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皇系统-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要抽出部分人手保护太子,诸位大臣觉得如何呀?” “圣上,此事万万不可。”在灵帝的目光下,最先站出来反对的是车骑将军何苗,当然他也是看大将军何进的脸色行事的。 “何将军,有何不可呀?” “圣上,太子乃千金之躯,如何能够受此颠沛流离之苦呀?何况这并不是普通的出游,而是要参与剿灭黄巾余贼,行军打仗之事,太子殿下还没有成年,怎么经得起军旅生活的折腾呢?” “呵呵,车骑将军多虑了,上次太子就曾经负责过护送数万难民到颖川安置的事情,他也是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虽然遇到了黄巾余贼,但是却有惊无险。此次虽然让太子与禁军随行,但是太子只在后方监军,并不参与具体的剿贼行动,也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危险的。” “圣上,微臣也认为此事不可呀。”谏议大夫刘陶也站了出来,“太子殿下身系大汉的未来,身份尊贵,轻易不能离开京城去冒此危险,还请圣上收回成命吧。” “刘爱卿所言也是有理的,不过太子殿下身为男儿,难道连一点领军的勇气和胆量也不能有吗?想本朝高祖和光武大帝,他们谁不是在军旅之中渡过了半生的,做为太子殿下岂能连这一点勇气也没有?” “圣上说得对,小臣倒是支持太子殿下随军的,毕竟太子殿下年纪渐长,秦代的甘罗十二岁就已经封相挂帅了,太子殿下已经十三四岁了,别说只是随军出征,就是率领大军也应该不在话下了。所以,既然太子殿下主动要求要随军出征历练一翻,我们做臣子的当然应该支持了,毕竟太子是我们大汉的未来,谁不希望太子以后能够才能出众,可以更好地管理大汉江山呢?” 随着灵帝的话,中常侍张让等人站了出来,支持起了灵帝,也相当于是支持起了太子殿下,不过这让一些朝廷大臣更加激烈地反对了。 尚书卢植拱手而道:“圣上,太子殿下的用心是良苦的,但是再怎么说他还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对于军旅之事知之尚少,而且体力也不如成人,恐怕在行军之中有什么闪失,那将是大汉的巨大损失,所以还请圣上慎重啊。” “尚书大人说得不错,太子刘辩确实还年少,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更需要煅练,你们觉得太子要煅练成长,是在禁宫之中更快一些呢,还是让他外出经历一些事情快一些呢?” 中黄门侯览也站了出来,接着尚书卢植的话说道,而且说得振振有辞,仿佛他是完全有太子着想一般,而其他一些大臣听了,双眼冒火一样瞪着他们。 “太子殿下如今有蔡大学士教导,自然能够快速地成长起来,难道非要领军打仗才能够成长吗?我们圣上并没有过从军的经历,可是仍然英明圣达,难道你们的意思是说圣上成长得不够快了?” 司徒陈眈指着中常侍这些人反问道,立即说得他们哑口无言了,因为他们不可能反驳,无论怎么反驳似乎都对灵帝不好交待呀。 “陈大人,难道你不知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当初圣上成长的时候,天下并无如此之多的刀兵之事,所以他在朝廷之中向先皇学习,同样能够成长起来。而今之世,天下一些地方盗贼横行,太子殿下以后若要当国,必然会面临着这些情况,所以他要随军出征,多了解一些天下的情况,这难道有什么不可以的吗?” 太尉张温却是从另一个方面来指责了陈眈,一时间朝堂之上,三公九卿争论得非常地激烈,不过大将军何进却并没有发言,过了一会儿,灵帝才阻止了众大臣: “各位休再争执了,此事其实是太子殿下自己提出来的,所以朕与皇后皆已经同意了。