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内向者优势-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n
一种退缩或逃避的冲动
n
希望自己能消失
n
整个身体都在萎缩的感觉
n
说话比平常困难的感觉
羞耻感与存在有关。当我们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或天生有缺陷时,我们感到羞耻。羞耻感的结果是使人感到无助和绝望。羞耻感迫使我们退缩和隐藏。
生活中有许多俗语反映了羞耻感:我想爬到石头下面去躲着。真丢脸。我希望地上有一道裂缝让我一头钻进去。羞耻感是一种对自己不满意的情感。它压制了我们与周围世界分享内心世界所能得到的快乐。它不是使我们感到受到伤害而难以兴奋起来或表现自己,而是我们感到需要将自己藏起来。
羞耻感是一种复杂而又让人困惑的情感,需要条件刚好合适才会产生这种情感。这有一点像需要具有一定的大气条件,才会有闪电划破夜空,接着响起隆隆的雷声一样。如果某人体验到羞耻感,其前提是他或她必须想要向其他人展示自己内心深处的什么东西。想一想您向您的朋友展示您引以为豪的什么东西吧。这是引发羞耻感的“大气条件”——您想要使自己被别人关注。如果您得到的不是欣赏,而是对方的一个鬼脸,或是厌恶、愤怒、不以为然,或蔑视的一瞥,它可能引发一种强烈的想要藏起来的情感。换句话说,这就是羞耻感。
尽管羞耻感会影响到每一个人,但它对性格内向的人来说是“屋漏偏遇连夜雨”,具有双重不利的影响。如果我们感到羞耻,我们几乎就没有为自己留下些什么资源来使自己平静下来。我们可能变得退缩,并且在很长时间内都不再敢向别人展示自我。这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罪恶感是没有这么复杂的一种情绪,它与我们行动有关。罪恶感是一种因做错了什么事而感到不舒服的、令人不得安宁的情感,就像是手在饼干盒里时被别人抓住一样。
当我们伤害到某人时,我们会有罪恶感。或是是当我们违反了某条规则或制度,并且担心被抓住时,会有罪恶感。罪恶感驱使我们承认自己做错了什么,并作出赔偿的行为。
太多的罪恶感会使性格内向的人产生退缩的行为。有很多因素导致性格内向的人产生罪恶感。许多性格内向的人能够从更高的角度看清人们是如何共生共存的,所以它们担心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到其他人。性格内向的人也可能认为那些使自己心烦的事情——例如,思路被打断——也会使其他人感到心烦。由于他们总是非常善于观察,所以可能就会对非常微小的言语失误也会产生罪恶感。许多时候,他们都在担心自己对别人不够友好,但实际上情况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样。而且,为了避免做事情时伤害到其他人,性格内向的人有时候会退缩得更厉害,从而减少了他们生活中的满意感。而社会也就没有得到他们应作出的贡献。
罪恶感和羞耻感的解决办法
情感无处不在——请宽容一点。
 ——J。 Masai
学习控制羞耻感和罪恶感对于性格内向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否则我们就会将很多的时间浪费在对糟糕和卑鄙的体验之上。用下面的这些方法来使您自己回复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吧:
n
如果您体验到罪恶感,试着弄清楚自己是否真的伤害到了别人。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得罪了别人,事实上并没有。例如,性格内向的人不喜欢打断别人的谈话。如果他们真的是加入了别人的谈话并打断了某人的讲话,他们会体验到罪恶感。但是很多人实际上并不介意讲话被打断。所以当您以为自己该对某人的烦乱负责时,先看一看那人是否真的是处于烦乱的状态之中。也许她并没有像您所想像的那样作出反应。对您自己说:“加入这个谈话让我有点焦虑,我打断了Jane的谈话;但她看起来并没有烦躁不安。情况还好。”
