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历代名女传-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衙役见她对情况颇为了解,就把卢云程所托之事详细叙述了一遍,细支未节皆没有差错。丽人终于确信了卢云程还活着,掩面泣诉道:“我就是李妙惠,烦官人速去通告卢郎,快来接我。”

  衙役立即调转船头,回去禀报了卢进士和徐大人。卢云程身为朝廷命官,正面向谢姓盐商索回妻子,实有些伤体面。徐恭给他出主意说:“不如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她接下船来。”

  当天夜里,恰是月黑风高,那位寻找到李妙惠的衙役又划船来到谢家大船边,找到那扇窗处,低声吟诵着“题壁诗”,舱窗果然又打开了,衙役轻声对李妙惠说明来意,然后把她悄悄接出了港湾。

  一对分别多年的恩爱夫妻终于团聚。

  中国历代名女……李凤姐乡风野韵迷武宗

  李凤姐乡风野韵迷武宗

  女性的美可谓是千姿百态:有雍容华贵;有清幽淡雅;有端庄娴静;有娇媚风流。至于是哪种最能动人,便得看各人的阅历和口味了。乡镇沽酒女郎李凤姐迷住大明天子武宗,则全在于她那种纯朴自然的乡风野韵,竟然使武宗不爱江山爱美人。

  明武宗登基做皇帝时年仅十五岁,少年莽撞,国政大权实际上落到了皇太后和大太监刘谨等人手中。在皇太后的幕后支持下,刘瑾弄权乱政,疏远了朝中一班贤臣,自己为所欲为,朝廷危机四伏。长大后,武宗渐有主见,依靠朝中老臣,诛除了奸宦刘谨。这一杀虽得民心,却伤了皇太后的心。既然这边失势,皇太后便设法从那边换回,于是她授意皇后对武宗严加管束。武宗的皇后还算精明能干,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她心甘情愿地与婆婆联合起来,利用夫妻之便,对武宗的一言一行都密切关注和管制。如此一来,武宗简直视皇后如蛇蝎,只想躲避着她,甚至连带对后宫的众多嫔妃也提不起兴致,索性下令建造了一座“豹房”,整天躲在里面,借以逃避眼前烦人的一切。

  所谓“豹房”就是一所清静的别墅,里面没有后妃、侍女,只有几个心腹太监照料他的生活起居。此外就是蓄养了一批狮子、猛虎和花豹,再请一些各地的高僧方士来谈道。住进豹房,一方面可以避开皇后的唠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靠猛兽来保护自己。

  当时京城的武装力量,诸如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都掌握在皇太后手中。她若想废掉武宗,简直易如反掌,哪怕是武宗躲藏在豹房中。为了巩固皇权,在大同游击江彬的谋合下,武宗将宣府、大同、辽东、延缓等四镇边防戍兵调入京师,亲自督促练兵,力量强盛,大大增强了他的安全感。

  就在他一切安排妥当,正志满意得时,一种冲动又骚扰着他。久居豹房.没有佳丽相伴,他的春心开始激荡,于是召来江彬询问:“卿家籍宣府,可知宣府多美人吗?”江彬殷勤答道:“宣府美人特多,圣意如欲选择,何妨亲往游观,兼可视察边务。”武宗点头称是,为了行动自由,他决定不兴师动众,而采取微服私访的方式。

  正德十二年八月中秋过后,武宗带着江彬和两个贴身太监,换上行商装束,趁夜色潜出京城,天明后正赶到一集市,雇了一乘骡车,径直向宣府进发。

  江彬事先早已命人在宣府建造了一座豪华宅第,除规模略小外,华丽舒适堪可与皇宫媲美。命名为“镇国府第”。府中还安置了上百个美女为侍,都是从宣府各镇挑选来的,燕瘦环肥,各具风姿。武宗到后,很快就沉迷其中,这些美女与宫中后妃大不一样,毫没有矫揉造作之态,自然随和,大对武宗胃口,整日里周旋在莺莺燕燕中,乐不知返,直称“镇国府第”为“家里”。

