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谁是剥削企业的人-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倍源耍痘秩毡ā纷鼙嗉B蕖に固└穸≒aul E。 Steiger)十分推崇,他认为,“企业的成功不仅仅意味着老板的成功,更意味着每个员工的成功。只有企业发展壮大了,你才能够有更大的发展。企业和你的关系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管最开始是你选择了这家企业,还是这家企业选择了你,你既然成为了这家企业的员工,就应该时时刻刻竭尽全力为企业做贡献,与企业共命运。企业就是你的家,要是家庭不幸,你也会遭遇不幸。”为此,任何一位老板,没有一个不希望自己的员工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家,把公司当作自己的事业,把自己融入到公司中,勤勤恳恳地工作,和公司共同发展。这时,你要积极回应老板的要求,以公司为家,努力工作。除了极少数的人能直接创建自己的事业,大多数人都必须走一条相同的路,依托公司构建自己的职业生涯。只要你是公司的一员,就应当以公司为家,和公司荣辱与共。你要抛开任何借口,投入自己的忠诚和责任感,全身心地融入公司,尽职尽责,处处为公司着想,理解公司面临的压力,以公司主人的态度去应对一切。
在亚拉巴马州,有一名叫珀西·布里奇曼的年轻人,在一家有名的广告公司工作,公司总裁乔治·明诺特管理精明,为人亲和。珀西·布里奇曼的工作就是帮总裁签单拉客户,谈判过程中,珀西·布里奇曼的谈吐令许多客户敬佩。
珀西·布里奇曼刚进入公司时,公司运转一切正常,他工作得得心应手。这时,公司承担了一个大项目的策划——在城市的各条街道做广告。全体员工对此惊喜万分,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每个街道做十多个广告,全市至少也有几千个街道,这给公司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应是十分可观的。
乔治·明诺特总裁在发工资那天召集全体员工开会:“公司承担的这个项目很大,光准备工作就耗资几百万元,公司资金暂时紧张。所以,该月工资就放到下个月一起发放,请你们谅解一下公司。工资早晚都是你们的,只要我们把项目搞好,大家一起来共享利润。”所有的员工都对乔治·明诺特总裁的话表示赞同。
可是半年以后,风云突变。公司经过辛苦奔波,全套审批手续批下来的时候,却因资金缺乏,完全陷入停滞状态。别说给员工发工资,就连日常的费用也只能向银行求援。此时公司景象暗淡,欠款数目巨大,银行也未能给予他们答复。
然而,就在这个困难时期,珀西·布里奇曼说出了心里的想法:全体员工集资。乔治·明诺特总裁笑笑,无奈地拍拍他的肩膀:“能集多少钱?公司又不是几十万就能脱离困境,集资几十万只是杯水车薪,连一个缺口都堵不住。”
当乔治·明诺特总裁召集全体员工陈述公司的现状时,一下子人心涣散,人员所剩无几。没有拿到工资的员工将乔治·明诺特总裁的办公室围得水泄不通,见乔治·明诺特总裁实在无钱支付工资,他们各取所需,将公司的东西分得一无所有。珀西·布里奇曼并没有放弃,这么好的机会,难道就这样付诸东流吗?一种坚定而执着的信念支撑着他:沙漠里的人也能生存。不到一个星期,公司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个人时,有人来高薪聘请珀西·布里奇曼,但他只说:“公司前景好的时候,给了我许多,现在公司有困难的时候,我得与公司共渡难关,我不会做那样不道德的事。只要乔治·明诺特总裁没有宣布公司倒闭,他留在这里,我始终不会离开公司,哪怕只剩下我一个人。” 。 想看书来
第四章 让企业成功,让自己成(3)
事情总在人的意料中,不久公司只剩下他一个人陪乔治·明诺特总裁了,乔治·明诺特总裁歉疚地问他为什么要留下来,他微笑着说了一句话:“既然上了船,船遇到惊涛骇浪,就应该同舟共济。”
街道广告属于城市规划的重点项目,他们停顿下来以后,在政府的催促下,公司将这来之不易的项目转移到另一家大公司。但是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乔治·明诺特总裁提出了一个不可说不的条件:珀西·布里奇曼必须在你公司里出任项目开发部经理。乔治·明诺特总裁握着珀西·布里奇曼的手向那个公司总裁推荐:“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只要他上了你的船,就一定会和你风雨同舟。”一个公司需要许多精英人才,但更需要与公司共命运的人才。
加盟新公司后,珀西·布里奇曼出任了项目开发部经理。原公司拖欠的工资,新公司补发给了珀西·布里奇曼。新公司的总裁握着珀西·布里奇曼的手微笑着说:“这个世界,能与公司共命运的人才非常难得。或许以后我的公司也会遇到种种困难,我希望有人能与我同舟共济。”
珀西·布里奇曼在后来的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离开过这个公司,在他的努力下,公司得到了更为快速的发展,如今珀西·布里奇曼已经成为了这家公司的副总裁。在这里,想说的不是珀西·布里奇曼这个年轻人卓越的能力,而是他自至始终都与公司老板同舟共济的精神。
