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酒煮东周列国:(一)春秋那些事儿-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这申侯又错了,西戎是外邦,虎狼之心,没事还来性骚扰呢,怎当得住引狼入室进镐京呢。联系也得联系相好的各诸侯国啊,幽王无道,暴虐久矣,怎愁没有志同道合的。可见遇事千万不能慌、不能急,要稳稳的计议,多问智者、综合多种意见找最佳答案。

  那西戎主正愁一天闲的闹心呢,大大的一个西周也不知其深浅,不敢太撩瑟,就像大老虎看着黔之驴似的。申侯书信一到,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聪明的人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擅于扑捉机会。戎主立刻就起精兵三队,都是敢打能抢不需要吃保健品的,右先锋大将孛丁,左先锋大将满也速,戎主亲自带一队居中,这好事不亲自去那是对自己的极端不负责任。

  申侯也忙起了本国之兵汇合,这一帮人浩浩荡荡兴匆匆、急忙忙跟赴宴似的日夜奔袭,唯恐落后就杀到了镐京城下,那里一家家给虢石父送行的酒宴还没排完呢。幽王闻报大惊失色:“中央政府的保密工作有漏洞,让人家得了先手,惹大祸了。这老匹夫太厉害了,还带了洋鬼子,吓死人啊。”虢石父忙说,大王快快派人去骊山举烽火,聚诸侯救兵。这虢石父总是惦记烽火台,大概小时候总在那儿玩,有情结。骊山狼烟四起,烽火连天,足足一天,诸侯片甲不见、一人儿没来。都是上回让幽王调戏滴,这回还都以为是让大家哄大姑娘、小媳妇一乐呢。谁都不愿意,水酒都没一杯,白当差亲爹也不行啊! 。 想看书来

10。虢石父之死
,那边戎主和申侯也吓了一跳,没敢乱动,跟着等了一天,嘿!感情没人来!放心攻城!

  骄兵悍将洋毛子们嗷嗷直叫,争先恐后往上冲,这时候谁都知道了,既然是一场盛宴,那么进去晚了恐怕菜就凉拉,个别心急的同志盔甲、裤子都脱了轻装上阵,不只光膀子,光腚子就来了。

  幽王嘴都起火泡了,再举烽火!那有什么用啊,诸侯都以为大王吃烧烤呢。城上渐渐的抵不住了,幽王害怕,对虢石父说:“爱卿,朕知你忠心耿耿,可恨这帮山贼野寇,你快去把他们杀退吧,朕在城上给你擂鼓助威。”

  这虢石父就怕这事,但他不去谁去啊,谁让咱刚当上大元帅呢!真是千算万算没提防,老天爷在此有一算。望着幽王那满含焦虑、期待、信任、幽怨的深情眼神,虢石父还能说什么呢?他毅然退步、谢恩、转身、提戈上车带上本部车兵如风而去。

  这边攻城正盛,突然就城门大开,从里面黑云卷地一样冲出一彪人马,为首一辆战车上站一员大将,金盔金甲一柄金戈,战车前驭着三匹乌骓马,这就是金戈铁马的来历。他正是虢公石父,拥有财富、权力、荣誉、智慧的虢公石父,没有什么达不到的虢公石父,这一次不是他选择了历史,是历史选择了他,棋只一步,没缓。来吧,带着委屈、带着决绝、带着勇敢、带着无奈、带着义无反顾,来吧,在战车的奔驰中他越来越挺起了腰,越来越抬起了头,庄严的使命感越来越充沛胸中,来吧,即然必须面对,就绝不要回避!他身后的士兵都被这一画面感动了,元帅的身影那么飘逸、那么崇高,那么……,词语已无法表达。幸存的士兵都写了文章,回忆这动人的一刻,文章的名字叫《背影》。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申侯眼尖,抬手一指,就是他,这个大奸臣虢石父!不要放过他!西犬戎右先锋孛丁人猛马烈,戎人骑马,不用战车,倒拎着象鼻子大马刀就冲上去了,人马在前,刀拖在后,马车相交,只见孛丁身躯一晃刀就从下面撩上来了,又快又狠,因为刀先在后,看不见很隐蔽,等刀出来的时候基本上就是结束的时候,太快了。这一刀传到后世已经是最经典的刀法了,尤其光大于东汉末年关羽关云长的手中,是叫拖刀计。关老爷一刀两拖,演化出正拖、反拖。正拖刀斩了华雄,反拖刀收服了黄忠。可见此刀之猛。那虢石父在战车上隐约中只见刀光一闪!不见刀身,只见刀影,颈上一凉,脑海中划过四个字:小李飞刀?