  深秋时季,天凉气爽。一日午后,武宗独自外出闲逛,不知不觉走出了宣府城,来到市郊一个叫梅龙镇的小镇上。这里街衢竟也有几分繁华,人来人往,叫卖声声,也别有一番奇趣。很少有机会逛小镇的武宗大起兴致,左顾右盼,走走停停。一会儿,信步来到一家酒肆门口,朝里望去,只见酒客盈门,生意兴隆。这一看却看出了稀奇,害得武宗的眼光再也挪不开。为什么呢?原来他看见了面朝街面站在柜台后的沽酒女郎,那女郎约摸十七八岁模样,长得十分娇俏,一双丹凤眼,招呼左右客人,流光溢彩,摄人魂魄。脸上不施脂粉,却是白里透红,红嘟嘟的小嘴,应答着客人,流畅如水。她着一身得体的黑衣黑裤,竟更衬托出特有的娇媚,把个惯见大场面的武宗迷得神魂颠倒。

  稍作镇定,武宗也装成是一个酒客,踱入店中落坐。沽酒女郎见来了新客,连忙走出柜台招呼,一转身的工夫就端上了一壶酒和几碟小菜。武宗痴痴地望着她麻利的手脚和灵活的身段,竟不由自主地伸手促住了女郎雪白粉嫩的小手,调侃道:“人比花娇,岂可闲置塞上!”

  女郎吃惊地挣脱他的手,嘟囊着小嘴道:“男女授受不亲,客官岂可如此无理!”

  武宗猛地惊醒,连忙缩手坐正。小心翼翼地道歉:“一时糊涂,姑娘见谅!”

  沽酒女郎也许是见惯了这种场合,见客人赔了礼,就马上口气缓了下来,并恢复了满脸的笑容。

  后来趁着添酒加菜的机会,武宗装作随随便便的口气问了女郎的芳名和酒肆情况。原来女郎姓李名凤,客人惯称她李凤姐。此酒肆是她哥哥李龙所开,父母早亡,他们兄妹俩相依为命。她哥哥此时下乡收帐去了,只留下她照料酒肆。

  得知店中只有女郎一个主人,武宗有些兴奋起来,为了保险起见,他故意拖着慢慢喝酒,直到暮色四合,店中酒客陆续走尽。见机会已到,武宗抬起头,对着正为他斟酒的李凤姐说道:“凤兮!凤兮!应配真龙,姑娘应为寡人所得!”

  李凤姐反唇相讥:“客官好大的口气,居然敢称寡道孤,莫不是喝多了些,小心犯下欺君大罪!”

  武宗哈哈大笑道:“兄名龙而妹名凤,难道就不是犯下欺君大罪了吗?”

  李凤姐见他针锋相对,也懒得与他斗嘴,只当他喝醉了,且先不理睬他,自己转身向内室走去。谁料武宗也马上站起身,紧跟着她进了房,没等李凤姐来得及阻拦,他竟一把将风姐揽入怀中,嘴便向凤姐的红唇凑过去。李凤姐吓得花容失色,拚命地进行挣扎,稍一定神,准备扯开嗓子喊叫。武宗却及时地伸手捂住她的樱桃小口,并凑近她的耳朵说:“姑娘不必害怕,倘若从了我,保管你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李凤姐不听他这般诱惑,拼命地扳开他的手,娇喘嘘嘘地责问:“你是何方恶徒,胆敢如此放肆?”

  武宗见她已稍稍安定,便松开手,尽量和颜悦色地提示道:“当今世上,何人最为尊贵?”

  凤姐不屑地答称:“谁不晓得是皇帝老爷最为尊贵!”

  武宗退后一步,轻轻咳嗽一声,正言道:“我就是最尊贵的皇帝老爷!”

  李凤姐哪里肯相信他的一句空话,白了他一眼,愤然说道:“何必骗我!”

  武宗见已至此,索性解开罩衫襟扣,露出一角平金绣蟒的内袍,凤姐眨着眼睛将信将疑地怔在那里。武宗又从腰间摸出一方玉印,交到凤姐手上,要她仔细辨识,并说:“这是御宝,上镌‘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你可看个清楚!”

