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历代名女传-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衷缫涯诙四兀

  选后的仪式是在太和殿进行的,慈禧太后端坐在上方,光绪皇帝一旁侍立,荣寿固伦公主等立在慈禧太后身后,慈禧的座前放有镶玉如意一柄,大红绣花荷包一对,选中为皇后的就授给如意,选为妃子就授给荷包。那五个备选少女在大殿上一字排开,桂祥的女儿静芬胖嘟嘟、矮墩墩,面貌倒还端正,比光绪大着两岁,被慈禧排在最左边,依次是德馨的两个女儿、和长叙的女儿瑾、珍两姐妹,德馨的两个女儿长得明艳照人,还有些妖饶的韵味。瑾、珍两姐妹同父异母,禀赋与模样完全不同,谨姐儿体腴而厚道,有“木头”的雅号,珍妹子聪明活泼,俏丽大方,是一个知书达礼,见过世面的旗下小姐。慈禧太后在座位上慢慢地开口说话了,意思是后妃的选择关系着大清的国脉民命,关系着皇帝的终身幸福,谁堪母仪天下,由皇帝自己决定吧!

  光绪皇帝听慈禧这么说,拿着如意走到德馨的两个女儿跟前,意思是想从她们之中选择一人为皇后。就在这时,慈禧太后厉声喊了一声:“皇帝!”光绪自幼就被她的恶言厉色吓破了胆,此刻闻声愕然,仓皇之间又走近了瑾、珍两姐妹,慈禧太后满脸怒容,疾步向前,夺过如意,把它交到静芬的手中,同时以目示意把一对荷包交给了瑾、珍两姐妹,择后大典就这样完成。

  光绪皇帝大婚后就要亲政,慈禧太后交出政权后必须要有个颐养天年的地方,准备皇帝大婚的事远不及安排慈禧颐养的地方来得重要,当时又恰好临近慈禧的七十大寿了,在醇亲王的主持下,不惜移用海军经费来修“颐和园”,在万寿山的顶上建佛香阁,俯临排云殿,松槐夹峙的千步廊。园中再建一人工湖,湖上有独特的十七孔桥,湖边有石舫,湖中还有洪钩状元出国带回来的两艘小火轮供慈禧游玩。本来园中还有一辆欧州人送的汽车,但慈禧坐了第一回后就打入了冷宫,因为慈禧坐车的时候,她发现司机居然坐在她的前面,这是她无法忍受的,在她潜意识中,她要么坐在最前面,要么就是高高在上。

  光绪皇帝成婚后,特别喜欢珍贵妃,而温婉可人,善解人意的珍贵妃也颇得慈禧太后的欢心,慈禧经常要她帮自己批阅奏章,而珍贵妃为慈禧预测批答,也百无一失,慈禧听说珍贵妃的一手字写得很好,慈禧便常要她写一些福、禄、寿、喜的擘窠大字,作为慈禧赏赐大臣的礼物,珍贵妃心思乖巧,便模仿慈禧的笔意,更讨得慈禧的欢心,珍贵妃性喜丹青,慈禧还特地叫宫中的供奉缪素筠教她画花卉。这样大概过了一年,慈禧终于依依不舍地宣布结束垂帘听政,住到了颐和园。

  慈禧太后天天在颐和园中,想尽各种花样玩乐,皇后妃嫔及公主福晋们经常前往园中向慈禧请安,陪伴慈禧,惟独难得看到珍贵妃在颐和园中出现。珍贵妃天天在皇宫和光绪呆在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参与国家大政的兴革废举。

  那时光绪皇帝虽然亲政,一切国家大事还是要秉承慈禧的意旨处理,虽然颇想振衰起蔽,有一番轰轰烈烈的作为,无奈宫内宫外扔处处受制于慈德,光绪仍然是一个傀儡,以光绪为首的帝党与以慈禧为首的后党斗争日益激烈。甲午之战,李鸿章渗淡经营十六年,原以为可以大展雄图的北洋舰队,居然不堪一击,向日本人以割地赔款引起全国有识之士的痛恨,对握有实权的慈禧更是恨之入骨。当时正逢慈禧七十大寿,南洋大臣,湖广总督在任所为她祝寿,席上辜游铭大唱“马桶歌”。