n
如果您伤害了某人,就诚恳地表示道歉。那么,走上前去:“噢,Jane,对不起。我没有让您讲完。您是准备讲什么的呢?”对罪恶感的主要解决办法就是道歉。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原谅您自己。
n
如果您体验到让您畏缩且痛苦的羞耻感,试着弄清楚是什么引发了它。例如,如果一位同事在会议上问您一个问题,您想回答,但一时却又找不到什么可以说的,这可能引发您的羞耻感。您感到自己想要躲藏起来。自己一无是处;自己一点也不聪明,您这么想。别这样。请对您自己说:“那只是我大脑工作的方式而已。我一般不会很快会回答别人的提问。Albert Einstein也不会。可以告诉同事说,我需要仔细考虑一下再告诉他。”让这种羞耻感见鬼去吧。对羞耻感的主要解决办法是自尊。告诉自己您并没有缺陷。您一切正常。您的大脑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在工作。深思熟虑非常有用。您就是您,这很好。
了解您的个性状态
保持宏伟的抱负、适度的期望和少量的需求。——H。 Stein
您的性格越内向,您就越有可能因自己是谁而体验到羞耻感和罪恶感。而且,就越可能觉得受到误解,甚至是受到自己的误解。这些体验可能驱使您退缩。在此,有两个办法可以帮助您不要退缩得太多:一个办法是学习使用上述的针对罪恶感和羞耻感的解决办法。第二个办法就是学着了解自己的个性状态。就像是看温度计上的体温一样,您可以变得非常了解自己的精力状况。
每天,您可以估计一下自己的精力状况。然后,您可以调整自己的每一天、每一周或一生,以便保持体能供需的平衡。这么做,您可以成为一名自信的性格内向者,不再容易受到身体变得太疲倦的影响,不再容易体验到头脑一片空白,或不再轻易体验到羞耻感和受到别人的责备。让我们来试一试。
Vera阿姨来访了是吗?整个星期她都跟着您在房子里转悠,口里讲个不停?注意一下您的感觉怎样。手臂沉重?脑袋嗡嗡作响?身体疲惫?感到您的脚好像被装在水泥做的靴子里一样沉重?如果是这样,这个星期您需要安排大量的时间来休息,以便恢复体力。另一种情况,您是否已经在安静的家里呆了一个周末了?您的身体感到活力十足。您想做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在您的头脑中盘旋。您急切地想要出去走走。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您可以做一做那些搁置已久的事情。
很显然地,在大多数时间里您的精力状况不会如此的清晰,所以在这里来看一看下面的这些问题:
n
我的大脑现在的状况怎样?机敏的?呆滞的?一片空白?
n
我的身体状况怎样?精疲力竭的?活泼的?精神饱满、劲头十足的?
n
我是感到兴奋过度还是不够兴奋?
n
我今天得做些什么?还有什么可以选择的?
n
如果我的精力更好一些,我还可以再做点什么吗?
n
如果我体力不济,可不可以暂时不做某些事情?
n
我可以安排额外的休息时间吗?
n
我需要安排时间独处吗?
n
我需要何种独处的时间(例如:阅读、小睡、盯着窗外、安静地坐一会儿、听听音乐、看看电视)?
n
我可以从一些额外的刺激(如看望朋友、参观博物馆)中受益吗?
n
我今天需要的是什么?
如果您练习审视自己的身体状况,并检查您的精神状态,您就能学会了解自己的个性状态。如果某人邀请您出去吃顿中国餐,而您的精力也很充沛,您将对说“同意”更有自信。如果您的精力不足,您可以拒绝而不会感到有罪恶感或羞耻感,也不会担心自己再也不能出去。您知道自己在下一次精力充沛时可以接受这样的邀请。
思考点
n
甚至公众人物也可能是性格内向的人。
n
性格内向的人不一定就是害羞、精神分裂或高度神经过敏的。
n
大多数性格内向的人受到过责备、羞辱和诽谤。学习解决的办法。
n
学习了解自己的个性状态。
第三章
脱颖而出的脑图:我们天生就是性格内向的吗?