  好在李凤姐粗通文墨,看了半天,认出了那八个篆刻的字迹。她这时又想起日前夜里曾梦见自己变成一颗明珠,被苍龙衔走,似乎有所预兆。更记起市人都传说当今武宗皇帝正驻官府。这么说来,眼前这位年轻英俊的酒客,莫非真的就是当朝皇帝?她终于这样认定了。一个乡野姑娘,突然面对皇帝天子,自然十分震惊,忙跪伏在地,瑟瑟地说:“臣妾有眼无珠,望万岁恕罪!”

  武宗连忙将风姐搀起,顺势又将她搂在怀里。在堂堂皇帝面前,李凤姐失去了挣扎抵抗的念头和力量,象羊羔一般柔顺而颤栗,任他摆布……

  第二天,武宗返回宣府后,马上派人用銮舆把凤姐接到镇国府第中,从此专宠她一人。李龙也被召到了宣府中,授以官职,并得御赐黄金千两。

  时光悠悠,转眼已是腊尽冬残,京城百官多次派特使送奏章到宣府,恳请武宗回朝主政。武宗正沉缅在凤姐的温柔乡中,哪有心情回京,只是一拖再拖。武宗多次想封凤姐为妃嫔,她总是婉言相辞:“臣妾福薄命微,不配位居显贵,承蒙陛下垂青,为妾已是心满意足,不复有他求!”并且劝告武宗:“还望陛下以万民为念,早回皇宫,这样臣妾才能安心,比封我名号还要高兴百倍呢!

  武宗深为凤姐的谦和知礼而感动。后宫中无数粉黛,哪个不是邀功讨赏,逢迎争宠,都让武宗腻味了。如今凤姐一个乡野民女,既衷情于自己,又不慕荣华,怎么不让他宠爱不已呢?

  在凤姐不断的委婉劝言下,武亲终于决定第二年正月起驾回京。正德十三年上元佳节过后,春风解冻,梅绽柳舒,武宗皇帝带着李凤姐及一些护卫人员启程赶往京城。为了领略沿途的明媚春光,李凤姐舍车骑马,与武宗并驾齐驱,一路看山看水,谈笑风生。

  这天,一行人马行到居庸关下,正是薄暮时分。守关将领为了给皇帝的车马照路,特命人在关下点燃了一大排火把,火光荧荧,把关边石凿的四大天王巨像映得半明半暗。李凤姐策马行来,无意间一抬头,猛地看到忽闪忽闪的四大天王像,个个气势压头,怒目而视,威仪逼人,一下子使凤姐受了惊吓,一走神,便觉眼前一黑,跌下马来,昏倒在地。

  武宗见状大惊,连忙下马抱起不省人事的凤姐,众人相拥着走进了守将府宅。

  一番救治后,凤姐悠悠醒来,但仍然神思恍惚,呓语连连。到黎明时分,稍见清醒。凤姐伏在枕上,哭着对武宗说:“臣妾自知福薄,无命入侍宫中,只请陛下速回,臣妾死也瞑目了!”

  武宗紧靠在她身旁,垂泪哽咽道:“朕要等你病愈再一同回宫,朕情愿抛弃天下,不忍抛下爱卿!”

  凤姐气息虚弱,呜咽劝道:“陛下一身系天下安危,臣妾生死何足轻重,万望保重龙体,以社稷为重。”话刚说完,已经气喘不宁,不一会儿,两眼紧合,溢然离世而去。

  武宗大为悲震,祭奠之后,命人以厚礼将李凤姐葬在关山之上。并按皇家礼节,用黄土封墓顶。一夜之后,武宗上山道别,却发现封墓的黄土全变成了白色,不禁长叹不已,对左右说道:“好一个贤德女子,至死还不肯受封。可惜朕无德无福,不能感动天地使她永年。”为了了却凤姐的遗愿,武宗当天含悲启驾入关,到宫中料理国政大事去了。

  中国历代名女……秋香三笑结良缘

  秋香三笑结良缘

  唐伯虎、沈周、文征明、仇英,号称“吴门四家”。其中领衔人物是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称的唐伯虎。