  康有为的“公车上书”终于激起了光绪皇帝乾纲独断的悲愤壮志。珍贵妃尊敬的老师文廷式和康有为一起组织了强学会,珍贵妃全身心地投入到维新变法的活动中,在珍贵妃的影响下,光绪帝更坚定了他维新变革的决心,光绪帝在一八九七年第一次召见了康有为,康有为对光绪说:“瓜分豆剖,几可忧危;揭竿斩木,渐露机芽。”光绪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这一切都有人随时向颐和园中的慈禧报告,慈禧脸色一天天地难看起来,她暂时还不能把光绪帝怎样,就把一腔怒火集中在珍贵妃的身上。珍贵妃喜欢摄影,她曾和光绪互换衣履,拍成各种姿式的照片,她曾经僭越体制乘坐八人肩舆,这一切都成了珍贵妃的罪状。这天慈禧怒气冲冲地回到皇宫,把所有妃嫔一齐召来,把光绪也叫到跟前,将珍贵妃鞭答拷掠,慈禧甚至自己上前狠狠地打了珍贵妃两个耳光。光绪帝战慄地跪地求情,珍贵妃把眼泪默默地吞进嘴里。此后珍妃一再被贬降,杖责,禁锢。一八九八年九月二十一日,由于袁世凯的告密,慈禧勾结荣禄发动戊戌政变,将光绪帝囚禁在瀛台,宣布自己“亲政”。珍贵妃被关在北三所。

  光绪二十六年夏天,八国联军侵华,扬言要慈禧太后交出政权。在八国联军逼近京城的时候,慈禧太后准备出逃,她把后妃都召集到宁寿宫,假惺惺地哭着说:“谁料到今天怎么弄到这样的地步,洋人进京,你们必遭毒手,为了保住清白,我们娘儿们只有跳井了。”说完盯着珍妃,叫她:“你先下去!”

  可怜傻不啦叽的珍贵妃居然还说:“不如请老佛爷暂时离开京城,让我与皇上留下来与洋人办交涉,事情总会有转圜的余地!”

  慈禧听了这话,气得脸色发青,霎时间从甲午到戊戌的一肚子怨气涌上心头。戊戌政变后,她想废光绪帝,却引来外国人的横加干涉没有废成。这次八国联军更是明目张胆地要自己让权给光绪,岂能把光绪帝单独留在京城,要死要走都一定要把光绪带在身边。慈禧听珍贵妃这么说,杀机立起,厉声说道:“把她扔到井中去!”光绪帝哀痛至极,跪地求情,慈禧更怒。太监二总管崔玉桂走到珍妃的身边,说道:“请主儿遵旨吧!”珍贵妃就此香消玉陨。

  后来追悼珍妃的诗词不断出现,恽毓是这样写道:

  金井一叶坠,凄凉瑶殿芳,残枝未零落,映日有辉光。沟水空流恨,霓裳枉断肠;何如泽畔草,犹得宿鸳鸯。

  传说辛丑回銮后,慈禧曾打发人从井中把珍妃捞起来,尸首颜色如生,胭脂尚存,只是失去了扎腿的一根飘带。

  也有人说,珍妃是慈禧偷偷的命人丢到井中的,光绪当时并不知道这件事情。

  不管怎样,你到北京故宫游览,还可见到珍妃井,那井中已没有一滴水。珍妃的墓先是葬在西直门外,光绪死后,把她移葬崇陵,死后她和光绪天天守在一起。慈禧的墓后来被军阀盗掘,抛骨荒野,应该不会再去迫害珍妃了。

中国历代名女…奇女

千古第一英雌女娲

  自从盘古开天地,揭开了人类历史,便开始了无休止的争斗。历史是由男人写的,也有不少女人涌现在其中,娲皇,也就是女娲氏可说是我们中国千古第一的英雌。

  她生在承注山(现山东济宁县四十里),虽然是个女子,但也是个极奇怪的人,她的相貌尤为难看,牛首蛇身赤发,本领又极大,一日之中,可以有七十种变化。她是伏義氏的妹子,又叫女希氏。她在伏義氏的时候,就已做了一件极重要的事,制定嫁娶之礼。

