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历代名女传-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淑贞的丈夫只是个小官吏,他主要是混在商妓之中,那天他竟然把一个妓女带回家中,这个妓女长得也还标致,显得十分的放荡风骚,她的胸部突起在敞开的衬衣里,露出粉红色的肌肤,朱淑贞的丈夫刚喝完酒,醉薰薰的,他当着朱淑贞的面把双手伸进那妓女的衬衣中,乱摸她那对几乎要把内衣胀破的奶子,那妓女发出欢快的尖叫声,朱淑贞气得脸色煞白。一天,她丈夫又醉酒回家,把卧房吐得满地污秽,像一只满身污泥的猪躺在床上。后来他丈夫竟还动手打她,她太伤心,她无法忍受,她只得与她的丈夫分离。
鸥鸳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
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以休生连理枝。
朱淑贞必竟是朱淑贞,她仅以文绘绘的诗句来表达她的血泪心酸。
朱淑贞是有名的才女,她的诗词足可与李清照比美,共同辉耀着宋代的文坛,当时宰相曾布的妻子魏芒正寓居在京城汴梁,也过着寂寞的日子,也是位善于作词的女子,于是甘愿折节下交,千里迢迢地把朱淑贞接进汴梁,吟诗填词,常常是盛筵欢笑,歌舞助兴,她成为了曾布夫人魏芷的座上客,也交往了一些贵族夫人,生活过得多彩多姿,但总丢不开那一份失落的情绪,她写道:
占尽京华第一春,清歌妙舞实超群;
只愁到晓人星散,化作巫山一段云。
但汴梁城的活动毕竟拓宽了她的生活视野,在这一时期的生活中她遇到了自己称心如意的人,仿如枯木逢春,她重放生活的光彩。在含烟带露的黄梅季节,她来到湖上与恋人相见,一块游玩;在朦漾的细雨中,两人携手漫步欣赏着湖中的荷花,他们来到了极其僻静的去处,坐下来,窃窃私语,相亲相爱,她娇柔妩媚,她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爱情烈火,她不顾一切地倒入恋人的怀抱之中,任他拥着,揉着,在默默不语中如痴如醉地享受着人间美好恋情的幸福。“妖娇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这时她格外爱惜美好的春光,她希望那楼外千条万缕的垂杨,系住春光,即使是春一定要归去,留不住的话,也要因风随春去看看春到底归到什么地方去,可是春一定会离去的,待到春深,绿满山川,在潇潇的雨水中,听那杜鹃的哀鸣,这时把酒问春,春是不会回答了,给人留下的是凄然,茫然,当时朱淑贞沉浸在浓浓的恋情中,对人生的短促,青春易逝感叹不己。
历来只准男子狎妓,女子尽管是为了追求纯真的爱情,只要不是按封建伦理来行事的就会有人出来咒骂,有些人把朱淑贞在汴京城的生活说成是“桑淄之行”,甚至贬她为“泆女。”
朱淑贞正沉浸在晚到的爱情中,而金兵却攻破汴京,宋徽宗和
宋钦宗被掳,她和爱人在战乱中离散,她只身回到浙江钱塘的娘家,她的父母认为女儿丢掉了家庭的脸面,把她写下的诗词一把烧掉,今天留传下来的,已百不存一,有人把它辑录起来,叫做《断肠集》。
回到老家后,她依然盼着心上人能寻来,她渐渐地老了,她日益感到人事的无常和空虚。朱淑贞“每到春时,下帏跌坐,人询之,则云:‘我不忍见春光也。’盖断肠人也。”这是当时人真实的记载。
她在《减字木兰花,春怨》中写道:
“独行独坐,独唱独酌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春寒著摸人。此情谁见,泪说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最后她在伤心、寂寞中死去,人们也不知她究竟死在哪一年。
《中国历代名女》——奇女传……周胜仙多情闹樊楼
周胜仙多情闹樊楼
唐代长安城内的曲江池,北宋汴京城内的金明池,都象现在城市里的公园,是大家娱乐休息的地方。宋徽宗年间,金明池边开了一座叫樊楼的酒店,店主是范大郎,他兄弟叫范二郎,长得一表人才。这天范二郎到金明池畔游玩,在一处茶坊中见到一个漂亮女子,生得:
色,色,易迷,难拆。隐深闺,藏柳陌。足步金莲,腰肢一捻,嫩脸映桃红,香肌晕玉白。娇姿恨惹狂童,情态愁牵艳客。芙蓉帐里作鸾凤,云雨此时何处觅?