不过听了大家的一些意见,觉得大家说的都有道理,所以好坏都有,上次还难以预料。大将军,你一直没有发言,不知道心里面是怎么想的?” “圣上,既然太子殿下自己有些煅练自己的想法,而且圣上和娘娘都已经同意了,微臣自然是没有意见的。但是,微臣听说朝廷之中,有一些人包藏祸心,支持太子殿下出京其实是没有安好心的,所以微臣愿意派出一千羽林军保护太子殿下的安危。” “呵呵,大将军不用麻烦了,太子殿下已经决定只带他的三百东宫侍卫随军出征,朕也问过他了,他说不需要羽林军护送,毕竟羽林军还要负责京畿重地的安危。朕相信有了东宫卫队和二营禁军将士保护太子,加上沿途各郡县的官员和民兵,太子的安全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既然圣上如此说,那微臣就不派羽林大军了,不过臣麾下的箭神黄忠,上次曾经与太子殿下一同去过颖川,与太子比较熟识,不如就让他陪着太子一起吧。” “这就大将军自己去问问太子吧,他要是愿意收下就会收下,他要是不愿意收下朕也不能强迫他的。” “微臣在这里还有一句话,希望某些心怀鬼胎的家伙给我老实一点,若是太子殿下少了一根汗毛,到时候休怪本将军不讲情面了。”何进还是很怕十常侍对刘辩下手的,所以他转身望向了十常侍,恶狠狠地盯着他们一字一句地说道。
………【103、出征】………
面对大将军何进的强势,十常侍没有正面对抗,他们在心中冷笑着,无论大将军何进怎么威胁,他们想做什么还是会照样做的。 而灵帝自然知道大将军何进与十常侍之间有着矛盾,不过他正是要利用十常侍来牵制大将军何进,同时他也没有想到十常侍居然会对太子刘辩有着极大的排斥,所以没有管双方之间的争斗。 “既然连大将军都不反对了,那么大家也不必多虑了,我相信太子刘辩能够处理好这一次的事情,安全归来的。” 灵帝虽然这样说,但是在刘辩出征之前,他再次将刘辩传进宫来,在御书房与他长谈了许久,叮嘱了他许多事情,特别是他的安全。 刘辩感觉得出来,这个便宜的父皇对现在的自己印象已经完全不同了,他是真正地在关心自己了,把自己当成了他的接班人来培养了。 “父皇你放心吧,有着父皇的龙威加身,儿臣一定能够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的。” “嗯,凡事要小心谨慎,东宫卫队不能离你左右,距离禁军与黄巾贼的战场尽量远一点,千万别参与到战场上去了。” 而对于大将军何进派来的黄忠,刘辩也婉言谢绝了,因为黄忠还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刘辩需要他在羽林军中尽量地拢络一批羽林军中下级军官,给予了黄忠大量的金钱等物。 而一旦有愿意忠心于太子刘辩的,经过刘辩的确认对自己的忠诚度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就能够得到刘辩传授易筋经和其他武学,暗中提升他们的实力,然后让他们慢慢地在羽林军中培养亲信,逐渐渗透到羽林军的南北二军京畿五营之中等到刘辩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倒向刘辩的。 同样,在禁军之中甘宁等人也是如此进行的,只不过禁军之中的行为要更加地谨慎一些,免得惊动了蹇硕等人就麻烦了,但是同样有许多加入禁军的难民子弟投向了太子刘辩。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挑选,刘辩身上的功勋和信仰又花得所剩无几了,主要是用来给那些有潜力的手下提升实力去了,包括影卫的三十二人,东宫侍卫、禁军、羽林军这三支军队中的手下,如今已经有上百人得到了系统的灌顶了。 