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皇系统-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丁建阳,说这么多还不是因为你害怕我西凉大军,以你并州的那点军马,不够给本太尉塞牙缝才是。再说了,如果不是靠着吕将军英雄少年,以你这个蠢才的能力,早被本太尉砍下脑袋当球踢了,还在这里大言不惭。”

  董卓对吕布的时候好言好语,但是对丁原时却同样没有好脸色,冷嘲热讽外加威胁恐吓,就差没有卷起胳臂直接上前厮打了。

  “吱——”

  就在气氛有些紧张之时,突然皇宫朱雀门打开了,顿时文武百官按照次序鱼贯而入,董卓与丁原二人也同时朝对方冷哼了一声,各自走了进去。

  不过,丁原在起步之时,却是冷冷地盯了吕布一眼,目光中充满了对他的怀疑和警告,这让吕布心中相当地不爽。

  “各位卿家,如今北方凉州、并州,南部荆州部分郡县,东南方扬州,东部徐州,东北幽州、青州,西部益州等各地均有奏报呈上,皆言有黄巾余贼死灰复燃,杀戮朝廷命官,抢劫百姓财物,无恶不作,令天下百姓不能安居。诸位皆是大汉朝廷重臣,可有什么良策呢?”

  少帝刘辩高坐龙椅之上,虽然声音显得年轻,但是话语却非常沉重,带来的消息让文武百官纷纷心惊,大家都知道天下多处乱起,但是身在京城的他们还是不太了解具体情况,现在由少帝一说,他们才明白黄巾余贼竟然有了如此之势。

  对于黄巾贼闹出来的乱子,朝廷里面的文武百官都是清楚的,因为这才过了几年时间而已。虽然黄巾贼的主要人物张氏兄弟及一些巨孽都已经伏诛了,但是各州各郡还多有残余的黄巾贼隐伏,更有部分黄巾残部一直活跃着难以消灭。

  不过,剩余下来的黄巾余贼,朝廷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命令各州郡刺史负责率领地方军队剿灭,却想不到竟然会越剿越多了。

  现在听到了少帝的问话,众多大臣纷纷低下头来,因为他们实在是没有好办法。不过,朝廷之中始终是不乏人才的,当下就有司徒王允站了出来:

  “启奏圣上,朝廷已经组建了征讨大军,如今天下混乱,正是征讨大军出力的时候了。臣以为,可以派遣太尉大人及各位将军统领征讨大军开赴四方,以讨伐黄巾余贼,必定能够扫平天下。”

  (未完待续)



………【233、点将台】………

    听了司徒王允的话,群臣纷纷议论,都认为他说得有理,朝廷组建了征讨大军,那么自然应该负起征讨各方黄巾余贼的责任,所以派他们出兵各方也是实情。

  “圣上,虽然如今朝廷组建了征讨大军,但是大军刚刚组建,彼此还不熟悉,恐怕难以有效配合默契,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战力。”

  董卓当然不愿意自己带着军队就此离开朝廷,所以就想要推托责任,因为他目前正要除掉丁原掌握洛阳的形势,如果大家分散开了去征讨黄巾余贼,那么又怎么能够如愿呢?

  “太尉大人此言差矣,虽然征讨大军是由各方军马组成,但是目前统领各位将军统领的都是本部军马,谈何不能指挥配合呢?本官昔日曾经奉命领军参与过剿灭黄巾之战,率领的也不是本官训练的军队,但是仍然能够有所建树。若是太尉大人不愿意离开洛阳而去征战,那么请将你的西凉军马将给本官,本官愿意为圣上分忧,统领西凉军马前去剿灭黄巾余贼。”

  这时,一位大臣排众而出,却是以前的尚书如今的司空卢植,他的话音慷慨激昂,令众臣侧目,但是董卓听了却心中暗骂。

  “司空大人说得不错,末将愿意率领本部军马为圣上分忧,绝不像某些大人那样怕这怕那,推三阻四,请圣上下旨吧。”