那女子也看到了范二郎,就觉这人是自己理想中的情人,于是四目相对,俱各有情。那女子心中高兴,正想着如何才能跟他联系上?恰巧外面来了卖糖水的,那女子就叫一碗,才喝一口,就把碗打在地上,骂卖糖水的道:“你准备暗算我吗?我可是曹门里周大郎的女儿,叫做周胜仙,今年十八岁,还不曾被人暗算过,你糖水中放一根草,存心不良,我可还是没有嫁人的。”这一番骂使卖糖水的如坠五里雾中,范二郎却心知肚明,便依样画葫芦地自报家门,可怜那卖糖水的,挨了两个人的骂,当了一回红娘还不知道。
周胜仙回到家中,茶饭不思,觉得身体不快,害起病来,她父亲外出,只有母亲在家,几乎请遍了汴京城中的名医也没有将女儿的病治好,左搞右搞才明白女儿害的是相恩病,情郎就是樊楼开酒店的范二郎,母亲为了要女儿病好,只得当面答应女儿嫁给范二郎,并央人到范家说媒,周胜仙好不喜欢,范家自然愿意,连定婚礼都送来了。这是三月间的事,到十一月间,周胜仙的父亲回来,听到这件事情,当即反对,觉得范家只是个开酒店的,周家财大势大,门不当,户不对,有失体面,并把周胜仙的娘臭骂一顿,当即就要退还范家的定礼。周胜仙躲在屏风后面听父亲骂娘,不肯教她嫁给范二郎,一口气塞上来,气倒在地。周胜仙从小娇生惯养,又有心脏病,倒下去就四肢冰凉,毫无出气,竟然死了。做娘的痛哭流涕,做父亲的也觉得愧疚,舍去三五千贯房查,把女儿房中的一切珠宝细软全部随葬,当时就有个抬棺材,筑坟墓的帮工起了歹心。
这个帮工叫做朱真,家境贫寒,回家就告诉她娘,有一笔财富等着他,他娘得知他是准备去盗周胜仙的墓,连忙劝阻,告诉他盗墓的罪可不是轻罪,发现了是要砍头的,还说你爷爷二十年前也是干盗墓的勾当,一次掘开一座坟园,刚把棺材盖打开,那尸体就望着你爷爷笑,你爷爷吃了一惊,回来四五天就死去了。朱真不听,说道:“各人命运不同,我今年几次算命,都说我会发财。”说着就从床底下拖出一包东西,有挑刀斧头,装油灯的罐子,一件蓑衣。到夜晚二更时分,对他娘说:“我回来时,敲门响,你便开门。”说着走了出去。
朱真摸黑来到周胜仙的墓地。原来下葬的时候,他就做了手脚,摸黑而来,当即用刀拔开地上的杂物乱石,在白天做手脚的地方,用挑刀把石块挑开,用两根长针把砌好的砖块慢慢移开,一下子挖到棺材。这时他把蓑衣将洞口盖住,黑夜里根本看不出坟墓已被挖开,然后取出火种将油罐灯点起,再用刀挑开棺材上的命钉,把棺材盖丢在一边,朝躺着的周胜仙作三个揖,说一声:“小娘子莫怪,我今天暂时借你些富贵,将来再给你积功德。”便动手将周胜仙头上戴的金珠首饰一件件取下。将所有的值钱的东西都收入包裹中后,看着周胜仙的那一身衣服还值几个钱,就把自己的裤带解下;一头系住周胜仙的脖子,一头系在自己的脖子上,将周胜仙尸体抬起,把她的衣服脱个精光,连内裤也不剩。朱真还是个光棍,周胜仙虽然死了,脸色白,但到底是美人胚子,脸蛋娇美,那一对奶子圆润挺拔,向上翅着,上面缀着两个红点,两条雪白粉嫩的大腿间露出一丛细细的黑毛,于是淫心顿起,色能壮胆,当即脱下裤头奸了周胜仙的尸体,鼓捣得几下,想不到周胜仙那地方慢慢的湿润起来,接着周胜仙突然睁开双眼,双手把朱真抱住。原来周胜仙一心牵挂范二郎,见父亲不准,生生气死,其实只是一种假死,现在得到阳和之气,冲击了五脏六腑,刺激了中枢神经,当即醒转,却把朱真吓得半死。周胜仙醒转,便问:“哥哥,你到底是哪个?”朱真听她开口说话,就知她不是鬼,急中生智,连忙说:“姐姐,我是来救你的。”