虽然刘辩花费了三四万的功勋信仰点,但是他并不心疼,因为他知道只要这上百名年轻有潜力的手下成长起来,那么绝对会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只是,系统虽然能够灌顶,也只是让他们快速学会相应的功法,并不能够让他们直接成为高手强者,还必须得自己经过努力修练才能够真正提高自己的实力。 所以,刘辩如今需要的仅仅是时间而已,他相信只要再过半年一年,这些手下成长起来,他就有把握控制禁军和羽林军,在登基之后拥有完全听命于他的军队。 虽然说禁军和羽林军的战斗力比不上北方四州那些长期与胡人争战的边军,但是也并不是毫无战斗力的,因为在平定黄巾之乱中,羽林军的南北二军都经常出动的,加上精良的武器装备,战斗力还是要超过各州郡的民兵武装的。 而现在刘辩暗中传授了甘宁、黄忠等人三套厉害的战阵之法,他们将会暗中将其用来训练那些投向了太子刘辩的禁军和羽林军,这样半年之后,他们的战斗力将还会有一个提升的。 九月二十九日,太子刘辩随禁军出征汝南葛陂,三百东宫侍卫随行,并有禁军下军营和右助营二部一千人前后保护,于路直奔汝南而去。不过刘辩的身边还有一个年轻人,正是蔡邕派来相助他的郭嘉。 第一天晚上宿于洛阳城外百里之地的都亭驿,刘辩派人将二名禁军校尉鲍鸿和甘宁都请了过来,与他们一起商议有关这次汝南之行的大事,而郭嘉当然也在刘辩身边。 鲍鸿倒是没有什么,对刘辩表面上非常地恭敬,但是暗地里却不知道在转动些什么心思,同时他还在关注着甘宁的神情,因为当初甘宁曾经因为冒犯过刘辩而被刘辩责罚过的。 “末将参见太子殿下。” 不过,甘宁神色如常,与鲍鸿一起向太子刘辩见礼,只是他的目光低垂,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鲍鸿看了,认为甘宁的心中肯定对刘辩还有着不满。 “鲍将军和甘将军请坐。” 刘辩倒是似乎忘记了曾经的不愉快一般,招呼二人坐了下来,脸上带着微笑望向了鲍鸿,让鲍鸿很快就发现了太子刘辩的目光很少看向甘宁。 “看来太子刘辩对甘宁还有一些意见的,这下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让甘宁相助完成蹇大人交待的任务了,等会儿再看看情况,回去后就将此次的任务告诉他。” “不知道太子殿下召见末将等,有何吩咐呀?”甘宁坐在旁边不肯说话,所以鲍鸿只得主动问道。 “此次本王随军出征,名为监军,但是实际上却对军事上面的事情所知不多,所以围剿汝南葛陂黄巾的重任还得依靠二位将军才行,希望二位将军能够尽心尽力,争取早日完成父皇交给的任务。” “请太子殿下放心,此乃末将等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是末将等担心一点,殿下如果以身犯险,恐怕会影响到我们禁军将士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全部精力交战,所以还请太子殿下到时候就在郡县衙门等候消息即可,还是不要到前线去为好。” “鲍将军,本王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但是本王此次随军还有一个责任,那就是要调查了解汝南这一带的普通百姓为什么会纷纷加入黄巾贼之中,所以虽然本王不会随你们上战场,但是也不能够离你们太远,需要随时关注着黄巾贼的动向才行。不过请二将军放心,本王的东宫卫队虽然说组建的时间还不长,战斗力比不上你们禁军将士,但是保护本王还是应该可以的。” “太子这样做,让末将等很是为难,如果要是遭遇了什么意外,那末将等就是万死也不足以向圣上交待的,还请殿下三思呀。” “此事本王已经禀告过父皇的,父皇也同意了我这样做,如果本王当真遭遇了什么不测,父皇也不会怪罪你们的。因为若是连这么一点小事本王也办不好,还有什么资格继承我大汉的未来呢?现在咱们先不谈这件事情,还是说说汝南方面传来的情报吧?”