  同时,丁原也站了出来请命,顿时让董卓更是下不了台。你身为太尉不想率领军队前去剿匪,不但连文臣司空卢植愿意领兵出征,同时同为武将的其他将军却表示愿意出征,你还有什么话好说呢。

  “圣上,臣不是不愿意为国家出力剿匪,而是想到征讨大军的各个营还没有过统一的训练,担心上了战场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战力,反而会影响到朝廷的声誉,白白地牺牲了一些将士。不过既然其他各位大臣都认为没有问题,臣麾下的西凉军也同样没有问题。当然。臣麾下自有领兵的将领,所以愿意命我部下华雄将军领兵出征。”

  看到少帝望了过来,董卓知道今天无法推托了,只得立即答应了让华雄领兵出征,而他自己则是要坐镇京城洛阳的。

  “太尉部下有猛将,末将手下也同样的吕布。不若太尉与末将同时派遣部将和二千军马出征,谁的部将若是失败了就斩了他,同时自己承认不如他人,如何?”丁原不忘抓住每一个机会将董卓的军。

  但是。他将吕布推出来与董卓手下的一名部将相比,而且谁征讨不力回来就斩了谁。虽然说自己有信心,但是却不甘心被当成丁原的棋子,因此心中更加愤恨不平了。

  “丁将军,朝廷大事,岂能赌博呀。二位爱卿派出部将领兵征讨黄巾余贼,朕甚是欣慰,对于这些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只要他们忠于朝廷,尽力杀敌。无论最后的成败,都是值得嘉奖的,所以请不要拿将士们的生命来开玩笑了。

  朕早有耳闻,丁将军义子吕布吕奉先,武艺精熟,力大无穷,纵横沙场。鲜遇对手,这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当要爱护才是。此外,朕也听说太尉身边有几员猛将。华雄是其中之一,勇猛异常,冲锋陷阵,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有了他们率军出征,朕非常放心。如今正好洛阳城外点将台竣工了,明日朕就于点将台上封赏众将,激励全军将士,同时检阅大汉雄师。”

  少帝一声令下,确定第二天于洛阳城外十五里处的羽林军大营检阅大军,到时候御林军、羽林军和征讨大军的大部分都要到达点将台旁,这也是少帝刘辩试验点将台这样特殊建筑和奇物军令状的时候。

  刘辩相信,点将台是系统所出,一定会有它特殊的用途,顾名思义,点将台肯定是用于朝廷大将的,所以他才趁机想到了要搞一个检阅军队,封赏众将,实际上是想研究点将台的用途。

  不仅如此,还有军令状,这件奇物的价值应该不在点将台之下,因为它本来就是作用于军中的,原本是让领兵大将定下军令状,用来约束他们的一些行为,而现在系统给出的军令状不知道有什么用,所以也要趁机研究一翻。

  点将台,位于洛阳城外十五里处羽林军大营之中,此台刚刚修建竣工,长宽高各三丈三尺,全部由红色的页岩垒成,显得高大雄伟,气势非凡,凌空而立,傲视万代。

  台上中央位置,还有一个长宽高各三尺三寸的小台,上面竖立一根粗壮的旗杆,高三丈,上面挂一面金黄色的旗帆,迎风飘扬,猎猎作响,上面写着“军令状”三个金色大字,远远望去在朝阳之下散发出万道金光。

  天色大亮,一队御林军和大内侍卫组成的卫队约千余人从洛阳城中蜿蜒而来,队伍中间有着七彩华盖,正是天子车辇,周围旌旗猎猎,如同枪林,直奔点将台而来。

  御林军的前方,有一员武将策马为前导,正是御林军统领,现为御林中郎将的甘宁,他一身金黄甲胄,背后扬起红色的披风,手里持着一对水蓝色的双股叉,威武不凡。

  同时,御林军的后方也有一员大将纵马而行,正是御林军的另一名大将,御林军中郎将淳于琼,与甘宁一般的装束,手持一根长矛,目视前方,催促着后方的御林军将士保持警戒状态。