  唐伯虎与无锡华府美婢秋香结下的三笑姻缘,也是世传美谈。

  华府的主人是明武宗正德年间的翰林学士华虹山,为人清雅,取仕而家居,府第设在家乡无锡郊区。华家家境殷实,仆侍如云,婢女也不计其数,而最出色的要数华夫人手下的四香,她们分别是春花、夏荷、秋月、冬梅,又称为春香、夏香、秋香、冬香。四香在华府中有特殊的地位,她们只为华夫人一人服务,而且仅做一些轻巧精细的活计,还可调派府中其他仆侍。四香之所以能享此殊荣,除了因为她们模样儿长得周正可爱,主要的还是因为她们心灵手巧,口舌伶俐,做事细致周到,深得华夫人的赏识。

  而四香之中最为优秀的就要算秋香了,秋香自小父母双亡,在华夫人身旁长大,不但人长得秀美娇俏,而且聪慧机敏,善解人意。华夫人有什么意图,有时并不须说出口,秋香便能心领神会,办得妥妥贴贴。华夫人是知书识礼的名门淑女,受她的影响,秋香也略能识文断墨,而且神情举止,也染了不少大家闺秀的气韵。所以华夫人对秋香犹为看重,把一些重要的事项都交给她安排,自己也把她看成是半个贴心的女儿。

  这年春天,好善信佛的华夫人特往茅山古寺进香拜佛,随行的有四香和其他一些仆从。茅山又叫句曲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县东南,半山上有一座古庙,香火非常旺盛。华夫人一行,从无锡乘船,直到戚墅堰河渡口停住,舍船乘轿东行。一大群仆从拥着几乘华轿逶迤而行,径过句容县城时引得不少人驻足观望。句容城中熙熙攘攘,很是热闹,坐第二轿中的秋香一时兴起,悄悄掀开轿帘一角,向外张望。这一望正看见市边有一群少年围成一团,争相请一位年轻公子在他们准备好的素扇上作画,一个个争先恐后,好不有趣。被围在中间的那位年轻公子似乎兴致很好,手拈一枝画笔,神清气闲地左涂右抹,每每只需几笔,就能画好一个扇面,得了画的人一个个小心翼翼地捧着,象是得了什么宝贝。见此情景,轿中的秋香不由得嫣然一笑。这一笑本是无意,却不料这时那作画的公子恰好抬起头,正正受了这一笑,作画的公子似乎受宠若惊,呆呆地望着轿子,手中的画笔不知不觉也蹭到围在他身边的那些人的衣服上了,竟也不知收回。轿里的秋香,见自己的一笑竟被人察觉连忙放下轿帘,规规矩矩地坐在轿中。

  为人作画的公子,怔怔地目送着轿子远去,却再也无意画画,收笔就走,也不管那些没得到画的人怎样苦苦相求。这位作画的公子,原来就是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唐伯虎。唐伯虎名寅,伯虎是字,自号六如居士,独禀异秀天资,才情横溢。不但写的文章风采俊逸,特别是能画一手绝妙的山水人物画,他作画随兴致所至,风格飘逸,笔调恣肆,被人称为神来之笔,是当时人们争相收藏的妙品。明孝宗弘治年间,唐伯虎曾应乡试,荣登榜首,成为举人之魁——解元,而他并不着意于继续努力进取,才高气傲,性格落拓不羁,常醉心于诗酒书画,流连于风花雪月,过一种放浪随意的日子。

  这个春花烂漫的季节,他约了二三个好友,同船到茅山游玩,从茅山古寺归来的路上被人认出,硬缠着他题画。唐伯虎被一路春色感染,心境十分爽朗,也正手痒着想画上两笔,所以欣然应允,接过别人早已备好的纸笔开始抒写心中的春情。谁知他一开了头,竟收不了尾,周围那些喜欢附庸风雅的人不断闻信赶来,直让他应接不遐,但他依然兴致勃勃。

  然而,秋香那迷人的一笑,却使他的画兴嘎然而止,所有的心思都只顾得回味那摄人心魂的一笑了。回客舟的路上,他满脑子里都是刚才稍纵即逝的那一幕。身为风流才子的唐伯虎对女人的风韵可以说是历经颇丰,但无论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谁都比不上刚上轿中那位女子的浅浅一笑更让他动心。虽然他不了解那女子的身份,可那端庄俏丽的脸蛋,蕴含着盈盈秋水的大眼睛,真让人看了着迷。尤其是那一笑,娇而不媚,艳而不俗,似乎展开了一片春意盎然的天地,怎不引人想要融入其中。