周胜仙本就聪明,看了眼前的一切,就知是怎么一回事,但只是说:“哥哥,你救我去见樊楼酒店范二郎,我一定重重谢你。”朱真本想把周胜仙一刀杀了灭口,转意一想,别人都是花钱讨老婆,现在这里现成一个漂亮娘们,我为什么不把她骗到手呢?”于是对周胜仙说:“你不要慌,我带你回家,帮你与你的范二郎相会。”于是把工具,东西收拾,扶着周胜仙走出坟墓,将坟墓复原,回到自己家门俞,在门上敲了三下,他娘把门打开,看到周胜仙吓了一跳,说:“你怎么把尸体都驮了回来了。”朱真三言两语解释完毕,就把周胜仙带到自己的卧房里面,用一把明晃晃的刀子逼着周胜仙说:“你依得我两件事,我便带你去见范二郎。第一,你在房里不准做声,第二不准出房门。”周胜仙连说依得。朱真出来又对他娘交待一番,就这样连哄带骗,朱真这个泼皮霸占了周胜仙,晚晚要和她睡在一起,周胜仙问起范二郎的消息,他总是告诉她,范二郎病了,病好了就会来接她。周胜仙知道朱真是在骗她,整天想着脱身的计划,终于找到一个机会,逃了出来。
周胜仙逃出朱家,就寻樊楼酒家,有热心人一直把她带进樊楼酒家,范二郎正在酒店柜台上算帐,突然听到有人叫:“二郎万福!”赶忙抬起头来,一看是周胜仙,便以为是她鬼魂现身来缠自己,吓得大喊捉鬼,慌乱中抓起店中的一只汤桶对着周胜仙当头砸下,正好打在太阳穴上,周胜仙倒在地上鲜血直流,这回是真的死了。就有爱看热闹的人报到官府,官差不由分说,先把范二郎捆住带到牢中。
范大郎听说打死了人,赶快赶来,一见被打死的是周胜仙,也觉得十分稀奇,立马赶到周家,跟周胜仙的父亲把事情经过详细说一遍,请他去看看是不是周胜仙,如果是就请他出个证明,证明周胜仙早已死去,保兄弟范二郎一条命,说完千恩万谢。周胜仙父亲来到樊楼酒店,一见果然是自己女儿,便赶到府衙出具证明,府衙当即决定开棺验尸,果然坟墓已经被盗,只留下一具空棺材,当即立案侦查。
范二郎被关在牢狱之中,渐渐冷静,反复考虑,心想自己如果真正打死了周胜仙的话,一定会后悔终身,恍惚之间入了梦乡,梦见周胜仙浓妆而来。范二郎惊问:“你怎么没有死呢?”周胜仙答道;“你不是打得太正,我虽然闷倒,还不致于就要了我的性命,我两次死去都是为了你,今天知道你在这里,特地赶来与你了却心愿,你不要推辞,这也是命中注定的。”范二郎忘乎所以,就和她云雨起来,枕席之间,欢情无限。完事后,珍重道别,醒来后,越发增添了许多悔恨。第二夜仍然如此,第三夜又来,比前两次更加眷恋。临去时周胜仙对范二郎说:“我阳寿未尽,现被五道将军收用,我一心只记挂着你,对五道将军诉说我的感情,五道将军可怜我,给我三天假,与你相会,现在期限己满,我从此与你永别,你的事,我已经拜托了五道将军,一定会帮忙的。”范二郎自觉伤感,哭了起来,醒来后,记起梦中的语言,似信不信。
狱吏在加紧勘问,有一个拿着杂货到处叫卖的小贩董贵,一天从一个贫穷的老婆子手中收买到一朵珍珠结成的相子花。周胜仙的案子己闹得满城风雨,他见这珠花与老婆子的身份不符,就拿来到府衙报案,府衙立即把周胜仙的父母叫来辨认,果然是周胜仙的随葬物品。原来朱真那晚把盗来的东西带回家中,把这朵珠花遗落在地上,他母亲捡起自己藏起来,竟拿出来卖掉,终于成了破案的线索。府衙判定,朱真处斩,范二郎免死,刺配牢域营,想不到当晚,太守就梦见一神如五道将军,责问他范二郎有什么罪过,应该无罪释放。太守大惊,第二天上堂把对范二郎的判词改为,范二郎打鬼,与人命案不同,事属怪异,拟无罪释放。