  太古时,男女之间不但交际公开,自由恋爱,甚至是随意匹配,女子遇到男子,没有一个不可使他为人之夫,男子遇到女子,没有一个不可使她为人的妻子,即人尽可夫,人尽可妻。到后来,生出的孩子,问他的父亲究竟是谁,连他母亲自己也莫名其妙。于是女娲氏提出男女两个配做一对夫妻,有一定的住所,永不离开,假定男子得到女子,叫做宝;女子得到男子,叫做家;这“家宝”两字,就是一对夫妻的永远往所了。在男女的结合中,必须是女子到男子那里去。因为要能够谋衣食,要能够抵抗仇敌,将男子和女子的体力比较起来,当然是男子强,女子弱,再加上女子生理上的缘故,有时不但不能够供给男子,保护男子,反而必须受男子的供给和保护,既然如此,女子就应该服从男子,住到男子那边去。女子必须住到男子那边去,但嫁娶的时候,还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是正姓氏,因为夫妻的配合,是要他生儿育女,传种接代,但是同一个祖宗的男女却配不得夫妻,因为配了夫妻之后,生出来的子女,不是聋,就是哑,或者肢体不全,或者成白痴,即使一个时候没有,到两三代之后终究要出现,“男妇同姓,其生不蕃”,是血份太热造成的。第二个条件是通媒的,这是郑重嫁娶的意思,现在男女的结合太随便,可以说全是由于情欲的冲动,而没有另外的心思。男女的情欲,本来是极易冲动的,青年男女的情欲,尤其容易冲动,凡是情欲冲动结合的,一旦情欲冲动的热度低落,就不免冷淡起来,结合得太容易,分散也一定极容易,而夫妻的结合应享受永远的幸福,通过媒妁,靠自己的亲眷朋友,或者邻里年高德劭,靠得住的人从中牵线,反复考虑,既免了男女情欲的刺激,又免了奸诈鬼蜮的行为,减少夫妻的离异。第三个条件是要男子先行聘礼,这是专为男子设的,大凡天下世界,女子对不住男子的少,男子对不住女子的多,女子住到男子那边去,又服从男子,就会有些不明道理的男子,骄傲起来,凌辱女子,欺侮女子,或者竟以女子为供我娱乐的玩物,行聘就表明一种诚心求恳的意思,也表明一种尊重礼貌的意思,这个婚姻才算确定,男子应该知道,夫妻的“妻”字是“齐”的意思,是同心合意,相敬如宾。

  女娲氏是和他的哥哥伏羲氏商定这婚嫁之礼的,当时伏羲氏就笑道:“只怕你这几个方法定得太凶,剥夺人家的自由,制止人家的恋爱,只怕几千年以后的青年男女,也要大大地不依,骂你是罪魁祸首。”女娲氏相当看得开,笑道:“随便什么方法,断没有历久不衰的。果然那个时候,另有一个还要好的方法来改变我的方法,那也是大大的好事,况且我的方法能推行几千年,还有什么要说的呢?”

  自此有了固定的婚姻制度,于是有了紧密结合的家庭关系,有了相互依赖的宗族体系,构成了互助合作的社会结构,并逐渐扩大为民族团结与国家生存发展的胶合剂。所谓“建功立业,固然可使一世之人享受其福贵,建立一项可大可久的良好制度,则可使万世子孙受惠无穷。”神话中讲女娲氏捏土造人大概就是寓指此事。

  诗书礼乐是人类由愚昧进入文明的明显标志,远古时期似乎还谈不上诗书创作及吟咏,但是女娲氏创造了婚姻制度,也就是制定了礼德的原始面貌,开始了有礼法的概念,可分出人类与禽兽的不同之处,使得人类在宇宙万物之中蓦然间跃到领导的地位,后世尊女娲氏为帝,为皇,都是出自对她的德泽的一片感激之情。

