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炼道长生-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脚,倒被俗物所迷,该打!”

    小白狐委屈地看了老人一眼,又看了看秦石离开的方向,把头缩进老人怀中,亲昵地拱了拱。

    群狐长鸣再起……



………【第八章 黄芽庭香】………

    秦石出了乱葬岗,走上宽阔的官道,至始至终他没有回头看过一眼那老人和群狐。

    他知道这老人必有奇异之处,境界远在师父玄真道人之上,很有可能就是自己想要找的修道之士。

    不过从老人的态度来看,并没有和秦石深谈下去的意思。

    秦石也不为己甚,这老人所行也是他心中修真有成之士的表现,万事讲究缘法,不能强求。

    况且一番谈论,让他获益良多,胜过自己这几个月来的辛苦跋涉。

    兴来一番长谈,兴尽便开口逐客,这老人倒也是个妙人!

    秦石看着手中老人给的黑sè木牌,上面刻了‘天一’两个字,材质普通,也看不出什么特别,根本不是茶馆评话里说的什么得遇真人,然后就赐下丹书法器一类。

    他收起木牌,辨认了一下方向,往前走去。

    他今rì经过这座乱葬岗,完全是因为要去一个地方,遇到老人之事反倒是个意外。

    当rì楚狂歌给他讲了大明数处有神异的地方,秦石已经基本一一去过,就剩下这一处没有去。

    不过经过这么长时间来的寻访,见过那些人为的神迹,加上偶遇那个老人,他心态已经更加平和,也就是抱着一颗平常心去看看。

    当然,去拜访武道修者是秦石的最后选择!

    黄芽山,位于大明齐安府宛定郡城北外四十余里,隐没在周围群山之中,一直寂寂无闻,便是在宛定郡中也没几个人知道。

    不过十年前,这一切发生了变化,传说黄芽山一夜间有青光冲天,清鸣不断,是仙人降世之兆,甚至许多凡人也亲眼目睹,还有颇多神异,一时间传遍齐安府,连周边府郡都有流传。

    楚狂歌就是五年前,经过宛定郡旁边一个小镇时,听人说起的。

    这rì,天sè刚亮,朝阳还未驱散早晨的薄雾。

    宛定郡城门初开,官道上有零星几个农夫菜贩,正趁着曙光,将一筐筐刚刚采摘的新鲜蔬菜挑运进城,凑个早市。

    一个衣衫破旧的中年农夫大概是走累了,就坐在官道旁的一块大石上歇个脚,抽袋旱烟,旁边有个六七岁的孩童,正一脸兴奋地东张西望,不断催促农夫进城。

    农夫笑呵呵,不去理他,不过一会,那孩子忽然静了下来,看着官道,不再说话。

    农夫微感奇怪,顺着孩童目光看去,就见薄雾之中,一个道人慢慢走了出来。

    这个道人年纪不大,不过十七八岁模样,脸上那一份平和淡然,却又和他的年龄似乎不相称。

    农夫觉得这个小道士大袖飘飘,似乎每步踏下都不会沾染尘土的样子,就算走路走得也这么潇洒,比自己这样的粗汉可强多了。

    这个小道士乍一看普普通通,但细看一会,就觉得他身上流露的气质,似乎能让人平静下来,连他活泼好动的儿子,竟然也受到感染。

    秦石见前方路旁,一大一小似乎是父子的两人一直看着自己,走了上去。

    “请问大哥,前方莫非就是宛定郡么?”

    农夫还未回到,那孩童抢先道:“是!我今天就是第一次来,听说郡城很热闹,有很多好玩的,好吃的……”他似乎想到了什么,情绪低落下来,说话越来越轻。

    农夫看了自己儿子一眼,轻叹一口气,道:“前面就是宛定郡,莫非小道长是来瞻仰黄芽仙人圣像的?”