  虢石父仰身、缓缓的、跌落在车下黄沙中,最后的眼神掠过遥远的天际,一只苍鹰飞走了。

  一代奸雄最终尽忠于王事,死得如此圆满,谁说历史不恶搞。

  读到这大家可能惊叹,原来拖刀计出自那时,对了。后世的许多好东西都是出自春秋战国的。写书的啥都得懂,我还懂点武术,比如适合美女练的越女剑、适合腿脚不好的人防身的孙膑拳,还有大名鼎鼎的降龙十八掌,都是在春秋战国形成的。说到还有降龙十八掌也是,可能大家不同意,这可是真的,该掌法创自于道家始祖老子李耳,哪里为证呢?孔子提起过这件事,这事后来被汉朝时司马迁记录在《史记·老子韩非列 传》中: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孔子见老子时老子很喜欢他,没拿他当外人,就让他看了自己练功时的情景,孔子不懂武功,只见大龙舞来舞去,就说老子是龙。 后来老子西走流沙出函谷关的时候,连同道德经一起都传给了关令尹喜,这才有了后来金庸的射雕英雄传。许多修道的人认为降龙十八掌太刚,随着年龄的增大换了练法,变得柔和了,慢了,渐渐的演成十九势,这就是太极,太极最早的十九势。关于太极拳的来历很多人乱争,争来争去好多年,我这里统一了,太极拳源于春秋战国时道家始祖李耳。  

  春秋战国的知识太丰富了,既然写了,我就得说全,大家不白看,这才是正理。这一节新知识多多,大家笑笑啊,回头可以吹牛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11。周幽王之死
站城楼上鼓还没敲呢,虢石父就已经被斩了,知道完了,大势已去,急忙带上褒姒、伯服开小门就跑。司徒郑伯友率兵丁死命护驾,半路又遇见尹球带着兵奔窜,当下合为一处逃到了骊山。那边攻破了镐京,犬戎兵焚烧宫室、奸杀官民、抢掠库府无恶不作。鼻子尖的、脚快的早跟定了幽王,一路追杀到骊山,犬戎主随后也到。那尹球又点燃了烽火依然无用,犬戎兵渐渐四面合围,郑伯友勇猛非常,一根铁矛无人能当,怎奈势单力孤,被众人万箭穿身,大丈夫不怕千斤,就怕寸铁。

  尹球被左先锋满也速斩了,犬戎国王围住幽王车仗,一看是衮袍玉带心中明白,宝贝儿,也不说话,反手挥刀,可怜幽王、伯服如此死法。看见褒姒妖娆,哈哈大笑,抱回毡帐慢慢受用去了。褒姒从此不知所终,也不知在毡帐中还深沉不深沉,会不会笑,这古今第一装B贩子估计也得媚笑连连、厥沟瓦腚吧,毕竟洋炮粗大不比国货谦虚。此是历史疑问,留待CCAV做专题。

  再说申侯,城破后也急忙带兵进城,看见宫廷起火,慌忙领兵灭火,又救出了申后,寻找到琼台也不见幽王,有人说奔骊山方向了,赶忙追赶,追到半路看见犬戎王,问劳苦方知已被杀了,申侯大惧!心想我原意不是如此,就想让他下台当太上王吗,这下我犯了杀君之过,可留万载骂名了,恨恨追悔不已。可是犬戎兵他根本劝阻不住,不仅国库搬取一空,而且盘踞京城不走了,日日烧杀抢掠、纵酒作乐。申侯焦头烂额、无可奈何,一边找到幽王、伯服的尸首,备礼安葬,一面密写三封书信,约会三路诸侯勤王。这才挑开了春秋大幕,列国诸侯从此纷纷登场,500年谱写华丽篇章。