  唐伯虎闷闷不乐地回到舟中,几个友人正等着他,准备在舟上休息一夜后,第二天起航返回苏州。这一夜,唐伯虎神思迷离,转侧难眠,想到夜半时,忽然生出一条妙计。他稍稍合计后,猛然大叫一声,翻声坐起,狂呼不已,捶首顿足。同舟的友人被他惊醒,急忙拉住他,问其何故;唐伯虎故意迷糊了半天,才心存余悸地说:“刚才梦中见到一员天神,红发撩牙,身高丈余,手持一硕大金杵,直朝我打来,说我进香不虔诚,得罪了天帝,派他来责罚我。我叩头再三哀求,他才勉强说今日姑且饶过我,但必须在天明时,只身持香,沿途礼拜,到茅山古寺中谢罪,否则再来惩罚我。”友人纷纷宽慰他不必放在心上,但唐伯虎依然不放心,坚决地说:“还为遵奉神教,明日独自上山进香,你们可以驾舟先回,不必等我。”好友拗不过他,便同意了他的建议。

  第二天一早,唐伯虎离舟登岸,又返回句容城中,委婉地向人打听昨天招摇过市的那队人的情况。终于得知,原来是无锡华学士夫人所率进香的队伍,而其中最美的乃是华夫人的爱婢秋香,唐伯虎认定那莞尔一笑的姑娘就是秋香。

  唐伯虎并不因秋香是一位婢女而有退却的念头,他已认准那是个蕙质兰心的姑娘,决不因为她的身份低贱而改变看法。探知华家的画肪明日一早将启程返回无锡,唐伯虎便悄悄雇了一叶小舟,让船夫将舟靠近华家画舫停泊。又是一个无眠之夜,可一想到悠然神往的美人就近在咫尺,心中有几分踏实,又有几分悸动。整整一夜,想入非非,思绪在半梦半醒之间飘浮。

  晨曦微露时,唐伯虎爬出狭小的船舱,到船头上坐下,四周水面上晓雾朦胧。画舫和小舟都象飘荡在云雾缭绕的仙境中,令他更加心荡神移,幻想着自己与佳人在天宫云端相拥。就在唐伯虎心猿意马时,猛地一盆冷水从天而降,浇在他的头上,他骤然惊醒抬头望去,却恰好看见那秋香站在画肪舱窗前,端着脸盆在发窘。本是生出一股火气的唐伯虎,见水是从美人手里泼出,顿时火气消散,仿佛觉得那水是一股醇香的清醴,美美地滋润了他的心头,望着美人深情地露出笑容。

  那画肪上的秋香因晓雾遮掩,不小心把洗脸水泼在临船客人身上。正不知所措时,见那客人抬头,却是前日里在街上过看到的那位题画公子,此时淋成了落汤鸡,不但没责怪自己,反而对自己微笑,当下心生庆幸,也悠然报之一笑。

  唐伯虎又被这灿烂的一笑迷住了,待他镇定下来想搭腔时,秋香已落下画舫窗纱,画舫也缓缓起动了。唐伯虎急忙吩咐船夫操浆紧随其后,并掏出一锭纹银抛到船夫手中,船夫领会其意,卖力地划着浆,紧紧尾随着画舫前行。

  一路顺风船速,晌午过后,画舫和小舟同时抵达无锡,在行船过程中,再也没见到秋香姑娘露面,唐伯虎只感心中空落落的。

  画舫停稳后,华夫人在众婢女的簇拥中下了船,登上前来迎接的华轿。婢女中的四香也是坐轿的,只是轿子略小一些,服侍夫人上了轿后,四香转身各上自己的轿子。秋香转身的时候,一抬眼,正望见也已下了船、正站在那里不知所措的唐伯虎,见他那副痴痴呆呆的神情,又不由地意味深长地对他一笑,然后上了轿。她这第三笑,真让唐伯虎欣喜若狂,素不相识的美人,竟对自己一笑、二笑、三笑,定是笑中有深意。于是,他紧追着秋香的轿子往前走。转眼来到朱门高耸的华府门前,几乘轿子和后面跟着的一大群仆侍鱼贯入门,唐伯虎跟在后面居然毫不思索的也往里迈步,被守门的仆人拦住,他才回过神来。