………【104、试探】………
——————————————————————第二更到,感谢“马钰道长”“淡丹龙”“奥德赛鲁”等兄弟们各打赏100起点币。下周没有网站安排的推荐,每天更新二章,另外每一千张推荐票加更一章,请兄弟们多投点推荐票哟。———————————————————— 在刘辩与鲍鸿谈话的过程中,郭嘉一直在旁边低垂着头,手里拿着一本书,似乎看得非常专心一样,他既没有参与发言,也没有看向二名禁军统领,仿佛眼中并无其他人存在一般。 而由于刘辩没有介绍,所以鲍鸿与甘宁也不好询问,此事听到刘辩问起了有关汝南的事情,郭嘉放下了书,第一次抬起头来,露出了他那年轻苍白的脸。 “殿下,目前我们所有的情报,都是从汝南周边郡县传来的,说是汝南聚集了千余黄巾余贼,他们在前几个月里面相继攻占了数县之地,又在半个月前攻没了汝南郡,势力发展得极快,周围有许多老百姓纷纷响应他们,为他们提供方便。至于目前汝南郡中是什么情况,我们还不知道,不过末将等已经在数天前就派出了探子,他们已经在赶往汝南郡的路上了,相信等到我们大军到时,一定已经收集到了足够的情报了。” 鲍鸿看了郭嘉一眼,然后对刘辩说道,不过他所说的都是一些世人皆知的情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报,但是刘辩并没有多问了,虽然他觉得鲍鸿他们肯定还知道一些什么。 “既然如此,那就有劳二位将军了,咱们大军先到颖川休整一下,补充一些粮草再出发吧,到时候还可以从颖川征集一些郡里的民兵相随,避免到了汝南之后人数不足。” “我们正是要从颖川经过,所以能够在此休整一翻也好。如今是深秋时节天气,早晚之时不利于行军,所以我们可以让士兵休息得充足一些,白天的时候加快行军的步伐,不知道太子殿下的东宫卫队能不能够跟得上呢?” “这个没有问题,禁军尽管按照你们的标准安排,本王会命令东宫卫队跟上大部队的,不会拖了你们的后腿。” 说了几句之后,鲍鸿与甘宁二人告辞而去,而等到他们走后,郭嘉才向刘辩点了点头:“鲍鸿所说并不属实,他们应该知道更多关于汝南郡的事情,但是他却隐瞒了下来。而且,他言谈之间目光闪烁,时不时地扫向周围,似乎在观察殿下房中的情况。而且尽管他在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还是偶尔从目光中露出一丝精芒,可见他对太子殿下动了杀机,也许是受命于十常侍的,所以太子殿下一定要小心才行。” 听了郭嘉的话,刘辩不由得对他佩服不已,不过他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因此而特别加强警戒,那是因为在房间里面的黑暗之处,至于有着五名影卫在各处守护着他的。 再说鲍鸿离开了太子刘辩房间后,与甘宁一道回到了禁军的住处,他将甘宁请进了自己的房间,亲自给他倒上了酒,然后坐了下来一边喝酒一边问道: “甘将军,刚才在太子那里,怎么一言不发呀?” “因为我觉得与太子无话可说。”甘宁当然知道他是在试探自己的想法,所以很是淡然地说道,同时将面前的酒一饮而尽。 “莫非甘将军还在为上次的事情耿耿于怀?”鲍鸿眼珠一转,压低了声音问道。 “如果是鲍将军,你能够忘记吗?”甘宁却毫无顾虑地反问道。 “纵容手下行凶,并且当街责罚将军,这样的事情自然不可能忘记。