  哪三路诸侯?北路晋侯姬仇,东路卫侯姬和,西路秦君赢开。此时秦尚是附庸(殖民地),未能单独为国,不算诸侯,故称君。大家要关心秦的成长轨迹,我觉今天美国的成长和它很像,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不要以为今天美国金融危机了,那不影响它长期发展轨迹,因为它有制度保证。那时的秦就一样,秦的立国精神保证了它无论碰到什么样的国君,它都没停止成长。

  另又遣人到郑国,通知郑国的世子掘突,将其父郑伯友死于国难一事告知,让他快快起兵报仇。世子掘突年方二十三岁,生得身长八尺,体格雄健,面如冠玉,英武非常。父子连心,掘突敛住悲伤,素袍缟带戴孝,帅车300乘星夜奔镐京而来,为父报仇。

  洋人狡猾地大大地,这犬戎主深入内地也担心,因此四面早撒下探子,掘突出兵被提前发现了,由于就这一支兵马,犬戎主并未在意,设下了埋伏,单等掘突来到。掘突为报仇眼睛都红了,另外他推算犬戎攻破镐京志得意满,必防备松懈,我出其不意,可一鼓而定,这就是缺乏调查研究,想当然了。

  掘突进军到镐京城下。只见城上偃旗息鼓,没有动静,掘突大喜,破城!大家正要登城,一声叵罗响,城上伏兵尽起,更不好的是身后喊杀震天,前后受敌,中埋伏了。孛丁、满也速两下夹攻,也亏得世子英勇,冲出包围,大败三十里,下寨整顿。

12。西犬戎之败
掘突扎下大营,残兵败将陆续聚拢,郑世子掘突整兵劳军完毕,坐在中军帐里郁闷,有公子成献策道:“世子不要发愁,这里离卫国最近,那卫国侯老成经事,多谋善断,广有作为,和我们先王是交好的朋友,我们何不找他,那时郑、卫合兵,不愁犬戎不破。”掘突依言,吩咐大军起营拔寨,向卫国都城濮阳进发,同时派出使者先赴卫国通报。

  掘突领兵行了两天,这一日忽见前面尘土滚滚,无数兵车如墙而至。前面战车中端坐一人,锦袍金带,苍颜鹤发,精神矍铄,飘飘然就如神仙一般,身后旗幡招展,战旗蔽天,正中一面大旗上书一个大大的卫字,正是卫武公姬和,又是一个干大事的老头。掘突止住本部军马,上前高声叫喊:“小侄郑世子掘突,拜见伯父老侯爷大人。”武公闻听十分高兴,快快近前说话。掘突也不多客气,近前就把犬戎进犯,父亲死于王事,我兴兵报仇,因为轻敌以致败绩至此说了一边,请老伯父做主。闻说郑伯友遇难,武公叹息良久,又对世子说:“世子放心,我这次就是举倾国之兵来保卫京城、勤王救驾的。晋国、秦国也都得到通知,和我一样都已经发兵了,我们已经照会过,再有两日,就是镐京城下相见的日期,咱们一起同行,定破犬戎。” 世子恍然,传令拔转车辕同卫侯奔镐京而来。

  那一日来到镐京城东门下,世子与卫侯离城十里、互为犄角,分两处下寨,撒出探马,不一刻来报,晋军在京城北、秦军在京城西陆续都到,正在下寨,果然是领导有方、治军有素,都无差迟,如约而至。卫侯大喜,马上派人与秦、晋二君通报,约会见面。卫侯对世子掘突说:“秦国虽是附庸之国,然而最了解犬戎的情况,秦国士兵都训练有素、勇敢彪悍,犬戎历来害怕秦国啊。晋国乃诸国之翘楚,如今势成合围,犬戎灭矣。” 

