是炮伤,好像是刚才被刀砍伤的,一直没有留意……这点小伤还要不了我的命。”曹云咬着牙,拼命向山顶许平的将旗处挪去:“我去包扎一下就好了。”
  更沉闷的轰鸣声响起来,一处木栅栏随之分崩离析。一个附近的明军火铳手被飞溅的木刺扎了满脸满身,他摔倒在栅栏旁,挣扎着的手在木墙上留下宽宽的一道血痕。
  一声又一声,沉闷的炮声不断地响着,南坡上的土地被打得乱石飞溅。有一发炮弹刚好击中明军的三磅炮炮弹堆,一时间炮弹四射,五个站在旁边的炮手筋断骨折。山岗上的明军慌乱地四下躲避,可是谁也不知道下一发炮弹会打在哪里。许平又是一声呻吟:“叛贼的炮兵什么时候到的?这绝不是三磅、六磅炮能有的威力。”
  许平掏出望远镜向叛军那里望去,只见除了五门虎蹲炮外,另外有六门火炮一字排开,这些炮显然是刚到的,叛军士兵正急着从大车上把炮弹卸下在炮边排好。
  炮击还在不停地继续着,在半个多时辰里就有几十名明军被打死打伤。炮弹尖啸着飞过明军的阵地,不时有大团碎屑被抛到空中。还没能逃出南坡的明军士兵都紧紧趴在地上,捂着耳朵闭目祈祷。受惊的马匹在山岗上乱跑,发出大声的嘶鸣,没有人去拉住他们。
  许平趁炮弹的间隙抬起头,看见叛军又重新集结起来,再一次向着明军阵地缓缓走来。
  “起来,都起来!”许平一跃而起,大声召集着他的部下:“叛贼又上来了,我们还要把他们打退。”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三章:新军(3)
可是并没有人响应许平的命令。炮弹不断尖啸着从头顶飞过,许平把一个又一个士兵从地上拉起来,可是当他去拉这一个的时候,那一个士兵又捂着耳朵趴下了。许平回头一看,被他从北坡拉到南坡的士兵又都逃回去了。
  叛军不停地逼近,只有一百五十步远了。许平匆匆地看了他们一眼,又去拉那些趴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士兵:“快起来!你们在等死么?”
  炮弹还在不停地飞过,伴随着碎石纷飞的刺耳尖叫,伴随着栅栏被砸成碎片的粉碎声,还有明军恐惧的叫喊声。
  没有一个火铳手就位,也没有一个长矛手做好迎战的准备,他们甚至把武器抛在身旁,用双手紧捂着耳朵,企图把自己从巨大的恐惧中解脱出来。包括江一舟,包括余深河,包括德州的三位大侠,他们都贴在地上,恨不得能钻到地里面去。
  叛军已经走到了一百二十步之内,
  叛军已经走到了百步之内,
  叛军离明军的防御圈只有八十步远了,他们上次进攻差不多就是在这个距离开始冲刺的。
  许平站直身,呆呆地看着不断逼近的叛军,只觉得手足冰冷,整个南坡只有他一个人是站着的。
  这时候叛军的炮击突然停止了,上空骤然死一样的沉寂,许平知道这意味着敌军就要开始冲锋了。
  “老许。”
  许平突然感到有人拉扯他的裤腿,他低头一看,负伤的曹云躺在地上,明亮的眼睛看着他,一手正揪着许平的裤脚:“老许,我们完了,是吗?”
  呐喊声再次响起,许平抬起头,看见叛军向自己这里猛冲而来。
  “完了。”
  许平听见自己脚下的人发出一声长叹,曹云的手松开了。
  这声叹息一下子激励了许平,他抽出长剑:“我们还没有完!或许我许平片刻后就会死,但现在我还浑身都是气力,等我睁不开眼了,曹兄弟你再说这话吧。”
  “儿郎们,起来杀贼啊!”许平一声厉喝出口,但是他面前的士兵们还是没有反应,虽然炮击已经停止了,但他们好像还没有从震惊中恢复过来。
  “援军!援军!将军,我们的援军到了!”
  突然传出狂喜的呼声,许平回过头,快步跑上山顶,看见一条长长的洪流已经快到了北坡山脚下,正往许平的左翼转向,显然是要绕过这座小山去迎战正面的敌军。许平看见这队骑兵果然打着大明的旗帜,惊喜之余不禁喝道:“为何不早说?”
  “我们没看清旗帜,还以为是叛贼的骑兵回来了。”一个惊喜交加的士兵回答。这些北坡的士兵早就发现有一队骑兵向这里赶来。他们以为是叛军的骑兵,所以一丁点抵抗的念头都没有了。逃跑是逃不掉了,士气低落到极点,也就没有人去向许平报告。
  这些完全失去抵抗意志的明军也没有仔细观察,一直等到骑兵跑到眼前,才发现这一千多名骑兵竟然是自己人。
  和这些士兵一样,许平也喜悦得说不出话来,只是盯着那飘扬的红旗呆呆地看着,直到听见南坡传来自己人的呼喊声:“弟兄们,援军到了,援军到了!”
  许平三步并作两步跑回南坡,不少明军士兵已经站起来了,他们都激动地呼喊着:“援军来了,援军来了!”
  绝处逢生的喜悦让明军士气陡然高涨,趴在地上的士兵们纷纷跃起身来。许平冲过山顶的时候,一把将自己的将旗从地上拔起来,举着它向山下跑去。面前的火铳手已经开始向冲进明军防御圈的叛军射击,长矛兵们也都抓起武器。三位德州的大侠和另外几个德州好汉一个个生龙活虎,和一线的明军并肩作战。

第三章:新军(4)
江一舟抓起武器紧跟在许平的身后,羞愧地叫道:“将军,小人真是新军的耻辱。”
  许平继续举着旗帜向前跑,口中还大声招呼着:“儿郎们,掩护我们的骑兵!”
  在教导队中,步兵军官学员学到的第一条战术规则就是“掩护骑兵”;而骑兵军官学员学到的第一条战术规则就是“掩护步兵”。虽然许平是工兵军官学员,但是他多次听步兵或是骑兵学员提起过这条战术规则,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时西南坡的叛军已经注意到明军骑兵的逼近,所以开始转变方向准备收缩,他们并没有配合东南面叛军对许平所部的进攻。而攻进栅栏来的这些叛军士兵本来士气不高,因友军没有跟上便加倍心虚,又看到明军士兵一个个如下山猛虎,更是心存怯意,等许平举着旗子跑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再次被明军从防御圈里打了出去。
  明军的骑兵已经绕过许平的小高地并且开始加速,大批正面的叛军也看见快速行来的明军骑兵,于是都慌乱地重整阵型。此时叛军有战斗力的步兵尚有数千人,而明军骑兵不过一千,步兵不到五百,所以许平拼命举着大旗向前奔跑,他知道一旦叛军整好队形,那么从兵力上仍然对明军有着压倒性的优势,更不用说叛军的上千骑兵随时可能回来。他一边跑一边用力地挥舞着自己的旗帜,准备带着部下紧紧地逼上去,不给叛军形成反骑兵阵型的机会。
  明军的步兵不知道许平的担忧,但是每个人都疯狂地跟着大旗一起向前跑,他们不知道要跑去哪里,但是却知道敌人正在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