在您的内心深处,有一处安静的避难所。任何时间您都可以撤退回去,做回您自己。
——Hermann Hesse
我们是怎样形成较内向或较外向的个性的?我们的大脑在揭示其秘密上总是那么缓慢。直到最近,我们也只是通过对行为的观察,了解在我们的大脑中发生了什么,并推断可能发生什么。Carl Jung曾做出过很有见识的“猜想”,即性格内向和外向都有其生理基础;在二十世纪早期,他还没有办法加以确认。现在,随着大脑扫描和影像传输技术的发展,我们对大脑中的信息传输通路及其在人类行为中的表现有了更好的了解。例如,我们可以画出我们的脑图,并将支配某行为的大脑中相应的精确区域与具体的经验和行为相联系。脑图也说明并证实了哪些大脑机能对个性产生影响。
科学家仍然还处于对大脑功能的探索阶段,但它似乎是一幅令人难以置信的复杂的风景画。这从一些事实之中可见一斑:几乎每一位研究者对大脑的工作机能都有一些不同的理论。在这一章里,我所呈现的一些观点仍然还只是推测性的。获得更加确定的结论还需要多年的努力。我们仍然在致力于揭开大脑那奇妙而神秘的面纱。
我们每一个人天生就具有某些基本的成分或天生的特质来组成我们的个性。在Candice Pert的《情绪的成分》(Molecules of Emotion)一书中,作者试图将个性与其它的人类特征区别开来:“研究专家们也在对情绪、心境和个性加以区分。其中,情绪是最为短暂的,可以根据导致它产生的原因加以确认;心境一般会持续几小时或几天,而较不容易寻找到它产生的原因;而个性具有遗传的根基,所以我们在整个一生都会带有它的色彩(只是在以前的基础上有所增减而已)。公认的事实是,个性在我们的一生里都相当稳定,并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除此之外,研究者们一致认为个性还有另外两个基本特点,即它因人而异,并在生命早期就表现出来。
对于组成个性的基本特质,至今仍然没有一致的结论。虽然如此,内向/外向一直都包括在每一个人格理论家的特质列表之中,并且被认为是个性中最可靠的成分。
个性的差异
宇宙中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宇宙是能够被了解的。
——Albert Einstein
当前,在遗传因子和脑图方面的探索,为人类天性的秘密打开了一道科学的天窗。Charles Darwin的一些理论被纳入心理学中,形成了一种新的观点,称之为进化心理学。这一领域的研究者们想要弄清楚是否因某些行为策略而增加了我们生存和繁衍的机会。Darwin在Galapagos群岛上研究鸟类。他发现,为了应对环境的要求,鸟儿们进化发展了专门的鸟喙。鸟喙的不同,使不同的鸟儿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觅食。鸟类现在不是只吃昆虫,它们可以吃各种各样的东西,如昆虫、浆果、种子和坚果仁等。这增加了整个物种存活的机会。
当达尔文的一位仰慕者,荣格,第一次在文章中提到性格内向和外向时,很显然他是以进化的观点来思考个性的。他将个性的每一点差异都视作个体对最佳环境,即一种非常适合个体成长的天然环境,的追求。让人们在不同的最适宜的环境中繁衍兴旺,就增加了整个人类生存的机会。这是大自然保存其多种多样物种的方式。
Jung写道:性格内向的人保存他们的精力,生育较少的孩子,有较多自我保护的方式,从而寿命更长一些。因为他们欣赏一种较简单的生活方式,有亲密的依恋关系,以新的方式来计划和思考如何做事情,所以他们也鼓励别人谨慎小心,自我反思,并且在行动前认真思考。
Jung认为性格外向的人挥霍自己的精力,生育较多,只有较少保护自己的方式,从而寿命更短一些。性格外向的人在危险面前反应迅速,并且有能力在很大的团体中融洽相处。因为他们需要到更远的地方去探险,以寻找新的领地、食物和另外的文明,所以他们鼓励远范围的探索。
自然界的稳定通常是基于相反力量之间的制约和平衡。跑动快速的野兔和移动缓慢的乌龟。性格内向的人和性格外向的人。男人和女人。理智和情感。人类有天生的适应能力,但也有固定的品性,因此从来没有达到完全的平衡和满足,这使我们得以保持生理上的柔韧性和对变化的渴望。从而,我们具有了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人类身体的稳定性主要是基于稳中求变的适应能力。身体中具有相反的机制可以保持一种流动的平衡。就像是跷跷板一样,所有的身体系统都有一个兴奋(或“调高”)终端,和一个抑制(或“调低)终端。如果发生什么问题,身体中的各种装置点就发出信号。信号在相互联系的反馈圈中移动,使系统变高或变低,直到身体恢复到波动的体内平衡。
在人类起源的时候,人们就开始试着解释人们之间明显的差异,并且常常是从平衡的视角去审视这些差异。在公元前四、五世纪,体液理论非常流行。为了实现个性的平衡,研究者认为,身体需要四种等量的体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和黏液。在中国,这种平衡是基于五种力量——金、木、水、火和土。这些世纪以来,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理论,但很快又销声匿迹。Nazis滥用这一观念,使用种族刻板印象作为谋杀犹太人、吉普赛人、同性恋者和其他团体成员的借口。之后的几十年里,个性是与生俱来的这一观念被迫转入地下状态。直到最近,随着心理生物学、双生子研究、动物研究,以及脑损伤病人研究等在技术上的进步,个性的观念才重新受到重视。
很久以来,我们就已经认识到我们每一个人天生就喜欢某一种个性氛围,在那种氛围下,我们会感到更舒服,生理心理机能发挥得最好,并为我们的物种维持一种重要的平衡。在此,研究的新进展在于我们开始理解大脑机制对个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您的组成成份
天性经常是内隐的,它有时候对我们产生强烈的影响,而几乎没有不起作用的时候。
——Francis Bacon先生
我们的个性来自何方?它开始于我们的基因。我们的成长受到基因的影响。基因是遗传的化学成分,它决定了每个人的组成成份: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从而创造了我们的身体和大脑的精巧的网状系统。所有人类都具有99。9%相同的基因。我们的个性差异来自于那0。1%的正好是我们自己的基因。黑猩猩和人类有98%的基因是相同的。只有很少的基因差异就导致我们如此的不同!