  时间不久,晋侯、秦君相携而至,见卫侯大家互道劳苦,问候已毕,晋侯、秦君见掘突浑身素缟白衣在侧而立,不免诧异,问曰:“这是何人,为何戴孝?” 武公忙介绍:“这是郑国世子掘突。”就把郑伯友殉国、掘突报仇受挫一节说了一遍,秦晋二君慨叹不已,即惋惜郑伯、又赞叹世子,世子忙参见致礼。卫侯延大家落帐说道:“咱们得信进京救驾勤王,全是分内职责、自然义不容辞,尽心国事,我们也必然会全力而为,但行事在智不在勇,诸位大人计将安出?” 秦君说道:“犬戎素无大志,这次也无非是来抢劫金银财帛、掠夺奴隶人口,即深入内地,必害怕截断归路。如今我们大军刚至,合围未拢,他的提防也必然松懈,兵贵奇,今夜三更咱们出其不意,分东、南、北三路攻城,独留西门不打与他跑路回家,世子掘突却在西面他必经路上设下埋伏,那时前后掩杀,犬戎必败。” 这就是素质,秦国人的素质。众人大喜,此计甚善。

  话说申侯在城中知道四国兵到,心中大喜,秘密布下人马,单等诸侯攻城,这里就开城门接应。申侯又心生一计,来见戎主,劝说道:“大王此行收获不少,不要忘了我的功劳哦。不过大王,现在眼看各地诸侯发兵来了,大王还不快些把财宝金银奴隶运送回国,等到大军合围就不好带走了。” 犬戎贪的就是金银财宝,怕的就是带不走、白来,一听此言,恍然大悟,连连感谢申侯,命令右先锋大将孛丁马上整本部人马今夜运送金银财宝先回,天黑即行。申侯又建议趁城外扎营未稳,左先锋满也速可出城设防迎敌,拒敌于外保护城里。犬戎主依言分布,自己布兵居城内。申侯这是设计分开犬戎的兵力,使其力量分散,届时便于击破。满也速得令出于东门之外,对垒的正是卫兵,双方布下阵脚约会明日交战。这是卫侯缓兵之计。

  当夜三更,万籁俱静,突然号鼓连天,满也速忙提刀上马,早被卫兵劫入大寨,戎兵乱窜,约束不住,无奈只得一同奔逃,这时三路车马开始攻城,忽然三处城门大开,此申侯所为也。三路军马长驱杀入,犬戎主梦中惊醒,接报急忙准备逃跑,兵丁报告西门可走,满也速带人也到了,保着戎主如丧家之犬惶惶而去。残兵剩将出西门跑不几里正遇世子掘突的埋伏,满也速率兵丁死命混战,最后零零星星只跑得戎主、满也速和少数兵丁,除了加上先前走的孛丁一部,其余尽灭。满也速玩命,掘突也没有过于穷追。

  乱至天亮,打扫战场已毕,申侯排下筵宴要管带四路诸侯,卫侯推开杯盘大声说道:“现在国破君亡,朝廷大难,岂是我等做臣子的喝酒之时?” 一句话大家推杯而起,皆拱立赎罪:“某等愿受老大人教诲。” 卫侯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大王、新太子已遭难,原太子宜臼现在在申国,我们应该快快把太子接回来承接王位啊,大家以为如何?” 众人连连称善。世子掘突慷慨曰:“小子身无寸功,愿去迎接太子,也告慰家父在天之灵。”卫侯大喜,遂招大臣在席上草成表章、备下法架,各国又皆出兵马相助,以壮行色,申侯派本国车三百乘为前部引导,去迎接太子。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3。平王东迁 春秋开局
自申侯连兵清君侧,故太子宜臼心中揣揣,终日郁闷,六神无主,也不知这么做是对是错,是吉是凶,他也做不了主,插不进手。这日忽得报,郑世子掘突求见,心中疑虑,心惊胆战的传见,及到掘突跪拜呈上诸侯的联名表章,才明所以,不觉悲喜交加,喜的是自己性命无虞翻身做主人了,悲的是父王已被犬戎所杀,不觉大声嚎哭。掘突恭候一时,小心奏到:“请太子暂忍悲伤,以江山社稷为虑,还望太子早回都城,速正大位,以安定天下人心。”太子止悲回言:“好吧,这就准备。哎,千古罪人啊,我今负不孝罪名于天下也。” 叹息启程。