    秦石没想到自己还没问,农夫就先说了,似乎猜到自己的来意。

    农夫见秦石的表情,笑了笑道:“道长一看就不是宛定郡人,这几年,像道长一样的,来得可不少,都是来瞻仰黄芽仙人圣像,找仙缘的。”

    秦石脸sè不变,这段时间来,这样的地方见过不少,大都是会吸引一些所谓的修道之士前往的。

    “黄芽仙人一定会让我娘好起来,诚儿今天要给黄芽仙人磕一百个头!娘身子好了,诚儿就高兴,爹就高兴,就能给我做新衣服,过年给我做顿肉吃!”孩童诚儿大声道。

    农夫爱怜地看了儿子一眼,叹了口气道:“道长莫怪,只因他娘得了重病,苦了他了!”

    秦石虽然情绪很少有大的起伏波动,但听了孩童的话,看着他身上已经洗得发白,至少有四五处补丁的衣服,还是心里微微一酸,想起自己的身世,有些感触。

    他问了问农夫家里的情况和他妻子的病情,再摸摸诚儿的头,便转身离去。

    诚儿忽然觉得手里多了一样东西,低头一看,银光闪闪,他只见过铜钱,根本不认识银子,问农夫道:“爹,这是什么东西?”

    农夫见到儿子手中的银子,猛地一颤,眼中燃起一丝希望的光芒。

    “道长,您……”农夫忽然觉得自己有些哽咽。

    秦石没有回头,他见不得别人感恩戴德的模样,自己只是凭本心行事而已。

    农夫忽然想起了什么,大喊道:“道长,您千万不要去城北外黄芽山,听说这一年来,进山寻仙的人,有许多都不知所踪,都说是得了仙缘升仙了,但都没人知道到底怎么回事……”

    秦石听到了农夫的话,笑了笑,继续进城。

    仙缘哪是这般易得的,仅烘炉境的功法就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修成,更别说‘灵阙三境玉京十二重楼’越到后面肯定越是艰难。

    进个山就能成仙,也就是普通百姓的看法,在秦石看来,荒谬之极!

    不过如果进山之人真的都消失不见了,一定有奇怪的地方,倒是真要前去看看。

    宛定郡内,要说最为知名的地方,不是郡守衙门,不是集市,而是城北头那座‘黄芽仙观’,观中就供奉着黄芽仙人。至于城外,自然就是黄芽山了。

    秦石在朝阳升起的时候,踏入了观中。

    这道观新造没几年,规模不小,光观前上香的那只紫铜香炉就有七八百斤的模样。

    炉中竖着三柱还未燃起的高香,中间一柱足足有四尺多高,chéng rén小臂粗细,左边一株略小,右边那柱最短,倒也气势不凡。

    观中一个肥胖道士看来刚刚起来,还有些睡眼朦胧,见秦石进来,立刻jīng神一振,脸上睡意全无,赶了上来。

    “这位道友可是来瞻仰黄芽大仙圣容的?”胖道士道。

    秦石看了他一眼,见他脚步虚浮,身体亏虚,知道不是好路数,便也不置可否。

    胖道士见秦石不回他,继续道:“我们‘黄芽仙观’乃是大仙祖庭,道友若是来求仙缘的,便一定要给黄芽大仙上柱‘庭香’,冥冥就能沟通大仙神念,降下念头,赐下仙机!”

    秦石第一次听说‘庭香’二字,虽然知道他在胡诌,还是问道:“何谓‘庭香’?”

    胖道士立刻更加振奋,指着紫铜香炉中的三柱高香,道:“这便是‘庭香’,乃是黄芽大仙赐下,有大仙仙气在上。”

    秦石随口道:“怎么个烧法?”

    “中间一柱叫做‘天香’,左边一柱叫做‘地香’,右边一柱叫做‘人香’。烧了‘天香’大仙赐下天仙法门,只要九十九两纹银。‘地香’赐地仙法门,须得八十八两纹银。‘人香’便只是人仙法门了,六十六两便够!”胖道士眼光发亮道。

    秦石只是微笑,并不说话。

    胖道士以为他意动,接道:“贫道就在黄芽大仙身边,深知大仙法力无边,道友若是想修得至高仙道,还是得烧‘天香’!”