  而在那七彩华盖的下方,却并没有巨大的华丽车辇,少帝刘辩头戴九龙朝天紫金冠,身穿九龙朝阳黄金袍,正骑着赤兔而行。

  赤兔在刘辩的身下,非常温顺,时不时地还抬起头来打个响鼻,显得非常地惬意,在刘辩的身上,它感觉到了真龙气息,这是令万兽臣服的龙气,虽然非常微弱,但是对它来说也不得不服从,而且长期跟随在刘辩身边,受到龙气的滋养,对赤兔来说还有着巨大的好处,可以说现在除了刘辩,想让它认任何人为主,恐怕它也不会愿意了,就是它原来的主人董卓也没有办法让它回心转意的。

  (未完待续)



………【234、封禅点将】………

    陪伴在刘辩身边的,有许多朝中重臣,如大将军皇甫嵩、车骑将军朱隽、后将军袁隗、卫尉兼大内侍卫统领典韦以及如今担任离大内侍卫小队长的许彪。

  同时,围在少帝刘辩及众臣们周围的中一圈黑色的甲士,他们全部身着统一的精良甲胄,一身黑色,骑着高头大马,持着黑色长枪,佩着黑色利刀,脸上的神色肃穆,虽然都显得年轻,但是却个个身上透出肃杀之气息,显然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是精锐而且非常强悍。

  这些黑色甲士就是大汉的大内侍卫,负责整个皇宫的安全,同时也负责少帝刘辩及宫中后妃等的安全,他们只听从少帝刘辩的命令,个个都是死士,是一支让朝中大臣们捉摸不透也心中害怕的侍卫队伍。

  就是负责洛阳城的御林军众将士,也对这支队伍敬而远之,不仅因为他们知道这支队伍战力强悍,还因为他们明白这支队伍都是不怕死的少帝亲卫,比起他们来更为忠诚,随时可以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少帝。

  “圣上,不知道这些大内侍卫所穿的精甲是从何而来的?如果能够普及到整个御林军和羽林军的话,恐怕平定天下也未为可知呀?”

  少帝刘辩的身边,大将军皇甫嵩看着身边的这些黑色甲士,感受着他们身上的强悍气息,不由得充满了向往地问道。

  “大将军所言甚是,如此精良的甲胄武器。是我们大汉如今绝对生产不出来的,如果能够有更多这种精良的装备,我们大汉何惧那些黄巾余贼,很快就能够将他们平定了。”

  车骑将军朱隽也与大将军皇甫嵩一般的心思,还有周围的其他一些武将们,也全都流露出非常炽热的目光来。

  “你们想得倒是轻松,可知道这种装备的昂贵。它们是从遥远的国度运来的,需要三年的时间才能够到达我们大汉,所以当初先帝为了订购这一批装备,将朝廷的国库都几乎耗空了。要想装备所有的羽林军和御林军。恐怕极不现实呀。否则的话我又怎么会吝惜呢,一定会想尽办法为朝廷大军装备好的,这样他们的战斗力能够成倍的增加了。不过呢,我如今已经派人去订购了一批装备,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是足够在御林军和羽林军中装备出来二支精锐了,所以在这批装备运回来之前,就看御林军和羽林军他们的表现了。”

  少帝刘辩轻松地说道,不过却点燃了周围的御林军和羽林军众将士的心。他们互相望向彼此的目光中充满了竞争的意味,个个都摩拳擦掌等待着大展拳脚的机会。

  不多时。圣驾幸临羽林军大营,而点将台前方已经是排列得整整齐齐的朝廷大军,主要是羽林军大部和征讨大军的全部,列成十个方阵,前方各有一名主将,身后立着大旗,两旁排列着几员偏将,气势壮观。

  “圣上驾到——”