  掘突一路小心伺候,谨慎卫护,不一日接近镐京,各国诸侯、在朝文武早在离城三十里处迎接,诸侯大臣参见已毕择吉日进城,那镐京残破不堪,房屋、宫室十剩二三,生民凋零,库府被劫取一空,到处烟熏火燎,断壁残垣,宜臼见此景象凄然泪下、心中不乐。当下接见各路诸侯、众大臣,随后祭幽王、行大典、告太庙,凄惶即位,是为平王。

  新领导上任要有新气象,奖功罚过是第一件事。犒赏有功之臣,申侯第一,这是申侯已是申伯了,被贬了吗,还得尊重先王意愿,平王感激他,还是自己外公,重赏加爵为公。周时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公侯封地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公居摄时改制,大其封,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公爵为一等,申伯再三坚辞不受,自称有乱国之罪,平王无奈,命仍恢复侯爵,称申侯。卫侯进爵为公。晋侯加封河内之地为其附庸之地。郑伯友尽忠王事,赐谥为桓,世子掘突继承爵位为伯,加封枋田千顷,枋田大概就是林田。秦君原是附庸,进封为伯,列于诸侯。其余大臣一番抚慰。

  褒姒、伯服乱国之源,废为庶人,虢石父、尹球、祭公弄权祸国,但念都战死于王事,只是削去自身官爵,子孙仍然可以世袭爵位。

  最后发榜安民,大宴群臣,一番尽欢。平王深感无臂膀相帮,又封卫侯为司徒,郑伯掘突为卿士,留朝辅政。诸事圆满,晋、申、秦谢恩辞归。

  那申侯看郑伯掘突英毅雄伟,非常喜爱,遂将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了掘突,这个女儿当然也很漂亮,她的名字叫武姜。

  有道是吃惯嘴儿,跑惯腿儿,那犬戎狼主,自从进了我华夏,开了眼界,见了世面,睡过龙床,吃过满汉全席,可谓食髓知味,从此就念念不忘,来过了还想再来。这是虽然受了点惊吓,但是没打疼啊。犬戎聚集的大批人马,这次来正式的了,侵边犯壕,攻城略地他要到中原温柔地当王。一时边疆连月烽火不绝,告急书一片。镐京震恐,平王心虚,这地方离犬戎有点近!还有这地方也太破烂了,住着也不舒服,平王这样想,我要找个华丽的地方,找个安乐的地方。

  通常首都为全国之首脑、之心脏,轻易是不能迁动的,动必有乱。

  通常遇到事情得解决、得面对,是不能回避的,回避只能积小为大。

  平王要迁都,要回避。

  去哪里呢?平王心中早就想好了属意的地方。那地方平王少年时去过,宫室壮丽,市面繁华,换现在的话说就是高楼大厦,灯红酒绿,大城市。那就是陪都,也叫东都………洛邑,就是现在的洛阳。而镐京大体上就是现在的西安。

  平王在早朝时说出了自己的心思,征询大臣们的看法。一滴水落进油锅里,炸锅了。

  现在我把这段大臣议事记录复制在这里,要求大家深入研究、学习,也许未来的祖国会出现相同的问题,而那时恰好你就是某大部长或国务院副总理。别不信,看帖的都有希望,回帖的都能当正职。

  太宰 洹:“ 同意。镐京的宫殿、楼房都烧掉了,再重新营建是很不容易的,需要很多的钱财和人力,现今国库空虚,百姓疲敝,如若劳民伤财恐怕激起民怨。犬戎又逼近镐京,确实不如迁都洛邑,是为上策。”

  好多官员一听,齐声赞赏;“太宰说的太有道理了。就是这么回事。” 大臣们也都希望过舒服日子,远离危险。

  有一人,发出长长的叹息声。司徒卫武公。大家记得他哈,当初收复京城的卫侯。

  平王注意到了,忙问:“老司徒为何无言叹息啊?”