作为一名员工,除非迫不得已,最好不要动不动就想以跳槽来改变自己境遇,你可以在岗位上勤恳工作,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积极进取,帮助公司腾飞,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你走向成功。如果你连连换工作,相信老板会想:我这里又是他的一块跳板,一块试验田……一旦老板对你这样认识,你的处境就不妙了。
对于公司来说,只要每个员工以公司为家,满腔热情地为公司工作,会使公司的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还能增强公司的凝聚力,使公司更具竞争力,能让公司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更好地立足。对于员工来说,忠诚能使你更快地与公司融为一体,真正地把自己当成是公司的一分子,更有责任感,对将来更加自信。老板总有一天会给你理想的回报。
为了公司的利益,要为公司保守秘密。公司的各种事情都不可以随便张扬,更不可泄露。
哈恩先生是一家公司的副总经理,他的工作表现大家有目共睹,然而半年之后,他却悄悄地离开了公司。
同事们很为他惋惜,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离开。一次,原公司的朋友约哈恩先生聚会,在酒吧里,哈恩先生喝得烂醉而吐露真言:“我为了点私利而失去了工作。竞争公司为了得到他们梦寐以求的商业秘密,暗地里送给我5万块钱,作为交换,我把公司的秘密泄露给了他们。”
后来,总经理发现了这件事,哈恩先生不能在公司呆下去了,就只能辞职。哈恩先生丧失了对公司的忠心,公司还会从他身上奢望什么呢?
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家,不应仅仅把目光放在今天,还要放眼公司的明天。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你不要陶醉于一时的成就,赶快想一想未来,想一想现在所做的事有没有改进的余地,这些都能使你在未来取得更长足的进步。尽管有些问题不属于你考虑的范围,你也没有最终的决策权。但是你可以向老板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这说明你尽了一个公司主人该尽的责任,对公司充满了爱心,你也会得到老板的信任。
第四章 让企业成功,让自己成(4)
作为一名员工,不要忘了自己的角色,你需要为公司争取利益,而不是为了你自己的利益。只有公司“发达”了,你才会跟着“发达”,万万不可越位。有时,公司与你的个人利益也会发生冲突,这时你千万不能把公司利益置之度外,让自己一时糊涂,把培育了自己的公司出卖了。
有许许多多的老板,他们多年来费尽心机地寻找能够胜任工作的人。这些企业所从事的业务并不需要出众的技巧,而是需要谨慎、朝气蓬勃与尽职尽责。他们聘请了一个又一个员工,而这些员工却因为粗心、懒惰、能力不足,没有做好分内之事而频繁遭到解雇。与此同时,社会上众多失业者却在抱怨现行的法律、社会福利和命运对自己的不公。
一位父亲告诫他的每个孩子:“无论未来从事何种工作,一定要全力以赴、一丝不苟。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不会为自己的前途担心。世界上到处是懒散粗心的人,那些善始善终的人是供不应求的。”
以公司为家,为公司奋斗不息,公司也会给你不错的回报,奖励的方式可以不同,可以就在今天、下月或明年。
然而在今天这种竞争狂热而激烈的经济环境下,你可能感慨自己的付出与受到的肯定或获得的报酬并不成比例。
这种情况下,你不要把它放在心里,每当你感到工作过度却得不到理想工资、未能获得上司赏识时,记得提醒自己:你是在自己的公司里为自己做事,你的产品就是你自己。
你能给自己最好的推荐就是以正确的心态提供最优良的服务。别人对你的看法相当重要,如果你被认定是一个积极向上、有重要贡献的人,你就会备受欢迎。同事们会重视你,顾客们会欣赏你。如果你能保持这些优点,你的老板也会肯定、奖励你。虽不能一夕成功,却也绝无永远失败的顾虑。
一切为了公司,要反问一下自己是否是一个合格的员工?当公司遇到困难时,你是否挺身而出?当自己受到公司的不公平待遇的时候,你是否抱怨不止?如果你的行动、表现与作为公司主人的你应该做出的行动、表现一样的话,你已经完完全全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家了,不久的将来你就会成为老板。
把公司看作是自己可以托付的地方,为自己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你就要献出爱心和努力,那就是比老板更积极地、主动地工作。然而,很多人却认识不到这一切,他们片面地认为“公司是老板的,我只是替别人打工,工作得再多、再出色,得好处的还是老板,于我何益?”存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容易成为“按钮”式的员工,天天按部就班地工作,缺乏活力,根本没什么责任心。这种想法和做法无异于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和自毁前程,更不会为了公司而兢兢业业地去工作、去拼搏。