    秦石见他丑态毕露,不yù再和他多说,径直走进大殿,就见殿上一尊莲台,上面站着一个羽衣星观,八卦道袍的中年道人塑像。

    这道人脸容清癯,三缕长须,双手反背,倒也栩栩如生。

    秦石早就运起‘望气术’把塑像仔细观察,也没发现什么特别。

    他意兴阑珊,早就料到又是骗财而已,转身就想出观,就见到胖道人领了七八个壮汉站在门口。

    “就是这个外来道士,刚才答应出九百九十九两纹银,烧天香,我点燃后,又不出银子,想要诳我,不要让他走脱了!”胖道人大喊道,一脸凶恶,上面的肥肉都在颤抖。

    秦石没想到这里的道观,竟然已经无法无天到了这种地步,若是一个普通外来香客,不给他们扒下一层皮,难以走脱,也不知多少人着了他们的道,说不定要乞讨才能回家,甚至客死异乡也说不定。

    他也不分辨,一步步往观外走。

    那七八个壮汉涌上来,被他一手一个,统统放翻在地,动弹不得。

    那胖道士没想到遇到了高人,本来气焰嚣张的脸上已经满是恐惧,转身就往外跑。

    秦石一步赶上,一把抓住他后颈肥肉,往后一甩,把他掷向紫铜香炉,撞飞了那三株高香,头下脚上,倒插在香炉里,只有手脚乱颤乱抓。

    秦石回头看了一眼那黄芽仙人的塑像,摇了摇头,出了道观,往城北外黄芽山方向而去。



………【第九章 山中遇仙】………

    黄芽山虽说不是什么名山,但也高有两百余丈,

    时值chūn季,山中林木茂盛,点点繁花盛开,清泉流过白石,叮咚作响,一派生机勃勃之象。

    秦石走在山路上,看着四周的山景,闻着草木清香,也不由心中轻松。

    这里本来离宛定郡郡城有很远的距离,一般人很少会到这里来,传出有黄芽仙人后,倒也热闹过一段时间。不过仙缘难遇,加上郡城内造了一座‘黄芽仙观’,一般百姓贪个方便,都去观中,这里便也渐渐少人来了。

    偌大的黄芽山中,一片静寂,只不时一两声鸟鸣传来。

    秦石经历了‘黄芽仙观’中的‘庭香’,早就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前来一看,现在见到这山中景sè可观,觉得就算无所得,倒也不虚此行。

    不过他心中尚有一点疑惑,就是在入城前,那农夫说这一年来,有些入山寻仙缘的人消失不见了,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从进山之始,就运起了‘望气术’,不见什么流传的青光冲天,清鸣不断,更不见邪气冲天的景象,反而看出这山势十分清秀,甚至还隐隐带着三分淡淡灵气,倒是个隐居修行的上佳所在。