  卫武公启奏:“禀王上,老臣年近八十,蒙吾王不嫌弃我老朽无能,任命为六卿之列。如今我若知而不言,是不忠于君;若和大家说的不一样,就是不合群,不搞好同事关系,但是今天我宁可得罪大家、得罪同事,也不能知道不说,误国误民啊。镐京左有殽山、函谷关,右面有陇山和蜀,被山带河,沃野千里,天下形胜,没有能超过这里的。洛邑虽然是天下的中心,但是它处在平原的中间,没有险阻,没有屏蔽,是四面受敌的地方。所以当年先祖定都镐京,是为稳固我大周天下,统领四方。后来成王时因为洛邑在天下之中,与各地的道路都相等,为了四方上贡和朝会时各地诸侯来往方便,命周公修建了东都洛邑。逢朝会之年,天子就巡幸洛邑,是行便民之政的意思。如今我王如果抛弃镐京而东迁洛邑,恐怕王室从此就要衰弱啊。” 

  平王沉吟半晌说:“可现如今犬戎攻占了我们很多地方,逼近镐京,势头很猛,而镐京又这么残破,也实在没什么好留恋的,迁都也是不得已啊。”

  武公说:“犬戎是豺狼之性,贪婪而没有信义,是不应该让他们进入内地的,申侯找他们借兵是错误的,是开门揖盗,引狼入室,导致京城被毁,先王被杀,这是不共戴天之仇啊。大王啊,咱们应该有志气,自立自强,艰苦奋斗,修养生息,加强国防军事力量,力争报仇雪恨,消灭犬戎。如果怕他而逃避、躲避他,那么我们退一尺,敌人进一尺,有多少土地可退啊。 遥想当年尧舜的时候,住在茅草、土坯搭建的屋里,国家也很兴盛啊,人民也很幸福啊,国家强不强大和城市壮不壮观、政府大楼巍不巍峨、有没有标志性建筑物没有关系。大王还是好好想想吧。” 

  太宰洹接言答道:“老司徒你这都是通常的说法,教科书上的说法,做事情得懂得通变,得懂得变化,要与时俱进。先王不要妻子、太子,昏庸糊涂,是自己招来的贼寇,这事过去也就算了。如今多亏大王即位,但现在国库空虚,兵力单薄;人心涣散,百姓都害怕犬戎,一旦犬戎长驱直入,大王危险,那时误国的罪名,可是谁也担当不起啊。” 

  这个帽子压的太大了。武公也难再坚持。偏是祸国的言论都能说好听了。

  武公想缓兵之计吧,对平王说,申侯年老多识,可以问以国事。武公想你外公劝你或许你还能听。

  也巧了,正说着申侯的公文到了,原来是犬戎打到申国了,申侯抵挡不住请求支援。平王一见大惊,连申侯都顶不住了,还是马上迁都吧。出榜传谕,祭告了宗庙,秦王赢开离京畿近,主动的亲自的,领兵前来护驾。大宗伯把七庙神主放一块一拢,抱着先导,迁都洛邑了。当年宣王梦一女子捆着神主东去,正是预示今日东迁也,至此全验。

  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有一个坚强的女人,基本上一个失败的男人背后也都有一个柔软的女人。中国历史上三个伟大的王朝,灭于三对伟大的男女,夏桀之于妹喜,商纣之于妲己,周幽之于褒姒,同时围绕他们都有各自的一班佞臣,卫巫、废仲、虢石父,历史总是在一个地方打转,今天总是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但愿明天不会再重复今天的故事。

  本文至此说的还都是西周的事情,为的是交代前因后果,继往才能开来。也因为这一段事故最多,出了后世好多的典故和教训。

  这一段又是谶语警国、又是幽王做梦、又是龙的口水化鼋、宫女无夫而孕、又是褒姒胎眠四十年而生,种种怪事,太史公史记里也多这么记了,真是怪力乱神,可能让人啼笑皆非,甚觉荒唐,我想太史公也疑惑。

  但是历史有一点是共同的,《礼记·中庸》言:“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西周末期朝政腐败,君昏臣佞,所以才有这么多怪力乱神的事情出现吧。后世如东汉末年张角的太平道黄巾军、明朝末白莲教唐赛儿、清末红灯照等等。