但是无论如何,他始终是太子,以后的大汉天子,我劝甘将军还是忘记以前的事情吧,不然以后让太子知道了,也许寻个什么机会就会对你不利了呢?” “如果不是蹇大人看中末将,我甘宁恐怕早就离开禁军了,如果以后太子刘辩当了皇帝,老子大不了不做这禁军校尉了,带着我的兄弟们回江淮去,依然还做我们的飞侠,岂不是更加逍遥快活?” 甘宁早就将自己的出身根脚告诉过蹇硕了,因为这是任何人都能够调查出来的事情,而且也正是因为这样,蹇硕才会更加相信甘宁,因为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身为江淮飞贼的甘宁会早就暗中投向了太子刘辩。 “以甘将军的大才,若是不做禁军校尉了,这可是天下老百姓的损失呀,也是大汉的损失。不过你说得也有道理,若是辅助一个如此对待下臣的太子,将来可真不知是福是祸呢?”鲍鸿感叹道。 甘宁听了心里一动,他知道在出发之前,蹇硕曾经将鲍鸿找去过,似乎是交待过什么事情,而现在鲍鸿的话似乎有些专门的试探意味,不知道他是不是想试探自己向自己透露什么,于是脸色一沉放下酒爵道: “是呀,真不知道圣上怎么会立这样的一个太子?反正我甘某人是不愿意为其臣子的,如果将来他成了大汉天子,我必定辞去禁军校尉不做。不过我听说以前的时候圣上一直喜欢的是皇子协,如果能够立皇子协为太子的话,甘某就有用武之地了。” “哎呀,此话万万不可乱讲,要是被别人知道了,恐怕你我的脑袋都不保呀?”鲍鸿似乎非常紧张地听了听房间外面,没有听到任何的声音才小声道。 “怕什么,老子就是看他不顺眼,若是惹得老子性起,上去一刀剁了他干净。”甘宁大口地喝着酒,似乎开始说酒话了一样。 “甘将军,你当真如此痛恨于他吗?”鲍鸿终于准备说实话了,他已经相信了甘宁的话了,而在出发之前,蹇硕在吩咐他的时候也说过,视情况而定是否告诉甘宁。 不过,鲍鸿知道如果不告诉甘宁,没有甘宁的配合,就凭自己的下军营,恐怕不容易完成蹇硕等人交待的任务,因为他的下军营不过五百人,而太子刘辩的东宫卫队就有三百人,而且听说东宫卫队的队长武艺高强,他根本不是其对手的。 “当然,若是鲍将军愿意支持甘某,老子马上就率领我右助营的禁军杀上门去,将整个东宫卫队铲除干净。”甘宁作势欲起。 “甘将军何必这么性急呢,此法是万万行不通的。姑且不论你的右助营能不能够对付东宫卫队,就是能够对付恐怕也会惊动周围的守军,而这种事情若是公然去做,岂不是赞同于造反吗?”
………【105、阴谋】………
——————————————————————求大家的推荐票哟,本周每一千推荐加更一章,本书现有万五收藏,就算只有十五分之一的兄弟在追看,大家每天投一张,也有一千张呀。—————————————————————————— “听鲍将军的意思,是愿意支持甘某了,只是鲍将军有何妙策呢?”甘宁充满希望地问道。 “其实,在出发之前,蹇大人已经有过吩咐了,说是让我们在路上想办法除去他。而且我们不但要除去他,还要做到滴水不漏,跟我们之间划清界限,没有任何的关系,这样才可以保全我们自己。” “原来蹇大人早有安排了,不知道鲍将军准备如此进行此事,甘某愿意听从鲍将军的调遣,只要能够出那一口恶气,要甘某做什么都愿意。” “此地还没有离开洛阳的范围,若是太子就在此出了事情,那咱们的责任怕是要夷灭九族的。所以此时咱们要顺着他,等到到了汝南之后,再见机行事就行了。你想想呀,汝南有那么多的黄巾贼,咱们二营禁军岂能够照顾得那么周全,所以如果在我们外出剿匪的时候,太子被黄巾贼所杀,那么我们的责任就没多少了。” “我明白了,咱们是要借刀杀人对吧。