范二郎终身未娶,每到清明节,他就来到周胜仙的坟前,烧一堆纸钱,他总是清早就来,直到黄昏才离去,离去的时候屡屡回头。望着那飞扬的纸灰。
《中国历代名女》——奇女传……花想容、晏贞姑壮怀激烈
花想容、晏贞姑壮怀激烈
金军攻破汴京,在掳掠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北上的同时,也掳掠了大群的妇女北上,供他们奸淫,汴京城内的有名歌妓花想容也在里面。花想容生得很美,人们就用李白形g杨贵妃诗:“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来形容她。当时汴京城中的妓女多如牛毛,但真正能唱当时最为流行的宋词长词慢调,并能尽得词中意蕴的并不多,而像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样的词,以花想容唱得最好。
在北去的路上,花想容面对着山河万里,沦为异邦,常常无法人眼,便抱着琵琶,把贺铸的《水调歌头,台城游》反复吟唱:
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娶笺能赋属宫娃。云观登临清夏,壁月留流长夜,吟醉送年华。
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试乌衣,成白社,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恰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
在宁静的夜晚,这一曲悲歌,显得那样地微弱,那样地孤单。
金军灭了北宋,一路南下,抢掠了大量的财物,又在汴京城中抓到了包括后宫三个妃嫔在内的大批美女,一路挥霍浪费,一路彻夜狂欢。这晚,又是金军举行盛大的欢庆活动,中军帐中,一大批将官聚在一起,一大群歌妓浓装艳抹,轻快地演唱出秦少游的《满庭芳》和柳永的《望海潮》。柳永的《望海潮》是描写江南苏杭一带的自然风景,经济人物的,当歌妓们唱到“重湖叠漱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时,一群金军将官个个手舞足蹈,对江南地区的繁华垂涎不己,据说后来金军屡次进攻江南,包括金主完颜亮,都是受了这首词的影响。
夜阑人静,曲终人散,一个个醉薰薰的金军将领纷纷扑向一个个弱不禁风的汉族女子,像捉小鸡一样把她们各自带回自己的营帐。那晚好多个将官的营帐里都扑腾了好久,那些守在外面的士兵,听到这些声音,想到自己的将领龙马精神确是不凡,一个个露出会心的微笑,第二天很晚了仍不见这些将领起来,又觉得自己的将领用功也未免太厉害了些,直到主帅相召,这些士兵走进帐蓬时,才看到惊心动魄的一幕,赤身裸体的将领和赤身裸体的汉族女子一个个横尸在帐蓬中,血泊中汉族女子手中的刀冷冷放光。血泊中躺着的汉族女子中有花想容。花想容自被掠之后,一直就以服侍敌人为耻,于是以她为头,相约要做一件对国家民族最有意义的事情,不惜献出生命,以谢国家。于是便出现了上述的一幕,花想容也以她独特的方式开出一颗灿烂的生命之花。花想容的死以及她和那群汉族女子的壮烈行径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人们无不对她和她的出身歌妓的姐妹们肃然起敬,她的死也激起了汉族人民一致奋起抵抗外侮的意志,其中包括一些汉族女子如江苏仪征的女孩子晏贞姑。