英特尔总裁安迪·葛洛夫应邀对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生发表演讲的时候,提出以下的建议:“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别把自己当成员工,而应该把公司看作自己开的一样。”自己的职业生涯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人可以掌控,这是你自己的事业。这就要求自己比老板更积极主动地工作,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起责任,并且持续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照这样坚持下去,你的表现便能达到崭新的境界,为此你必须全力以赴。
如果你是老板,你对今天所做的工作完全满意吗?别人对你的看法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对自己的看法。回顾一天的工作,扪心自问:“我是否付出了全部精力和智慧?”
第四章 让企业成功,让自己成(5)
不要以为老板做的事很少,总是一副不紧不慢、悠然自得的样子。其实,他们的头脑中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公司行动的方向和进度,一天操劳十几小时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不要吝惜自己的私人时间,要敢于为公司工作更多的时间,一到下班时间就率先冲出去的员工是不会得到老板喜欢的,即使你的付出得不到什么回报,也不要斤斤计较。除了自己分内的工作之外,尽量找机会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让公司觉得你物超所值。
如果你是老板,一定会希望员工能和自己一样,将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更加努力,更加勤奋,更积极主动。因此,当你的老板向你提出要求时,请不要拒绝。
以公司主人的心态对待公司,你就会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老板乐于雇用的人,一个可能成为老板得力助手的人。更重要的是,你能心安理得地沉睡入眠,因为你清楚自己已全力以赴,已完成了自己所设定的目标。
你要时时给自己敲响警钟,告诫自己不要满足于已有的成就,不要因自己为公司做出了些许贡献而止步不前。如果你想让公司这个家永远繁荣昌盛,就应该时时警告自己不要躺在安逸的床上睡懒觉,要让自己每天都处在别人无法企及的激情状态下努力工作,除了公司会因你而充满活力,相信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垂青于你。
一个把公司视为自己的一切并尽职尽责完成工作的人,终将会拥有自己的事业。许多管理制度健全的公司,正在创造机会使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因为人们发现,当员工成为企业所有者时,他们表现得更加忠诚,更具创造力,也会更加努力工作。有一条永远值得人们铭记的道理:把自己看作公司的主人,你就会走向成功。
最能考验以公司为家精神的时刻,就是在公司遭遇到困难的时候员工的表现。员工初进公司的时候,公司不惜代价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员工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当公司遇到困难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经常是不辞而别,这样的人对公司缺乏最起码的感情和忠诚度。
不为培育了自己的公司尽一份力,在公司最需要支持的时候离去,直接受损害的是公司,从更深层次角度上看,对员工个人的伤害更深,无论是个人资源的积累还是所养成的“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习惯,都会使员工的价值有所降低。频繁跳槽,不利于自己的经验积累和进步,更重要的一点是,难以取得老板的信任,也没有自己进一步发展的机会,这一问题必然阻碍你通向成功之路。
与公司荣辱与共的员工不仅是一个合格的员工,更是一个优秀的员工,在公司中,这样的员工才能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一个持续的能量保障《哈佛商业评论》是这样描述这类优秀的员工的:“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只要他上了公司的这条船,就一定会和公司风雨同舟。”一个公司需要许多精英人才,但更多的是需要与公司共命运的人才。今天,很多人都在用员工的思维方式工作的时候,如果你能够以公司领导人的思维方式去工作,和你的公司领导人站在一起,和他同舟共济,你一定会脱颖而出,成为公司里最出色的人物。