  大概一个王朝一到末年阳气就衰落了镇不住妖魔鬼怪了吧,就都跑出来happy来了。呵呵。

  其实再想想也不奇怪,一般末世都是信仰危机的年代,你想啊,朝政腐败,贪官污吏遍地,警匪一家亲,甚至官不如匪,贿赂公行,娼妓光荣,你想这样的世道不就是鬼蜮吗,那么出那么多鬼故事也就不奇怪了。

  人们信不了朝廷,信不了官府,信不了道德,信不了公理,正义得不到伸张,完了,糊涂了,百姓吗,愚民,眼见的啥都不可信,啥都靠不住,心理接近崩溃,物极而反,反倒啥都容易信了,给个虚幻的泡影就能骗住他,包括怪力乱神等等,因此才能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大行其道,勾引人心。流传到后世就成了真假难辨的神话故事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4。一点题外话
我最喜欢两段历史,一是春秋战国,另一就是民国史。

  但民国史了解太少,虽然这段历史最近,但却剥不开层层迷雾,反倒是最看不清、最摸不到的一段,多荒唐。

  记得初读史总一厢情愿的以为民国时期是又一个春秋战国,因为那也是一次思想、文化、道德、意识等等各方面的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时期,也是奇思异想的大泛滥时期,可惜不是,那时只发生了大破,没有形成大立,也许宽松的环境的时间不够吧,春秋战国500年,而民国才50年。

  春秋战国是大破大立,打破以前的所有束缚,是人类在文化、技术、思想、艺术、科学、教育、意识形态、社会体制等所有方面的一次质的飞跃,诸子百家的思想可以说涵盖所有,就如天上的恒星,灿烂古今。

  春秋战国是幸运的,当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来临的时候,它的所有文化都已形成,其势已能彪炳史册、泽被后世。所以尽管经历了被唾弃万世的焚书坑儒,中华文明的血脉还是传承了下来。

  我常想,也许是苍天慷慨的给人类发放了那么多知识之后后悔了吧,因此搞了个焚书坑儒想收回去。

  也是吧,给的太多了,恐怕消化不良,也许我们确实没能从中挑到最优的,一个儒家就强大了这块土地两千年,如今儒不太适合了。我们还能不能再从春秋战国文化中找出更好的拿来继续呢?

  如今的世界大概又到了一个瓶颈期了吧,我们都感到世界变得都不敢看了,什么都不是原来的了。什么都翻来覆去的变,怎么都说不清是对还是错,人类新的认识在哪里?新的境界在哪里?是在春秋战国文化中深藏2000年我们没看到吗?还是世界需要再一个春秋战国才能来完成这一次的历史跨越。

  如果是还需要再一个,那么还是需要用类似春秋战国的动荡背景才能来完成吗?那人民可就太苦了,又是流离失所、生灵涂炭,是否新文化的祭坛一定要用生民的鲜血才能祭奠。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他们说,没有苦难的熔炼就难以有思想的火花,平静的人生不会触动太高的灵感。我疑惑了。

  有时我又想,对于百姓,平淡的岁月才是幸福的。

  所以我又一厢情愿的宁愿,宁愿人们在懵懂无知中悠闲的过着牛衣古柳的生活,也不愿人民在英气勃发中干着热血沃山河的壮举。

  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去义,民复孝慈。是不是我们最初选择儒错了呢。今天的人类似乎走进了堵死的胡同。

  我也想,让我们愚笨一点吧,不会炼什么石油,不会开什么矿产,不会去整天魔魔怔怔想什么成功、当官、治国、平天下、统一地球。就让我们牵着耕牛,推开柴扉,夕阳炊烟中逗逗大黄狗,骂骂小儿子,有什么不是人生的真谛呢?套上老牛车,带上黄毛妻,山间、田埂转一转,难道不比成功的比尔…盖茨活得更惬意吗?

  我疑惑,人一生的真谛究竟是什么?

  想了好久,大概应该是一份满足、一份平静吧。因为我确实感觉到满足时是最幸福的,我也感觉到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