基因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个性的?个性差异似乎主要是来源于我们的神经化学成分。我们的基因遗传包括大约150种不同的大脑化学物质和成分,从而形成我们的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在细胞与细胞之间传递信息,指导所有的大脑机能。目前,大约已经发现了六十种神经递质。主要的有:多巴胺、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和内啡肽。这些神经递质在大脑中都有确定的神经传导通路。它们随着这些神经传导通路移动,引导着血液的流向,并对流到不同的大脑中枢的血液的流量加以调节。血液的流向和流量对“接通”大脑和神经中枢的哪些部位产生影响。我们对世界的反应和我们如何行动取决于系统的哪些部分受到刺激。
您的基因
让我们来了解对个性产生影响的一个基因,D4DR,及其作用。请记住,不是一种基因就会导致特定的个性。然而,D4DR,或称之为“寻求新奇的基因”,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结果令人吃惊。它存在于第十一条染色体中。因为第十一条染色体对行为的影响,Matt Ridley在他的《整组基因,物种自传23篇》(Genome; the Autobiography of a Species in 23 Chapters)中将它称之为人格染色体。对这一基因的研究让人们开始了解相信平凡爱情的维多利亚女王和寻求兴奋的Lawrence'1'之间的个性差异。
D4DR基因对控制兴奋水平并对身体活动和动机都很重要的神经递质多巴胺产生影响。美国马里兰州毕士大国家癌研究所中基因结构及调节机制部门的领导者,Hamer主任,通过研究那些喜爱蹦极跳、花样跳伞和冰山攀登的家庭成员来研究D4DR基因。寻求对一些新鲜事情的体验是这些人的酷爱;他们喜爱那些特别新颖、远离常规的音乐,奇特而动人的旅行,以及任何新颖的事物。他们不能忍受重复的经验、常规的工作和令人厌烦的他人。他们容易冲动、易敏感生气,而且他们在少年时代还可能陷于吸毒或由于对精力、体力提出过分要求而出现健康衰退、身体衰竭的状况。他们非常健谈并擅长于说服他人。他们愿意冒险去获得奖赏。他们倾向于使生活丰富多彩和将极限推到新的高度。这些新奇的探求者被发现有较长的D4DR基因,而且他们对神经递质多巴胺较不敏感。因此,他们需要体验生活中的兴奋和刺激,以便产生较高水平的多巴胺。
Hamer随后研究了那些他认定为“低新奇探求”的人,并指出这些人的D4DR基因较短,且对多巴胺高度敏感。因为他们在安静的活动中也有足够的多巴胺,所以他们在生活中不需要太多的“吵闹声”。他们也从其它神经递质体验到与此不同的美妙情感,对此我将在后面再加以讨论。
低新奇探求者倾向于是喜爱反思的个体,他们非常满足于较慢的生活节奏。从兴奋和冒险中,他们感到得更多的是不舒服,而不是享受。他们是有秩序的和小心谨慎的,他们喜欢常规带来的舒适和对事物的熟悉;因此,他们不会有太多的冒险。低新奇探求者在开始从事某事之前,喜欢在脑海中思考较长远的景象,因此他们在长期的事业中会做得很好。他们性情平和,善于倾听,对人忠诚。
正如Hamer在《与我们的基因共存》(Living with Our Genes)中所说:“在追求感觉良好这一点上,高新奇探求者和低新奇探求者没有什么不同——每个人都喜欢感觉良好——但是,他们在是什么使他们感觉良好上大为不同。高得分者需要获得兴奋以使大脑感觉良好。同样水平的唤醒会使低得分者感到焦虑。稳定的、较为确定的情境使高得分者感到厌倦,却使低得分者感到很舒适。”
难道这些低新奇探求者和高新奇探求者听起来不很像是性格内向的人和性格外向的人吗?尽管研究者没有对这些概念加以描述,我认为它们非常好地表现了个性连续体的两个极端。在性格内向和外向的人所使用的大脑神经传导通路及其对个性和行为的影响上,多巴胺似乎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内在世界的生活