  突然,车驾之中传出一声高亢嘹亮的声音。声音中充满了穿云裂石一般的力量,清晰地传遍了点将台前方的二万余大军之中,在每一个人的耳边响起。

  御林军迅速地在边上集结了起来,形成了一个新的方阵,只有那数百名大内侍卫,他们并没有排列在旁边,而是将点将台团团围了起来。巨大的七彩华盖停留在点将台后方的台阶旁边。

  通向点将台的台阶非常宽大,完全是能够通行战马的,所以少帝刘辩直接骑着赤兔登上了点将台,周围数万将士静无声息。只听得赤兔踏踏的声音清晰响起。

  还在台下的时候,刘辩就感受到了点将台的高大壮观,心中充满了激荡之情,虽然只是刚刚修建而成,但是它却仿佛自古以来一直屹立在此一般,透出一股无形的威压。

  那前方的数万羽林军和征讨大军的感觉更为强烈,面对着高大壮观的点将台,他们觉得面对着的是一座巍峨的高山,只能够仰视,烙印在他们的心间,让他们不自觉地充满了一种虔诚之心。

  就在刘辩骑着赤兔踏上了点将台的第一级台阶时,突然他的脑海中一声嗡响,瞬间他与点将台之间就形成了一种无形的联系,这是系统为他开启了点将台的特殊功能的标志。

  “点将台,为上古之时黄帝征讨天下登台拜将之所,能够对所有忠诚于帝王的将士提升能力士气,能够福泽他们在战场中少受伤害,能够庇护他们受到的创伤较快地恢复。系统给出的建筑图纸,修建而成的只是点将台的仿品,但是仍然具有其大部分的功能。”

  刘辩的脑海中出现了系统的说明材料,顿时明白了点将台的许多功能,当真是非常神秘无比强大,令当世之人想像不到。

  随着刘辩的身影出现在点将台上,顿时下方有数万将士感受到了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气息,已经与点将台融为一体了,如同一位天之君王俯瞰着众生,目光如电,高达万丈,气凌天下,万物俯首。

  “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将军皇甫嵩名义上是统领大汉所有军队的最高将领,所以他率先策马而出,将手中的武器放在胸前,高声地喊了起来。

  “万岁。”

  “万岁。”

  “万岁。”

  “万岁。”

  顿时,无论是御林军,还是羽林军,以及征讨大军,数万名将士跟着齐声高呼了起来,吼声如滚滚雷霆,又如洪水巨浪,汹涌而来,激昂九天,响彻天际。

  即使是远在十数里外的洛阳城中,也能够听到这巨大的吼声,振荡着每一个人的内心,让人感觉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刘辩一步步地来到小台之前,高高地俯视着下方数万将士,心中也是豪气顿生,不由得抬起头来昂首一声长啸。

  其啸声如同龙吟一般激昂,仿佛困龙腾飞于九天,又如凤凰纵横于三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畅快无比,振动着点将台上空,白云翻滚,如同在响应一般。

  “众将士免礼。”

  刘辩的声音清楚地响起,充满了无尽的威严,三军将士中的大多数人还是第一次见到少帝刘辩,以前听说过不少当今圣上的事迹,如今见到之后令不少年轻将士激动不已,有的瞬间就成为了他最忠诚的士兵。

  “点将台建成,军令状即位,可以开启军令状的功能了。”

  随后,刘辩再一次收到了系统的提示,他当即打开了军令状,骇然发现军令状的功能是他想不到的,可以将百分之百忠心于他的将士的名姓记录于其中,从而不断地提升他们的实力,给予他们更多的庇护,而刘辩还可以通过军令状分化出来的子令与持有子令的将领进行远距离地联系。

  “众将士,今日点将台落成,朕带领你们先祭拜天地鬼神,再祭拜我刘氏先祖,最后进行拜将大典。”

  刘辩的声音再次响起,随后就有天子祭酒出来,更有一些随从带着各种各样的祭祀之物,在点将台下开始祭祀,刘辩率领众将士按照礼节一一地祭拜了天地鬼神和刘氏先祖,花了半个时辰左右。

