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CEO的海军陆战队-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詹森·A。桑塔马利雅 文森特·马蒂诺
   

  导言:从战场到商场致谢
  首先,我们要向下列诸位致以最深切诚挚的感谢,没有他们,便也不可能会有这本书:我们的家人和我们所爱的人。詹森想要谢谢他的母亲,南希·桑塔马利雅(Nancy 
  Santamaria),她是我们最重要的“驻家编辑”;他的父亲,乔·桑塔马利雅(Joe 
  San-tamaria),他不仅对军事史了若指掌,在英语语言方面也颇有造诣,所以只要他想,他便堪称我们最有价值的“驻家编辑”之一;还有金·塞德尔(Kim 
  Seidel),将近一年来,他几乎坚持天天关注我们的进展状况,并且,身为华尔街资产研究分析家,他以他的经验,向我们提供了不少独特的见解。文森特想要感谢他的夫人斯塔希(Stacy),在本书创作过程的绝大部分时间中,她身怀六甲(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却坚持读遍了本书的每一句每一字(并且不厌其烦、反复阅读),陪伴他跨越了无数创作瓶颈。埃里克想对他的妻子简(Jean)和女儿朱丽娅(Julia)说声感谢,长期以来,他为了学术生涯而倾注了大量精力,最近更是如此,他既要兼顾学术又要创作《CEO的海军陆战队》,难免对家庭疏于照顾,他要谢谢她们对他给予的支持和为他付出的爱。
  退役和在役的海军陆战队将领们。弗雷德里克·史密斯(Frederick 
  Smith),他当时正在编写海军陆战队格言录,《永远忠诚》,在百忙之中,他却抽出时间来与我们这两个“毛头小伙子”交谈。盖伊·韦瑟-普拉特,他几乎完美地应用了《永远忠诚》中的真谛,在他用他的“华尔街超级午餐”——全纽约最可口的热狗招待詹森和文森特的同时,他也搞清楚了海军陆战队才是这套方法的首创者。麦可·伯金翰(Micheal 
  Buckingham)他为我们的第十章至第十二章提供了只有一位前侦察官才能给出的意见。霍华德·宗德(Howard 
  Zonder)是一位前通讯军官,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些他经商后亲身经历的事例,给予我们第一时间的反馈,在领导力一章中,我们更是大量援引了来自他的信息。肖恩·布洛斯尼汉(Sean 
  Brosnihan)是一家公司的前主席,他向我们倾诉了他对将商业和海军战法相结合的看法。
  查尔斯·图兰西中校(Lieutenant Colonel Charles 
  Tu-lancy),文森特过去的长官兼良师,是他将我们引见给盖伊·韦瑟-普拉特,并从军事的角度给予了我们弥足珍贵的意见。米奇·马克卡西(Mitch 
  McCarthy)中校,杰森过去的长官兼良师,在“沙漠风暴”行动中,他曾是第5军第11团的一员,他为我们在第十章中所写到的那些战役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克里斯·罗杰斯(Chris 
  Rogers)上校,前炮兵军官,基础学校(the Basic 
  School)创建者,早在1995年詹森与文森特成为该校学员起,他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具优势的角度来了解长期以来美国海军陆战队一直是如何训练新兵的。
  我们的商界友人与学界同事们。1999年,乔恩·卡森巴赫(Jon 
  Katzenbach)引导詹森迎来了写作方面的第一次突破,也是他,在我们创造的初期,给予了我们许多只有一个出过五本书的老作者才能给出的绝妙主意。迈克·尤塞姆(Mike 
  Useem),他在2001年时曾与詹森和文森特一同参加海军陆战队军官培训,后又一同申请进入沃顿商学院。在我们创作初期,他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不可多得的宝贵建议。多娜·康纳福(Donna 
  Conover)永远在为了维护西南航空“打破常规提供客服”的传统而忙碌不休,却还抽空为我们写第十三章提供了帮助。约翰·加特林(John 
  Gatlin),他总能给予我们见解深刻的回馈信息,总能一语中的道出本质,甚至在他远赴他乡开始新工作期间也不曾停止对我们的关注。罗伯特·霍华德(Robert 
  Howard)以一名参加过“沙漠风暴”行动的老兵的身份向我们提出了“军事意见”。马特·拉扎若(Matt 
  Lazaro)对第六章的创作贡献良多。肖恩·可翰(Sean 
  Cohan)也是我们的“驻家”编辑之一。他目光锐利、极富创意,站在一个没有任何从戎经历的商人立场上帮助我们对前四章进行了改善。凯文·巴瑞(Kavin 
  Barry)在过去的十年中一直就战略问题与埃里克激烈争论。还有汤姆·格雷斯(Tom Grace),我们的调研工作离不开他。
  詹森和文森特想要感谢他们在沃顿商学院时的教授和导师,埃里克(Eric),感谢他在2002年秋天时允许他们进入他的教室以校友的身份进行客座演讲。
  《作战》。在这整本书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反复地参考了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出版教材——《作战》。就像所有在基础学校学习的中尉们一样,把这本口袋大小的权威手册由头至尾反复诵读,这也无疑为本书的诞生埋下了种子。
  我们的编辑。最后,我们要着重感谢巴瑞·纳菲乐(Barry 
  Neville),我们的编辑,极度专业、永不妥协、精益求精、对市场需求感觉敏锐——所有这一切一个好编辑所能拥有的品质,全都在他一人身上得到了体现。
  导言:从战场到商场机动作战与商战如何联系在一起?