等到了汝南之后,利用当地的黄巾余贼,愿意制造我们在外奋勇杀贼的假像,然后暗中通知黄巾贼去围攻东宫卫队,等到他们杀了东宫所有人后,咱们再杀回来灭了黄巾,这样反而还立下了功劳了,对不对?” “哈哈,甘将军不愧是聪明人,一点就透了。” “哪里,还是鲍将军想得周到,甘某佩服,来我敬你一爵。”甘宁看着鲍鸿笑了起来。 “甘将军放心就是了,太子这一次离开了洛阳,那恐怕是再也回不去了。而且就自然是咱们不设计他,相信黄巾要是知道了他的行踪,也会设计他的,所以你尽管放心就是了。” “鲍将军,听你这话的意思,似乎还有什么隐情似的,甘某愚钝,还望将军指点迷津。” “没什么,反正到了汝南之后,太子的麻烦会很多就是了。咱们到时候带领着禁军到处去找黄巾贼就是了,其他的什么都不要管,也许不用咱们出手,太子就已经一命乌乎了呢。” “对对对,只要能够达成心愿,其他的管他那么多做什么,咱们还是喝酒吧,喝酒。” 甘宁知道,鲍鸿肯定还有什么情况没有告诉自己,不过他知道不能再追问下去了,再问下去也许就会引起鲍鸿的怀疑了,所以拉着他喝起了酒来。 第二天行军途中,刘辩就收到了甘宁暗中传到的信息,知道了十常侍果然吩咐了禁军,要趁这一次机会对自己一杀手,也知道了汝南似乎还有其他的什么变故会发生一样。 只是甘宁也暂时没有探听出来,所以他只是让刘辩干脆回去洛阳算了,如果一定要去的话,千万千万要注意安全,不但这一路上要注意,而且到了汝南后更要注意,因为甘宁怀疑,鲍鸿并不一定完全会像他说的一样,到了汝南才会下手的。 “一切果然如太子殿下所料,那么咱们就以不变应万变吧。” 郭嘉也知道了这些情报,不过刘辩并没有告诉他这些情报是来自于甘宁的,只是说是鲍鸿身边有自己的人,而他知道了之后只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而刘辩对于甘宁的建议采纳了,他让典韦加强了周围的警戒,也让东宫卫队全部提高了警惕,典韦甚至是每天晚上都守在刘辩的房间外面,将周围布置得铁桶一般。 果然,就在三天后队伍进行了颖川地界的晚上,就有黑衣人闯入营地,他们个个射手矫健,而且还精通合击之法,实力不容小觑,避过了东宫侍卫的外围岗哨后才发现。 只不过,东宫卫队早已经今非昔比了,所以很快就发现了他们,并且将他们围了起来,随后的时间里,他们就成了那些东宫侍卫的陪练,被东宫侍卫们用来进行实战训练。 在连续往外闯了数次都没有能够闯出去后,这些黑衣人个个疯狂了一样,要与东宫侍卫同归于尽,但是东宫侍卫人多势众,虽然被伤了几人,但是却也全部留下了他们。 只是一个活口也没有,因为所有被俘的黑衣全部咬碎了牙齿间藏着的毒药死了,而他们的身上又没有任何标志性的东西存在,显然他们的行刺中早有预谋的。 “末将护驾来迟,请太子殿下责罚。” 得知消息后,鲍鸿与甘宁双双赶了过来,不过他们过来的时间却是在那些黑衣人刚好全部死去后,看到躺了一地的黑衣人的尸体,他们的脸色都有些变化,连忙向太子刘辩请罪。 “二位将军不必惊慌,就凭这些人还伤不了本王,他们简直是不知死活,这么几个人就敢来行刺本王,却愚蠢得反而被东宫侍卫围杀了,所以你们不用自责。” “不知道东宫侍卫伤亡情况如何?要不要我们派些禁军将士过来呢?”鲍鸿眼珠一转问道。 “这些黑衣的身手都非常厉害,被他们杀了十多个东宫侍卫,重伤了三四十人。不过东宫卫队并没有受到大的影响,能够战斗的还有二百五六十人,暂时就不用劳累禁军将士了,毕竟你们到了汝南后要完成剿匪的重要任务,一路上还是休息好一些吧。” “请太子殿下保重,末将告退了。”