  “祭祀已成,下面进行登台拜将仪式,先请大将军皇甫嵩上台。”

  皇甫嵩下了战马,一步步从点将台后方走了上去,来到了刘辩的马前,由于甲胄在身便没有下跪参拜,只是垂首而立,并将右手放在胸前,而这也是军中通常所用的礼节。

  “大将军皇甫嵩,一生忠于大汉朝廷,多次率领军队平定边境,安定郡国,剿灭黄巾,立下了功劳。今日朕封赏大将军皇甫嵩于此,赐金银若干,美酒若干,并请上天降福于大将军。”

  刘辩说罢,顿时从点将台上方的军令状上面,散出一道金光落了下来,笼罩了大将军皇甫嵩,半刻之后方才散去,而大将军皇甫嵩顿时感觉自己的身体仿佛年轻了十岁一般,精神饱满,无比充沛。

  “末将谢吾皇隆恩。”

  看到那道金光射落,顿时下方的数万将士全部都惊呆了,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只觉得无比神秘,随后就见到大将军皇甫嵩一脸震惊地望着少帝刘辩,并且不顾甲胄在身,直接跪了下去,磕头于地上,非常地恭敬。

  “大将军为了大汉操劳如此,朕也只是补尝你一些罢了。下面请后将军袁隗、车骑将军朱隽、太尉董卓等人上台受封。”

  后将军袁隗对大汉倒是颇为忠诚,但是对少帝刘辩就没有多少忠诚了,不过他也不会反对少帝,所以得到的赐福比较少,但是也让他感觉身体似乎年轻了不少。

  车骑将军朱隽与大将军皇甫嵩一样,自从去年少帝刘辩救了他们,他们的心中就对刘辩绝对忠诚了,所以得到了巨大的好处,像皇甫嵩一样感觉像是年轻了十岁,事实上是他们得到了十年的生命力。

  至于董卓,表面上恭敬无比,实际上却对刘辩根本一点都不尊敬,时时刻刻想的是取而代之,所以他表面上得到了金光赐福,而实际上却什么也没有得到,不过看到旁边的二人恭敬地道谢,他自然也不得不跟着道谢。

  (未完待续)



………【235、封赏赐福】………

    “下面有请虎贲将军丁原、龙骧将军桥帽、镇国将军王匡、镇东将军高顺、镇南将军张合、镇西将军鲍信上台受封。”

在这些人中,丁原和桥帽对少帝刘辩多少有一些恭敬,但是却也算不了忠诚,所以他们只得到了一丝丝好处,倒是让他们感觉到了。

而其他几人之中,王匡、鲍信是以前何进的部下,与刘辩也较为熟识,对他也有一定的忠诚,所以他们得到了较大的好处。

其次是镇东将军高顺、镇南将军张合二人,他们本来就是慕名而来投奔少帝的,结果得到了少帝的礼遇,心中对少帝颇为感激,对他的忠诚虽然不到百分之百,但是也起码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所以他们得到了巨大的好处,具体表现在身体素质得到改善,实力都有了部分提升。

“卫尉典韦,御林军中郎将甘宁、淳于琼,羽林军中郎将黄忠、赵云、张辽、许褚等人上台听封。”

随后,才轮到了最忠诚于刘辩的七名将领,他们分别掌管着大内侍卫、御林军和羽林军这三支朝廷禁卫军,捍卫着京城洛阳乃至整个京畿之地的安危,也是目前大汉朝廷中最有潜力的几员将领。

只不过,除了卫尉典韦众所周知是完全忠诚于少帝刘辩的之外,其他几员将领看朝廷众臣看来,是因为他们的重要地位才受到少帝的重视的,至少明面上还没有任何人知道他们暗中效忠于刘辩之事。

同样七道金光的光芒射入他们的身体之中。七个人都是对刘辩百分之百忠诚的将领,所以他们得到的巨大收获还要超过皇甫嵩等人,不但身体素质得到了改善,而且个人实力也有了不小的提升,让产震惊的同时,对少帝更是崇敬无比。