  如果没当过海军陆战队员,我绝对无法创出联邦快递这一番事业来。
  ——弗雷德里克·史密斯(Fredrick W 
  Smith),联邦快递CEO本书旨在向您展示,在现今的商业世界中,如何领导一个成功的组织去应用机动作战这一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现代战争哲学。
  什么是机动作战?一言以蔽之,机动作战就是当面对充满不确定性和敌意的环境时,运用速度,出其不意,集中作战力量猛力攻击敌人软肋,以求用最少的资源,达到最大的冲击效应。在战场上,取得战果意味着以己方最小的装备及人员损失,去粉碎敌方的作战意图;在商场上,取得战果意味着以最有效的方式去应用信息、资金、设备和人力,去获得最大化的利润。
  我们无意于在商场与战场之间做一些简单而又浅薄的比较,也无意于去夸张商战的残酷性。而且,此书也绝非在粉饰战争及其对生命的摧残。但是,我们坚信,机动作战的理念与商战中的领导力有着直接的联系,因为这一理念提出的许多因素,都是现代经理人所必须面对的。
  首先,战场上的指挥官面对着最严酷的交易——有意识地使他们的部下处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之中,以求达到作战意图。虽然商场中并没有生命危险,但我们相信,战场上的决定对商业活动中的资源配置与储存极有裨益,因为在战场上,所耗费的资源——生命——是如此的珍贵。第二,商业领袖安排信息、资金、人力和设备去抓住市场机会以获得收益,这种思维与作战部署大同小异。第三,与武装冲突一样,公司试图改变在商业环境中所遇到的种种竞争条件,以求将对方的反抗降到最小,从而接近市场机会。最后,商业活动,尽管不像战争那么极端,却也是两种对立的意愿之间的动态博弈,人力与环境因素均影响着这些以资源为基础的冲突。公司之间的竞争极具攻击性——甚至充满敌意——都是试图在混乱的竞技场上争得战略优势,而这越来越像现代的战争舞台了。
  因此,我们相信,机动作战是商业思维的一个极佳指导,尤其是在21世纪快速、复杂、多变而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那些有效塑造市场竞争条件的公司才能够繁荣昌盛,而那些不能做到这一点的将会一败涂地。也许更重要的是,即使有些公司能够用过时的策略(例如:漫长的价格战,或长期的消耗战)“赢得”战争,它们也会发现自己赢得精疲力竭,其高层管理人员、股东以及市场价值,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恢复元气。
  导言:从战场到商场为什么选择了美国海军陆战队?