设想一下活跃的大脑受限制于除了眼球转动和眨眼之外完全丧失活动能力的身体。有一些人就生活在这种可怕的经验之中,称之为锁定综合症。锁定综合症(有意识)和昏迷(无意识)之间只有非常微小的差异。
这两种情况都是因脑干(位于颈的底部,影响身体基本机能的调整)的创伤而引起的。如果创伤位于脑干的前侧,运动神经被破坏,但被试是清醒的。因为眨眼和眼球转动的神经位于脑干的后侧,所以它们仍然可以转动他们的眼球。这种悲惨的情况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乙酰胆碱和性格内向的人从内省所获得的乐趣之间的线索。尽管锁定综合症的人们似乎应该感到幽闭恐惧和害怕,研究者们却非常惊讶地发现那些被试并没有感到恐惧。尽管他们对自己所处的情境感到悲哀,但这些被试均报告说对丧失身体的自由感到平静和不害怕。这些被试的乙酰胆碱被阻在肌肉之中而没有进入大脑的神经传导通路,所以他们对内在世界(从思考和情感获得的乐趣)感觉良好的性能没有受到损害。
 
'1'译者注:英国诗人,劳伦斯
大脑的神经传导通路研究
大脑方面的研究还没有揭示出大脑对不同的神经递质具有不同神经传导通路的原因。许多研究探索了与人格的内向/外向维度有关的大脑神经传导通路。然而,在我们能够可见地影像传输出大脑中血流的量和位置之前,我们仍然处于技术性猜测的位置。
Ddbra博士在《美国精神病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中报告了第一次尝试使用正电子发射X光断层扫描(PET)重复了早期曾对性格内向/外向进行过的大脑机能研究。Johnson博士要求一组性格内向的人和一组性格外向的人(他们是根据对问卷的反应而加以确认的)躺下并放松。将非常小剂量的放射性物质注入他们的血液。然后,扫描他们大脑中最活跃的部位在哪里。在扫描的过程中,红、蓝和其它鲜亮的颜色可以显示出大脑中血流的位置及其流量。
研究者发现,有两个研究结果与以前复杂性相对较小的实验中提出的研究结论一致。第一、性格内向的人比性格外向的人有较多的血液流向大脑。较多的血液流量表明了较多的内在刺激。任何时候,血液流向您的身体的任何地方时,那个地方就会变得较敏感,就像当您砍到手指时一样。第二、性格内向和性格外向的人,其血液流动的通路是不同的。Johnson博士发现,性格内向的人的血流通路更为错综复杂,并更多地集中于内部。性格内向的人,其血液流向大脑的哪些部位与其内部的体验,如回忆、问题解决和计划等有关。这些血流的通路既长又复杂。性格内向的人专注于其内在的思想和情感。
Johnson博士研究了性格外向的人的快速反应的大脑神经传导通路,结果表明他们对接收到的信息的加工方式影响了他们的行为和动机。性格外向的人的血液流到大脑的哪些部位,在那里,可见的、可听的、可触摸的、可品尝的(除了不可闻的)感觉加工就产生了。他们的主要的神经传导通路既短又不复杂。性格外向的人关注其外部的信息,即实验室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专注于感觉的输入。该研究证实了内向/外向个性这一难题中的一个核心概念。Johnson博士认为性格内向和外向的人之间行为上的差异是因为使用了不同的大脑神经传导通路,从而影响了我们注意力的指向——即个体内部或外部。
作为一名性格外向的人,Dana兴高采烈地观看场面几乎要沸腾的足球比赛,在激烈的场面和沸腾的声音中喝酒。她兴奋极了,在中场时用她的短时记忆与伙伴Nathan聊刚才的比赛,以及以前所有的比赛。她感到自己精力十足,就像要飞到体育场的天上去了一样。
Peter,一位性格内向的人,打算去博物馆观看他最喜爱的Monet的画。当他进入博物馆,那里并不算拥挤,但他感到压力太大;也许甚至是在还没有注意到的时候他就立刻减少了他的注意的范围。对直走向陈列Monet的画的那个房间。他思考着Monet以及自己对它的反应,回到了他的长时记忆之中,将这次的体验和上次观看这幅图画时的体验加以比较。他设想着将来的再次访问,心里既有对下次来访的渴望,又有对这次参观的兴奋和激动。Peter在沉思着图画中精巧的笔触。他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博物馆。