  女娲氏为了美化人类的精神生活,还发明了笙簧乐器,能把风嘶鸟语,虫鸣溪唱,丝丝入扣地吹奏出来;男贪女爱的喁喁情话,水乳交融的心灵恋歌,也能曲曲传神地表达得淋漓尽致,于是人与人之间增添了无限的祥和气氛,特别是男女之间,由于音乐的滋润,许许多多幸福快乐的恋情,都被优美的音乐旋律激荡起来。

  后来伏羲氏死了,女娲氏代立,没有儿女,因为年纪渐老,便退休到美丽的地方,即现陕西蓝田县女娲谷。那知来了一个康回,专用水害人,女娲氏老大不忍,于是再出来与康回斗争。

  康回是冀州地方出现的一个怪人,生得铜头铁额,红发蛇身,是一位天降的魔君,来和人民作对,史书上又把他叫做共工氏。他那一邦的人熟悉水性,与人打仗总用水攻。女娲氏运用她的七十种变化,到康回那里打探了一番,回来后就叫众多的百姓预备大小各种石头两万块,分为五种,每种用青、黄、赤、黑、白的颜色作为记号。又吩咐预备长短木头一百根,另外再备最长的木头二十根,每根上面,女娲氏亲自动手,都给它雕出一个鳌鱼的形状。还叫百姓再备芦苇五十万担,限一个月内备齐。又挑选一千名精壮的百姓,指定一座高山,叫他们每日上下各跑两趟,越快越好,又挑选二千名伶俐的百姓,叫他们到水中游泳泅没,每天四次,以能在水底潜伏半日最好。女娲氏运用神力,传授他们一种秘诀,使那二千百姓欢欣鼓舞,认真练习。女娲氏又取些泥土,将它捏成人形,大大小小,一共捏了几千个。

  刚刚准备完毕,康回就率部来攻,故技重施,洪水开路,女娲氏就叫百姓将五十万担芦苇先分一半,用火烧起来,化为灰烬,又叫百姓将烂泥挖起来和草灰拌匀,每人一担,向前方挑去,遇到有水的地方就填上,女娲氏在后面运用她的神力,只见康回灌过来的水都倒灌回去。康回败了第一阵,就率领部属直接冲杀过来,他的部属本就凶猛,这次又吃了亏,更是嚣张,这时女娲氏所做的几千个土偶个个长大起来,大的高五丈,小的也有三丈,手执兵器,迎向敌人,康回的部众几时见过这种阵仗,一个个惊惶失措,败下阵去。女娲氏立即吩咐那一千个练习泅水的百姓:“康回这回退去,必定拣险要的地方守起来,他一定在大陆泽,和他的老家昭余大泽一带躲起来,那里他筑有大堤,为防他决堤灌水,你们一去遇到有堤防的湖泽,就用我为你们预备的木头在湖的四周先用四根长木一直打到地底,再用几根短木打在旁边,他就决堤不动,因为大海之中,鳖鱼最大,力也最大,善于负重,我已经到海中与海神商量好了,将几个鳖鱼的四足暂时借用,所以那木头上刻的,不但是鳖鱼的形状,它的精神也在里面。”这些人听了欣然前往,女娲氏又带了二千个跑山的百姓,携了缩小的土偶、石头等物,一路赶去,在大陆泽和昭余大泽彻底击败康回,康回逃跑时遇到那二千个久练长跑的人如何是对手,居然被生擒。部众将康回擒来献给女娲氏,女娲氏历数他的罪行,下令斩首,咔嚓一刀下去,却不见有血冒出来,但有一股黑气升到空中,原来康回也有些神通,化作一条黑龙蜿蜒逃去。最终与女娲氏的部下瑞顼氏在不周山又一场大战,康回失败,头触不周山而死。

  于是出现历史上记载的如下史事:共工氏(康回)头触不周山,不周山崩塌,于是四极废、九州裂、天柱折、地维缺,女娲氏力任艰巨,炼五色石补天,于是地平天成,不改万物。

  当然对女娲氏是否炼石补天,历史上曾经争论不休,皇甫溢在《帝王经》中力斥其为无稽之谈;司马贞在《三皇本纪》中也认为这是荒诞不经的;王充在《论衡》中更认为:“天非玉石之类,岂石所能补,且女娲虽长,岂能及天,不能及天,又安有阶梯可上,此则三尺童子皆能知之,何烦辩驳。”陆熔则认为:“古时生民茹毛饮血,未能尽火之用,女娲氏炼五色石,以通昏黑之变,辅烹饪之宜,所以补天之所不及,后世焚膏继咎,爝火代明皆此意也。”意思是说女娲氏不过是教人用火照明及熟食,用以补上天之不及,并非真正地弥补“天幕”的漏洞。