  本书之所以选择了美国海军陆战队,是因为他们无疑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动作战思想的缔造者,并且他们将领导力放在了无可比拟的重要位置上,而我们认为领导力是机动作战思想的主干所在。因此,对于在战场之外运用机动作战思想,例如在商场上,他们所用来确保战场胜利的实践,无疑是最为合理的出发点。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面对着预算的缩减和任务难度的不断增加,在财政上总是显得捉襟见肘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开始把机动战作为行动的信条,因为这样能使他们真正做到“低投入,高产出”。随着1989年出版的战场手册《作战》(Warfighting)的发行,在海军陆战队第29任指挥官阿尔弗雷德·格雷(Alfred 
  M 
  Gray)将军的领导下,机动战得以迅速贯穿整个美海军陆战队。经过14年的革新与精炼,美国海军陆战队终于把机动战打造为一把利刃,而如今,这一作战思想已经渗透到其战略和战术的各个层面了。
  尽管,机动战的思想相对而言还是一个新生儿,但是自1775年海军陆战队建立以来,高超的领导力就一直是海军陆战队的显著特点。正如我们所描述的那样,海军陆战队的领导力有着三大支柱——以身作则(leadership 
  by example),关心你的下属(taking care of those in your 
  charge)和致力于发展组织内每一个人的领导力(leadership 
  development)。这三大支柱,依次产生和加强了“信任(trust),团结(integrity),主动(initiative)和无私(unselfishness)”。若是没有了这些,机动作战将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导言:从战场到商场你将要看到的内容
  在本书中,我们采用了许多的战例和案例,以直观、完整而又通俗易懂的方式,描述了机动战大师们是如何系统性地去解决种种难题。同时,我们还描绘了在今天,海军陆战队是如何相应地展开领导力的培养,而这一切,对于有志于机动作战思想的读者来说,是能够很轻松地领悟到的。
  我们从定义机动作战入手,并把其抽象升华为7大指导性原则。然后,我们将深入剖析每个原则的运用,并为此提供源自海军陆战队的许多战例和秘诀。同时,我们还运用一些“反例”,以阐明若是忽略了这几大原则将会导致多么严重的后果。并且,我们举出了一些例子,以描绘如何单独或是整体地运用这些原则。从整体上来说,书中的战例和案例均经过我们的精心设计,是可以互相映照和补充的,而且加入了大量的趣事,从而使得本书引人入胜,妙趣横生。
  我们所选战例来自于一切战争和国家,和政治立场并无关系。作为军事史的研究者,我们知道,战略和战术并不仅限于胜利的一方或政治立场正确的一方。我们也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我们本想加入“伊拉克自由行动”这一战例,但出于时间和选用更为适用的战例考虑,我们只能忍痛割爱,放弃了这些最近发生的、我们所亲历的战争。
  我们所选用的商界案例,均为不断变化发展的,可能他们在一个领域春风得意,但却发现自己在另一个领域步履维艰。作为商战的学习者,我们发现,很少有公司能够一直位于塔尖,并且只有真正伟大的公司才能富有弹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
  最后,领导力是机动战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本书并不只讲述了战略和战术,而是在你的组织中,为核心战略和操作执行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因此,我们给出了可能是全书最重要的思想——适用于商业环境的海军陆战队领导力的培养,为此,我们进行了颇为彻底的讨论。
  也许,在你们中很多人所供职的公司,或是罕见信任;或是见利忘义;又或是内部控制令人窒息;再或是人人争当英雄,而整个团队的表现则相对平庸。当然,也可能是另一种情况,你们中间的有些人很幸运地在这样一家公司供职:公司的各个阶层都很积极;上下齐心,而不是互相推诿;领导层独具慧眼,能够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员工们能够协同工作,整个团队的表现相对出色。在前一种情况,海军陆战队领导哲学的三大支柱是一剂良药;而对于后一种情况,这三大支柱则是催化剂。
  我们的任务我们将在下文中给出的案例以及海军陆战队的经验,都在说明机动作战有望超越环境因素,从而在商业领域中带来突破性的收益——正如它已经超越了时间,古往今来,从未失效。在以下的章节中,我们的任务就是向你证明:事实确实如此。