  怎样才能见到牵肠挂肚的美人呢?唐伯虎也曾想递上名贴直接拜访华学士,以他的名声,必然受到礼遇。可那样的话又怎样去向人家求见一个婢女呢?思前想后,他想出一条“苦肉计”。

  首先,他到当铺买下一套洗得发白了的蓝布儒衫穿上,然而酝酿了半天情绪,来到华府门前不远处,双眼含泪地踱来踱去。这一招还真灵,不一会儿,就有好心人上来问他的情况,他佯装无奈地诉说:“小生本是苏州人士,埋头读书,别无他长,谁料天降横祸,父母相继去世,小生生计无着,特来无锡投奔亲戚。偏偏亲戚家又已搬迁,找不到下落,我已身无分文,走投无路了!”说完呜咽咽地悲哭起来。围观的人同情地安慰他,心软的人还陪着他落下几滴泪。围观的人群中有一位华府的管家,他见眼前书生眉清目秀,颇有灵性,如今落魄到这地步,确实可怜,便想帮他一把,于是上前道:“公子如果不嫌弃的话,我倒是有个地方可让公子权且安身。”旁边的人认出他是华府的管家,纷纷奉承他有办法。唐伯虎一听是华府的管家,心中暗暗高兴,急忙擦干眼泪,辑首答谢道:“承蒙大伯提携,只要有安身之所,还有什么嫌弃!”华府管家被众人捧得很受用,拈着胡须说:“我家老爷正想为两位公子请一位伴读的书僮,公子不嫌辱没清名的话,我可向老爷举荐。”唐伯虎连忙上前千恩万谢。

  就这样,通过管家的推荐,唐伯虎顺利地通过了华老爷的测试,当上了华家两位少爷的伴读,并获名华安。

  华家老爷学富五车,才识俊雅。两位儿子却难承家学,不但天资愚钝,而且懒惰贪玩,请了个老学究教了他们十几年,依然写不出勉强通畅的文章,华老爷十分失望。现在请了个灵秀的书僮华安为儿子伴读,也希望两个儿子能沾染些灵气,稍有长进。无奈这两个草包公子根本不肯把心思放在读书上,他们欺负老学究先生年老眼花,只要先生一不注意,便你看着我,我望着你,挤眉弄眼,或对着窗外的天空发呆,甚至还偷偷溜到前面,把先生的茶杯中倒上墨汁,让老先生喝得满嘴乌黑,他们在下面掩口窃笑,老先生还莫名其妙。”

  唐伯虎深知华家两位公子确是“朽木不可雕也”,因而也不想用心督促他们读书,只是一味顺着他们,倒也颇得两位公子的欢心。

  表面上在书房伴读,唐伯虎的一颗心天天都在寻找秋香的踪影,可一个月过去了.竟连秋香的气味也没闻到过。原来事出有因,华家两位傻公子虽不善念书,却是拈花惹草的好手,兄弟俩都沉迷于家婢秋香的美艳,总是想方设法找她纠缠,为了她兄弟俩还动起拳脚。华夫人对两个不争气的儿子十分生气,一怒之下,下令不许他们踏进内院半步,而秋香为免是非,除了陪华夫人外,也尽量少到外院来。难怪唐伯虎进了华府,却难见华秋香一面。