  后来关于女娲的记载和传说也越来越神,《说文》中记载:“女娲,古之神怪女,化育万物者也。”《山海经》、《太平御览》也都有类似的记载。传说商纣王一天来到娲皇宫,本是来祈求这位女神的保佑,但看到女娲氏的雕像是那么乳丰臀大,富有性感,臣下又告诉他,这是根据女娲氏当年的样子雕塑的,于是这位精力充沛的国王,禁不住心旌摇曳,在娲皇宫的墙上题了一首淫诗: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装。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妖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这一下惹怒了女娲娘娘,遣下以妲己为首的三个妖精,迷惑商纣王,扰乱朝纲,致使商朝灭亡。

  现在仍保存的最早的娲皇庙,建于南北朝时北齐政权,人们祭祀她,除了把她看成神之外,主要是她在历史上的贡献,她应是我们在母系社会时期的一位杰出首领,要知道“男尊女卑”是后来的事情,在远古时代,女人可风光得很呢!





《中国历代名女》——奇女传……嫦娥应悔偷灵药



嫦娥应悔偷灵药

  上古男女关系开放随便,传说尧要到百粤去考察,溯湟水面上,只见无数的青年男子围绕在一个溪边,溪中六七个年轻女子一丝不挂,正在洗浴,一面洗,一面与岸上的男子调笑。男子手中都拿着许多裙带,一个一个分递给她们。那些男子的头上都叠着红巾,有的二三层,有的十几层,有的约有几十层,高得不得了。尧有些不解,就去问一个男子,那男子答道:“红巾都是我情人赠的,情人越多,红巾自然越多,我的红巾有八方,我的情人就有八个,这何等体面。”尧又问:“这里的妇女,赤身裸体在溪水中洗浴,任凭你们这些男子在旁观看,不知道羞耻么?”那男子好象听到了天外来客的话,诧异道:“有什么可耻的?人的身体是天生的,给人看看,有什么可羞耻的,况且美人的美,最贵重的就是天然的曲线美,假使衣服装起来,脂粉涂起来,那就全是人为之美,不足贵重了。寻常我们遇到女子洗浴,不要说在旁边看看不打紧,即使走过去,周身摸她一摸,也不打紧,只要不触着她的两乳,假使触到两乳,她就要生气。因为全身皮肉,都是天地生的,父母给她的,独有那两乳,是她自己生长的,所以不可触着它。但若是我们的情人,不要说触着她的两乳,就是抚摩她的两乳也不打紧。”

  嫦娥与后羿的结合就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嫦娥出生在渤海湾中的渔家,自幼风里来,浪里去,是帮助父兄渔捞作业的能手。长年的海上生活,锻炼成一幅健美的身材。后羿早听说了嫦娥的美丽,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人在一处森林之中相识,简单的交谈之后,两人就初试了云雨情。不久后的一个月明之夜,后羿来到嫦娥家门前,扯开喉咙唱道:“狂狗吠月晤知天,想妹姻缘会发癫。妹今好比月中丹,看时容易折时难。”

  嫦娥并不知道是谁唱的,风俗使然,她立即答道:“翠竹低垂是我家,竹枝用来编篱笆。阿依若解郎心意,结伴山陬亦不差。”后羿接道:“阿妹生得象斯文,当门牙齿白如银。两旁乳峰隆隆起,难怪阿哥日夜魂。”听到这,嫦娥脸微微有些发红,然而又情不自禁,这时她已知是后羿来了,不由续道:“前月姘识山中,当时幽会于丛林。什么万般的恩爱,只换得泪珠儿血红。”