通过对性格内向和外向的人,其大脑的确切的神经传导通路的了解,我们对自己行为方式的一些原因有了一些了解。但是,最有价值的一些线索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字词回忆
性格内向的人在向外大声讲话时常常难于想起他想要表达的合适的词汇。我们的大脑在说、写、读时,使用的是许多不同的区域;因此,信息需要在不同的区域间自由地流动。因为信息流动的缓慢,字词回忆对性格内向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个问题。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使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所以它要花较长的时间来提取,并需要恰当的联系(提醒这个单词的一些事物)来到达我们的长时记忆,以寻找到我们需要的合适的字词。如果我们变得焦虑,可能会更难于找到并说出一个字。写出一些字词,在大脑中使用的是不同的神经传导通路,对许多性格内向的人来说,这似乎较为顺畅一些。
 
神经递质研究
性格内向和外向的人,不仅其血液流动的通路不同,而且每一条通路也需要不同的神经递质。正如我们前面所讲的,Hamer主任发现新奇探求者,基于其基因构成,需要寻求兴奋和刺激以满足他们对多巴胺的较多的需求。我认为他们就像是典型的性格外向的人。而且,研究表明性格外向的人所使用的神经传导通路是受多巴胺的刺激。多巴胺是一种强有力的神经递质,与运动、注意、警觉状态和学习最为有关。在《绘制脑图》(Mapping the Mind)一书中,Rita Carter认为:“太多的多巴胺似乎会导致幻觉和和妄想。太少的多巴胺则会导致惊恐和启动随意动作(受意志控制的动作)的无能为力,并且与无意义感、昏睡无力和疼痛等有关。低多巴胺也会导致缺乏注意力和退缩。”具有数量适当的多巴胺对您的身体非常重要。而且,它还有其它重要的作用。在《大脑的状态》(States of Mind)一书中,Steven Hyman指出:“多巴胺产生作用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是一个报偿系统。也就是说,从结果上看,‘那很好,让我再一次做,并让我回忆一下我们究竟是怎样做的。’”这就是为什么古柯碱(可卡因)和安非他明(苯异丙胺)如此容易让人上瘾的原因——它们增加了多巴胺。
因为性格外向的人对多巴胺较不敏感,然而却需要大量的多巴胺,那么他们怎样获得足够的多巴胺呢?大脑的某些部位会释放一些多巴胺。但是性格外向的人需要多巴胺的伙伴,肾上腺素,它从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中释放出来,使大脑中具有更多的多巴胺。所以,性格外向的人越活跃,就会有越多的快乐感被激发,使多巴胺增多。当他们有地方去、有朋友一起玩时,性格外向的人感觉很棒。
另外一方面,性格内向的人对多巴胺却是高度的敏感。太多的多巴胺使他们感到刺激太多。性格内向的人,在他们较占优势的神经传导通路上使用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在《潮湿的大脑》(Wet Mind)一书中,Stephen Kosslyn和Oliver Koenig研究了乙酰胆碱在大脑中的神经传导通路,您猜猜看情况怎样?这与Johnson博士所设想的性格内向的人的神经传导通路是相同的。乙酰胆碱是与大脑和身体中的许多重要的机能有关的另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影响到我们的注意和学习(特别是感性知识的学习),影响我们维持一种平静、活泼的情感,以及利用长时记忆、发动有意动作等。当我们在思考和体验时,它刺激我们产生一种美好的情感。当前许多关于乙酰胆碱的研究加强了我们对性格内向的人的大脑和身体的一些情况的理解。
乙酰胆碱是我们发现的第一种神经递质,但当其它的神经递质被发现后,研究的重点就转到新的发现中去了。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