“末将等叩谢皇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各军偏将张璋、吴匡、伍孚、周毖、伍琼、许彪、吕布、华雄等上前听封。”

众偏将纷纷激动不已,其中大部分都对少帝刘辩非常忠诚,如许彪的忠诚早就达到了百分之百了,而其他如张璋、吴匡、伍孚、周毖、伍琼也均是忠心大汉的。对少帝也没有什么抵触,所以都得到了不少的好处。

唯有吕布和华雄二人,他们虽然也被那金光射到了身上,但是金光中却并没有能量,只因为吕布对少帝颇有怀疑,觉得他小小年纪身居高位有些不配,而华雄则是只知道忠心于董卓,对于董卓的心思也知道一些,所以对少帝并没有好感。

“下面是对全体将士的封赏。大内侍卫负责皇宫安全,御林军维护洛阳城的安危。羽林军则维系着整个京畿之地的太平,此外征讨大军的责任也非常重大,负有扫平天下黄巾余贼还整个大汉天下平安的重任,所以朕代天行令,给予所有忠诚于大汉,忠诚于朕的士兵以祝福,庇护大家在为国家而征战沙场之时平安。”

随着少帝刘辩的话,顿时整个点将台上突然光芒大作,从那军令状上面散发出了万道金光。如同一道道狂舞的金蛇,满天都是金色的光芒在闪烁,飞向了数万将士众中,落到了一些将士的身上。

虽然说金光笼罩了整个点将台前面的数万大军,但是真正从中得到了好处的却不是很多,最多的是大内侍卫,他们每一个人都得到了好处。

其次是御林军将士。他们是原来的西园禁军扩展建成的,表面上毒莉于朝廷之外,暗中各级统领均向士兵灌输的是忠诚于少帝,忠诚于大汉。所以他们之中也几乎都得到了好处。

再次是羽林军大军,他们是在以前大将军何进掌控的羽林军的基础上扩充起来的,如今人数达到了万人之多,其中还有皇甫嵩和朱隽二人训练出来的精锐,也有蔡中和唐帽训练出来的精锐,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忠于少帝和大汉的,只有极少数人心思还未定。

而相对说来,征讨大军的一万五千人中,镇国将军王匡、镇东将军高顺、镇南将军张合、镇西将军鲍信四人的手下大部分都是忠诚于少帝和大汉的,虽然忠诚度有限,但是也得到了一些好处。

唯有其他三路军马,太尉董卓部下三千西凉军竟然无一人得到好处,虎贲将军丁原和龙骧将军桥帽的部下,各有极少数一些人得到了好处,他们都是在心里面忠诚于少帝和大汉的,而且有的还是今天刚刚受到了震憾才改变了心意的。

台上的刘辩能够清晰地感觉到,在场的近三万大军之中,足有一半以上的将士得到了赐福,也就是说他们都是真正忠诚于自己和大汉的,这让他非常激动。

特别是在丁原、桥帽二人的部队中,也有了数百人忠诚于自己和大汉,刘辩给予他们的赐福更多一些,这样他们在随后实力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慢慢地会成为军中的骨干将领,暗中会影响到更多的将士忠于自己和大汉。

至于董卓的部队,虽然其中还没有忠诚于自己和大汉的人,但是那满天飞舞的金光已经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了神秘的印象,让他们以后面对自己和大汉朝廷军队的时候,会有一些阴影,相当于削弱了他们的战斗力了。

赐福并不是表面上那么轻松的事情,它实际上也是系统在原来的灌顶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大范围的灌顶,需要消耗相当的功勋和信仰才行。

原来的灌顶是针对极少数人的,所以灌顶之后他们的实力在短时间内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如那些影卫以及大内侍卫中的部分资质好的士兵,还有御林军和羽林军中也有极少数忠诚者得到过,如今这些人已经成长为了军中的骨干。