  后羿知道嫦娥已经十分钟情于他,走过去将嫦娥往背上一背,背到丛箐密林中,就干那“拉阳”的勾当。

  自此,留下了“踏月”的风俗,月圆之夜,妇女们盛装出游,徜徉月下,笑语声喧,唱着“木挥花压鬓发香,月下两三姐妹行,行远不嫌翠袖薄,路遥翻恨绣裙长”的歌。

  听说“踏月”可以却疾转运,如今中秋夜晚的赏月活动,就是由“踏月”风俗转化而来。

  更有一种习俗,直接起源于后羿与嫦娥的私会。上元之夜,妙龄女郎在月下独行,偷折人家园中的腊梅和早杏花,能得手的,则象征大吉大利,并可以嫁得如意郎君,未婚男子若能捉到偷花少女,日后可娶到如意的妻子。所以这晚家家园门虚掩,主人装聋作哑,如此这般,少年男女追逐在明月之下,几多风流,韵事就此产生,只有家犬不解风情,彻夜吠个不停。范成大的一首《窃花》诗生动地勾勒出这番情景:

  女郎元夜踏苍苔,攀折青支笑落梅;

  底事含羞佯不睬,月明犬吠有人来。

  嫦娥不顾一切地任由后羿抢着干那“拉阳”的事情,然后不顾一切随后羿私奔,后羿是她心中神圣的偶像,是当时盖世的英雄,他干出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壮举。

  后羿生得方面、大耳、长身、猿臂,而左臂似乎更长一些,天生神力,善于射箭。

  他曾在桑林杀一种为害百姓的叫封豕的怪兽,那怪兽两髀上各有八颗白色的圆点,上应十八宿中奎星之精。在成纪那地方是伏羲出生的所在,他画八卦的地方,居然日久通灵,生出九个婴儿,五个男的,四个女的,男的善于用水,女的善于用火。在一条凶水旁边,为祸作怪,后羿又将他们射杀。射杀九婴后,又赶到四川杀巴蛇,巴蛇负伤,顺长江东下,终于死在洞庭湖,骨骸堆积下来成为一座山丘,叫巴陵,也就是今天的岳阳,还往寿华之野杀凿齿。其中最有名的两件事是后羿射九日和推翻太康的统治。

  原来天上有十个太阳,这十个太阳传说是天帝的十个儿子,平常兄弟按日轮值,偶然一时兴起,同时出现在天空,于是烈日炎炎。禾苗尽枯,土地龟裂,疫疠流行,田间没有收成,百姓嗷嗷待哺。后羿于是弯弓搭箭,一连射下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九个太阳,只留下癸一个,大地才恢复正常状态,万民把他奉若神明,热烈地团结在他周围。

  夏太康是夏禹的后代,他生活荒诞,尸位素餐,于是后羿领导人民推翻他的统治。

  这样一位英雄人物怎么不会令嫦娥倾倒呢?她义无反顾地爱上了他,想也不想就跟着后羿私奔。

  后羿推翻太康的统治,先是立太康的弟弟仲康为帝,不久就干脆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有穷,统治着南到长江,东起辽东,西迄陇西的广大地区,豪华的宫廷生活,日日酒绿,夜夜灯红,渐渐地他志得意满,恃力而骄,暴虐无道,常常把国政委托给宰相寒浞,自己到山上打猎取乐。

  嫦娥原来对后羿十分崇拜,小心翼翼,无微不至地把全部爱心倾注在后羿身上,后来眼看自己的丈夫日趋堕落,甚至声色犬马,胡作非为,往日的英雄气概转换成一副暴虐作风,她失望到极点。她曾经苦苦规劝,无效,她又以死相胁,也没效,她渴望着自我解脱。后羿又很久没有在家了,嫦娥天天为他担忧,后羿终于回来了,他告诉嫦娥,他到了昆仑山,在那里向西王母求得了长生不死的仙药,后羿深深爱着嫦娥,他喜孜孜地告诉嫦娥,他愿把长生不死药与爱妻分享,既美丽又贤淑的妻子,实在是他精神上的最大支柱,也是生活上的最大依靠,他不能只图自己长生不死,他不敢想象自己如果没有了嫦娥,他是否还有活下去的意义和勇气。嫦娥听说是长生不老药,感到非常好奇。一天,趁后羿不在,偷偷地去尝了一点,大概这长生不老药有如毒品,一吃就上瘾,嫦娥尝了一点之后竟至一发不可收拾,将所有的药全部吃完。预想不到的功效发生了,嫦娥顿觉身轻如燕,平地腾空,凌云御风,直冲宵汉,一直飞到月宫才停下来,她喂的一只大白兔将她盛药的碗舔干净后也跟她一起升天。后羿回来后,不见了嫦娥,不见了灵药,顿时明白了一切于是暴跳如雷,声色惧厉,就想一箭把明月射下,铲徐嫦娥的窝巢,绝了她的前程,使她也不能长生。但他终究也舍不得对嫦娥下手,口中喃喃他说着:“宁人负我,毋我负人,”显得十分悲伤、孤单。