    他脚步轻捷,用了一个多时辰,还是到处转了转,并没什么发现。

    天空艳阳高挂,已近午时,秦石就在一片松林中停下休息。

    他背靠一棵青松坐下,听着松涛阵阵,心中安宁,正在惬意处,忽然眼光一扫,就见到前方松针密布的地上,隐约有个青光闪闪的东西。

    他走过去,拂开上面的松针,就见到一个拳头大小的青铜铃铛静静躺在地上。

    秦石捡起这个青铜铃铛,翻来覆去看了几遍,眉头微微一皱。

    这个青铜铃铛本身不是什么宝物,只是一般道观中做法事所用的器物,甚至连法器都称不上。像秦石怀中的千年铜钱剑,需要秘法炼制,带有破邪的效能,才能称得上法器。

    这个铃铛上裂纹处处,就差一点四分五裂,似乎是受到什么巨力打击造成。

    秦石有些疑惑,他从这铃铛之上竟然隐约感应到一点奇怪气息。

    这点奇怪的气息只是残余而已,甚至已经稀薄不可见,要不是秦石早就运起‘望气术’,加上观察仔细,根本发现不了。

    这气息和秦石修炼的道门功法极其相似,是秦石这么长时间来第一次见到。不同的是,这气息有些驳杂不纯,隐隐约约似乎还有什么夹杂其中。

    以秦石目前的修为,看不出这气息是这铃铛本身所有,还是有其他外力附着在上面。

    但即便如此,也让秦石略感振奋,有道门功法的气息留存在上面,至少说明有修类似功法的人到过这里,至于是不是所谓的黄芽仙人,不能确定。

    他略微环视,就在这松林四周开始细细寻找。

    半个时辰后,秦石又回到那棵青松之下,手里多了几样东西。

    一件半边变成深黑sè的道袍,一柄扭曲如同麻花的青钢长剑,一顶青纱冠。

    道袍是普通道士所用之物,一眼可以看出原本是青sè,至于那半边深黑sè,是血迹!这道袍的原主人不知道遇到什么事,竟然大量失血,沾染了半身。

    青钢长剑扭曲不堪,但从其依然闪着寒光的剑尖来看,是柄好剑,秦石自问以他目前修为,要将此剑扭曲成这样,也很困难。

    最引起秦石注意的是那顶青纱冠,这顶青纱冠本身,没什么特别,是大明一般读书人都喜欢戴的东西,但上面镶嵌的一颗拇指大白石就不简单了,很像玄真道人当年说过的‘辟邪石jīng’,可以辟邪辟yīn。但此刻,这颗‘辟邪石jīng’上,有数道裂痕,已经废了。

    这三件东西连同那个青铜铃铛,散落在这松林周围,有相当的距离。

    秦石的脸上严肃起来,虽然这三件东西上没有什么特别的气息,但连号称能辟邪辟yīn的‘辟邪石jīng’都裂废,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

    他站在松林中,正在细想,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

    这山中本来不时有鸟鸣声的,怎么忽然都消失了。

    他抬起头,看到太阳正到了头顶,是正午之时,紧接着就瞳孔一缩。

    只见松林东面,一道淡淡的青白之气冲起,细如线香。

    秦石看了几眼,发现这道气息与残留在青铜铃铛上的气息同出一源,似乎是道门修者之气,但又驳杂不纯,隐约透着几分说不出的怪异。

    他略一沉吟,立刻抛开手中的铃铛等物,毫不犹豫,往来路退去。

    从种种迹象来看,立刻退走,惜身保命,是明智之举!

    就算想要降妖除魔,也要看是否力所能及,否则就是愚笨蠢材,何况他到现在也分不清那道青白之气到底是什么东西。

    秦石退走之时,已经给自己加持了‘疾风符’、‘玄龟灵甲符’、‘镇心符’,一步跨出就是七八丈,转眼到了松林边上。

    他正要出去,忽然猛地一停,盯着前方,站立不动。

    “林外闲鹤不住鸣,闲来洞里阅黄庭。一壶浊酿神yù醉,白云悠悠已百年!”一个晴朗的声音长吟而来。

    前方一棵大树之后,转出一个道人。

    这道人头戴纯阳冠,身穿八卦白sè道袍,面容清癯,三缕长须,每步踏出,脚下依稀有气流旋转,头顶有淡淡青白之气缭绕,恍如仙人下凡。

    刚才冲起的那道青白之气太细,秦石看之不清,现在看到道人头顶的气息,终于发现那道青气似乎还真是道门功法所成,但其中纠缠的白sè之气,却透着一股灰败,隐约还有一点死寂的感觉。

    “道友从何处来?”道人问道。

    “路过而已!”秦石淡淡道,他双手拢在袖中,反背在身后,一手扣紧了藏在袖中的千年铜钱剑,一手夹了‘天雷镇邪符’,不动声sè。

    “贫道凌云子,千年苦修,证得真仙之位,不rì即将飞升。我观道友根骨清奇,正可传我人间道统,特来渡你!”道人微笑道。

    “如何证真仙之道?”秦石脸上露出仰慕之sè。

    “我之道乃是金丹大道,调龙虎,聚坎离,苦苦打磨千百年,其中奥妙难以言说,道友可随我至洞府,受我大道丹书七十二卷!”道人道。

    秦石心中冷笑,‘灵阙三境玉京十二重楼’之中,还丹九品,最高一品还丹可称金丹,但也不过是明神期初成而已,连元神都未成就,还敢妄谈飞升成仙,若是自己是个没有道门正宗功法在身的,说不定就要被他诓骗。