而现在的大范围赐福,主要目的在于改善他们的部分体质,比如说皇甫嵩、朱隽、袁隗等老将,他们的身上原来有一些旧疾老伤,经过赐福之后都会得到好转,身体素质会增强,相当于延长了他们的部分生命。(未完待续)



………【236、西凉状况】………

    其他年轻力壮者,得到的不仅是身体质素的改善,而且还有身体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也就是综合能力的提升,自然也就提升了战力了。

  至于那些普通的士兵,刘辩都是有所选择的赐福的,并没有搞平均主义。对于一般的士兵,能够让他们的身体素质提高一些,力量增大一些就是了。而士兵中年轻有潜质的人,则大力提升他们的各方面素质,这样数年之后他们都会成长起来成为军中的中坚力量了。

  而今天的赐福活动,刘辩最终消耗了二十万功勋和一万五千信仰,折合起来相当于三十五万功勋点了,这还是在他精打细算的基础上,几乎将他的存货给捣完了。

  不过,在赐福之后,刘辩又得到了大量的信仰,数万将士中除了原来就忠诚于他的外,今天就增加了上千名忠诚者,虽然还达不到百分之百,但是也有了百分之八十,才能够产生新的信仰者。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赐福结束了,众将士纷纷高声地喊了起来,其中一部分士兵率先跪拜了下去,渐渐地更多的士兵跪拜了下去,最后所有的将士全都跪拜了下去,包括那些骑着战马的将领们,也全都下了马单膝跪拜了下去。

  “今天检阅大军,是为了给朝廷征讨大军壮行,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今天就到了考验众将士的时候了。现在朕命令,着太尉董卓部下西凉军本部人马前往零陵地区剿灭黄巾余贼。虎贲将军丁原部下本部人马前往颖川剿匪,着龙骧将军桥帽部下本部人马前往河东剿匪,镇国将军王匡部下本部人马前往河内剿匪,镇东将军高顺部下本部人马前往陈留剿匪,镇南将军张合部下人马前往汝南剿匪,镇西将军鲍信前往泰山地区剿匪。时间以半月为期,无论胜负成败均在半月内回洛阳城外,朕将备好美酒,在此等候众将士的好消息。”

  “万岁。”

  “万岁。”

  “万岁。”

  当下,无论是哪一支军队。包括了御林军和羽林军在内,全体将士纷纷举起了手里的武器,高声地吆喝了起来,当真是让人热血沸腾,恨不得亲自上战场去冲杀一翻,方才对得起自己的男儿躯。

  检阅之后,朝廷为每支军队准备了半个月的粮草,众将士纷纷出发而去,而董卓和丁原均未亲自出动。而是分别派遣华雄与吕布领兵前去剿匪,他们则留守洛阳城。享受美好的生活。

  暂时安排征讨大军前往各地讨伐黄巾余贼,刘辩只规定了半个月的时间,这样也可以将临时任务推后一些,也许能够阻止吕布归降董卓,即使不能到时候也可以见机行事,保护丁原的安危。

  为什么刘辩没有将吕布派出去更久的时间呢,那是因为他觉得系统肯定不会让自己轻易地这么完成任务,否则说不定又会生出什么事端来,因此适当地减弱难度就行了。不能做那太绝的事情。

  半个月里,张辽隔三差五地前往丁原府上,与他一起闲聊喝酒,渐渐地丁原将其引为了心腹之人,就连丁府的众亲兵也慢慢地认可了张辽,因为他们看得出来丁将军对张辽非常亲近。

  刘辩这些日子则在皇宫之中继续修练他的纯阳童子功,如今他已经快要到中成境界了。相信最多半年时间中成不是问题,然后就等候着纯阳童子功的最后三层功法了,得到了之后就有大成的希望了,否则的话这样下去他真不知道怎么向宫中的几个贵妃解释。

  好在现在何太后已经死了。基本上也没有人能够管着他了,一切他都可以由着自己的心意来办,四个贵妃也都听他的话,被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