  一天,老学究先生外出会老友,临走时给两位公子布置了一个题目,让他们各写一篇文章,等他回来检查,而且还要送到华老爷那里去审察。这一来,可把两位公子吓住了,先生检查他们不怕,可一说老爹还要过目,可把他们给镇住了。老爹家法甚严,弄不好是要挨板子的。老先生一走,两位公子也不敢跑出去游逛了,老老实实坐在桌前,歪着头,啃着笔,卿卿哼哼,老半天也写不出一个字。这时,华安给他们送了茶水点心进来,看着他们愁眉苦脸的样子,暗自发笑。大公子见他面带嘲意本想发火,却突然灵机一动,记起父亲曾说过这华安尚有几分灵性,那何不叫他动笔代写一篇文章。拿定了主意,大公子连忙起身,把华安拉到椅子上坐下,央求道:“今日请你写篇文章,日后大大有你的好处!”一旁的二公子听了,马上跳将起来,扯住华安的另一只手嚷着:“也给我写一篇,今日就有你的好处!”兄弟俩你拉我扯,死缠硬磨。唐伯虎见他们实在是可怜,而写这么两篇文章对他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于是半推半就地答应下来。两位公子一看找到了救星,大大地吁了口气,连忙磨墨的磨墨,打扇的打扇,恭恭敬敬地伺候着华安动笔。唐伯虎大大咧咧地坐下,看了看题目,拿过笔,不消一刻时间就完成了两篇文章。两位华公子是任务完成,也顾不得看上一遍(反正他们也看不出什么好坏来),便拉上劳苦功高的华安。溜到街上喝酒取乐去了。

  下午时,老先生从外面回来,两位公子得意地递上华安代作的文章。老先生摇头晃脑地看过一遍,直称:“大有长进,大有长进!”忙喜滋滋地送到华老爷处请功。华老爷看过后,也十分欣赏文章的才气,但他马上明白了这定不是两个傻儿子所作,必是有人代为执笔。华老爷命人叫来两个儿子,稍加审问,便露出破绽,公子只好如实交待是华安代作。华老爷命家人给两位公子赏了板子,打得两位公子“哎哟”连天。站在一旁的老先生为此事甚感惭愧,他对两位公子也失去了信心,当即提出辞职回乡。华老爷略事挽留后,又顺水推舟来应了老先生的请求,这时他心里已有数,小华安完全可胜任西席一职。

  从此,华安便穿上长袍,做起了华家公子的西席教师。唐伯虎早已摸透两位公子的底细,干脆因材施教,从认字作对开始教起,并不急着让他们背枯涩的古文,写大段的文章。如此一来,两位公子竟然还日渐有所进步,华老爷非常欢喜,大大赞赏了华安。

  在华府的日子虽然过得逍遥自在,可总也无缘见上牵魂的佳人一面,唐伯虎只感度日如年。转眼已是秋凉,焦急之中,他终于想出一个办法。这天吃过午餐后,华安求见华老爷,华老爷请他落座后问有何事,华安吞吞吐吐地说:“我想告辞还乡。”华老爷所料不及,只以为是两个儿子得罪了先生,忙问:“是不是两个畜牲惹先生生气了?”华安连忙否认:“哪里!哪里!”

  华老爷追问:“那是何故?”华安略带羞涩地表露:“我年龄渐大,想回乡完婚。”

  一听是为这个,华老爷放心了,这时他的两个儿子已少不了这位先生,待问明华安在家乡并无婚约时,他开口道:“完婚也不一定非要回家,老夫在这里给你择佳丽而娶,不是更方便吗?”

  这话正中唐伯虎下怀,他忙叩首相谢,作感激的样子说:“多谢老爷美意!其实不必大费周折,在府中择侍儿相配即可。”

  华老爷见他要求并不高,当即答应下来,并马上下令召集府中所有丫环候选。

  府中丫环们听说是西席华安选妻,大家心情都非常激动。因为华安的英俊多才早已传遍了华府,若能与他为妻,那自然是丫环们的幸运。不一会,几十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丫环在大厅里站成了几行,华老爷让华安仔细挑选。

  唐伯虎心中也有几分颤动,想到佳人马上就会呈现在眼前,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待他一个个仔细看过了一遍,却是大失所望,里面哪有秋香的影子!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华夫人舍不得让她手下的四香离开,所以老爷下令丫鬟们集合时,她留下了四香不让去。

  唐伯虎没找到秋香,十分失望地回到小厅中,朝华老爷摇头。华老爷见他没有选中,出来一看,才知道最出色的四香没来,忙派人到内院去叫。

  华夫人无奈,只好放四香出来,本来秋香不愿意出来应选,她表示愿意伺候夫人一辈子,可是老爷有命,夫人也不敢留住她。

  四香一同走入大厅,的确是个个貌若天仙,艳似桃花,把其他丫鬟比得黯然失色。唐伯虎闻声出来,从四朵花中,一眼就认出了让他朝思暮想了大半年的秋香。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