靖康之难后,宋徽宗的第九千康王赵构,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身份称帝即位,在金军饱掠北归的情况下;理应快速进入汴京,安抚军民,整顿国政,恢复局面,以图复兴,然而他却南逃到扬州,准备渡江,建都建康,想凭着长江天堑,苟安一时,殊不知,黄河不足恃,长江也就不足恃,徒然使人心离乱,中原鼎沸。当时宋高宗赵构刚到扬州,金军便跟踪而来,如果不是晏贞姑父女浴血苦战,在千钧一发之际大挫金军,宋高宗能不能渡过长江,建立南丰政权就很难说了。
晏家是北宋的开国功臣,其祖先跟随宋太祖赵匡胤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到晏贞姑的父亲晏孝广时已毫无家世可言,以从事农业生产为生,但晏家却仍为乡里所重,晏孝广生得浓眉大眼,虬髯满腮,他武艺高强,嫉恶如仇,他只有一个女儿,于是自幼就对她悉心调教,晏贞姑小小年纪就已练就一身武艺,尤其善使雌雄双剑,舞动起来,只见一团白光,不见人影,她秀丽中不掩英勇之气。
中国历来不乏慷慨男儿,也不乏巾帼女子,尤其在大敌当前时。金军骚扰黄河流域一带,各地抗金义旗不断出现,尤以太行山王彦的“八字军”最为著名,他们人人脸上都刻有“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以示抗金决心。晏孝广父女也激于义愤,揭竿斩木,树起义旗,号召有志之士团结起来对抗金兵,在金军南下,如入无人之境,宋军守将不战而溃,弃城逃跑的情况下,晏孝广的义军曾与金军数度交手,每次都取得胜利,渐渐地“晏家军”的名声在金军中流传开来。原来金军本是要假道仪征包抄扬州的,但由于不想与晏孝广父女领导的义军遭遇,而改道由高邮,沿洪泽湖南下,进逼扬州。晏家父女侦知了金军的动向,连夜整备人马前往扬州增援,黎明时分抵达扬州城外。这时宋高宗一行正从扬州城内仓皇外逃,准备渡过长江,此时金军已抵达扬子桥的北岸,相距只不过数里,宋高宗身边的卫戍早己成为惊弓之鸟,各地的勤王之师又还没有赶到,可说晏家父女来得正是时候。
晏家义军一面派人护送宋高宗由瓜州南渡,一面摆开阵势迎击金军。两军在扬子桥上相遇,晏孝广一马当先,挥舞长矛,冲到桥心阻挡金兵的进路,晏贞姑挥舞雌雄双剑,冲过扬子桥杀入敌阵,直扑金军先锋主帅。要不是金军统帅粘罕带着主力部队适时赶到,金军先锋部队就可能全军覆灭。粘罕稳住阵脚,听说只是一支民间“义军居然把先锋部队打得如此惨败,勃然大怒道:“数万大军,百员猛将,岂可受挫于一个乡野老儿与民间弱女!”下令务必将晏家义军彻底消灭,以解除后顾之忧。
金兵如潮水般涌来,数十员金将一字排开,向前逼进,晏孝广把长矛挂在马前的枪钩上,从腰间解下七星锤,凌空舞动,高呼一声“着!”但见金光闪动,冲在最前面的金军悍将立即应声落马,晏孝广绰起长枪,晏贞姑舞动双剑,乘势反击,金军阵脚立即混乱起来。看到晏家父女的勇敢,粘罕大为恼怒,一条毒计也在他心中形成。粘罕下令金军后退,晏孝广一见,认为机不可失,挥兵追过扬子桥北,晏贞姑立即劝阻父亲:“敌众我寡,似不宜涉险冒进,况且金军并没有溃不成军,或者金军有什么计。”但晏孝广自恃武艺过人,此时又报国立功心切,那里还听得进他女儿的劝阻,说道:“我们已连伤十四员金将,金军看来也不过如此,我要让他们知道大宋臣民的利害!”晏孝广当先开路,晏贞姑押阵过桥。