鲍鸿与甘宁离开了东宫营地后,他的脸色阴沉了下来,甘宁马上就察觉到了:“鲍将军,莫非这些黑衣人是你派去的?” “不错,他们是我从禁军中暗中挑选的一些亲信,个个实力不凡,主要是让他们去试一试东宫侍卫的实力的,没想到竟然全部都遇难了。不过好在东宫侍卫也死了十多个,算是给他们陪葬了,他们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让我们知道了东宫侍卫的战斗力也就一般而已。” 而在鲍鸿与甘宁离开之后,典韦才疑惑地向刘辩问道:“殿下,我们的东宫侍卫并没有死亡的,就是负伤的也不过十来个,而且都是轻伤,为何殿下要对他们那样说呢?” “呵呵,他们是想知道东宫侍卫的实力如何?如果告诉了他们真实的情况,那么下次他们派来的刺客或者设下的埋伏恐怕会更加地难以应付,不过现在他们显然会轻视东宫侍卫的,所以以后即使遇到了危险,也会有惊无险的。”
………【106、又回颖川(求推荐票)】………
——————————————————感谢“书友1202031801”兄弟打赏100起点币。—————————————————— “殿下,既然知道鲍鸿包藏祸心,为什么不干脆联合甘将军,相信以我们东宫卫队和右助营的力量,绝对能够消灭鲍鸿的下军营的。而且,也许我们只需要解决了鲍鸿,下军营的禁军就会归降我们呢?” 典韦不解的问,因为在他看来,这是可以一劳永逸的办法,而且他相信以他和甘宁的武艺,随便一人也能够样了鲍鸿的,如果二人突然出手,恐怕鲍鸿会瞬间即死,而只要他一死,相信他手下的禁军不敢乱动的。 随后,太子刘辩只要找一个理由,比如说鲍鸿通敌资贼,那样的话就会消除下军营的禁军的顾虑,从而将下军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随后剿灭汝南的黄巾余贼,就能够大功告成了。 “你说的未尝没有道理,但是一个下军营还远远不够,而且下军中难保没有忠心于十常侍的其他禁军,一旦我们打草惊蛇了,回去之后恐怕蹇硕就会对禁军各营有所警惕了,而且说不定鲍鸿之死还会被他们拿来说事的。” 典韦还不知道刘辩对禁军的想法,直到听了他的这翻话后,才知道刘辩是想将整个禁军拉拢过来,所以点了点头没有作声了。 “殿下说得不错,我们如果公然杀了鲍鸿,恐怕朝廷之中的众大臣会有非议的,这对太子殿下以后将会非常不利。所以即使要杀他,也得在与典巾贼的交战过程中杀了他,这样就可以将责任推给黄巾贼了。而且我们还可以做得更狠一些,将那些忠心于鲍鸿与十常侍的禁军在战斗中全部去,这样剩余下来的禁军才能够听从殿下的号令。” 在旁边的郭嘉突然说道,不过他出的主意显然更狠一些,不过却正中刘辩的下怀,典韦听了也深以为然,因为这样一来,就死无对证了,鲍鸿的死就不会有人说出去了。 至于判断地些人是鲍鸿与十常侍的人,刘辩自然有办法,可以从他们的忠心的程度看得出来,所以这个方法才是最可行的。 相信有甘宁的配合,刘辩要设计在战场中击杀鲍鸿,这是完全可能的事情,当然一些细节的地方还得合计合计,毕竟战场之中情况变化万端的,说不定鲍鸿也会想要趁着战场的形势行刺刘辩呢? “你们放心,鲍鸿既然现在已经信任甘宁了,那么他肯定会将计划告诉甘宁的,有他通报消息,我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