  第一章 机动作战机动作战的定义
  战争的制胜之道,无非有二:一是大肆屠杀,二是机动作战。而越是伟大的将军,就越会更多地侧重于运用机动作战来获取胜利。
  ——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
  世事难料,生意场上的一切更不可能完全依照原定计划按部就班地发展。无法预见的突发事故,转瞬即逝的机遇,迅雷不及掩耳的变化,颠覆市场现状的技术创新……这些外部环境因素都令形势变得更为难以预测,而这也是公司决策者与军事领袖共同面临的障碍所在。对手的一举一动,往往迫使你不得不改变,乃至于撤回自己原来的指令,使得再部署精良的计划也常常化为纸上谈兵难以付诸实践。
  全球恐怖主义威胁升温,以及近来频频曝光的公司丑闻,愈发是为局势的不可预测性推波助澜。也许多年以来,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工作方面,我们总是感觉安全、稳定、胸有成竹,而2001年发生的“9·11”事件却将这种感觉彻底颠覆了。安然(Enron)、南方保健(HealthSouth)、泰科(Tyco)、世通(World)等公司高层寡廉鲜耻的弄虚作假行为,使得投资者对美国公司信心全无,一时间,企业领导者的诚信与廉正,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
  因此,企业领导人需要独辟蹊径,寻找在这种现实环境中的应对之道,甚至于引领企业在这样的局面内茁壮成长。应对之道并非没有,但却不在商界之内——而在战场之上。机动作战的目标在于瞄准敌人的弱点,通过一系列迅速、集中、出人意料的行动对其进行围堵包抄,使得对方无所适从,无法做出有效的反击。与此同样重要的是:机动作战的核心在于信任、团结、主动与无私。在当前的环境下,我们要更多地借助于这四项无形资产。最后,我们所提供的这个策略,是一剂以道德为大前提的处方。身处商场,一如战场,万万不可跨越“机智地作战”与“卑劣地作战”之间的界限。
  借用《作战》一书中的说法,机动战就是:一种作战思想,通过麻痹敌人、混淆对方视线、避开锋芒、以己之长攻彼之短、“伤其五指,不如断其一指”等策略,将敌军从精神和物质上彻底击溃。
  机动作战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彻底消灭对方,而只在于使得对方无法有效地进行协同作战。举例来说,根据机动作战的原则,对正处于防御警备状态、装备精良的敌人发动攻击是不明智的。应当避免在处于这等劣势的情况下作战,而应该从背后偷袭占领对方的指挥中心,并且切断对方的军需品供应线。此外,机动作战还包括在激烈的遭遇战中,将不可控因素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影响转化为克敌制胜的关键。在形式单一野蛮的所谓消耗战中,战士们排列成一定阵形,竭尽全力地用更猛烈的火力来压倒对方——这种形式的战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非常普遍。而机动战则恰恰与此截然相反。
  第一章 机动作战机动作战的本质
  要理解何为机动战,你必须首先理解何为战争——比机动战更宽泛的一个概念。战争是以资源为依托、以人和外界因素为媒介的冲突,它是一个充满了攻击与反击的连续过程,敌对双方都尽其所能,想把各自的意志强加给对方。
  战争——这场对意志的终极考验——发生在许多不同层面上。在物质层面上,它是对火力、武器技术、军队实力以及后勤部署的考验。在心理学层面上,它是对包括士气民心、领导能力和勇气胆量的考验。在分析层面上,它是对将领们运筹复杂战事状况、做出正确决策、通过分布科学的信息系统将其决策传达到分散在各处的部队之中,以及规划出高明的战略部署、使决定得以付诸实践……等等各种能力的考验。如果说大多数企业领导人会觉得上述这些似曾相识的话,在《作战》一书中提到的对武装冲突构成影响的四大人为及外部环境因素在他们看来也不会陌生。它们分别是:摩擦冲突(Friction)、不确定性(Uncertainty)、波动性(Fluidity)与混乱无序(Disorder):1、摩擦冲突 
  会“使原来简单之事变得困难,困难之事变得几乎不可能”。敌军是最明显的冲突制造者,但有时自然条件(比如,地形或天气)、内部问题(例如,没有计划或不团结)、人类自我中心的天性,甚至只是机缘巧合,都有可能造成摩擦冲突。
  2、不确定性 
  是指一种气氛,认为“在战争中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即所谓的战争迷雾”。对于对手意图、实力以及外部条件因素的不确定,都可能影响决策者的判断力,使其无法对资源做出最优化分配。
  3、波动性 