果然金军是有预谋,粘罕在下令金军后撤时,专门派两队精悍的弓箭兵埋伏在前面道路狭隘的地方,眼看着晏家父女疾如迅风般的追来,一时梆子响,万箭齐飞,冲在前面的晏孝广饶是武艺高强,也变成了一个刺猬,事后从他的尸体上拔下来的箭簇就有两升。在后面压阵的晏贞姑看到父亲惨死,义军伤亡已经三分之二,且身处死地,绝无后退之路,于是舞起双剑,奋勇冲锋。她稍微把剩余的部队集中一下,下令士兵分散,匍匐前进。因为义军装备低劣,没有挡箭牌,希望用这个办法避开金军的弓箭,逼近金军,肉搏拼杀,以己之长,制敌之短,晏贞姑没有读过兵书,没有受过领兵作战的训练,但居然发明了“游击战”的方法,居然一举成功。
义军分散悄悄地逼近金军,突然之间在金车的前后几乎都出现了义军,金军的弓箭已失去作用,长枪大盾也发挥不了威力,义军个个奋勇,人人争先,在金军队伍中冲杀,白刃翻飞,如虎入羊群,直杀得金军血肉横飞。晏贞姑夺得一匹战马,专门对付金军将领,活象一匹失去幼狮的疯狂母狮。晏贞姑目标直指粘罕,粘罕又怒又惧,喝令帐前四名猛将合力阻挡。这时晏贞姑已血染绣袍,头发散乱,两眼布满血丝,已毫无秀丽的模样,几个回合下来,一个金将被削去头颅,一个敌将被劈成两半,一个敌将被刺中心窝,剩下的一个哧得转身就逃,晏贞姑追上去,背后一剑将他杀去,粘罕大惊失声,又急令八员大将出战,这八个金将与晏贞姑一照面心就已跳个不停,为之胆寒,不敢逼近晏贞姑,只是将晏贞姑团团围住,车轮一般地四处游走,以消耗晏贞姑的体力和意志。晏贞姑看破敌人的心思,乘机蹈隙,连斩三员敌将落马,剩下的五将心胆俱裂,粘罕又急令二十四员金将加入战团。这时义军已全部壮烈牺牲,晏贞姑自己也精疲力竭,她流下了两行热泪,手执雄剑往颈间一抹,就此为国牺牲。
还在晏贞姑父女护送宋高宗过江的时候,宋高宗不知是哪一路军马,十分感激地询问晏孝广的官职及姓名,意思是以后一定论功行赏,晏孝广回答:“我们只是山野草民,住在仪征一带,我先祖曾追随太祖,现在金兵已近,最要紧的还是陛下先走。”宋高宗曾不停地对天感叹。可是他一到建康,就把这一切都忘了,特别是定都临安后更日日声色犬马。宋高宗听信秦桧的话,与金议和,给金大片土地,每年给金岁币白银五十万两,特别是还要向金称臣,这时他心中是否也想到过那些不愿事敌,甚至直接为他献身的那些人。
花想容、晏贞姑的事情一般人都不大知道。
《中国历代名女》——奇女传……申屠希光为夫报仇
申屠希光为夫报仇
这是个宁静的夜晚,风是静的,树是静的,只有月光如洗,只有楼头的少女听着激扬的笛声,心神俱醉。
吹笛的是威武军侯官县(今福建省境内)的读书人,名叫董昌,他母亲早亡,十四岁的时候,父亲又一病去世。他家本来就没有什么大的家业,薄薄的几亩田产,仅堪食粥膏火,而他的后娘徐氏贪食性懒,不肯勤苦持家,董昌对她敬而远之,于是外出游学,一味苦功读书。、
南宋时候,福建一带虽然还算宁静,但由于金人的不断南侵,整个国家却战事不断,民不聊生,董昌也是个关心天下的读书人,这晚有感于国事如麻,把笛子吹奏得那样悲凉慷慨,那样壮怀激烈。
听笛的女子叫申屠希光,威武军长乐县人,她的父亲申屠虔,以诗礼传家,渔耕为业,不慕荣华富贵,但求苟全性命于乱世。申屠希光有一个哥哥申屠希侃,一家人父慈子孝,兄友妹恭,和乐融融。申屠希光是远近知名的孝女,也是远近知名的美女,更是远近知名的才女。这晚她闲来无事,独立楼头,想不到居然被一曲笛声深深地打动,她感慨良多,欣然赋诗:
夜月沉沉月满庭,是谁吹彻绕云声;
呜呜只管翻新调,那顾愁人泪眼倾。
她也渴望见一见那吹笛人的模样,她把这一番心事在第二天悄悄地告诉了哥哥。她哥哥多方打听,知道了那晚吹笛的是游学而来的侯官人董昌,哥哥知道妹妹的心思,便通过别人索取到董昌的诗文,带回给申屠希光看,申屠希光十分欣赏,表示愿意嫁给此人。于是他们的父亲申屠虔亲自找到董昌,说明来意,就这样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
转眼又是盛夏来临,万物孳孕发育。在这种情况下,最飘忽轻渺的恋爱,也不能不变成缠绵热烈的深情。本来就一个有心、一个有意,现在更叫周围的景物烘得如痴似醉了,夫妻俩恩爱非凡。就是在这样的时候,董昌决定带申徒希光回自己的老家,临行前申屠希光对从小和自己玩在一起,赶来送行的女伴说道,我还会回来的。
申屠希光随丈夫董昌到了侯官。新人进门,迎龙接宝,交拜天地祖宗,三党诸条,一一见礼。只有董昌的继母徐氏,没有出来受礼,徐氏心性刻薄,她不出来,董昌夫妇也要去三请,但董昌为人落拓,竟没有去理会,徐氏心中更加痛恨,从此,天天寻事聒躁,捉鸡骂狗,一股怒气发在新娘子申屠希光的身上,申屠希光随她乱闹。只是和颜悦色,好言劝解,不与她一般见识。
董昌娶了个如花似玉又贤淑刻苦的妻子,一般人都羡慕不已。但也有心怀不轨的人,听到申屠希光的才情与美色,垂涎三尺。郡中的方六一,财雄势强,是个放荡轻浮的纨绔子弟,一个不择手段、毫无心肝的调情者,她自见到申屠希光后,便天天在董昌家的房前屋后乱转,有意无意地想和申屠希光接近,或许是痛苦得太久了。他压制不了自己的饥渴,他愤愤地对别人说:“董昌何物小子,怎么能消受这样的绝代佳人!”
方六一为了获得申屠希光,在一个专爱播弄是非的,与董昌有仇的长舌妇姚二妈的帮助下,逐步展开一场有计划的阴谋。
这天董昌刚要出门到学校中与人谈论文学,只见一人捧着拜匣走进来,取出两个柬贴递上,董昌看时,却是一个拜帖,一个礼帖,那礼帖上写着许多贵重的礼品,一看送礼人的姓名是方春,董昌一看不认得这个人,还以为是送错了,就在这时方六一踱将进来,一阵恭维话,一阵推让,硬逼着董昌收下了礼品。没有办法,董昌到第二天也备了几样礼物去答拜,秀才人情,尽管只是些书、文、扇之类,方六一尽都收下。一来二往,方六一便套上了交情,方六一这样的纨绔子弟本来是绝不和董昌这样的穷读书人交往的,但这次方六一殷勤备致。自来读书人最爱奉承,董昌见方六一这样小心克已,便认定是个好人,日亲日近,竟视为莫逆之交。
第二步棋走完,随后方六一买通一批强盗,叫他们诬告董昌策划谋反,又在自己所在县的衙门买通一批衙役,要他们不断地向县老爷吹风,说董昌谋反,让县老爷先人为主。再假捏地方邻里人的口气,做一个证据说董昌常和一些异言异服的外地人来往,行踪诡秘,举动叵测。终于一举告倒董昌,那些当地衙役与方六一都是酒肉朋友,方六一乘机叫他们连董昌家的妇女都带进官衙。
董昌被押到衙内,还莫名其妙,听了县衙的审讯连声反驳,触怒了县令,三十大毛板打得他皮开肉绽。这时方六一又通过衙役放出风声,说是衙里还要捕捉董昌的余党,哧得董昌亲族中个个潜踪匿影,就连仆人也走得一个不剩。于是方六一托着董昌的名头,在申屠希光中间传言送语,假效殷勤,对申屠希光说:“董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