    “我生xìng懒散,只怕熬不得千百年的苦修!”秦石脸露难sè。

    那凌云子愣了愣,没想到自己抛出这样诱人的东西,这个小道士竟然直接承认吃不了这份苦,倒是让他没有想到。

    看这小道士一脸闲散,万事不放在心上的样子,倒也有可能是真的。

    他顿了顿,道:“贫道还有一法,乃是外丹之道,你看!”

    他大袖一拂,身前忽然光芒大放,一朵白sè莲花悬浮空中缓缓展开,中间莲心乃是一颗金sè丹药,正滴溜溜旋转。

    “此乃贫道所炼一颗‘灵虚神丹’,服之虽不可成就金丹,但也可长生不死,立得神通!”凌云子的声音忽然变得柔和起来,直钻入耳,充满无尽的诱惑。

    秦石脑中微一恍惚,升起想要上去一把抓住那颗丹药,立刻吞服的冲动,不过他之前加持了‘镇心符’,心口一阵冰凉,立刻回过神来。

    借助‘镇心符’破妄定神的功效,他再次凝神望去,凌云子手中那里有什么白莲?只是一道灰败死气聚成莲花状,那颗金sè丹药也是一团高度凝聚的死气凝成。

    秦石目光笔直,痴痴盯着前方,一步步往前走去,右手慢慢从背后伸出。

    凌云子脸上露出喜sè。

    秦石走到凌云子身边,正要先发制人,一剑劈出,没想到凌云子首先按捺不住,那颗死气凝聚的丹药猛地停止了旋转,似乎有生命一般,直接朝秦石眉心投去。

    距离太近,这也出乎秦石意料,袖中千年铜钱剑探出,一剑劈在这颗丹药上,全身真气鼓荡,剑上煞气迸发,疯狂涌入其中。

    凌云子脸sè剧变!



………【第十章 白鹤含烟】………

    “吼!”一声凄厉至极的厉吼从凌云子口中传出。

    他本来仙风道骨的脸上,瞬息变得苍白凄然。

    那颗死气凝聚的惨白圆丹上,遍布丝丝红线,密密麻麻如同蛛网,都是侵入其中的阳刚煞气。

    凌云子拼命张嘴一吸,把那颗圆丹吸回腹中,眼中都是狰狞凶戾之气,望向秦石,之前的世外出尘之意荡然无存。

    接着他就见到那个小道士退在十丈之外,左手指向他,指间隐约有火光消散。

    本来风和rì丽的黄芽山上,忽然一道霹雳闪过。

    凌云子狰狞的脸上一滞,似乎感应到了危险,全身青白气息涌动,化成两股,青气上升,聚于头顶,白气包裹全身。

    ‘轰!’一个银白sè雷球凭空出现,朝凌云子当头轰下!

    他立刻被淹没在一片银白电海中,闷响声不断传出。

    过了一会,电光渐渐稀薄消散。

    凌云子凄惨无比站在一片焦黑中,头顶青气已经全部消失,头发竖直膨散,身上包裹的白气稀薄到了极点,一身白sè道袍上,黑sè破洞处处,褴褛不堪。

    即便如此,他依旧站立在原地,并没有被轰杀成灰。

    秦石在天雷轰击凌云子时,再退五丈,此刻见他依旧存活,心中也不由震惊,‘天雷镇邪符’已是他最强的手段,若是对凌云子无效,他只有考虑拼死退走一途!