轻视工作将让你一无所有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每份工作都有它的价值。你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你便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工作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陪伴我们安然行走在人生大道上的重要保障。因此,对我们来说,一切合法的工作都值得我们去尊重,一切值得我们尊重的工作都有它不容轻视的价值。
第四章 让企业成功,让自己成(6)
现任通泰电子集团首席执行官的约翰·克林斯顿在向外界介绍他的成功秘诀时说:“我并不认为自己有多么优秀,我只是经常对自己的员工强调:在公司中无论你是什么身份,干着什么样的工作,是CEO,还是普通员工,都必须记住一点,否定自己的劳动是个巨大的错误,只有看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才会有发展。”
现在,有很多人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只能勉强领薪,在人生事业上无足轻重。正是这样的态度严重地限制了他们突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阻碍了他们事业的发展。他们置身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之中,虽也将工作当成一种必须,但却认识不到工作的真正价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苦劳作不过是为了生计。他们轻视自己的工作,对工作敷衍了事,总把心思放在怎样才能干一件大事来摆脱自己的现状上。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有大的发展!
我们知道,一个人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他便会朝着自己认定的那个方向发展。你认为自己的工作很卑微,没有前景,所以每天要去工作只是为了糊口。你对工作缺乏热情,甚至消极怠工,工作自然不会使你成功。同样,你认为自己能力有限,不能承担重任,因此在工作上只是不马虎行事,而从不去积极进取。这些想法就注定你只能成为公司的二流员工,平平庸庸地过一辈子。
反过来,如果你认为自己很重要,自己的工作亦非常重要,便能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接收到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会帮助和促使你把工作中的每一件事都做得更好。一件做得更好的工作意味着更多的升迁机会、更多的薪金、更多的效益,以及更多的发展空间。
因此,一个人尊重自己的工作其实就是尊重自己。
著名的管理咨询专家蒙迪·斯泰尔在为《洛杉矶时报》所撰写的专栏中曾经说道:“每个人都被赋予了工作的权利,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了他对待生命的态度,工作是人的天职,是人类共同拥有的一种崇高精神。当我们把工作当成一项使命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发现机会,取得成功。当然,拥有这种工作态度或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当‘轻视工作’成为一种习惯时,其结果可想而知。工作上的日渐平庸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只是损失了一些金钱和时间,但是在对你的人生将留下无法挽回的遗憾。”
奎尔是一家汽车修理厂的修理工,从进厂第一天起,他就开始喋喋不休地抱怨:修理这活太脏了,没本事的人才干这样的活,一天到晚累个半死,浑身上下没一处干净地方,真是丢死人了。
如此,奎尔每天都在这种抱怨和不满的心情中度过。他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一份很低等的工作,只是日复一日地在为这点可怜的工资出卖苦力。因此,他便慢慢的开始消极怠工,当同他一起进厂的同事将眼光盯着师傅手上的“活”时,他却窥视着师傅的眼神和举动,稍有空隙便偷懒耍滑,应付手中的工作。
几年过去了,当时同他一起进厂的三个工友,各自凭着自己的手艺和工作的劲头,或升职做了他的上司,或另谋高就有了自己的事业,或被公司送进大学进修,只有他,仍旧在抱怨声中,做着他自己蔑视的修理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四章 让企业成功,让自己成(7)
奎尔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难道是一种偶然吗?相反,这是一种必然。作为员工,你幼稚地认为你对工作的轻视目光,会瞒得过老板的视线。老板们或许并不了解每个员工的具体表现,熟知每一项工作的细节,但他能做为你的老板,或者因为经验,或者因为曾经在某方面卓有成效的努力,一定有他超出一般的能力和见识,你轻视他给你的工作,他自然也会根据你对工作的态度,来设定你在公司的未来。