  嫦娥奔月的时候是三十五岁,她本是为逃避尘世的烦忧,无意中升天的。在广寒宫中过着寂寞的生活,虽也有个吴刚住在月宫中,但他是触犯天条的有罪之身,天天就罚砍永远砍不断的桂花树,对嫦娥根本不理,只有玉兔稍解人情,还能给嫦娥些许的安慰。

  正是正月十四日的晚间,一轮明月从东山升上来,后羿独自一人饮了几杯闷酒,对着月亮,不免又凝思起来,想到今后如何再寻长生不老药,去追随他的夫人月里嫦娥,对于嫦娥虽则怨恨,但更多的是思念她,每当对月之时,思念便涌上心头。他正在冥想,天空中突然出现一朵彩云,从窗口飘入他的家中,环佩之声彻耳,兰麝之香扑鼻,他细一看,原来竟是嫦娥,不过装束与从前大不相同,丰姿态度尤为艳绝,后羿尽有万种痛恨,也一时说不出来。倒是嫦娥先开口,叫后羿原谅她,接着又说:“我知道你到现在成仙的念头还十分浓烈,要知道神仙做长久了也毫无意味,不过和做人一样,即如我,也是很痛苦的,所以我劝你,断了成仙的念头。”后羿认为嫦娥骗他,嫦娥顿了一顿,眼圈儿有些发红,续道:“我偷了你的灵药,觉得对你有愧,再来骗你,岂不是罪上加罪,你想想,我骗你做什么?我骗你有什么好处?我虽然和你有不对之处,不来和你相见就是了,何苦再来骗你呢?”但后羿终究不相信她,嫦娥黯然神伤,悄然退出,从此了却凡心,就象那些富贵家庭中的女人在饱经沧桑后,独向青灯古佛一样,在广寒宫中寂寞地漫舒广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黛绿年华,锦绣岁月,都在冷清凄寂中度过。

  唐代李商隐写道: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宋代苏轼在《水调歌头》词中写道:

  “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时在人间!”

  颇切中了嫦娥的心境。

  后羿在嫦娥走后更加暴虐不道,原来被他推翻的太康皇后逃回娘家重做国后,生下儿子少康,少康励精图治,居然以十里的土地,五百人的部众为基础完成了他的复国大业,后羿被寒浞所杀。

  嫦娥姓佬狐氏,原本叫妲娥,是在西汉的时候,为避汉文帝刘恒的讳,而改称嫦娥。有人把李商隐的诗意和苏轼的词意合起来。作一副对联,对她的奔月进行概括:“灵药应未偷,看碧海青天,夜夜此心何所寄;明月几时有,怕琼楼玉宇,依依高处不胜寒。”





《中国历代名女》——奇女传……织女牛郎鹊桥相会



织女牛郎鹊桥相会

  农历七月七日是民间的“乞巧”节,妇女们这晚在庭院中摆下酒脯瓜果,虔诚地向夜空膜拜,以盼望织女星赐予技巧。由于诗人的吟咏,画家的描绘,文人的铺排,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于是流传人间,缠绵绯恻,委婉动人,这便是牛郎与织女的故事。

  《诗经》的《小雅》中有一首诗:

  “或以其酒,不认其浆;鞙鞙佩璲,不认其长。

  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跤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大意是说天上的织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