    就在此刻,凌云子忽然大叫一声,身上竟然冒起青烟。

    他抬手以袖遮头,露出袖子下一只干瘪惨白的手,被太阳一照,立刻变得通红,像要燃烧的样子。

    凌云子身形一动,以极快的速度往yīn暗处退走。

    此刻他身上只剩白气,青气已经被‘天雷镇邪符’打散。

    秦石以‘望气术’一眼看出,原来他身上的死寂白气,赫然是尸气!只是之前被青气遮掩,难以辨认!

    凌云子已经顾不上秦石,在yīn暗中急速远去,但他头上冲起的尸气,如同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秦石不用去追,都知道他往哪里去。

    最后尸气隐没之处,正是一开始青白两sè气息冲起的地方。

    秦石抬头看了看头顶的艳阳,心中有些不解。

    这凌云子竟然是尸妖一类,就是不知他之前怎么白rì现身,并在太阳下坦然自若?难道是那道青气的缘故?

    还有他的神智与常人无异,甚至很是聪明,懂得以yù望来诱惑生人,这样的尸妖,以秦石的见识,根本没听说过!

    最为重要的是,那道青气明明就是道门正宗功法修炼出来的,怎么会出现在一具尸妖身上?

    秦石考虑了一下,觉得凌云子的修为并不像自己之前想像中那么强大,而且应该已经在千年铜钱剑和‘天雷镇邪符’双重打击下遭到重创,况且在这艳阳高照的正午,天地间阳气最盛之时,乃是对付尸类yīn鬼的最佳时机。

    他略一沉吟,大步跨出,往尸气隐没的所在追去。

    松林东面,三里之外。

    这里临近悬崖,在山壁之上,有一个被许多藤萝遮掩的石洞,石洞上面一块岩石探出,通体雪白,宛如鸟嘴,石洞仿佛被含在鸟嘴之中,加上地势原因,非常隐秘。

    这石洞周边的草木旺盛,要比黄芽山中其他地方更添几分生机。

    秦石站在洞前,感受着身边淡淡的灵气,心里暗暗惊异自然造物神奇。

    这个石洞本来就对着正东方,rì月升起的第一缕光芒都照向这个洞口,但关键还在洞上面那块如同鸟嘴的巨岩,巨岩呈白sè,鸟嘴也是正对东方,正形成‘白鹤含烟’的天然地势,能含住rì月jīng华不使消散,乃是道家修炼的宝地之一。