  是指,在战场上,每一场战事“都与其前、后战役息息相关,前一场战役影响着它的胜负,而它的成败又关系到下一场战役的局势。再加以稍纵即逝的机遇巧合、无法遇见的突发事件的影响,整个战势形成了一道连绵起伏的波浪状曲线”。军人们必须随机应变,在新情况初露端倪时便主动采取行动,使其转化为对我方有利。
  4、综合上述三种情况,武装冲突所能导致的最终(也是最主要的)结局,无非是混乱无序。大凡战争,最终难免走入混乱无序的状态。“在一个充满摩擦冲突、不确定性和波动性的环境里,”正如《海军陆战队手册》中所说,“计划变得难以实施、毫无助益,指令与情报显得含混不清、歧义丛生,通讯会被切断,错误和意外反倒成了家常便饭。”显而易见,混乱无序所指的,就是随时间推移而日渐恶化的竞争环境。
  在如此混乱不堪的环境中维持运作,甚至只是苟延残喘,都成了此刻所需面对的最大挑战。但军队将领与企业领导人一样,他们所要做的不仅是带领部下生还,更要确保他们最终赢取胜利。既然会对战争产生影响的四大人为及外部环境因素并非人力可以控制,成功的将领会对这些因素加以利用,使其转化为自己的优势——这也是惟一的可行方案。机动作战的核心思想在于:成功的将领不会向混乱无序低头,相反,他会利用摩擦冲突、不确定性与波动性去扰乱对方军心,天衣无缝地构造出一个令对方手忙脚乱无所适从的局面。
  第一章 机动作战机动作战的进化发展史
  在深刻理解了机动作战应运而生的大背景之后,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毫无疑问,在下文中你会发现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能经受住历史的考验。屹立至今,却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在我们看来,想把机动作战提炼成为一系列可应用于商场实战的问题解决技巧和领导力培训课程,理解为何机动作战能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发展,了解这段历史是必不可少的。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两军对垒、武装冲突。而只要有战争的存在,军事将领们就得为克敌制胜而绞尽脑汁、出谋划策。这一过程直接导致了机动作战的诞生。经过了千百年的积累沉淀,机动作战才逐渐演化成为独立的学说,但近65年来,它飞速发展,如今已在军事思想界占据了卓越的地位。
  最早在战术中加入机动作战元素的是古希腊人,他们开创了使用不均衡的队形攻击对手薄弱环节的先河。而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中国将军孙子著成了《孙子兵法》,在书中,孙子介绍了一系列迷惑对手的策略——“正”,以及经过规划的迅速行动——“奇”,通过使用这些战术,就能以己之长制彼之短,获取决定性的胜利。孙子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确实是对机动作战的高度概括。
  16个世纪之后,成吉思汗带领着他的蒙古勇士穿越了半个地球,几乎征服了所有已知国度。没有军队可与他那支战术高超、来去如风的全骑兵队伍一较高下,没有指挥官能像他那样利用信息传递系统(那是套依靠更替传信人和信号旗运行的复杂系统),在形势刚刚显露端倪就做出反应并扭转战况。成吉思汗屡屡借助这些优势从其对手手中夺取主动权、掌控战局。而他对弓箭、长矛乃至于中国火炮的娴熟运用,以及他假以破坏对手内部凝聚力的牵制战术也同样有着奇效。
  此后一次机动作战的主要革新浪潮在18至19世纪席卷了欧洲大陆。在18世纪,普鲁士人率先使用了“任务指令”(mission 
  orders),它只是宽泛地列出了需要完成的任务,而至于具体如何完成,则留给消息灵通、足智多谋的下级指挥官自主决定,使灵活性和机动性得到了最大化。19世纪初,法国传奇将领拿破仑·波拿巴一而再、再而三地运用同一个策略对阵比自己更强大的对手,并赢得决定性的胜利。他总是首先当着对手的面分散兵力,再瞅准最适合的时机,出其不意地对其最薄弱环节给予致命一击。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人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战争——渗透战,以打破由传统的壕沟战带来的僵局:一旦技术高超的侦察人员发现了敌军阵营中的薄弱环节所在,并且成功渗透进入了对手的高价值环节,大举进攻便接踵而来。任务指令被作为这种独特的权力下放方式的补充形式被加以使用,这种普鲁士人曾使用过的古老方法在战斗过程中最大化地保存了机动性。这些创新战术最初被投入应用时取得的胜利,加上最后败于同盟国之手的耻辱,促使着德国在战后又开发出另一套全新而又复杂的作战方式。
  后有“沙漠之狐”之称的德国军官埃尔文·隆美尔(Erwin 