其实在我们身边,奎尔这样的人并不少见,他们不尊重自己的工作,不能将工作看成是创造人生事业的必由之路和发展人格的助力,而把它视作衣食住行的供给工具,认为工作是生活的代价,是无可奈何、不可避免的劳碌。这样的错误观念将他们的人生和事业都定格在一种永远被动的生活方式里,使他们不愿意奋力崛起,努力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对他们来说,只有体面的工作才是真正的工作,只有从事高薪的工作才能使自己致富。岂不知任何伟大的工程都始于一砖一瓦的堆积,任何耀眼的成功也都是从一点一滴中开始的。这一砖一瓦、一点一滴的累积,都需要他们在工作中以尽职尽责的精神去完成。
好岗位、好工作人人趋之若鹜,普通琐碎的工作人人唯恐避之不及。但好工作和好岗位是从哪里来的呢?什么样的工作才算是普通琐碎的工作呢?
亨利和阿尔伯特是同班同学,两个人大学毕业后,恰逢英国经济动荡,都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便降低了要求,到一家工厂去应聘。恰好,这家工厂缺少两个打扫卫生的职员,问他们愿不愿意干。亨利略一思索,便下定决心做这份工作,因为他不愿意依靠领取社会救济金生活。
尽管阿尔伯特根本看不起这份工作,但他愿意留下来陪亨利一块儿干一阵子。因此,他上班懒懒散散,每天打扫卫生时敷衍了事。一次,两次,三次,老板认为他刚从学校毕业,缺乏锻炼,再加上恰逢经济动荡,也同情这两个大学生的遭遇,便原谅了他。然而,阿尔伯特内心深处对这份工作抱着很强的抵触情绪,每天都在应付自己的工作。结果,刚干满了三个月,他便彻底断绝了继续干这份工作的念头,辞了职,又回到社会上,重新开始找工作。当时,社会上到处都在裁员,哪儿又有适合他的工作呢?他不得不依靠社会救济金生活。
相反,亨利在工作中,抛弃了自己作为大学生——高等学历拥有者的身份,完全把自己当作一名打扫卫生的清洁工,每天把办公走廊、车间、场地,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半年后,老板便安排他给一些高级技工当学徒。因为工作积极,认真勤奋,一年后,他成为了一名技工。不仅如此,他始终抱着一种积极的态度,在工作中不断进取,认真负责。两年后,经济动荡的局面稍有好转时,他已成为了老板的助理。而阿尔伯特此时才刚刚找到一份工作,是一家工厂的学徒。但是,他认为自己是高等学历拥有者,应该属于白领阶层。结果,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仍然干得一塌糊涂,终于在某一天又回到社会上去寻找工作。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一个不轻视自己工作的人,工作中任何一件琐碎和不起眼的小事都会成为他成长和锻炼的机会,一个尊重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人,他的未来必定充满希望。
第四章 让企业成功,让自己成(8)
平凡的是工作岗位,平庸的是工作态度。无论你从事的工作多么琐碎,都不要看不起它。要知道,所有正当合法的工作都是值得尊敬的。只要你诚实地劳动,没有人能够贬低你的价值,你在工作中所收获到的一切,完全取决于你对工作的态度。
将自我实现与企业利益达成一致
对一个人来说,生命中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工作,无论你在这世界上选择什么样的工作,为什么工作,如何对待工作,从根本上来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关于干什么事和得什么报酬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乎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问题。因为除去工作的其他意义不谈,工作首先是一种社会创造,创造必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会使他人受惠,使他人受惠的创造必然使创造者的工作价值得以提升。因此,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所从事的工作不仅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和理想,同时也是在为社会为他人创造价值。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尼尔·卡尼曼是一位美式足球的铁杆球迷,他从不错过每年一月份的季后赛。美式足球比赛时间为一场60分钟,其实并不算长,但同其他球赛一样,其中少不了犯规、换场、中场休息、伤停补时、教练叫停等,这样要耗费很多时间。花这么长的时间在电视机前看比赛,尼尔·卡尼曼感到很浪费时间,甚至产生了罪恶感。然而,球赛又不能不看,因此为了在心理上找到平衡,他准备在看球赛时给自己找点事干。
于是他在后院捡了两大桶核桃,放到客厅里,一边看电视,一边敲核桃,这样忙碌着使自己不至于闲着无事,心里自然安定了许多。
可尼尔·卡尼曼边看球赛边敲核桃时,脑子突然冒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自己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前无事可做会有罪恶感?为什么自己这么一会儿没工作就心里不踏实?