    秦石估计,这黄芽山本就带有的稀薄灵气,就是这‘白鹤含烟’造成的。

    此刻这洞中却是嘈杂无比,清鸣声、嘶哑的低吼声、沉闷的击打声夹杂在一起传出。

    秦石小心翼翼举步踏入洞中,洞中灵气更浓三分,身处其中,浑身舒畅。

    洞中并不太深,不过十余丈深浅,一眼就可以看到全部。

    入眼的一幕,让秦石也不由为之一震。

    只见凌云子背对洞口,拼命拍击身前的一道淡淡青sè光幕,看样子想要冲进去。

    那道青sè光幕承受凌云子巨力连续击打,不断摇晃,化出道道水波一般的涟漪。

    光幕之内,一片空地上,一圈圈复杂玄奥的云纹环绕,在中间围出一片圆形空地,空地上插着一柄如同秋水一般的长剑,旁边还有一个小布袋。

    随着凌云子的不断轰击,那柄青sè长剑似乎有直接的感应,不断摇晃,发出阵阵清啸,但却阻止不了被缓缓震出地面。

    它被震起一点,那青sè光幕就稀薄一点。

    凌云子状若疯狂,连秦石进来,只是回头看了一眼,竟然不管不顾,只是回头一味拍击青sè光幕。

    秦石一眼看到他脸上、手上都有道道红sè丝线,知道千年铜钱剑正是他这一类yīn物的克星,他全身都已被侵入的煞气感染,已经神智不清。

    秦石左手再起,指向凌云子,又是一道‘天雷镇邪符’祭出。

    洞中霹雳闪过,恍如虚实生电,接着银白sè的雷球再次淹没了凌云子。

    这洞中灵气比外面充沛,雷球的威力凭空更大三分。

    这一次,凌云子没有那道青气阻挡雷球,浑身尸气被至刚至阳的雷球克得死死,嘶吼声不断传出,越来越弱。

    雷光散去,只见前面一个黑漆漆的凹洞,凌云子已经消失无踪。

    而青sè光幕本来就到了强弩之末,再被雷球波及,四分五裂,消失不见,连带地上的云纹也被毁去大半,那柄秋水般的长剑也被完全震出地面,躺在小布袋边上。

    秦石运起望气术,细细观察,确定已经没有了凌云子的气息,这才走上去,一把cāo起地上的那柄长剑。

    这柄长剑握在手中轻若无物,剑身如同一泓秋水,寒光映照,激人毛发,剑身用古篆刻着‘流云’二字,是一柄罕见的神兵利器。

    更为难得的是,秦石从这柄流云剑上,感受到了道门正宗功法温养的气息,它之前能对抗凌云子,发出剑鸣,也是因为此点,不知是哪位道门前辈留下。

    秦石再去捡起那个小布袋,还没细看,忽然余光一瞟,见到原来洞尽头的石壁上还刻着许多文字,只是之前被青sè光幕遮掩,没有注意到。



………【第十一章 一念不死】………

    秦石走到石壁前,凝神看去。

    “吾于弱冠之时,偶入一山中古洞,得仙人遗留《青灵经》三卷,苦苦修行,跨过‘服气’、‘洗髓’、‘净魂’三境。

    惜《青灵经》残缺不全,‘龙虎’功法只得一半,余游遍天下,寻后续功法而不得,至此已寿近一百五十,大限已到,金丹大道已不可期。

    吾于周游天下之时,曾得《太yīn魂道》残篇,中有一术,可将魂魄锁于肉身之内,千年内不使消散。

    吾思天道神奇,吾魂魄不灭,有朝一rì再遇大机缘,或可重生也未可知。

    吾肉身已洗髓大成,再寻此‘白鹤含烟’宝地,吸取rì月jīng华,当于数百年内不至腐朽,以待他rì吾重回世间之时!

    特留此书,若有后来道友至此,见到此书,吾之阵法必已被破,道友修为定然远在吾之上,当怜吾长生苦念,不可毁吾肉身魂魄,吾之乾坤袋中留有吾所有珍藏,吾已抹去印记,道友自可取之!

    或再可助吾一臂之力者,吾他rì必有厚报!

    凌云子百拜!”

    秦石看完这石壁留书,大致明白了其中的因由。

    这留书中透露出的一丝前路断绝,长生无望的不甘,比当rì师父玄真道人临死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个凌云子对于长生的执着已经到了极点,竟然异想天开,想出这样的方法,妄想重生世间,还带着肉身和原来的修为。

    只是不知道后来到底出了什么变故,致使凌云子遗体于数年前真的重生,不过肉身虽然还是那具肉身,但凌云子的灵魂显然已经发生了剧变,成了一具尸妖!

    庆幸的是凌云子肉身所化尸妖,并没有他原来的修为,否则就凭他生前净魂期大成的修为,‘天雷镇邪符’根本对他没用,十个秦石也不够看。

    秦石举起手中的乾坤袋,探手而入。

    这东西他身上的烘炉境功法典籍中也有记载,但没有炼制方法,所以秦石对乾坤袋的用法,倒也熟门熟路。

    这个乾坤袋里空间约有三丈方圆,东西不少,不过大都是一些草药、丹药,略一分辨就知道都是能固本培元,延缓衰老所用,应该是凌云子生前为了延长寿命苦寻得来。

    秦石看都不看这些东西,延缓衰老和延长寿命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大限到时,延缓衰老根本没用,何况凌云子已经修到净魂境,肉身本来就衰老缓慢,这完全是他死马当活马医的表现。

    至于延长寿命的灵药,可遇不可求,毕竟这也是逆天而行之事,也需要大机缘。

    秦石主要是粗粗看了一下三卷《青灵经》和那个《太yīn魂道》残篇。

    《青灵经》是正宗的道门功法,只到‘龙虎’就没有了,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