  Rommel)在1937年出版了《步兵进攻(Attacks)》一书,同年,另一著名德国军官海因茨·古德里安(Heinz 
  Guderian)出版了《前进,坦克!》(Achtung…Panzer!,译者注:原文为德语。)一书。这两本书的出版是第一次大范围地公开宣讲这种全新战术,并一直被广泛认为是现代机动作战理论的奠基石。这两位高明的战术家推崇一种全新的攻击战术:使用动作迅速的分散行动小组,以极快的速度渗透敌军后方,破坏其内部平衡,使其无法使用储备力量。
  这最后一点至关重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突袭方想要在开战之初占据优势地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巩固胜果的速度又极慢,这使得对方几乎有时间从后方调遣储备军填补突袭打开的缺口。因此,即使突袭方能够取得最初的胜利、突破防线,也很少能真正突围而出,使之成为扭转局势的战略性胜利。而这种新型战术的目标就在于赶在敌方有应对之策之前巩固胜果,赢取最终胜利。
  20世纪后50年,现代机动作战理论取得了重大成就,几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胜利奠定了机动作战理论在现代军事哲学中的地位。美国空军上校约翰·博依德提出战斗可以被理解为“OODA循环”,也就是争分夺秒地不断循环反复以下四个步骤:审时度势(Observing)、调整定位(Orienting)、制定决策(Deciding)和展开行动(Acting),把相关决策速度作为在战斗中取胜的关键决定因素。而通过应用现代机动作战而获胜的著名战役有:1940年,德军攻占法国;1950年,麦克·阿瑟在仁川登陆;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突袭阿拉伯;以及1991年联军的“沙漠风暴”行动(Operation 
  Desert Storm)。这些胜利都证明了机动作战理论在实践中效用惊人。
  在我们所列出的这一长串机动作战实践者名单中,时间最近的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他们一直为引领战术革新而自豪。自1776年独立战争期间它首次在巴哈马纳索海滩登陆起,海军陆战队便不断对其水陆两栖作战指导方针进行改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海军作为盟军飞行员,通过低空轰炸或机枪扫射为地面部队提供近距空中支援。到了50年代,海军陆战队创新采用直升机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和运输,革新了战斗模式,开创了战场灵活性的新纪元。
  但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海军陆战队的高级将领们才在格雷将军的带领下,逐步意识到了他们的组织需要重新审视其作战方针。长期以来的资金匮乏和人员不足,使得海军陆战队不得不再一次思考如何以最少的资源获取最大的收益。冷战余波未平,防御经费缩水,进一步的预算降低及规模缩小在所难免。但作为美国的紧急备用军力,海军陆战队仍然会随时应召前往陌生的异国他乡,与实力更为强劲的对手兵戎相见。而随着《作战》一书在1989年的出版,一度曾因耗费甚巨而臭名昭著的海军陆战队摇身一变,正式皈依了机动作战哲学。
  第一章 机动作战今日之机动作战
  机动作战哲学是为规模较小、行动灵活、资源有限的部队量身裁制的,与当今的作战环境尤其相适应。如今,传统的战线已模糊不清,武器变得无比精准,因此,也极具杀伤力。通讯工具的进步使得战场上的信息流量急剧增加,乃至于时常引发信息爆炸。这造就了一种新的战争形式,即电子战。战争的速度加快,距离拉长,多国联合作战已是司空见惯。在诸如索马里、波斯尼亚、阿富汗等国家,各种敌对势力形式不定,越来越难以区分;战争形式单一;媒体严格受控;易造成平民伤亡,轰炸时难免投鼠忌器……这种情况下,一种全新的“低强度”战争应运而生。除了这些转变,还有无休止的人心惶惶、精疲力竭、混乱无序,以及一些外部因素,如无法预见的意外事件、难以预测的天气情况等。无可否认,及时做出正确的决定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和紧迫。
  正如您亲身感受到的,在商场中,做出及时而正确的决定,也同样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和紧迫。为了帮助您提高在摩擦冲突、不确定性、波动性及混乱无序的情况下的决策力,为了告诉您在现代商业环境中该如何运用机动作战来领导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