尼尔·卡尼曼在不断地敲核桃的过程中悟出了一道理:社会赞许工作,工作不仅对个人有好处,对其他人也有好处。如果一个人饱食终日而无所事事,那么除他自己受到损失之外,别人也无法享受他从事生产带来的“交换价值”。
尼尔·卡尼曼由此得出一个观点:社会对工作赋予道德上正面的价值,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是啊!社会赋予了工作正面的价值,又鼓励人在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如果有一天人类停止了工作,这个社会便无价值可言,人类社会的毁灭也就不远了。因此,工作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人们不仅可借此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满足心理上的各种欲望,还可以借此肯定自己人生的价值,以及作为社会大家庭一分子的生命意义。
正如蜜蜂的天职是*酿蜜一样,人的天职就是工作。如果一个人轻视他自己的工作,而且做得很粗糙,那么他决不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同时也会慢慢让自己瞧不起自己。如果一个人认为他在工作中得到的只是苦累、烦闷,甚至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那么一定工作得很糟,他不是在敷衍工作便是在糊弄自己。同样,如果一个人想坐享其成,不愿参加任何工作的话,那么他不仅失去了人生最大的财富,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生命的意义。
有一个乞丐,因为上了年纪行走不便,乞讨所得已很难让他维持生计了。
有一天,他遇到了上帝,极力请求上帝满足他三个愿望,上帝欣然答应了他。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四章 让企业成功,让自己成(9)
乞丐的第一个愿望就是要变成一位有钱人,上帝立刻满足了他。成为有钱人后,乞丐见自己有了钱却已年老便说出了第二个愿望:年轻40岁。上帝挥挥手,老乞丐变成了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
乞丐兴奋极了,心想自己现在又年轻又有钱,如果一辈子不用工作就更好了,便对上帝提出了自己的第三个愿望:一辈子不要工作。上帝又答应了他。于是乞丐立刻又变回了原来的他——一个整天在路边街角乞讨的又老又脏的乞丐。
乞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向上帝惊叹道:“这是为什么?我怎么又变回原来的样子了?”
上帝说:“工作是我能给你的最大财富了。想一想,如果你什么都不做,整天无所事事,给你再多的东西有什么用?只有不断去工作,你的生命才有意义。一辈子不要工作,你要那么年轻干什么?”
乞丐听后呜咽着说:“可是我不想一无所有!”
上帝说:“你已经将我赐予你的最大恩赐都扔掉了,你只能像以前一样一无所有了。”
这是一个颇有寓意的小故事,其现实意义在于告诫人们不要忘记生存的根本。虽然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像乞丐那样贫穷,也不可能像乞丐那样愚蠢地去渴望成为有钱的闲人,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着过上安逸生活的欲望。这种想法的本质就是轻视劳动,忽视工作在生命中的价值和重要性。
美国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曾说过:“除了工作,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也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强的个人使命感和一种活着的理由。工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生活的质量。”
有一位医生,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